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书信大全 > 傅雷家书范文【优秀8篇】正文

《傅雷家书范文【优秀8篇】》

时间:

《傅雷家书》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这次为您整理了傅雷家书范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 篇1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教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成才的人生真谛。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相关资料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以其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独到的艺术见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从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各类作品30余部,他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他在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

傅雷家书 篇2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超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跟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作家名片

傅雷(1908-1966),号怒庵,上海人,一代翻译巨匠。傅雷于20世纪30年代赴法国留学。回到中国后,他在上海美专教授美术史。1957年,傅雷被错定为“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1966年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傅雷一生译著宏富,以翻译巴尔扎克的小说和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闻名于世。此外,他还翻译了伏尔泰的一些作品以及梅里美的《嘉里美》。作为父亲,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感动了无数读者。

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父爱,但是我想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分真爱。父爱就是一本书,值得你一辈子用心去读。

作品赏析

傅雷家书 篇3

关键词:译者修养;《傅雷家书》;译者

Fulei has not only finished 15 volumes of translates but also“family letters from Fulei.”They are all great achievements in his life.He doesnt only set an example for the translators to Chinese but also enlightens how to educate children.“family letters from Fulei”filled with agony and sweat of a father in teaching his children,is a best art of book to be read for cultivation.This book has a far reaching influence in cultivating and enlightening peoples morals,thoughts,sentiments and cultural outlook.Fulei is a great translator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on several generations of other Chinese translators,whos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ng is reflected very well in the family should not only have ri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cultivations in translating.Thus,a translator has to learn how to be a man with straight behaviors,extensive interests,enthusiasm in literature and arts,honesty and perseverance.

一、引言`

翻译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门耐人寻味的艺术。傅雷是举世公认的著名文学翻译家,他的成就源于他对译者修养的极度重视,这点不仅仅体现在傅雷的译者生涯中,也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上。《巴尔扎克》、《高老头》等译著,代表的不仅仅是傅雷翻译的典范,而且是修养的映射;《傅雷家书》进一步展现了傅雷将修养贯彻入家庭教育中。《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本艺术学徒的经典读物,从生活琐事到国家大事,无一部体现了傅雷对子女修养的培养,要让子女知道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而翻译本身就是一项极其细致的艺术,从解读原文到选词造句再到查漏补缺,审核校对无不缺乏一颗严谨,认真的诚心,责任心,若不如此,曲解原意,词不达意各种问题都会出现,小心研磨,仔细探究才不至于蹩脚的译品。因此,提升译者修养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就已表现的淋漓尽致。《傅雷家书》不仅是教育和生活的艺术,同时也是译者修养的表现。本文从其出发,谈谈几点关于译者修养的启迪。

二、几点关于译者修养的启迪

1、学会做人、待人以诚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傅雷家书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三十一)对于傅雷来说,完善的人格一直是他教育的核心。中国有句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傅雷也说过:“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1]做人是傅雷对孩子的第一要求,也是对自己,对艺术家的要求。傅雷曾对文学翻译者有过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说:“因为文学家是解剖社会的医生,挖掘灵魂的探险家,悲天悯人的宗教家,热情如沸的革命家;所以要做他的代言人,也得像宗教家一般的虔诚,像科学家一般的精密,像革命志士一般的刻苦顽强。”[2]在这段中,他用科学家,宗教家和革命家的某些品质来要求翻译家,强调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强调了一个翻译家的自身修养。他自身也一贯把翻译工作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如同对待信仰,真诚、严谨、负责,强调翻译工作这必须认真了解对方,(指原作及原作者等)和了解自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傅雷感情热烈,为人刚毅秉直、不平则鸣、敢说真话。做人就要诚实守信,淡泊名利。在傅雷的经历中,一为朋友因为艺术和做人的不真诚而与之绝交。真诚是第一把艺术钥匙,言为心声,译者的作品,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正如译者,不管你是笔译还是口译,不管你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还是铺天盖地的纸,你都要正视自己的道德,还原于话语真实。鲁迅曾就翻译说过这样一番话:“极平常的预想,也往往会给实践打破。我说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真正地搞翻译,就会遇到困难,譬如:某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来时,创作的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的钥匙一样。”在面对理论著作的翻译时,毛泽东也给与指示,“必须坚持意思准确,不走样,宁可‘信而不顺’也比‘顺耳不信’好上万倍。”[6]可见,翻译就是要用最恰当的语言再现原文的意思,不可贪图安逸和轻松,也不可美而不信或虚与委蛇,曲解原文的意思。从支谦的文质之争,到彦宗的“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以至严复的“信,达,雅”无不体现出翻译的首要准则即忠实原文。

