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赵州桥教学反思【优秀8篇】正文

《赵州桥教学反思【优秀8篇】》

时间: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赵州桥教学反思【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1

针对怎样更好的将数学文化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沉浸在数学文化的殿堂,笔者就其中数学史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首先,学习国外教育经验,用好用活阅读教材。

当前,许多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甚至也不看阅读教材,认为没用没有知识,其实不然。国外,例如美国的教材和老师,很重视数学史,在教材中常常大幅数学家的照片,冠以每章内容之前,在教材数学史知识紧扣教学内容。老师常常使用数学史的内容作为一章或一节的引入材料。这样通过对历史的数学研究,激励立志于数学研究的后来者,懂得现在数学的真正意义,和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暗示将来数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针,开拓同学学习数学的眼界。

其次,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数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合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通过多种途径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应该成为学生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家少学生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虽然学生可能还不太懂,但是,有很多的思想方法在其中,通过数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些数学思想。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求知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能否道理谁都明白。我们也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意方法教学:学生举一反三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教条地把一种思想方法灌输给学生,他们未必能接受,而数学史中隐含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将前人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这些执教者不断的学结。使学生能直观地接受。

另外,还应吃透教材精神,采取多种新式,增强教学效果把数学史融入日常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采取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

例如,二次函数章节有道例题,是通过计算赵州桥桥拱的半径,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理的应用,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历史名胜的好机会。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可以用ppt演示赵州桥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们展示这造型奇特、气势雄伟的赵州桥。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是赵州桥,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整个桥身是圆弧的一段,长50多米,宽9米多。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这样巨型的跨度,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而更显示其先进技术的,还增加了洪水季节桥下的过水面积,四个小孔可以辅助宣泄洪水,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创造了敞肩拱的新式桥型,使拱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是综合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多种科学知识的典范。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拱桥的半径……”这样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著名的历史名胜,提高艺术的鉴赏,并且使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史的教学中。 把数学史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不一定要全部由教师在讲台上说,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亲身体验的经验也更不易忘记。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2

一放而有据

在学生分析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导向,否则,学生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余姚达到的目标背道而驰。例如教《赵州桥》,理解与感受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我围绕这个目标分层次设计放的环节:1.让学生从文中画出描写赵州桥建筑特点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桥这么坚固?课文主干部分可以设计以问题:1.让学生画一画描写赵州桥优美的句子,明确桥的独特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2.让学生画一画简笔画,进一步感受和体会桥设计的科学性。3。读赵州桥的有关资料,通过展示评议,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才干。如果说,一课时的总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达到的一种境界,那么,这些具体放的环节就是学生思维旅程上的一个个必不可少的路标,正是这些路标的引导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境界。

二放而有度

教学过程中的放必须把握好度,放的过度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学生注意力分散;放的不够,则训练达不到目的,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放的度呢?我认为应该从两

方面考虑:第一是教材的难点,第二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充分的而深刻的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把握课文的难点重点 以及各个段落各个层次的突破点。课堂上对涉及到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放的度可稍大一些,时间可稍长一些,以便使学生深入地展开思考与探讨,深入而透彻的理解重点和难点,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对那些非重点,难点的知识,即使是我们认为很有用的知识,我们也要忍痛割爱,放的程度要小些,在小些甚至直接引导得出。千万不可贪多求全,胡子眉毛一把抓而顾此失彼,学无成效。如讲《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放弃了理解体会卢沟桥狮子的美观,历史意义这一点,反而用了大量时间来分析文章结构,作者的观察方法,结果不仅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没有理解好,而且缺乏相应感应知识和相关能力,学生对课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深刻地认识。其实,分析文章的结构并不是低年级训练重点,大可不必因面面俱到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其次,教师在安排放的环节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也就是要充分细致的把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与特点。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恰到好处,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才能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的目的。例如,有教师教《画杨桃》一课,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辨析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然后又用组词造句的形式来检查评价课文的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等等。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不可能提高实际能力。

三、放而有序

每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知识链。放,要放的科学放的系统放的有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道路上能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有放必有收。放是手段,收是目的;放是基础,收是升华。收是学生放的过程中所感知所思考的东西的一个系统化准确化规律化的上升过程。那么收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哪?

