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优秀5篇】正文

《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优秀5篇】》

时间:

培养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下面是整理的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篇1

一、生活小事多历练

孩子在学习上的粗心往往源于生活上的粗心。这与父母过分关爱孩子、包办代替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有粗心毛病的孩子的父母应当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深思。不妨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加以锻炼培养,如让孩子独立完成清理房间地板卫生的任务或者分类整理自己的衣物等,家长在一旁只做简要的指导,让孩子自己体悟整个劳动过程中的细节要点。

二、勤于观察多思考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比较和辨别,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孩子经常分不清“戌”、“戍”、“戊”和“衷”、“衰”、“哀”这两组字的写法,可以教他们:“横‘戌’点‘戍’空心‘戊’”;“竖直为‘衷’横为‘衰’,中间有口诉悲‘哀’”。

三、言传身教立榜样

要改掉孩子粗心的缺点,家长不妨也要反省自身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并加以注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父母平时经常表现出马虎大意的言行,孩子极有可能效仿。所以,父母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纠正孩子粗心,是一件细致、艰难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责骂。因为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往往情绪紧张、兴致全无,只会变得更加粗心。

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方法

1、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马虎,长此以往,容易养成马虎的坏习惯,一般集体活动时间为30-35分钟左右。

2、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其学习时间内应有意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使其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对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减少马虎、不细心的行为。

3、亲子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受益匪浅,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4、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细心。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昨天到今天到明天。其次,要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有条理。另外,要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5、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细心。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在游戏中能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品质。经常和孩子玩拼图、七巧板、找不同、找错等游戏对培养孩子细心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6、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多方努力的,家长应主动和教师交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秀做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帮助、监督孩子养成细心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篇2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首先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我们在期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在家里,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肚子饿不饿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也不陪着孩子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孩子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了,我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比如一位学生的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

早晨:6:00起床(穿衣服10分钟;涮牙洗脸10分钟;吃早点15分钟;家里读15分钟早读)7:00去上学

中午:12:00——12:30吃午饭

12:30——1:30午休

1:30去上学

下午:4:30——5:00放学后,孩子自由活动一下

5:00——6:00吃晚饭和饭后看电视时间

6:00——8:00 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时间

8:00——8:30看书

9:00孩子上床睡觉

说明:作息时间表是按学校上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时间安排的作息表,双休日不包括在内。

星期六(休息日):

上午学习和做作业,

中午看电视,

下午2:00——3:00练毛笔字;

3:00——4:30;写一篇日记

4:30——6:00孩子自由活动;

星期日(休息日):

上午9:00——11:00去培训班学习

下午休息,父子俩人去书店和到超市去看看;

晚上练毛笔字和写一篇短日记,然后自由活动。

三、从小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每天如果能养成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本是用来专门记录教师交待的事情和教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得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从小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静心的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例如数学,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六、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我就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篇3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

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

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

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

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教学中既要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重视听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老师讲解的重要作用。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讲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然后进行新课、分析讲解、推理,启发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讲解的目的,并积极配合,达到老师既定的目的。例如,“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复习后教师出示例题:填表。被除数2412024024004800除数42040400800商填表后,提示学生:这个例题的目的在于填表后,要认真观察,得出新的认识。接着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①第2、3、4、5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②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③从上面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时向学生说明:商不变的规律是通过对旧知识的观察、分析得出的新的认识。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如果能再深入地研究,从中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对每节课的旧知复习,不要满足于会做,而且要作深一步的观察、思考。通过指点,使学生学会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

4.当堂弄懂。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和定律要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要想到哪里,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理清思路。学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弄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二、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习数学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知疑、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要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习惯必须做到两点:

1.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教师除了对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外,还应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激发全体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激趣,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示例题后,教师发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能否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呢?怎样转化?在完成转化后,暂不作具体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问:如果小数点移动后,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这样一步一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顺着逻辑思维的路子,得出了计算法则,显然,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有的教师抓装反例”或判断题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平行线的定义后,出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③在不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让学生抓装直线”、“不相交”、“同一平面”等关键词进行质疑,以便透彻理解概念和性质。

2.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数学中质疑问难的主要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概念是怎样说明的,怎样表达的,为啥要这样表达?

②解例题、习题的方法。解题依据是什么,题目解完后可再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如果把这道例题再改变一下条件或问题,解题方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教会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问难的一般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主要是课本中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并逐步养成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篇4

良好的习惯将让人受益终生。同样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生受益。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尽可能多地发挥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培养他们以下这几种习惯。

一、结合实际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打开,认认真真去读。我们所教的课文中描写的一些景物,有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合实际去领会,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如学习《海滨小城》这一课中的金凤树时,学生十分兴奋,因为我们学校操场就种了许多金凤树。他们边读课文边回忆几年来自己看到的金凤树四季的变化,可是花到底什么样,好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他们决定去看一看。下课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来到一棵棵金凤树下,远看,、近看、踮着脚看,观察得很仔细,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着实可爱!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课本里常有一些学生们知道或了解的一些动植物、自然景色或现象等,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说出自己的理解,以达到学习观察的方法,日久天长自然形成观察的习惯,他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二、收集信息补充课堂知识学习的习惯。

当今社会是信息畅通知识爆炸的社会,在学习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搜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从而使他们养成收集信息的习惯。如在学习《鲸》这一课时,同学们对只了解书上的鲸它们生活习性简介并不满足,他们从课外读物、电视专题节目中了解到生活在地球上的鲸有几十种,了解到更多的鲸的情况,好几个学生抢着给大家看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在教学中,我不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依据,而是经常启发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及时、适度地传递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同学们都能在更加广泛的学习知识的环境里共同成长。长期坚持,学生们养成了自觉收集信息的习惯,促进了课堂的学习。那些爱看书爱上网的学生总在我身后追问,老师您需要xxx资料吗?我明天可以带来!还有的学生提前阅读后面的课文,提早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看,他们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多高啊!

三、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或分组讨论,或结合某个问题争论,或画图,或表演,使他们各自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享受成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学习古诗时,学生对当时的场景理解不够是常有的。我引导他们利用表演的形式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加深理解。当同学们看到李白拱手作揖与友人告别的样子时,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看到小童对回乡老人完全不识的眼神时,明白了文章表现了诗人多年后回到家乡的悲凉感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注意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为了努力做到这一点,我经常组织学生的集体画图,合作学习。学习《冀中地道战》这一课时,学生读过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请学生根据课文介绍,小组合作画出地道的示意图,学生个个眉飞色舞,热烈地讨论着,积极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一旦有了共识,有了统一的意见,便忙着分工、画图。整个课堂求知气氛浓厚,通过画图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好地理解。小组合作画图一般仅用十来分钟就能完成,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了课文,学生每每都十分兴奋,也使我感到语文教学努力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了学生以锻炼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培养了他们合作这一具有时代性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篇5

在小学一年级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开放性题目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