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春秋》心得体会优秀6篇正文

《《春秋》心得体会优秀6篇》

时间: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春秋》心得体会 1

提到我国古代的历史书,《春秋》和《左传》是绝对不能不说的。《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左传》则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是作为儒家经典而保留下来的。

“春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一部通史。但《春秋》记事是非常简略,而且遗漏很多的,这使其史学价值大打折扣。

《春秋》的“《春秋》笔法”所造成的问题似乎很快就被人发现了,《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太史公说:“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这就是说左丘明怕孔子的《春秋》被人歪曲误解,专门为之作传加以解释,是为《左传》。《左传》是作为《春秋》的解释性书籍出现的,这个应该没有疑问。《左传》上很多记载写明了是与《春秋》做对照的,而且对《春秋》的“微言大义”做了多处解释,还有就是在记载一些《春秋》上没有记载的史实时专门注明“为某某讳”或者说“不书,不入告也”。

流传到现在的《春秋》有三种,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汉代学者认为它们都是讲解《春秋》的著作。这三传的内容大体相同,最主要的差异是《左传》用秦以前的古文写成;《公羊传》和《谷梁传》则用汉代的今文写成,《公羊传》和《谷梁传》两传记事只到鲁哀公十四年,《左传》则到鲁哀公十六年;《公羊传》和〈谷梁传〉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记了“孔子生”,而《左传》中却没有。

在“讲解”《春秋》的三传中,《左传》被认为较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想和情感态度,记事写人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这 因此,《左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其艺术特色浅述如下: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僖公三十二年)秦师经过周都洛阳北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成公十六年)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而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至此,叙述圆满结束。

《春秋》心得体会 2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六经”之一,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记录整理编纂而成。阅读《春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历史观与道德评判:《春秋》虽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孔子在记述历史事件时,融入了其深邃的历史观和道德伦理观念。他以“微言大义”的方式,通过选择性记载和精炼的笔法,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形成了“春秋笔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启示我们在看待和记录历史时,不仅要注重客观事实,更要关注历史背后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价值。

礼乐文明与社会秩序:《春秋》中大量涉及诸侯间的朝聘会盟、征伐战事以及各种礼仪活动,反映了孔子对周礼制度的尊崇和对社会秩序稳定的追求。从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建立在道德规范和制度约束的基础之上。

仁政思想与民本理念:孔子在《春秋》中通过对各诸侯国政� 如对于那些尊重礼仪、爱护百姓、推行德政的君主,给予肯定;而对于背离道义、侵扰邻国、暴虐无道者,则予以贬斥。这种

教育功能与文化传承:《春秋》不仅是历史典籍,更是教化工具,它通过记载历史,警示后人,引导人们向善、尚德、守礼。同时,《春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来说,《春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更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塑造和启迪作用。

《春秋》心得体会 3

《春秋》作为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由孔子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而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与道德内涵,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我阅读《春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历史真实:《春秋》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大事,尽管篇幅精炼,但力求忠实于历史事实,体现了尊重和还原历史的严肃态度,这对于理解和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变迁具有极高的价值。

微言大义:孔子在记述历史事件时,往往寓褒贬于字里行间,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体现出他的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这种“春秋笔法”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典范,也反映出儒家强调道德教化和历史批判的思想。

礼乐文明:《春秋》中所记载的诸多诸侯之间的会盟、朝觐、战争等行为,都围绕着周礼展开,从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对于社会秩序、国家关系以及人伦道德的高度关注,这与儒家主张的“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的理念相契合。

教育功能:《春秋》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教育工具。孔子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引导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春秋》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体现儒家思想精华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人对于历史、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理解与追求,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思考。

《春秋》心得体会 4

《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着作。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错误地视《春秋》为历史学着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少时我对历史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中学时对历史科本上的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件也记不得。印象深刻的倒是初中,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形象,因为,我对那些枯燥的历史名词和纪年数字充耳不闻,课堂上无所事事,就呆呆地用眼瞪着

历史老师的那张嘴,一开一合,那神态在脑中就刻下了,以致到今天,当其他那些曾经的老师在我记忆中渐渐淡忘的时候,对那些令我非常讨厌的历史课老师的记忆还那么深刻。

?我对历史性的东西渐渐起了兴趣是近后来的事,原由是我业余开始写作。一个写作者,哪怕是业余的,就必须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写得深刻,丰富而生动。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传》时还是情不自禁地翻阅起来。但那些古典文字读起来总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对诸如《二十四史》、《史记》、《唐书》之类的史书典籍还是“敬而远之”以待。许是年岁的增长,也或是随着人世阅历的丰富,心绪归于宁静,总之,读史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也恰好这部《春秋左传》是普及传统文化书系“智品阁”中的一本,这个书系的好处就在于他通过注释、今译结合在一起,就如这部《春秋左传》,它将《春秋》原经,和《春秋左传》及译文,注释对照在一起,读起来非常方便,手边配一本《古汉语词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

