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语文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教学浅谈最新9篇》
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部编一下语文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教学浅谈最新9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方法 篇1
一、打破教学形式,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说到“教学”这两个字,笔者认为应当这样去理解,“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站在台上一味地灌输,而应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已知者对于未知者传授知识的过程。在生字教学中,这个已知者,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家长,可以是同学,甚至可以是街边的某位路人。
传统的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由老师牵着孩子们的思维走,采用强硬的反复写记,可是往往效果不好。而当你把课堂真正地放手给孩子们时,他们之间互相带动、互相竞赛,一个个的字就悄悄地进入了他们的头脑中,使课堂氛围一次次地到达顶峰,取得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打破教学形式,个个都是小老师
每节课之前,选择几名小老师,给他们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课上,老师把教的权利交给这些小老师们,老师只做这个课堂的监督者。让学生用他们那个年龄段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去讲解、记忆生字,学习者理解起来会更易接受。
讲授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不仅培养了预习生字的好习惯,而且如果遇到困难,他们就会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主动求知的意识在他们心中便逐渐养成了。成功之后,孩子所收获的自信会对其他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班级中有几名学生成功做了小老师之后,竞争意识在逐渐地蔓延,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独立的识字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方式很普遍,但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孩子们不懂得合作,只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也很难维持纪律。其实小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的弊端,可以这样进行,比如:学生可以在班内自由寻找合作伙伴(或四人小组合作),找到伙伴后,教师便明确学习任务,在小组开展识字活动,按照独立认字的步骤,每人负责一项识字任务,有的正音,即“认”,有的说字的组成、结构,即“想”,还有的说组词,即“用”。
活动中教师边作检查边从旁指导,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小组长给予及时的帮助。孩子们的识字热情高了,识字的效率也高了。
(三)走出课本,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即使通过多种方式,学生的识字量还是有限的。而在生活中,却蕴涵着更巨大的识字空间。大街上的广告牌、沿街的商店、道路两旁的标语、超市里的包装袋等等,都有大量的生字等待学生去认识。
教师可以在开家长会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多识字。同时,也要培养孩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要着急的品格,引导他们有礼貌地请教他人,让识字有更广阔的空间。
二、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识字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既然让孩子喜欢识字,兴趣就是关键,而对于低年段孩子来说,游戏的方式是提高兴趣的法宝,运用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识字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利用各类小游戏来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强化识字教学。我采用的游戏方式主要有:
(一)巧用读字卡片
北师大语文教材为每一课都配备了相应的识字卡片,协助识字教学。这简简单单的白纸片,如果你动脑筋使用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比如,把读字卡片变成一个个生字宝宝,让学生认领生字宝宝,认领生字宝宝后,要独立认识它,然后运用“认”“想”“写”“用”的四步骤教给全班同学,表现最好的同学在下一节课时,有认领生字宝宝的优先权,而且这个生字宝宝具有终身权,就是你一旦拥有了它,这个生字就永远属于你了,你不仅要自己学会并且记住它,还要在课下肩负起责任,哪个孩子不会的要负责教会,保证全班同学都牢记它。
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每个孩子肩上都有了责任,在督促别人学习生字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增强了自己学习生字的能力和兴趣。
(二)帮部首找朋友
部首既可表示一个字的字音或者字义,同时也是区分形近字的关键。所以,我会在课上把每一个新字的部首拆分开,打乱分布在黑板上,然后重新组合部首,组成学习的新字。这样,既掌握了生字又加强了记忆,而且在找部首的同时就区分开了这个新字的形近字,起到了一箭数雕的效果。
(三)编故事
同学们都特别的喜欢故事,平时爱看故事书,更愿意听故事讲故事,如果把每一个汉字融入故事里,同学们一定会更感兴趣,记忆也更深刻。比如,我就编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来帮助同学们学习“羞”:“从前有一只羊,它出生时尾巴就是歪的,他总认为自己很丑,总是很害羞”。
把“羞”字赋予了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后,我发现几乎全班同学对这个字掌握得都非常好。我想这对识字教学,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识字方法。
(四)恰当应用简笔画和图片
在识记象形字时,我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比如我在教学“瓜”字时,就在黑板上画了结满果实的葡萄架子的简笔画,寥寥几笔,学生兴奋地举起小手喊道:“老师老师,太像了太像了!”这样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教案 篇2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教案
课题
天地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猜字谜”的互动活动。谜面: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2、引导学生根据腿的数量猜测出谜底“人”。3、板书“人”,并小结补充课题“天”和“地”。
1、清楚地读出谜面、理解谜面,根据自己的理由猜测谜底。
2、根据教师提示“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了三条腿”,猜测出谜底是“人”。
3、齐读课题。
如果谜语猜起来有难度,教师可给予动作上的提示。
二、交流探究,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一)识记“天地人”。
1、出示“人”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字理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见过“人”字?
