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最新4篇正文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最新4篇》

时间: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最新4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篇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

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需要,加速了多媒体的通信时代的到来。网络传输带宽的逐渐提高以及各类成熟的网络接入方式的应用推动着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已成为通信市场中一个主要的增长点。作为多媒体通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视频业务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不久前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多媒体视频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挪威、以色列、比利时等国家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视音频通信企业代表,围绕“多媒体视频通信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融合网络上的多媒体通信

统一通信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沟通,也就是将现在各种通信方式进行融合,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另一个就是协作,因为沟通只是一个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群体协作的能力,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以一致的用户体验集成各种业务系统,从而实现更好的协作。随着2009年年初中国3G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获TD-SCDMA、CDMA2000和WCDMA牌照。这也宣告了2009年将是中国3G业务蓬勃开启之年,这也必将对统一通信有所促进。

从业务方面来看,电信运营商重组后存在3家全业务运营商,增强移动固定融合业务的用户体验势必成为统一通信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移动固定融合业务包括业务、网络、运营支撑体系等多个层次的融合,基于IMS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将是运营商提供统一通信业务非常好的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表示:“在中小型企业市场,统一通信不菲的价格成为其应用的最大障碍。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对于统一通信的投资与回报难以准确评估和计算。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小型企业具有成长快速、领悟力和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更易于接受统一通信这一创新技术,并能够依托统一通信的高效优势,把握市场机遇。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多方视频会议等相对高级的功能需求有限,而简约的系统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是它们更看重的因素。大企业市场基本成熟后,各厂商开始将重点逐步转移到中小企业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上。”

在本次展会上,中兴通讯展示了其最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多媒体视频运营业务方案,该方案是以软交换SS或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为交换核心网,以APP应用服务器为业务引擎的新一代、综合多媒体视频业务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可以面向公众用户开展多媒体视频运营业务,更可以在行业客户中开展方便灵活、统一部署、协作办公的全方位、多纬度的多媒体视频应用。

据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终端产品市场总监梁军介绍,新方案以软交换SS或IMS为核心交换网,以SIP协议作为其核心通信协议,同时兼容H.323,采用业务与网络、信令与媒体相分离的先进设计思想,能够充分融合专业视频终端、PC软终端、固网语音终端,乃至3G终端(包含CS、PS域)等多样化的类型终端,从而提供内容丰富、无所不在的多媒体业务应用。

随着IP网络能力的增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相结合的业务,如多媒体会议、统一消息、IP呼叫中心等均承载在统一的数据网络上,用户可以通过固定或者移动的终端使用语音、传真、视频、数据和信息服务,同时借助呈现等技术,不但可以了解通信的终端状态,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通信意愿,实现人性化的通信。

1080P高清大放异彩

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1080P高清视频产品。3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并展出了最新的超高清视频产品,可以说是历届展会中阵容最强大、最能证明1080P高清视频产品实力的一次。

从这些厂商展出的产品特点来看,不乏具有高清晰、高质量、高性能特点的视频新品。如今,高清晰视频已经成为客户对视频业务的基本需求,它彻底解决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分辨率低、对运动图像处理差的问题,为用户带来高清晰的视觉感受,充分满足了远程会议、远程培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视频监控等应用对高质量图像的要求。目前各视频厂商均将1080P高清作为视频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已经建成的视频系统也在通过更新设备、使用新技术等方式逐步由标清向高清升级。

1080P高清视频会议的出现是视频行业发展的必然。高质量的视频通信体验带给用户的不仅是高效率、高节奏的沟通,同时也将激发出多媒体视频通信更宽泛、更丰富的应用。目前我国高清视频会议市场需求已被激活,以金融、政府、电力等行业为代表的高端客户在会议、培训和交流等方面都存在高清视频会议建设的需求。IDC近日的报告称,从2008年到2010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清视频会议引导的视频通信将彻底颠覆现有的视频应用,而1080P高清视频会议作为当前最高端的解决方案,其市场前景无疑是非常广阔的。

远程呈现百花争艳

在高清视频产品受到火热追捧的同时,远程呈现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视频会议模式,悄无声息地进入市场,逐渐成为视频通信市场的关注点。

