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集约化(8篇)正文

《集约化(8篇)》

时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页是爱岗的小编首席为家人们收集的8篇集约化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约化 篇1

1.管理模式不科学、不成体系目前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物资集中采购和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在集约化中管理人员往往会因为出现问题相互指责,推卸责任。2.物资采购方法欠缺多样性目前电力物资采购虽然集中采购但是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人为进行长时间采购,没有应用到高科技或者发挥网络通信的作用,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人力资源。与此同时,通过人为采购,无法把握好市场资源,也没法对企业的需求做出精准预测,导致采购的物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3. 高层领导未能充分重视集约化管理的创新、突破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电力企业高层领导推动实施的,管理层在夯实物资集约化体系建设,完善采购管理运作机制、供应商管理运作机制、质量管理运作机制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如何在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上有创新、有突破,鼓励基层单位在实践工作中勇于创新,并对基层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典型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使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4.管理中未重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的物资资料登记都是由相关人员手工抄写,没有利用计算机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因此,应在物资系统内部建立统一的物资合同台账,统一的月度物资供应计划,统一的库存管理体系,实现库存一本帐管理。这样既能够节省人力、时间,又能够提高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提高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对策

集约化 篇2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系统;污水处理

随着人们收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宗旨下,政府对污水处理的标准越来越高,人们也更加注重身心健康,且对于环境的质量与保护意识也越发的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从而导致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污水处理是污水处理公司的头号任务,而且它工作的运行与管理的好坏甚至关乎到我国政经发展。所以污水处理公司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获得可持续竞争力必须要不断的去陈更新,把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完善或者弃掉,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1,3]。因此将高效能低成本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引进企业管理中来便是明智的管理策略,且这无疑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及对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意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将该概念运用到生态、经济、技术方面也一样可行。集约化管理是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并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便是集中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该聚集功能,以避免其它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终以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目标的实现。简而言之如图。

2集约化管理体系与应用效果

污水处理公司集约化管理的集就是将公司分散的核心生产资源进行集中,由少到多,进行配置,依据价值取向从低级升级到高级过程,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1调整公司结构、高效管理

传统公司一般采用的是“厂长制”,因此每个分工厂的管理力量是分散的,且配置的人员,如:维修人员、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就为各自分工厂而工作。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且不能共享。而通过集约化管理首先就是将分散力量集中,也就是调整了公司结构,建立唯一的一个“管理调度集控中心”统一调度、监控所管辖的分工厂,分别下设“各核心力量中心”,再分别对各工厂所需进行配置。如:江门市碧源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水污染治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污水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为城镇污水工程和工业污染水治理工程提供咨询服务,污水治理项目投资等业务。现下属8个地理位置较为分散的污水处理厂,且随着政府、人民对环境健康的重视,以及企业的扩建与投资规划,都在推动着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数量、规模的增多,以及公司管理上不足等问题的出现[2]。因此为了公司得到有效经营管理以及公司“合理控制成本,高效低耗”的运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引进了集约化管理,首先建立了“运营调度中心”,再下设“中心调度室”、“维修中心”、“设备技术室”。借助集约化管理模式功能,集中公司核心力量,根据企业管理价值取向对各水厂统一配置,为实现高效管理、降低投入成本,以保证竞争实力与优势做准备。工作流程如图:

