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的写作背景【通用10篇】》
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惊云为大家整理的10篇马诗的写作背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1
关键词:语文;生活;教学;感悟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语文学习中也有悲欢离合,若将生活和学习两者有机的结合,就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教师其实就像是“大厨”,既要烧出有创新的菜,又要美味,不能光外相好看不好吃,那样学生只是流于一种热闹的课堂形式;也不能光好吃外相不好看,那样久而久之,再重要的知识,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了。
一、把锅炒热——走出课堂:营造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情境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不能只学习书本知识,那样,教育就像一潭死水,不能荡起一丝涟漪。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即语文生活化教学,各地专家学者都在大力呼吁,但是施行起来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尝试,才能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岸边”。
不妨,学期开始前,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营造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情境。我从高一一开始就“故意”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在教学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厨师”,将锅炒热,是美味佳肴的前提,也是关键一步。课本只就是一道菜的素材,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语文中演绎生活的滋味。
二、恰当调料——走进社会:积累真正有益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方式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反思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局限在小小的教室中,让学生想象课本中所描述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坐井观天。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一旦离开校园,就会有危险,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但不能因噎废食。我每次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时,也是担忧重重,但比起收获,这些担忧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记得有一篇文章《南州六月荔枝丹》,当时正值冬季,于是我调整课程安排,春末夏初时节,我带着我的学生,买了荔枝,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围坐在草地上,一边吃着酸酸甜甜的荔枝,一边介绍荔枝的相关知识。那天,天是蓝蓝的,风是暖暖的,其间还有同学诵读课本中的诗句,还引用了其他的诗句,甚至还有同学介绍了他们那里的特产。我们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下课了,有种意犹未尽的遗憾。学生都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比任何学科都容易记住、记牢、记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如此。
所以,适当调料,让平淡的食材散发诱人的味道。课本只是素材,人人都可以教,但要挖掘出里面的“真滋味”,就得教师“费尽心机”,选择最合适的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慢慢感悟。
三、温和慢炖——融入生活:坚守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方式
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法国作家拉罗什夫科说:“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总是在一直坚守着一位语文教师该做的,更是能做的,与其匆匆忙忙的为上课而上课,不如停下来,为上课而思考一番。劳动付出总是有收获的,坚持也总是会有成效的。以前,我的学生提到写作文,会有一个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后来,我想了一条妙计:以想。在议论文训练中,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在记叙文描写训练时,就带着学生在学校附近“游玩”。通过这种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结合,使得学生的作文走出空乏,走入朴实;走出虚假,走进真实;走出肤浅,走进深刻。演员李冰冰的获奖感言是:“角色,让她有机会来体验不同生活,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色彩。”演员是在电影中演绎生活的角色,那么学生就在语文中演绎生活的角色,去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多姿。其实,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阐明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所以,我们教育者更应该坚持。
要让一道菜真正入味,必须要有好的耐性,长久地坚持下去,相信必能烧出美味佳肴,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厨”。
生活就是学习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也是生活的柴,不断积累,不断更新。有了生活体验的语文学习,将更丰富多彩;有了学习积累的生活感悟,将更充实。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孔子。论语。张燕婴,译。中华书局,2011-08.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2
关键词:新课标;意境教学;探索
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品文及情感的培养和熏陶,而诗歌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其意蕴深刻,境界开阔,饱含着人文情愫和丰富的想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是我们在教学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论里,意境又称为境界,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融合体。意境是诗人物我交融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教学中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呢?
一、走近诗人,知人论世悟意境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人生的境遇和情感抱负等。鉴赏古代诗歌,应当想方设法利用诗歌的现有资源(如,标题、注解或者相关诗词的知识),去思索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诗歌往往是需要抒发特定的情感,进而形成诗歌独特的意境美。而诗人的情感往往与时代的背景和现实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追溯诗人的情感根源。不同的诗人在写不同的意象时,其情其境必然是不尽相同。同样是黄昏,《乐游原》中李商隐面对黄昏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岁月流逝,时不再来之感;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却是李清照丧夫亡国的悲哀凄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满是离乡背井的孤寂惆怅。所以诗歌教学中,首先应立足对诗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社会情况、人生际遇和情感理想等等写作背景做一一的说明与交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根据这些背景紧密地联系诗中的意象,很好地理解诗人在诗中所展现的意象。