傅雷在家书中所说:“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人会了解的。”他始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以诚为原则。真诚,不仅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上,而且在对感情上也是重点强调,特别是傅聪年轻时就出国求学。和言辞一样,傅雷认为在恋爱问题上,真诚是最基本的原则。暴露自己的缺点总是越早越好,越晚越糟。即使是在傅雷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任然井井有条,诚以待人。“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遗书中所提到的所有,均是他真诚,负责与严谨的体现,正如他对待翻译的严格与细致。

2、持之以恒,锤炼语言

傅雷对子女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十年如一日,而不是一时兴趣所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父母都希望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持之以恒的少之又少。比如普通话,在有方言的地方,父母想给教孩子普通话,而且也做到了和孩子接触说普通话,但是有一天不留神的方言说不定就给孩子最深的印象,而忘记原来的标准。

对于翻译,傅雷也是十年如一日,每个译作度偶尽善尽美,反复修订。无论是在原作的理解还是对译文的表达,都反复琢磨。五十五岁时致函二十六岁的罗新璋,谆谆告诫其曰“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详,尤为要着。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法门。第一要求将原作化为我有,方可。”罗新璋正是在傅先生的教诲之下,历经磨练,方才成为了当代译坛的一位大家。又如《高老头》两度重译,出过三个版本,初译本完成于一九四四年,他在一九五一年重新检查旧译时,又以三月的功夫重新翻译一遍,到一九六三年,在重译本上再次做了较大的修订,相隔十七年之久。在反右运动中被错误地批判成右翼分子,他仍然默默地翻译他的巴尔扎克,后来平反了,他还是翻译他的巴尔扎克。正是他对翻译事业的持之以恒,他的作品才会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自成一派。

3、热爱文艺、趣味广泛

“热爱文艺,视文艺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介绍一件艺术品不能还它一件艺术品,就觉得不能容忍。”[3]文学艺术的熏陶,不仅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培育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傅雷曾说“非诗人决不能译诗,非与原诗人气质相近者,根本不能译那个诗人的作品。”[4]译者,需要加强气质的培养,那样译出的作品就,不仅仅是形似,并且具备神似。个人的气质也能体现在作品上,使作品更具有个人特色。傅雷把翻译看作如创作一样神圣,像个艺术家一样,精心地编制一件一件的艺术品。

他认为“文学既以整个社会整个人为对象,自然牵涉到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历史、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以至天文地理,医卜星相”。[5]如果译者缺乏这些充分之常识是很难使译作达到理想境界的。译者翻译时,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东西,文学著作的翻译,你就得了解文化背景;科技书籍的翻译,你就得懂的科技前沿;绘画书籍的翻译,你必须知道绘画的术语,暗语等等。作为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需培养广泛的兴趣,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每一次翻译。

正因为傅雷把“热爱文艺、趣味广泛”看的如此之重,他本身就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傅雷精通绘画雕塑艺术理论,在二十六岁时就写出了至今广受关注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字里行间显露出他对中西绘画、雕塑的深厚功底。以至于他把翻译也用画画作比,采用美学原则,讲究“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观。

