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0篇正文

《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时间: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去总结经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细致的小编Waner帮助大家收集的10篇学生会工作感想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1

我进入学生会才一个月,不是很长,但我也感受到了文娱部这个部门的工作还是算多的,也可能是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吧。当然我也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当然我们也会尽力去做好。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工作,我感觉到很充实,时间被充分利用时我非常开心,不用像一部分同学那样喊着无聊。我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办事。当然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些时候很多事会重叠在一起,那也就免不了到处跑。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有点辛苦,可还是挺快乐的。在思想上我知道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很好的办成的,而是靠集体有效的分工合作才能做好。我的团队意识得到提高。

通过我的观察,学生会很少开集体大会,我觉得挺好,开部门小会才能杜绝推脱,才能把工作分配的更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每一次的小会都会刚工作更明朗。

在这一个月里活动主要就是团学培训以及十佳歌手预赛,大家做事都很积极,合作的也挺好,每发一次短信,每打一个电话在锻炼我。比如与不停的人通话注意的细节项称呼以及传达的各类信息等我从中也学习到了许多,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当然学生会不只是一个处理各种活动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地方,从中不仅人事到更多的学长学姐同时增强了与人文学院各个班级同学的联系,有了更多的新朋友。也为以后更好的做事打下基础。

当然从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会粗心会有点小错误,办事不够圆满,与学姐学长的沟通交流不够等等。当然有不足才会有更好的进步,我也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的。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2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近些年来,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民办高校的学生组成复杂多样,在政治观念、人生追求、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求知欲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都较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中更加需要高度重视情感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作为从事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并兼任思政课教师就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投资,通过不断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此来增进师生关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融进自己的感情,增进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由应届、往届高考生和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生)组成的。由于成分复杂,是一个多样性突出的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从笔者在三年带班中了解到,民办高校学生中除了外地考生由于高考失利成绩低进入民办院校外,上海本地考生有两种入学方式:一是自主招生考试,即在3月份由各个民办高校自行组题进行招考;二是普通高考。由于生源问题,往往自主招生考试的门槛很低,这就造成三校生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高考生的比例。从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来看,有这样几种情况:父母经商或忙于工作无暇教育孩子;单亲家庭;与年迈的祖辈老人一起生活等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的行为有偏差、网络游戏成瘾、自我约束力不强、追求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学习目标模糊,将"混文凭"当做来校读书的唯一目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堂中也体现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当下社会中的歪风邪气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功利化倾向明显,思想素质偏低。从专业教学课堂中体现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弱,往往跟不上老师所教授的课程进度,加之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生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由于民办高校的录取批次靠后,学生除个别因发挥失常导致成绩低之外,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只好读民办院校,在他们的高中或中专学习中也经常遭受老师家长的训斥,因此,学生的心理状况普遍带有自卑倾向。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教育背景各异、家庭环境不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情况。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用单一的知识理论灌输的教育模式,实效性差,已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从授课方式上看,民办高校思政课堂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效果不突出。

在民办学校为了节约成本,思政专职教师少而思政课时多的情况比比皆是,一般学校会采取增加思政兼职教师或合并大班(即每班200人-250人)的措施来保障教学。但是,上课人数多纪律很难控制,而且教师也很难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讨论启发式教学中,教学质量很差。

2、从教材运用上看,没有适合民办学生特点的教材,针对性一般。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是全国统一编著的属于高校必须应用的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不符合民办高职学生特点。这样使得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不能完全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的特征,也无法关注到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3、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授课多为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由于思政教学理论性强,如何上好思政课成为很多老师非常苦恼的事情。老师们讲课时相当尽力,时刻琢磨着如何能放一些吸引学生眼球的新材料、新电影,但是目前多数大学生对于思政课都比较漠视。如果能将理论化为实践中,让学生多参与实践项目,效果应有所改善。但遗憾的是,思政课在民办教育中并不会受到太多重视。许多民办高校都会以安全为由婉拒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也会造成学生知行脱节,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功利性突出,学习积极性不高。

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认为花费了高额的学费就要学会一技之长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涉及到专业核心课程会加以关注。而像思政等一系列的公共课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是干什么的都有。如:学生在课堂上宁可和同学在最后一排挤一把椅子,也不坐在第一、二排的空座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听老师讲课,而是看小说、听mp3、玩手机、甚至睡觉。老师费心安排的影视教育课,观看如《我的1919》、《高考1977》、《惊天动地》等影片,并要求写观后感来让学生自我教育。但是,学生对待作业大部分都是网上搜索下载抄袭,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可见,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是思政课难以产生实效的主要原因。

面对现状,思政教师要学会提高自身各方面教学技能,促进思政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运用情感教育心理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运用情感教育心理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一)、运用情感教育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前国家主席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思政教育者也面对着更高的挑战。首先,思政教育者自身要有完善的人格,对马克思主义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此同时,思政教育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亲和力,增加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提高教学艺术。

在教学艺术的提高上,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家楣教授提出了运用情感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的建议。卢教授认为:人们运用现代系统理论来审视教学活动,把教学视为一个系统、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展开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线的认知系统。这就存在着由教师代表社会提出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教学的积极导乐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本无预定的苦乐属性,孰苦孰乐具有动态特点。而能否乐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如何使教学活动既符合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愉悦的情绪状态中,为认知活动也为情感的陶冶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自己的、别人的种种实际,教学不仅要讲清楚基本理论观点,而且要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说明和评述,在说明和评述问题中阐述理论。在教学课堂上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讲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运用拟人比喻方法加深学生们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章时,可以将爱国学生如何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故事讲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之情。在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时,可以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法资本家造成的乱象讲给学生听,从而引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每一个章节都设计几个讨论式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大量事实材料的理解基础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情感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从前文分析的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可知如今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很容易使学生与老师形成对立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作为民办高校一线的思政工作者--辅导员必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融进自己的感情,增进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施爱于细微之处,施爱于困难之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事论事的谈问题,不用侮辱的语言伤害学生身心。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与学生们常谈心,让自己变成学生们的朋友而不仅仅是管理者,将情感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后,辅导员就能够熟悉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气质类型。然后与学生沟通就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气质类型来进行思想教育。辅导员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去了解情况,在其犯错误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批评教育。如面对带有倔、急、粗、直特点的胆汁质学生对其批评教育时应该直截了当的指出错误并且要以柔克刚防止学生的对立情绪;面对带有活、快、变、热特点的多血质学生对其批评教育要加大批评力度,还要经常敲打做好巩固工作以防重蹈覆辙;面对带有稳、恒、慢、冷特点的粘液质学生再对其教育之前要多交朋友、多谈心,摸清思想,做好预防工作;面对带有细、脆、僻、闷特点的抑郁质学生时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帮助,他们就会积极的面对问题或错误,在老师的引导下改正,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会行之有效。

三、重视情感教育心理学在思政工作的作用

随着心理学在情感领域的研究,以及出于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学中的情感现象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对情感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加深。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留存着许多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的认知。如孔子在《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到《雍也篇第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近现代我国多位教育学家也提出诸如"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废止注入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自由,提倡启发式教育"、"活教育"理论等等都体现了对教育中情感的关注。

2003年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专家达成共识,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情感教育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层面中看,卢家楣教授认为,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者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教育者和受教育的人都是情感丰富的现实的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真诚交流、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开展。为此,我们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心理学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善于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引起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的共鸣。当师生情感相融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当师生情感相悖时,学生就会抵制、排斥教育。因此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增强对情感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开展情感教育,适时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使其健康发展。总之,情感教育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改进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情感教育这座桥梁,把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家楣等。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2]谢文平。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3]邹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月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3

关键词:认同感; 双向沟通; 高校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08-03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一直是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阻碍有效沟通实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导致彼此缺乏信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大学生认同感的研究,国内教育工作者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并逐渐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多数学者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界定了认同感的概念,即在认同感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语,例如政治认同感、个人认同感、集体认同感、社会认同感、民族认同感等等。因此,本文首先要对认同感在概念上做一界定。

一、认同感与双向沟通概念及其怀疑

认同感属于心理学概念,据考察,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一词。在他看来,认同是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一般认为,它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那么认同感即由认同这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映像。

认同感可以产生于不同认同对象与认同主体之间,本文所谈的认同感是指在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建立起来的,在双方心里针对对方的种种表现表示接受、认可甚至模仿,并由此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心理反映的总和,亦即个体对于置身于其中的人际环境、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的正相关的认知观念。其表现在:认同教师的身份、学识、人格,认同所在学校环境,认同大学生活,认同集体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等。并由此及彼,影响其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等认同感的形成。可见,本文所谈的认同感,已经大大超出了弗洛伊德对于认同在心理过程中的最初设定,包含了由此原点产生的信仰、行为。

