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李白的中原泪最新7篇正文

《李白的中原泪最新7篇》

时间:

中原泪是不是李白写的呢?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小月月帮家人们找到的李白的中原泪最新7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原泪李白 篇1

高楼坠亡惊痛亲人心

2004年12月初,25岁的李志坚与28岁的张晓雨步入婚姻殿堂,小两口都是北京海洋馆职工,一个是海豚驯养师,一个在餐饮部当出纳。

然而,这桩婚姻却因双方父母的介入,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和谐之音。李志坚和张晓雨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希望小两口和自己生活。因为双方父母都坚决不肯让步,李志坚夫妻只好买了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独住。

2005年12月,已怀孕五个月的张晓雨为了养胎,办理了离职手续。第二年5月,儿子祺祺呱呱坠地。祺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带着奶粉、玩具和童装来看望祺祺,四位老人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日子一天天过去,祺祺长得白白胖胖,能说会跑,聪明可爱。张晓雨这时打算出去找一份工作,于是,在谁来照看祺祺的问题上,小两口发生了争执。李志坚主张将祺祺送给爷爷奶奶看,可张晓雨却将祺祺送回了娘家,理由是公婆养猫狗等宠物,祺祺对动物毛发过敏。

李志坚在勉强同意妻子的决定后,反过来再三劝说自己的父母,“祺祺由他外公外婆带,你们可以轻松一些,经常去看看孩子就是了。”

不久,不再做全职妈妈的张晓雨应聘进了北京西单商场当导购员。外公很疼爱小外孙,经常趴在地上,给祺祺“当牛作马”。

不过,李志坚发现岳父并没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每次将祺祺哄睡后,他都要玩电脑或炒股。每次和妻子说,张晓雨就不高兴:你为什么不信任我父亲?你总不能让我父亲每天24小时将祺祺捧在手上吧?

2009年4月,李志坚被单位派往越南首都河内海洋馆工作,时间为一年。

10月18日,李志坚回北京休假。当天中午,李志坚和妻子在岳父家里吃了午饭。祺祺缠着李志坚说:“爸,我要跟你去越南!”他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你快快长大,我带你去好多国家玩。”祺祺立刻伸出小手同父亲拉钩,还用稚嫩的童音说一百年不变。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天是孩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当天下午两点多,李志坚开车与妻子离开时,祺祺已在主卧室的双人床上睡着了。下午4时许,李志坚和张晓雨正在北京王府井附近购物,突然接到岳父张玉瑞打来的电话,说:“祺祺出事了……我在医院”

李志坚和张晓雨直奔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他们赶到时,祺祺的小身子上已经盖上了白布。白发苍苍的张玉瑞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叫:“祺祺、祺祺……”见到女儿和女婿后,他抹着眼泪说:“我对不起你们,没把祺祺看好,我打个盹儿的工夫孩子就出事了……”

惨祸拆散一个家

有好长一会儿,李志坚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头脑清醒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岳父故意将祺祺推下楼,或者趁祺祺睡着了把他扔了下去。他像发怒的狮子一样猛地抓住张玉瑞的衣领,吼叫道:“是你害死了祺祺,我要同你拼了!”

张玉瑞也仿佛还在噩梦里,下午张玉瑞见祺祺睡熟后,就给他盖好被子,自己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打起了瞌睡。1个多小时后,当张玉瑞起身去主卧室看祺祺时,却发现孩子不在床上了,正焦急间,突然听到楼下有人高喊:“谁家孩子摔下来了!”张玉瑞情知不妙,急忙跑下楼,发现祺祺躺在一楼的地面上,身体周围是一摊血迹。张玉瑞顿时瘫倒在地上。小区保安立即拨打110报警,并由110联系120救护车将昏迷不醒的祺祺送到首钢医院抢救。

李志坚不相信张玉瑞的解释,当即拨打110声称张玉瑞谋杀了祺祺。祺祺的爷爷奶奶闻讯赶来,哭得晕倒在地。

张晓雨哭着跪求李志坚:“我爸痛不欲生,你怎么能怀疑他是凶手,孩子是他亲手带的,他是孩子的亲外公啊……你这不是往老人家的伤口上撒盐吗?”