自然,他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不忘言传身教,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其大儿子傅聪是个钢琴家,他便极其推崇音乐,并常常和傅聪探讨音乐理论。他的教育也集哲学、美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于一体,融合音乐、书法、绘画、小说、诗歌、戏曲与一身。傅雷在孩子还小时,就亲自编订教材,叫孩子诗词歌赋,让文学成为孩子的精神慰藉。在家书中,傅雷经常与傅聪谈论诗词文学,谈论中国著名诗人的风格特点,写作技巧。傅雷很重视孩子的古典文学教育,督促孩子多读顾问,并常常不远千里的把推荐的书籍寄给求学在外的儿子。这些都是傅雷注重学识和艺术修养的表现。

三、结语

傅雷家书 篇4

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

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傅聪谈父亲傅雷

我与傅聪的联系,始于1984年。当时,我依据对傅聪胞弟傅敏先生以及多位傅雷亲友的采访,写了报告文学《家书抵万金》。发表之后,我把《家书抵万金》剪报寄往英国伦敦给傅聪。一年之后,傅敏告诉我,傅聪将从伦敦前往上海。1985年5月27日,我去采访傅聪,这是我第一次与他见面。傅聪,艺术家气质,蜚声乐坛,饮誉中外。他的十个手指在黑白键上飞舞,在中国,在英国,在波兰,在美国,在日本,在澳大利亚,在南美洲……那优美的铿锵之声,曾征服各种肤色的观众,被誉为“钢琴诗人”。

傅聪不仅琴声潇洒,人也潇洒。记得他当时虽说已经年过半百,然而他一身浅色的西装,里面是鲜红的高领线衫,充满活力。我们无拘无束、漫无边际地聊着。他非常开朗,不时仰天大笑。他不拘小节,在他所住的宾馆房间里,箱子掀开,四处放着零零碎碎的东西,内中夹杂着一颗颗话梅。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本是《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中无名氏的诗作。傅聪说,他的父亲傅雷最喜欢这句诗,作为座右铭。傅雷总是忧国忧民,为整个人类的命运担忧。他是一个想得很多、想得很远、内心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傅聪记得,1948年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被极右派刺死,消息传来,傅雷悲愤交集,三天吃不好饭……正因为傅雷“常怀千岁忧”,所以他的心灵常受煎熬,常处于痛苦之中。

自然而然,我们谈起了《傅雷家书》。傅聪说,透过父亲写给他的那么多家书,足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充满父爱的人。家书》谈的是做人的原则、艺术的修养。父亲既热情,又细致,细小到衣、食、住、行都要管,什么都替你想到了。傅聪很坦率地说,有优点必然有缺点,他以为父亲过于严格、慎微。他大笑道,幸亏他一半像父亲,另一半像母亲,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宽容、乐天的品格。

童年,留给人温馨的回忆。傅聪的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傅雷在法国专攻美术,而傅聪小时候对美术兴趣不大,“胡画”一通罢了。傅雷注意到傅聪喜欢音乐。收音机里一传出乐曲的声音,好动的傅聪便会安静下来,侧耳细听。傅聪回忆道,有一天,他正在跟别的孩子玩,忽然有人传令“叫侬去,叫侬回去来”。他不知“啥事体”。回到家里才明白,父亲在跟几位音乐界的朋友在商量,让他学钢琴。就这样,傅聪到雷桓伯伯家学钢琴。最初,只是让他去学而已。不久,听雷伯伯说,傅聪学钢琴学得快,钻进去了。于是,傅雷决定置一架钢琴。傅聪就是这样和钢琴结下毕生之缘。

傅聪记得,当他的琴艺有了长进之后,父亲让他退学,在家专门习琴。父亲亲自编课本,教他中文。傅聪说,父亲教我,从未采用“旁敲侧击”。父亲提出一个问题,让傅聪回答。如果答不上,父亲就讲一个故事启发他;再答不上,又讲一个故事……一直到他经过自己的思索,讲出了答案。傅聪颇为感叹地说:“这样,学问就成了我自己得来的,不是道听途说,不是copy(复制),不是抄书。父亲这种教育方法,使我永远受用不尽,那就是独立思考。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不会停留于一,就会举一反三,在面前展现广阔的知识天地。如果说我以后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话,那归功于独立思考。我的基础就是这样打下的。”