另外,环境是诗歌创作背景突显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环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不同的环境下,诗人必然流露不一样的心境,也必然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如,坡的《记承天寺后禅院》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句。把月夜下庭院里的月色想象成如水一样的澄澈、透明、恬适。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贬谪后的自我嘲讽,这是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有了这一个背景的阅读,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闲”绝非游手好闲,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极,而是以豁达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作者也就欣然行走于“空明”的月夜之中,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入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又如,李《摊破浣溪沙》这首悲秋怀人之作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环境描写,从小楼到塞外,从梦中到梦醒,写得意境阔大,不同于一般的闺怨。
理解诗中的意境,还可以通过把握诗中的诗眼,可以深化到诗人创作的情感当中,引出背景来理解诗中的意境,这样意境的感悟更为真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字统摄全篇。引导学生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荡荡的时空背景,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阔大的意境也随之展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问题,层层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中去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如,初二第一学期
《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课后练习《江雪》一诗。我特意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预见学生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渔翁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师: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生必会回答: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结合回答,师继续引导: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然后尽可能让学生大胆发言,答案可能会有:喜欢清静、性情孤僻、喜欢钓鱼、心情烦闷……)我抓住时机:诗人究竟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他究竟在钓什么?看来,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做一个简略的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读诗,体会体会,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有了这个背景的链接,意境很自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出现。
二、注意创设情境,诵读品味,让学生读悟诗文的意境
新课标非常注重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古诗言简意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诗歌的意境把握比较困难,而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而创设情境,我们必须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综合起来,形象生动地把诗歌的意境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深刻理解。如,可以通过工具来创设情境,通过直观的教具及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来展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意境之美。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看得见那漫天飞舞的雪天景色,学生在惊讶于那壮丽画面的时候,一种置身于雪天的情景中送别友人之感油然而生,纷纷展开自己的想象,直抒自己的胸臆,真是情之所至,诗境顿生。
诗歌的朗读是体味诗歌意境美的常用方法之一。诗歌意境的品味必然离不开对诗歌情感的朗读,声情并茂,声之所至,情之所至,其意境必然也畅快淋漓地展现出来。如,采取情感读、配乐读、比较读等方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悟文章的意境。朗诵要求眼前出景、情景交融。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激发想象,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把诗歌的文字转变成有感情的声音去体味,若不去反复吟诵就很难获得真切的语感,体悟其情其理。朗读的情感所至,其情境自然顿生。因而,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情感朗读来感染每一个人,让所有的人都沉浸于诗的情感与意境当中。妙文佳句的理解必须借助朗读这个工具,让学生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生动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学生不仅仅是对文本进行阅读,并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感悟到了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意象。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时候,就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用情去读、去感悟,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意境的品味。出示多媒体图片(内容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人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点击赏读,学生简单交流。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谈读所悟:李白和孟浩然两人的情谊那么深,分别的时候是那么依依不舍。但是不忍分别终须别,船上的艄公已经在呼唤,离别的时刻到了,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控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进一步问:他们会说什么?(生答)你能用朗读把他们之间的敬仰、离别之情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感受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吧!(配乐朗读)师过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终于登上船,顺江东去了。”多媒体出示图片(内容是孟浩然乘船远去渐依稀的情境)。教师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根据情境放声朗读,体会此时李白的心情: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它带走了那一叶载着朋友的小舟,也带走了李白的无限思念。学生通过情境诵读,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和理解达到了最高度。
三、抓意象,放飞想象创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诗歌的意境美主要依靠丰富多彩的想象呈现,假如缺乏了想象,那对于诗歌的意境的鉴赏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诗中的想象元素,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构筑画面情境,感悟诗中的意境和诗中蕴含的诗人的