所谓“双向沟通”是指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交流机制,即属于人际沟通范畴。借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人际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与大学生既是沟通过程的主体,同时也是沟通过程的客体。因此,沟通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由于师生之间认同感的实现,从而打通了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心理上的阻隔,使双方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保持畅通,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传统式的灌输式说服教育,向构建认同感的沟通式教育方式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忽视彼此认同感的建立,或者对于这种理念存在怀疑,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守地看做是知识型教育,或者是行政型教育,多数存在崇尚命令式、高压式工作方法的倾向,造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沟通不畅的表像与后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认同感的缺乏而导致的沟通不畅问题,较为普遍。经过研究与分析,其具体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集中表述为以下几点:

首先,辅导员对学生实施的正向影响的实现,同时避免负向影响的强化,必需师生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应该说,大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存在绝对不通畅的问题,只是在某方面或者少数情形沟通不畅的问题才会经常出现。例如在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不十分熟悉,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出现盲区等情况下,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无法从对方立场看待问题,对待同一问题无法取得认同与谅解,导致大学生对辅导员认同感缺乏,造成辅导员不理解大学生,大学生更少会主动去理解老师等相互抵触的情况发生。而当辅导员中个别人由于自身原因或工作原因出现工作失误,或者在生活等方面发生不利的事件,由于彼此间的不理解、不信任,在学生中间产生的负效应影响反而会强化。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师生双向作用的过程,学生自觉反馈信息环节的改善需要师生认同感的建立与支持。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辅导员直接找学生谈话的场景。但是我们知道,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的工作,是一个师生双方自觉自愿的过程。因为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学生方面自觉的信息反馈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辅导员与学生谈话以后缺少学生的反馈信息环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无疑会大大缩水。如果缺少学生的反馈信息环节,辅导员即使想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加大主动沟通的力度,从而对这一环节进行补救,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存在认识的差异等原因,在学生心目中并不一定会认同辅导员对于工作付出的努力,使学生一方反馈环节改善的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得到部分反馈信息,其真实性也将受到质疑,这种补救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最后,为预防大学生中出现厌学、消极对待大学生活,甚至极端事件的发生,应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每一届大学生中,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同程度地遇到一些问题的困扰,例如经济贫困、对大学生活、学习不适应等,或者在人际交往方面处理不当,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每所高校都有近20%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由于学生个体性格差异等多方面原因,一般情况下,这类学生是不太愿意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尤其对辅导员、老师等从事学生工作人员,受传统观念中师生之间存在等级差异认识的影响,更主要的由于认同感的缺乏而导致师生之间信任感缺失,他们很难会主动向辅导员开口倾诉自己的困惑。如果再有前面各种不利情况发生在这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学生身上,又得不到辅导员及时的疏导与帮助,这类学生在工作中问题较为突出。一般表现为不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或者与同学或者老师关系紧张,厌倦大学生活,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这方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三、认同感的建立与双向沟通的实现

综合上面的论述可得,认同感的建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要建立师生之间的认同感,从辅导员方面应该主动承担起实现双向沟通的主要责任。作为辅导员能够自觉认识并履行这种责任,完善专业化机制是最直接的保障。首先,建立严格的辅导员准入机制。严格来说,对于辅导员的选用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程序,对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考察和审核,严把 “入口关”。其次,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对新加入辅导员队伍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这种培训应加入心理培训内容。对已经加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加大学生反馈信息的比重,重视来自学生的信息与评价;第三,建立严格的进入与辞退机制,对于学生评价没有达到标准的辅导员,应给予辞退处理;最后,为保证上述机制的正常运行,应建立一支独立的、动态的评审专家库,对以上进入机制、辞退机制监督并实施。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上机制,从而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这是构建师生之间认同感的重要前提。

有机制作为基础,尤为重要的是,需要构建一种辅导员文化,将对辅导员工作的敬业精神纳入其中。当师生之间由于认同感危机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辅导员应自觉下功夫钻研新时期大学生在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经济条件、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点,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才能从根本上认同当代大学生的所知、所感、所为,才能在自己心目中逐步建立起对当代大学生的认同感。从大学生方面来看,应该清楚辅导员的工作并非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为使同学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成功走向社会的监督人与领路人。大学生可以对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个别事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绝不能将学生工作本身看做是自己身上的枷锁,甚至有破坏学生工作的言论和行为,从而逐步构建起对于辅导员及其工作的认同感。尽管,这种认同感是属于较为狭隘范畴。

可见,大学生认同感的建立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认知及心理趋同的过程。一旦这种认同感建立起来,距离畅通的双向沟通的实现就近在咫尺了。诚然,大学生认同感的建立,也不一定立刻就会带来双向沟通的实现,这其中还存在复杂的心理过程。但是,如果缺少这种认同感,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四、认同感的建立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思考

本文前面提到了狭隘范畴的认同感,即指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学生工作的认同感的建立。事实上,由于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承担人或者叫管理者,那么,大学生的认同感同样包涵其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认同。由于辅导员与学生交往密切,其个人素质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等均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实中,正是由于许多辅导员自身出现许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及其学生工作认同感的建立。因此,作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一部分,辅导员自身的素质与大学生认同感的建立息息相关。因此,本文认为,除了从客观方面保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以外,更主要的是应该在辅导员自身的视角努力,从提升辅导员的公共意识、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等三方面强化自身素质,强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

首先,在公共意识的培养方面。现实中,多种社会思潮并存,而尤以物质主义、个人至上等思想甚嚣尘上,导致社会浮躁、诚信缺失、公共意识缺失,必然在大学生中间产生消极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成的引导者,辅导员必须具备成熟而坚定的公共意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对辅导员认同感的建立。其次,在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方面。作为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信念,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热爱辅导员工作、热爱并尊重教育对象。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钻研大学生思想、心理、价值观念等规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要做到这些,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规律、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基础知识,同时最好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将有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专业知识的精深程度也是影响学生对辅导员认同感构建的基本条件之一。第三,在人文素养方面。人文素养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畴,它是指在掌握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而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人的内在品质。在这里即是指在掌握以上专业知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辅导员的内在品质。它应该包涵辅导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伦理、人际关系等人文内涵有较为准确、理性的认知,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合理行为,主要包括实现与同事、学生实现积极、有效的沟通,合理定位师生关系以及善于协调大学生之间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执行工作决策过程中会更关注大学生方面的感受,因为辅导员们很清楚,他们工作对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大学生群体,而不是毫无感情的物。这样的工作原则无疑会得到学生的认同与支持,必然会促进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从而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也将会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总之,做到了以上几点,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牢固而深刻的认同感就会易于建立,很好的实现双向沟通,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375.

[2] [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3]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邓治文,卿定文.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 [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0-123.

[5] 张杰.高校“80后”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及其引导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12-122.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4

一、提高自身学识

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越高尚,其思想教育就越有说服力。辅导员是教师,因此要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

1.辅导员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

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主体,其基础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辅导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时事政策,增强自身理论素养,为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积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在辅导员工作中很迫切,也很必要,因为辅导员要经常面对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刚踏上辅导员工作岗位时,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我都会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害怕由于自己没有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而导致学生想不开出大事。因此,我们辅导员要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更多的解决自身和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就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了。

3.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学生工作活力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辅导员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要敢于否定旧的经验,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要敢于打破常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入手,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上开拓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做辅导员应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表。在政治上,你是旗帜;在学业上,你是导师;在品行上,你是典范;在情感上,你是朋友。为此,辅导员要扮演好4个角色。

1.政治上做旗帜

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敏锐性强,觉悟性高,始终具有良好的政治形象;善于结合高校改革实际,联系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坚定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普遍感受到学生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区域性的军事冲突等敏感问题持高度关注的态度,但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相对默然。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以学生关注的敏感问题为切入点,依据我国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载体,适时召开报告会、座谈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业上做导师

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层面上,辅导员的学识水平、学习态度、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动力。因而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科研水平,而且要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懂得学生管理业务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引导学生增强现代学习观念,调整学习思路,既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和思考的责任、乐趣,又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探索学习方法

3.品行上做贤师

大学生喜欢从感性角度接纳周围的人和事物。学生对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接受,首先是从对教育者(包括辅导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开始的。辅导员要成为贤师,在人格精神上要做到: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校为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于本职工作;待人接物出于公心,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慈爱、自由、平等;具有乐观、积极的健康心理,能够带动学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总之,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为师者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深刻内涵,从而言语循之、行为蹈之,逐步做到自律、自强。

4.情感上做朋友

人是情感动物,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须用真情实感与人进行交流,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换回真情。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博得学生的爱戴;要走近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用真心呼唤真心;要主动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肯定学生的自身价值,充分信任学生的自律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勇气和热情;要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甘心做他们的“回收站”。

三、融入情感工作

情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是情感沟通工作,大量的思想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情感问题。

1.在形势政策性思想问题上要倾注实情

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可能会使一些人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从全局利益、根本利益出发的政策调整,往往就会使一部分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这些人可能会不理解、不明白,从而产生思想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大学生的知心人、做思想工作的有心人,真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与大学生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

