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阿Q正传 》教学设计优秀7篇正文

《《阿Q正传 》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

高二语文课文《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代表作,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阿Q正传 》教学设计优秀7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高三语文阿Q正传教案汇总 篇1

为迎接20--年高考,实现高考预期目标,结合本届高三年级具体情况,本着“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考试大纲》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以“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放慢进度,细处入手”为复习理念,力求做到指导有针对性,训练有实效性,复习有整体性,特拟订以下计划:

一、基本情况

高三年级现有15个教学班(除过4个补习班),整体而言,语文基础差,尾巴大,优秀生不够突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通过上学期期末测试(高考模拟试题),全年级语文平均成绩约78分,及格率约占50%,优秀率约占12%;重点班平均成绩约89分,及格率约占80%,优秀率约占40%。最高成绩118分,最低成绩36分。

从失分率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成语、语病、默写)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文阅读抓不住要领,找不到切入点;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仿写、扩写和缩写,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虽然一般情况拉分不会很大,但如果偏题,也会失分很大;要冲击高分层,没有起色,从目前情况分析,由于缺少材料作文的训练,往往不能准确地审题立意,没有事例的积累,泛泛而谈,写作没有深度。

二、 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一轮复习,每个点要训练到位。对成语、语病等基础知识,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去摸索和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再用这些技巧去指导解题。

仿写、扩写和缩写,应对所给材料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仿得像,扩得真,缩得精。因此,应着重训练对题意认真分析,对原材料仔细揣摩,总结一些解题技巧,然后慎重下笔,轻松得分。

诗歌鉴赏从两方面去训练,一是从哪里入手鉴赏,二是怎样组织语言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来。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也应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现代文阅读,应着重训练对文章信息的提炼及根据所知信息进行推论,应着重训练学生在总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表达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让学生把握题型,总结答题技巧,规范语言,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各种能力。老师应精选试题,对症下药。

作文训练分散穿插在其它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进行。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并作讲评。作文的训练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面向全体同学,着重训练在审好题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写记斜文,要通过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去点题,演绎主题。写议论文,要明确地摆出观点,层层深入地去论证。当然也可鼓励学生去写杂文、小说或剧本等体裁,以立异来求创新。在写作时注意文题的拟定,开头和结尾的技巧。这样力保大部分同学能得保险分(42——45分)。第二步,对一些冲击高分层的同学,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增设文章的亮点,以求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文章的亮点,可以是新颖的构思,也可以是深远的立意,还可以是曲折动人的情节,甚至可以是三两句散布在文中的富于生活哲理的精辟议论。这样力求一部分同学能过50分。

三、时间安排

语文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20--.9.3—20--.2)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3—20--.4.15)紧扣重点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4.16—20--.6)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第一轮复习

1.按考试说明,重点复习熟语、病句、语言表达等专题的练习讲评。

2.以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翻译、现代文阅读、散文(短小说)阅读、传记(新闻)阅读四个专题为重点,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默写专项方面,每天早读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要督促指导。作文两周一次,主要训练材料作文,文体不限,每次最好解决一个问题。

4.用好资料《语文导学教程》,不能过于依赖资料,教师博选,学生精练,严格按照考点要求,狠抓落实,努力抓好各个考点,不贪多求快,力求一步一个脚印,逐一达标。

第二轮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紧扣重点复习。精选试题,做几套综合、模拟试题,巩固或检测专项的掌握情况,加强“回头看”,有针对性地弥长补短,提高正确系数。

第三轮复习

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⑴以综合练习为主,加强资料的选用。

⑵根据模拟和我校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

⑶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强化复习训练。

⑷考前应试技巧指导。

四、复习备考的几点设想:

1、注重备考研究

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

教师要研究近三年的全国省市的高考题,分析试题,寻找规律,总结教法学法,让学生学习也有个明确目标,知已知彼。

2、强化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做到精诚团结,资源共享。在备课组中充分发挥有经验老师的带头作用,备课组要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3、关注高考信息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勤于并善于搜索各种高考网络信息;积极参加省市区各项高考研讨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备考信息交流活动;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的获取有用信息以指导备考工作。