3、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4、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进而认识这个字。
5、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
6、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地”的好方法。
7、出示“草地、土地、沙地、雪地”的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地”。
(二)识记“你我他”。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识记生字“你我他”。达到整体识记即可。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字音,了解字义,并在同桌之间交流。可出示“你我他”三张生字卡片,鼓励每三人一组选好各自的生字,然后上台做游戏。
3、引导学生汇报,请记忆字形方法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引领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
指导学生读文。
(一)1、观察图片,看清“人”的字理演变过程,了解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2、自由交流,借助生活场景图片,如男人、女人的图片等帮助学生读准“人”的字音和字义。
3、汇报识记“人”字的方法。
(1)数笔画: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猜字谜:春节放假三日。
4、认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发现:“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5、汇报识记“天”字的方法。
(1)联系生活识字法:如,阴天、晴天、雨天。
(2)加一加变新字:“人”字加两横就是“天”。
6、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组合法:土+也=地
7、开火车轮读生字,组词多且准确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老师领读。
(二)1、小组合作交流识记“你我他”。如:我是生活委员,你是班长,他是体育委员。
2、通过小组游戏识记“你我他”。如:我是×××,很高兴与你们成为朋友,你喜欢我吗?他是你的同桌吗?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同学识字的好方法。如:用“比一比”或“换一换”的方法(地——他)识记“他”。
4、玩开火车扩词游戏。(三)朗读感悟。
1、学生在开火车组词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组不同的词,并有意识引导学生识记常用词。
2、学生带的。照片可以多样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全家福。
3、学生交流的识字方法只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就要鼓励。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常见、实用的好方法,有助于今后的识字教学。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时,教师要重视纠正字音。
三、游戏互动,巩固识字(用时:10分钟)
摘苹果游戏:学生认读生字卡片,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摘得多。
读生字,做游戏。
教师可先亲自示范游戏方法,并注意鼓励胆子小的同学参与游戏。
四、交流总结,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总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几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把你今天学会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根据教师的要求把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交流收获时,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
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方法 篇3
象形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按同偏旁部首识字法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会意识字法
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教学“从”字,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人跟着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启发学生理解了“跟从”,接着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从”的字形和字义。
归类识字法
根据字的组成规律或生活中的类别进行分类识字。如:归类识字,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我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了精神。
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课前,我都准备好了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有实物看,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趣味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
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游戏方法:
游戏识字法
1.找朋友
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我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
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4.组字法
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部编语文一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 “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 “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一、(黑板)乌云图。问:这是什么天气?齐读课题。
除了乌云,还有那些迹象也能预示天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分自然段。
3、把圈画生字词,读两遍。
三、生字的学习
1、请学生说说你找到了那些生字,在那个词语或那个句子里找到的?(师以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
2、思考一分钟,请学生大胆记生字,如:“坡” 左右结构,提土旁,熟字加偏旁,(山坡)
请学生大胆教大家读。
3、加强记忆,师打乱生字的次序,全班抢读。
4、大组开火车比赛。
四、课文的初步学习
1、说说共有几段
2、学生自由读。(单个或小组)
3、请学生逐段朗读。如: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大家仔细听,读完后评一评。
4、请学生说说从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五、还不能解决的疑问或老师提出的疑问保留。细读课文。
1、学习第1----3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用“----”话出小白兔的话,用“=====”话出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并评议。
小组分角色读
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学生自由和作读。
小组练读:小白兔有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样回答的?