第二天,几近崩溃的李志坚以自己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为由,向北京海洋馆提出申请,要求留在北京工作。

因心中揣满了一个“恨”字,李志坚不愿回到自己和张晓雨的那个小家,也不愿接她的电话,索性关了手机。

几天后,石景山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围绕祺祺之死展开调查、取证,认定祺祺是意外坠亡。李志坚的父亲指着亲家公张玉瑞的鼻子说:“护栏哪有这么安装的?你真是糊涂虫啊,人家安装护栏全是竖栏,横栏不就等于给孩子往上爬提供方便了吗?那天气温那么低,你把阳台窗户打开干吗?阳台上还搁着一只塑料板凳,天下老人哪有像你这样带孩子的?你这样粗心大意,孩子能不出事吗?”

张玉瑞低头不语,老泪纵横。安葬祺祺骨灰盒的那天,李志坚不敢让父母参加。在祺祺的墓前,夫妻俩哭得死去活来。

开车回去的路上,李志坚满面悲戚,对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张晓雨说:“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只剩下我们俩了,再也不能分开了……”她含泪点头答应。

回到自己和张晓雨的小家里,李志强心结难解,成天神思恍惚,始终怀疑是岳父害死了祺祺,将孩子故意推下楼的。一天,他为这事又跟张晓雨争吵,张晓雨说:“民警都调查清楚了,结论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你总是这样疑神疑鬼!祺祺没了,老两口只要提起孩子,就会掉眼泪。祺祺生前玩过的玩具、穿过的小衣服他们都留着,想孩子了就拿出来摸一摸,闻一闻……”

李志坚认为,张晓雨的父亲经常在家上网、玩股票,没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张晓雨不以为然:“祺祺喜欢吃鸡蛋面,我父亲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每天晚上都要搂上半天,才能把孩子哄睡着,夜里还要起床好几次给祺祺把尿。你能说,我父亲对祺祺不尽心吗?”

李志坚认为张晓雨站在她父母那一边,一气之下,去了自己父母家。2009年12月初,仍然没有走出丧子之痛的李志坚向张晓雨提出离婚,张晓雨选择了“净身出户”,将房产及家具、电器等全部给了李志坚。

离婚后,李志坚并没有平静下来,他的头脑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谁该为祺祺的生命买单?他决定,将岳父告上法庭!他的父母也支持儿子打官司。

追讨30万换来温情结局

2010年2月5日,李志坚一纸诉状将前岳父告到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要求张玉瑞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失费共计300585元,其中,精神损失费为5万元。

收到法院传票后,张玉瑞急火攻心之下,卧病在床。他哭道:“小外孙没了,我心里承受的悲痛一点不比李志坚少,但没想到他会把我告到法庭,还要索赔30万……”老伴满面愁容,连声叹气。张晓雨得知前夫将自己的父亲告上法庭后,立即打电话给李志坚,请求他去撤诉。李志坚说:“要我撤诉可以,除非你父亲把祺祺完好无损地交给我!”

3月22日上午9时许,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坐在被告席上的是张晓雨,她的父亲张玉瑞已住院。而李志坚正在俄罗斯出差,坐在原告席上的是他的父母,张晓雨的前公婆。

原告的律师提出如下辩护意见:警方虽然认定孩子坠楼为意外事件,但本案中,被告张玉瑞家的护栏明显设计不合理,栏条是横向的,而非正常的竖向,极易攀登,存在着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当作梯子这一致命的设计缺陷。事发当天,张玉瑞只顾自己在客厅沙发上睡觉属于不作为的侵权行为,而且原告李志坚支付了张玉瑞每月1000元的费用,所以实际上和张玉瑞达成了委托合同关系,因此,张玉瑞应该为孩子的意外坠亡承担全部的责任。

张晓雨替父亲做了辩护:这纯粹是意外事件,我父亲为了照看小外孙,放弃了多个就业机会……我父亲是在确认小外孙熟睡的情况下,才到客厅休息的,他已经尽到义务,不可能预见小外孙会爬出窗户。因此,被告张玉瑞不存在故意和过失的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提到30余万元的赔偿费用,原、被告双方再一次呈现剑拔弩张之势。李志坚的父亲说:“我儿子向被告张玉瑞讨要30万元,够客气的了。别说是30万,就是300万,也买不来我宝贝孙儿的那条命!”