深情。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幅雪中的送别图,句中的“人”“马”“雪”几个意象,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想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在雪地
上,目送友人渐渐地离去,直至消失于风雪之中,蕴含着绵绵不断的情怀,寄托了诗人依依不舍及浓浓的思乡之情。诗歌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漫天飞舞的白雪送别图景。在这种情境中,朋友间的离别之情得到了诠释,有余音绕梁之响、嚼之不尽之味,意象迭生而非想象不能意会。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其神奇的想象力,高远的意境,描写出塞外瑰丽雄浑的自然景象,赋予了其生命的力量,让人遐思不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描写了九个景物,简易明快地使学生把这种景物记在脑海里,着力引导学生对这幅画面进行想象,自然就能形成孤独的人走在异国他乡的路上的一幅弥漫着孤寂的夕阳图。这种意境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也有浪迹天涯、思念故乡的惆怅及悲凉之情。产生这样的意境也只有通过想象诗中各种意象组成的画面才能真切领悟得出,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才能品味出诗的意境美。
四、要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能力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诗歌教学中,对于诗歌意境的体会,是高层次的学习。它必须建筑在扎实的语文基础上,因而在诗歌的意境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注重对学生听读诗歌、品论诗歌的能力的培养。
听话训练由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文赏析文章,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和着音乐听,看着画面听,闭着眼睛听,从而领略诗歌的美好画面,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说话训练应注重学生亮点(独特的感受)的发现上,让学生有感而发,可当堂即兴进行,也可事先准备,更可以课后进行。说的内容可以是说诗意,说诗情,说手法,说作者。不需要繁琐累赘,只要言之有意即可。这样,不但让学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其诗歌的品赏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必要环节。诗歌都是通过读来领悟的。因其言简意深而又富于节奏,时而豪放激昂,清丽委婉,手法多样,诗词派别多样,只有进行多读多背,才能进行比较、品评,才能真正地提高品味。“写”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每读一首诗之后,多写自己的读后感,把体会最深、最独特的见解即刻写下来,提高自己品读诗歌的创新意识。通过积累,不断深化对诗歌意境的认识。只有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自然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了,文学修养也就能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得以长进,才能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而言之,古代诗歌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品词赏句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功的训练,来提高诗歌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这样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新璋。唐诗宋词名篇注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3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4
关键词:中日诗歌 马意象 创作特点 文化差异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日古典文学中的语言比较研究”(11BWW001)
马是最早进入人类生活及文学视野中的动物之一,在中日两国的诗歌作品中都存在着大量描写马、咏叹马的诗歌。然而,我们在阅读时不难发现,马这一意象在中日诗歌中的含义既有相似点,也有大相径庭之处。这样的差异有哪些体现 ?虽然目前中日两国对于唐诗及和歌的研究论著繁多,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地考察某一典型意象,特别是考察马意象的平行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选取《万叶集》及白居易的诗歌作为比较分析的文本素材,通过大量年代相近的诗歌例子,比较两国诗人对“马意象”的审美差异,并分析各自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一、《万叶集》中“马”意象的内涵
早在公元4世纪末,马文化就已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日本出土的该时代的文物中,就发现了很多马具,如马镫、马鞍、辔,此外还有很多以马为题材的纹饰、首饰等,这就反映出马在当时已进入了日本文化和生活之中。而《万叶集》所收录的和歌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 万叶和歌对当时马的使用情况也有所描述。《万叶集》中,提及马的和歌多达九十二首,且马匹的名称众多,按照毛色、身高、年龄又分为马、驹、赤驹、黑驹、青马等,[1]内容涵盖交通、出游、狩猎、祭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万叶歌人还将马划入审美体系当中,赋予马意象独特的内涵,了解这些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万叶集》中和歌的涵义。慨括起来,《万叶集》中“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以下几种情感。
(一)理想男子的形象化身
恋歌在《万叶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马”意象也常常出现在恋歌中,如《万叶集》中的第1271首和歌:
くありて居にゆる妹が家(へ) に早く至らむ [2]
右ノ一首ハ、柿本朝臣人ノ歌集ニ出ヅ。
(远在云居地,吾能望妹家,黑驹应早到,快马把鞭加。上一首,《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出。)[3]
这首和歌出自万叶集代表诗人柿本人麻吕编著的《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该歌集本就以抒情著称,而这首和歌风格朴素,感情表达直率,体现了万叶集的风格。和歌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马的骨质、眼睛及形体,也没有正面描写“妹”的身姿神采,仅通过扬鞭催马的动作就表达了男子望眼欲穿、渴望尽早与恋人相聚的心情。“黑驹”则成为该男子的形象化身。可以说,虽正面“不着一字”,但又“尽得风流”。此外,还有《万叶集》中的第3313首和歌:
川のの石踏み渡りぬば玉の(くろま)の来(く) 夜は常にあらぬかも。 [2]
(河川流漱处,踏石渡河来、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3]
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创造的反歌,与前一首相比,表现方法更为含蓄而细腻。这首歌的前半句描写了潺潺流水及渡河时所踩的石头,传递出浪漫的意境,为后半句做铺垫。而后半句则感叹“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 ,“黑马”成了那名男子的化身,痴情的女子如盼恋人到来一般盼望见到黑马的身影,表达了女子的闺怨。因此,它不仅仅是男子的坐骑,也成为寄托相思的对象。黑马的外形阳光、刚健、潇洒,而黑色则给人以稳重成熟的感觉。与其说以马喻人,一语双关,不如说在马中原本就蕴含有人的影子。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古时人们的远行离不开马匹。在日本和歌中,歌人为了渲染或表达离别的情绪,往往运用马匹这一意象为和歌的抒怀写意服务。如《万叶集》中的第365首和歌:
津山打ち越え行けば我(あ) がれるぞく家恋ふらしも。 [2]
(笠朝臣金村,盐津山作歌二首)(行越盐津山,我乘吾马驶,家人恋我乎,我马失蹄矣。[3]
这首和歌为奈良时期宫廷歌人笠金村所作。众所周知,马匹是古代交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工具,承载着人们出行的任务,因此,歌人在创作远行、送别题材的和歌时,常常会加入马匹的形象,这首和歌就是其中代表。和歌的上半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将要骑着马翻山越岭,穿越盐津山;后半句则感叹道:家人一定很不舍吧,我的马都失蹄了。此处的“马失蹄”这一行为未必是真实发生过,在日本古典和歌中,认为马是由于不舍才造成失蹄, 因此常常以“马失前蹄”喻家人思念远行的离人,已形成固定模式。中国也有“马失前蹄”这一成语,其中的“失“字与“失手”的“失”意思相似,用于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相同的动作在两国文学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三)表达缅怀天子的心情