傅聪说,傅雷是“五四”一代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应当只是理解为“有知识的人”,亦即英文中的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应当是Instruction,即有思想的人。知识分子是社会进步的先锋队。也正因为这样,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总是命运坎坷,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他们总是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做“顺民”。

我们聊及了在京举办的“傅雷家书墨迹展”。傅聪说,傅雷被打成右派时,非常苦闷。周煦良怕傅雷想不开,劝他学书法。傅雷办什么事都很认真,学书法也是如此。一学,就着了迷,字写得越来越好。

说及“文革”,傅聪以为只有用“anguish”才能表达他的心情,即内心的痛苦,而又含有控诉的成分。“文革”是大悲剧。有一次,外国记者问起他对“文革”的看法。当时傅聪在音乐会上刚好演奏了萧邦的《晚年》。傅聪当即说,中国文化在“文革”中的处境,就像《晚年》一样。

他再三说,他是淡泊的人,与世无争,只愿把一切献给音乐。他爱祖国,爱祖国的文化、河山、人民。他的根在中国。

《傅雷家书》的新收获

读《傅雷家书》,我常有一种遗憾感:书中只有傅雷写给傅聪的信,却不见傅聪写给傅雷的。这本书成了“单行道”,缺乏父子间感情的交流。

细细一想,也就体谅了这种遗憾:傅雷致傅聪的函件,保存在英国伦敦傅聪家中,当年红卫兵的“铁扫帚”无法扫到那里,这才得以传世。傅聪寄给傅雷的信,保存在傅雷家中。“文革”中,傅雷夫妇连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傅聪的信件当然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无从寻觅。《傅雷家书》出增补本时,才收入傅聪的一封信。那封信因傅聪之母朱梅馥当时曾抄写一份寄香港友人,才保存下来。

唉,历史的遗憾,已经无法弥补……

事出意外,从上海音乐学院传出消息:找到了一批傅聪的信件!

我赶到那里。听院党委介绍说,这些信件的发现者是该院工会副主席余学德同志,我便在工会办公室里寻访他。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余学德说他的发现,纯属偶然。他领着我来到办公楼二楼,在院办公室斜对面,有一间4平方米的小屋,本来是放扫帚、拖把之类杂物的,“文革”中用来堆放小字报、传单、简报之类,一捆又一捆,塞得满满的。尽管院办公室里整天人来人往,谁也没注意一箭之遥紧锁着的小屋。直至前些日子,才终于决定着手整理一下。考虑到老余来院工作挺晚,跟院里的“文革”没有瓜葛,就请他负责清理小屋。他翻看了一捆捆五颜六色、又杂又乱的纸头,忽然翻到一包用黑纸裹着的东西。打开黑纸,里面有几本练习册、几张照片、几封信,上面写着的“傅雷”字样,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他读过《傅雷家书》,熟悉这一名字。他把材料当即交给党委。书记看了,说材料很宝贵,马上请老院长贺绿汀过目。贺老一看,叮嘱道:“好好保存,尽快妥交傅雷家属。”

原来,那几张照片,是傅雷照片;那几封信,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信的底稿,《傅雷家书》中未曾收入;至于几本练习册,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傅雷夫人抄录的蝇头小字。天头上写着《聪儿家信摘录・学习经过(一)》《聪儿家信・学习经过(二)》《聪儿家信摘录・音乐讨论(一)》。

关于这几本练习册,《傅雷家书》中曾提及过。1955年4月21日傅雷致傅聪信中,有这样一段:“你那封信在我们是有历史意义的,在我替你编录的‘学习经过’和‘国外音乐报道’(这是我把你的信分成的类别,用两个簿子抄下来的),是极重要的材料……”――《傅雷家书》编著为这段话加了注解:“这批材料‘文革’中抄家失散。”然而,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废纸堆中找到的练习本,正是那几册珍贵的簿子!