2.2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各分工厂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如若要想实现集约化管理,就必须要保证信息之间的流通与共享,所以要在调整公司结构基础上,建立一个属于本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先建立一个集中的SCADA监控中心,对各个污水分厂的PLC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数据集中,实现对各污水分工厂的集中监控;同时建立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生产运行信息管理系统与集中SCADA系统的通讯连接,生产管理人员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或移动平板实时监控生产运行状态,运营中心各个班组及生产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流程、进度跟踪、设备管理都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平台记录收集大量事实数据、输入运行数据及输入化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报表曲线及数据库,对生产管理以及工艺的操作情况都产生重要作用,不仅为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上级部门的核查,都有完善的历史数据及详细记录;由于是在信息管理中心调度系统下,依据安全可靠的信息相互协调工作,及时正确的反映了各操作情况的数据变化,保证了工作系统的稳定进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机器设备的损害,更是减少了人力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且提高力量工作效率;由于集约化管理模式,使公司得以对各个污水厂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可制定规划适合各工厂的发展计划,同时确保设备设施的检修与维护,避免了闲置浪费或者检修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4,6]。如: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共有三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厂。积极探索信息化企业管理,通过郊区市场化项目大胆尝试“无人运营,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技术运用普及化的集约化管理创新模式。公司设置“集控中心”,由“集控中心”统一调度、监控三个厂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污水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了生产管理多环节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运营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人力成本。同时,成立专业队伍完成三厂的设备巡检、保养和维护工作,各厂的值守人员只需负责特殊设备操作、异常情况下的及时响应和资产安保工作,将生产人员由原来的“一岗一专”转变为“一岗多能”,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为了适应市场要求,企业必须要把工作效率与质量放到首位,这关乎到公司商誉与前途发展,因此必须要提高公司管理机制,优化公司职能结构以为提高工作效率做准备。而集约化管理模式无疑是现阶段污水处理公司发展的良药,它通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核心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强化了工作能力与效率,同时由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更是促成了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局面,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4有助于完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由于在集约化管理模式下进行工作管理,利用其监督作用,为完善公司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达到奖励先进,惩罚消极。使工作环境明朗化,切实的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将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以提高公司目前的工作运行效率,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能,达到强化提高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与经济效益与企业目标的实现[5]。

3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公司集约化管理不仅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功能的实现,还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所以污水处理公司应该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借助相关理论与其它成功企业的经验,合理规划,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作用的。

作者:杜岖柏 单位:江门市碧源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倩,陈绍鑫,陆英。电网企业定额物资供应模式管理创新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9).31-33+50.

[2]白云,贾晨。基于集约化管理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5,(03).82-84.

[3]郭久连。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集约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4,(07).17-19.

[4]李阳。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方法[J].企业导报。2012,(12).190.

集约化 篇3

财务资源作为电力发展和电网结构完善的物质基础,对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进“两个转变”和“四化”政策的必然选择。满足了状态检修和专家库建设的需求,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集团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力推进和落实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发展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政策不统一,无法落实到实处;财务防范意识差;会议结构主体多,意见分歧大;缺乏财力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全等问题。与经营管理中的“两个转变”和“四化”政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突破这些问题对企业管理的束缚与制约,只有实行财务管理集约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管理的发展。

2实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的好处

2.1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财力管理集约化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财力管理集约化将所有分散的资金结合起来收入集团总部,再由集团总部统一调度、统一运作和支配。这样就在公司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扩大了资金规模,将资金统筹运作,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电力企业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公司结算平台与服务平台的对接,同时,也通过了资金集中付款等方式,完善了资金回收渠道,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最大化地将资源配置进行了合理优化。2.2加强了风险监控能力,促进公司的安全发展。财务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公司将通过财力管理集约化将会计核算、资金预算、产权全面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和财务管理流程进行财务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统筹运作,完善风险的在线监控体系,使关监机制转到实时控制,从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促进公司的安全发展。2.3强化投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通过实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将分散的资金统一调配,降低了存金储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运用预算监控机制与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在防范风险投资情况下,正确处理投资与效益的关系,降低投资成本,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优化公司的投资渠道,从而实现公司稳定持续发展。引导电力企业走向优资产业,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4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信息产量。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的实施必须要以“六统一”为基础,即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标准成本、统一组织管理。在此过程中,有力地实现了企业信息、资金与业务的合一。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透明、规范,管理信息从上到下全部覆盖,打破了信息的孤岛。使会计核算效率和信息质量,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工作。

3推进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更好发展的举措

虽然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行对企业的发展更有益处,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3.1构建财务管理集约化管理体系。财务管理集约化模式,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尽管有的公司已经在实行,但仍未有完整的体系出现,致使经常出现员工懈怠,流程不当等问题。因此,构建财务管理集约化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应当尽快建立。它不仅能规范财务工作流程,而且还可以建立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财务业务机制。最大限度的使财务集中的信息进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体系对公司内部加以管控、服务、支持和引导。从而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电力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3.2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电力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就当前行业中存在的工作问题进行合理优化,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制度规范。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权利,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职责,充分保证自身在财务集约化管理中能够完成高效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及目标。另一方面,应该规范各部门职责,使部门机构规范,更加明确化、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拓展电力企业财务业务的新途径。定期召开专业协调会,协调通报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成功的经验,将电力企业生产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3.3提高行业规避风险能力。财务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法定规定依法治企,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降低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风险,确保公司经营能安全持续运行。

4结束语

财务集约化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平台,以重点资源为手段进行创新,有机的将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电力企业服务平台结合起来,促使电力企业在各行业中更好更快的发展,提升了整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温博。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商界,2009(6):150.

