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懒惰的智慧【优秀10篇】正文

《懒惰的智慧【优秀10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敬业的小编演员帮助大家整编的10篇懒惰的智慧的相关文章

懒惰的智慧 篇1

【教学构想】

“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自古以来,“勤”便被人们所推崇和赞美,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0课《懒惰的智慧》。

但是美国作家凯利却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辩白。他运用逆向思维,一反传统和世俗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懒惰”和“懒惰者”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观点奇妙而新颖。

为了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从古代到现代,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证明了懒惰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证的同时,作者还反复运用对比论证,将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进行对比,将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这样的论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反弹琵琶、富有创新的立意。同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学习本文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去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3.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

4.理解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难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新课:一家世界知名的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净,一次性就把工作千完,讨厌做第二次,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0课《懒惰的智慧》》。因为他们懒,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懒得去做,而勤快的员工整天在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无独有偶,美国作家凯利也和这位经理一样,一反常理,对懒惰和懒惰者有着自己的诠释。

(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

(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准确、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炼观点,初步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其他的便是证明论点的分论点。

(古人说“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与其告诉学生文章的`论点,不如教给学生提炼论点的方法。我们知道,因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雀提炼论点时,只要从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寻找和琢磨,仔细加以辨别,就能快速而正确有效地提取论点。告诉学生这个提取论点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以后自主阅读议论文,自主提取论点有很大的帮助。)

三、再读全文,学习例证法

1.再读文章,从中找找作者运用了哪些事例来使说理更充分,我们也可以用来帮助那位经理更有依据地说服员工。

2.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懒惰的智慧 篇2

在很早以前,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故事的名字叫《懒惰的智慧》,相信你听邋遢的名字都会感到十分有趣。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据说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在一台蒸汽发动机旁,每当操纵杆敲下来,就把非蒸汽放出来,可是他是个懒汉,于是他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自动开关了。于是他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我从网上了解到,最杰出的工程师-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哦能够兰克。B.吉尔布莱恩常把各行各业的优秀员工在工作中的动作拍成影片。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作。我喜欢这篇文�

懒惰的智慧 教案 篇3

一、课程目标:使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凡响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别致新颖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问答法、比较阅读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教    学    活    动

一、导入

1.师:懒惰也有智慧?如果不是读到这篇文章,我们对“懒人”的成见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不过,作者在这里讨论的和一般意义上的“懒人”可有所不同,在鼓励创新意识的知识经济的今天,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发无疑是及时而有效的。请大家阅读文章,看看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些什么。

2.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一,让学生谈谈对本文所讲的“懒惰”的理解。该题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基本意思领悟即可。

2.谈论自己对“懒惰”的理解。

(1)懒惰

指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  不断创新;“智博”而非“拼搏”;“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意识等等。

(2)智慧

作者在文章中讲的是指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意识。

二、分析文章结构

1.本文与常见的“总一分—总”的论证方式不同,提出观点的方式和论证过程不同常规,请大家细读课文,划分段落。

,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3.师:第一部分分为二层,第一层从第1 自然到第3自然段,用社会普遍现象  作论据论证。从论证角度上看也是不断变化,请大家稍作分析。

思考发言:先是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又是正面论证。

4.师:第二层是4、5段,它又是用什么作论据进行论证的呢?

4.思考发言: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一层(1-3段)论据:社会普遍现 象。第二层(4-5段)论据:个别典型事例。

5.师:第二部分(6、7自然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第6段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学规则说明“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第7段又进一步指出,应该重视懒惰的智慧。  (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第一层(1—3段)论据:社会普遍现象。

第二层(4-5段)论据:个别典型事例。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懒惰的智慧1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11月2日

一、课程目标:使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凡响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别致新颖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问答法、比较阅读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教    学    活    动

三、领会作者语言

1.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是幽默传神,机 智俏皮。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

子,并体会它们的好处。在文中找出例句。

第4段波特发明阀门的事例。“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蒸汽发动机旁边”(发明前的无奈)

“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本累人”(发明时的初衷)

“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发明后的潇洒)

“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发明成果的总结)

2-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二是亲切动人,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请学

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加以小结,引导他们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在文中找出例句。

“真是懒汉干活儿!”