所谓“远程呈现”是指“使用一系列技术,实现远程虚拟人物呈现”,目的是为了让处于通信或会议状态的使用者与远端的使用者虚拟出其真实所在的位置;另一方面,使用者还被赋予影响远端使用者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的位置、动作、行为、声音、表情乃至目光等均可以在远端被感知、传达并重现出来以达到同处一室的效果,从而在使用者之间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

传统的视频会议技术无论标清还是高清,都是基于“头部特写”的模式。远程呈现解决方案与之不同的是实现了人物以实景尺寸呈现的流畅画面、精确还原的肤色以及清晰的音质。换言之,它赋予了视频沟通强烈的真实感,能够尽可能还原出身临其境的效果和体验,消除虚拟会议的距离感。

在今年的展会上,远程呈现系统以其能够营造出视觉会议环境的科学、艺术以及身临其境的效果和体验,而备受与会人士的关注。宝利通公司的远程呈现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与众不同的融入式协作体验, 与其他远程呈现解决方案不同的是,它以影院级视觉效果传递其他会议室画面并混合多个来自高清晰摄像头的画面以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影像,房间的整体设计令视频体验更为独特。

这种体验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与舒适享受,可满足从两人到数十人的各种规模会议的需求。远程呈现方案使用方便,在数据协作方面优势明显,如实现精确显示各种表格、幻灯、文档甚至物体的细节。用于特殊行业的专业远程呈现方案目前也已问世,并逐步应用在如药品研究实验室、电影及电视工作室/摄影棚、高等教育领域的远程教学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室等特殊环境。

多媒体会议室让沟通更真实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篇2

关键词:多媒体;融合技术;路网监控;应急指挥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署和宽带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VoIP市场正在呈现一种区域多媒体化的趋向。VoIP不再仅仅提供语音一种业务,数据、视频等内容将会随着网络的融合而加入进来。为了提高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使用范围、支持的系统和终端,多媒体指挥平台提供C/S与B/S的方式接入。C/S方式时,通过多媒体会商PC版和Android版客户端,B/S方式时,通过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ActiveX控件。

一、我国路网监控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路网监控业务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与货物的运输效率以及运输安全,对交通流采取警告、引导以及调节的重要手段,构成路网监控业务的主要系统有气象环境检测系统、车辆检测系统、SOS 紧急电话系统、道路指示器系统、可变情报系统以及远程控制系统等等,路网监控业务通过这些系统实现对车流的监控与监督。但目前我国路网监控业务在进行摄像机布置时,机械的将分布参数作为摄像头之间的标准距离,而对道路实际情况考虑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公路线性、弯道以及公路所处地理位置的气象特殊性等,使高速公路上的摄像机布置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全面客观的监控路面运输情况,使高速公路出现一些路段盲点。路网监控系统对路面发生的信息进行监控与记录,管理者通过对监控系统中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排查事故的主要原因,对监控信息分析过程也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高速路网监控中信息分析采取直接分析的方式,完全按照图像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忽略了对道路气象、交通量、路产设备等的具体分析,导致信息中一些可变因素不容易被发现,不利于高速公路路网监控业务标准化发展。

二、多媒体融合技术在路网监控的应用

视频监控平台网关把基于IP点播方式的厅视频平台监控摄像头终端转换成基于SIP点播方式的服务系统,将厅视频监控终端加入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通讯网络中,并且使用负载均衡策略动态调度基于集群方式部署的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实现既便于管理又能够支撑高并发的视频监控点播需求。网关定期轮询厅视频平台监控摄像头的在线状态,将在线的摄像头注册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中。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负责从厅视频平台获取监控视频的实时视频流,并将视频流转换成多媒体会商客户端支持的格式和码流,发送给多媒体会商客户端。厅视频平台流媒体转换系统按照集群部署的方式设计,由厅视频平台网关通过负载均衡策略进行动态调度。在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中,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对接网关,视频会议系统融合到整个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中,使得视频会议系统与多媒体会商客户端、IP电话调度系统实现了互通,并可以在视频会议系统中调取视频监控平台的监控视频。