[2]沈红瑞。供电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3(7):99.

集约化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集约管理;成本控制

对建筑工程而言大部分成本在机械设备及物资材料中。提高设备使用年限,实现物资材料合理使用,是降低施工企业成本的关键。财务部要建立良好的成本预算制度、全过程成本控制制度,在财务部的调解下各部门展开工作,实现合理采购、出入库有凭证、科学使用有监督,杜绝设备重复购置和空置,严控原材料采购程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杜绝超计划购买。

1传统建筑工程设备以及物料管理问题

1.1财务预算功能不足不能为工程提供指导。在具体工程中只有财务部门对成本控制直接负责,需建立项目预算控制施工成本,但现在很多工程中,财务部这个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大部分都扮演着收支、记账的角色。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缺乏财务部的数据支撑,成本控制差,往往导致采购部过量采购,如一些新型设备采购、建筑原材料采购,这些过量的设备和材料堆积在库房中,占用了部分空间,也占了部分资金,降低了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加了运行风险。最主要的是,如今的工程管理中内容复杂,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集约化管理。例如在设备方面,租用和自购相比哪个更节省成本,这本该是财务部的工作但是其并没有提供数据参考,都是凭借决策层直接拍板决定,原材料采购也是采购部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预算,但往往预算过程中不科学,导致采购量超标。1.2材料保管以及设备检修混乱。集约化管理是将采购、保管、使用、评价四点一体,实现资源最大利用,节省开支。传统建筑工程当中若说采购相对应还有些计划和计算的话,那么在保管、使用及最终数据总结评价方面就显得十分薄弱。比如工程中所需要的水泥购买后,经确认后入库,在管理中要防止浸水。而工地上的库房都是临时搭建,一旦遇到暴风雨容易导致物料浸水。像水泥这种物料一旦浸水得不到及时利用就会硬化,变成废料。更有钢筋等物资,要是长期浸水生锈,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占据很大成本的设备管理中,并没有定期及时地对其进行检修,不仅导致工作风险性加大,还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等同于增加企业的生产投资。1.3各部门信息不通畅。设备购买、运输、使用、保管,原材料订购、验收、库管、使用,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但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这些主体的沟通是不对称的。如工程忽然出现变更,所需原材料需改动,但采购部和库房并没有接到通知,原来的材料还堆放在那里,造成临时退料进料忙乱不堪,财务部门没有得到通知,账务根本没有随之改变。总之,各部门没有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出现后,各部门各管一摊信息断裂,不能形成统一的应对机制。

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以及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方案

2.1财务部预算以及全过程成本控制。首先在项目之初充分地建立预算和分解预算,为设备调用(租用)、原材料采购、库房管理、建筑推进提供基本指导。通过合理的分解预算来控制物料的消耗,既保证工程材料使用量符合设计标准,又杜绝使用中出现浪费情况。其次,为了确保各部门在集约管理下运行,财务部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将工程所用的所有资源分类登记,如设备类、材料类、人员类等。让人财物等资源通过表格体现动态分配,从而对其中不合理的情况可及时介入。比如随着工程进展,工程部需要采购50t水泥,而库房中还有20t,此时财务部就可以联系采购部让其按照标准采购30t水泥。这样形成的动态物资调配,提升了材料利用率,也确保库房管理井井有条。同时财务部可以据此做账,形成科学流水。2.2建立科学合理的保管使用制度。库房是物资材料进出之地,必须严格管理,做到出入有凭据。财务要随时了解物资的变动,保证物资和工程进程的匹配。对于库管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物资管理特别是库房的安全要放在首位,确保库房不漏水、不漏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人走水关灯灭。对于机械设备则要建立数据库,具体计算租用和采购的成本差异,从而最终形成最科学的投资手段。要实行岗位责任制,谁的设备谁负责,主要负责维修维护,人为故障一律要严格处理。另外成立巡查小组,负责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持续健康运转。2.3建立各部门信息沟通手段提升沟通效率。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即时通信软件来保证各部门信息流通。比如成立微信群或QQ群,每个部门有关信息后,各部门都要做出回应,确保信息被接收。群内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询问,避免带着疑惑工作导致设备及材料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建立工作总结制度,各部门负责人要在一定周期内将阶段工作总结发送到企业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的信箱中,项目经理要及时查看并评价,确保各个部门信息是对称的。在有效沟通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措施,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刻重手解决,避免事态扩大,确保工程继续稳健运行。当然,信息管理也包括前文所述的财务部门的数据库建设,其在管理中起着主要作用需要专门的财务人员来负责,来协调各个部门,确保设备物资管理的集约状态。

