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教案【优秀14篇】》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作为历史老师要想上好课程,就需要提前准备自己的教案。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4篇初三历史复习教案,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历史课程的教案 篇1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本课在本专题所处的地位来看,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而本课正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二个阶段“从理论到实践”的阶段。从必修一政治模块的地位来看,本课是政治文明中的重要版块内容。
本课第一目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第二目是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第三目是第二国际的斗争。
三目内容分别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发展阶段,共同体现了19世纪60——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艰辛历程,而其艰辛主要体现在第二目,因此本课重在学习巴黎公社革命的艰辛历程,巴黎公社革命这一目无疑是本课的“灵魂”。
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巴黎公社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公社是以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的手段建立起来的,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全部特点;同时,它也和过去的运动相似,带有自发性。公社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最重要的创造与贡献,就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尽管是雏形),这是巴黎公社伟大意义最主要的表现。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核心。巴黎公社以行动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以实践印证了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例。因此,公社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历史学科教育功能来看,通过对巴黎公社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全面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其现实价值,明确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是同时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二)新旧教材对比:
新教材并没有将巴黎公社政权所采取的革命措施全面、详尽的列举。新教材取消了旧教材中关于社会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把焦点集中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民主政治举措方面。为引导学生对其政权性质进行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我提供一段史实文字材料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分析学生:
1.学习者现状:
就学习内容而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但初中教材中关于巴黎公社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而且对国际工人运动的相关内容学习兴趣有限。
2.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可以通过展示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通过情景设问、小组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课堂上由浅入深有梯度的设置问题,层层深入,激活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内部成员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三、分析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二)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验教训。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和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复杂历史事件的综合判断和深入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精神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四、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五、课堂设计采用的方法:
1.在“自主学习课”课堂上我将课本的知识与导学案紧密结合,重新整合构建成新的知识网络,并设计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结构板书于黑板之上,以便于让学生在胸中有结构,提纲挈领的去把握知识。
2.我在设计本课时依据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对课标没有要求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内容忽略不讲。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将该课重难点内容分割、细化,预设成一系列问题,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限定时间完成,以待“展示课”学生展示并由大家共同验证并分享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对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史实:如巴黎公社的整个过程,完全忽略不讲。
3.鉴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巴黎公社运动的主要史实,比如:巴黎公社的背景,我才用了学生自主讲述、教师引导梳理的方式,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加深对其爆发原因的理解和记忆。
4.针对本课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列举巴黎公社政权的革命措施、总结其公社的性质、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意义等,我利用史料文字作为辅助手段,运用这些新材料设置问题。在分析其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历史认识时本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内部成员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如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时,通过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在学生对历史问题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后,本人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角度强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晰的感受历史、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发展规律。并在此环节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以辅助该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人利用PPT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一组描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的图片,设问:国际共产主义历程具备怎样的特点?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温故而知新的同时又能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脉络。
而正如本课课题所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艰辛历程》其历程漫长并充满了艰辛,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而“艰辛”二字主要体现在我们课本的第二目也即巴黎公社革命。这也正是高考考纲所明确要求的知识内容,所以通过导入直接切入。
(二)教学环节:
1.历史背景:
本人花费两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辛历程,从而简单介绍了一下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的由来。然后将分析巴黎公社起义原因的任务交由学习小组来完成。让学生自己来逐个的分析,最后概括出其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通过多媒体将其分析、推理的过程形象的直观的展示出来,这也有助于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巴黎公社起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城市起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场突发事件。
2.巴黎公社革命措施
因为我们新教材并没有将巴黎公社政权所采取的革命措施全面、详尽的列举。为引导学生对其政权性质进行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我提供一段史实文字材料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通过对相关史实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要求学生严格的从政权建设措施与社会经济举措两方面来归类并进行列举。如政治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无论是军队还是公社委员会都是属于工人群众的;经济方面:触及到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八小时工作制,维护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等进而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巴黎公社是一个属于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3.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展示六段文字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找出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并通过对其主观原因的总结得出结论,法国当时的无产阶级不成熟。最后设问思考如果没有上述这些主客观原因的话,巴黎公社的政权就一定能成功的继续下去吗?进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找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理解其失败的必然性。 在此处本人必须适当的引导点评,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角度强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晰的感受历史、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发展规律。并在此环节设置一道选择题,以辅助该难点的突破。