《万叶集》代表歌人柿本人麻吕曾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歌人,其创造的和歌也常常与皇家的行幸游宴、狩猎祭祀等活动有关,而柿本人麻吕本人也与天皇、皇后、皇子们关系密切。在《万叶集》收录的其八十四首和歌中,有这样一首:
日(ひなみ) の皇子の命のめて御狩立たししは来向ふ(0049)[2]
(日并古皇子,名驹并辔驰,驱驰来狩猎,此已是其时。)[3]
这幅浮现在作者脑海中的画面,是他幻觉的假象。因为此时草壁皇子已经去世。在作者的脑海里,已故的草壁皇子与其子轻皇子(文武天皇)并驾驰骋、一起狩猎的日子终于到来。 [5]已经死去的皇子怎么可能死而复生、与儿子一起骑马狩猎呢?为何作者要描写出如此荒诞的场面?这首和歌可以说是一首草壁皇子的挽歌,并且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柿本人麻吕为草壁皇子写的挽歌之所以如此出色,不仅仅是因为其宫廷歌人的身份职责, [5]还因为他对于草壁皇子带有真挚的崇敬与缅怀的心情。而且对于当时的轻皇子(即已故草壁皇子的儿子)及其身边的追随者则带有不满的情绪,[5]因此格外怀念草壁皇子当政的时期。他将草壁皇子视为神明,希望这样的明君能再次出现,哪怕只在幻想中出现,也能带给他莫大的安慰与鼓舞。这样一位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可与日争辉的明君,他出现时的形象正是在名驹上驰骋,说明骑马与皇子英明神武的形象有着莫大的关联,名驹不仅是贤君的坐骑,更成了贤君的代称。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马意象
白居易所处的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所作的咏马诗自然也不在少数 。使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的专业版进行搜索,可查得在白居易诗歌中,仅仅诗题中含有“马”字的就有35项匹配。[5]此外,还有很多诗歌在内容上与马有紧密的关联。在此,对白居易诗歌中马意象的含义做大致的分类与归纳,其笔下的“马诗”主要与以下主题有关:
(一)战事的象征
唐朝时期对外军事交锋频繁,而对于在广阔的沙漠、草原地区开拓疆土防卫外敌,马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因此,在构建马意象、咏叹马时,往往与战争、边塞及文人的功业情节有关,如白居易的《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出自《全唐诗》卷451-31):
旌钺从,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由诗歌标题可知,这首诗是为了答窦七行军而作。诗歌开头便营造出一种排云驭气的气势,“旌钺”象征着权杖,已体现出要建功立业、效命疆场的豪情;而“夔龙”“鹭”都是神话中非同一般的动物,在此称赞对方的身份尊贵与能力出众;“赭汗”则指骏马的汗水,常借指骏马,在此与“骑骄马”搭配,比喻对方身姿矫健如骏马,与座下的骄马十分相称。而在《想东游五十韵》(出自《全唐诗》卷450-3)中,马的意象也具有典型性: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节选)
在这几句诗歌中,白居易以其惯有的朴实浅显的笔调描绘出国泰民安的场景,是其对于国家及人民生活的美好设想。诗歌中以“销马”暗指“消战”。若国家无战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自然也就不需要大量的战马,因此便出现了“郊静销戎马”这样不合常理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马”在作者心中已与战争密不可分。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幅员辽阔的中国,运输、狩猎、旅行,都离不开马。因此,在“远行”“送别”这样题材的诗歌里,都少不了马这一意象。白居易的《离别难》(出自《全唐诗》卷27-101)就具有代表性:
杨柳陌上送行人,马去东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
诗歌题目已经点明这是有关离别的诗歌,但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如何“送”行人、如何“离别”,短短四字“马去东回”就精简要约地概括了送别的过程,令人仿佛听见嗒嗒的马蹄声,看到马匹飞奔而去后扬起的黄沙。诗人不忍写人的离去,只能落笔在马的奔跑上,反而烘托出了离别时凝重伤感的气氛。 类似的典型诗歌还有《送客归京》(出自《全唐诗》卷441-43):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从首句“水陆四千里”,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送的客人归京的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既有水路又有陆路,句末还使用一个疑问句以加强语气,突出归京路途艰辛不易。 从诗人对“舟”与“马”的对仗手法来看,舟与马在当时都是可以承担长途重负的主要交通工具,“四千里”的漫长路途中,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表达有才之士不得志的情怀
马的品德与际遇格外能引起士人的共鸣,唐人常常以良马比人才,文人墨客也往往以良骥贤才自居。而当才华得不到知遇,壮志得不到舒展时,则常以年老、衰弱、羸弱的良马自比,写马实为写人。[5]白居易的诗歌中,老马瘦马的形象不在少数,如经典讽喻诗《羸骏》(出自《全唐诗》卷424-8):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诗中的“骅骝”为赤色的骏马,这样从外形到品质都算得上上乘的良驹,却落得无人饲养,以至于“踏冰”“卧雪”,无容身之所;吃的是“寒草”,尚不足以果腹,可谓饱受冻馁之苦。独自立在黄河边,向着风中嘶吼的这番景象,其意境和气氛,都称得上“凄婉激烈,风骨情景”。诗歌中不仅记叙了骏马的悲惨命运,还塑造了一个阶级对立的形象:驽骀(劣马)。 由于得不到相马人的赏识,千里马最终竟被官吏运进军队的马厩,化为了饲料,供劣马食用。两种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结局,令诗歌更加切直刻露,讽刺效果无可复加。通过“瘦马”这一意象,鞭挞了统治阶级用人时见识浅陋,品学优良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受人迫害,平庸无才的小人当道,嫉贤害能的社会现实。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万叶集》与白居易诗歌中的“马诗”既有相似的一面,又存在着一定差异。相同的“马”意象在中日两国的诗人眼里有共同的欣赏点,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传统特征与不同的审美情趣。《万叶集》中的“马诗”大致有以下创作特征:(1)在主题方面,重视个人的悲欢离合。从题材上看,《万叶集》的“马诗”中,感怀咏物、离别忧旅、闲适抒情的作品较多,与诗人个人的处境、情感关系更为密切,如“行越盐津山”“河川流漱处”等诗句。(2)在选材方面,寄情四季景物。《万叶集》的马诗中含有大量自然景物的意象,如山叶、溪水、青山、荻花、秋风等,歌人的审美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自然景物本身美的特征上,并竭力令自身融入大自然,如“馨香兹信土”“呼犬来闻猎”等。(3)故事的情理较为朦胧。《万叶集》中的“马诗”常常仅仅借马写出一个场景,描绘出一个情境,传递出某种感情。但并不描写出事件的梗概、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从时间到空间都较为模糊。
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的“马诗”有以下创作特征:(1)作品的内容、风格深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或体现功业情节,抒发报国之志,或影射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其进行批判、讽刺。(2)气魄宏伟、风格凌厉。白居易的马意象常常使用于御寇、戍边、报国等题材中,诗人运用“赋比兴”等各种写作手法,写出磅礴的场面,塑造出昂然的形象,达到鼓荡人心的艺术效果。(3)把马身上的特征与人的特性巧妙结合,将良马树立为人世追求的伦理楷模。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诗歌关注点已超越了意象本身,扩展到了人的社会道德上。
中日两国诗歌中的“马意象”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与两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社会发展阶段、风俗习惯等具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浩逊。唐代咏马诗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 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万集[M].京:有精堂出版,1969-1977.