一、课堂讨论

1.设置如下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谈谈你对文中所讲“懒汉”的看法。

2.集中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结:文中所赞扬的“懒汉”是指那些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愿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动脑筋,想在脑力劳动上  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懒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勤劳”  的后果是少慢差费做事情,耗费个人生命。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必须争取不作呆干死干的“勤劳的人”,而要作巧干实干的“懒惰的人”,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3.师:作者在文中提出“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的观点,言之成理,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来支持这一观点吗?(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二)

(1)我们习以为常的方便碗面,不过是将加工好的面条与聚脂碗、调料、塑料*等加在一起而已,但运用了创新思维就诞生了一个巨大的快餐市场。

(2)不粘胶粘贴纸,带轮子和拉手的箱包,衣服上的拉链,马路上的斑马线;随身听,医用的一次性针筒等等。【教学构想】

\'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自古以来,\'勤\'便被人们所推崇和赞美,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

但是美国作家凯利却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辩白。他运用逆向思维,一反传统和世俗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懒惰\'和\'懒惰者\'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观点奇妙而新颖。

为了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从古代到现代,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证明了懒惰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证的同时,作者还反复运用对比论证,将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进行对比,将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这样的论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反弹琵琶、富有创新的立意。同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学习本文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去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3.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

4.理解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难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故事导入新课:一家世界知名的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净,一次性就把工作千完,讨厌做第二次。因为他们懒,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懒得去做,而勤快的员工整天在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无独有偶,美国作家凯利也和这位经理一样,一反常理,对懒惰和懒惰者有着自己的诠释。

(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

(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准确、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炼观点,初步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其他的便是证明论点的分论点。

(古人说\'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与其告诉学生文章的论点,不如教给学生提炼论点的方法。我们知道,因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雀提炼论点时,只要从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寻找和琢磨,仔细加以辨别,就能快速而正确有效地提取论点。告诉学生这个提取论点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以后自主阅读议论文,自主提取论点有很大的帮助。)

三、再读全文,学习例证法

1.再读文章,从中找找作者运用了哪些事例来使说理更充分,我们也可以用来帮助那位经理更有依据地说服员工。

2.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班级交流。

明确:本文所举事例如下:

其中①-④是从日常生活方面证明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⑤-⑨是从技术改造方面论证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⑩-⑾从科学发明方面论证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设计这个环节在于让学生理解议论文中材料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明白在议论文中观点统帅材料,材料支撑观点。在这个环节的讨论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第十个事例应该归于日常生活,而不属于技术改造方面,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正是求异思维的最好体现,应该充分肯定该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而这也正是这篇文章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要求我们去学习的。)

4.讨论事例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充分论证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

四、学习对比论证

1.本文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论点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提示:既有正面的事例,也有反面的事例,这叫做对比论证。

2.思考: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与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的对比;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的对比。

3.讨论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懒惰的智慧的可贵,智慧的懒惰的可行,就显而易见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归纳小结,理解\'懒惰的智慧\'的含义

1.教师小结。

文章用一系列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一 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

2.学生交流对\'懒惰的智慧\'的含义的理解。

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文章,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并联系了课内外的一系列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就如何正确对待\'懒惰\'进行了阐述。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课文中\'懒惰\'的含义的理解。

经过讨论,有以下各种理解:①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②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③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④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⑤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⑥是\'智博\',而非\'拼搏\'。⑦有问题意识。

七、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了正是懒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我们能不能也举出这样的几个事例呢?

明确:方便碗面、洗衣机、带轮的箱包、一次性尿布、电梯、炸药、复印机、洗衣机等等。

2.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运用\'懒惰的智慧\'来解决?看谁最有创意。

上一篇:《懒惰的智慧》教案6

下一篇:《懒惰的智慧》教案4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2、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的重难点简析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幽默传神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想先送一句话给大家“世界上最大的末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那两耳之间是什么呢?是智慧,是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去领悟智慧带给了人类怎样的变化?

【二】整体感知

通过前面的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议论文,那文章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呢?请快速的浏览全文,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三】合作探究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解决老师大屏幕上面的问题,并选出代表来展示你们小组的风采。

1、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请以“举‘谁十干什么十怎么样’的例子”的形式概括事例。(老师以第一个事例为例)

2、作者是如何选取和安排事例的?

