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三教案 >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正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收集的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A.课时安排:三教时。              2001年3月7~8日 No.19 & 20 & 21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4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游褒禅山记》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媒体设计] 篇6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⑷ “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⑴ “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⑶ “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⑷ “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⑸ “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⑹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⑺ “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⑴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⑵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⑶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