征得傅雷次子傅敏的同意,我把这些练习本全部复印。

在灯下,我细细阅读着复印件。我钦佩傅雷夫妇的精细、认真:他们分类摘录了傅聪自1954年8月1日起至1957年5月20日止从波兰寄来的3封信。每一段摘录的话,前面加小标题,写明主要内容,末尾注明写信日期、地点及信件编号。信是傅雷夫人亲笔抄的,端端正正,一笔不苟!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而对子女教育如此注重,如此细心,却是天下少见的。

这几本本子是傅雷夫妇用满腔的爱子之情倾注而成的。然而,它们怎么跟红红绿绿的“文革”传单混在一起,谁也说不清。更令人奇怪的是,傅雷从未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傅聪也从未在此上学,他们家的东西怎么会弄到这里来呢?

我走访了上海音乐学院清查办公室,查阅了有关档案,这才得知当年的情况:1966年8月30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派人抄了该院钢琴系系主任李翠贞教授的家。在她家中找到几封傅雷写给她的信件(她从香港回大陆时曾去信征询傅雷意见,傅雷劝她归来),认为她与傅雷有政治联系。于是,当晚便追到傅雷家中,逼着傅雷“揭发”李翠贞的“反动言行”。傅雷不从。于是,从逼供发展到批斗,以致抄家。大抄家持续了几天几夜,直至9月2日中午才结束。傅雷夫妇受此凌辱,心中极度愤懑,于9月3日凌晨双双弃世。李翠贞教授闻讯,悲不自禁,于9月9日自杀身亡,追随傅雷夫妇含恨弃世。

那几本练习本,混杂在傅家的大批抄家物资中,用卡车运到了上海音乐学院……

潇洒淡泊的傅聪

此后,我跟傅聪在1987年有过通信。1987年6月15日,我致函傅聪,表达选载傅聪家书的意愿:

我给傅敏去信,征求他的意见。顷接他六月十二日函,云:“关于家兄信函摘登一事,请直接与他联系。这是一九八五年他在京时嘱咐我的。”现遵嘱给您去函,盼复。在选载您的家书时,我会注意删去一些涉及别人的字句以及今日看来不甚相宜于公开发表的话,请释念、放心。如蒙同意,几家文学杂志马上着手选登,以飨广大读者。

1987年8月12日,我收到傅聪从伦敦寄来的亲笔回信:

叶永烈先生:

来信收到,今天才给您作覆,非常抱歉。我不希望将我给家父母之信公诸于世,一个字也不要,这是我最后的决定,望谅解。

安好

傅聪

1987年8月12日

又过了一年,傅敏告知,“家兄(5月)16日飞上海”。这样,傅聪在1988年5月16日下午3时半刚从香港乘飞机抵沪,我便去下榻处看望他。虽说已是五十有四的人了,一年到头飞来飞去,走南闯北,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跟我前几次见到他差不多。这回他穿着一件天蓝色T恤,浓眉大眼,长长的眉毛从眉梢处垂了下来,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显得潇洒、随和。1987年春天他在伦敦曾因车祸右腿、左臂受伤,如今早已复原了。

他的视线并不囿于黑白键和五线谱。这次一见面,他就连声对我说,今年大陆的政治气氛好。他是一个对于极左路线非常反感的人,他的父母便双双死于“文革”。他说:“我们应当接受历史的教训。中国人民倒霉了那么十年,不能白倒霉!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极左的那一套,绝对不能重来!”他也对“文革”中那些封建思想的再现,十分反感。“封建思想曾给予中国以深刻的影响,只有消除这些影响中国才能进步”。

傅聪最为关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以为,有识之士,是国家的栋梁。知识分子并非只是意味着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有见识、有思想。他说,只有充分发挥有识之士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他在海外,很注意中国知识分子的动向。

很自然的,他谈及他的父亲傅雷,谈及《傅雷家书》。《傅雷家书》就是他的父亲――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傅雷是一个爱国者。唯其爱国,才会在《傅雷家书》中浸透着一片赤子之情。