3、本文的论据类型,论证方法是什么?

4、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味其语言的准确严密与生动幽默。

(找出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5、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懒惰”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联系课文试用通俗,形象,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说说� 想好的同学就举手。(这是课后练习题一的要求)

明确:

1、a.举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的例子。b.举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上的例子;c.举远祖取水、渡水之事的例子;d.举波特懒洋洋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的例子;e.举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是懒汉的例子;f.举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的例子,g.举懒汉建立“2+2=4”的规则的例子。)

2、有详有略 有社会普遍现象和个别事例范围由小到大,说服力增强。

3、本文的论据类型是事实论据。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4、表准确严密的词语是:据说 肯定。

表生动幽默的词语是:讨厌 懒汉 这活儿太累人 脱身走人,玩个痛快 懒洋洋。

5、懒惰的含义:

①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②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③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

④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⑤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

⑥是“智博”,而非“拼搏”。

⑦有问题意识。

【四】拓展思维

1、作者说:”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看来真是这样的。你用课文以外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吗?(这也是课后思考题二要求)

2、我们已经知道了别人这么多的懒办法,同学们尝试做生活和学习中的有心人,大胆的设想你聪明的懒办法,和大家分享!

懒惰的智慧 教案 篇5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学习此文,重在情感、态度、价值现这个目标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不同凡响、富有创意的立意,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体验作者剐致新颖的论证,感受叙述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特点,体味本文在文章风格、语言表述、结构特点等方面与中国议论文的异同。并适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加强学生快速比较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训练,有效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教法学法】

分析本文独特的立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懒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各项训练。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置疑惑。

也许同学们都有此感受,老师喜欢勤奋学习的学生;上司喜欢勤快的下级;家长喜欢勤劳的子女。勤劳者时时、处处得到表扬,而古往今来,懒惰成为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不爱学习、不爱工作、不爱劳动是懒惰的本义,懒汉成了人人指责的对象,而美国作家凯利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分辩,我们不妨一起来关注一下,凯利作家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或者有什么样的解释。

(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议一议,这些事例分别证实了作者的哪些观点?(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本文所举事例如下:a.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b.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上;c.远祖取水、渡水之事;d.波特懒洋洋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e.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是懒汉;f.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g.懒汉建立“2+2—4”的规则。)

a.b.c.d.e证实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f.g证实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能否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最简练的语句归纳出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参考答案: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既然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那么呆干死干是绝对行不通的,更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现在我们处于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实干加巧干,不断创新、不断发明,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身之本,国家才能富强昌盛。文中有一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你经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这个观点吗?(教师首先举日本 )

(四)比较阅读,找寻论点。

通过快速阅读《说“勤”》文,小组讨论:

1.在文中先找出总论点,再找出分论点,最后领会一下此文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总论点是“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分论点是“勤出成果,

勤出智慧,”本文结构特点是“总一分一总”。)

2.结合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的不同观点,谈谈今后在学习上应如何正确地对待“懒惰”。(参考答案:课文的观点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而《说“勤”》中的观点是“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 使自己聪明”。因而在学习上应正确对待:提倡勤奋学习,但不能死读书,要多动脑筋,寻求最佳学习方法,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五)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再由教师归纳总结)a

(参考答案:文章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一 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懒惰的智慧。)

(六)布置预习。

1.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

(七)作业。

按照《说“勤”》文章结构特点改写为《说“懒”》,论点自定,但分论点必须分别是“懒出成果”和“懒出智慧”,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第二课时

e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文章,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并联系了课内外的一系列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就如何正确对待“懒惰”进行了阐述。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或通俗、或形象、或幽默、或富的哲理的语言谈谈课文中的“懒惰”的含义•

(参考答案:原意是指“不爱劳动!不爱工作”,反*词是勤奋、勤快或勤劳。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1.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z•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3.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4.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5.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6•是“智博”,而非“拼搏”。7.有问题意识。)

(二)分析课文,查找论证。

1.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事实论证(略)和对比论证。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的例子和她向来少拿多跑几趟路的例子,两个例子一反一正,形成了对比论证。饭店中勤快和懒惰服务员的不同表现,也形成了对比论证。)