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小组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
齐读,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3、学生口头扩词。
4、分自然段朗读生字
二、学习第八、九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急机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三、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被课文,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指名背诵。
四、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1、学生谈谈还知道那些动物下雨前的征兆。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五、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书写。
【板书设计】
[部编语文一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一下教材分析--口语交际 篇5
口语交际教材编写的思路是:构建口语交际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选择符合目标的交际话题-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根据话题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这其中,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
一下的四次口语交际,包括两次独白类话题“听故事,讲故事”和“一起做游戏”,一次功能类话题“打电话”,一次交流类话题“请你帮个忙”。每一次口 语交际,都以小贴士的方式列出一至两项一般性的、可以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使学习重点一目了然,目标体系一清二楚。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前面已经涉及过的要素,都是默认向下兼容的。只要是学过的,在后面的学习中都要持续性地提要求。比如一上提过的“当众讲话要大 声”“要注意听别人说话”“跟人沟通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在之后的学习中都要反复提及。不止是口语交际课的学习,在平时的日常交往中,也要反复提醒, 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部编语文一下教材分析--口语交际]
部编一下语文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教学浅谈 篇6
陈基
第一学段为什么要进行识字方法的教学
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辨认和知记字形,但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辨认和知记汉字字形的方法,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识字方法的教学。
“第一学段识字方法”的学习运用应该在“会写字教学”的过程中进行
本文的“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是指第一学段学生在写字学习中的辨认和知记汉字字形的方法,而不是指看图识字、反义识字、对对子识字、字族文识字、集中识字等方法。这个识字方法的学习运用,应该在“会写字教学”过程的“字形教学”过程中进行。
这是因为:
1.课程改革后,识字写字的教学安排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就如版课程标准所说的那样:“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而“多认少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快进入阅读学习。所以,识字写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分为“会认的字”的教学和“会写的字”的教学两个环节。
2.“会认的字”的教学目标水平,决定无需在“会认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识字方法。“会认的字”的教学目标水平要求是:在课文中能正确认读,换了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正确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见部编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的“编写说明”)。换言之,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不妨碍对文字意思的理解,这就达成教学目标了。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会认的字”的教学策略就是:“不需要对字形作过细的分析”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复现生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识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可以将生字组成学生理解的常用词语或句子,使生字在语境中不断复现,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见部编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的“编写说明”)。我们学习简体字的人,基本能阅读繁体字的文章,能读懂句子意思、文章内容,但不会书写繁体字。“会认的字”的教学目标水平与这种状况类似。即只需整体认记,不需要记住字的细部。因此也就无需在“会认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这个识字方法。
3.“会写的字” 的教学目标水平,决定需要在“会写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识字方法。“会写的字”的教学目标水平要求是:在会认读的基础上能正确书写。由于汉字中大多数是利用形声构字,形近字很多;再加上“多认少写”的安排,学生对形近字只是整体记认,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会写的字”字形的辨认知记失误。为了能让学生克服形近字对要求掌握的字的干扰,分辨与别的形近字的细部区别,从而知记这个字的字形,就需要在“会写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识字方法了。
“第一学段识字方法”简介
1.合一合。
“合一合”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要记认的字其组成的部件能独立成字的,如“明”“李”。该方法出现在部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我是这样记“李”,“姓李”的“李”的。上面一个“木”,“木头”的“木”;下面一个“子”,“孩子”的“子”,合起来就是“李”,“姓李”的“李”。
(2))我是这样记“姓”,“姓氏”的“姓”的。左边一个“女”,“女孩”的“女”;右边一个“生”,“生活”的“生”,合起来就是“姓”,“姓氏”的“姓”。
“合一合”的方法也适用于要记认的字其组成的部件是偏旁和独立成字的,如“京”“色”。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我是这样记“京”,“北京”的“京”的。上面一个“点横头”;中间一个“口”,“口头”的“口”;下面一个“小”,“大小”的“小”,合起来就是“京”,“北京”的“京”。
2.加一加。
“加一加”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要记认的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和一个偏旁所构成的,如“清”“字”。该方法出现在部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和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我是这样记“清”,“河水清清”的“清”的。“青”,“青草”的“青”,左边加上“三点水”,合起来就是“清”,“河水清清”的“清”。
(2)我是这样记“字”,“写字”的“字”的。“子”,“孩子”的“子”,上面加上“宝盖头”,合起来就是“字”,“写字”的“字”。
