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写给女儿的信通用4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4篇乐嘉写给女儿的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乐嘉给女儿的信范文 篇1
结婚六年,林瞳一直在尽力做个贤妻良母。
虽然嘉嘉才3岁,但林瞳已经为她列下了许多计划:比如,“女儿要富养”,必须从小就砸钱学钢琴、跳芭蕾;女儿要知书达理,必须灌输“唐诗若干首”……后来听闻“拼养”的孩子交际能力会更强,林瞳又心动了。
她把这想法和丈夫姜小伟说了,对方没什么反应,既不赞同也未反对。林瞳知道姜小伟重男轻女,他对嘉嘉的关心向来就少,女儿的大小事全交给她包办。原以为女儿慢慢长大丈夫能够有所改观,可是依旧老样子。
林瞳心里也曾愧疚,毕竟婆家只有姜小伟一枝独苗,他希望养儿子续传香火很正常,结果事与愿违,当然难以接受。那段时间,连林瞳自己都觉得掉进了地狱。
不过很快,娇嫩可爱的嘉嘉开始勾起她的母性,让她喜欢入骨。她乐意陪这小人儿吃饭、洗澡、睡觉,甚至为了嘉嘉她可以宽容姜小伟的冷淡。比如,拼养之事姜小伟没说什么意见,林瞳就当他已经同意。
第二天,林瞳就开始忙着查寻合适的拼养对象。正好同城论坛上有位叫袁野的爸爸发出帖子,提出跟她一样的需求。林瞳赶紧留了姓名电话,商定见面谈。
袁野跟他女儿准时赴约,并且坦白地告诉林瞳,他是单亲爸爸。林瞳有点惊讶,一方面,她想不到男人会把4岁的女儿照顾得这么好,小姑娘干净、整洁,又懂礼貌;另一方面,她怕与单亲家庭拼养小孩会有不好的影响,首选条件肯定要夫妻恩爱才最佳。
林瞳心里的犹豫,袁野似乎察觉到了。他善解人意地笑笑:“如果你认为我不够条件,尽管说,没事的,咱拼养不成情意在。”
袁野这么直爽,林瞳倒不好意思了。再加上两个小孩特别投缘,玩得难分难舍,她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好吧,我们拼养。”
老公是别人的好
最初半个月挺和谐的。袁野带他女儿来林瞳家拜访,姜小伟态度也不错,他俩谈军事、足球不亦乐乎。孩子们交由林瞳照顾,大家一起吃喝玩乐非常热闹。
然而好景不长,姜小伟又重新恢复他的淡漠。袁野何等聪明,见情况不太乐观,就鼓动林瞳带孩子出去玩:“你们家那口子比较怕吵,我还真怕打扰他。”
林瞳也讨厌姜小伟这么不争气。同样是男人,袁野对女儿的爱溢于言表,担心小家伙在公园里玩疯绊倒,他一米八几的个子时不时地弯腰给女儿系鞋带,怎么轮到她嫁的男人竟如此古板,还为她没给姜家生男丁而赌气!
林瞳越想越郁闷,越想越对姜小伟失望,反过来她看袁野的目光里禁不住流露出几丝欣赏。不过只限于此,她没敢奢望别的,直到月底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将林瞳推向了袁野。
那天公司委派她去湖南出差,姜小伟主动表示不拖她后腿,他会照顾好嘉嘉。林瞳也就信了,她提醒姜小伟:“睡觉前给嘉嘉喝杯牛奶,夜里抱她上一次厕所。天气冷,千万别让她受凉感冒。”
姜小伟回答得很干脆:“老婆大人尽管放心,看你带她这么久我都学会了。”
林瞳一阵高兴,心想,到底他也是顾家的,关键时刻应该能顶上用,于是欢欢喜喜地奔赴湖南。她坐在车里已经盘算开了:倘若这次姜小伟真的表现好,她得给他带份礼物,他不是总想买件阿玛尼的西装吗?反正林瞳出差的旅费高达七千呢。
谁料刚下飞机,林瞳却接到袁野的电话,通知她说:“嘉嘉闹肚子,现在送到医院打吊针了。”林瞳诧异:“怎么是你告诉我的,姜小伟他人呢?我不是让他给孩子多穿衣服、多盖被的吗?”
袁野解释,姜小伟刚带嘉嘉半天,突然有事,所以把孩子送到他家来了。他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自然有些照顾不周,于是嘉嘉不知怎么回事就拉肚子了。当时他赶紧给姜小伟打电话,可惜手机没接通。
林瞳怒火中烧――姜小伟,什么事能比孩子更重要?老娘今天跟你没完!