[3] 诗苑译林――万叶集上下册[M].杨烈,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 中村润子。关于日本初期马文化的源流[J].箫爱民,译。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5).
[5] 中西。万集のことばと四季万本3[M].株式会社角川店,昭和六十一年(1986).
[6] 黄建辉。唐诗马意象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8.
[7]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唐诗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 梅原猛。万を考える[M].新潮社,昭和五十四年(1979).
[9] 宋再新。千年唐诗缘:唐诗在日本[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0.
[10]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 傅璇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 西三郎,山本健吉。のこころ[M].ぺんかん社,昭和五十七年(1982).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5
一、以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表现为节奏和韵律。节奏的形成首先借助语音的高低,声调的平仄使语言产生了起伏的抑扬美,其次利用字和词组间有规律的停顿,对称的停顿使语言产生整齐美。音韵的形成则是因为相近诗行的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即押韵,另外还有双声和叠韵的影响。然而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质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语言组合形式,更表现为节奏、韵律与作家心境的相溶。
朱光潜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而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中,作者多用扬调少用抑调,而且抑扬间的顿挫较少,声音轻巧明丽,把人带进天上人间交错迷蒙的景象之中,有一种轻快之感。的《沁园春•长沙》采用两字一组有规律的停顿,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节奏强烈,读起来铿锵有力,给人洒脱、自信之感。韵母中,鼻韵母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适于传达哀伤、沉郁等情感,李商隐的诗较多地使用鼻韵母,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等;韵腹为“a”的韵母,发出声音明亮、开阔,传递着欢快、轻松的情绪,如贺知章的《咏柳》,韵脚为“高”“绦”“刀”,将春风中、柳树下那种舒展表现出来,在诗歌中反复使用某一个韵带来的感受显然不同。
由此,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诵读,尽管学生可能还未读懂诗的意思,也可以在诵读中感知作者的情绪。而且在诵读中,学生可充分创造出诗歌的整体意境。诗歌是人的感情和情绪的宣泄,即使写物也是情绪化的物,它是用语言的体验性、情感性与读者交流,诗歌中的情感是弥散性的,李白的豪放豁达不是在庐山瀑布之中、黄河之水中,也不是在猿啼中,而是在这一系列意象所建构的整体意境中,这些情调、意味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必须借助诵读所创造出特殊的情调氛围去整体感知。
二、以诗歌语言的模糊性为扩充点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第一是由于它的本质,诗歌所关注的是情,即使是写景,也是情绪化、心灵化的景,表达的还是这些景物所触发的主体情感。而人的情感除了喜怒哀乐之外大都是朦胧的,在传达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时,诗歌语言越模糊越能引发读者欲说还休的感觉,从而产生共鸣。所以古人写诗追求神似,《庄子•外物》中写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诗歌的重点不在于描述的客观,而在于传情的贴切,讲究以形写神。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物的客观性确使人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看得见”,然而恰是这样的表达扩大了诗作的容量,将江南大地春的明丽和迷蒙交融在一起,让人产生置身于无边的春色之中的欣悦。
第二,诗歌比起其它文学文体,语义更多地受制于其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诗歌语言不仅有被词、词组、句子、段落直接呈现的意义,还有不受词典意义限制的意义,即“言外之意”,阅读者会调动自己的文化背景创造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理解,诗歌语言因为读者对作品空白点不同的“填补”能力出现相对的模糊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没有任何感彩的客观陈述,有着汉文化背景的我们读起来却有时间易逝的惋惜、生命不可在复制的悲痛、英雄豪杰雄风不再的遗憾、甚至人事莫测的惶恐。杜鹃、蝉鸣、柳枝、明月,不过是自然界的事物,然而在诗歌中、在受传统文化浸润的读者眼中,它们就是哀婉、孤单、离别、相思。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给读者的想象、体验提供无限的空间,诗歌教学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① 用绘画式的描述补充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体验诗人情怀。在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们有的直接以“我”这样一个意象出现,有的却隐藏在其它意象背后,想象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对诗作情感体验的扩充和深化。读《将进酒》,学生描绘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袭白衣,手持酒杯,袒胸露怀地立于黄河边山崖上,时而遥指滚滚逝去的河水,时而持箸敲盘。读《归园田居》,学生描绘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或者一身粗布衣裳,叼着旱烟袋,河边钓鱼;或者在艳阳高照的中午,卧于树阴下的青石板上,酣然入睡。在这样的想象和描述中,学生更深地进入诗歌所抒写的情景之中,不仅看到文字所写的,也看到了文字之外的景象,并在使想象的人物形象和诗歌意境更贴近的过程中,丰富了体验。② 联系意象的文化背景,扩充诗歌内涵。学生要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作的情感基调,必须借助诗歌的意象,既要感知一个一个独立的意象,也要感知这些意象共同构筑的整体,更要感知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深层意象。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里有隐喻和象征,隐喻和象征的完成需要共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事物之间的类似的联想。如臧克家的《老马》,诗作的意象是“马”,马、牛等家畜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主要是和中国的农民,而马、牛的一些劳动特征和它的主人农民劳动特征也被联系到一起,甚至延伸到性格特征,因此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文化背景下解读,意象“马”就引出了更深层的意象――农民,老马苦不堪言的遭遇象征了农民悲惨的命运,老马的吃苦耐劳象征了农民坚韧的性格。顾城的《感觉》: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全诗好像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油画,然而调动学生在积淀下来的对“灰”、“红” 、“绿”的感觉联系和诗歌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找到色彩背后的意象:“”后的中国、对中国的赤诚的红心、蓬勃的青春。
三、以诗歌语言的偏离性为深化点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6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语言精炼,意味深长。它们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如《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意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水光潋滟晴方好”转为“山色空蒙雨亦奇”,诗人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风采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2 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编入教材的这些诗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意境,进入了诗的意境才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
如李贺的《马诗》,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作者的才华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愿望与理想。