“加一加”的方法也适用于要记认的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和一个笔画所构成的,如“本”“太”。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我是这样记“本”,“作业本”的“本”的。“木”,“木头”的“木”,在一竖上加上一短横,合起来就是“本”,“作业本”的“本”。
(2)我是这样记“太”,“太阳”的“太”的。“大”,“大小”的“大”,在撇加上一点,合起来就是“太”,“太阳”的“太”。
3.换一换。
“换一换”的方法是从“加一加”的方法派生出来的,同样适用于要记认的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和一个偏旁所构成的,如“情”“刻”。该方法出现在部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我是这样记“情”,“事情”的“情”的。我用“晴”,“晴天”的“晴”,去掉左边的“日字旁”,换上“竖心旁”,合起来就是“情”,“事情”的“情”。
(2)我是这样记“刻”,“刻苦”的“刻”的。我用“孩”,“孩子”的“孩”,去掉左边的“子字旁”,右边换上“立刀旁”,合起来就是“刻”,“刻苦”的“刻”。
4.减一减。
“减一减”的方法实际是“加一加”方法的相反,主要适用于要记认的字是一个合体字去掉其中一个部件而成的字,如“交”。该方法出现在部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我是这样记“交”,“交通”的“交”的。我用“校”,“学校”的“校”,去掉左边的“木字旁”,剩下的就是“交”,“交通”的“交”。
5.数笔画。
“数笔画”的方法适用于要记认的字是独体字或其组成部件有的无专用称谓的,如“尺”“足”。
学生交流汇报举例:
(1)独体字,按照笔顺报出笔画名称。我是这样记“尺”,“尺子”的“尺”的。横折、横、撇、捺,合起来就是“尺”,“尺子”的“尺”。
(2)我是这样记“足”,“足球”的“足”的。上面一个“口”,“口头”的“口”,下面竖、横、撇、捺,合起来就是“足”,“足球”的“足”。
“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教学要注意的几个点
1.一年级上学期不需要识字方法的教学。
如上所述,识字方法的学习运用仅限于“会写的字”的学习,即识字方法的教学仅限于“会写的字”的教学。而一年级上学期按照部编教科书的安排,100个会写的字里面83个是独体字,虽然有17个是合体字,但这些合体字结构简单、常见常用,基本没有形近字的困扰。再有,一年级上学期“会写的字”的学习重点是要学习笔画笔顺,学习按照笔顺规则写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些的学习,辨认知记这些合体字的字形。因此,一年级上学期不需要识字方法的教学。
2.训练学生规范进行交流汇报。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是综合性的。通过这样的交流汇报,既可以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又可以得到口语的训练。(2)知记字形的原则之一是音形意相结合,上面的学生交流汇报举例就体现了这个原则。我们是母语教学,学生能用字正确组词,就已经能说明学生掌握了该字字义,这就有利于学生知记该字了。(3)畅顺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交流汇报,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有必要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交流汇报进行训练,以确保教学进程的通畅。
3.学生交流汇报说到的形近字词要板书对照。道理浅显,不累叙。
4.按照教科书安排进行识字方法的教学,不宜提前教学灌输。
这些识字方法,是利用形声字识字的特点总结出来的,相互之间会有相通,不会因为没学习掌握一种而造成识字困难。再者,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识字和培养识字能力,重头戏在二年级。因此,按照教科书安排进行识字方法的教学是必须的。
[部编一下语文第一学段识字方法教学浅谈]
部编版二年级识字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 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识字教学教案 篇8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语文新课标在有关识字教学的具体建议项目下明确指出的。仔细研读教材也可以发现,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显然,其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以双重使命,既以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掌握为重点,又为学生未来的阅读与写作奠基。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随文识字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一定的策略加强识字的效果。
一、随文识字的重要作用
吸收传统识字教学有关汉字音、形、义教学的精华,并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把生字生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随文识字的要义。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随文识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识认字形。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的识字,故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的识字量是比较大的。面对低年级学生,集中进行识字教学的高难度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所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同时在一年级下学期及整个二年级学期,熟字带生字、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陆续出现,这也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而这种分散的最佳方法就是随文识字。在这一点上,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生理与认知特点,教材所选课文的篇幅小、句子短、趣味高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这种情形下,学生在多遍次阅读课文的同时,也会一并将课文内生字生词识记下来。
第二,随文识字的语言环境也会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在随文识字过程中,随文是学生识字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课文插图对学生的吸引)会吸引学生从整体上加强对相关生字的认知与记忆,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真正落实随文识字的双重目的。显然,这一效果的取得是与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的,也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阅读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生字生词的识记巩固。
第三,随文识字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离开了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识字教学的意义会大打折扣,虽然这种对汉字词意义的理解仅限于大致了解与感知体会,而非精准解释。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总要不断地理解或猜测所读句子的含义;与句子或课文的含义相关联,对单个生字或生词的含义也慢慢有所体会,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迅速建立起对相关生字词含义的正确理解。
二、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归类与分化
