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东北的风俗【最新3篇】正文

《东北的风俗【最新3篇】》

时间:

《东北的风俗【最新3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东北的风俗】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东北的风俗 篇1

关键词: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小报;通俗小说

清朝末年,随着哈尔滨、盛京(今沈阳)、新京(今长春)等城市的发展和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与之相应的是反映市民文化的小报的出现。到了民国时期,小报开始盛极一时。东北小报作为大众化的公共领域,以消闲趣味为导向,是“中下层市民世俗化的都市空间”,对其研究有利于把握东北通俗小说、市民文化及都市文化,丰富“城市流行文化色彩”,弥补单行本文学及大报研究的片面性,以全面把握一个时期、一个地域的文化面貌。

一、东北小报研究现状

关于小报的定义,小报界的鼻祖李伯元及后来学者秦绍德、孟兆臣都有相应解释,多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小报就是以“注重趣味性、知识性、消遣性、娱乐性,为吸引市民眼球而努力的一种报纸”。它“在大报不屑记之的夹缝中,找到了空间……及时把握社会脉搏”,奉行简便和以小为本的办报方针,多方面突出自身的特性。到目前为止,对小报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屈指可数。孟兆臣的《中国近代小报史》宏观纵览了中国近现代的小报发展和刊载文学情况,从史料上挖掘了小报报人和小说家的情况,编录出《中国近代小报小说目录》,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学术价值都不可忽视。该著作虽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但对东北小报只字未提。之后,李楠的《晚清民国上海小报研究》、洪煜的《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中华读书报》刊载的《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和小报中的文化人》以及张岑岑的《“游戏笔墨”构建市民文化公共空间——以“小报之王”(晶报>为考察对象》、肖进的《另类镜像:上海小报视域中的张爱玲》及文迎霞的博士论文《晚清报载小说研究》、刘永文的博士论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都从多角度对地方小报,尤其是上海和江浙一带的小报进行多方位研究,为对小报进行全面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但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东北地区的小报,形成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和缺憾。笔者正是在这个空白点上,通过对东三省十多个图书馆所存的报刊和缩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了近百份东北小报,勾勒出东北小报的生存环境、发展特点及其所载文学状况。由于东北小报大多残缺不全,本论文只能在这些仅有的残存小报和相关的二手资料中对小报进行梳理、钩沉,文献疏漏与资料欠翔实不可避免,望专家、读者予以斧正。

二、清末民初东北小报的生存状态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吉林的《吉林报》、黑龙江的《东方晓报》和辽宁的《醒时报》。这三份民报分布在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首开东北小报先河。但由于当时言论禁锢,“加上东三省经历了日俄战争,人民穷困潦倒、风气闭塞、学识未开”,因此,一直以来“报界仍在幼稚时代,夫以三省之大竟无一完全报章致令民气凋敝”,直到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才出现了办报热潮。据统计,奉天地区4年办了24种报纸。其中,1911年就创办了10种,如《谭风报》《民声报》《华商报》《微言报》《疾呼报》《满洲画报》《奉天画报》《民铎报》和《牖民报》等。1911年末,“吉林省有20家报社、24种报纸。”“其官办、团体办、民办报纸等新型报纸达到13种”。“黑龙江地区民办报纸达到27家,总数几近同期官报和党报的两倍,其社会影响也多为两者所不及。”同时期,省城齐齐哈尔继哈尔滨之后一度出现了小报热,先后出现了“《砭俗报》《黑龙江报》《民生报》《启民报》《谭风报》《龙沙报》《宏远报》《小报》等八九家,极一时之盛。报纸的风格有的“庄而有谐,有的‘则言娼优者居其半’,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小而有趣,有的曾经发挥了‘箴膏肓’‘辟榛荒’‘焕文章’等开通风气的作用。但原报已失存”。仅《醒时报》有少量留存,但已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报刊。到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报逐渐发展成熟,“报业勃兴,新报陡增”。如哈尔滨,由于经济发达文化自由,最多出现过100多家报社,小报也风行一时,记录在案的有“《滨江挽风报》《松滨花报》《午报》《正俗日报》《松滨花报》《滨江晨报》《广告大观》《消闲日报》”⑩等。这期间沈阳的《民报》《民生晚报》《新民晚报》也分别创刊。由于《新民晚报》刊登了一些有价值的通俗小说,在当时影响较大。大连相继出现了《大连日报》《大陆》《满洲时报》和《极东周报》等。20世纪20年代小报创刊较多,但寿命不长,“大批小报随生随灭,能长期出版者为数甚少”。