3 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在古诗中比比皆是,至于遣用虚词,更达到了十分“吝啬”的程度,所以句与句,甚至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加难以领悟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7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多媒体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1]古代文学与学生文学创作[2]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但是囿于时间和教材,课堂上只能粗陈梗概,而难以涉及更为细致的内容介绍,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更多地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古代文学的课堂更多地注重了文学性的分析、字词的赏析以及写作特点的总结,而忽略了作为基础背景的文化部分的介绍。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中恰当植入古代文化因素如宗教、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史学、民俗等,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加深对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理解,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有效勾连,弥补各自在讲授和学生理解学习中的不足。 一、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古代文学课程讲授大多采用文学史与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以作品讲授为主要内容和方式。这是因为作品是构成文学史的最主导因素,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特色的形成都是以作品为基础的,脱离了作品,无疑是空中楼阁。传统课堂中对作品的分析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先讲作品背景,训诂字词,最后分析作品风格特点艺术成就。那么,在这种模式化的讲授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作品分析变得更为灵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能宕开学生苦求艺术性分析的局限思维,适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过程中,既可在讲授单篇作品适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可通过讲学方式创新,对多篇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加入传统文化的要素。 1.讲授单篇作品。许多单篇作品均可植入传统文化因素以提升教学效果。如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有:“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俊,风入四蹄轻。”诗中以“瘦骨”为名马的标志。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一种疑问:众所周知,唐人以肥为美,为何杜甫笔下的“瘦骨”却与唐人一般的审美观背道而驰?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后,讲授者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笔下的马的形象。如韩干的《照夜白图》、《牧马图》等。很显然,韩干笔下的马是很肥大的。这就与杜甫诗中的审美观形成一种显明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呢?讲授者宜乘机引入杜甫的审美观念,即他所提倡的“瘦硬通神”,因此,杜甫批判韩干说:“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丹青引》)。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李贺《马诗》的渊源所自,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学对李贺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部分是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与继承的,不同时代的作品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以唐为例,如杜甫《丽人行》中传达出唐代仕女的着衣风尚;而李白的《长干行》又涉及到唐时的商人阶层的生活;通过朱庆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则可透视唐代科举制度等等。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讲解更为灵活,也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化作品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多篇作品类比式讲授。所谓类比式植入法是相对于单篇文学作品植入法而言的。在这里,讲授者不妨偶尔打破先介绍作家生平、再介绍作品、最后总结艺术特色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对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传统文化要素。当然,多篇文学作品的选择并不是无序列的、任意的或随机的,必须是具有某种类似的性质。通过这种方法,同样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三篇同样描写音乐,同样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是必读篇目。且被认为“皆摹写声音至文”。[3] 在学习中将三篇进行类比学习,除去文学意义上的解读,还应该捎带介绍一些音乐知识。比如对箜篌、古琴、琵琶的形制配以图片做相关介绍。也不妨调动学生的听觉,将这三种乐器的声音通过多媒体各自播放,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声音之美。将视觉、听觉、形态、色彩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美学上的通感,使视觉形象、音乐之美和文字之美更为切实可感。这样就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细腻清晰。 再如对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与李商隐的《蝉》进行类比分析,贯穿入蝉的人文意义,使学生理解为何古人吟诗喜用蝉的意象。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举。总之,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是学习文学史的支撑,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学课程讲授成败的关键,因此,讲授者要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讲授方法。 二、讲授文学史时植入中国传文化因素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作家生平及其文学观点的阐发,这一部分就是文学史部分的内容。许多讲授者在介绍作家生平时容易陷入背诵年谱的怪圈,而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又容易将其分成单调的流水账似的条目。因而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古代文学课堂中最为枯燥的部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如果能在这部分内容里合理植入传统文化的成分,会使讲授效果事半功倍。 如讲解杜甫时,都会提到他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学习经验。 用来说明他在写作时由于广泛阅读而能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多加介绍,仅仅是为了证明而证明。学生也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了这句话而已,并没有更深层的体会。若在此处对“卷”字在古代文化上的意义进行解读,则讲授效果可得到较大提高。卷轴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的一种,盛行于隋唐时期(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做更直观的介绍),使学生对唐代卷轴装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援引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说明唐代著名私人藏书家李泌藏书也不过万卷,来证明杜甫读书之多,也可说明杜甫在读书万卷之后油然而发的一种自信与自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杜甫“转益多师”(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诗学观念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接受视野,实现学习深度与广度之间的有机结合。#p#分页标题#e# 三、延展式植入中国传文化因素 延展式植入法是讲授者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学生课堂讨论及课余时间,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和传统文化因素的学习兴趣及理解程度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脱离教师填鸭式教学的被动植入,使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接受古代文学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因素。这种植入法形式灵活,也比较符合年轻人活跃的学习心理状态。 1.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笔者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因素的植入也可以采取这种手段。比如在学习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要求生发史学思考。可先布置学生在课下翻阅史书,注意盛唐时期的对外战争情况。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请同学通过对此诗的理解来探讨王昌龄对战争的看法,由此及彼,延伸至其他诗人,如李白、李颀、高适等人对战争的看法,并选取这些诗人的作品(如李颀《古从军行》、高适《燕歌行》等,这些诗歌同时又是唐代文学课程中必读篇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整个盛唐诗人的战时心态,并能做到诗与史的融会贯通。 2.课堂外部。课堂外部的传统文化植入,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课堂,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参观文史展览馆、文物资料、寺庙、古迹、碑刻等,通过与古人留下的实物接触,参照实物理解文学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可拉近学生与古人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更理解古人的心理与生活状态。达到对古人的“了解之同情”,[4]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登岳阳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牧《赤壁》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谓的“触景生情”、“为情而造文”以及情景交融。 四、传统文化因素植入古代文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并不是简单易行的,因为教师的行为选择及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有效接受度。