“不过,《傅雷家书》是‘单行道’,只有你父亲写给你的信,却没有收入你给他的信。你写的那些信,现在可以发表了吗?”我又一次向傅聪提到这一问题。

这一次,他当面向我说明了不愿发表的原因:“与我父亲的信相比,我的信里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发表,不值得收到书中。《傅雷家书》应该只收我父亲写的信,没有必要收入我给他的信。当时的我,只有20来岁,很幼稚,我的信没有什么意思。《傅雷家书》增补本的附录中,已经收入我在1965年写给父母的一封信,那就足够了。够了,完全够了。另外,这封信发表时,把信中提及的国名打成××,使我很不高兴。那是历史嘛,何必去隐讳!要发表,就照原文登,不要打××。”

傅聪像傅雷那样,掏出烟斗,吱吱地抽了起来。他很诚恳地说:“中国这个地方,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文革’中,我的父母被逼得双双自杀。现在,我的父亲处处受到颂扬。我以为,这种崇拜也不好,不好!人们对我父亲的品格的尊重,我很感谢。但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他也有许多缺点。包括我和我的弟弟,都有许多不对的地方。《傅雷家书》不是每一句话都对。那是一个父亲给他的儿子写的家信,那是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儿子讲的话。我爱我的父亲,但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

傅雷家书 篇5

关键词: 《傅雷家书》 钢琴演奏 钢琴教育

一、《傅雷家书》

傅雷(1908―1966年),1908年出生于江南望族,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傅雷还是一个严格、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编汇成册,就是著名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可以说是一部能比较真实全面了解傅雷先生的人品、文品、学识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其毕生重要的著作,因为这是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苦心孤诣,也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在傅雷看来,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从与儿子傅聪书信的内容来看,他提倡做一个艺德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正如他给傅聪的信中所说:“先做人,次为做艺术,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另外,傅雷是一位良师,指引着傅聪在艺术道路上正确的前进,不厌其烦地为其排忧解难,在学习方面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也是一位益友、知己,与傅聪语重心长地倾心交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展示了他无所不通的艺术思想。

《傅雷家书》是一部文学著作,更被人们推崇为“艺术学徒的入门向导”,傅雷对儿子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对艺术修养的要求,不仅造就了傅聪,而且造就了更多的艺术青年,使其在艺术的道路上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傅雷用他艺术的心灵、理想的境界、自严自尊的人格和他睿智的思想家的内涵执著追求播撒爱的种子。

二、从书中“学”钢琴

(一)论乐理与礼仪

在信中,傅雷多次强调除了要练习钢琴技巧,更要注重加强对乐理方面的学习,他认为:“……琴的问题一时急不来,而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是可以趁早赶一赶,无论如何要有个初步概念……”现在社会钢琴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只注重对钢琴技巧的训练,而完全忽视了对乐理的掌握,以至于问起乐理方面的问题一概不知。傅雷注意到这一点,认为一切都应以理论为基础,进而再谈实践。他还认为一个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最好的手段就是作曲,他在信中说道:“……可惜你没有早学好写作的技术,否则过剩的感情就可用写作(作曲)来发泄,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此话的目的就是帮助傅聪整理一些心情,用音乐使自己走出苦闷。

“……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是傅雷在1954年8月16日晚给傅聪的信中所说的一段话。傅雷对傅聪平时的不良习惯进行了批评并使其改正,比如在别人家里脱去大衣的时候也要摘下围巾;和别人特别是师长或老年人说话的时候“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举止,手该如何放,不要使刀叉掉在盘子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出台行礼或谢幕的时候“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些繁琐的礼仪细节完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想到了“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二)论上台紧张