4、落实培优补差

针对语文学科的偏科现象,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辅导。每班针对5名左右的学生集中辅导,一周至少一次。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逐步使学生一步一个台级,弥补语文偏科的缺陷。落实培优的主要有三种对象:一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提升水平),二是本一、本二预测线上的临界学生,三是对语文学生缺乏信心的困难生。

5、加强月考制度

落实我校“三清”方案,严格履行“月考”制度,每月一次语文检测。在命题、阅卷、反馈、总结上求细、做实。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发扬备课组的交流合作精神。

6、讲究复习方法

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7、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教会学生自己制定语文学习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培养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考试答题时力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勤于练笔的习惯。确保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养成摘录的习惯。

附:学习方法

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1、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2、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3、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阿Q正传》经典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小说的故事内容。

2、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

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

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加工能力,让阿Q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鲜活起来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研读法

引言

十四、五岁时读《阿Q正传》,觉得《阿Q正传》是世界上最难懂的书,虽然老师讲过《阿Q正传》是伟大名著,但十几页一口气读下来,像是一碗饭里藏着三分之二的生米,实在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于是在心里反复寻思。寻思的主题是:阿Q到底是白痴还是弱智,精神不正常吧?

二十岁时读《阿Q正传》,觉得《阿Q正传》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书,读到一半就笑得直不起腰,

三十岁时读《阿Q正传》,《阿Q正传》成了世界上最深刻的书。

阿Q是多么的熟悉,在哪里我见过他。阿Q是如此的亲切,他是我的邻居,他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同事,是身边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他的影子随处可见,无法磨灭。

现在的我不敢再读《阿Q正传》,因为那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书。阿Q成了我,我就是阿Q,而在千千万万人中,我发现了所有我熟悉的人物: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还有小D……这些活宝们都来到了我的身边,可我再也笑不出来,因为我知道自己也有一个圆,因为太努力,结果画成了瓜子形。

有关教学的一些想法:

1、《阿Q正传》是经典篇目,要上出新意,体现新课标精神。

2、在上课之前,想办法让学生最起码看三遍,名篇精读嘛。

3、他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让他们写下来,因为新的一代人对此肯定会有新的想法。

4、不要先入为主,把老的东西灌输给他们,而是通过课堂让新旧观念碰撞,擦出火花来。

5、强调阅读《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并产生鉴赏的美感。

6、学习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感知了多少,让学生都能对阿Q“评头品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跨一个周末,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初读课文,感知阿Q;再读阿Q,写下随笔;Q,Q。

第一课时:基本解读

先略去时代背景的累赘介绍,直面人物,让人物自己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从人物话语与文章自身的背景资料去领会阿Q生活的社会风貌。

1、阿Q人物形象分析——从原文当中找

出身:(低微,体现在哪里,姓名、与人的交往等,第一自然段等)

职业:(无固定职业 第二自然段 )

外貌:(高、矮、胖、瘦,让他们自己去想象,找出原文“瘦伶仃”、“赤膊”第三自然段)

衣着:(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写去发挥,虽有电影有插图但不主张先看)

经济状况:(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目前状况)

性格与嗜好:(打人、骂人、赌博、耍流氓等)

语言分析:“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一类的“名言”。说说表现了阿Q什么心态。又让学生列举: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简略分析,点到即可,主要是熟悉课文)

行为分析:集中分析结合“思考·探究·练习”第二题来讲解五次动手打人

2、阿Q周围的人物分析:本选段主要是王胡、小尼姑

3、阿Q生活的环境分析:周围的人对阿Q的态度——很不屑,注定其悲剧的命运与结局。

(注:熟悉课文,初步感知人物,视条件可放映《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为精神胜利法的分析做准备)

第二课时:问题讨论与分析

1、有人说:阿Q性格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你认为呢?