张晓雨说:“我父亲不仅帮原告李志坚带孩子,还支付了大量金钱,这些该怎么算?他向我父亲要精神损失,我父亲的精神损失找谁要呢?”

随后,原、被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场面一度失控。主审法官开导说:“如果你们双方都以一颗善良的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别把对方想得那么坏,也许这个悲剧就此可以打住了。清明节快到了,孩子的在天之灵一定不愿看到你们在这里互相谴责、埋怨。我希望你们双方都能理智一些,互相理解一些。”4月5日是清明节。中午,李志坚从俄罗斯飞回北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车去给祺祺扫墓。等他赶到墓园,赫然发现,张玉瑞捧着一束白色的,老人跪倒在祺祺的坟前,白发在风中飘动,嘴里念叨着:“祺祺,你在天上还好吗?外公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爸爸、你妈妈……”李志坚闻言心如刀绞,双眼含泪,快步离开了。他明白了,张玉端心里的苦一点也不比他少。4月9日,经主审法官调解,张玉瑞拿出10万元赔偿前女婿李志坚。

当天夜里,李志坚梦见了祺祺,祺祺说:“爸爸,我想念你和妈妈,也想念外公外婆。你和爷爷奶妈不能怪外公啊……”李志坚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开灯,翻开祺祺的影集,泪如雨下。亲情变成陌路,甚至交给法庭裁决,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

第二天早晨,李志坚对父母说:“我同祺祺外公撕破脸皮打官司,虽然拿到了赔偿,但心里并不轻松……祺祺肯定希望我们和和美美地过下来,然后给他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父母流泪点头。

当天中午,李志坚将10万元赔偿款打入张晓雨的银行卡内,然后向她提出复婚:“祺祺的那双小眼睛,在天上看着呢。我们这个家散了,双方老人闹成了仇人,祺祺只会更加伤心……”张晓雨含泪答应复婚。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桩官司走向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让双方当事人重新找回了失去的亲情。

编后:

儿子意外死亡,父母随之离婚,昔日翁婿对簿公堂……在越来越多的长辈替儿女照看孩子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主人公的悲剧显然具有典型的意义。事实上,当年迈的父母替儿女照顾下一代时,不仅仅是老人精力和体力的巨大付出,更重要的还有“隔代教育”造成的种种问题。

不久前,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项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曾接受过“隔代教育”;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占到总数的一半。也就是说,中国有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的。父母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退休的老人往往成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这本是一举两得的事,父母可以安心上班,老人又有所寄托。但老年人在带孩子时,由于精力和体力有限,即便倾心呵护,也存在着安全的隐患。老人对孩子的溺爱问题和孩子的娇生惯养,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与父母感情淡漠等问题。

中原泪李白 篇2

二、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三、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四、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五、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六、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七、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八、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纳兰性德《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九、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十、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十一、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郑思肖《二砺》

十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十三、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十四、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十五、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温庭筠《惜春词》

十六、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十七、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十八、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十九、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其

二十、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二十一、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二十二、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二十三、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二十四、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二十五、如今已是愁无数。——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二十六、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二十七、清愁满眼共谁论。——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二十八、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二十九、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三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三十一、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三十二、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三十三、安排肠断到黄昏。——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三十四、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三十五、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李白《久别离》

三十六、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三十七、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三十八、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三十九、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四十、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夏完淳《婆罗门引·春尽夜》

四十一、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四十二、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四十三、悲欢离合总无情。——蒋捷《虞美人·听雨》