她于是当即赶下一班飞机立刻返回来。等到她来到医院,嘉嘉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一些,袁野正在逗孩子玩。嘉嘉粉嘟嘟的脸上写满快乐。林瞳不知怎么地就想落泪,身边最亲近的老公不知女儿生病,可这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男人却在尽心尽意地照顾嘉嘉。
林瞳甭提多难过了,或者说,是心寒。姜小伟这个混蛋,他到底死哪儿去了?她本想指责袁野照顾嘉嘉不周,现在看到他与嘉嘉嬉笑,腹中的埋怨全变成满满的感激。而且,此刻在林瞳眼里,袁野的慈父形象让她简直十分着迷――这个男人的确是个好父亲,不知是否也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呢?
嘉嘉眼尖发现了,奶声奶气地叫她:“妈妈,妈妈!”
袁野回过头连声道歉:“对不起,是我的失责。”
林瞳摆摆手:“跟你没关系,都怪她爸自己带不好孩子,还要给你添麻烦。”
心痛到无法呼吸
已是下班时间,办公楼里静悄悄的。推开门,只见姜小伟和一个年轻女孩挨得很近。他在上网,女孩则坐在他办公椅的扶手上。那女孩穿着时尚,海藻一样的卷发垂在肩头,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气息。
林瞳心痛到几乎不能呼吸,当晚就跟姜小伟吵了起来,问他:“你跟什么野女人鬼混去了,孩子都不管?给我说清楚!”姜小伟斜眼瞟了瞟她:“是嘉嘉非要吵着找他们去玩,我没办法呀!谁让事情这么凑巧……你这么吵,真神经病。”林瞳气得浑身哆嗦:“这日子没法儿过了!”姜小伟话赶话:“过不成就不过!”林瞳吼道:“不过就不过,离婚!”
可是,她没想到,要跟姜小伟离婚的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乐嘉给女儿的信范文 篇2
乐嘉分别是以远、中、近景的形式闯进我的视线的。
第一次是在电视上,几近结束的节目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乐嘉”这个名字,也记住了他的“滔滔不绝”;第二次是在一个女性论坛的讲座上,场下不时爆发出的笑声让我领略到乐嘉的幽默;第三次是在论坛讲座之后,于人来人往的贵宾室里,乐嘉终于找到空当儿坐了下来,却仍被“较高的人气”搅得心神不宁。乐嘉的性格尽显“红色”,追求快乐、情绪丰富、表达力强。
作为“FPA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乐嘉用“红、蓝、黄、绿”四色代表人的性格类型:红色的人追求快乐、急躁外露;蓝色人思维周密、刻板悲观;黄色的人目标清晰、控制欲强;绿色的人乐于倾听、缺少原则。乐嘉通过对“性格色彩密码”的解读,帮助人们用有“色”眼睛看世界。
红色母亲和蓝色父亲
的“牙膏战役”
以前,乐嘉每逢开讲必会讲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刷牙”。在千百个案例中,“刷牙”之所以独领许多年,因为它是乐嘉从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牙膏战役”中汲取到的基本元素。
乐嘉的母亲属于红色性格,生活不拘小节;而父亲则属于蓝色性格,生活严谨。母亲每每刷牙完毕,总是东西一扔就溜之大吉,这让父亲很是不满,紧随其后进行“善后处理”―将牙膏管捋平、将台面擦干净、将牙刷摆好。父亲一直期望用行动来做示范,却发现母亲接连几日并无改善,遂严肃地向她提出建议。母亲虽然认为是小题大做,但也尝试按照父亲的标准来做。然而无论母亲如何努力,在父亲的眼里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因为他坚持认为“人只有不断地追求和接受批评才可以进步”。于是,没有听到半句嘉奖的母亲决定“罢工”,双方开始了数十年的“战役”。父亲期望将母亲改造成为一个同样严肃、追求完美的人,而母亲则认为父亲根本没有人生乐趣,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追求变化和乐趣。
虽然不少家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却未必如乐嘉的父母那样爆发“牙膏战役”,这就牵涉到每个人性格中还存在的第二色彩。红色的母亲和蓝色的父亲之所以会将冲突演变得愈加强烈,在乐嘉看来,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第二性格“黄色”在起作用。
虽然红色和蓝色是那样地迥然相异,在很多行为上都是背道而驰。然而,婚姻中红色寻找蓝色伴侣的概率却远超过其他性格的搭配。红色女性被蓝色男性的稳重、成熟所吸引,红色男性也会因为蓝色女性的体贴、细腻而感觉不错。
在双亲多年的“战役”中,争吵的喧闹促成了乐嘉较早离家的步伐。13岁那年,乐嘉离开父母去了上海。16岁从银行会计开始迈入职业生涯,在过去的18年中,他变换过十几种不同的职业。
1996年,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乐嘉去听了一场性格讲座,大受震撼,从此便迷上了性格分析,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机会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学习。直到2001年,乐嘉在做培训的时候,发现性格分析的话题比其他话题更能引起学员的兴趣,便开始潜心研究。