清末时期的报人大多都是家道中落,贫困潦倒,办报仅为生存,不具备专业性。《醒时报》的创办者张兆麟,为维持生活创办《醒时报》。《谭风报》创办人赵芰荷,“风尘潦倒,遂日游花国,兼嗜戏剧,因有感而发刊”。这时期的报人深受士大夫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名士风范,任情而动,身上残存着传统才子的风流韵雅,而少有浸染市井俗气和商业浮气。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报人已经不同于清末时期的士大夫传统文人,他们大多接受过或从事过新式教育,学习西方文化思想,全盘接受现代商业办刊理念。《新民晚报》的赵雨时于北京大学法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先担任法律顾问,后应聘于北京新民大学任教,不久又走上了新闻生涯。《午报》的赵玉卿在俄国从事律师职业,受了西方现代思想的熏染。新式教育带来现念,专业编辑人员和职业文人应运而生,如《新民晚报》的王乙之和许之平,《午报》的王味根(又名王子祥),《哈尔滨五日画报》的赵篱东,这些专职小报文人“构成了小报界的中坚力量,他们旧学功底较深,精通小报的编排技术,洞悉市民心理,所编小报能使市民产生共鸣”。此外,还有一些外聘的记者和撰稿人,如陶明俊、陈蕉影、六豕等文人也为小报撰稿,小报对其均“备有薄酬”。这些小报文人的文化选择“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其构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既在于主体,也在于客体。

东北的小报自诞生之日就营养不良,又遭社会压制,仅靠自身的民间化色彩,博得大众,前进举步维艰。《醒时报》创办之初经营极为困难,因付不起房租而常更换地点,被称为“游击式报馆”,因难以支付雇佣费用,而启用家眷办报,又被称为“家庭报馆”,直到1920年经营局面才开始好转。《谭风报》“组织虽甚简单,开销不多,然终因印刷费无出之故,未及一年停闭”。当时辽宁的民报只有四五种,即便如此,大多数却由于经费甚少,“购阅者少,登广告者亦少,致报社不得收入,穷不能支。虽无暴力压迫,亦穷而不能持久。受穷者,莫如要饭。于是办报者,不得不歇业改途”。《奉天通志》记载当时奉天报刊的艰难:“士广民众仅有此寥寥可数之报馆,不能供求相应,以视东西,各国瞠乎后矣。”

清末民初时期的小报深受辛亥革命影响,“关心国事,奢谈民主共和,是当时一般市民的时尚”。东北小报也不例外。张兆麟创办《醒时报》后,积极抵制日货,参加爱国游行,热心公益事业,是当时沈阳的知名人士。省城齐齐哈尔的《砭俗报》《民生报》《启民报》《谭风报》《龙沙报》《宏远报》,以及《黑龙江报》都留下了辛亥革命的印记。因此,东北地区的小报虽然是以游戏、趣味为主,但都有一个正当的办报理由。如《醒时报》的办报宗旨是“改良社会,开通民智,提倡教育,振兴实业”;《砭【】俗报》以“改良风俗,进化社会”为宗旨;《启民报》以“启民智,匡民意,提倡民业,陶冶民德”为宗旨;《新民晚报》以“公开致力于平民化、文艺化”为宗旨;《滨江挽风报》以“培植道德,挽救风俗”为宗旨;《正俗日报》以“维持道德、纠正颓俗”为宗旨;《滨江晨报》以“启迪文明,矫风正俗”为宗旨。但探究内容,它们大多是娱乐趣味大于讽刺和改良。如《黑龙江报》的副刊《小报》,偏重于“消闲拾趣”,热衷报道街头巷尾消息,积极探求个人隐私,以“随报附送,不取分文”为经营策略,颇受市民喜爱;《启民报》的“花园春秋”板块以文艺综合栏目为主,注重休闲娱乐功能;《小公报》“以游戏为目的,不登正事,只谈风月,以迎合下游社会”。整体来说,东北小报大多以“不入所谓‘士大夫’的门,只流行于小商店和破烂市等‘下流社会’为目标”,保持语体白话,刊载社会新闻和奇闻巧事,保证低廉价格,赢得市民欢迎。