2.在实现困难性思想问题上要融入真情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当个人和家庭遇到困难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有的甚至会背上思想包袱。辅导员要能够真心实意、情真意切地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慰藉,诚心诚意地给他们以温暖和关爱,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以情感人。要做到以情感人,教育者必须关心和体贴受教育者,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教育者应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不仅传播知识,而且在思想、政治、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起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深厚感情。

3.在理想前途性思想问题上要充满感情

对于大学生因在奖励处分、入党入团、奖学金、就业等理想前途方面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既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还要从感情上及时给予接近、体贴和帮助。要立足引导,使学生既看到自身的优势,又看到社会的需要;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发展,尽量做到把大学生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振奋精神。

4.在内外关系性思想问题上要主动“热情”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生病、贫困、有缺陷的学生要有更多的爱心。要明白爱的春风可以融化冰雪,爱的甘霖可滋润心灵。对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存在隔阂或矛盾而引发的思想问题,辅导员要主动介入,及时加以疏导,帮助矛盾双方疏通思想,进而化解矛盾。

四、树立创新意识

一是观念创新,使思想符合变化了的新形势。二是思路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三是内容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大学生需求。四是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体制和各项工作互相配合、覆盖全社会的一体化、立体化、网络化的工作机制。五是方式创新,注重用说服、疏导的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六是方法创新,善于运用相应学科知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七是手段创新,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八是载体创新,善于创新、运用新的有效载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落实具体工作

1.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军训教育、“两课”教学,加强学生的心理适应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堂,向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还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及时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奋发图强。

2.构建一组沟通的平台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辅导员应该拓展思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组现代化的交流平台。除了电话交流,还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与之沟通。针对学生上网比较多的现状,还可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例如:组建QQ群、微信群、飞信群,可以接受学生的匿名交流等。通过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络方式,结合传统的交流形式,构建了一组沟通的平台,这样的组合平台在具有便捷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立体式多重覆盖,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的畅通。

六、要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有一整套的制度和规则,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日常行为、评优评先、违纪处分、困难补助、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生学术科研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辅导员必须熟练掌握。同时,辅导员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的规范化问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循人情,按章办事,严格程序。特别是关系到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升学推荐、就业推荐、违纪处分等更要按章办事,不可马虎。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使现代网络技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就业、心理咨询、资助、素质拓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辅导员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以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和对学生满腔的热爱,以自己的真心、热心、耐心和细心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5

关键词:心理问题 角色转换 大学生思想教育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社会变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的精神生活就容易产生不适应和不协调,而作为正在步入社会但尚不成熟的群体――大学生,更是处于社会、家庭、自身发展等种种变化和压力的中心。因此,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直到今天,在高校中进行的诸多调查显示,仍然有10%~20%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开掘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励他们的学习工作热情,圆满完成大学学业呢。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一重要原则去解决好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及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角色心理换位的方式,试图运用教育心理学原则对角色心理换位的方法和作用,做一些探讨。

一、角色心理换位的作用

“将人心比自心”“将心比心”就是粗浅的心理换位。所谓“角色心理换位”就是甲对乙所处的地位及客观环境在心理上进行设身处地体验的一种换位。此时甲的心理态势与乙的心理态势,大体上形成一致。这种甲乙心理上的换位就是角色心理换位。这就是角色心理换位起决定性作用。

二、角色心理换位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采用正确方法进行角色心理换位并运用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摸清被教育者情绪波动变化的根源,是奠定角色心理换位,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人的思想认识变化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受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等因素影响制约和决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那么我们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首先应找出他思想变化的症结和变化的因果关系,不能就事论事,忘却其他连带关系去处理。而是应该主动探索学生掉队的主客观原因,得到客观圆满的答案后,方可拿出处理意见。这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动机看需要,通过行为看动机的做法,也就是寻找把握被教育者情绪波动变化的影响源,只有把握影响源,才能奠定角色心理换位基础并有针对地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才能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2.确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感情共鸣点,是进行角色心理换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主观体验。人的感情有肯定性情感(如理解、喜欢、赞扬等)和否定性情感(如痛苦、厌恶、憎恨等)之分。我们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是变否定性情感为肯定性情感的过程,使其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目的。青年学生大多数都有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只要我们努力寻求这种感情上的共鸣点,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融哲理于情感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实现双方在共同理解基础上的思想认识的理性升华,是运用角色心理换位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这一根本目的的重要途径。人不但有感情,而且也有理智,找到换位双方在感情上的共鸣点并不意味着思想工作的终结,而要遵循人的心理变化活动过程的“知”“情”“意”等运动规律,在“知之其源”和“动之以情”的基础上达到共同的信任和理解。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满足其正当合理的需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促使其内心的省悟,促使思想认识上的理性化。

4.我们学生工作者要积极主动为困难者抚慰相济,替不幸者排忧解难,为彷徨者指明方向,帮失意者振作精神,才能使之正确地处理好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需要与为社会贡献的关系,自觉地把他们的正当需要同承担的社会义务结合起来,把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统一起来,逐步把青年学生的各种行为引向正确、健康、向上的轨道,从而完成角色心理换位切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三、角色心理换位的作用

运用角色心理换位的方法,对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感染性、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角色心理换位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运用角色心理换位,把自己置于青年学生的客观环境中去,调查预测其需要动机,是寻找青年学生思想问题根源的科学方法。运用角色心理互换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群体的需要层次,摸准学生群体思想活动的脉搏,有的放矢地做思想工作,力求平衡学生的心理态势,提高解决各种矛盾的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角色心理换位,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性。“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实施角色心理换位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首先必须从“爱生如子”“严中有爱”的感情投入,达到心理相融,引起心理“共振”,从而使对方产生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才能使受教育者在理解中受教育。在释疑解答中受到启迪,这样既改变了那种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也防止了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弊端, 增强了思想工作的感染力。

3.角色心理换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相互联系的,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通情才能达理,理明才能促行,这是我们学生工作实践中经常体会到的。要以理服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出发,才能满足学生群体物质的和精神的合理要求。学生的正当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强化对学习工作积极意义的认识,而且也能唤起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因此,在帮助学生群体解决正当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晓之以理,以理励志,以理促行”,才能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这样才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学克。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2005.21(3):75~78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8~290

3.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导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教育 必要性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028-0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情感的重要内容,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在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对于感恩教育之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以及如何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析之!

一、感恩教育之于大学生资助工作之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财力状况的日益强大,国家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保障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下,以各高等院校、社会等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奖、贷、勤、助、免、补”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得益于这一政策的恩惠,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大学的学业都得到了较好的经济保障。然而,与此不谐调的另一景象却是,相当一部分受助大学生,对国家、大学和社会所给予的这种资助,认识上存在着错位和缺位。他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情感冷漠,视这种扶持为理所当然,并已造成道德和人格的缺陷。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但是,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感恩教育的教育体系还远未形成。因此,在高校的资助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来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最强音。何谓“和谐社会”?笔者的理解就是和谐发展的社会,它包含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诸多方面。而建设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那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具有和谐思想意识的人呢?本人认为,具有和谐思想意识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而一个能够感恩图报的人也容易养成和谐的思想观念。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们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使他们逐步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养成知恩图报的观念;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才能使他们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 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使他们对生活寄予希望, 对别人施以爱心, 对工作报以责任, 对社会予以回报,从而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知恩图报的道德大旗,形成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的道德氛围和思想共识。

其次,从强化社会主义大学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从德育的终极目的来说,育人是高校的最高任务,社会主义大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做人,做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学会感恩是做人的必然内容,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为一个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即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及完善的人格。感恩教育对于我们追求德育实效,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最后,从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的角度来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于塑造完善其健康的身心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感恩教育。因为,只有我们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他们才能较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也才能为承担责任和完成义务而努力奋斗。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身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使命,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承传的艰巨任务。如果他们没有感恩报恩之心,就决不可能对国家和社会有自觉和自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感恩教育,绝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只是培养其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也极为重要。这是因为,人文素质是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因,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增强。

二、大学生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战场,高校经济资助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重要途径和渠道。在高校的经济资助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选择感恩教育的载体,如何开辟感恩教育的可靠路径,对于感恩教育的效果和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来看,以下几种路径较为行之有效:

首先,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重要方式,形成恰当的正面引导,对于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十分有效。《礼记》曾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众所周知,榜样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作为高校的资助工作者,身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责,不仅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让感恩意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在受助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而且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上得课堂,入得生活。我们要在让学生懂得“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诱导,使其生发出愉悦的情感,并转化、升华为一种要回报恩情社会责任感。在助学部门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一直坚持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用成绩激励学生,用行动关怀学生的工作原则来践行“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要一直重视德育的情感关怀、体谅和感情移入,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交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启发、默化,彼此共享感受和心得。同时,各高等院校的教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感恩心理,尤其是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态,其感恩言行更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所以,学校要努力营造“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恩一体的系统感恩环境,使受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其次,以营造教育氛围为重要载体,较好把握宣传造势和性情塑造的结合点,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可靠手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受资助的大学生而言,往往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对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有事半功倍之效。但如果不能较好地营造感恩教育的气氛,对受助学生进行生硬和填鸦式的空洞说教,无异于给这些贫困学生贴上贫困的标签,打入“另类”,从而不良的心理压力和影响,政治教化的功效只能适得其反。因此,作为感恩教育的主战场的各高等院校,应在感恩教育的方式和形式上积极探索,找到恰如其分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此外,各高等院校还可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讲述感恩故事、创办感恩小报、设计感恩广告、编排感恩节目、举办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算一下亲情账等活动,使感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达到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

最后,以激励受困学生的社会实践为核心手段,从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着手,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养成的坚实保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意识的培育和养成,不仅靠教育的引导和渗透,更需要强化以社会实践为核心手段的保障机制。在社会价值观念复杂而又多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相对独立、思维相对活跃、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建立以社会实践为核心手段的感恩教育长效保障机制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必须要力戒感恩教育节日化和形式化,而应从教育的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计划”,并切实强化高校、院系、班级共同参与的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教育体制。就社会实践的层面而言,作为资助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突出其自身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奉献,并在奉献中体味给予者的快乐,站在主动者的位置上体验给予、责任、奉献的,达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结合,实现由“受助—自助—助他”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近而明确自身的精神追求,确立更为远大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还可充分利用各高校现有的学生勤工助学的模式,形成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机制。事实充分说明,适当而有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就社会层面而言,勤工助学活动能为大学生搭建校外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促进人格的健全和成熟,从而为自身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就学校层面而言,对于无偿受到资助的学生,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机关、实验室、院系办公室、图书馆等协助教师进行管理、助教、助研,使之在实践活动中积蓄情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同时加大勤工助学的渠道,根据学生自身性格及专业特点,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与劳动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在以劳获酬中体验到人格的尊严,摒除“等、靠、要”的思想。让受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实践中,达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成长为心胸豁达、积极向上、人穷志长的合格人才。就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层面而言,诸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团队,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受,使他们易于交流,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缓解心理压力,获得归属感,通过学生团队的力量整合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受助学生可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一些教育的关节点引导受助学生的感恩行动,如在母亲节、教师节、建党日等节日来临之际,有计划地引导或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举行一系列感恩实践活动,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养成在实践活动中感恩的习惯。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同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彰显合力,共同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邱云婷。 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和策略探索[J]. 读与写杂志, 2012(8).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7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伴随认识、情感、意志的转移而完成,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关系着人的内心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因此,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员工群体,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人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做好新形势下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

有利于增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正确地认识人、科学地把握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矛盾突发期,员工在思想观念、心理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要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人为本,加强对人的研究,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可以将管理方式上升为科学,以深化对员工的全面认识,并可借助心理测评工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员工,要求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仅要有说服教育的能力,更要以自身的修养和心理品质,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个性品质的优缺点,就可以自觉而主动地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自觉地加强情感修养,做到具有较高的自制力;就可以不断加强性格修养,培养自己以身作则、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等优良性格;就可以根据心理学知识所揭示的规律和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原则,采用具有直观性、启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可行性

了解员工的需要,才能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动。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关心人的需要,掌握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员工的行为表象找出产生动因和问题症结,把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相反,不关心员工的需要,对他们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不闻不问,对他们的工作成绩不予及时肯定和鼓励,那么,即使道理讲得再透,精力花得再多,也是难以激起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甚至还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如:对因家庭纠纷影响情绪的员工,就要进行必要的访谈,进行家庭关系的调解。

激发人的内在情感,才能把工作做得更有力。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事物的态度通过情感而表现。人们对事物的态度首先在情感上表现出来,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员工心情愉快时,工作再苦再累也少有怨言。相反,员工心情不佳时,即使是举手之劳的工作,也要计较抱怨。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经常深入车间班组和员工之中,善于运用心理学原理观察员工,了解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员工的情绪变化,倾听员工的呼声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发员工自尊心的活动,带着感情去为员工办实事、解难事,员工才会激发内在活力,甘心情愿付出和奉献。

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工作有活力。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某种事情的思维,是思维的高级活动形式。在当今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因社会环境变化、企业深化内部改革等原因,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新思路,找到与时代特点和职工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有效措施。如:针对员工希望多增加收入的心理,就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引导职工勤学苦练,敬业爱岗,不断进取,在实现自身价值和为企业做贡献中合法增收。针对员工害怕失去工作岗位的心理,就要进一步强化员工主人翁意识,帮助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支持鼓励职工不断追求新知,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

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遵循认识规律,开掘职工爱岗敬业的原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现期,员工处于时事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往往会由此引起职工深层次的思考,认识出现了多元化倾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企业员工认识的心理过程,有针对性纠正员工认识上的偏差,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开拓无悔人生。一要客观求实地面对现实。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客观存在,职工的思想千差万别,就要遵循认识的规律,实事求是解答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和迷惘,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二要注重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尊重员工是交流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着重与员工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员工的认识出发,努力与员工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鸣和共振。三要切实开掘员工的主体意识,教育员工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注重心理疏导,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但因职工个体需要、期望等的差异也存在着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的认知差异。这就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正视员工个体心理差异的前提下,重视员工的心理疏导,让员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的方法来干预与自己权益相关的重大事项,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总目标对员工的吸引力。一要引导职工对企业目标产生强烈认同感,并通过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立足本职,贡献聪明才智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一个人对工作满意,则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进而激发出极大热情和能量投入承担的工作。二是可以利用座谈会、报告会、职代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征询员工对企业发展、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搭建参与企业管理的平台和桥梁。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多对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特别要真正尊重职工,重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尊重,从而使他们的心理一直保持旺盛的活力,最终形成企业与职工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使职工能自觉为企业的生存分忧,为企业的发展出力。

激发员工心理动力,强化员工创造性。每名员工在心理上都有可以激发的敏感点,激发得好,员工则工作激情高涨,创造性倍增。在工作实践中,员工的理想目标符合实际时,才能激发起内在动力。一个人选择过于容易实现的目标,虽有成功的把握但难以调动心理动力,潜力不能发挥;相反,选择难以实现的目标,则丧失信心,失去动力。企业要针对员工的差异性制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让他们在不断追求中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制度中,要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建立起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长效机制保证对员工的正面导向,使员工明了企业的倡导和鼓励,从而把自己的追求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二要通过不同形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荣誉感可以使员工产生明显的优越心理,从而持续进步,不断追求。为此,可以通过会议表扬、电视报道、报纸宣传、建光荣榜等不同的形式,为员工荣誉感的增强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三要典型引路,使员工学有榜样。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典型引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车间和员工中去,不断发掘和总结职工中的先进典型,并及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宣扬好,切实营造浓厚的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

注重真情实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思想教育成功的前提,强烈的积极情感能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以高尚、炽热的情感,以情感叩开员工的心扉,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员工的积极情感,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感,引导他们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理想、信念的境界,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员工在情感上不断升华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把能为企业贡献一份力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1JGA06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73-02

幸福,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渴望和永恒价值,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虽未提及“幸福指数”一词,但幸福的论述几乎贯穿始终。不论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提出,还是“教育公平”“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民生话题,都不难让人感受到其中所折射出的对“幸福感”的追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幸福感再次得到重视,作为衡量人们主观感受的幸福指数逐渐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而对于高校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化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而和谐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则是满足大学生对幸福的体验。

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幸福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幸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关心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而“我们为什么不幸福”更是成为困扰大学生的最大问题。英国和美国社会学家联合做的研究表明,大学也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研究称,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线,青少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中年最弱,“谷底”大约在44岁,而大学时候正是幸福感开始降低的起点。如何在和谐视野下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幸福感

幸福感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也有学者指出,幸福感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以及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也就是说,幸福等于美满生活加上愉悦身心加上和谐关系。费尔巴哈论证了“幸福必须是生活的,生活必须是幸福的”“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人的一切现实生活都为追求幸福。也有外国学者指出,从心理层面讲,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就是西方心理学界强调的“幸福观”。简单来说,幸福感其实就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和体验。

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普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宅居”“网宅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权力至上主义等不合理的幸福观正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有学生认为,吃饱穿暖就是幸福;有学生认为,无烦心事就是幸福;有学生认为,追求到“白富美”“高富帅”就是幸福;有学生认为,有一个有钱有权的爸爸就是幸福;等等。这些认识使得大学生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南辕北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幸福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叔本华认为:“如果人因此一味追求财富,心灵上就会一片空白,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更麻木不仁。他们对理智的高度幸福既然无能为力,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中,任意挥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观念构成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开展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幸福教育。所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幸福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幸福感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幸福感的提高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对生活的一种认知与感受。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幸福体验,大学生只能机械地、被迫地接受思想教育,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洞、抽象,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幸福感的关注,显然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固然很多,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还是学生说了算。大学生幸福感是否提高才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和最终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而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对象是学生,其出发点和归宿也都应是学生,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上下功夫。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通过“随风潜入夜”的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途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调控作用,构建和谐心灵