四十四、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四十五、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四十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四十七、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四十八、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四十九、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五十、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五十一、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五十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五十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五十四、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五十五、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五十六、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五十七、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五十八、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五十九、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六十、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六十一、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王昌龄《青楼怨》

六十二、十年愁眼泪巴巴。——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六十三、歌声未尽处,先泪——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六十四、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六十五、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六十六、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文廷式《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六十七、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六十八、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六十九、髻子伤春慵更梳。——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七十、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七十一、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七十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七十三、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七十四、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七十五、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七十六、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七十七、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中原泪李白 篇3

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苏轼《洞仙歌》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3、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4、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7、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8、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3、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周邦彦《解连环》

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15、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7、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浣溪沙》

18、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木兰花》

19、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3、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

2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7、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29、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3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3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7、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38、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

3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44、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

45、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46、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浣溪沙》

4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8、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平乐》

4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5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5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8、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5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6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62、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63、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64、夜阑风静彀纹平,少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6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6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6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9、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73、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74、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李白的中原泪 篇4

关键词:变文 李陵变文 王昭君变文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139-03

关于《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的写卷及收藏情况,黄征、张涌泉先生《敦煌变文校注》已有具体的介绍,此不赘述。读这两篇变文过程中,产生了几处不同于前贤时俊的观点,虽或不能每中靶的,然春风兰浦,持钓有恒,当有鲂鲤之获。

1 夜望西北,晓望东南。――《李陵变文》

各注本于此句未出注。西北乃匈奴军队方向,东南乃汉朝方向,此句为互文见义。互文是指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呆板,或为适应格律、对仗的需要而把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拆成两个或三个句式相同、意义相互补充的语句。譬如唐杜牧《泊秦淮》诗的“烟笼寒水月笼沙”[1],实际是说“烟月笼寒水烟月笼沙”(水中雾气和月光既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白沙),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2]实质是“主人客下马,主人客在船”(主人和客人下了马又上了船)。《李陵变文》中的“夜望西北,晓望东南”即“夜晓望西北,夜晓望东南”,意思是:不论夜晚白天,既警望着西北来的凶残追兵,又慕望着深深眷恋的东南故土。

2 其时将军遭洛薄,在后遗兵我遣收。卧毡若重从抛却,轻时任意留。逢水且须和,逢冰莫使咽人喉。隔是虏庭须决命,相杀无过死即休。――《李陵变文》

此段极力描写李陵兵容残破无几,抛却重物,以水和干粮充饥,遇上无水只能以寒冰来消解喉间燥火,可悲可叹!“隔是”乃既然、已然的意思,“隔是虏庭须决命”整句的意思是“既然已经身陷匈奴的地盘只好拼命相斗了”。“相杀无过死即休”中的“无过”,《敦煌变文校注》于本篇变文注八十九解释为“相杀无过,谓战场上杀人无罪,极言战争之残酷”,是将“过”解释为“罪过”。但是,从上句“隔是虏庭须决命”和“死即休”这上下文来看,此处应当是李陵表白战死决心的誓词,这个时候加入说教式的“杀人没有罪过”并不符合肉飞血洒、刃卷滴血的残酷场境。这时候的场境、李陵和众将士的心境正如同曹植著名的《白马篇》“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我们还可以参照唐代诗僧贯休的《古出塞曲》:“扫尽狂胡迹,回头望故关。相逢惟死斗,岂易得生还[4]。”“相杀无过死即休”也便是“视死忽如归”的回肠荡气,化为行动就是“相逢惟死斗”的为国捐躯!敦煌《伍子胥变文》亦有“丈夫为雠发奋,将死犹如睡眠”之句,可映照“无过死即休”之义。据此,“无过”的涵义应是“不外乎,只不过”,如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5],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无过在解铺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6]亦此义。