让学生自行充分讨论,老师小结归纳。

精神胜利法的分析:

引用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2)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3)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4)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5)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6)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7)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

(9)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

(10)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每一点均要求学生在原文找出相应的语言与动作。

2、讨论:阿Q精神有无可取之处?

3、讨论:阿Q只是属于那个腐朽的年代,现代的生活已经没有了阿Q生存的土壤了,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4、阿Q可以被改造吗?救治良方在文中有提示吗?

鲁迅一直致力于改造国民的Q被改造过来了吗?你在小说中标能不能找到?

5、和阿Q一样的短工也有不少,是什么造成了阿Q独特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深入探讨与拓展

一、问题探究:

1、注意体会赵太爷的动作和表情,抓住“会姓赵”“配姓赵”,说说这里刻画了怎样一个赵太爷。

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不存在会不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而赵太爷却说阿Q不会姓赵,也不配姓赵;并对阿Q又骂又打,他此时心里一定是觉得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当然他不准阿Q姓赵;其实阿Q姓赵真是说不清楚,最可恶而可笑的是,赵太爷太不讲理,他的所作所为,活脱

2、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人,可见其地位之低。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Q没有姓,没有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3、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心态?

可以说这是一种矛盾心态。以进过城而自负,是对于未庄人的自负,某种程度上表现他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看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4、“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5、怎样理解这一句里“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

表面看,“不幸”与“赢”自相矛盾,但实际表明,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可见那是怎样的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面临失败的真正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生了作用。作者用这样的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阿Q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6、联系上下文,说说“蒙”在此处有什么含义。

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这个意思在后文有详细的说明。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7、阿Q“得意”什么?

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结局。

8、“照例”说明什么?

“照例”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一种家常便饭。

9、“等候”一词用得妙在何处?

“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让人触目惊心。

10、“””“呆笑”对刻画阿Q起什么作用?

摩着,来回摩擦,用力大概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之态。

11、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这揭示出一个怎样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九分”是作者生造的词,但十分成功,作者略带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这些看客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12、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13、体会“蓬”“粗”用词的准确性。

“蓬”是听觉,“粗”是触觉,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的精神麻木,而且让他肉体也麻木了。

二、人物形象和背景分析(老师提供,让学生在自我充分解读的基础上,点拨提升对人物的认识)

1、阿Q

《阿Q正传》通过生动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特别是阿Q,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处在社会的Q性格的刻画。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Q的这一性格特征。他对于自己的身世很是渺茫,与别人口角时却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连老婆也娶下上,却偏偏要Q被迫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这下他该自认失败了吧?并不,他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他赌博赢得的洋钱被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自打嘴巴以假想打的是“另一个”而在精神上转败为胜,表现出他的自我摧残;被王胡撞头遭到“平生一件的屈辱”,吃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而遭到“平生第二件的屈辱”,和小D摆“斗”,调戏小尼姑,表现出他的畏强凌弱;阿Q向吴妈求爱,被赵秀才用大竹杠教训了一顿,过了一会,他听见外面有声音,一看是吴妈在那里哭闹。“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这时他猛然间Q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忘麻木。阿Q在现实中处处失败却用这种法宝取胜。这种“精神胜利法”如同麻醉剂,麻醉了他的每一根神经,使他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悲苦命运,过着奴隶不如的生活,至死也未觉醒。生命将要结束时,阿Q还自我安慰地想“孙子才画得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的集大成。

小说通过塑造阿Q这个典型,深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和它的严重危害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示人们振奋起来,抛弃阻碍自己前进的精神枷锁。

2、阿Q出现的时代意义——背景分析

鲁迅创作阿Q这一艺术形象,是特定时代的孕育,意图有二: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老师小结:我们Q更注重他不受阶级、时代、环境局限的人性当中之不良的因子,而把其Q给我们的启示,不管同学们从阿Q身上领悟到什么,有一点对大家是真实的:阿Q从足够远的地方走过来,向我们走近,我们注视着他,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吹着口哨,摇摇摆摆的骂着“妈妈的,老子…”,他就这样走了很久,很远,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模糊了,而恍惚间阿Q的形象却更清晰了。