4.巴黎公社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启示
展示两幅图片:《最后的战斗:贝尔—拉雪兹墓地的屠杀》、《巴黎公社社员殉难处》,以及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英勇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
5.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明确其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七、教学反思:
某些时候本人的语言不够精准、规范,某些环节衔接不自然,有板块教学的弊病。以后我会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加以规范,加强自我锤炼,铸就过硬教风。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奴隶社会的奴隶,亦即“他人之物”逐渐过渡到中世纪农奴,亦即“他人之人”,到中世纪晚期,演变为农村或城市的“自由人”,这也预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感悟人的价值在不断追求自由中体现出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提示: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分散的一种状态。后来逐渐转向集中状态。
目标导学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材料展示: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提示: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富裕的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材料探究: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提示: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保护法的保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总结
11世纪后,随着西欧城市与工商业复兴,社会经济的闭塞局面得到改观,对外交往逐日增多,12、13世纪,英、法等国开始了消除割据、推动中央集权化的政治进程。近代欧洲文明在这
西欧中世纪的文明并非“黑暗时代”所能涵盖,特别是中世纪后期,王权兴起、____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正是西欧近代得以崛起的重要因素。
板书设计
1.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2.租地农场的出现
3.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4.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
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教案相关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历史知识为宗旨,以基础知识点识记过关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考标》为纲,以教材为本,保尖稳中促后进,力争全县前五工作目标:合格人数20人以上。人平分60分以上。
二、复习措施:
认真学习《考标》,吃透《考标》思想,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考标》的指导下,认真背好一节复习课,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简单化和系统化。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帮组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化,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基础知识要求过关。各班成立考点过关小组,每组人数6—8人,建立学生考点过关制度。
在以后的复习工作中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拓宽知识,打牢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课的全面复习,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而是要为学生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打牢。
第二阶段: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如近代重要国家资本主义确立的事件可归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导火线、革命爆发标志、领导人、重要战役、重要文献结束标志、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巩固,针对训练,突出重点、热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要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如港澳台问题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史实、中国与美日关系、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此外,学科之间的综合试题以及开放性试题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热点分析)、历史与地理(识图题)、历史与数学(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
总之,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
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5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重难点 重 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 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
2)、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
1、要求学生了解人类从古猿到人的演变历程,明白火的使用、直立行走和制造并使用工具对人产生的作用,同时掌握氏族社会的特征。
2、引导学生讨论,用辩论的方式探讨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必然性。
3、通过对人类起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学生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显示自学提纲:1、现代人类是从哪一洲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什么人?人类距今约多少万年形成?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哪一阶段?人种的差异在哪一阶段出现?
3、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三大人种?人种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影响的?
4、母系、父系社会各有什么特征?
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2、师生互探。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
3、教学内容:
(一)人类的出现
1.“完全形成的人”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2.人种的差异 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
(二) 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
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第一个阶级社会。
4.课后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人类的形成、氏族社会的发展。
5、学生熟记本课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
1、教师多媒体出示训练题、提高题(《基础训练》1课)。学生当堂回答,及时巩固新知识。
2.布置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1课部分重点内容,学生当堂完成。
3、教师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2、通过观看演出、录像、听故事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及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2、通过对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导入新课
(一)课前播放歌曲《天堂》,学生随唱,营造学习本课气氛,欣赏汉武大帝片尾曲《等待》
(二)师:在刚才的乐曲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广阔、优美、和谐的草原风光,还听到了古代草原的金戈铁马和前方战士的奋勇拼杀。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共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边疆各民族的是是非非。认识和了解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第十五课《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
(三)导入设计目的:用歌曲导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乐曲的对比直观感知本课的主题“和与战”
三、学习新课
(一)第一环节: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自学指导一欣赏图片,回顾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多媒体播放关于匈奴民族的特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对外交往的图片(思考2分钟))
2、这是我国古代哪个民族?它的首领被人们称作什么?
3、他们生活的地点在哪里?
4、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什么?
5、匈奴对内地的进扰开始于何时?秦始皇采用什么样的策略?
6、秦朝同匈奴之间发生了哪些大事?
教师对第5个问题进行点拨
①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②移民戍边
③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
④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不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思考、发言,一环扣一环,通过第4、5小题的探究回顾,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学指导二
1、自学课本第一目“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问题一: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首领叫什么?