健康心理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幸福感,严格意义上是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直接相关。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同时,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健康教育站)―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此外,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分层分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从认知、态度及情感层面为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做铺垫,帮助大学生妥善处理在学习、恋爱、就业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在自身能力、个性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达到和谐,为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保驾护航。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协调作用,营造和谐人际

大学生在家庭背景、生活习俗、性格品质、价值观念、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凸显。例如,目前因高校奖学金引发学生间人际关系矛盾的现象频频出现,对利益的追逐往往引发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对立,造成人际关系冷漠甚至紧张,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与消除,学生就有可能滋生一些过激行为,从而影响校园和谐。但是,这些矛盾和问题单靠物质和行政的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润滑剂”和“减压阀”,是做人的工作,重在疏导和沟通,以起到润“心”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在这方面发挥其固有的疏导和协调作用,把协调人际关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对各种影响和谐人际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进行调控,在温馨融洽、协力合作的人际氛围中,把它们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对学生间紧张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引导大学生正确化解各种矛盾,学会宽容、沟通、团结、欣赏,坚持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营造和谐人际,使大学生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幸福感不断提高。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作用,建设和谐校园

学生会工作感想 篇9

一、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的含义及形式

正确认识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沟通的含义及形式,是有效展开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的前提。

(一)情感沟通的含义

要准确理解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沟通的含义,必须首先对情感、沟通的概念做基本的认识之后,再界定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的含义。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辞海中对情感的解释是:“情感,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个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为转移的。”①沟通的原意是指两水通过挖沟开渠使其相互流通畅达。《说文》的解释是:“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通,达也。”②《辞海》的解释为:“原指开沟而使两水相通,后泛指彼此相通,如沟通东西文化。”③行为学是最早对情感沟通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李永勤、郭颖梅主编的《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指出:“感情式沟通指沟通双方在个人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深入地进行交流,获得双方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改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④情感沟通被引入教育学,就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赵升奎在《沟通学思想引论》一书中认为:师生“情感沟通是精神和灵魂沟通的一部分,也是师生进一步深化教育、增进理解的教育方式”⑤。因此,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指的是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情感的吸引和感染,达到彼此间传递思想观念、促成认识、行动上协调统一的实践活动。因此,高中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平常和紧密的群体,更需要关注情感发展处于人生转型期的高中生的情感沟通工作,注意彼此间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进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加以引导。

(二)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的实现形式。

探讨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的实现形式,是班主任展开有效情感沟通的基础。根据高中生的实际特点和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班主任的课堂教学。班主任在课堂上的教学是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常用的形式。我们不能将班主任在课堂教学简单地认为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它在班主任与学生情感沟通上的巨大隐性作用。比如班主任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教学技巧、良好的教学氛围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第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聊天、谈心和讨论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聊天、谈心和讨论是双方在比较轻松、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情感沟通,既可以是班主任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交流,又可以是与全班学生进行的集体式的交流,如班会、团组织生活会等。第三,借助信件等媒介情感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件交流有助于消除彼此在情感沟通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也有助于保护隐私,使班主任获得学生更多的真实情感表达。

二、高中生情感沟通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与教师思想、情感的交流,达成共识,增进理解。

在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过程中,首要的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情感信息的交流是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表露、暗示和传递。高中生情感沟通中的情感交流主要是指积极的情感交流,即双方的情感交流目标一致,意愿明显,情感沟通的氛围和谐,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中,只有积极的情感交流才能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更容易使双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彼此认同。与此同时,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促成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点的交流,即双方思想观念、道德观点的传递和接收。有了班主任和学生情感上的互通做铺垫,会润滑彼此间思想观念、道德观点的交流存在的障碍与阻力。在情感沟通过程中,双方思想观念、道德观点的交流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又是学生就自己对这些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和理解状况向班主任进行反向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建立在平等情感认同基础上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的互动,更易使双方达成共识,加深理解。

(二)班主任以身教的力量感染学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卢梭说过: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沟通能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平等的心与心、情与情的无间隔沟通中,使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素养及精湛的业务能力等被学生感知,从而从情感上对其产生信赖感和认同感,并模仿和学习其良好品德。因此,通过情感沟通,班主任的身教力量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积极地支持和参与情感沟通,另一方面使其更好得倾听、理解和内化班主任所传授的教育信息,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最终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是彼此之间情感和谐融洽的途径。通过浸润着爱与关怀的沟通式教育,班主任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学生真切地观察和体验到教育者的行为举止和情感情绪,双方在这种情感沟通中彼此认同,互相理解,改善关系。

(三)控制学生的不良情感和思想行为。

高中生的不良情感主要是指存在于高中生中的消极情感和过度的情感反应。例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易怒、冷漠等及强烈的情感反应和持久的消极情感。不良的情感不仅会引起生理疾病,而且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和障碍。引起高中生不良情感的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使得学生无法适时适当地宣泄和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忧郁,这些消极情绪长期郁结形成情感问题。因此,有效的情感沟通能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对不良情感能及时地采取控制和调适的手段。

高中寄宿生出现,部分寄宿生由于暂时脱离父母的管束,缺乏严格的自律,容易引发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的行为。如打架斗殴、逃学、迷恋网络游戏等。通过情感沟通,班主任能了解学生产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澄清一些思想上存有的疑虑问题,引导其科学地、客观地看待一些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帮助其辨明、分清这些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联系实际及时纠正其错误思想、落后观念和错误的或不合时宜的行为。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情感沟通之于高中班主任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还存在漠视情感沟通、班主任情感沟通素养不高、工作方法脱离实际、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探究提升高中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就成为现实的迫切呼唤。

(一)贴近学生实际,增强班主任情感沟通工作的针对性。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每个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高中生是思想和情感状况复杂多样的。因此,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包括既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状况实事求是开展工作,又要关注学生特殊个体,实施差别化情感沟通,满足其特殊情感沟通需求。

1.结合高中生思想和行为状况,实事求是地开展情感沟通。

高中生的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波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存的特点。班主任的情感沟通工作要摆脱教育内容、方法脱离于学生实际的尴尬局面,做到贴近学生情感实际,把握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变化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层次,实事求是地开展情感沟通活动。首先,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其思想、情感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到对症下药式的情感沟通,一是要把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寻找产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原因,从而正确地展开情感沟通,进行触及问题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旷课等现象,教育者需要分析不同的情况,是经常旷课、迟到,还是偶尔性的。对于经常旷课、迟到的学生,教育者首先需要通过调查走访,查清其旷课、迟到的原因,是厌学情绪导致,还是因为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使然。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这一行为,教育者要采用不同的情感沟通方法。二是要通过各种外在的言行、情绪表现等把握学生未来的思想和情感需求,分析其思想和情感发展方向,尽早开展情感沟通,防患于未然。

2.关注高中生中的特殊个体,实施差别化情感沟通。

高中班主任工作要深入每一个学生心中,就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学生个体,如插班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针对化情感沟通活动,加强与这些特殊学生个体的深入情感沟通。首先,要做到实行差别化的情感沟通与为其解决特殊问题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其次,班主任的情感沟通工作除了要因时、因人展开外,还包括分层次、分阶段的情感沟通。如针对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班主任的情感沟通工作侧重点不一样。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这一阶段的情感沟通,班主任要针对其迷茫、急欲了解高中生活的特点,制订新生入学教育计划,结合学校的高一新生开学典礼,通过开展班会的形式,向高一新生讲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特点,也可深入走访寝室与住校生谈心、举办高年级优秀学生与新生交流会等方法加强学校领导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高一学生及时了解、适应和融入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二)提高班主任的情感和道德素养。

提高班主任的情感素养,是班主任在其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将爱的付出放在首位,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倾注真情,尊重、爱护和关心地每一个学生。新时期的高中班主任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不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冷冰冰的形象,而是充满感情和人情味。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应采用“移情式”的教育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真诚的倾注情感,爱护、关心受教育者。只有这样,班主任与学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情感沟通才能有好的效果,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进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由情知到理知。

在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有丰富情感的现实的人。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同样,学生对班主任教育信息和管理规范的认同与信奉不仅需要知性理解,而且需要情感的吸引与推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基于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情感沟通,是提升高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之道。

注释: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体会()守信践诺敢担当相忍为党求大同----对岗位工作的一点感想

