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8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资料最新5篇正文

《8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资料最新5篇》

时间:

复习的时候,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这样就会把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去,都复习得到。这里是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5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2021物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篇1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2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2021物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篇3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物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篇4

第一节 浮力

一、浮力( )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 浮力 。

2、符号: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G-F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2、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

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 。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 —— 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 、 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上浮: F浮>G 悬浮:F浮 = G

下沉: F浮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研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 = g ; 重力:G = g

> G 上浮: >

= G 悬浮: =

< G 下沉: <

= G 漂浮: >

3、浮沉条件的讨论

(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

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

(2)上浮、下沉和悬浮: =V;

漂浮:

(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 均密度 与液体密度 比较

二、浮力的应用

1、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独木船 、浮桥 、孔明灯 、 以舟称物 、以舟起重等。

2、现代应用

轮 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 ):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 g 则 =G

∴ + =

潜水艇

(1)模拟潜水艇:用注射器向密封的瓶内打起,将瓶内的水排出,瓶向上浮起

(2)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工作原理:靠空气浮力升空

三、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物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4Pa

B、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01×105Pa

C、我们所使用的物理教科书从课桌掉在地上,重力做功约为200J

D、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约是0.5N。

2、自行车是人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中的螺杆,螺母都应用螺旋,它们的实质都是斜面

B、前后轮的轴承应用了滚动摩擦来增大摩擦

C、铁链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

D、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3、同学们谈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猜想: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有关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重有关

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对实验的猜想进行验证。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 )

4、将一球浸没在水中球心距水面h深处由静止释放,释放后小球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不可能的是( )

A、a球 B、b球 C、c球 D、d球

5、打捞江底的沉船,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使沉船与船底淤泥尽量分离

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上来

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

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

6、下面各组器材中都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镊子

B、钓鱼竿、钢丝钳

C、瓶起子、拧螺丝的扳手

D、天平、台秤

7、关于人们用力呼气时的正确解释是( )

A、肺的容积缩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B、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8、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 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a和Fb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2:3 2:3 B、3:2 3:2

C、1:1 3:2 D、1:1 2:3

9、水平面上有一均匀木杆,现用力F把木杆以O为轴匀速抬起到图示的位置,如果力F的方向一直竖直向上,则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一直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0、质量是100g 的一个不吸水的物体放在足够大盛满水的竖直容器中静止后,有90g 水溢出,则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出水的体积V排之间的关系是( )

A、V物>V排 B、V物=V排 C、V物

11、将一个不吸水的实心物体先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当物体静止时所受到浮力分别为6N和5N,已知酒精密度为0.8×103kg/m3,则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浮沉情况可能是( )

A、在水和酒精中都漂浮在液面上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沉底

D、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沉底

12、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13、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重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14、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提起重物时,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 )

A、可以省力

B、动力可以多移动距离

C、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可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