冒顿
(2)问题二: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一是匈奴经济有所发展,二是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建立了一支强大骑兵队伍。
(3)问题三: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2、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回答准确后,进行记忆巩固(可用记忆比赛你问我答等方式)
过渡语:匈奴强大起来以后,乘中原战乱之际,不断南下掳掠财物。
(三)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们按照历史学习小组思考下面三个问题,进行交流:
1、反观建国之初的西汉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2、匈奴对内地的进犯有何影响?
3、面对经济实力远远高于西汉的匈奴,汉高祖只好采用哪种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和稳定边疆人民的生活?
学生的讨论要不拘一格,分组发表言论,然后总结得出被迫“和亲”原因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弱。这个地方是本课的升华所在。
教师点拨:
(1)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争霸,使中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皇帝连找四匹同样颜色的马竟找不到,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可见国力的衰弱,在与匈奴战争中处于劣势。
(2)严重破坏了北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3)“和亲政策”: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
4、过渡
这个和亲政策达到换来和平的目的了吗?没有,匈奴仍年年挥师南下,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要取得边境的安定,只有在军事上打败匈奴才能阻挡住匈奴贵族的掠夺铁骑。接下来学习第二个问题。(利用问题思考和比较的方式自然过渡。)
(四)第二环节: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自学指导三,自学课本“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结合战争示意图,仔细阅读正文,浏览小字部分,对照地图,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汉武帝时的汉朝国力怎样?
2、假如你是汉武帝面� 此后“漠南无王庭”,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5、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结合《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战役形势图》再读课本,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同学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6、下面3个探究问题,是老师预设的。问题的出示要根据学情而定。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思辨能力的提高。
(1)“战况报道”:学生指图并生动描述卫青、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的史实。
(2)“战地采访”:“冠军侯”霍去病的事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补充1:卫青: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补充2: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0多岁,第一次随卫青出征即获成功,深得汉武帝赏识,称:“你年纪轻轻,便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威震敌胆,就封你为“冠军候吧!”体育比赛中的“冠军”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他一生中曾六退匈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他的名言。
7、探究感悟
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有何作用?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1)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北方边郡长期以来所受到的匈奴的威胁,基本得到解除。
(2)他们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3)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加以引导,但不要自己叙述,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8、合作探究二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有何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理性的认识。)
(1)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国力的强盛与否决定战和。
(2)知识综合: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3)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国的'势力,封国越来越小。
(4)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财政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5)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6)军事: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9、过渡: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但是无情的战火,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汉武帝晚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颁下了著名的“罪己诏”,公开向天下人检讨自己的过失, 一代杰出帝王汉武帝敢于向天下人检讨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能改正,这在封建帝王中不多见,他的这种精神,应该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有没有比战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民族矛盾与冲突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目借用“罪己诏”的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对“战争”的认识。从而由“战”过渡到“和”
(五)第三环节:昭君出塞
自学指导四,结合本目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片,仔细阅读正文,浏览小字部分,解决下列问题
1、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
2、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扬?(建议教师分层设问启发)
(1)欣赏“昭君出塞”图(投影图)。(荒凉、寒冷、落后)假如你是昭君,你去不去?
