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合集三篇正文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合集三篇》

时间: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 篇1

春节作为中国传承最为久远,保存最为完整,地位最为崇高的一个传统团圆的节日,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许多拥有名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最为一个位于较为中部的城市,安庆其实较为具有特色的民俗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如今交通越来越来发达,回家团圆不在只有春节的情况下,对于传统民俗的热衷程度也在随着时间消散。在这个寒假,我对安庆市怀宁县的春节民俗变化做了一个基本的调查。

春节期间除了年前腌腊货、炒米、办年货、制新衣、掸尘、贴春联、贴门神、挂年画、张灯结彩;过年放鞭炮、祭祖,吃年饭、品尝春饼、喝春酒、守岁等。春节期间,登门拜年、走亲探友、相互宴请,以及观灯、逛庙会等等。这些基本的普遍习俗外,具有特色还有请祖,开大门,出行等,在食物上有诈圆子,红芋圆子,鸡汤泡炒米等等。这些都是安庆地区传统的习俗。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春节的习俗就有了一些适宜的改变。对此主要分为城市和农村。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工作相对稳定且家庭生活较为稳定,所以春节最为传统意义的团圆就显得淡薄一些,因为平常习惯了一家一户,所以在乡村比较常见的现象不在出现。

1、城市习俗变化

由于家庭主妇不少是上班族或做一家人的年夜饭太劳累,不少人家将年夜饭从家庭移到饭店,花钱享受,一家人聚集在饭店吃年夜饭,有的还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叙友情,谈收获,展望未来,其乐融融。这样避免了春节期间东家请,西家邀,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弄得人筋疲力倦。有的利用春节假期出外旅游,欣赏湖光山色,使精神舒畅。

另外,登门拜年的旧俗也在演变。对一般好友,采取寄贺年卡,写上几句吉祥祝词,诸如: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健康长寿等,以一张贺年片,联系情感桥梁,激发思念之情。后来兴电话拜年,打个电话表达新年的祝福,现在则普遍用手机拜年,相互祝福。

除夕夜,过去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屋内生着炭火,以示日子红红火火,围着火盆守夜,长辈讲家族故事,晚辈向老人祝福,并高唱“顺顺顺”、“发发发”的歌谣,长辈喜笑颜开,包给孩子们压岁钱。如今,除夕夜,家里开着空调,暖和如春,一家人在电视前观看央视春晚,欢欢喜喜守岁,气氛更为热闹。

2、农村习俗变化

从这一系列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春节民俗变化较大,而农村则相对保留了更多的习惯。因为农村外出打工的较多,所以对于春节可以团圆休息,增进感情相对重视。但是在保留了传统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腊月二十四,安庆人称为“小年”。在以前过小年的傍晚,屋内灯火通明,包括牛栏、猪圈、厕所等地方都打开灯。然后,桌上摆好菜,饭,斟几杯酒,再在户外烧几刀草纸,燃几炷香,放一挂鞭炮,磕几个头。有祠堂的家族,更加严格。祠堂内供有祖先牌位、遗像。族中年长者带着家小到祠堂内燃上一对蜡烛,再敬香、烧纸、放鞭、磕头。不管那种方式,这种场合都严肃无比。请祖完毕,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开始。如今相对要开放通融的多了,像妇女不可入祠堂,晚餐规定时间等都已经被改变。春节作为团圆性节日更讲究亲情和睦。对于许多不合理的恶俗都摒弃。使得习俗更加亲和。

除夕之夜“守岁”至零点之后,选择一个吉时,由家主开门放鞭炮,是为“开大门”。安庆人对大年初一的开大门很讲究。开大门的寓意是:开门纳财财盈门,抬头见喜喜满好面。对于这个习俗家家户户都很喜欢,可是他打破了大家平时的生活规律,熬夜对身体有很大的损失。所以如今的人们取其吉意,不限时间,大年初一开大门,放个鞭炮即可。

结论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农历意义上春天的到来。从古到今人们对春节特别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习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 篇2

一、实践目的:

为了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组成员于20xx年1月15日至20xx年2月6日期间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在辽宁朝阳,盘锦等地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春节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调查了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我们市区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乡村的文化娱乐及传统活动。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文化习俗时,通过在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我们的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有贴春联、贴挂钱儿、放鞭炮、守岁、吃饺子、给压岁钱、跑黄河、闹花灯等等。有民谣道出了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但是不同的地区过年的习俗也不同。

(1)小年祭灶:在辽宁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要祭灶。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这样做就是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很粘牙。

(2)扫尘: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人们会将房间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前的准备:

置办年货:在农村,人们会热热闹闹的赶大集,采购春节用品,会在集市上给孩子买新衣服,买鞭炮,买菜等。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卖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而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的,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炸食品。

(4)贴春联、挂钱儿:在朝阳的农村,不仅要贴春联,也要贴挂钱儿,其含义是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也暗藏着每个家庭对新一年的期待,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5)贴窗花、挂年画、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城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在窗户上贴上窗花,贴窗花显示出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贴福字代表“幸福”、“福气”、“福运”的到来。

(6)祭神祭祖:在朝阳的农村,春节时,祭祖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的家谱的。

(7)年午饭与年夜饭:在朝阳市建平县一些偏远的农村,年午饭是很重要的一顿饭,年午饭的菜数和菜式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年午饭会很丰盛但必须有鸡和鱼,代表着年年有余和大吉大利。吃完年午饭之后就会换上新衣服,等家族的长辈请完年之后就会准备年夜饭,年夜饭主要是肉馅的饺子,还要在饺子里放一个一角钱的硬币,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会财源广进,其实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福气。一般年夜饭是等在零点之后,放完鞭炮才开始吃的。

(8)守岁与放鞭炮:守岁是在准备年夜饭开始的,一直到零点吃完饺子才可以睡觉,在这期间可以看春晚,还可以吃一些代表平安的苹果,糖果,瓜子等。在零时的钟声敲响时,就准备放鞭炮了,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放鞭炮创造了一种喜庆的气氛,给人们带来了欢愉和吉利。

(9)拜年: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0)“破五”:“破五”要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是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1)扭秧歌、看大戏:在辽宁建平县朱碌科镇,初六开始就有秧歌可看了,有高跷,打花棍,跄驴等形式,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回荡,有扮演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年画上常见的公子和丫鬟等,此外还有舞龙舞狮。等到晚上就有皮影戏可看了,皮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配以戏曲及对话形式。由于评剧是辽宁建平县的特色,多半都是用评剧唱出来的。

(12)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围在一起吃元宵或者汤圆,在朝阳建平县喀喇沁镇会有撒路灯的习俗,而朱碌科镇会有跑黄河等习俗,这一天,大街小巷都会很热闹,在城市会有闹花灯,猜灯谜,赏月,燃灯放焰等活动,在辽宁盘锦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都举办为期三天的大型灯展,每个单位会出至少一个声色光俱全的大型灯盏,今年在辽宁盘锦市大洼县展出了一座冰灯,正月十五,人们通过热闹的方式期冀了美好的祝愿。

三、实践结果: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个人会有个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般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与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不管怎样都体现了现代人对于幸福团圆的好日子的期盼。

四、实践总结和体会:

这次社会实践是我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了解春节而展开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我们组成员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有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这方面的知识收获很大,在实践的同时体验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也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不容易。不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的结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使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这也为我们走向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

关于春节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范文 篇3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0日——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调查目的】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调查内容】

【前言】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周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期间,汉族及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予以庆贺,近些年,东北亚的韩国,东南亚的泰国,南亚的马来西亚等中国周边国家也开始注重春节举行各种活动或仪式。在中国大陆,这些活动也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 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