东北地区出现最早的游戏报应该是《谭风报》。虽然原报失存,但根据有限资料可了解一二。《谭风报》1911年由赵芰荷在沈阳创办。“沈阳报界,向无专门评花评戏之小报。有之,以《谭风报》为始。”该报自创刊以来刊登大量关于嫖客的风月场之事和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六朝艳体,一往情深,一时争相阅之,风靡一时”。游戏报的产生满足了洋场名士“评花品叶”的需要,以致“评花评戏”成为后来东北小报和报纸副刊中的重要内容。如《午报》创办了“花国风光”栏目,介绍名妓风流韵事;《松滨花报》专门刊载“秦楼楚馆、剧场梨园”之事;《新民晚报》大量刊登娱乐和影视界的桃色新闻;《滨江日报》定期举办竞选美女活动,并同步刊登参选者的照片。女性的性别身份和私人领域被津津乐道和无限放大,成为商业卖点。

小报为了生存,采用各种经营策略。首先,大力招募商业广告,推动小报的日常运作。翻开小报,各种广告映入眼帘。如1917年7月4日的《启民报》,第一版整版刊登广告,内容涉及银行、治花柳病、洋行钟表店、黑龙江绸缎庄、日本慈惠医院启事等。“其他版块之间也穿插大量广告”。又如《小公报》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刊登广告。每日约出八千份”。大量的广告给小报的运营带来经济保障的同时,也降低了小报的文化品位。其次,不间断地刊登征稿启事,吸引读者踊跃投稿,丰富小报内容。如《新民晚报》征稿启事云:“文字力求浅显……俾使老妪都解,印刷力求敏速,寄递尽量提前,开破天荒之廉价,零售仅铜元二枚,暂合奉小洋二毛,本报之宗旨在公开,欢迎各地读者踊跃投稿。”再次,小报开办代售广告,丰富通俗期刊种类。如《新民晚报))1928年11月开始代售《上海画报》,1929年2月5日开始代售北平《霞光画报》,1929年2月11日开始代售《北洋画报》。这种经营策略无意中促进了通俗报刊的发展,丰富了东北市民的休闲生活。最后,刊载大量便民信息,扩大阅读面,增加销售量。如《新民晚报》期期刊登《东北大剧院》的电影广告和京奉、奉海的列车时刻钟点、金融证券行市、旅行一览表等服务信息,满足市民多方需求,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三、东北小报中的通俗小说

小报小说“有时为了迎合市民大众,扩大发行量,也刊登一些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但大多数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学品格。东北小报小说在反映社会人文景观、记录都市故事、刻画市民精神特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研究通俗小说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带。

就目前能够查到的报纸来看,清末时期的小报多发表小品文和诗词,如笔记、品菊、评花等。这时期的小报受梁启超文学社会论的影响,提倡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用写作,但因为创作手法尚不成熟,很少发表小说。即使《启民报》的《花园春秋》也仅刊登一些“趣闻轶事之类的文字”。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报》虽未涉及严格意义的通俗小说作品,但其专栏《说苑》中刊载的署名为霁青的《说唱欧洲战事记》和专栏《消闲录》中以唱本形式出现的《惊报》都已具有了通俗小说的特点,成为东北小报通俗小说的雏形。这对于当时的东北报界来说,实属不易,也是启迪民智的进步之举。