据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去:和平使者。不去:太苦。
(2)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
(3)结合资料,分析“昭君出塞的作用”。
A、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B、汉与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再以文字形式在银幕上点出,便于强化记忆和学生笔记。
教师点拨: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合作探究三
汉初的和亲与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汉初的和亲是在匈奴强大下,西汉限于国力,被迫采取实行的。昭君出塞和亲是匈奴主动的求亲,是汉匈关系有好的体现。
4、探究感悟二
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为祖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应做些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发言不一定要求很全面,教师应热情鼓励,可提示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
整体感知: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秦汉时强大起来。秦始皇曾派蒙恬攻打匈奴,汉朝与匈奴有战有和,和为主,冒顿统一蒙古,有利于蒙古草原政治经济的发展,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保护了中原的农耕文化,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 (可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师生共同完)
(六)基础演练:
1、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A、战国时期B、秦始皇末年C、西汉D、秦汉之际
2、匈奴统一后生产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
3、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事件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抵御匈奴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D、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4、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
5、下列和反击匈奴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卫青④霍去病⑤汉元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6、说一说:汉与匈奴的关系:
汉初:
汉武帝:
汉明帝:
回扣课本基础知识,由简到难,面向全体;针对重难点,巩固提高。
(一)走进历史,探究升级
1、评一评: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对于汉武帝和王昭君历史上这两个“一刚一柔”的人物,选取一个你所欣赏的人物进行评价,说说你赞赏的理由。
2、收集并诵读和匈奴有关的古诗:如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假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写一写:(下面是历史剧“昭君出塞”的剧本。已有部分旁白,请你分别为汉元帝、王昭君、呼韩邪单于配台词)
(旁白):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汉元帝在位时的一天,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
呼韩邪单于:
汉元帝:
呼韩邪单于:
汉元帝心想:蒙古草原又远又冷,怎么办呢?有了,在宫里挑选一名宫女,把她做为公主嫁过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他下令:
(旁白):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当时有个画工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时,如果宫女给送点儿礼,他就画得美一点儿,不然就画得丑一点儿。王昭君性格耿直,当生活在深宫里的王昭君听说这个消息后,她想:
(旁白)于是,王昭君求见皇帝:
汉元帝:“去,快去,给她准备嫁妆!教她学习匈奴语及匈奴的生活习俗,一切按公主待遇。”
(旁白):没多久,王昭君学会了。到了出嫁的日子,身着盛装的王昭君风姿绰约地来到了大殿,拜别汉元帝:随后与呼韩邪单于乘马离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汉元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因为他十分惊讶皇宫里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宫女!
(旁白):昭君出塞50余年间,王昭君教会匈奴人汉匈两族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
设计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要求每一小组评选出一份,组与组之间交流,后全班交流,可用展示会或班内张贴等方式进行激励)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7
重点:①新罗统一朝鲜半岛;②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直接说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导入新课。
一、新罗的统一和朝鲜王国的建立
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部分的内容,参见“重点突破方案”中的建议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由学生填写关于朝鲜半岛的相关表格。
关于“高丽王朝的建立”,教师只简单给出时间(10世纪初)和人物(王建),不必补充其他内容。
关于“朝鲜王朝的建”,教师应做如下讲解:①朝鲜王朝的建立: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国号朝鲜。②朝鲜王朝的历史地位:朝鲜王朝是朝鲜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直至20世纪初朝鲜被日本吞并。
二、日本的大化改新
参见“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的关于“日本大化改新”部分内容处理。教师在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首先按照“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表格的式样填写关于日本列岛的相关表格,然后依次回答下面的问题:分析公元7世纪时大和国尖锐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你若是统治者,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巩固你的统治?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相应的补充说明。
三、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
关于“武士阶层的形成”,教师首先依照教材相关内容,给出武士阶层定义,然后依照教材内容讲解武士阶层形成的背景即可,不必补充更多内容。
关于“幕府统治的建立”,教师首先依照教材相关内容,依次给出将军、幕府的定义,然后介绍幕府统治的建立。最后补充说明日本幕府统治前后共计7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也叫德川幕府)
最后参见“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中的作业,提出如下思考题:依照教材说明中国隋唐文化对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影响。
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填写相关表格和回答关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设计相关表格和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及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补充说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指导 篇8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课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难点 篇9
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2021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10
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3、问题思考: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
提示: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
提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于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
2、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提示: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阿育王也信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3、资料链接:乔达摩•悉达多
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
三、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板书设计
1、古代印度的自然条件
2、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3、种姓制度
4、佛教的诞生和传播
2021九年级历史教案4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是什么?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
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3、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楔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
2、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2、学生活动:(学生小品表演)
国王:“我是古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了四方。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两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
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
两自由民发现是国王,立即停了下来并向国王行礼。
自由民A:“我尊敬的国王,他两天前把我的一只眼睛打伤了,疼死我了。我要找他算账。”
自由民B:“是他先侮辱我是奴隶,我才打他的。”
国王:“好了,好了,我来给你们判决,你(自由民B)打伤了他(自由民A)一只眼睛,你就让他把你的一只眼睛也打伤吧!(说完A做着向B的眼睛打去的样子)
3、教师提问:(1)小品中的国王是古巴比伦的哪一位国王?(2)国王的判决有法律依据吗?依据是什么?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法律规定?举例说明之。(3)这样的判决有何原则?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罚原则?