2.作者所举的事例有何特色(代表性)?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列举的是家务劳动,第二自然段列举的是职业劳动,第三自然段列举的社会发展进步;作用是:这些社会普遍现象的范围由小到大,说服力不断递增。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个别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地证明了论点,更富有说服力。)

3.本文同国内一般议论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请谈谈。

(参考答案:因中外文化习惯的差异,本文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较为工整的“总一分一总”的论述结构不一,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

(三)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找出来谈谈。

(参考答案:1.生动形象、幽默传神、不乏机敏。2.如话家常、如说俏皮话、亲切动人。)

(四)教师小结。

作者在本文中为懒汉们“正名”,可谓别出心裁、发人深思,他认为:最优秀的工人、服务员、领导都是懒汉,懒汉创造了新成果,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过去是这样,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懒惰的智慧。

(五)作业。

1.阅读附文《统筹方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并通过小组交流:你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你发现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

2.你在学习、生活上有过什么发明吗?请写在日记本上交来。

【板书设计】

懒惰的智慧

露茜

服务员

远祖取水、渡水之事 懒惰刺激了发明

波特

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

领导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准确提炼议论文的观点。

2.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以及在文中的应用。

3.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应用。

难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我们都称颂“勤”(“勤劳”的“勤”)。如“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高尔基的“天才出于勤奋”,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 。可以说,一提到勤,人们都啧啧称赞。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但懒,真的一无是处吗?

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不知他对于“懒惰”和“懒惰者”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二、巩固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

要求:学生先说出概括的方法,再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归纳

(参考答案:本文所举事例如下:

a.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

b.服务员送餐具。

c.远祖发明各式各样的取水工具

—水桶、管道、水泵、水车、船。

d.懒汉波特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

e.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及最称职的领导往往都是懒汉;

f.懒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g.懒汉建立“2+2=4”的规则。

四、探究园地

1、请同学们将文中表达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找出来,进而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五、归纳中心论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1—5段侧重论证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第6、7段则所举例子则侧重论证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最后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懒汉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六、联系实际 拓展思维(学生课堂交流)

1.作者在文章中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日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作者的这一观点?

2.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课文中“懒惰”的含义,进而理解“懒惰的智慧”的含义 .

明确:题目中的“懒惰”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懒惰(不爱劳动,不爱工作),而被作者赋予了以新的含义:即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一种表现。并将这种表现转化为发明、创造,其发明创造就是智慧的结晶。

3.总结全文,并谈谈对我们学习的启发:

我们提倡勤奋学习,但不能死读书。要多动脑筋,寻求最佳学习方法,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4、本文立意与众不同——懒汉不懒,之前我们学过了《陋室铭》——陋室不陋,《愚公移山》——愚公不愚,这些与我们通常的想法相反,就是采用了逆向思维,它在任何一种作文类型中都适用!

七、 将学习进行到底(作为课外作业)

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证明。

a、铁杵磨成针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玩物丧志 d、名师出高徒

懒惰的智慧 篇7

内容预览:

懒惰的智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进对外国文学的了解。

2、了解如何使文章有创意。

3、学习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自己逆向思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2、了解文章不同于国内人士所写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总-分-分的结构形式。

2、理解本文论证的新颖别致。

3、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4、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善于思考的有心人。

教学思路

这篇议论文是对传统思维观念的抨击。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已成为人类进步不竭动力的21世纪,我们更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本文是培养创新观念,激励创新思维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的人是勤奋的,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有的人是懒惰的,招来了别人的白眼。这样看来,懒惰是一种不良习惯,他会使人丧失斗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受到一切勤奋者的唾弃。可是,美国有一位叫凯利的作家,运用了逆向思维,写了一篇文章,来赞扬懒惰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想说什么(中心论点)?