乐嘉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代号来命名四种性格类型,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小的魔术给了他灵感。乐嘉学过魔术,有一种魔术是将红蓝黄绿四块不同颜色的布变成一块布,正是这个魔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成了他将四色发展成风靡一时的“性格色彩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乐嘉将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不同的性格类型。
这么多年,对于在外闯荡的乐嘉,父亲曾经给予过不少鼓励和信任。“爸爸,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听一次我的讲座。”乐嘉希望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父亲,能真正了解自己在做着怎样一项事业。
终于,双鬓斑白的父亲走进了乐嘉的讲座现场。让乐嘉没有想到的是,一场讲座竟让父亲感触颇深。原来,红色性格的母亲在怀乐嘉8个月的时候,由于性格以及妊娠反应的缘故,非常情绪化,常常会发脾气;而蓝色性格的父亲就会觉得她蛮不讲理,便板起面孔要和她讲理。
一次,母亲找父亲倾诉,但父亲却又拿出讲道理的姿态。那一次,深感不被理解的母亲大声哭闹,甚至倒地打滚。看着有孕在身的妻子,乐嘉的父亲一边想着应该把她扶起,不然会有危险;一边却又想着应该把道理讲清楚,而不该这样“胡闹”。瞬间的思想斗争之后,蓝色性格的父亲竟然还是选择了讲道理。最后,还是邻居把乐嘉的母亲扶了起来。
那天,听了乐嘉的讲座之后,父亲意味深长地检讨自己:“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母亲当时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一句安慰的话啊。红色性格的人情绪波动时,首先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讲道理,但我却没能给她想要的。如果你们母子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许我会后悔一辈子。”父亲的话让一旁的乐嘉和母亲非常感动。
那一晚,乐嘉躺在床上,想着父亲的表白,想着许许多多双渴望的眼睛,便觉得心里更有力量了,“野心”也更大了:他希望有一天人们见面时不再问“你吃了吗”,而是问“你是什么颜色”。
曾经的“情感碰撞”
在乐嘉的情感世界里,他与不同性格的女性都有过交往。研究了FPA 性格色彩学之后,很多往事在回味中便更加清晰起来,在对往事的“反刍”中,乐嘉开始明白:为什么与不同性格的女往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冲突、痛苦。
“红+黄”的乐嘉是一个对生命充满激情的人,虽然绿色女性“脾气很好”,但她们的“不温不火”却让乐嘉在很多时候感觉无法得到回应,彼此的互动犹如一潭死水。在重复平庸和安于现状的平和中,红色是不可能产生快乐的。红色在内心深处希望可以体验到彼此充分的情感互动和激情。
乐嘉对于与红色女性的情感碰撞深有体验。
红色本身就是一团鲜红蹦跳的火焰,是具备生命激情的颜色,他们为人感性,而且情感上高度丰富。两个红色相遇,便如电石与火光。
虽然红色激情四射,但同时又是变化多端、容易冲动。有一次,乐嘉和身在成都的女友在电话中争吵了起来,之后,气愤的女友向他提出分手。当时,22岁的乐嘉正在外地筹备一个600人的大会,很多人都慕名从各地跑来听他的讲座。但即使面对如此重大的一个事情,乐嘉还是果断作出决定:不参加讲座了,去跟女友把情况解释清楚,同时给女友一个惊喜。在他看来,爱情要比事业更重要。
乐嘉所处的城市没有直接到达成都的飞机,只能先到重庆之后再转机,但不幸的是,到重庆的机票也卖完了。那天,乐嘉经过一番周折,才最终如愿地出现在女友惊喜的目光中。然而,乐嘉的冲动给他带来了“惩罚”,虽然他暂时挽救了和女友的关系,但由于讲座缺席,乐嘉的信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事业遭受重大损失。
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利,乐嘉性格中的“黄色”部分开始显现出来,这时的他需要投入全身心的精力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然而,红色的女友却无法面对他的冷落,因为“红色”常常需要一些情感慰藉和互动,于是女友便常常“闹事”,这让乐嘉感到很烦躁;而这种情绪又反过来激怒了女友。那段时间,乐嘉感到非常苦恼,他觉得女友一点儿也不理解自己,甚至在自己事业遭遇挫折的时候也没能给予半点儿安慰。于是,两个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