所以生硬的为植入而植入或者没有选择性的盲目植入,往往会起到负作用。因此,在古代文学讲授过程中植入传统文化因素必须考虑其时机和适宜性。 首先,讲授者必须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对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植入时机、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不断的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展知识面,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达到博观而约取。只有如此才能在适当的时机植入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其次,注重植入时机的把握。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文化因素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小插曲在课堂中的演绎,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切忌牵强附会,在不适当的时间植入会割裂文学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到课堂教学。 再次,注意主要讲授内容与植入传统文化因素之间的主客关系,合理分配时间。课堂时间是宝贵而有限的,因此要注意讲授时间的合理划分。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毕竟是以文学史及作品为主,若过多植入传统文化因素,容易产生喧宾夺主的倾向,破坏学生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文化植入教学中不能沦为对某一文化因素的冗长枯燥的介绍,要裁减得当,简洁生动,点到即止。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仅仅提供线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预留自我学习的空间。 再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教育思想。在植入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基础,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效记忆。 总之,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中恰当植入宗教、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史学、民俗等传统文化因素,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加深对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理解,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是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法。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空间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8
一、注重课前预习
预习是感悟的前提,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有的还有典故,与今日学生的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粗略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情感,获得与作者初步的沟通。我们的课前预习主要进行以下内容:第一,利用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料了解相关写作背景;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或向大人们询问初步认识诗人;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将诗人放到具体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系统介绍
以往学诗,教师出示诗题,然后简单介绍作者,学生被动接受,对诗词缺乏一种探究的欲望。我试着先引出该诗人,然后详细介绍诗人的生活年代、社会背景、思想品质,作品特色。带有故事情节的介绍,娓娓动听,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再引入所学诗篇,学生对诗人的兴趣转入具体诗篇的兴趣,由被动到主动。如学习第九册杜甫的《马诗》,学生知道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仕途不顺,诗大胆揭露社会矛盾。在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再联系到诗作,就明白了诗中句句写马,而又处处关人,以马的大气象、大志向,来喻人的精神,喻杜甫的品格与志向——尽职尽忠、对家国的责任感、使命感,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这样学习,学生对诗作不会仅仅停留在会背诵、会翻译的程度,跨越千年的时空,他们和诗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和碰撞,这样的记忆是不会轻易忘却的。
三、抓住重点字,由“诗眼”感悟诗意
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如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所以“深”是诗眼。抓住了“深”字,诗意及诗人的感情无须解释就一目了然了。
四、重视以读悟情
“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因此对于古诗的读要注重以下方面:1、押韵,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的重读,非韵脚的音要读得轻一点,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2、节奏。诗人在诗歌中抒发情怀不是平板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要想读出诗的节奏感,就一定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七言诗的诵读,通常是四顿读,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只要准确的掌握节奏,就能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3、语调:不同的诗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的语调都是不一样的。而同一首诗歌的每一句,语调也是高低起伏的。所以我们在确定了古诗的风格之后就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读。这样读起来起伏跌宕,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五、展开想象,体会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诗词语言精炼,意境却十分深远,所以,在指导学生讨论诗意,体会情感后,让他们闭眼听教师(或录音)朗读古诗,要求孩子们边听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挖掘学生形象思维,把人溶入古诗中,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意境,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陶冶了情操,加强了道德修养,并且受到美的教育。
六、在拓展与比较中达到升华
每学完一首诗后,我们可以找一些诗作进行对比教学,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如学完《赠汪伦》,可以试着读一读《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送别诗;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如学习了《将进酒》,可以回忆以前学过的《浪淘沙》、《登鹳雀楼》等有关黄河的诗。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如诵读课学习了曹操的《龟虽寿》,可以对比他的《短歌行》、《观沧海》进行指导。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诗文空间,而且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有效策略
语文属于语言表达类课程,语文的学习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语文的学习也是这样,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学习,不断夯实巩固。文本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方式,但如今,小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缺乏阅读兴趣的现象较普遍,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们应结合学生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度地给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有内涵、知识面广、与生活结合紧密的文本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在这部分阅读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阅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其次,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哪里有新意,哪里就有孩子的目光。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多学习带有图画的文本阅读内容,逐渐加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然后,适当的物质奖励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定期为学生组织一次文本阅读速度竞赛,给答题质量与答题速度最优的学生奖励一些小礼品。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会学生文本阅读练习的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每次阅读竞赛和训练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诗鬼李贺的《马诗》这篇古诗的时候,可以采用领读、范读、个别读与齐读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古诗中炼字、用词、句式结构与情感表达的使用。通过对古诗各方面细致的分析,学生才能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说明文《鲸》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找本文的说明对象、文章的说明顺序、某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和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样多分析一些重点句子,积累一些答题技巧,以后做文本阅读题就不会那么难了。