在家书中,傅雷多次与傅聪谈到了上台紧张的问题。紧张,是在上台演出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是很多人最难克服的。关于这一话题,在1954年9月4日的谈话中,傅雷就对傅聪比赛紧张进行了分析,认为“场面太严肃”,也是由于没有试琴的原因,最后结出一个结论:“……今后你切须牢记,除非是上台比赛,谁也不能先去摸琴,否则无论在私人家或在同学演奏会中,都得先试试触键与踏板。”第二次谈论紧张是在1954年10月22日,当时傅聪离比赛还有3个月的时间,可能是压力太大,产生了紧张的心理。傅雷是这样回应的:“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除了这一点,还让傅聪“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对待紧张问题,傅雷从演出技巧和人生哲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大难题,给我们提出了最有效的办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论演奏技巧

在乐器演奏的音色、音强、音质方面,傅雷就“柯子歧送来奥艾斯脱拉与奥勃林的FrankSonata”,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进行了对音色、音强、音质等方面的分析。他通过对小提琴、钢琴及两种乐器的合奏,提出了好与不好的地方,他在信中说道:“第一印象是太火爆,不够Franck味。Volume太大,而melody应付得太粗糙。第三乐章不够神秘味儿。第四乐章violin转弯处显然出了角,不圆润……钢琴也有一个地方,tone的变化与上面不调和……”傅雷又和别的演奏家演奏的作品进行了对比,显出了他的修养与对钢琴的了解。通过他对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傅雷对音乐方面了解的深入,傅雷的这种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及追求完美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1954年11月17日的信中,傅雷去音乐学院听了一场苏联钢琴专家的个人演奏会,除了对演奏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外,还对其教学与傅聪进行了交谈,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不合理。(一)背谱的快慢,人各不同,与音乐才具的高低无关;背不出即不上第一课,太机械化。(二)改正不许看谱,也大可商榷。因为这种改法不够发挥理智的力量,学生必须在理智上认识错的原因与改正的道理,才谈得上‘消化’,‘吸收’。”并且十分想知道傅聪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看法。

对于情感、技巧和音乐三方面的处理,傅雷在信中说:“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傅雷的观点,也是音乐存在于世的最终意义,而现在的很多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曲目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注重个人弹的如何,像弹琴的机器一般,从不带半点感情,使音乐变得那么枯燥乏味,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关于技巧方面,傅雷在信中说:“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对每一个乐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技巧自会跟踪而来的。”“……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多么深刻的语言,多么深刻的教训,给现在的艺术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在艺术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阐释了艺术的真谛。

在信中,傅雷就傅聪在弹琴时的表情和动作方面也进行了讨论。当时傅聪在弹琴时的动作和表情过于剧烈,傅雷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并以李斯特为例加以说明,他说:“传说李斯特在琴上的戏剧式动作,实在是不可靠的;我读过一段当时人描写他的弹琴,说像磐石一样。”最后做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是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今的钢琴演奏家也有很多在表情和动作上过于夸张的人,导致了很多钢琴初学者的盲目崇拜,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融入到音乐当中,而并不是做几个表情和动作才算融入进去,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个音符,理解作曲家赋予这首曲子的真正内涵。

(四)论文学与音乐

中国音乐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傅雷在1954年12月31日晚的信中就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解说,他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如果不对文字和音乐的历史有相当了解和深厚的积累,是很难做出这样的评价的。这封信足以说明傅雷对中国音乐史学及其文学知识功底的深厚,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把音乐与文字拿来对比,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傅雷在音乐上的造诣除了上述的方面之外,还对古今中外音乐家和作品风格,对外国音乐术语,以及肢体的动作、哼唱对弹琴所起到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其专业程度让很多专业的音乐人士都自叹不如。傅雷渊博的知识深深地影响着傅聪,像指路标一样指引着傅聪前进的方向。

三、结语

傅聪在回忆《傅雷家书》时,说了几句这样的话:“我觉得‘家书’的意义最简单来说,就是我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就是这个东西,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精神的东西。这个精神价值包含了很多东西,东方的西方的,是一个很博大的精神价值,可是绝对不是物欲横流的世界。有时候我对这个世界感到很悲观,我父亲其实也是,你们看‘家书’可以看出这点来。可是,只要我还活一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是干下去,坚持我的这种理想,坚持我的追求,坚持我的精神价值。”