这期间,有一次女友为了让乐嘉证明对自己的爱,要求他把之前保存的前女友信件全部烧掉。急于证明自己的乐嘉竟然照做了,但平静下来之后,乐嘉开始意识到,那是一件对自己伤害比较大的事情。“那时,她容易极端化,而我也是如此,结果大家都很冲动。现在,那些信件都成了再也触摸不到的回忆,不能说不是巨大的遗憾。无论是谁,强硬地要求对方抹掉过往,都是残酷的。”
那一年是1997年。
虽然1996年乐嘉就去听过有关性格分析的讲座,但他还是没能避免和女友的矛盾冲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了解并不等于明白,明白并不等于行动;碰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能力来解决,还是会付出代价的。
性格色彩不是星座,
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
培训、演讲这么多年,乐嘉常常会接到一些学员和读者的来信,向他咨询自己遇到的情感问题。
乐嘉是在一个深夜,收到学员佩华的来信:
“起初,我被他的智慧、理想、独立,还有英俊所吸引。结婚之前,他对我还挺好的。然而,结婚之后,他好像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他的目标、他的独立方式成为我们之间最大的障碍……”
乐嘉细细读着佩华的来信,体会到“黄色”老公带给她的苦恼。
“红色”的佩华是个一切都依赖老公的人,她希望能从老公石俊那里得到关注、认可和乐趣,然而石俊只关注“目标”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不再有任何乐趣。而且,石俊希望佩华在自己出差或者工作的时候能够独立一些,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家中的事务。然而佩华却无法理解老公的要求和“变化”,她开始用情绪化的方式反击,双方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家庭战争。
乐嘉回信告诉佩华,对于黄色的人来说,婚前追求是一种挑战,而婚后这种挑战就不复存在,他们必然会转移到工作中,有时候可能会不再顾及“另一半”的情感需求。许多和黄色性格男人结婚的女性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约会阶段,他们的追求是积极的,因为“追求爱”本身也是一种实现目标的过程;然而一旦结婚,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会觉得:“既然我已经和你结婚了,那就必须开始好好干活了。”婚后,他们大多很少考虑到伴侣的爱好和情感需要。而女性通常把黄色“工作狂”的态度理解为“他不再爱我了”,而男性则本能地回击:“吗和你结婚?我和你结婚,就代表我爱你,这点儿道理还不懂?”
人们很少从典型的黄色人脸上看到温柔的表情,他们往往给人畏惧的印象。即使对自己喜欢的人,黄色也不是通过柔和的语言来传达爱,而是以行动保护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认为,支撑爱情的是责任,爱情就是保护对方、给对方提供安全,其他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与佩华不同的是,“绿色”的小烟在面对“黄色”性格的丈夫旭刚时,则扮演了一个聪明妻子的角色。
旭刚是超级黄色性格。有一天,常年出差在外的旭刚突然发现,4岁的女儿居然在用左手画画,这让他非常愤怒:“谁让你用左手画画的?马上改过来,必须要用右手,以后不许用左手!”之后,旭刚又走到厨房,对着温顺的小烟发起了脾气,指出女儿用左手画画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并且将其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孩子如果长期用左手,逻辑思维的发展必将混乱不堪,而且长大以后写汉字怎么办?我很少在家,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担负起纠正孩子问题的重任。”
而小烟则温和地说:“我在一本儿童教育杂志上看到,0~6岁是儿童右脑思维发展的时期,这时应该鼓励孩子多用左手,而6岁以后才是逻辑思维的发展,那时再用右手也不迟,所以现在不用去硬性纠正孩子。”但旭刚却一句话将小烟顶了回去:“书上理论太多,根本不用相信。”在典型的“黄色”人的理念中,排除对方的想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温顺的小烟没有再说话,她期待老公能够“回心转意”。
10天后的一个上午,小烟发现老公在陪女儿打羽毛球时,居然鼓励女儿尝试用左手打球。站在远处的小烟偷偷笑了,她知道,老公认可了自己的观点。
小烟是乐嘉所见到的学员中少见的聪明的“绿色”,她理解黄色性格的控制欲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他们需要时刻保持精神上的控制地位,其实没有必要让他们当场下不了台,把他要的给他又何妨?