3 丈夫失制输狂虏,负特黄天孤傅土。――《李陵变文》

《敦煌变文校注》和《敦煌变文选注》认为黄天应为“皇天”,其实“黄天”为当时写卷惯用,不当是“皇天”之讹写,《汉将王陵变》已有“尘莫天黄物末知”之语,[7]斯328《伍子胥变文》也有“富贵忘贫,黄天不助,有恩不报,岂成人也!”斯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有“计亦不应过地狱,只恐黄天横被诛”、“耳鼻之中皆流血,哭言黄天我娘娘”,诸处皆写作“黄天”或者“天黄”。“黄”盖即《庄子・逍遥游》里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的“苍苍”[8],茫茫杳冥之义,故“黄天”不烦改为“皇天”。

至于“傅”,项楚先生认为“疑当作‘后’,‘皇天’、‘后土’即天地神灵[9]。”《敦煌变文校注》则认为“傅”即“负”,“孤负”同义连文[10]。敦煌文书里,一字写成另外一字,一般的情况,要么是音近,如“崛强”写成“掘强”、“烟脂”写成“阏氏”;要么是形近如《王昭君变文》“边塞”原卷写为“边云”。根据《广韵》,“后”为胡口切,上声厚韵,而“傅”则是方遇切,去声遇韵。“后”与“傅”无论音还是形都有大的差异,当不可相代替。另外,为了书写的方便,敦煌文书往往是将本来复杂的字写成笔画相对简单的字,如把“羝”写成“ ”,再如《王昭君变文》中“瀚海尚犹鸣戛戛”,写卷“尚犹”即写为“上由”。所以如果变文作者或抄写者原意是写“孤负”的话,不太可能把它写为更为复杂的“傅”。“负特黄天孤傅土”一句不妨换一个角度来解读,根据句式来分析。“负特”与“孤”同为辜负之义,那么“黄天”与“傅土”当为对仗,“黄”是形容词,“傅”也应是形容词,但是“傅”本身无形容词的意义,我认为“傅”应为字形接近的“溥”之误写,“溥”即《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溥”,毛亨传解释“溥”说“溥,大”,郑玄笺解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云“此言王之土地广大矣”[11] ,“溥土”的意义也即是“广大的土地”,正好与“黄天”相对仗。在《敦煌变文校注》卷四《十吉祥》里也使用过“溥”字,“既内德圆满,外感宝庄严,将溥施于人,而能济众人也”[12],此处“溥”便是“广大”之义。

4 陵闻老母被君诛,叫苦号而气咽。双泪交流若欲终,肝肠寸寸如刀切。使人泣泪相扶得,沙塞遣出肠中血。良久提撕始得苏,南望汉国悲号曰。――《李陵变文》

“提撕”,《敦煌变文选注》解释说:“原文‘提撕’当作‘啼嘶’,哭泣抽噎貌。”[13]上所引原文除“提撕”外,一共有三处提到哭泣:“叫苦号”、“使人泣泪”、“南望汉国悲号”,如果“提撕”亦作“啼嘶”解,短短的四联句子里,便会出现四次哭泣,重复赘言过甚。“提撕”有“提扯”义,如《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14]变文正是使用此义,意义是“提扯捏揉使之渐渐苏醒”也。李陵闻母妻俱被诛戮,心坏,肠崩断,兵士扶到沙塞之上,“遣出肠中血”是使其吐出胸腹中郁结之血,之后李陵悲痛过度昏死过去,兵士为了使其苏醒,大体应会揉捏李陵人中及身体,欲其稍稍恢复神智,故云“良久提撕始得苏”。《须大太子好施因缘》云:“王闻是语,益大不乐,从床而堕,闷不识人,以水洒,良久乃苏”,“以水洒,良久乃苏”亦可证《李陵变文》“良久提撕始得苏”中的“提撕”是为了达到苏醒目的而实施的行为,非啼嘶哭泣之义。敦煌变文中还有许多这样晕厥之后,良久方才苏醒的情节,《敦煌变文校注》卷六《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闷绝僻地,良久气通”[15];《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注释第224条引用晋法显《佛国记》:“王来见之,迷闷地,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16];《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见母却入地狱,切骨伤心,哽咽声嘶。遂乃举身自扑,由(犹)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血。良久而死,复乃重苏”[17];《双恩记》:“父母闻是语已,举声大哭,闷绝地,以冷水洒面,良久乃苏”[18];《金刚丑女因缘》:“王郎既被唬倒,左右宫人一时扶起,以水洒面,良久乃苏。”[19]再如欧阳修《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第三《秦王从荣》:“明宗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而苏者三。”[20]也叙述到昏厥之后苏醒的情况,这些例证正可说明“提撕”乃是“提扯”、“揉捏”的涵义,非“啼嘶”之义, 而“苏”是具体指晕厥之后的苏醒,而非哭啼之后的舒缓。