与清末时期小报相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报内容更趋丰富,编排上追求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文字语言上讲求通俗易懂。如《新民晚报》创刊之初就有《小说海》和《晚钟》两张附刊,其栏目设计也异常丰富,有“古今艳事”、“吉光片羽”、“北平新语”、“名人轶事”、“梨园佳话”、“名家谈剧”、“星光璀璨”、“北平秘案”、“上海繁华”、“歇浦新语”等。《新民晚报》第三版刊登大量本土知名作家和华北作家作品,提升了小报的品牌效应,促进了东北通俗小说的发展。其它小报见刊登通俗小说有利可图,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通俗小说占据了小报的重要位置。小报小说类型丰富,其中以社会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成就较高。

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是在儒家视野关照下,表达警示世人,扬善惩恶的思想主题。随着东北开埠,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想、政治、文化开始浸润东北都市。通俗小说家对东北都市的总观印象有几个方面:其一,东北都市是一个开放的商埠,是五方杂处、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其二,在繁华的表面东北又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地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梦想不到的事情在这里发生;其三,东北的开放性品格和现代思想的引进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堕落。为此,本土小说家创作了大量的社会小说,如赵篱东的《天涯罪人》、《秋江云影》、《酒绿灯红》,磊磊斋主的《水落石出》,一泓的《落花流水》,爱仇的《社会镜》都以传统眼光审视经受现代思想浸润的东北都市,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的东北社会状态,揭露都市繁华的虚伪、肮脏、欺骗和悲哀,谴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东北著名文人王子祥在《白话聊斋》的封二上直接标注出“新体警世”四个字。序言中进一步明确创作此书目的:“今世界,人少怪多,狐鬼横行,只认得金钱、女子、势力、荣华,恰与蒲老之感触符合。如今,要挽回人心,正可传布此书,警醒世人也”。小说新颖之处在于“小说之内容勾连当时之时事,应骂则骂,应劝则劝,于嬉笑怒骂中让人有所感悟,有所警惕”。言情小说以曹宏泽、王若华、张化檀等鸳鸯蝴蝶派文人为代表,他们创作了大批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侧面反映了都市人无休止的攫取欲望,背信弃义,放弃传统的道德约束,甘做金钱奴隶的社会主题。

武侠小说主要体现侠匪结合的创作思路。自古以来,东北雄奇而严酷的大山大野、大江大河造就了东北人雄强的生命意志和粗犷性格。旧东北的土匪人数之多和分布之广堪称“举世无双”。“盗匪既有凶残、贪婪、暴躁、打家劫舍的破坏性一面,又有扶弱济贫,讲义气、重承诺的一面。”因此,土匪增加了人们对其恐惧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东北人在遵守儒家文化之外的一种侠义精神,即对自由的向往、对束缚的反抗和对正义的追求。

东北的风俗 篇2

关键词:河北乱弹;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75-01

河北乱弹产生于河北省(直隶)的南宫、威县、清河、山东省的临清一带。从历史沿革上看,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属直东交界一带,山东在直隶“飞地”“插花地”很多。这一带均处于黑龙港流域。气候条件相同,民风民俗相近,直东两省人民互动密切。这些都为乱弹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南宫,自汉置县一直沿用此名。据《南宫县志》、《冀州志》记载:相传春秋时期周朝时有个复姓南宫名适字子容的鲁国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当时名人,称南宫子。刘邦用此人姓氏做县名,以示为“礼义之乡”,这就是南宫县名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南宫县仍为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南宫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威县、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南宫县。南宫县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南宫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鲁两省交界处,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濒临德州、聊城、临清等大中城市。

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运河西岸。东与山东省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与威县交界,北与故城县、南宫市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

清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夏商时期,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千年的沧桑,哺育了西汉大儒张禹,东汉重臣白马令李云,十六国北魏大将张谠,南北朝天文历数学家张恒、张子信;唐代巾帼学士《女论语》作者宋若莘以及近代著名学者顾随等诸多名人志士。作为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清河这片大地上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临清市位于我国山东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5°42'北纬36°61',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是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

临清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钞关之首。

威县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裕,水质优良。具体说 “威县地处黑龙岗流域冲击平原,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34分之间。南北长48.2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994平方公里。东临清河县,西界广宗县,北与南宫县毗,南与临西县及邯郸地区邱县接壤。”