这么多年,乐嘉回复了无数学员的信件,但他希望别人能够明白的是:性格色彩学不是星座,不能告诉你现在的运程,也无法透露你的克星是谁,更无法确定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你的终身伴侣,以及你和他(她)生活是否一定幸福。但它可以让我们学会了解自己性格的局限,并知道它们是如何严重破坏你的人际关系且成为你个人发展的拦路虎;你将通过对每种性格内心的剖析,看到别人如何思考行事,并真正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别,甚至你原来认为“不可思议”和“不可理喻”的人,或许也会在你眼里变得简单透明。性格色彩学让我们更客观地看人,让我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更有能力与他人相处,达到“看谁看懂,想谁想通”。
乐嘉给女儿的信范文 篇3
关键词:爱自己 爱父母 爱他人
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山中的一位年迈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女儿供入大学,寒假过后,女儿返校,母亲却发现孩子的棉衣忘在了床上,她立刻带上干粮,沿途追去。因为女儿说过:高速公路的尽头就是她的学校。母亲一直走着,从日出走到日落,每天只吃一个馒头,累了就坐在道边小憩一下……她曾无数次想象女儿穿上这件棉衣时温暖开心的样子。所以,当鞋子破了磨破了脚她不停歇;当警察为了安全多次将她送下高速公路时,她一次一次固执地爬上去,任凛冽的寒风厮打她沧桑的面容和破旧的衣衫。终于,一位好心人用自己的手机帮她与女儿联系上。她真不知道这小小的东西里竟能传出千里之外女儿的声音:“哎!你来干什么?那件羽绒服过时了,我不要了,你别来我们学校,尽丢人!”电话断了,没有叫一声妈妈,没有一句问候,没有一丝内疚,更没有一点点的感动……而老人却一直面带微笑,毕恭毕敬地听着,点着头,没有丝毫的痛苦和一句怨言……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这是怎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这又是怎样一个让人痛心的女儿。这不能不让人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孩子心中的爱呢?
由此可见,幼儿爱心的培养是我们的重要工作。那么,怎样指导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怎样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心呢?
首先,要教育孩子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谈何爱别人?
爱自己,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入手。在工作中,开展系列活动:我的身体真有趣;吃出来的健康;快乐睡眠个子高;这样锻炼身体壮等。还要遵守公共秩序,户外活动时,交代完内容,我会先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怎样玩,才会安全快乐,知道遇到危险如何保护自己。
其次,要教育孩子爱父母,爱家人。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被人信任的。
嘉怡,一个聪明的女孩,一天来园时,看到她妈妈满脸怒气,咬牙切齿的恨意,我很是不解。沟通后才知道嘉怡从小和父亲关系就特别好,而父亲和母亲又矛盾不断,所以嘉怡一直讨厌母亲,不但恶言相加,还会有意挑拨父母的关系,使妈妈伤透了心。于是,我请几位妈妈到班上,给孩子们讲解自己怎样十月怀胎孕育生命,又是怎样艰辛养育小宝宝,以真实的人和事,感动每一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无私与伟大。然后,我和嘉怡谈心,把她母亲的事变成故事讲给她听。使我没有料到的也是我常引以自豪的是,嘉怡竟哭着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今天晚上回家我给妈妈道歉。激动的我,一下子紧紧抱住了她。多懂事的孩子啊!任何状况都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的责任没有尽到。第二天,嘉怡妈妈高高兴兴地拉着快乐的女儿,给我送上一束盛开的鲜花……
第三,教育孩子爱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与奉献的快乐。
小路畅是不幸的,胎儿期就遭受严重的铅中毒,至今六岁了,走路还是踉踉跄跄的。她胆小脆弱,眼里时常闪着泪花,哪怕有一丝微风吹过,她都会像一棵无根的小草,倒落一旁,真让人心痛。她时常孤寂地坐在一旁,呆呆地望着天使般的孩子们快乐地嬉戏。而她妈妈每次送她来园总是笑着说:“好孩子,坐着别动,听话,再见。”但在她转过身的瞬间,我分明看到她眼里滑落的泪水,读懂了一位母亲的心痛。
说实话,小路畅刚到我班时,我也不太愿意接收她。可脑中挥之不去的是路畅那渴望的无助的眼神和她妈妈无奈的泪光。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是的,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的,我们没有理由剥夺她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更不应该让残酷的现实剥夺她生活中的快乐,不是吗?她已经很不幸了,为什么不多给她一些温暖,让她的天空明亮多彩起来?而这不也正是培养幼儿奉献爱心的最佳时机吗?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路畅是自己的责任,同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快乐。第一步,我用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小路畅的不幸和她的渴望,她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啊!孩子们哭了,自觉地无声地扶她去洗手间,帮她搬椅子擦桌子……小路畅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第二步,我对小路畅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完成。因为只有运动、活动才能得到康复锻炼,才能自信。她的路还很长,所以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微笑面对生活。现在,你能相信吗?路畅的文具是自己整理的,袜子是自己穿自己洗的,尽管每次都花别人几倍的时间。如今,小路畅和班上健康孩子一样快乐着、成长着。