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总结:

1、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总-分-分。

三、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提示:第一部分(1-5段):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第一层(1-3段):用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

第二层(4-5段):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四、学生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探讨问题

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提示:第1段:正反对比论证;第2段:;举例论证;第3段:

举例论证(祥写取水,略写渡水)。

2、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

提示: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

3、请分别概括4、5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提示:第4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

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第5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

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祥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

五、学生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探讨问题

1、请同学们分别概括6、7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提示:第6段: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字规则说明精神的懒

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7段:进一步指出:懒汉过去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未来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应重视懒惰的`智慧。

六、探讨懒汉的含义。

提示:文中所赞扬的懒汉是指那些讨厌要吃苦受累的事,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

七、合作、探究式学习:请同学们从立意、论证、语言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示:不同凡响的立意;别致新颖的论证(论证结构别致、论据叙述新颖);幽默传神的语言。(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应以激励为主。)

八、小结

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

九、作业

1、试着用一两句话解释本文 懒惰 的含义,要求语言要通俗、幽默、形象、富于哲理。

2、从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找出具体的事例,用创新意识去考虑它的结果是否合理。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篇8

【教学构想】

“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自古以来,“勤”便被人们所推崇和赞美,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

但是美国作家凯利却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辩白。他运用逆向思维,一反传统和世俗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懒惰”和“懒惰者”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观点奇妙而新颖。

为了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从古代到现代,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证明了懒惰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证的同时,作者还反复运用对比论证,将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进行对比,将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这样的论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反弹琵琶、富有创新的立意。同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学习本文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去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3.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

4.理解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

难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故事导入新课:一家世界知名的。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净,一次性就把工作千完,讨厌做第二次。因为他们懒,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懒得去做,而勤快的员工整天在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无独有偶,美国作家凯利也和这位经理一样,一反常理,对懒惰和懒惰者有着自己的诠释。

(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

(这样做是使学生能准确、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炼观点,初步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其他的便是证明论点的分论点。

(古人说“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与其告诉学生文章的论点,不如教给学生提炼论点的方法。我们知道,因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雀提炼论点时,只要从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寻找和琢磨,仔细加以辨别,就能快速而正确有效地提取论点。告诉学生这个提取论点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以后自主阅读议论文,自主提取论点有很大的帮助。)

三、再读全文,学习例证法

1.再读文章,从中找找作者运用了哪些事例来使说理更充分,我们也可以用来帮助那位经理更有依据地说服员工。

2.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班级交流。

明确:本文所举事例如下:

其中①—④是从日常生活方面证明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⑤—⑨是从技术改造方面论证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⑩—⑾从科学发明方面论证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设计这个环节在于让学生理解议论文中材料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明白在议论文中观点统帅材料,材料支撑观点。在这个环节的讨论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第十个事例应该归于日常生活,而不属于技术改造方面,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正是求异思维的最好体现,应该充分肯定该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而这也正是这篇文章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要求我们去学习的。)

4.讨论事例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充分论证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

四、学习对比论证

1.本文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论点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提示:既有正面的事例,也有反面的事例,这叫做对比论证。

2.思考: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与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的对比;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的对比。

3.讨论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懒惰的智慧的可贵,智慧的懒惰的可行,就显而易见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归纳小结,理解“懒惰的智慧”的含义

1.教师小结。

文章用一系列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一 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

2.学生交流对“懒惰的智慧”的含义的理解。

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文章,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并联系了课内外的一系列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就如何正确对待“懒惰”进行了阐述。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课文中“懒惰”的含义的理解。

经过讨论,有以下各种理解:①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②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③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④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⑤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⑥是“智博”,而非“拼搏”。⑦有问题意识。

六、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了正是懒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我们能不能也举出这样的几个事例呢?

明确:方便碗面、洗衣机、带轮的箱包、一次性尿布、电梯、炸药、复印机、洗衣机等等。

2.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运用“懒惰的智慧”来解决?看谁最有创意。

懒惰的智慧 教案 篇9

学习重点:

1. 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字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一。 这篇议论文是对传统思维观念的抨击。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已成为人类进步不竭动力的21世纪,我们更有必要认识到“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本文是培养创新观念,激励创新思维的好教材,一定要联系实际、社会实践。

二。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的语言风格有别于我们在课本、报刊上常见的一些议论文。建议选择论述内容、语言风格不同的议论文,设计多角度、有创意的比较阅读,以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

三。 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善于思考的有心人,想一些“聪明的懒办法”——搞一些小发明、小设计、小创造(包括激励一些尚未成熟的想法)。

课文说明:

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

一。 不同凡响的立意

本文不同凡响的论点是: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在文中作者为懒汉正名: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作者还一语中的地道出“勤劳的人”的致命弱点:他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综上所述,文中所赞扬的“懒汉”是指那些讨厌要吃苦受累的事,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愿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懒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勤劳”的后果是少慢差费做事情,影响个人前程。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是当“勤劳的人”呆干死干,僵化地以不变应万变,还是做“懒汉”巧干实干,积极地以快变适应变,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是否、能否、善否进行创新思维(用心智技能去偷懒取巧),进而有创新、有创造,已成为每个人在知识经济社会的立身之本。鉴此,我们学习本文的意义就更重大了。

二。 别致新颖的论证

1. 论证结构别致

《懒惰的智慧》是美国作家凯利的一篇文�

全文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l-3段)用社会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

第1段:开头在正反对比(人们对“懒惰”的不同理解)中提出作者的见解: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即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紧接着举家务劳动中的例子,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忙忙碌碌。第2段:举职业劳动中的例子,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疲惫不堪。第3段:举社会进步发展中,取水(详写)和渡水(略写)方式变化的例子,说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单调乏味的劳作(挑着水翻山越岭,沿着湖边绕过去)。

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

第二层:(4—5段)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4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第5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详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

第二部分(6一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即第一自然段中论点中分号前的部分)

第6段: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学规则说明“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附注:这里的“精神的懒惰”是指“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

第7段:进一步指出:懒汉过去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未来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应重视懒惰的智慧。

2. 论据叙述新颖

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一般较简略,对所引事例的评述也往往是用评论性语言。本文叙述事实论据较详尽,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如,第1自然段所举家务劳动方面的例子,在叙述时甚至插入了妈妈责备的话:“真是懒汉干活儿!”对这样做造成后果的评述,则巧妙地蕴含在“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的叙述和描写中。再如,第2自然段所举职业劳动方面的例子,叙述也很详尽:有“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与“勤快的伙计”的对比,有“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善用心智技能的细节描写,也有“勤快的伙计”“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的细节交代。作者的观点和评述也是巧妙地体现在这段末句的记述中:让“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的事实说话,而没有作者对这段的小结,不给评述而评述尽在其中。

三。 幽默传神的语言

本文主要是选用令人信服的事例作论据,用归纳法推理,展开论述。这一扫某些议论文连篇累犊引用名人名言,板着脸说教,却少有个性和见解的写法。全篇以一系列事实的叙述,推出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作者对事例细致、独到的观察,叙例语言不仅生动形象,且幽默传神,不乏机敏的俏皮。如第四自然段举了汉弗莱•波特发明阀门的事例,以“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机旁边”写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太累人”写他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写他发明后的潇洒;以“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总结他的成果。在叙例中,“懒汉”波特其人,简直呼之欲出!

这种语言风格,贯穿全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说俏皮话,亲切动人,又充满睿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智慧含在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中。如第1自然段中的“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摞得高高的。这时妈妈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第2自然段中“他(懒惰的饭店服务员)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第3自然段中“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第5自然段中“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第6自然段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想想看,如果某些懒汉不曾建立‘2+2=4’的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遇到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第7自然段中“现在是认真看待我们的这些懒汉的时候了”等都是较典型的例句。

一点说明:关于“懒惰”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

“懒惰”是指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懒惰”即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懒惰”是指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

“懒惰”指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懒惰”指不断迸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

“懒惰”是“智博”而非“拼搏”。

“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问题意识。

上一篇:《懒惰的智慧》教案7

下一篇:《懒惰的智慧》教案5

懒惰的智慧 篇10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如晚饭后,一个小姑娘帮妈妈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这时妈妈就会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用不着经过几番训诫,这孩子就会养成滥用力气的习惯:即每次少拿一点碗,多往返几趟,把力气用在不必要的往返上面。结果,她长大了,总是忙碌的`一副倦容。凡是把懒惰想象为邪恶的家庭主妇,总会有这模样。

大多数妇女都比男人容易衰老。不用说,这是由于一般妇女不如她们的丈夫懒惰。当只需走一两步时,她们却不在乎走上十步。她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

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端上咖啡而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已经凉了。

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想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于是他们搞出了最初的水桶,用水桶可以把足够一天饮用的水一次提回家去。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提水桶也不愿意,下一步不用说就是修建管道了,水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直流进消费者的屋子里。为了不必挑水翻山,水 和水车就被发明了出来,这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