最新高三语文阿Q正传教案汇总 篇3

这个学期本人担任高三(9)、(10)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取长补短。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作总结如下: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语文课教学,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备战高考,任务艰巨,我在认真研习20xx年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鉴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个人的备考战略,争取把考试要求落实到每个模块中。每个专题都在与备课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再深入领会,精心选题,突出重点,认真制作课件,做到踏踏实实,有条不紊,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对路。

这一学期来进行了四次月考,三次大测验,还有几次小测验。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试卷出题情况及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们薄弱环节,并及时与学生们交流,弄清失分的主要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字形题和语病题、文言文部分的翻译题、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部分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失误主要是训练不到位,有时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有时点拨不到位,做过的题型学生的印象不深。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以练为主以降为辅,因为学生的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讲出来而更多的是自己练出来。合理安排各个模块的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课后辅导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尤其对后进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对班级成绩较差的同学也不忽视,主动与他们交谈,指导他们制定复习计划,并留相应的任务给他们,课上提问考查其吸收情况。

虽然广东高考独树一帜,但就全国高考复习范围来看如出一辙。我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经常上网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并与在北京、大庆、山东等地中学任教的同学保持联系,沟通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互通有无,尽量让有效信息能为我校高三教学服务。

上面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语文教学工作的简要总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尽力做好一个任课老师的本分,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坚持不懈和稳抓稳打。我在这里只期望他们能在今年的高考中榜上有名,也预祝我校高考再创佳绩。我们一直在努力。

阿q正传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生活的环境,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培养学生朗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设想

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应当阅读《阿Q正传》的全文。可在上课前两三周安排在阅读课上阅读。不开设阅读课的学校,可提早布置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即使这样,可能仍有一些学生未读全文,所以在上第一课时时,还需教师把选文前后几章的故事梗概作点间要复述。

2、现在的学生对产生阿Q的那个时代比较陌生,鲁迅先生的文笔又比较迂回含蓄,为了更好地了解阿Q这个独特的形象,在教学中介绍一点时代背景是必要的。

3、课文内容深邃,语言幽默,句式多变,还有不少新词典故,如果仅让学生自学,由老师重点分析几个问题,那就会失去许多精彩的地方。为此,我们安排四课时,采用串讲的形式,在师生边阅读(主要是朗读)、边欣赏、边训练、边总结等共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教学任务。

4、为了使讲课和学生的思路跟上文章的思路,我们理出作者在这两章中的文章思路,归纳成三条线索:①未庄在革命中的变化,②阿Q“投降革命党”的过程,③假洋鬼子等投机革命的行径。而②和③又组成了一对矛盾,故事情节就在这矛盾斗争中开展。

5、上课前后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请电影公司调拨)。

6、参照话剧《阿Q正传》,组织师生演出其中的片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激发学生学习《阿Q正传》的兴趣。

2、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3、讲读课文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4、初步了解阿Q所处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性讲话。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当它于1921年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不到一半的时候,茅盾先生就敏锐地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更预言它“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但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出示小黑板:

说明: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在情节结构上属序幕和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即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致使他对辛亥革命极度失望。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九章“大团圆”描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在介绍每一章时可简要叙述该章的主要情节。

三、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bù):停船的码头。魆(xū):暗。伊:五四前后的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

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

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

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 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

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度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环境):不安

四、布置作业。

1、预习朗读从“老Q”至“说着自去了”这段课文。注意不同身分的不同语气。

2、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阿Q正传 》教学设计 篇5

阿Q正传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生活的环境,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应当阅读《阿Q正传》的全文。可在上课前两三周安排在阅读课上阅读。不开设阅读课的学 校,可提早布置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即使这样,可能仍有一些学生未读全文,所以在上第一课时时,还需教师把选文前后几章的故事梗概作点间要复述。