一是要把握沟通互动这一关键,准确接收领导信号。对于办公室而言,绝大部分的工作启动源自于领导布署,即便主动开展的工作也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符合当前和中长期的工作思路,督查督办工作更是需要领导的授权,因此准确接收上级和领导的信号,是完整无误、无偏差的贯彻领导意图的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接收呢?我觉得应当从强化沟通、强化互动交流这一要领入手,从三个环节来进行强化:1.领导部署工作环节,通过强化沟通互动,一方面充分领会指示精神,一方面及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确保领导的指示精神具体化、方案化,并使工作落实之初即获领导支持;这一环节最基础、最前沿,最忌一知半解领命而去,或者不提建议一味拍马迎奉;2.工作开展过程环节,通过强化沟通互动,如实反映进度和困难,特别是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同时提出完整的解决意见以供领导参考,汇报这一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要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推卸责任、不邀功请赏;3.工作结果反馈环节,通过强化沟通互动,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顺势提出形成制度规章、运行机制、责任追究的意见建议,为机关规范化运作提供帮助。/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二是居其位,谋其政,当天和尚撞天钟。我们的岗位高处说,是为人民服务;低处讲,是一个职业,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虽然收入不多,但在本地区横向比,尚属上游,虽不能办什么大事,但也有那么点“小资”情调,走到人前,也还算比较体面。所以我们应当爱岗,更须敬业。或许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当前的工作生活状况也是人生自身选择发展的结果,尊重这种结果、适应这种结果、珍惜这种结果是对自身既往的自我尊重,更是为未来人生种下因缘。因此,居其位,就乐居其位,乐谋其政,乐行其职,乐负其责,不说干的精精彩彩,轰轰烈烈,但也应当天和尚撞天钟,干好份内之事。对于办公室工作来讲,更应积极建言献策,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化领导所想为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行动措施,发挥参谋助手、以文辅政的作用,真正使办公室成为参谋总部、成为领导大脑的延伸;要急领导之所急,要牢牢把握住制度落实与舆论引导两个着力点,充分发挥办公室协调沟通作用,促进系统资源集中于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不偏离;要突出目标考核侧重点,加强督察督办,切实从办公室角度不断提升领导决策影响力、提升系统内的执行力,同时加强调查研究,使办公室真正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

三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坚持做“实在人”。“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言必信、行必果,立信是立德的基础和核心。实际上,我/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们今天所做的这个“小官”,那也是受群众、受慧眼独具的党组之托,我们到岗位了、任职了,就是一种承诺,一种受托,就像古代镖局接了镖一样,无论刀山火海,枪林弹雨,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做人与做官的道德品质,是一种表里如一的“实在人”品质。当然有时候,我们做不好、做不到位那是受多种的主客观因素制约,但不去做,或不用心做甚至阳奉阴违、自行其是更要不得。有时候我在想,人生苦短,倘若每个人都能活500年以上,实在人就会接近100%,为什么?别人用前100年来了解你、认识你,假设你玩花活,后400年怎么办?没人跟你玩,形只影单。所以还是实在一点好。实在不仅是荣誉、是一种品牌,更是无形资产,影响你自己、家人包括子女,但也需要别人的发现与认可。

四是相忍为党,有容乃大,凝聚合力向前看。任何一个组织团体,总是“人上一百,各样各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秉性脾气、行为习惯各具千秋,这些客观差异的存在需要组织成员间相互忍让,相互包容,乃至相互欣赏,要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心态。周恩来同志说得好:相忍为党。做为其中的骨干与筋络,中层干部更应是一个组织的粘合剂,要通过包容增强组织凝聚力,通过民主增强组织战斗力。对于个人来言,与人为善、坦诚相见,不搞亲亲疏疏,不搞小圈子,能受窝囊气,能撑大肚船,/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传、不信、不听闲言碎语,能制止时当制止。日常工作中,要多听单位内不同意见,工作安排要立足于现有分工注意发挥个人特长,注意引导本单位内人员的思想关注热点,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助人、关心人、爱护人,积极化解影响大局稳定的不利因素,努力培养所属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作为调动工作积极能动性的切入点,将所属人员的思想至少是行为统一到工作大局中,促进全局稳定和谐,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敢于管理,敢于担当,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住。如果说做人讲包容是感情与情感的话,那么仅靠感情与情感是解决不了组织管理的事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多情况下,人的心理都是职位待遇向组织内的高层看齐,工作标准向底层靠拢,当屡有过于出格的人员和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时,对其他人员价值取向产生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所以做为中层干部,在当前形势下,不仅要善于管理,更要敢于管理,不要事事处处都当“老好人”“和稀泥”,更不要为了几张选票畏首畏尾,把制度规章当人情送人。如果管理不作为,则是对其他人员劳动成果的轻视、藐视,就会诱发更多的人发牢骚、说怪话、撂挑子、使别劲。同时出现问题时要敢于担当,要迎着矛盾、困难上,要敢于亮出党员旗臶,敢于叫响向我看齐。要在抓落实中一抓到底不走样,要在遵规守纪中行为规范。要看好自家门,/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管好自家人;要在带好一班人的时候,影响一批人。对于办公室工作来讲,还要敢于做“兜底的筐”,对于一些时间紧、任务重、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的事务要敢于做“救火队长”,责无旁贷,舍我其谁。当然事后更应向党组提出合理化建议,划清职责,理顺关系,形成日常化的工作机制,否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六是淡泊明志,怡情养性,莫让乱花迷人眼。《菜根谭》上有句话“涉世深,点染亦深;涉世浅,点染亦浅”;《爱莲说》上讲的更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对每个人都带来很大的冲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每个人都带来莫大的纠结。保持自身思考的独立性、行事的规范性,保持交往中人格的平等

性、人际的温暖性,对每个人都是常说常新的课题。“小环境,大世界”,作为我们这些处于基层一线、普普通通的“兵头将尾”来言,要正视自身的平凡、人生的平凡、岗位的平凡、工作的平凡,莫让无妄之想带来心绪不宁,莫让非份之举诱来祸事招身。正如《庄子》所言: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因此我们要摆正自身位臵,踏踏实实,平平淡淡,做好针针线线,务好点点滴滴;且看泰山之巅离不了身下的块块基石,东海之大却来自于涓涓细流,我们要于平凡处见伟大、细微处见真功。要提升自身素质,修身、修智、修性,慎权、慎欲、慎独;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各种诱惑中,管/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好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要远离奢华和浮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的古训,莫让浮云遮望眼,但求自己、家人、单位、社会平安和谐是福。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粗浅想法,只是“纸上谈兵”,莫论正确与否,有些自己也未必做到。当思想外化为行为时,总要受各种因素制约。尽管孔老夫子有云“行成于思毁于随”,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还是“前头拉车,后头有辙”、按老规矩办事,说不上什么指导思想一类,只是干好本职工作罢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对办公室主任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一、认识

1、办公室的历史起源

研究和考证办公室的历史沿革和渊源,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脉络,即企业办公室工作和秘书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就一般概念下的办公室和秘书而言,办公室工作比秘书工作内容还要广泛,外延更宽广。因此,研究和考证企业办公室历史形成,必须紧密联系秘书工作的历史由来去进行。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秘书”一词,始指宫中秘藏之书。《汉书·叙传》记载:“游博学有俊才,与刘向校秘书”。东汉恒帝时开始设秘书监,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长。《后汉书·马融传》提到典校/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秘书。魏晋南北朝设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均指文官一类的职称。南朝的“梁”设“秘书省”,开始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并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我们现阶段秘书工作的机构,有的直接用秘书的名称,如秘书局、秘书处、秘书科、秘书组等,有的以办公厅、办公室等名称出现。名称虽不一,但从事的工作主要还是秘书工作。所以秘书部门通常是指党政机关、部队、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助手。它的工作具有辅助性、服务性。围绕本单位的领导活动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撰制、处理和保管文书,代表领导或机关处理日常事务,为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服务。秘书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雏形、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办公室是随着企业发展需求、国家经济管理需要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并经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固定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它具有其它任何部门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纽带作用;又有传递信息、调查研究、辅佐领导的助手作用。是企业肌体传导系统和信息流,为企业领导执行决策提供参谋和服务,1 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办公室的工作特点和地位作用 ▲特点

从办公室的职能定位看:/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1)综合性。

业务部门都提负一方面工作,专业部门承担专业工作。而办公室具有综合性,有协助企业领导人指挥企业生产、经营全局、协且企业各部门工作的职能。密切联系各方、沟通信息、协调步伐、襄赞谋划,促进企业整体功能的最佳发挥。同时,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自身熟悉掌握本企业的全部业务,尤其是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

(2)辅助性。

其接近领导,对实施企业全面领导起保障的、辅助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协助企业领导进行调研,贯彻执行方针政策、联系职工群众、秉公办事、信息反馈以及处理文件、文稿、文电等实现的。

(3)政策性。

办公室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调研研究、制作文件、制订制度、调解纠纷,以及来信来访接待处理等,无不关系政策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和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的好坏。要妥善处理各种疑难复杂问题。