《春秋》是孔子编撰的,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76年)鲁国的历史,以及围绕鲁国所发生的一些事件。《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果没有注释将无法读懂,像《元年经》:“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颇像现在《志》书的纪年条目。所以,就出现了不少注释《春秋》的书,流传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像《春秋左传》不仅对元经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作了详细的交待,还把那些《春秋》元经中那些没有记载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了记录,点评,也就是今人写作的议论。并说明《春秋》没有记载的原因,我细细分析,不外乎下面几点:一是不是王统认可的不记;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记,如“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这里不书载的原因就是非鲁隐公授命的行动。三就是不合正义的道统的。可见,孔子的皇统、道统思想之深重。

虽然阅读才刚刚开始,但已从中觉出不小的妙处和见识、感悟,我有一想法,就是边读边记,把那些阅�

《春秋》心得体会 5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纂修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内容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大事。研读《春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微言大义:《春秋》的记事简略而寓意深远,以一字寓褒贬,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这种叙事方式强调道德伦理对历史评价的重要性,体现了孔子的历史观和社会理想,即“为政以德”、“仁者爱人”。

崇尚礼制:《春秋》中处处体现对周礼的维护和尊崇,对于僭越、叛乱等违反礼制的行为给予批判,反映了孔子主张恢复和完善周礼的社会理想。

史鉴功能:《春秋》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具有强烈教育意义的作品。它通过记录历史事件,警示后人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弘扬正义,鞭笞邪恶,倡导社会公正与和谐。

人文关怀:在看似冷峻的`历史叙述中,《春秋》饱含着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对战争残酷的谴责,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文精神。

学以致用:研读《春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更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提升道德修养,指导现实生活,真正做到学史明理、知古鉴今。

总结来说,《春秋》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反思现实的重要视角,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春秋》心得体会 6

虽然从小喜欢阅读历史书,《东周列国志》、《史记》等书籍翻来覆去爱不释手,但是正儿八经的《春秋》经却是第一次阅读,听了郭晓东教授的授课,有比较多的疑问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一个个解决。先整理一个读书笔记。

一、春秋三传

《春秋》是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由孔子编修,记载了鲁国隐公至哀公时期(即公元前770至前481年近三百年间)的历史。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这部著作加以解说之书,也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听课后,对《春秋》三传的文体和读法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公羊传》,其文字以平铺直叙为主,释史较为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具体史实来对《春秋》加以说明,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其文笔也较其他二传更为详实、优美。《榖梁传》,其文体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不传微言,但传大义。

《公羊传》和《穀梁传》用今文(隶书)写成,因此属于今文经学;《左氏传》用古文(六国文字)写成,因此属于古文经学。

二、围绕《春秋》开篇“元年,春,王正月”思考《春秋》经的意义

郭晓东教授的讲课引人入胜,传统的黑板板书平实可亲。首先,我对《公羊传》的读法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看似平铺直叙,甚至不那么优美的文字中,原来蕴含着委婉曲折的渊源。同样是对于君主的称呼,“王、公、君”不同称呼体现的是严肃的伦理纲常;同样是王的更替,即位与否背后有“长而卑、幼而贵”的立嫡之法也有推行仁政的深刻寓意,同样是弑君,名字是否载于史册所显示的是孔子鲜明的政治观点。

孔子生活在春秋乱世,周天子无德,周朝统治衰微,朝纲不振,同时诸侯各国硝烟四起,礼崩乐坏。孔子为恢复有道社会,周游列国,传达仁政思想、礼教以及经世济民的责任。相较于《史记》来说,《春秋》也许不是一部详实客观的历史书,孔子编修笔削《春秋》,其蕴含了鲜明的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即期望君王推行仁政,不仅能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制法、执法,而且能以人文道德为本位,修身、齐家、治国,从而平天下。

司马迁对《春秋》的评价非常高: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大义。可以说,《春秋》之于现代社会,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文道德和礼仪修养,永远都是民族、国家整体软实力的源泉,对于促进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认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