2.现在的学生对产生阿Q的那个时代比较陌生,鲁迅先生的文笔又比较迂回含蓄,为了更好地了解阿Q这个独特的形象,在教学中介绍一点时代背景是必要的。

3.课文内容深邃,语言幽默,句式多变,还有不少新词典故,如果仅让学生自学,由老师重点分析几个问题,那就会失去许多精彩的地方。为此,我们安排四课时,采用串讲的形式,在师生边阅读(主要是朗读)、边欣赏、边训练、边总结等共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教学任务。

4.为了使讲课和学生的思路跟上文章的思路,我们理出作者在这两章中的文章思路,归纳成三条线索:①未庄在革命中的变化,②阿Q“投降革命党”的过程,③假洋鬼子等投机革命的行径。而②和③又组成了一对矛盾,故事情节就在这矛盾斗争中开展。

[媒体设计]

1.上课前后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2.参照话剧《阿Q正传》,组织师生演出其中的片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激发学生学习《阿Q正传》的兴趣。

2.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3.讲读课文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4.初步了解阿Q所处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性讲话。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当它于1921年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不到一半的时候,茅盾先生就敏锐地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更预言它“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但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 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出示小黑板:

说明: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在情节结构上属序幕和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即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致使他对辛亥革命极度失望。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九章“大团圆”描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在介绍每一章时可简要叙述该章的主要情节。

三、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bù):停船的码头。魆(xū):暗。伊:五四前后的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

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

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

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度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环境):不安

四、布置作业 。

1.预习朗读从“老Q”至“说着自去了”这段课文。注意不同身分的不同语气。

2.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

2.了解假洋鬼子之流从惊惧革命到投机革命的行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从“阿Q的耳朵里”至“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注意读出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过程。阿Q心理活动那段话要注意以下几点:“也”要读重音。两个“的”,前一个要紧跟“妈妈”,速度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感情要真,语气要狠,但不一定要响。“投降”读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

释疑:“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字,使语气婉转,显得不太严肃,对阿Q的这一态度有点讽刺味道。鸟男女:鸟,念diǎo ,骂人的话,《水浒》中常用。

提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为什么又“要投降革命党”?学生 讨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落后的雇农,他赤贫如洗,光棍一条,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常年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受到地主豪绅的剥削,超时的做工,有时还拿不到工钱;政沾上受到侮辱,连姓什么都没有资格。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种变革现实地位的潜意识。但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忠于皇帝便是阿Q的正统思想。加上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这部分最具有革命积极性分子的觉悟,使他们对革命产生糊涂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起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慌张的神色,他那受 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意识萌动了,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感到了革命的威力,于是对革命神往起来,“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板书 阿Q对革命的态度: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2.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快意”。“造反了!造反了!”要放开嗓子神经质似地大叫。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锣鼓声和唱词 要用不同语调,唱词最好能用绍兴高调或其它地方戏唱念。

释疑:可怜的眼光,为什么用“可怜”?阿Q要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从他内心的体验来看,“惊惧”就是怕他要革他们的命,“嚓,”杀头。又顺着他的思路,未庄人一定会向他求饶,于是又可怜起他们来。说明阿Q对革命的肤浅认识和狭隘的阶级局限。

提问: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糊涂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3.请五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老Q”至“阿Q说着自去了”。叙述者请女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求能体现出不同身分的人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释疑:惴:念zhuì,恐惧、忧愁。口风:江浙方言,指消息。

提问: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议论。教师小结:赵太爷:把“阿”字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说明他放不下太爷的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秀才:直呼“阿Q”,是因为阿Q不理睬赵太爷的招呼,心急了;同时也说明他年轻气盛,在他父亲面前发一点余威。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在未庄狐假虎威,欺压比他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想跟阿Q套近乎,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阿Q:开始赵太爷叫他以为跟他无关,这是他奴性的自然流露;当赵太爷问他“发财吗”时,便把他那想当然的革命目的和盘托出;而对赵白眼问话时回答的那句“你总比我有钱”,倒真实地道出了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地位,体现了阿Q朦胧的阶级意识。