5 妾貌如红线,每怜岁寒期。――《王昭君变文》

《敦煌变文校注》于该条注云:“‘红线’则借喻日渐瘦损之容颜”,[21]盖将“红”理解为“红色”,“线”理解为“线条身段”,《校注》此处理解有误。《敦煌变文校注》此句注中已经引用到李贺的《龙夜吟诗》:“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李贺此诗写一女子思念沙场未归之夫君,而“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粉泪凝珠滴红线”这几句又正可以传达王昭君于边塞苦苦思念汉王之心,她虽身在大漠,所思所想全是“假使边庭突厥宠,终归不及汉王怜……一朝愿妾为鸿,万里高飞入紫烟”,这不正是“玉堂美人边塞情”吗?只不过,李贺原诗是美人居闺中而思边塞,这里是昭君居边塞而慕中原而已。至于“妾貌如红线”盖即隐括李贺诗“粉泪凝珠滴红线”,“妾貌”应是“妾泪”之误。敦煌文书“貌”多写作“”,“泪”与“貌”往往形态接近,如敦研320《修行本起经》“泪下哽噎,悲不能言”中“泪”字书写作,而S.6631V4《九相观诗・婴孩儿相第一》“孕气成珠貌”之“貌”书作,与“泪”极为接近。盖“泪”字疾书则易混淆为“貌”字,变文抄写者遂误抄为“貌”。“妾泪如红线”意义即相当李贺诗的“粉泪凝珠滴红线”,言昭君泪水盘桓若秋水,继而流向脸颊,润湿胭脂,遂变为红色,如珍珠串成红线而簌簌滴下。以红色形容眼泪乃唐人习语,如白居易《长恨歌》云“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22],再如《全唐诗》卷十九李贺《蜀国弦》“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23],卷二十七赵嘏《昔昔盐二十首・长垂双玉啼》“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24],卷六六五罗隐《庭花》“向晚寂无人,相偎堕红泪”[25],以上诸诗均是以红状泪,实乃惯语,非是特造尖新奇怪之语言。所以,“妾貌如红线”指的是嫁到匈奴之后伤心珠泪如红线,并非如《敦煌变文校注》所云的“借喻日渐瘦损之容颜”。

“每怜岁寒期”当指王昭君远嫁漠北,孤对风沙,恶闻腥膻,至白草凋萎,枯杨摇落的岁暮,自悲身世之伶俜可怜,又复嗟叹自己菡萏芙蓉的红颜日渐憔损,不可久驻,不禁“妾泪如红线”。所以,这里的句子按照逻辑来讲本应是“每怜岁寒期,妾泪如红线”,但变文作者为了与上下文“时”、“仪”、“枝”、“离”、“雌”、“知”等协韵,所以才倒装为“妾貌如红线,每怜岁寒朝”的。