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虑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方式,测评时照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速度的提高还需要平时的练习,这就体现了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文本的魅力,使他们每天不由自主地想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文学素养。例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用词讲究、朴实生动、情感丰富、耐人寻味的作品,学生了解这部作品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自行准备PPT,利用语文课堂时间对整部作品做一个完整的介绍、重点情节的把控和抒情方式的运用等。对于小学生,或许有些难度,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做些补充。这样的教学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的过程。《新型玻璃》是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新型玻璃创制的原因、过程和利弊。在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中逐渐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好习惯。
三、形成文本阅读“三步走”战略
我们在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步走”战略。所谓“三步走”,就是对阅读文本进行全面、有序的分析与理解,逐步形成完整的答题模式的过程。如,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首先,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提前给学生布置以下阅读任务,例如:(1)《圆明园的毁灭》中历史背景是什么?(2)这一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要鼓励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寻找答案。课文中只是对历史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学生要想完整地了解事件背景,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主动查资料的频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的课堂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且对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进行解剖,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增加学生对好词好段的积累。
加大学生的文本阅读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文本阅读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小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对文本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方式,用加强小学生文本阅读量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4(3):33.
[2]周雅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3(4):152.
马诗的写作背景 篇10
一、设置趣点,“披趣入文”,让学生感受到兴味盎然
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涉及的内容广泛,蕴藏的内涵丰富。每当新书发下来时,学生最先翻看的必是语文书,究其原因,是课文有趣。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趣点”,引导学生“披趣入文”,从而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
1.在细节描写处找趣点。细节描写能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真实、有趣。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体味这些趣处,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在意义。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文章中用极其细腻的文字刻画了小艇的样子及小艇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中自由行进的场景。文章以点带面,突出了“水城”威尼斯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也更加了解了这个城市的特点。
2.在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中找趣点。一篇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总会结合一定的写作背景,也就是文外的趣点进行创作。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深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整理好的课外知识点及相关资料在课内进行引申,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介绍这首诗的有关传说,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这首诗的意义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有滋有味
教科书中有很多选文充满了激情与真情。教学这些课文,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因素往往对人的情感起着感染作用。因此,要激发情感,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教师应以课文的情为基调,以自身真挚的情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情。
创设情境时应遵循动静适宜的原则。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比较爱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在课堂上让学生适当动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草原》一课,学生通过看图、美读、联系生活实际,领略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此时,我让学生自写、自吟小诗,抒发对草原的赞美之情。虽然一首首小诗还显得比较稚嫩,但仿佛让人触摸到了一颗颗陶醉于其中的心。
三、引发辩论,激活思维,让学生领悟到意味深长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部文学作品,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些还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辩论,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启迪,求得真知。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在谜底揭开后,设置了这样一个辩题:“有人这样评价雪松:面对大风雪,雪松只是一个劲地弯曲,这是在向风雪低头,它们是一群弱者。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学生在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后,从松树是“智者”和“强者”两方面对这种看法进行了反驳。这种辩论,升华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认识。
四、引导欣赏,加强阅读,使学生品尝到香醇“书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突出语文课“文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欣赏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方法。我常运用对比法引导学生欣赏。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当学生被危难中父子间相互信任、骨肉相连的真情深深震撼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阅读了冰心的散文《往事》。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一段话——“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学生感触颇深,从平凡小事中透露出的真挚母女情同样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教学《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诗时,我用李贺《马诗》中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与之作对比欣赏,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两句诗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都运用得贴切、自然、栩栩如生。一经对比,学生的兴致高涨,领悟得很快,印象也很深,香醇的“书味”也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一位文学家说过:“欣赏,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是对其中趣味的领略。”在语文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美的文章,让学生潜心阅读,真心感受,细心体味,悉心探究,使学生视阅读为一种充满乐趣、情趣的享受,语文课也就真正进入了“文味”浓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