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正文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

时间: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1

3月30日和31日,在医学院科技会堂聆听了樊代明院士有关整合医学的专题讲座。樊代明院士的讲座生动有趣、诙谐幽默、触人深省。“整合医学”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为现实的医学问题,即专科过度细化,专业过度细划,导致医学知识碎片化,给临床医生诊疗疾病带来的局限性问题。通过用整合医学的思维模式我反思了我所从事的护理专业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不得不由衷的对优质护理的内涵有了新的感悟。

一、“整合医学”的思维模式

樊代明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的医学发展历史态势呈“N”状,除了表明医学水平的起伏外,也表明了医学学科之间先合后分然后再合的关系。在逐渐“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医学家,然后逐渐分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各学科内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这样的“分”虽然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延长了寿命,也使治疗疾病越来越精细,但是这种“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临床成了检验、医师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分离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引入整合医学。整合医学不仅要求我们把现在已知各种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求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加以整合;不仅要求我们将现存与生命相关各领域最先进的医学发现加以整合,而且要求我们将现存与医疗相关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不仅要以呈线性表现的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考虑问题,而且要以呈非线性表现的哲学的多元思维来分析问题。通过这种单元思维向多元思维的提升,通过这四个整合的再整合,从而构建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更适合人体健康维护和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二、整合医学下的护理现状

从医学的发展史看护理的发展,也存在着从“合”到“分”再到“合”的发展态势。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在疾病治疗及人体恢复中的重要作用。病人求医不仅希望得到最佳治疗,而且希望得到最佳护理。通常,诊断治疗的过程对病人来说也许是短暂的、不知不觉的,而对护理的体会则却是漫长而有知有觉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及不断推进,医护关系不再是主辅关系,而是共同为恢复病人健康的平等合作关系。完成一台手术治疗,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的跨学科合作、紧密配合的典范。有时护理工作甚至更显突出,手术师和麻醉师在很多情况下必须服从手术室护士的安排,接受护士监督,以确保手术安全,避免并发症,甚至事故发生,这决非人们一贯印象的“护士在医生指导下工作”。

三、优质护理的内涵及护理专业的未来

20xx年3月8日,护理专业成为了与医学平行的一级学科。20__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及《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一门学科要想真正独立,要想真正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加强护士内涵素质建设,在循证护理思维的引导下加强专业知识的整合,加强医护合作的整合。目前我们护理工作的最大障碍在于临床护士只是单纯机械的执行医嘱,缺乏评判性的护理思维,缺乏照护患者全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护理专业要想体现出作为一级学科的地位,体现出我们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必须在循证护理思维的指导下将自身专业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达到融会贯通,并上升为核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将器官看成患者、将症状看成疾病,不仅注重身体护理,更能注重心理护理。在护士内涵素质和专业素质提升的基础上,由通科护士逐步走向专科护士,再走向护理专家。我们护理护理专家可以开设专科门诊、下达护嘱,如饮食护理、级别护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护士的专业价值,体现出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所在。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2

8月18日上午,中欧国际医院管理中心医院管理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中欧国际医院管理大讲堂走进我院开幕式隆重举行,我作为医院的一份子有幸参加了开幕仪式并聆听了陈伟教授、王华教授举办的专题讲座。两位教授激情澎湃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内容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两堂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下面就陈伟教授的讲座谈一点我的心得体会。

陈伟教授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常年从事医患纠纷的调解工作,陈教授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出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向大家做了一堂《医院投诉管理与医患沟通艺术》的专题讲座,讲座从什么是沟通、人际间的沟通、医患沟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有关医院投诉管理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内容与技巧。通过这堂讲座我了解到了与人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不是在临床医技科室工作,相对来说与患者的接触比较少,但在我的工作中,沟通仍必不可少,准确体会领导意图,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沟通;获得同事的理解,积极配合工作,需要沟通;接待来访人员,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沟通。沟通的需求,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

陈教授强调要注重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身体语言具有领导力的作用,对这一点我体会比较深。因为是刚参加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有时会感到茫然无措,这时我会选择微笑。微笑是身体语言的一种,它简单、容易做,而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人说,世界上再贫穷的人,不可能不能给别人微笑;世界上再富有的人,不可能不需要别人的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缕春风,能将你的善意与关爱传递给别人;微笑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人际隔阂的枷锁。一个能够对他人微笑的人总能让人很快放下戒备,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在整场讲座中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开朗乐观的心态。陈教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她亲自处理过的案例。这些医疗纠纷的案例在别人看来是繁琐的、晦暗的,但从陈教授的嘴中讲述出来却总能引人发笑,或是会心一笑,或是哄堂大笑。用陈教授自己的话说,处理医疗纠纷,接触的就是阴暗面,正因为这样才更要保持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心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笑容面对困苦,以勇气冲破阻碍,持坚韧逆风翱翔,终将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堂讲座让我感悟很多,收获很多,今后要做的更多。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最近看了《幼儿园一日生活价值和组织策略》的讲座,我感触颇深。刘老师将幼儿园各生活环节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各个生活环节中,如何组织幼儿来园、饮水、盥洗、进餐、午睡、如厕、运动及离园等环节。体现了教师对孩子的关爱,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对孩子生命成长的理解和关怀。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将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园的课程生活化,不是让幼儿教育变成生活训练了,而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她的,能让她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其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引导和帮助,需要教师能专心、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在生活照顾方面,并不是保育老师一个人的职责,而是班级教师共同的职责。既要让幼儿满足生理需求,促进体格和身体机能的发育,又要让幼儿感受到规律、稳定,安全和被接纳的心理氛围,幼儿既被照顾又要培养她独立性、自主性满足幼儿的自我服务需要。这些都是幼儿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通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价值和组织策略》的理解,促进了我对幼儿园生活环节教育价值的理论思考,将每个生活环节中潜在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理解真正使生活环节成为全面增强幼儿生活能力、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环节。

一日生活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和表现的机会,幼儿就能在一日活动中活跃起来,也只有在教师的“允许”和“帮助”下,才能使教学过程更为优化。以“幼儿发展为本”、“生活即教育”的全新理念引领,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科学整合幼儿一日生活内容、有机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还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幼儿成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人,使他们富有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