3总结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集约管理,首先需要财务部来担起这份责任,要建立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要积极地协调各部门,实现集约采购、使用、控制和评价。另外需要在设备管理及材料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有责任心,要按照全员成本控制制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保证科学采购、检验、保管和使用。最后建立灵活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信息对称流通,降低沟通补偿导致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德虎。浅论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5(13):234.

集约化 篇5

对公路客运行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公路通达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高,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加快导致客流快速增加,以及旅游客运市场的持续升温,使公路客运需求快速扩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并逐步成网,公路旅客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为提高公路旅客运输能力与运输效率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公路客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关于运输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消除行政壁垒的政策也为公路客运企业营造了良性的发展环境;道路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公路客运行业的结构调整,有力的推动了公路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公路旅客运输行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持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公路客运行业成为一个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行业,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将频繁发生,公路客运行业进入了集约化发展的一个新时期。

对经营诸要素(营运线路、营运客车、客运站)重组,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从过去一贯性以“外延扩大”和“争地盘,壮块头”为主的经营思路转向以“强化内涵”和“练内功”为主的经营思路上来,资产质量、经营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改变“各行其是各自为战”局面;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状况,转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经营目标。

一是全国各省会城市基本上都拥有一至两家大型公路客运企业,如XX省交通运输集团,XX市公路客运公司等;这些大型客运企业有着自身所属的车队、车站、修理厂和相当数量的挂靠营运客车,以及客车零配件供应、石油销售等三产业,属于大而全的经营模式。此类企业以国有资产为主,虽然不乏一些区域性的优势企业,但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大公司,大多只是一方诸侯,割地称雄。

二是地方保护注意严重。根据道路客运企业等级评定为一级经营资质的客运企业,可以开展异地公路客运业务。然而到目前为止全国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具有一级经营资质的公路客运企业开展了相关联业务。2005年9月,江西长运公司与马鞍山市长途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马鞍山长运客运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长运公司的成立,实现了同行业跨省购并的第一次有益尝试。当前我国公路客运行业经营单位众多、运输服务结构雷同,难以有效形成差异化服务。而且在行政分割的条件下,公路客运行业区域壁垒严重,难以形成全国性市场,不利于优势企业通过竞争拓展市场空间。

三是客运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企业盈利水平低下。公路客运作为一项特殊经济商品,其利润来源受限于运管部门线路牌(即同线路营运车辆数)多少的审批,由此引起的客车实载率的多少;以及各项相关政策出台的影响。一家公路客运企业开发培育成熟一条客运线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此条线路的经营权并不属于该企业。因此其线路上后期进入的其他客运公司就坐享其成;而且此线路经营客车多少的审批权也掌握在两地交通主管部门手中。这种情况下如果该企业坚持自己独家经营,交通主管部门会以不得垄断经营为由,同意其他营运客车进入。在同一条线路上出行旅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营运客车越多,其实载率就越低,盈利水平也就越低下。同时普通客运业务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经营状态。

四是部分公路客运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扩张,盲目贪大求洋,走集约化发展之路过快过急,导致企业难以承受经营压力。据报载,某客运公司组建之初,在经营线路不多的情况下,欲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之路,大量购买豪华客车发班。在同一营运线路上加大发班密度,扩大市场份额,虽然提高了该线路客运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内耗严重;该集团一旦减少班次,其竞争对手又会乘虚而入。因此在挤垮竞争对手的同时,自身的赢利水平反而呈现下降趋势,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结果班次发得越多,亏损愈厉害,最后导致大量客车闲置,占压资金,陷入亏损境地。

高效率、低成本的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如美国的UPS和灰狗客运等公司。未来我国客运市场必然将打破经营分散、条块分割的现状,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已实现网络化、集约化。少数大型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