板书: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惊恐

4.请两位学生朗读从“大家都怃然”至“却又倒头睡去了”。一个(可请女同学)读叙述部分,一个读阿Q心理活动部分。读阿Q部分的要顺着前面“快意”的心情,三段话可处理得稍有不同,第一段对未庄人嘲弄,对赵太爷等仇恨,对王胡为了报复。第二段体现阿Q的贪心,口气命令式。第三段表现他的想入非非,声音渐轻,速度渐慢,口齿也逐渐含糊不清。

释疑:树烛台:树,当动词“插”讲,迸跳:迸,念bèng,迸发;跳,顺着前文的“闪闪的跳”而来,这里有不连贯、跳跃式活动的意思。小D为什么作为“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里讲到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这是阿Q的误解,人家不要他帮工,是由于“吴妈事件”的缘故。至于王胡也不留,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阿Q大!赵司晨:赵太爷的本家和帮凶。吓:多音词,这里念hè,其他如恫吓、恐吓,也念hè;又念xià,如吓唬、吓不倒。“脚太大”:封建社会用布把女子的脚裹成小脚,越小越美,这里反映了阿Q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

提问: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长期过着受欺压蒙侮辱的生活,经济又赤贫如洗,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向吴妈求婚不仅被打了一顿,还丢了饭碗,因此,他对革命的希冀只能从最切身的、最实际的又反映他最狭隘心理的要求出发:①报复杀人,因为是他们使他处于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②抢夺财物,这是生存的本能要求;③挑选女人,这是传种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它为阿Q革命狂想曲。

板书:

5.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从“第二天”至“没有回答了”。读老尼姑的对话要显出她的恐惧和厌烦的情绪,读阿Q的要反映他先气壮后失意的神情。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阿Q到静修庵去闹革命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先写他“仍然肚饿”,暗示靠“狂想”解决不了生计问题,还得有“行动”,干什么呢?又“想不起什么来”,最后“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有意”,是指阿Q先前因肚饿曾去静修庵偷过萝卜;“无意”,说明他的革命思想是模糊与紊乱的,因而行动也是盲目的,迟疑的。这也可从他对老尼姑的回答很“含糊”中看出。当他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便“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领导者未能对他们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6.教师朗读从“那还是上午的事”至本章完。主要用叙述语气,末一句要有自我安慰的口气。

提问:假洋鬼子、赵太爷抢先去静修庵革命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内容:殴打老尼姑,砸碎“龙牌”,还偷去一个宣德炉。目的:从事先“历来也不相能”,到相互“拜访”,“谈得很投机”,终于“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来看,作者这一补叙有力地揭露

阿q正传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二、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

三、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

四、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把握阿Q人物性格。

二、《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一、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

二、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要点:掌握内容概貌,理清小说结构

背景介绍: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Q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小说塑造的阿Q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以其巨大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明珠,

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国民性问题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剖析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鲁迅敏锐的看到了中国的衰败,在于愚弱的国民。在日本,那个使鲁迅受到强烈刺激的日俄战争影片的被示众和看客,使他联想到所见的“愚弱的国民”,他首先指出国民劣根性以愚昧和精神麻木为特点。医治国民精神的创伤,正是他弃医从文的缘由。

3、 写作动机: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呐喊〉自序》

他在谈到《阿Q正传》成因时,说他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根据鲁迅做小说的目的、治疗国民弱点的论述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言论,我们可以概括《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4、 结构梳理:

小说共九章:

第1章,序言交代四个问题:小说的名第2章,目、阿Q无姓、无名第3章,、无籍贯,第4章,写阿Q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环境。

第5章,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断,第6章,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第7章,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第8章,刻画了阿Q畏强凌弱的性格。

第9章,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可悲的结果,第10章,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11章,写阿Q走投无路,第12章,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第13章,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14章,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中兴”,第15章,再被赵太爷逼到无路可走的经过。