三、多媒体融合技术在应急指挥的应用

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体通讯、视频监控与多媒体指挥调度的解决方案。系统部署于在辽宁省交通厅办公内网网络中,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办公系统的集成,可方便与辽宁省交通厅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融合。支持多台服务器集群,均衡系y带宽的使用,降低服务器负载;支持多用户并发,实现运营级视频会议的应用;实现远程协同办公、多方视频会议等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VOIP和标准协议的硬件终端接入,可满足大型会场视频会议、日常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会议与多媒体通讯需求。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以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通过分布式部署的其他核心功能服务扩展平台的服务能力,实现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多媒体调度;并通过功能扩展网关,与已有系统并网和功能对接,从而实现多源异构系统的功能融合。融合通信协议交换核心组件是辽宁省交通厅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核心,以先进、成熟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为基础,实现多媒体会商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管理、终端状态管理。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是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与厅中兴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通讯的桥梁,一方面,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是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的客户端,可以参与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会议,另一方面,中兴视频会议系统网关也是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客户端,可以参与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的多媒体会议,网关中通过对这两种客户端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多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与中兴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互通的功能。

四、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主流多媒体融合技术的分析,提出以SIP技术为核心的辽宁省交通厅综合音视频调度会商系统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基于SIP的多媒体通讯、视频监控与多媒体指挥调度的解决方案。系统部署部署于在辽宁省交通厅办公内网网络中,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办公系统的集成,可方便与辽宁省交通厅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融合。支持多台服务器集群,均衡系统带宽的使用,降低服务器负载;支持多用户并发,实现运营级视频会议的应用;实现远程协同办公、多方视频会议等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VOIP和标准协议的硬件终端接入,可满足大型会场视频会议、日常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会议与多媒体通讯需求。

参考文献: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篇3

【关 键 词】网络事件;大众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张 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发展。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他们通过对1968年总统选举期间选民对当前重大事件及其重要程度的判断与同时期媒介的相关报道的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即大众传媒对当前重大事件及其重要程度的判断就是公众对当前重大事件及其重要程度的判断,并据此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

早期的议程设置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媒介报道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媒介议程是如何被设置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议程设置理论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议程建构理论”成为议程设置研究的新取向,并将其研究的视角拓展为一个完整的议程建构过程,视为媒介议题、公众议题、政治议题三者的互动[1]。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形态发生变化,媒介的式微和受众的强化成为新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也成为“议程设置”理论必须重新修正的根本原因。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典型网络事件,尝试建构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议程互动”模式,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一、模式的建构

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如下图所示:

政府议程大众媒介议程公众议程

从上述模式可以看出,议程流动呈单向性,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环节,公众的主体意识尚未凸显,社会民意难以充分表达,媒体充当“耳鼻喉舌”角色的痕迹明显,舆论监督难以落实到位。

网络时代,传播形态发生嬗变,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它不同于以往的由媒介议程到公众议程的简单模式,而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环节和要素。在此,笔者尝试建构“议程互动”模式(如下图所示),以对网络时代的大众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探讨。

“议程互动”模式

二、模式的解读

1.概念的厘清:个体的自我议程、公众议程与网络议程。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每个参与其中的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网民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修改和重新组合,成为信息操作的主体。传统的议程设置权力开始由大众媒介转移到网民手中。网民利用网络陈述事实、发表意见、形成观点,我们把它称作网民个体的自我议程设置。

个体的自我议程通过网络论坛、BBS、博客等传播形式在网络媒体上汇聚,相同或类似的议题进行累积、组合、重构、排序,那些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构成公众议程。

网络作为大众传媒中最为“亲民”的媒体,成为网民表情达意的工具,为公众议程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平台和途径,因此网络议程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公众议程。鉴于此,本文所提出的大众媒介议程设置侧重于指传统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

2.个体的自我议程向公众议程的转变。前文提到,个体的自我议程通过网络媒体汇聚,那些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便构成公众议程。那么,什么样的议程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成为公众议程?可以从一系列的网络事件中找到答案。首先,个体议程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例如“抵制家乐福”事件发生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外传递期间,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网民的关注点自然也在于此。其次,议程内容涉及到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社会里,任何触及道德底线的问题都能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例如“艳照门”事件至今余波未平。第三,反传统和反权威的逆反议题,例如“Hold住姐现象”和前几年的“华南虎”事件。前者考验着整个社会的传统审美尺度,后者则成为公众敢于挑战权威的经典案例。第四,与公众生活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和接近性,传播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人卷入度”[2],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较高的“个人卷入度”会产生较强的议程设置效果。这个命题将在后文中进一步论述。