(4)服务性。

须按领导指示、意图办事,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事。俗称:后勤部、百管部,为领导提供服务。

(5)机要性。/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掌握企业文电印信、起草文件、常参加领导层会议,较其他部门接触领导机会多,知信息早,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机要性。

从办公室的工作要求看:

(1)及时性;办文处事讲究时效性。讲究速度。慢了延误了造成损

失。

(2)突发性;重大问题,涉稳问题马上汇报,善于控制处置。(3)锁碎性;办公室无小事,大事小事都要不怕麻烦认真对待。(4)责任性(有效性)。对所有事不马虎草率,讲究敬业精神,主

要统统上述三性的工作具体体现,互为体现。▲地位作用

工作性质属于辅助性质,是领导的助手,是处于企业中心位置的助手地位,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承上启下、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

是企业承上启下的总枢纽,是文件吞吐、信息集散、决策下达、内外联系的总渠道,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正常进行重要环节。每天处理完成数量巨大的工作量。

(2)企业领导管理工作的助手作用。(3)企业领导同志的参谋作用。/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4)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上级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作用。(5)企业领导机关的门面作用。

关口:文字关、用印关、保密关等,文件、信息上承下达均经此流通。

窗口:内外联络、群众信访、各方来人接待工作、商办事情大多由办公室出面,关乎企业形象、声誉。

3、办公室工作原则(1)准确

企业领导工作具有全局性和广泛性。一纸命令、一项决策、一个指示,关乎数千人问题,有时一字之差会产生严重后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了事,须有认真的态度、过细的作风。“准确”: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

切忌丢三拉四、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心中无数、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2)高效

处理工作的快慢、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进程,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运转效率。有时办事不及时、汇报不及时、处理不及时、丧失良机、贻误大事。“高效”:工作及时高效、尽可能的缩短办文、办事时限,切忌拖拖拉拉、疲疲沓沓、松散懈怠、拖泥带水。/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3)求实

一切工作的准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尤应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否则可能造成领导工作失误。“求实”: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切忌脱离实际、主管臆断、弄虚作假、谎报情况、信息不实,夹杂个人情感、报喜不报忧,甚至捏造事实。

(4)保密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机密大事或不应公开之事,你都可能了解掌握,因此是必须遵循的准则。“保密”:守口如瓶、滴水不漏、提高警惕、严守纪律。切忌麻痹大意、掉以轻心或为了炫耀“露一手”、“吹几句”。

4、办公室工作标准的发展趋势(1)指导思想日趋科学化(2)参谋作用日趋明显化(3)工作效率日趋高效化(4)管理方法日趋系统化(5)信息体系日趋网络化(6)工作手段日趋现代化 二、体会 1、胜任条件/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1)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条件)(2)应当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力条件)(3)应当具有旺盛的工作精力(身体条件)2、正确理解和处理几个关系(1)作用与作为的关系。

作用是客观的,作为是主观的,通过作为体现作用,要有作用要做到为人要善,待人要宽容,遇挫折要平常心。对利益要顺其自然。

(2)特点与特色的关系。

办公室工作特点:一是以总经理、书记的工作为中心,二是由封闭向开放型转变;三是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四是由程式化的经验型向高标准现代化的技术型、智力密集型转变,五是由单元型向多元型转变。只有深刻把握特点,才能自觉开拓创新,创造工作特色。

(3)协调与协同的关系。协调是办公室重要职能之一,几乎每天会

遇到需协调的工作。牵头协调不仅仅是布置工作还应主动跟踪 协同做好工作,要有大局意识,主动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做好工 作,才能体现协调效果。

(4)传达与传言的关系。办公室主任经常会受到领导指令,向某部

门或某会议或某人传达相关工作要求指示等,必须原版不走/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样。切忌自作主张,任意扩大和缩小领导的原话,更不能在领 导身边,早得知信息或机要的内容向外传言。做到不该说的坚 决不说,不该看的坚决不看,不该听的坚决不听,不该传的坚 决不传。

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体会

作为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中心枢纽”的办公室工作,在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而办公室主任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办公室乃至全行工作。因而笔者就履职二级分行几个月来获得的点滴体会述诸笔端,与同行们一道切磋学习。

一、具备“两强”,有根底。做好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一)较强的政治思想觉悟。把抓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提高工作前瞻性和预见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敢于坚持真理,善于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上保持清醒;遵守纪律,严守本份,严守机密,坚持按党的方针政策和领导意图办事,不自行其是,越权行事。

(二)较强的政策理论素养。把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良好的习惯,从而熟悉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充实现代科技知识、经济知识及法律知识,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服好务。/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二、突出“两性”,有特色。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创造性。农发行办公室工作坚持创造性,不在于进行了多大程度的创造,而在于是否具备了创新意识,以更好的手段、更高的效率开展了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才能使办公室工作永葆活力,才能不断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比如办公自动化的推进,办公室工作是否已经充分利用了电脑、互联网、办公软件等先进手段来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手段?信息宣传工作在原来利用纸质文本的基础上有没有充分利用了internet及多媒体生动多样的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来对外宣传农发行?在犯罪向高科技犯罪转变的今天,农发行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已经准备就绪,构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等等,诸如此类问

题,都是值得深思并需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加以解决的。(二)能动性。办公室工作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预测能力,做到“预而不废”,不仅要及早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苗头性的甚至潜伏着的问题;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要善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不仅要把握事物的现状,而且要比较准确地预测到它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科学安排办公室工作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预案。同时要在“摸实情,办实事,重实效,创实绩”上下功夫,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融入其中,“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快节奏,高效率”。/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三、“五个善于”,有能力。做好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还应有五个方面的工作能力:(一)善于统筹全局。要着眼宏观,围绕全局,为行领导出主意、想高招、拿办法,做到想在前,做在先,超前思考有预见,超前部署有预案,超前工作有试点;要善于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上级交待、布置的工作要领会,做到反应快,领会准,有效办事,节拍一致;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全局工作、中心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些带有政策性、综合性、思路性、倾向性、超前性、典型性、苗头性及热点、重点、难点、焦点、疑点等问题,提出观点鲜明、分析透彻、措施得力的新对策、新方案,“谋在要害处、参在点子上”,真正成为领导的“外脑”和“高参”。但是“办公室是服务领导而不是实行领导,辅助决策而不是作出决策”,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精神,绝不是可以越权行事,一定要把握好角色和位置。

(二)善于突出重点。要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和难易远近,全面安排,合理统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谓重点,就是本行年度目标、中心工作;领导的活动、指示、关注的问题;上级催办查办的事项;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切身利益;工作上的“难点”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现象等。办公室主任要找出能带动整个链条的重点环节,要把有限时间作合理的分配使用,有所侧重,把主要精力和较长时间用于最紧/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迫、最重要的工作上,审时度势,临变不乱,灵活处理,提高适时反应的应变能力,在被动中求主动,努力达到最佳预期目的。

(三)善于协调内外。随着经济金融关联度的提高和对外交往交流的增多,作为“窗口”部门的办公室,必然要与各方发生关系: 1、对上级要多请示、多汇报。所交办的事,要认真办,有结果、有回音;2、在处理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时,要站在全局利益上,毫不含糊地贯彻领导的意图和决策性意见。不要按个人喜好随意增减,画蛇添足,把事情办走了样。在协调中,要平等待人,办事公道,主动热情,竭诚服务,虚心听取意见,如实反映情况。平时,要善于同职能部门结交朋友,主动到各职能部门“走亲戚”,交流情况,征询意见,沟通感情;3、要善于交际,有一种很快能与各阶层人士融洽相处的本领。对外接洽,文明大方,讲话得体,谈吐自然,热情诚恳,让人感到踏实放心,觉得可以依赖,建立好的“第一印象”,塑造农发行员工的良好形象。

(四)善于分析思考。办公室主任应是个“有心人”,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发现为一般人所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事,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眼前看长远,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有指导性、有启迪性的建议、方案。并分析、比较、概括、综合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及时向行领导反映和请示报告,为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五)善于交流借鉴。开放性是当前农发行办公室工作一个突出的新特点。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取向已经越来越开放,各行业、单位的办公室工作遇到越来越多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客观上也要求加以共同探讨与联合解决。另外,信息社会的来临也使得通讯手段越来越先进,各行业、单位间的联系变得容易与方便,相应降低了开放性的成本。农发行目前的业务发展需要我们大胆借鉴外来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同行业学习刻不容缓,学习他们成功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加强横向、纵向联系,传播信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创造性地开展办公室工作汲取丰富的养分,为实现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办公室主任应尽的职责。

青少年环保社团骨干培训学习总结 胥艳

在学校里,听到有这样的培训,我很激动地报名了,很是向往。后来真的被录取了,觉得十分荣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所以我很珍惜,也十分感谢团中央能够组织这样的培训,**团市委给我这个学习机会。

