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欢迎参考。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本单元教学内容较多,共安排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歌曲《青春舞曲》,这首民歌是由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尤其对与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特长生极少,大部分孩子表演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能力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2、根据歌曲的风格,能够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歌曲;对变速唱,轮唱有个基本的了解。结合简单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
教学重点:
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方法:
听唱听赏练习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维吾尔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舞蹈导入。)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小段舞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然后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新疆舞蹈。
师:你们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啊?
生:动脖子等。
师:那你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呢?谁能说一说?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新疆地处于我国的西北边陲,那里居住着13个少数民族,包括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等。其中维吾尔族的歌舞最响盛名,那里被称为歌舞之乡。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
(二)新课
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1)歌曲的情绪、节奏如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欢快的、活泼的、气氛热烈、节奏鲜明、富有动感,适合边舞边唱。
(2)适合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适合用轻快、跳跃、圆润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那谁能唱两句你熟悉的新疆歌曲呢?
生:略。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几首歌曲,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轻快、跳跃、圆润的`富有弹性的)
师:那你们知道歌曲的作者是谁吗?
生:略。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西部歌王。(课件展示)
名家简介——王洛宾
人称西部歌王,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音乐,一生扎根在新疆。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族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七百多首作品。主要作品有:《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他把新疆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介绍给了全世界,国内外许多歌唱家都非常喜欢演唱他的作品。
师:感谢王洛宾老先生一生不辞辛劳的工作,收集整理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才能让我们今天一饱耳福!
(3)接下来我们在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边听边看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略(鱼咬尾)接龙式(教师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唱一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一下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出示幻灯片)
生:分别唱一唱相同的乐句。
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就随老师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随琴跟唱。
师:同学们可能注意了歌曲的衬词部分,不是很上口,下面请同学们
随老师大声诵读二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歌曲的节奏、情绪的把握。)
师:请同学们随歌曲的伴奏轻唱歌曲,一定注意是轻唱啊!
师:我们再来轻声唱一遍。
(4)歌曲分几个乐段呢?
生:略。
师: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一下歌曲。
(5)歌曲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珍惜青春。我们的青春就像小鸟一样飞走了再也不能飞回来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啊?
生:齐唱。
师: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欣赏一下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听一听它们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生:合唱流行唱法。
师: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变速唱。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来进行速度的变化。
生:练习。教师指导。
师:我们再来换一种方式来练习一下这首歌曲。轮唱,先唱的小组把我的青春在反复一遍唱,最后大家合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生:练习,教师指导。
师:我们在换一种形式表演唱。边唱边和老师一起舞蹈好吗?
生:好。(师生共同歌舞)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跳跃的,旋律是流畅的,节奏是紧密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同一首歌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要珍惜青春。
课堂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不错。一首优美欢快的《青春舞曲》,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老师也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正确的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强度处理歌曲。
3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感受音乐。
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重点:准确巧妙的唱准休止符。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节奏练习xxxo|xxxo||
多媒体出示一张的地图。师,导入地图是多彩的五颜六色的,每种颜色代表着每一块土地。让我们一起来听下个个部分都代表着什么?
聆听歌曲《彩色的》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节拍?歌曲的旋律优美欢快三拍子
二学唱歌曲
1导入师让我们看下每个颜色都代表什么?
师范唱第一部分并让学生用噜哼唱(强调唱法同时注意空拍的演唱)
2师带生填词演唱
3聆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并由师导入在第二部分里出现了个地方是哪里?