6 架上罗衣不重香。――《王昭君变文》

《敦煌变文校注》注云“‘不重香’疑当作‘不熏香’”[27],此说似未惬理。《王昭君变文》除此处写到衣香之外,还有“衣香路远风吹尽,朱履途遥蹑镫穿”,“香”乃女人之特征,并且是美好的特征,所以“衣香路远风吹尽”暗含着王昭君从汉国一路行来的芳踪已然堙灭于朔方黄沙之上。在诗词中,“香”又象征已经香消玉殒的美人的风姿,如南宋《风入松》词:“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28]畴昔佳人,于杨柳青青之间轻荡秋千,展尽多少婀娜姿态、缱绻情怀,而今惟有无知黄蜂频频扑向那时佳人曾触摸过的秋千索,词人痴怀地认为,这大约是因为当时佳人的纤纤玉手留下了一缕幽香吧。在这里,“香”成为了睹物思人悼念婵娟的寄托之物,孕生着让人铭心刻骨的情怀,所以,《王昭君变文》中的“架上罗衣不重香”是突厥单于在倾诉王昭君的衣上清芬、绰约风姿、冰肌玉颜再也无法重现,永远地归入了杳冥。

参考文献:

[1][2][4][22][23][24][25](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6026,4831,9445,4832,4409,6395,7676.

[3](梁)萧统。(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89,1364.

[5]王季思。全元戏曲: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82.

[6](明)凌初。初刻拍案惊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435.

[7][10][12][15][16][18][19][21][27]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70,148,612,10-30,1052,938,1105,168,170.

[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

[9][13][17]项楚。敦煌变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14,1739,924.

[11][1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97,1174.

中原泪李白 篇5

你的心里到底装着谁,李俊双手打在桌子上,眼睛像一头愤怒的狮子一样看着林宣。林宣别过自己的脸。泪珠从眼角滑落。流到嘴角,微苦,原来眼泪的味道是酸涩的。是苦的。紧接着,李俊的吻铺天盖地的压过来,林宣赶紧别过脸挣扎,挣扎。周围的人都带着异样的眼光 看着他们。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林宣急切的说。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李俊几乎带着哀求的语气。他紧紧的抱着她 ,拜托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我们回去吧。好多人看着不好。林宣说、

林宣和李俊上了车。李俊蹲在林宣的腿旁,拉着她的纤纤素手,反复在手中抚摸,林宣,你知道吗?我永远不会忘记初次见你时,你一身白裙。长发披肩。站在那棵老槐树下,你的长发在风中飘扬。身上散发着香水的味道。那种风姿让我的内心沦陷。我听到了我心跳加速的感觉。从此,我都不敢闭眼睡觉,一闭眼,满脑子都是你的影子。我爱你,我真的爱你。我不能没有你。林宣。李俊把头深深地埋在林宣的膝间。他明显看到一滴眼泪落到地上。我不在乎你的心底是否住着谁,我只知道,只要我拥有你就行。林宣的心抽抽的疼了。怜取眼前人,她想起了所有人对她的忠告。所以当李俊德吻再次扑上来的是时候,林宣犹豫了。犹豫也就意味着接受了。

他们并不是第一次接吻,可是这次李俊的吻是那么情意绵绵,那么温柔。那样的极尽温柔。他用舌头轻轻的撬开她的贝齿,极尽的允吸她的温柔。林宣永远忘不了那天在车上李俊对他说的一席话和那个情意绵绵的吻。哄,林宣的眼前一黑,一片黑暗哭闹声,叫喊声。。。。。。

当林宣再次醒来的时候,周围一片白。林宣的心底很快有种不好的预感,跟很快,一个白卦的女孩进来,你醒了。紧接着一群穿白大褂的女孩进来了。哇,你知道吗?你男朋友对你这真是太好了、你们坐的那辆车出车祸了,你男朋友为了保护你,一直把你的头抱着。所以你只是皮外伤。他的脑部受了重创。什么?李俊怎么啦?他怎么样了?眼泪铺天盖地的下来。为什么林宣的心这么疼,这么想见到他。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她回想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他会在过马路的时候走在他的右边,紧紧的抓着她的手,每当深夜的时候在电话里面唱歌给他听。说着动听肉麻的情话。自从谈恋爱后,所有的人都说林宣漂亮了。戏谑道,果真是爱情的力量呀。其实只有林宣知道。根本不是爱情的力量。是李俊,他想尽办法去打扮他深爱的女孩子,好不吝啬的给他买最贵最好的衣服。是的,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嫁给王子呢?在王子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个灰姑娘,你再漂亮,再高贵,在他面前,在他的亲人面前,也只是个出身低微的灰姑娘,而在李俊德面前,她从来都是白雪公主。他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着。而她曾近心目中她的王子呢?她早已觉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是啊,什么时候提起他,她的心竟然不会再跳动。她回忆起的是和李俊朝夕相伴的日子,回忆起的是他们在一起快乐的时光。心痛的是哪个人躺在床上的呻吟,他还好吗?为什么?为什么?老天如此残忍,当发现真的爱上他的时候,他竟然离她而去。不要,不要,我是爱他的。亲爱的爱人,i你是我唯一,那是生命中一首歌。