达到高产出的目的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集约化经营的优势之一是规模效益。换言之,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经营是生产经营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要实现高效率运作高品质服务。适当的规模是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要求之一。

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发展,一是需要打破地区行政壁垒,破除僵化的市场运行规则,公路客运企业间有效整合客运资源,开展行业并购,通过市场化竞争优化客运站场资源,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拓展客运营运区域和营运网络,实现纵向(省会城市向省内地市州县二级、乡镇三级客运市场)发展和横向(省际与省际地域城市)联合一体化战略,提高客运市场份额,提升客运增值能力。

二是公路客运企业需要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并购同线路营运客车,减少同线路营运单位,组建联合体,形成利益同盟,提高车辆的运转效率;推进客运集约化改制,组建线路股份公司,实行统一购车、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是公路客运企业需要在选购运营客车类型时,优化车辆技术结构,集中选购适用车辆类型及档次,集中采购车辆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一类的客车,购买1台、10台和100台的价格会有相当大的价格差距,并且在维护修理方面也会减少零件库存。

集约化 篇6

关键词:电费电价;集约化管理;管理策略

电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现代人民的生产生活能够获得保障的基本命脉。进入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力更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资源,因此,国家对电费电价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制定规范合理的电费电价管理策略,才能保障能源的利用率、才能保障有效地实现对电能资源的调控,并达到节省能源、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的目的。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模式无疑是符合以上需要的,因此,实现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电费电价管理策略,是对电力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支持,对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优化调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电费电价管理的意义

建立对电费电价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优化用户体验、减弱行业垄断、提升生产运营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分配优化都有着积极作用。只有采用了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将国家电能资源合理优化地做出配置,对经济发展和能源的节约意义重大。

二、影响电费电价的因素

对电力资源的电费电价核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主观人为的影响和客观存在的影响。

(一)电费电价受我国工业化发展程度影响

电业发展离不开用户的发展。供电企业的主要客户实际上是工业用户。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工业即将从“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工业发展的进一步加速使得用电质量要求同步提高。尤其对电能的消耗方面,工业的产能提高使得电能消耗也大幅度提高,电能消耗的提高必然会引起电价和电费的上涨,这是市场和国家调控需要决定的。因而我们可以确定,电费电价受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程度影响。

(二)电费电价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根据上表数据表明:2017年湖南省的2017-2019年电网输配电价表,较2015的电价电费核定标准做出了略微调整。这是受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的。一般情况而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对电能的消耗和用电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在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时,为了优化调整能源配置,需要对电价适量做出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的耗电,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调控。因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到电费电价的管理。

(三)电费电价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

我国的电力企业是国家控股的垄断型企业,作为促进国家经济、科技等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意义十分重大。要保证电业行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政府需要制定政策规范,对电费电价采取手段实施管控,为电费电价的核定和电力能源的调控提供可靠的政策性支持。

三、国内电费电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电费电价实施管理和调控,是基于国家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对电力资源做出优化配置,以保障用电和电价的公平合理性。当前,我国电费电价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管理的效果不甚理想。

(一)管理者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符

电费电价管理要求管理者对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贯彻实行国家的相关要求,并根据要求对电费电价的核定和管理策略做出适时调整。目前电力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者尚存在对政策法规理解不到位、不能及时对新的政策法规做出策略上的调整等问题,使得电费电价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二)用户和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缺失

电费电价的管理目标是对电力市场的经济和能源做出优化和调控。但在对电费电价的管理中,由于有些管理者业务能力不精,缺乏道德素养,制定的策略不能跟上国家决策;同时还存在着某些用户为了私人利益,做出窃电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其实也与电费电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有关。

(三)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带来的客观阻碍

从目前国家的关于有关电费电价的管理法规来看,还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的问题。国家对于电费电价的管理大多是政策方向上的指导,在具体的管理环节上,国家政策法规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导致在管理的执行方面容易产生问题,从而影响到电力行业的电费电价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电力企业各部门管理运行脱节

目前电力企业存在结构冗杂、各部门职能不明、各部门之间的运行链接脱节的情况。这就导致,电力的运营部门和财务统筹部门不能及时对用电消耗和电价电费实际情况做出数据统计和宏观调控,(五)电费电价核定没有统一标准电费电价的具体核定标准由发改委电价管理部门做出决策,这就造成了对电价的核定标准不统一的状况。但由于各供电企业业务能力不同,所定下的售电价格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核定价格不合理的情况,这无疑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损伤。