4、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1)时,指出国王汉谟拉比是一位勇猛过人精通谋略的国王,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便于在位的第二年开始编制法典。
学生回答问题(2)时,指导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并检查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3)时,补充说明古巴比伦有三种人,有权自由民、无权自由民和奴隶。如果将小品中的自由民A换成是奴隶,那国王对自由民B的判决就不同了,只是赔偿该奴隶的主人购买这位奴隶的价格一半的钱就可以了。
5、教师小结:《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6、问题思考:讨论并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提示: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三、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奔腾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了人类,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文明。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并用文字保留了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国王还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目前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古巴比伦王国:君主专制制度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
2、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
3、叙述: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4、正确分析: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5、学会: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学习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学习难点:
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公元前 世纪,古代伊朗以 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中期,波斯帝国 次出征希腊,史称 。希波战争, 赢得战争的胜利。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 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 继王位,他足迹远达 ,建立地跨 三洲亚历山大帝国,定都 。
3、任罗马帝国皇帝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 世纪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起 ,西临 ,南抵 ,北达 ,地跨 三洲, 成为内湖。
4、罗马扩张与征服一方面充满着 ,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我们现在运动会中的马拉松运动出现在那一个战争中?
②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疆域
(三)拓展延伸
①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征服
②观察下面《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所到达的地方。
(2)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罗马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3)从罗马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
(四)系统总结
一、希波战争 二、亚历山大东征 三.罗马扩张
1.背景: 1.背景: 1.背景:
2.时间: 2.时间: 2.时间:
3.经过 3.过程: 3.结果:
4.结果: 4.帝国疆域:
5.影响: 5.罗马扩张的影响
(五)巩固训练
1. 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曾经和谁展开长期争霸
A.埃及人 B.印度人
C.迦太基人 D.波斯人
2.下列最早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A.埃及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3.古代雅典人设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罗马的扩张战争
4.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
A.凯撒 B.安东尼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5.有关古代世界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世界战争大多规模大,范围广
B.希波战争进行了三次,最后波斯人取得胜利。
C.有很多古代国家通过战 ”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 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① 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② 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 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
③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讲解 篇12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我们可以看一下书上的插图。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是当时的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个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极为,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这时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二)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
目标导学二:但丁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1)●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轶事
1503-1505年,雷奥纳多•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直到他死后数年,画像由法国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买下。此后,它一直归法国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之珍藏在卢浮宫。这幅画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来者,它的超凡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每年前去罗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它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尽数。
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34幅,她说:“我实在太喜欢《蒙娜丽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赝品自娱。”
1987年英国与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以色列与黎巴嫩交界的各波利市一幢具有古罗马风格的别墅内,发掘到一幅马赛克拼图,图案竟与《蒙娜丽莎》一模一样,这幅画诞生于公元四世纪,比雷奥纳多生活的年代早1100年左右。
目标导学四:莎士比亚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2.成就:英国莎士比亚
(1)简介: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2)代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3.文艺复兴的意义:
(1)积极:
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2)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三、课堂总结
(14-17世纪)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板书设计
1.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文艺复兴的内容、实质、核心思想
3.文艺成就(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4.传播和影响:积极、消极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格式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527年,查士丁尼�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过程与方法: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多数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材料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5.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2)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3)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提示:(1)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反映了城市的兴起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3)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8.问题思考: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目标导学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教师提问:如果乔治成功逃往城市,他凭借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就能够在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吗?
提示:按照惯例,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他就是自由民(市民)了。
2.教师提问: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提示:①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②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3.教师提问:市民阶级中分化出了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提示: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
4.问题思考:这些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提示: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拓展延伸:乔治打算开一家裁缝店,你觉得初来乍到的他能立即开起来吗?
提示:他不能随意开店,需要加入一个叫“行会”的组织。行会内部的首脑称“行头”,基本成员即作坊主称“行东”,行东以下为“帮工”和“学徒”。乔治需要从学徒做起,在学艺期间要向行东缴纳学费,并为其做家务劳动,期满后可升为帮工。帮工要在行东作坊里帮助工作数年,领取少量工资,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
6.问题探究:
(1)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2)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对比: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1.教师讲述: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2.问题思考: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哪里?