为降低学生识字难度提高识字效率,将所需识生字进行分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这有助于学生对同一类生字通过观察加强记忆。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课后附有12个生字“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需学生识记。因字数众多,可将之分为上下、左右、半包围三类字,并以较难记忆的“舞”“蝶”“戴”为典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忆,这会使学生既产生对同类生字的整体认知,又会加强他们对同一类生字的个别记忆,详细识记每一个生字。持之以恒的使用这种方法,当然,与具体的识字任务相结合,分类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也会熏陶学生主动为之,产生自主识字的良好意识。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面对12个生字中的“游”“流”“江”三个字,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的共同特点――都是与水相关的三点水旁,这就是以偏旁进行归类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识字,这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分不开的。同时,在这种识字分类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到汉字的构造规律和构造之美。
二)比较与感悟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之一。这种“感受”必需以学生一定的识字实践为基础,如对字形的整体观察、分析与比较之后所产生的对字的整体认识。这里,与这种“感受”直接相关的“形体美”主要是指字的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这就离不开对不同汉字的形体比较与感悟。虽然我们从整体上说汉字是方块字,但具体到每一个字的字形,则有可能或是方正、瘦长、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左高右低、左低右高、中间大两头小、品字形等,如竹、子、下、上、中、品等;同时,汉字的演变历史也是字形变化的历史,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知汉字字形的变化历史也有助于他们对汉字字形的识记与理解。如前述“舞”字的原始字形是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跃的样子,后来才进化演变加上“舛”(双脚形)来表示双脚的跳动。事实上,这种以字形的演变来促进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原本就是教材的首选方法。如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之第二课认识“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十二个字时即呈现了。
三)想象与分享
与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相适应,他们在面对直观的事物的认知时较为容易,而对于较为抽象的事物则不容易识记。因此,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某些汉字时不能一直讲述笔画的造型、力度、方向等,而应借助形象的思维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趣味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时,有“叭”字需要识记,该怎样引导学生识记呢?我的方法是在讲解字形与读音并示范读写后,以口诀“有‘口一声‘叭,有‘足地上‘趴”做识记巩固的利器并有所拓展,并在接下来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所做的拓展中以“青蛙‘呱呱叫,小猫‘喵喵叫,小羊‘咩咩叫”来暗示学生这些字都是象声词。如此,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模仿阅读中也会加强对该字的识记程度。学生也会有样学样,一旦他们发现了某一个字中蕴含的快乐,也会在分享中有助于其他同学的识记。
总之,在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加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相关方法的指导与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部编一下识字2《姓氏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 12 个生字,书写7 个汉字。
2. 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 加生, “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姓”是后鼻音, “氏”是整体认读音 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精心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 、 “李” ,指名学生认读,注意 正音: “什”是前鼻音, “么”读轻声; “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 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 ,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 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 “吴” “双” ,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 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 、 “徐”和“许” 。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 , 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 (微课展示)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 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 “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 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 木 弓 口 讠 彳 古 长 天 子 月 午 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 ( ) 十 ( ) 又 ( )
五、精准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 ,里面收集了 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精心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 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赵、周”是翘舌音, “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 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 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 “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 “周” 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 ; “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 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 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 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 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 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板书设计:
识字2. 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2017部编一下识字2《姓氏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