徐昊,典型的家园不一。在园挑不出一点毛病,可在家里,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他会向奶奶刚做好的饭里扔进一只袜子;在姑姑男友第一次登门拜访的餐桌上,将口水吐进他的茶杯里……除了幼儿园以外的任何场所,只要看到比自己弱小的孩子,甚至走路不便的老人,都会上前推打一掌一拳或吐口水。对此,我和他父母共同制订计划:一、斩断他的保护伞,偷拍下他的言行,给爷爷奶奶敲响警钟,痛下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二、亲身体验被更强大的人欺负的愤怒与无助;三、在班上开展“我是家园好娃娃”的评选活动,大家共同制订好娃娃的标准,并在墙面设评比园地。如:给父母洗脚,帮助小伙伴,尊敬长辈等可得到一朵小红花。我会随时关注徐昊的红花并及时表扬鼓励。在我们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他终于变了样:有礼貌,讲文明,有爱心,尊敬长辈,真的是棒极了。
第四,大爱无限,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渐渐地,他们就会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所以变小爱为大爱,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阳光手拉手、九九重阳节敬老院里送温暖、福利院献爱心等活动。这一次次爱的历程,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懂得了自己存在的另一种价值。
让我终身难忘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班上一个和奶奶相依为命仅靠奶奶捡废品和帮工的收入才入园的东东,捐出十二个因攥的太紧而潮湿发亮的硬币,这可是他的“全部财产”;爱美的嘉嘉把买漂亮衣服的钱投进爱心箱,送她来园的小保姆也捐出自己的一个月工资;一向任性自私的禄路也倾囊献出存钱罐的三百枚硬币……我的泪水,一次次模糊了视线,一遍一遍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替灾区的小朋友谢谢你们!那次,我班共捐款2794元。
乐嘉给女儿的信范文 篇4
发现问题,从心理入手改变女儿的自卑和怯懦
郭洋溢出生三个月,父母就将她交给姥姥照看,夫妻俩开始在外打拼,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夫妻俩才把已经九岁的女儿从四川老家接到大连,将女儿送到一所寄宿贵族学校读小学四年级。
过了一段时间,杨柯嘉发现女儿不论看谁,目光总是流露出胆怯。一次,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女儿怯生生地叫了一声“阿姨好”便再无下文,朋友热情地询问女儿的学习情况,女儿为了掩饰紧张,竟将一根手指放到嘴里咬了起来。杨柯嘉心里又急又气,但她没有当朋友的面表露不快――女儿是在老人身边长大的,与外界接触较少,现在换了新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于是,朋友走后,她蹲下身,轻轻地将女儿的手指从嘴角拿开,鼓励:“我们洋洋是个勇敢的孩子,见到陌生人要大大方方,你说呢?”女儿懵懂地点头。
几天后,女儿放学回来扔下书包就躲进自己的屋子。杨柯嘉见女儿闷闷不乐,便来到女儿的房间关切地询问。郭洋溢嗫嚅着说,她在学校里很紧张,总担心老师交待的事情完不成,而且老师布置的手工,她怎么也做不好,老师总批评她。说着,郭洋溢又下意识地将一根手指放进了嘴里。正巧,父亲郭奠新进来,看到女儿又咬起了指头,非常反感,一巴掌朝女儿的手打去,训斥:“多大的姑娘了,还咬手指头?没出息!”女儿被父亲的这个举动吓得一惊,随即流下了泪水。杨柯嘉搂着女儿,忧心忡忡。晚上,为了平息自己烦乱的心境,她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读了起来。读了几页,她就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原来,那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书中有关心理调节的理论和方法让她的心豁然开朗……
第二天早上,杨柯嘉对丈夫说:“女儿小没跟着我们,在她需要鼓舞的时候,我们却不在她身边……从现在起,我们要融入女儿的生活,多亲近她,凡事让她在心理上产生震撼,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效果。”此后,杨柯嘉把生意全交给丈夫打理,她则抽出身来,把心思扑在了女儿身上。每到周末,女儿回家来,她便带着女儿到处玩儿,陪她打羽毛球,还将她送到业余体校培训。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杨柯嘉都要请朋友带着孩子到家里聚会,让女儿参与其中,锻炼女儿与人交往的胆量。女儿哪怕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她都给予赞赏和鼓励。为了培养女儿的自信,她还在女儿遇到困难时,主动融入到女儿的“问题”当中,陪着她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郭洋溢一直对写作文头疼。一次,学校布置写篇作文,郭洋溢回到家,搜肠刮肚想了半天,一个字也憋出来。杨柯嘉看到女儿冥思苦想的样子,笑着说:“洋洋,时间还来得及,咱们先出去玩儿,换换脑筋。”随后,她又打电话约了另两个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到海边去钓鱼,不提作文的事,郭洋溢感到非常开心。
回到家,郭洋溢想起作文,又发愁了。杨柯嘉坐在女儿身旁,问:“洋洋,今天我们去钓鱼,你玩得高兴不?”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高兴。”杨柯嘉接着说:“那就让我们根据今天钓鱼的经历来写这篇作文,好吗?”女儿歪着脑袋看她,杨柯嘉站起身,模仿主持人的语调说:“我们在去钓鱼的路上,想到即将看到碧蓝的大海,心情是多么的激动……”郭洋溢忽然受到了启发,马上动笔写起来。母女俩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写作,杨柯嘉说出一个句子,女儿马上就接着写出下一句。后来,郭洋溢不用母亲点拨,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倾注笔端,很快就把作文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女儿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作文读给父母听。父亲高兴地为女儿鼓掌,郭洋溢有些不好意思,刚要把手指往嘴边送,忽然看见母亲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自己,便把手拿开了。这篇作文,后来被老师推荐给校报发表了。拿着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郭洋溢笑逐颜开:“嗨,写作文原来不难啊!”