威县明清时期与孔孟之乡山东毗邻,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威县志》记载,新石器时期,威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禹时代,威县地为冀州、兖州交界之域。

汉元始二年(2)四月,平帝封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为广宗王,置广宗国(故城在今县城东8公里之方家营),威县地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四月,威州降为县,始称威县。属行中书省广平府。清代,威县属直隶省广平府。”

北魏时,威县人陈元康被高欢比作孔子;宋朝清正廉洁的开国宰相威县人范质;明朝兵部尚书贾待问、铁面御史李春、兵部侍郎石永、诗人王伯廉、陶瀛洲、洺阳书院院长杨锦江、义和团领导人赵三多等都是威县人。

东北的风俗 篇3

一、东北方言与东北民俗

每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鲜活的地方语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文化,使其更为生动,并且更易于人们接受。索绪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词则尤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产生负载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为方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须以其语言或方言为载体。独特的方言是固化、贮存、传播地域民俗的物质形式,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区别作用。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伦春、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使东北成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相互往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频繁接触、影响,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别是由关内迁徙而来的汉族的语言在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影响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够反映东北广大劳动人民豪爽、质朴的个性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长期以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杂居于一地区,经济、文化生活往来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许多本来并不是汉族的,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边界,成为当地共同的习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二、东北年俗中的方言词

东北人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合家团圆,除旧迎新,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过年”的活动上。由此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与“过年”有关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记载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年俗习惯,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单纯朴素的愿望。

(一)关于“吃”的年俗方言词

1.乱炖

“过年”一定离不开“年夜饭”,东北人最爱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乱炖”。乱炖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这道菜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而且营养丰富。东北曾是蒙古、大金、大辽、满族的世居地,这些游牧民族过着马背上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口大铁锅驮在马背上,每到宿营,只好连荤带素扔到一个锅里烩,慢慢地形成了东北特色的乱炖。

2.蒸面灯

年三十的晚上,东北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NHUIWENXUE一到十二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明年的收成好坏。

3.破五

东北人喜爱饺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饺子,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称作“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象征驱灾避邪之意。东北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不唱戏,统统要等到初五才开始。

4.杀年猪与“杀猪菜”

以前在东北的农村,养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而“杀猪菜”呢,就是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冻起来以备“过年”享用。所以人们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出来的菜叫做“杀猪菜”。

5.隔年饭与“金银饭”

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用这盆饭一直供过年,叫做“隔年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即年年有余,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这种“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饭”。这种饭有黄有白,象征“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银饭”。

三、关于“玩”的民俗方言词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是用羊、猪、鹿等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的一种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计标准,以此决定胜负。这种游戏花样繁多,乐趣无穷,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光小孩子会在大炕上玩得不亦乐乎,闲下来的大人们也会一时兴起玩个几局。

(二)扇啪叽

啪叽是一种圆形的纸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流行的动画片人物。这种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通过“定岗锤”(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开始,其他人将啪叽放在地上,尽量扣得严实一些。先开始的人要铆足力气用自己手中的啪叽去扇别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别人的啪叽打翻,如果打翻过来,这个啪叽就归他了。如果没打翻,就要由其他人来扇。扇啪叽是最符合过年气氛的游戏了,小孩子们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饭,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叽。大人们喝酒划拳的声音和小孩子们扇啪叽的吆喝声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热热闹闹。

(三)“码长城”与“打八圈”

大人的娱乐活动没有小孩子的样式多,最经典的就属“码长城”了。“码长城”就是东北话的打麻将,因为打麻将的时候四个人都把面前的麻将摞成一长条,就像长城似的,所以东北人戏称其为“码长城”。“过年”是东北人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很多人就把打麻将当做“过年”的消遣活动,甚至有人“守岁”的时候会打整晚的麻将。东北人也把打麻将称为“打八圈”,意思是从第一个坐庄的人开始轮八圈,这样打完一局时间很长。东北的老人也有很多喜欢打麻将,所以当儿女齐聚的时候,当然要“打八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