四、实施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符合市场和国家需要

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做出结论,要提升国家电力企业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国家电力资源的宏观调控,可采用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方式。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可以提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电价管理机制,是一种相对完善的、先进的管理方式。

(一)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意识

供电企业对电价电费管理的工作者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意识,集约化管理不光包括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还需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用户。加强电费缴纳的宣传力度,同时提高企业本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配合国家政策优化电费电价管理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对企业和用户对缴纳电费、节约用电的意识建立,以及对供电企业完善电费电价管理的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二)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需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变化,树立良好的风控意识

国家政策对电费电价管理有极大影响。建立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模式,对缓解供电压力、促进电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风控意识,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让员工对国家政策有及时的掌握和了解,能够及时对国家政策做出反应,根据市场和国家调控方向,对电费电价管理策略做出调整。

(三)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需要对用户情况做出剖析

电力用户分为工业用户和民用用户,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电费电价管理工作需要对客户实际情况做出数据整理和量化分析,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时期的用电量做出对比总结,及时根据用户情况做出调整,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四)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需要注重财务管理工作

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要求加强财务工作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接轨。在这方面可采用财务核算系统工作站延伸的办法。将财务部门的会计网络通过企业内部系统,延伸到营销部门,采用设立分站点的方法,将财务管理工作和电力营销管理接轨,通过两个部门的接轨,建立统一的清算网络,一是方便财务部门即时快速地对用电客户的缴费情况进行统筹核算,另一方面也能及时缓解营销部门在对电费电价进行管理时出现的财务问题。

(五)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需要优化电价模板的管控

通过建立电价管控模板,并对管控模板进行深入优化,可全面提高电费电价管理的核定能力,对电价预售、缴费结算等业务水平的提升也具有促进作用。此外,还能通过管控模板及时监测电价电费的数据,能将数据及时反映给国家,从而协助国家根据市场做出调控决策。

我国社会如今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是最能适应市场和政策需求的管理模式。由国家政府管控,推广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是对电力市场的经济发展、对国家电能的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有力的措施,值得不断完善和继续深入的推行。

作者:彭俊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谢菲。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集约化 篇7

近年来,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分析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在开拓具有龙江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12121气象信息语音答询、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龙江气象微博微信、中国天气网黑龙江频道、中国天气通手机客户端、黑龙江气象决策服务客户端等公众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服务,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新闻报道。气象影视服务涵盖中国气象频道、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农垦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电视台的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根据各行业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精细化、多元化的气象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农业、林业、保险、水文、旅游、铁路、航运、高速公路、龙广交通广播、电力、风电场、烟草等诸多领域。

2黑龙江省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近几年,黑龙江气象科技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现为事业和企业管理机制混合运行,参与市场竞争存在着先天不足,很难实现快速应对和高效率运转。单一体制的气象服务格局一方面难以承担日益增加的公共气象服务任务,另一方面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能力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在奖励和激励机制方面,仍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去甚远,无法充分调动科技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也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综合型气象服务以及复合型人才、市场开拓的人才很少,人才队伍存在老化、年龄段断层的现象。