标本兼治,融入女儿的生活共同感受成功与失败
这次在写作文上的小小成功,不但极大地增强了女儿的自信,克服掉了咬手指头的毛病,而且也使杨柯嘉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郭洋溢小学四年级快毕业时,一个返校日的早晨,杨柯嘉发现女儿磨磨蹭蹭地不起床,便问:“洋洋,今天怎么偷懒了?”郭洋溢噘着小嘴委屈地说:“妈妈,我不想去那个学校了,老师太凶,整天对同学板着脸,谁的学习成绩好,她就把谁调到前面去坐,学习不好的,就调到后排。我总是坐后排,在学校一点也不开心。” 杨柯嘉吃了一惊:没想到女儿读了一年,到头来还是不适应环境。看来,自己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女儿。见母亲不做声,郭洋溢以为她生气了,从床上爬起来就要出门。这时,杨柯嘉叫住了女儿:“洋洋,你如果不愿意去,今天就在家休息一天吧,妈妈陪你。”
女儿这一天在家里玩,杨柯嘉却陷入了沉思。女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彼此势必缺少情感沟通和交流,加上学校教育严厉,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女儿难免会不适应。如果这样下去,女儿就会产生自卑和忧郁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这对女儿的成长极为不利。想着,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杨柯嘉的脑海里忽然冒了出来:女儿既然不愿意上学,何不让她休学回家,自己帮助她调整好心态?
晚上,丈夫下班归来,发现女儿没有返回学校,就关切地问女儿是不是病了。杨柯嘉和丈夫商量:“孩子整天不再我们身边,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已经厌学了。你看我们能不能让孩子回家,在家里学?这样我们和她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能帮助她克服缺点,孩子的个性也能得到发挥。”丈夫很反对:“这不是胡闹吗?孩子怎么也得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啊。”杨柯嘉说:“我是想让孩子休学一段时间。等把她的心理调整好了,再让她回学校去。只要她能身心健康,不耽误学习,在家和在学校都一样。”丈夫斟酌再三,勉强答应让妻子试试看。
杨柯嘉替女儿办理了休学手续。随后,她请来一位退休教师,隔一天到家里来一次,教女儿语文和数学。剩下的时间,任由女儿无拘无束地玩耍。郭洋溢喜欢看卡通片,只要电视里播放,她都会聚精会神地看,但电视播放时间有限,郭洋溢觉得不过瘾,就央求母亲给她买卡通类影碟看。一天,母女俩来到一家音像商店,女儿被音像店里播放的英语原版动画片吸引住了,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看这张说外国话的影碟。”随即,郭洋溢还模仿着片子中的卡通人物扮了一个鬼脸,说了一句完整的英语。
虽然这只是女儿无意中的模仿,但在杨柯嘉看来,女儿对英语的敏感,就是一种天赋。于是,她一口气给女儿买了十几张原版英语卡通片。回到家,杨柯嘉陪着女儿一起观看,边看还边跟着女儿一起模仿片子中的人物说英语。女儿很快就把其中的一些英语台词背诵下来,而且语速、语调几乎和片中的卡通人物一样。杨柯嘉冲女儿竖起大拇指,然后, 她又开导女儿“模仿是不够的,只有学会英语才知道他们说什么啊,是不是?”女儿理解了母亲的用意,点了点头。
此后,郭洋溢开始自学英语。丈夫给女儿选定了《玛泽英语》做教材,由他自己担当女儿的辅导老师,从英语单词开始教起。为了让女儿理解英语卡通片中人物对话的原意,杨柯嘉跑遍大连的音像店,给女儿买齐了那些卡通片的中文版,让女儿中英文对比着看。卡通片看腻了,杨柯嘉又给女儿买来原版英文电影和英文书刊,让女儿反复看。如此以来,郭洋溢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
为了培养女儿的意志力,杨柯嘉和女儿一道制定了学习计划和作息表。作息表规定郭洋溢每天早6点起床背英语。可是,作息表贴到墙上的第二天,杨柯嘉却发现女儿没有按时起床,但她并没去叫醒女儿。过了十几分钟,女儿的房间里才传出背英语的声音。吃早餐的时候,杨柯嘉故意问女儿:“洋洋,今天有没有按着作息时间起来?”郭洋溢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没有,今天我偷懒了,晚了10分钟。”见女儿没有撒谎,杨柯嘉甚感欣慰。担心女儿产生自责,杨柯嘉忙替女儿打“圆场”说:“这不怨你,是咱们昨天晚上看电视剧睡得太晚了,耽误了起床,今天晚上咱们早点睡啊。”从那以后,郭洋溢再也没有晚起来过。
郭洋溢在家里待了一年,学完了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全部课程,可以轻松读懂英文原著、英文电影,英语口语也说得非常流利。同时,在母亲的影响和疏导下,她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全面提升,从一个有着自卑心理和焦虑情绪的女孩,变成了阳光少女。