4师范唱生用噜轻声哼唱
5学生画旋律演唱全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情感升华
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爱我中华》视屏感受爱国情感。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2、欣赏京剧版本、任桂珍民歌版的《小放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教学难点】
1、八分休止符。
2、切分音的准确处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
2、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民间歌舞剧《小放牛》中的一段男女对唱。剧中小姑娘问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难,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的对起歌来。这首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二四拍,一段体,五声徵调式,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第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第三、第四乐句是前两句的变化重复(换头合尾与同头换尾)。音调明快流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有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节奏非常突出,使歌曲显得诙谐、活泼。旋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题素材展开,流畅、一气呵成。很容易记忆,成为流传很广的一首河北民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鞭。
【教学过程】
一、欣赏河北另一版本的《小放牛》。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1)请同学们听听它唱了什么内容?你可以从中挑选你印象最深刻的来说(赵州桥)?(2)歌词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式)
二、赵州桥的介绍和传说。
(1)同学们,歌中唱到的赵州桥你们听说过吗?有谁能把你所知道的和我们分享一下?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它!(播放视频)
(2)这么坚固的桥,到底是谁造的呢?真的是歌中所唱的鲁班吗?不是。其实是隋朝的李春所修,歌中提起的“鲁班、圣人、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都是为了突出赵州桥的伟大而神化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鲁班造桥、神仙相试”的传说吧!(放视频)
三、学唱歌曲《小放牛》。
刚才我们听的是河北流传最广的民歌《小放牛》,他轻松活泼的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唱“赵州桥”的这一段,最是经典,它已成为了河北省的招牌歌曲,就像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一样,家喻户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1、初听歌曲:说说它的演唱形式和节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二四拍)强弱规律
同学们的耳朵挺灵的,歌中大部分采用了独唱的形式,最后也用到了齐唱,从听觉上当你仔细聆听时,你会发现有两个小朋友在唱,第一段在问,第二段在答,我们再来听听看,你能分辨出来吗?这个由二个人唱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叫对唱。
2、出示歌谱:说说演唱顺序。
听一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第四乐句)
3、师带学生认识歌谱上的音(谁认得快就来当小老师指谱)。
4、认识八分音符,切分节奏。
音已经认识了,如果我们再加上节奏就能唱出歌谱的旋律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音乐符号“7”是什么?(八分休止符)他有什么作用?(休止半拍)这种前后都是八分音符,中间四分音符的节奏叫切分节奏,中间一个音唱强一些叫切分音,跟老师一起唱一唱歌谱,八分音符处我们打个响舌,听!(师范唱、生学)
5、跟琴两小节模唱歌谱(请一名学生指谱)。
6、加进歌词演唱。
(1)跟琴唱第一段歌词第一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第二遍注意:强弱。
(2)下面听老师把第二段的结尾唱一下,与第一段有何不同?(最后一句提高八度)标记一下,并跟师模唱最后一句歌谱及歌词。
(3)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7、分角色演唱。
(1)跟琴师问,生答(模仿老师的声音、轻快的。突出强弱)。
(2)跟原伴奏男生问、女生答、最后反复处齐。
四、欣赏京剧《小放牛》。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曲《小放牛》,很早以前就被引用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剧中小姑娘问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难,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的对起歌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这段载歌载舞的戏曲片段,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时想一想:
(1)这个戏曲片段属于我国的什么剧种?
(2)请你跟着剧中的唱腔唱一唱、做一做!男孩模仿牧童,女孩模仿小姑娘!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民歌博大精深,表现方式丰富多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相信民歌永远会陪伴我们,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让我们在《小放牛》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
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回答)
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
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有谁知道是什么河吗?
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
三、讲授新课:
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
生:……
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
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准备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
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习。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这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旋律线为低。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能体会巢湖秧歌的精妙之处。
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学唱体会巢湖秧歌的魅力。
价值观引导
引导学生吸收民俗文化,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有力的。巢湖秧歌。
教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秧歌,用一两句话描述巢湖秧歌。
学生欣赏,自由讨论并发言,教师鼓励。
师:同学们,本课我们讲学习一首歌,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巢湖人特有的性格,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巢湖秧歌《一支秧歌一趟秧》。
二、学唱新歌
1、听第一遍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把握感情。
教师:聆听巢湖秧歌,体会感情。
2、听第二遍
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3、师:同学们知道巢湖秧歌有哪些表演形式吗?(学生回答)
三、介绍安徽民歌
安徽民歌由于地处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中间地带,从语言、习俗到气候都带有过渡性,因此,总体上富有南北风格并存与兼容的音乐特征。安徽地域广阔,各地人民群众在语言、生活、风情等方面都存有较大差异。根据地域的分布,可以划分为五个色彩区域。
四、小结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聆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熟悉四三拍的节奏,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分析:
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训练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在《音乐之声》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初步体会歌曲中对于音乐的赞美之情。
2、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欣赏歌曲做好铺垫。
3、介绍并欣赏主题曲《音乐之声》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风格。
4、播放《音乐之声》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内容,感受四四拍的节奏,让学生说出欣赏感受,并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鼓励学生跟着哼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的变换。
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绍独唱、齐唱,比较合唱与重唱的异同,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演唱二声部时第一要注意唱准自己声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和谐统一。
6、欣赏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分别播放从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视频,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乐趣。说出两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哆来咪》欢乐有趣,《孤独的牧羊人》诙谐幽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气氛,让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让电影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7、小结及作业:
适当的时间自己欣赏《音乐之声》这部影片,完整体会影片和歌曲的魅力。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愿意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2、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及功能。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用于队列行进的音乐。
教学难点:
能用适当的形体动作进行律动感受音乐。
教学准备:
图片、音乐、多媒体设备、各类装扮用品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所表达的深沉的情绪和内容,和天真活泼的中学生的生活与性格相差较远,因此,在欣赏作品之前,需要由教师做一些铺垫。教师以沉静、稳重的语调简要介绍波兰作曲家肖邦、肖邦的作品和肖邦所处的动荡的时代。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性和民族性。中国的过去也曾经有着与19世纪的波兰相类似的被奴役、被侵略的。经历。这对于我们欣赏和把握肖邦的音乐更容易达到心灵的沟通。引出教学内容《葬礼进行曲》。
2、聆听与分析
这首作品的情绪表现非常明显,因此教师不必有过多的语言讲解,教师以自己沉稳的表情和神态将学生带到音乐的意境中去,要求学生安静地、用心地去听。
3、表现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场地,让学生听着《葬礼进行曲》的音乐,自由地行进并自由地做上肢动作。教师和学生一起表现。教师用自己优美、舒展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怎样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不要用语言,尽量用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和身段语言去启发学生。
4、对比和分析
在结束了《葬礼进行曲》沉重的气氛之后,对比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边听边请学生做行进动作,提醒学生注意调整自己的精神和神态。在学生经历了动作上明显的对比表现后,回到座位上,学习旋律和歌曲演唱,并和老师一起分析作品的音乐语言所传递表达的雄壮、激越的情感内涵。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乐曲中段哀婉、抒情的旋律,帮助学生从整个乐曲中抓住那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和开阔、透明的伴奏织体,并从这单纯、朴素的技术手法中体会到音乐表现的深刻力量。以此加深学生的听觉印象,并鼓励学生随琴哼唱旋律,记忆旋律。完整欣赏《葬礼进行曲》,提示学生感受音乐的对比和由对比带来的不同的音乐表情。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8
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手段:
1、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树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点名检查人数。
二)发声练习:
1=C—F
1234︱5———︱5454︱1———︱
Mima
1234︱5454︱1———‖
Mima
三)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
四)学习过程
分析歌曲:
(1)、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立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4)、老师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
(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6)、由老师引导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A、歌曲的结构曲式:ABB、歌曲的调式、节拍等
(7)、老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
(8)、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模唱歌曲《中学时代》
(9)、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本组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老师把每个小组找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反复教唱,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学习。
(10)、全班同学跟着老师电子琴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11)、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老师巡堂批导学生练习唱歌)
(12)、全班同学有表情的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表扬——
(13)、师: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演唱的歌曲最棒、最有特色,请各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有两分钟来准备(学生排练中——老师指导——)
五)创作与表演
(1)文艺委员主持歌曲展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长现场打分量化,取最后平均分为该组本节课平时成绩分数
(2)学生根据文艺委员要求进行小组展示歌曲《中学时代》——打分——亮分——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体会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参与音乐活动创编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作用,主题音乐有统一影片风格的作用。
请同学们回忆下,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学生回答,师鼓励。)
2、场景音乐起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1)聆听《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样一个画面?
(2)这个场景音乐由人声吟唱、箫、弦乐器多层次交织所产生的意境,你是否听到了人声?(一听到人声就说出来。)
(3)考虑:场景音乐起什么作用?(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了的作用。)
3、总结影视音乐的功能(作用)。(学生总结,师补充。)
(1)突出主题,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绘作用,烘托画面情绪和气氛,加强视觉形象的情绪和节奏。
(4)背景气氛,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
(5)深化主题,推动剧情发展。
(6)概括剧情。
(7)结构统一作用。
4、欣赏电影《卧虎藏龙》主题音乐电影片段,并谈感受。
5、再次聆听歌曲《穿越竹林》,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