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阅读(优秀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经典美文阅读(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阅读的美文 篇1
青山隐隐水迢迢,碧波漾漾雨朦朦。玉涟漪漪絮纷纷,花自飘飘梦萦萦。情意绵绵恋依依,思绪浓浓爱深深。
撑着油纸伞穿行在绕水小镇,踩着青石小道,蜿蜒踏上柳画桥,摇橹的船娘随乌篷船朦胧中荡在清涟的河水,依稀窥见,素衣清颜,袅娜婉丽,独绽一韵风情。我沿着岸畔绿柳,寻着那残留下的芬芳,闭着眼,嗅着弥散在空气中的味道,凝神觅着一个方向,烟雨之中,在这柔情的江南,我朝着你走的轨迹,带着你留下一缕清香,我寻找着我的一绮梦。
江南的雨,像破碎的梦,遗落在缠绵的空气中,那随风肆意蔓延的思慕,也倾刻间凝结。雨淅淅沥沥地敲着小窗,黑白的古镇笼罩在飘飘的雨帘里,朱红色的窗还未剥落那风雨的沧桑,虚掩叩听那亘古的呼唤。闺中的伊人轻拂珠帘,纤指挪屏,街道上人影匆匆,有雨中携手漫步的情侣,拥着雨的绵绵,邂逅一场幸福的收获。也有持伞悠哉游哉的文人,眼神的一次交换,几许灵感的涌现。还有雨中挽手按发奔跑的姝人,亦趋亦行,生怕雨水沾湿了衣角。错乱的人影中,我轻轻地抬手,寻找那穿梭在人群中叫梦的女孩,看见了,消失了,又看见了,再消失了…迷离的身影就这样重复视野里,最后还是消失在人影憧憧的雨幕中,我仅仅抓住了那遗留的身韵和清芬。
雨渐渐停了,洗礼后的江南,是一层不染铅华的清净。滋润后的青石小道被雨濯洗,凸显出那千年的`痕迹,饱经岁月风霜的侵蚀,镌刻下那些记忆的脉络,隐约的纹路似乎在诉说着江南的幽怨。两岸的烟柳舞动着,纷飞的柳絮暗落在小小拱桥,一个熟悉的身影又闪现在眼前,是梦,那个丢失在烟雨中的梦。朦胧的记忆又被熟悉的身影勾起。想贴近我又止住了脚步,因为我怕打扰了彼此的梦,我只好伫立在街畔,远远地凝望。飘逸的长发如丝一般翩跹,纤白的小手轻柔地拾起那跌落下的花絮,触到鼻尖,默默地嗅着雨留下的味道,清纯的姿态,那般迷人,妩媚的眼神夺人心魄,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是我能感觉到。叫梦的女孩一定有张可人的脸。弯弯的柳画桥上只浮现那魅人的影,她别着飞絮欢快地离开了画桥,轻轻一甩长发,依稀间能看见的容颜,朦胧地隐现,而这次又留下的仅是身影,我多的是一份遐想。
我独自漫步在长长的雨巷,窄窄的道路还夹杂着凌乱的足音。等等,我似乎感觉到了一种亲切,别人的脚步是从地上踏过,而她的足音却从我心间踏过。我沿着足音,误入了这古老的小镇,绕过了几条迂回的街道,熟悉的身影又神秘出现在眼前,我加快了步伐,忽一转身,她又再一次在我的视线中消失。莫名的感觉让我继续探索在这古老神秘的青瓦小镇。游走出街道,一条小河映入眼帘,街傍河,人依水。悠出了古镇浑厚的文化底韵。
我上了一条船,斯人坐在这畔,伊人站在那畔,摇橹缓行。铜油过乌篷船,锃亮中透着一种叶韵,拱形的船舱放着案几,几把被文人磨光的竹椅默默的放在那儿,脑中忽然涌现一种画面,落魄的文人,夜浊一壶酒,望月喟叹,吟诗作赋,个个羁旅惆怅挨尽天白。船晃晃悠悠,熟悉的身影在荡漾的水波中若隐若现,是梦,如今就在眼前,却迟迟不肯靠近,我依旧坐在这畔,望着两岸的烟柳画桥,青砖瓦房,匆匆人影,陶然若梦,而你在那畔,摇橹打捞那沉淀一池的唐诗宋词的幽怨和缠绵。烟雨江南,谁与相携一绮梦。
短篇小美文阅读 篇2
暗黑,满目尽是暗黑。阴郁的天幕下,隐约显出了几抹人影。萧条压抑之景充斥了整幅画卷,惟有黛色的远山山谷处留了一抹纯白,仿若朝阳初生前一缕刺目的光。
这是一张《呐喊》文集的写意画。
天空布满了黑云,那是封建制度在咆哮;地面上涌动着殷红,那是烈士的鲜血汇流成河;酒屋里一个佝偻的身影,那是孔乙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空中飘飞着雨丝,那是单四嫂子痛苦悲辛的泪水。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在这幅写意画卷中,我看见了两个灰暗的大字:吃人!
不求辞藻堆砌,不喜虚幻朦胧,鲁迅的文章永远踏实、深刻,他专注于描摹病态的社会、麻木的人心,勇敢地揭示出一切丑恶与黑暗。因而,在这幅画里,你看不见粉饰太平的灯红酒绿,看不见自欺欺人的天下安定,只有黑暗、艰苦、悲酸与愤怒!
这,才当是美文!
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滥竽充数之作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惟有这饱含真情、贴近时代、深入民众的文字才让人如入其画,如临其境。尽管读后无限感伤和愤怒,一颗心却不会被缥缈的字符束缚而变得虚浮
阅读的美文 篇3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