3.大众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1)大众媒介议程影响公众的议程设置。事实上,在网络时代,传统议程设置模式中的“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假设依然能够得到证实。

2009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躲猫猫”事件,就是先由云南当地报纸媒体《云南信息时报》在2009年2月13日报道,网易新闻、凤凰网随后转载;2月14日《重庆晚报》《现代快报》等其他地方纸媒转载报道,由此,荒诞的“李荞明躲猫猫致死”成为网络论坛及博客空间的热议话题。传统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影响社会公众日常生活讨论的“议题”的同时也在影响网络虚拟环境中个人议题的构建,议程设置功能作用的领域发生了扩张。

同一年发生的“邓玉娇案”也是先由当地纸媒《三峡晚报》在2009年5月12日刊文报道,随后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传统媒体转载。传统媒体的介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随后在网络上掀起强大的舆论风暴。在一些网络论坛(如强国论坛、中华社区、百度巴东吧等),网民踊跃发言跟帖,“营救邓玉娇”的呼声有增无减,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在此影响下,6月16日,邓玉娇被判处免除刑罚后,这股强势的网络舆论风暴才渐趋衰退。整个过程中,传统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双向互动,达到共鸣效果。

(2)公众议程影响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也有很多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首先来源于网络中的公众议程,这些热点事件通过网络媒体的迅速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了传统媒体的目光,使其进行跟踪报道。即使传统媒介最初因为某些原因有意回避,网民自发讨论、不断转帖形成的“意见的螺旋”最终也会让传统媒介无法视而不见。其实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网络媒体能够真实表达民众心声,提供丰富的新闻话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新闻源。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华南虎”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会声称,经专家鉴定,华南虎调查队向导周正龙在该县一处山崖旁拍摄到的两组野生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从而宣告失踪了二十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该新闻在网上刊载几小时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质疑。随后“挺虎派”和“打虎派”开始形成。“打虎派”对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2007年11月9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华南虎存疑照片。随着事件的深入与蔓延,网络上展开了规模空前的“人肉搜索”。网友迅速行动起来寻找有关虎照的证据,2007年11月16日有网友上传了四张与华南虎照片高度相似的“年画虎”图像,此举一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舆论上明显倾向“打虎派”。2007年12月3日权威机构在北京举行鉴定会认为,照片中的华南虎影像是不真实的。2007年1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全面调查并播放华南虎事件。2007年12月9日,国家林业局责成陕西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对华南虎照片进行再次鉴定并公示。2008年1月15日,《科技导报》发表《“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一文,结果表明,虎照中的老虎是一只平面虎,与年画虎相似率接近100%。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宣布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逮捕。2008年11月17日,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周正龙案进行公开审理,判处周正龙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缓期三年[3]。

在“华南虎”事件中,网民对权威的既定结论提出质疑,并利用网络“人肉搜索”寻求铁的证据。传统媒体纷纷聚焦此事,公众议程引导着传统媒介议程设置,进而引起政府部门对事态的关注,并最终促成相关政府机构对该事件做出公正的处理。

其他如“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等热门事件也都发端于网络论坛,随后渗透到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

公众议程汇聚民意,传统媒体在反映民生的时候,也不得不以网络媒体中的公众议程为参照物,由此体现出公众议程对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强大影响力。

(3)各自独立的议程设置。以上案例均证实了大众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事实。但有的时候,大众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也会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况。厦门大学哲学系的两位博士生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得到的一个结论为此假设提供了参照。这项研究主要针对校园BBS的议程设置,采用“阿卡普尔科模型”的第1、3种模式分析个体在网络上进行议程设置的能力,以及网络议题和大众媒体议题之间的议程设置关系。其中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校园BBS上存在独立于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作者同时也指出,造成这种独立设置议程状况的原因在于某些“前置因素”,如“样本主要由学生群体构成”“网友的猎奇和求异心理”等。经过校正之后的研究则重新证实了“校园BBS上的主题排序与大众传媒的主题排序相关”的命题[4]。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某些因素推动了二者之间的高度相关,某些因素则造成二者之间相互独立。