3气象科技服务集约化发展构想

首先是气象影视业务的集约化发展。对全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统一设计和包装,充分发挥省级气象影视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省级气象影视创新团队,推进全省气象影视服务品牌化发展,打造“龙气象传媒”品牌,形成全省统一形象、统一设计的品牌天气预报栏目,通过气象部门特有的气象业务优势,做出其他媒体无法抄袭或仿制的天气预报节目,提高天气预报节目的权威性、可信度、关注度,改善气象影视服务质量。由于电视天气预报业务的设备投入大、更新快、技术性强、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运维成本大,集约化发展可以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可将省市两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集约化,一是全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集约到市(地)气象局,由市代县做。二是不具备较好制作能力的市(地)气象局或有特殊需要的,可以把制作业务集约到省气象影视中心,由省级代为制作整套地区性的天气预报节目,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其次是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加大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针对不同行业的特色服务产品。可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公服中心的气象服务技术优势,整合省市两级人力资源,集约发展。一是与中国气象局公服中心共同开发建设一个在全国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气象服务云平台,具有示范作用。二是加大对交通、旅游、电力、生态、大城市及健康卫生等方面专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市场调查及市场开发力度,加强不同行业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实现针对不同人群、行业、领域的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三是根据各市(地)专业气象服务的优势领域,如旅游、交通、能源电力等,充分发挥省、市两级人才和技术优势,集约发展,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再次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发展,包括手机短信、12121电话声讯、中国天气网黑龙江频道、微博、微信、手机APP、气象预警信息多媒体系统、气象信息衍生金融服务等。从目前集约情况看,手机短信已经集约到气象服务中心省级平台,省级及地市级按比例分成。12121声讯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更新预报内容,固定电话拨打可按现有方式运行即可,手机拨打12121可考虑在全省统一集约化管理。气象微博、微信与中国天气网、气象影视相结合,在微博、微信和网络上天气预报视频,作为电视媒体的线上补充,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的粉丝优势增加天气预报节目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资源共享。省市县气象局的微博、微信账户要相互关注,共同打造服务品牌。中国天气网黑龙江频道、手机APP,如决策服务掌上气象台、为农服务掌上气象台等由省气象服务中心统一开发和运维。气象预警信息多媒体系统、气象信息衍生金融服务如气象保险、天气风险管理等服务,鼓励省级及各市县气象局积极尝试。

4集约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集约化 篇8

一、工作目的

按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化管理,切实解决我区镇级水厂存在的源水水质难以保证、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技术含量低、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确保供水安全。

二、归并的范围

本次镇级水厂归并范围是:朱泾深井水厂、新农水厂、松隐水厂、朱行自来水公司、漕泾自来水公司、张堰深井水厂、干巷水厂、廊下自来水公司、钱圩水厂、金卫水厂、金吕水厂、工农水厂、枫泾深井水厂、兴塔水厂以及自来水有限公司下属朱泾水厂、亭林水厂、张堰水厂、吕巷增压站、山阳水厂、枫泾水厂。

三、职责分工

本次镇级水厂归并由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区水务局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及各镇配合实施。自来水有限公司承担镇级水厂归并后的集约化供水责任,负责归并及供水方案的制定、技术改造、运营管理、水费收取等相关工作;各相关镇负责辖区内水厂归并后的剩余人员安置、资产交接等工作,配合区水务局按时完成归并和集约化供水工作。

四、镇级水厂归并方式

(一)镇级水厂职工的分流及安置:各镇级水厂现有职工原劳动关系解除,由自来水有限公司择优录用部分职工。以各水厂年度售水量每40万吨录用一名职工,加上用户水表数每1600只录用一名职工。具体条件、考试办法由区水务局制订。其余职工由各镇按相关政策进行分流及安置。为确保人员分流顺利实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及供水安全,区级财政对各镇人员安置费用给予部分补贴,总计170万元,其余由各镇承担。

(二)镇级水厂资产的处置:各镇级水厂资金(帐面资金及债权债务)由所在镇负责处理;供水管网无偿调拨给自来水有限公司。为了确保供水工作的延续性,各镇需向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相应的营业网点。

(三)镇级水厂的技术资料处置:镇级水厂归并以后,各镇级水厂应将所有技术资料(管线图、用户表卡、用水量资料、计划用水资料等)移交给自来水有限公司。

此次镇级水厂归并后集约化供水按照“统一取水、一网供水、统一管理”要求实施,全部纳入自来水有限公司的供水管理系统。原深井取水、就近水源取水等方式全部取消。

五、集约化供水运营管理

(一)集约化过程中管网改造资金:由于各镇级水厂供水管网各成体系,互相不联通,为达到集约化“一网供水”的要求,在镇级水厂归并过程中,必须对现有的管网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并敷设大量的新管网以连接各深井水厂原有管网,以形成一个互通互联的整体。经测算工程改造资金787万元,其中区财政补贴400万元,其余由自来水有限公司承担。

(二)运营管理方案:实行集约化供水后,由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一级法人、二级管理”模式进行运营,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三)水费的收取:集约化供水以后由自来水有限公司按照《市供水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负责抄表收费。供水范围内统一水价,由自来水有限公司按区物价局批准的收费价格统一收取水费并排水费等相关费用。

六、时间进度

按照条件成熟即实施归并的工作原则,各镇级水厂的归并工作从2006年1月开始实施,至2006年6月底完成。在此期间,各镇仍须做好辖区内各自水厂的运行和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七、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