作为**代表队成员之一,我们一行10人于7月23日到达甘肃酒泉市,怀着感激的心态开始了此次学习,当地政府真的很重视对我们的培训,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学生在环保工作方面的认可与支持,给了我们鼓励与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在酒泉市区,我们也逛了一些地方,就发现那里的绿化做的很到位,因为我们都知道甘肃尤其是酒泉市一个干旱的风沙大的地方,可是我们所看到的是当地人努力完成的大面积的森林,还有多种花草,让我们看了惊奇也受到激励。此次参训人员来源地范围广,西部各省市110名学员不远千里聚集到酒泉,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也因此结识到其他省市环保社团骨干或者大学的优秀学生,我们又热情,有爱心,也有对环保的积极付出,所以我们没有隔阂,我们亲如兄弟姐妹,高兴得拉着手聊天,从学校到社团再到本地区环保组织和组织的活动,为这把当地的环境变得更清净,我们激动地心情难以平复。也通过这些朋友,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环保组织的情况以及活动的举办情况,有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也分享自己所参与的环保活动。

比如我们社团一直挺注重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宣传环保理念,进行环保知识调查,校外的话就是河流污染、工厂污染、环保法制宣传等的调研,可是忽视了校园周围居民,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环保活动,通过一名学员我了解到,他们社团就比较重视这方面,跟当地政府、居委会合作一块,针对附近居民分发环保袋,还有一次性筷子、袋子、饭盒方面的后果教育,他们都是深入家庭里面,效果很明显,虽然并没有立即彻底的改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状况,但是使用环保袋的人群不断增多,想到这里,我都会觉得自豪,我们大学/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美化家园、保护地球,我会将这些优秀经验引进到我们社团,不断完善我们的行动力。

此次培训期间,活动内容丰富有趣,不管是心理引导,领导力增强、极地冰川变化、甘肃荒漠化治理、优秀社团代表的经验分享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很兴奋能够跟着专业的、权威的老师学习,因此,学习氛围还挺浓厚。在甘肃省和酒泉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精心安排了丰富的参观考察及交流互动活动,不管是参观防护林、风能、热能利用方面,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利用可循环的清洁能源一直是国家的一个目标。(请关注好范文网:)虽然培训时间就是那么5天,可是我觉得不管是主办方的服务效率还是学员的学习效率都很高,很感谢主办方提供的周到服务,大家都是很珍惜,尤其在大讨论环节表现的很明显,大家很有热情和激情,后来两个小时的时间都不够,觉得应该安排两次这样的交流互动环节,毕竟不同省市的人要聚到一块并不容易。

甘肃省在环保工作方面就做的很到位,很高兴恰好能参加“丝绸之路绿色行的启动仪式”,见证了甘肃省高度重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环保工作,后来成立了环保社团联盟,不仅是羡慕,更提醒我们该立即行动起来,在**也成立环保社团联盟,有句话说得好,1加1大于2,团队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人,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同为**的环境做出贡献。/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云南和四川的学员,我们像是熟悉的朋友一样聊天,话题还是围绕着本次培训,相互说着感激的、兴奋地心情,也分享各自的收获,都想着要好好发挥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社团或者学校,让本次培训发挥更大的光热。总之,这次学习都将是我一生中难得也难忘的经历。

乡镇党政办公室是乡镇机关的窗口和门面,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后勤服务等系统性工作,是承上启下、贯通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面的桥梁和枢纽,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司令部和后勤部。要真正做好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态度,谋求工作新定位。

乡镇党政办公室肩负着保证乡镇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保持上下左右联系畅通的重任,每天既要接收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命令,接待上级部门视察工作来人和来访群众,又要充当镇政府总后勤的角色,责任重大。无论接听一个电话、传达一个指示,还是核对一篇文稿、汇报一项工作,稍有疏忽,都可能给整个机关工作带来被动。因此,此项工作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乡镇党政办公室在开展工作时就要端正工作态度,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给自己正确定位,一要有甘当“服务/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生”的勇气,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各科室,服务好来办事的人民群众,真正做到“鞍前不越位”,做到“马后不掉队”。二要有争当“孺子牛”的傻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事,踏踏实实干事,不去计较苦与乐,也不去计较得与失,更不去计较名与利,能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这样才能迈开得步子,走得出路子。三要有能当“参谋者”的底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站在办公室工作的高度,紧贴领导思路,出利好主意,提中肯建议,谋发展之策。

二、善于学习,探索工作新突破

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政治经济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办公室工作能不断有所进步,时时有所突破。首先,要学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把社会变化的脉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充分利用办公室书报期刊和电子网络媒介,认真研习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三农”践行情况,切实把握乡镇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为自己工作的开展导好航、引好路。再次,要结合办公室工作特点,认真学习文秘档案、公文传输等专业知识,提高各种公文写作能力,努力成为思则能写作、写则成精品的“笔杆子”。

三、锐意创新,展现工作新亮点/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不断适应新要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了办公室工作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办公室工作程序性、重复性、繁琐性的特点容易让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从而制约工作水平的提高,影响工作进度的开展。因此,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尤为重要。每次文稿起草、综合协调、信息督察、后勤保障等都要认真研究思考,不断提出新见解、新建议,从而使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四、统筹兼顾,做好工作新规划

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需要乡镇党政办公室高效而有序地运作,因此,对办公室每一项工作的安排都要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做到合理而有序。文件的签办既要合乎程序,又要适时灵活变通,该签的及时登记,贴好处理标签,立即签处;该递的尽快呈交;该传的在主要领导批阅后即时传送;该起的及时起草,认真核稿、校对,找主要领导签发,签发后及时打印分发;该发的不论上报还是下发文件要保证第一时间发送,做到政令信息畅通;该办的要及时、认真办理好领导交代的每件事,确保事情不在自己手上耽搁。统筹兼顾,还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强计划性和条理性,做好新规划、新安排,力争“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每一项具体工作。/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虽然镇党政办公室工作事情繁杂,千头万绪,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工作能成大事的坚强信念,端正态度,不惧辛苦,扎实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献身乡镇事业的承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做好了以上四点,相信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乡镇党政办公室是乡镇机关的窗口和门面,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后勤服务等系统性工作,是承上启下、贯通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面的桥梁和枢纽,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司令部和后勤部。要真正做好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态度,谋求工作新定位。

乡镇党政办公室肩负着保证乡镇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保持上下左右联系畅通的重任,每天既要接收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命令,接待上级部门视察工作来人和来访群众,又要充当镇政府总后勤的角色,责任重大。无论接听一个电话、传达一个指示,还是核对一篇文稿、汇报一项工作,稍有疏忽,都可能给整个机关工作带来被动。因此,此项工作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乡镇党政办公室在开展工作时就要端正工作态度,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作。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给自己正确定位,一要有甘当“服务生”的勇气,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各科室,服务好来办事的人民群众,真正做到“鞍前不越位”,做到“马后不掉队”。二要有争当“孺子牛”的傻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事,踏踏实实干事,不去计较苦与乐,也不去计较得与失,更不去计较名与利,能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这样才能迈开得步子,走得出路子。三要有能当“参谋者”的底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站在办公室工作的高度,紧贴领导思路,出利好主意,提中肯建议,谋发展之策。

二、善于学习,探索工作新突破

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政治经济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办公室工作能不断有所进步,时时有所突破。首先,要学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把社会变化的脉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充分利用办公室书报期刊和电子网络媒介,认真研习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三农”践行情况,切实把握乡镇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为自己工作的开展导好航、引好路。再次,要结合办公室工作特点,认真学习文秘档案、公文传输等专业知识,提高各种公文写作能力,努力成为思则能写作、写则成精品的“笔杆子”。/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三、锐意创新,展现工作新亮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不断适应新要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了办公室工作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办公室工作程序性、重复性、繁琐性的特点容易让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从而制约工作水平的提高,影响工作进度的开展。因此,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尤为重要。每次文稿起草、综合协调、信息督察、后勤保障等都要认真研究思考,不断提出新见解、新建议,从而使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四、统筹兼顾,做好工作新规划

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需要乡镇党政办公室高效而有序地运作,因此,对办公室每一项工作的安排都要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做到合理而有序。文件的签办既要合乎程序,又要适时灵活变通,该签的及时登记,贴好处理标签,立即签处;该递的尽快呈交;该传的在主要领导批阅后即时传送;该起的及时起草,认真核稿、校对,找主要领导签发,签发后及时打印分发;该发的不论上报还是下发文件要保证第一时间发送,做到政令信息畅通;该办的要及时、认真办理好领导交代的每件事,确保事情不在自己手上耽搁。统筹兼顾,还要我们在工/ 26

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作中加强计划性和条理性,做好新规划、新安排,力争“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每一项具体工作。

工商部门办公室主任工作体会 做好办公室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工商局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体会 党委办公室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办公室主任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