(4)影响议程设置相关性的因素。一是公众的定向需求。从公众的角度看,公众会对什么样的大众传媒议程感兴趣?“定向需求”理论阐释了在什么情况下公众更易于接受大众传媒议程。在议题与公众的相关度高并且公众对议题的不确定度高的情况下,公众的定向需求也高。大众媒介对于隐性议题(即那些只能通过媒介了解的议题)能产生很强的议程设置作用,而对于显性议题(即那些公众可以直接体验的议题)则没有这种作用[5]。公众的“定向需求”与议题的“不确定性”便成为影响议程设置效果强弱的因素。

对此,美国学者朱克也认为,议程设置效果是否产生,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议题,如失业,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这样的议题就是强制性的(即显性议题)。而有些议题,如污染,公众不能直接体验,就可称为非强制性议题(即隐性议题)。他指出,在一个特定议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6]。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的显著的。这是对“定向需求”观点理论上的呼应。

2007年“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之所以成为轰动一时的公众议题,就在于该事件与公众日常生活的高度相关性。近些年来,如火如荼的城市改建、扩建行动触及甚至损害了不少公民的个人利益,“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就是捍卫公民利益的典型代表,而“最牛钉子户”的出现又适逢《物权法》刚刚颁布。如此一来,对保护个人利益的普遍需要和对“史上最牛钉子户”命运的牵挂,以及对《物权法》能否真正落实于民的拭目以待,都促成了公众对此议题的极大关注。《南方周末》《新京报》《法制日报》《济南时报》《广州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日本电视网、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会同南方报业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纷纷对此事件展开详尽报道,满足了公众的“定向需求”。

可以想见,那些不了解民心、不关注民意的媒体报道自然难以进入公众的议程设置。

二是大众媒介的属性议程设置。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会将什么样的议题纳入自身的议程设置范围?

麦库姆斯和雷诺兹的研究证实,议程设置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级为议题对象,第二层级为议题属性。后者同前者一样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无论是对议题对象的选择,还是对描述这些议题对象的属性的选择,都会产生强大的议程设置效果。属性议程设置理论表明,媒介不仅能告诉人们想什么,而且能告诉人们怎么想。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便利的获知渠道,但是海量的信息反而可能消解议程对象的“显著性”,议程对象自身的属性往往更有可能决定议程设置的效果。大众传媒在设置议程时也会将议题属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大众媒介对新闻事件进行“框架化处理”――选取某些属性作为中心论点来组织报道或将事件的某些方面告知公众――这一过程体现了强有力的议程设置作用[7]。比如,在大众传媒的新闻事件报道中,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有许多属性,媒体在报道时,凸显某些属性,忽略另一些属性。公众对此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的人在思考新闻事件时,会思考那些被媒体突出的属性,而忽略那些媒体没有突出的属性。有的人则可能更关心媒体没有强调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就会形成独立于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

4.媒介议程与政府议程的关系。(1)媒介在与政府议程互动过程中的作用。一是信息渠道作用。大众媒介联结公众和政府,及时反映民情、社情,发挥信息渠道作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为政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政府的议事日程提供参照,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指引。二是舆论监督作用。大众媒体客观和公正地报道事件真相,尊重公众知情权,同时提供“民主论坛”来维护公民的言论权,从而形成社会舆论的倾向,以公众舆论来督促政府部门,遏制权力腐败,从而达到监督公共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2)政府通过媒介设置议程,引导舆论,树立自身形象。政府通过设置媒体议程,进而直接影响公共议程的设置,最终实现引导舆论的合力效应。近年来各地媒体“民生新闻”的热播现象,就体现了政府利用大众媒介这个平台引导公众去“想什么”,成功地使政府议题转化为公众议题,而且使政府通过大众媒介传达了政府的意图和政策导向。

“华南虎”事件中,就华南虎照片的真伪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权威专家鉴定认证、召开新闻会表明立场、责成公安及检查机关调查及审理案件,体现出较高的工作效率,展现了尊重民意、实事求是的政府形象。在整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5.政府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有几个很好的案例能充分体现政府与公众的议程互动关系。

在《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于2008年6月20日来到人民网同网友在线交流。他对广大网友说道:“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2009年2月28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历史上首次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文字与视频交流。温总理表示:“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我想今天的在线交流应该是一次谈心,或者说用心谈话,应该诚实,就是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

2010年2月27日下午,再次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就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复。据报道,当天网友发帖超过四十万个,还有十万多手机用户发送短信提问。