提示: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3.教师提问: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提示: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教师提问:你对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看法?
提示: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_____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
从法兰克王国到强盛的查理曼帝国和德、意、法三国的雏形,从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到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和那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使人自由”的空气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前进的脚步。
板书设计
1.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2.市民阶层的形成
3.大学的兴起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三:西欧庄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
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
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材料二从日出劳动到日落,劳动的报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简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篱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从上面下来的雨和雪使泥地变得又湿又冷。农民在一只箱子里塞进些稻草当他的床铺。他的伙食粗糙而单调——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饿。饿死的事情决不是没有听说过。他当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惧的牺牲品,也时常受到邪恶的领主管家的欺骗。他还要交很多的租税并服役,可以说,他是一个被蔑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可怜虫。
5.问题思考:材料二中农奴的生活说明了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提示: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6.材料展示: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7.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目标导学二:庄园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材料二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2.教师提问:
(1)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提示:司法权。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罚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习惯法或村法。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正因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奇特的政治现象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奇景,构成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独特性。但历史辩证法总是彰显着永恒的道理,当一种新制度建立的时候,却孕育了否定这个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书设计
1.兴起的时间、发展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3.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
4.领主与佃户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5.庄园法庭:特点与作用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注意从文字资料中获取必要信息,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采用例证法和对比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在观察、比较等方面,同时对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探究式学习,教师不断深入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自由讨论等过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是平等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冰河世纪》讲述三个“伙伴”把一个人类小孩送回到他的父亲那里,剑齿虎和猛犸象、树懒成了好朋友。
问题: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你能否讲述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展示图片: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圣经》
外星人造人
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发现了地球环境很适应他们居住,但却不堪忍受地心引力,于是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弃地球生活,并决定在地球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宜于地球生活的人种,同时又使他们能在地球上延续。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他们受孕。这便产生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新课知识:
1、生物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动植
物是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变化形
成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2、自然选择学说。
“魔鬼牧师”——达尔文
达尔文推断人类从遥远的、与类人猿相似的祖先进化而来,而不是像许多人错误的想法那样,从现存的猴子或者类人猿进化而来。
它和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时间:375万到300万年前
身高:0.29米
年龄:19---21岁
脑容量:400多毫升
她是人还是猿?
和真正的猿相比,毕竟是不同的。
问题1:区分人和猿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学家几乎都同意,能否两足行走是区分人和猿的重要标志。
问题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思考:起来!不愿做猩猩的猿们。
那么猿又是怎样从猿变成人的呢?什么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类学家的研究
从生理上来说,直立使脊柱逐渐发展成S形弯曲,上半身的重心向后移、全身的重心向下移,保证了行走和活动的稳定性;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直立也使得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所以所有两足行走的猿都是“人”,根据这个标准,世界大多数人类学家都承认目前已知的人科的最早成员是南方古猿。
图片展示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完全形成中的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能人的作品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
我很丑,可是我很聪明
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难以想象它出自冰河时期的原始人之手
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
讨论:
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
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某些国家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
原始社会
1、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2、氏族的三个特点:
血缘,公有,平等。
归纳: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色?
母系氏族:①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②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关系以
母系计算;
③女子受到尊重,地位较高。
乱婚→族内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
(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外: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
中: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
女娲造人的传说
奇异的母系王国
距丽江东北300公余公里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镶嵌着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人称“女儿国” ——泸沽湖。
泸沽湖总面积77700余亩,水面海拔高度2685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达90米,为云南省第二深水湖。泸沽湖四周重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沽”。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泸沽湖风光秀美,碧波荡漾,青山四合。独木舟为湖区主要交通式具。泸沽湖畔居住着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各自居住母家,建立偶居的婚姻关系,独特的“阿注”(意为朋友或伴侣)走婚 被人们称为“奇异的母系王国”。
归纳:
母系氏族为何会过渡到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有什么特点?
父系氏族:①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
②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
例子: 外:古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
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分小组讨论:人与动物的区别,如何理解人类“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的含义。
课后小结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很积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会走向没落,最后伴随者原始社会的瓦解而消失了,被残暴的奴隶制所取代?原始社会是怎样瓦解的?为什么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却是历史的进步?
课后习题
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进化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
①早期猿人 ②晚期猿人 ③早期智人 ④晚期智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