林宣 的眼泪肆意奔放。更加加紧脚步。当她推开病房门的时候,被一个怀抱仅仅拥住,所以的人都在欢呼,,哦哦哦 房间内布满鲜花和气球,李俊拿着一束玫瑰单膝跪地。。。。。。。。。。

中原泪李白 篇6

最近,工作繁忙的小李被眼睛的不适所困扰。起初是工作时间久了出现眼疲劳、干涩、异物感,后来工作一会儿就感觉眼睛非常不舒服。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结膜炎,医生给小李配了抗生素眼药水。一周过去了,每天认真滴眼药水的小李,眼睛的症状仍然没有完全缓解。再次就诊时,医生详细询问了小李的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并进行了仔细检查,诊断她患有干眼症,给她配了人工泪液眼药水并告诉她一些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小李严格遵照医生的要求保护眼睛,不适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医生的话:

小李是外企白领,工作强度大,每天面对电脑连续工作长达10多小时,而且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正是这些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了小李的眼睛出现上述问题,也就是干眼症。小李所患的干眼症实际上是环境关联性干眼。

“干眼环境”知多少

现在,患干眼症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上班族,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干眼引起的不适症状的困扰。在这部分人中,环境因素是引起干眼的重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眼睛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均匀的泪液膜。当泪液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变得不健康时,就会出现眼睛的不适,如眼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胀痛、怕光、流泪及眼红等干眼的症状。日常生活中,哪些环境容易诱发或加重干眼呢?

1.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各种屏幕,如电脑、电视、手机等。这种情况下,眼睛的瞬目次数会减少,泪液膜的水分会过度蒸发,容易导致干眼。

2.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我们都有体会,长期在空调环境中会感觉皮肤干燥。同样的道理,长期在空调环境中也会引起泪液膜中水分的流失,导致眼干。

3.工作时需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人,如司机、会计、外科医生等。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减少瞬目次数,诱发干眼。除了特定职业,织毛衣、绣十字绣等手工活也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瞬目次数减少。

4.吸烟环境和空气污染。空气质量差会增加对眼部的刺激,加重干眼程度。

5.长期处于空气流动快的环境中,如开车时开窗等。这种情况下,也会加快泪液的蒸发,诱发干眼症。

6.其他。如季节的变换、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状态的变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紧张等)等,都是诱发干眼的因素。

患环境关联性干眼怎么办

中原泪李白 篇7

二、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三、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四、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五、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六、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七、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八、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九、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十、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十一、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十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十三、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十四、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十五、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十六、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十七、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李白《大堤曲》

十八、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十九、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二十、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二十一、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十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二十三、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二十四、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二十五、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二十六、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二十七、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二十八、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文廷式《祝英台近·剪鲛绡》

二十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三十、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三十一、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三十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十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

三十四、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三十五、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三十六、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三十七、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三十八、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三十九、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四十、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四十一、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四十二、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四十三、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四十四、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四十五、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四十六、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四十七、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

四十八、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四十九、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五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五十一、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五十二、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五十三、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五十四、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五十五、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五十六、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五十七、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五十八、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五十九、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六十、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高適《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六十一、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六十二、歌声未尽处,先泪——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六十三、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吴淑姬《小重山·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