第16章,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第17章,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

第18章,写辛亥革命引起未庄的变化,第19章,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20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全文仅仅围绕阿Q而传,以阿Q的行状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结构。前三章为情节的开端,中间三节为情节的发展,七、八章为高潮,最后一章是结局。

5、 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阅读全文,初步把握阿Q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要点:研读小说情节,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和实质

1、 讨论问题:

序1、在序言中交代了几个问题?(小说缘起、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

2、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作传?(暴露国民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

3、给什么人作传?(地位卑贱的普通国民)

优胜记略

1、这一章主要记述了阿Q的几件事?他又是怎么说、怎么想或怎么做的?(注意抓关键词)

2、结合本章的情节和人物语言、心态、动作,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狭隘保守、盲目趋时;争强好胜、忍辱屈从;自轻自贱、心满意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续优胜记略

1、本章记述了阿Q的哪几件事?(注意阿Q的言行,抓关键词语)

(败在王胡手下、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调戏小尼姑)

2、结合上述事例和阿Q的言行,分析他的性格特点。(蛮横霸道,懦弱卑怯;排斥异端,奴性十足;欺软怕硬)。

恋爱的悲剧

1、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小说围绕“女人”一连四次用了“他想”,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和心态?(既体现了他的本能和放纵,又体现了他的正统和卫道)

2、在这一章中,描写阿Q挨打时,多处用了“仿佛”和“似乎”等词语,它突出刻画了阿Q性格的哪一方面?

(麻木健忘。他的精神扭曲变形,明明是被毒打的耻辱,却感觉麻木,淡化和遗忘)

3、你怎样看待阿Q向吴妈求爱和悲惨的结局?

生计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描写场面的?体现了阿Q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动作、语言、神态和侧面烘托,阿Q畏强凌弱,死不觉悟)

2、阿Q偷萝卜的情节以及与老尼姑的对话,又突出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质朴霸道,圆滑无赖)

从中兴到末路

1、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变化过程。

2、结合这一章的情节,分析阿Q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周围的人们趋炎附势、麻木不仁,与革命彻底隔绝,统治者残酷镇压和迫害,这便是产生阿Q精神胜利法的温床,而奴性十足的阿Q也必然走向末路。

革命和不准革命

1、阿Q对革命党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深恶痛绝”--“神往”--“快意”--“投机革命”)

2、阿Q的革命目的是什么?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杀仇人、抢财物、讨老婆,心理描写)

3、阿Q去寻找假洋鬼子之前和被赶出后的心情怎样?这种心情变化说明了什么?

(之前:不平,冷落,赶紧去商量,怯怯;之后:忧愁,无聊,渐渐高兴起来。这部分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既反映了阿Q的糊涂落后,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将农民群众拒之门外)

大团圆

1、阿Q的被抓,被审,画押的情节各说明了什么?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抓一个糊涂、手无缚鸡之力的阿Q却动用了这么多人,说明反动统治阶级既残暴又虚弱。夸张讽刺;被关,既说明阿Q的可怜,也说明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其中“高明”是创造性用词;被审,说明阿Q昏头昏脑,奴性十足也体现了国民的奴性。细节描写、双关语;画押说明阿Q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麻木。细节描写)

2、阿Q游街和被杀前的心态是怎样的?“看客”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阿Q认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游街”,死到临头,心情如此坦然。他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二十年又是一个。”,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还在表演精神胜利法。那些张着嘴的看客,还大声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喝彩,真是不可救药的国民啊!

关于阿Q的形象分析:

1、关于阿Q的形象,有下列不同的观点, 读后谈谈你的看法。

(1)阿Q是个思想的典型,是阿 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个集合体形象。理由是:

A、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阿Q就是这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

B、阿Q的精神--精神胜利法不是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和阶级的产物,而是某些人普遍的弱点,是祖祖代代生生不已的普遍特点。

《阿Q正传 》教学设计 篇7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 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描写。)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