母女双赢,女儿成才了母亲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2001年9月,杨柯嘉和丈夫将女儿送入一所公立学校读初中。这时的郭洋溢活泼向上,学习刻苦,还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很快在同学中成为佼佼者。然而,在郭洋溢读初中二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她噘着嘴对母亲说:“妈妈,同学们怎么都不愿意和我玩了?大家不但都疏远我,还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杨柯嘉听女儿这么一说,忽然联想到不久前的一件事。那天,她带女儿参加朋友聚会,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郭洋溢侃侃而谈,话语间还偶尔夹杂着几句英语,别的孩子想要抢过话头,可还没说上两句,郭洋溢又把话头抢了过来。想着女儿的表现,杨柯嘉突然悟出了什么,她在思索如何纠正女儿的缺点……
转天,杨柯嘉对女儿说:“走,咱们找你的小伙伴去打羽毛球。”这是郭洋溢的强项,她自然不会放过表现的机会,就高兴地答应了。
球场上,杨柯嘉给几个孩子交待了规则,由另外两个孩子先开局,输者下,再换别人。郭洋溢喜滋滋地坐在一旁,满怀信心地等待着上场的机会。终于,一个伙伴不敌对手输球了,郭洋溢兴高采烈地刚要上场,忽然,另一个伙伴抢先从输球者手中接过球拍,和对手玩了起来。郭洋溢只好等下一局。可是,到了下一局,郭洋溢还是没有抢到球拍,她气鼓鼓地冲伙伴们喊:“该我上场了,你们怎么不讲理啊?”但伙伴们谁也不理她,还是不给她上场的机会。郭洋溢望了一眼母亲,发现母亲正在为小伙伴叫好,根本没有看她。等到郭洋溢终于拿到羽毛球拍时,时间到了,小伙伴们一哄而散。
郭洋溢的眼泪掉了下来:“他们太自私了,光顾着自己玩,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女儿的话音刚落,杨柯嘉马上接过话头说:“洋洋,你说伙伴们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可是,你在同学面前只顾自己讲话,你考虑过那些被你剥夺了机会的同学的感受吗?”
母亲的话,令郭洋溢茅塞顿开。从此,郭洋溢像是换了一个人,不但变得谦虚大度,而且还学会了帮助别人。一次,班级里有个学习成绩落后的男生听同学们议论将来出国留学的话题,便说:“我也得好好学,争取出国。”一个同学讽刺:“你出国?你出国也只能去非洲。”那个男生被气哭了。郭洋溢走到他身边,鼓励他说:“你不要哭,因为你没有错,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出国留学。”放学回家后,郭洋溢将这件事说给母亲听,杨柯嘉感到很欣慰,对女儿的做法大加赞赏。
2004年,郭洋溢升入重点高中。这里尽管人才云集,但郭洋溢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6年5月初,她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希望杯”英语大赛,一路过关斩将,以94分的总成绩成为东北赛区唯一进入决赛的选手;然后,从20晋到12,又从12晋到6。在6月17日的总决赛中,郭洋溢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了全国第二名。
女儿乐观向上的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杨柯嘉,她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并对心理学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想到许多人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杨柯嘉决定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人们走出心理误区。2007年元月初,杨柯嘉创办了“大连诚意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许多人对杨柯嘉将存在诸多弱点的女儿培养成少女“明星”的业绩赞叹不已,他们纷纷找到杨柯嘉取经;也有很多心理不够健康的人,来到活动中心求助,杨柯嘉总是耐心地予以疏导。
看到母亲的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郭洋溢不由对母亲更加敬佩,不知不觉中,她的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将来考大学时,要选择教育专业,研究教育心理学,像母亲那样,帮助那些自卑怯懦的孩子走出阴霾,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