此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以及安徽、河南、广东、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官员均先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话题涉及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8]。

公众对于官民网络互动反响强烈。有评论认为,国家领导人及政府官员与网友聊天,突破了官民界限,树立了“官民对话”新风尚。官员与百姓说家常话,不仅是一种亲民的形式,也是一种执政的态度。此举肯定了互联网作为一个公众舆论集散地和政治交流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就此掀开了中国民主的新一页[9]。

政府高度重视民意,公众对政府充满期待。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新浪网开辟了“新浪两会电子特刊――经济危机下的百姓民生”“两会报道征集:我向总理报民生”“我的网络提案”等专版;强国论坛开设了“E两会提案区”。这些事实无一不成为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互动关系的良好注解。

6.议程互动对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公众议程是媒介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基础;政府议程为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提供政策依据;大众媒介议程引导和影响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可以说,是大众媒介、公众和政府共同设置了议程,三者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民生新闻”的热播就是政府议程、大众媒体议程和公共议程三方良性互动的表现。公众把自己关心的议题反馈给媒介,并希望通过媒介实现议程的设置,进而了解议题的解决、发展和变化。媒介作为强势的舆论工具,成为公众了解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议题的媒介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为政府议程设置提供了参考和解释。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生活中,媒介议题与政府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默契吻合的。“民生新闻”中表现的焦点议题,如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公众关注的议题,也恰恰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目前,政府出台的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政策,就有着媒介议程设置的痕迹。如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就是在媒体曝光“孙志刚案”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后终结[10]。

大众传媒、公众、政府三方议程的良性互动,能强化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塑造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充分地表达民意、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有效地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树立政府的权威形象。议程互动过程中“公共领域”的形成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的公正性,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1]徐 宁:《BBS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以“芙蓉姐姐”为个案》,载《新闻界》2005年第6期。

[2]徐 莹:《“后大众传播”时代“议程设置”中个体与媒体之博弈》,载《跨世纪》(学术版)2008年第5期。

[3]据百度、谷歌、新浪网关键词搜索整理。

[4]陈 粟、陈 冰:《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 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载《新闻界》2005年第1期。

[5][7][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埃米・雷诺兹:《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载《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版)第7、8、9、10、11页,石义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6][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262、256、257页,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据人民网搜索整理。

[9]据百度搜索整理。

[10]李小妹:《从“民生新闻”的兴起看议程设置的互动》,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埃米・雷诺兹:《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载《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版)》,石义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陈 粟、陈 冰:《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 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载《新闻界》2005年第1期。

4.徐 宁:《BBS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以“芙蓉姐姐”为个案》,载《新闻界》2005年第6期。

5.李小妹:《从“民生新闻”的兴起看议程设置的互动》,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董天策、陈 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载《江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年第7期。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篇4

结束日期:2017-11-25

会展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馆)

承办单位:北京合众会展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同源有限公司

会展类型:教育/培训/艺术

国家/城市:北京

参展范围

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笔、3D打印实验室建设、3D打印课程、3D打印教育解决方案、3D打印服务平台、教育机器人、机器人教育课程、AR\VR教育解决方案、STEM教育教育解决方案、各类创客教育内容提供商解决方案等;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技术装备:教学仪器及成套设备、物联网教学设备及实验室、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及虚拟仿真系统、无线感应技术及设备、智能教具、印刷及复印设备、实训设备;职业学校自制教具、教学方案及成果等

互动教学及智慧教育:三通两平台、家校通、智慧教育相关解决方案、云教室、云桌面、录播系统、翻转课堂、电子白板、液晶白板、电子书包、LED大屏幕、触摸一体机、高拍仪、视频展台、高清电视、实物提示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讲台、音频收录机、一体化切换台、教育电子产品、音视频解决方案等其他现代化教育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线教育应用及服务:在线教育机构及平台、移动教育APP、K12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教育录播及直播系统、在线互动平台、在线培训系统、在线考试及智能阅卷系统、在线支付技术服务商、多媒体计算机、视频会议系统、视/音频处理、中控系统、教育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应用及服务、课程软件光盘、计算机会议系统及网络电视、语音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各类编程开发及应用软件、内容提供商(课件资源、流媒体、阅读、动漫、游戏、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