傅雷家书 篇6

――他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可谓多艺兼通,有着独特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否定,终于在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饮愤弃世,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然而,我对傅雷先生更深入的了解,却是在读了《傅雷家书》之后。这是一部在20世纪80年代即广为传阅、对世人印象最深、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家书,是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其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回国后,他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也许是受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的影响,他不仅自己养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治学作风,而且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傅聪、傅敏也是管教甚严,有时到了苛责的程度,例如吃饭时不得讲话,咀嚼时不准出声,饭菜不能掉在餐桌上,用餐后椅子要归位,等等。但从家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更深的却是傅雷先生的另一面――父爱。

家书中的字字句句都充满着父亲对在外求学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私的关爱。在一封给大儿子傅聪的信中,傅雷甚至为自己曾经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对于一向性情耿直的傅雷先生来讲,这个道歉无疑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超越!

傅雷先生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体会却是极其细致、深刻的。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该如何对待……父爱之伟大、之细腻,由此可见一斑。

贯穿着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正是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最终成为蜚声乐坛的著名钢琴大师。

也是在严父慈母的培育和关爱下,作为教师的二儿子傅敏认识到:“……传授知识比教人容易,如果只教书而不教人的话,书绝对教不好;而要教好人,把学生教育好,必须注意身教和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最终成为优秀的英语特级教师。而这样的结果,正是傅雷夫妇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我们看傅雷先生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也正和傅雷先生对待其他一切一般,可看出傅雷先生是怎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心力,在对生活、祖国与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的。

家书充满了父爱,家书写满了真情。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溢于家书的字里行间,给天下的父母和子女以强烈的感染与启迪……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面对当今社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教育的软肋,对照傅雷夫妇对孩子的教育,着实有反思的必要!

傅雷家书 篇7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晚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①。——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恶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只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选自《傅雷家书》)

触点感发:

13.这是两封父亲写给远在异乡求学的儿子的信,书信体使用第二人称对于抒发真情有什么好处?

14.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回想孩子的一切,父母“快乐而惆怅”,你怎么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父母的情感总是复杂的。你感受到父母复杂的情感了么?

15. 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你和父母出现问题时,有没有真诚反思过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呢?

傅雷家书 篇8

作者傅雷,字怒安,是一名文学翻译家,1927年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从他的生平经历和文章看,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庸才,而是深受各国文化熏陶、思想开放,又不拘一格的学者。对工作认真严谨,对孩子言传身教。

事实证明,傅雷和夫人的苦心并没有白费。两个孩子都十分优秀,一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一个是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从书中记录的日期来看,书信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傅雷给儿子的信中,并不是一味的嘘寒问暖,有的甚至没有,更多的是给孩子的建议。无论是学术方面、艺术方面、感情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均有涉及。初出家门、初涉世事,更是需要父母作为过来人的点拨。傅雷秉持先做人、后成家的观念,谆谆教导,更难能可贵的是点到即止,只负责提醒建议,并不横加干涉。既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让他少走弯路。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傅雷却没有把这种感情沦为庸俗的溺爱。

傅雷也并不是生来就完美的父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跟着你痛苦的童年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艺术的壮年。”他对孩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人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深沉的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学会了更有耐心,学会了做一个优秀称职的家长。

也许我们会经常抱怨父母对自己“严格苛刻”,也许会因为父母“多管闲事”感到厌烦。其实我们也明白那是爱的表达,只是方式欠佳,却又总是忍不住将不满宣泄到父母身上,事后又暗自后悔。换个角度想想,这难道是父母的错吗?如果你能常常和父母交流,主动向他们倾诉心事,父母也就不会因为担心而偷偷翻看你的手机。如果你足够努力专注,用心做事,就算结果不尽人意,父母也不会唠叨指责。所以,遇事不要总是归结于客观因素,也要多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多从自身找原因。

外界对该书这样评价:“《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