四、收要及时

教师在的过程中,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学习反馈请情况,把握他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哪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

五、收要准确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3

目前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武断否定的现象:“不对!”“错了!”因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教案中的答案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乎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评述性口语的巧妙运用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评述方式有:

一、引发。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否定错误的说法,或弥补疏漏之处。例如:

①师:《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

生:我认为中国石拱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外观美丽,一个是结构坚固。举赵州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巧妙、坚固,举卢沟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美观。

师:你的意思是说赵州桥的结构好,卢沟桥的外形好。反过来就是说,赵州桥外观不太好,卢沟桥又不太结实。

生: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两座桥的结构、外观都好。举赵州桥是因为它是独拱桥,而举卢沟桥是因为它是联拱石桥。

这例中,学生先前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对此,教师没有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循循善诱,最后使学生感悟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加以纠正。这样,既使学生懂得了《中国石拱桥》举例的典型性,又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

二、换述。在学生以某种表达方式说了一句话后,教师随即特地更换一种表达方式再说一遍,说法有变而原意不变。例如:

②师:那么,什么叫“绝伦”呢?

生:“绝伦”就是最好的。

师:再仔细想想。

生:“绝伦”就是不同一般的。

生:“绝伦”就是没有同类。

师:也就是说,在同类的事物中,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

这句中,用了“也就是说”导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后者归纳总结了学生对“绝伦”这个词的全面正确的理解。

换述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也就是说”,“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或者说”等等。

三、反复。针对学生的回答,将它或其中的词语再重复说一遍。例如:

③师:请在“一个……皇帝”中间加一串修饰语。

生: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

师:好!“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好!加得好!

师:看来在“皇帝”的前面可以加的词语很多很多……

这里,教师先后将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同时还将“好”、“很多”作了反复。

四、顶释。当学生说了一句概括性较强的话后,教师用顶真的形式导出第二句,加以补充和解释。例如:

④生:晋祠的水多清静柔。

师:晋祠的水真多,多得随处可见;晋祠的水真清,清得如碧玉一般;晋祠的水真静,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晋祠的水真柔,柔的像飘带一样。

这例中,四个分句的后句第一个词“多”、“清”、“静”、“柔”分别与前句“多”、“清”、“静”、“柔”构成顶真关系,而“多得随处可见”、“清得如碧玉一般”、“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柔得像飘带一样”是对“多清静柔”的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

概括起来说,评述性口语具有如下作用:

(一)激励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并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评价,对别人的反映也敏感起来。而评述性口语能起到激励作用,如上面例①,显而易见,教师的引发显得豁达、平易,既尊重学生,又信任学生,它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助述作用。

从学生思维的特点看,中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这时形成内部言语的速度快于外部言语的速度,即想得快了,但又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语句表述出来,以致造成讲话时“嗯”“啊”“这个”“那个”等语流中断的语病。这时,最需要的是教师能随即扶一把,给学生的口语以疏导,助其“述”,使其“达”。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提示、换述、顶释,能起到这个作用。

(三)解难作用。

从教材来说,有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从学生实际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原有水平参差不齐,瞬间思维能力强弱不一,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评述性口语能够把话说得详尽,说得显豁,说得舒缓。这样,理解较慢的能跟上思路,理解较难的能化难为易,理解肤浅的能加深领会。

(四)强调作用。

从听课的效果来说,凡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均需强调,便于学生引起注意,加深印象。这里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反复、顶释起到这个作用。例如:

⑤师:现在来评说荆轲这个历史人物。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从课文中不难看出,荆轲的思想是为国分忧,报仇雪耻,报效太子。这三者在荆轲看来是统一的,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雪“燕国见凌之耻”。行刺已告失败,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大声宣称他的目的是活捉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可见他刺秦王的目的非常明确。

师:好,概括得不错。其思想是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⑥生:这里的水真绿。

师:绿得成了一大片无瑕的翡翠。

这类反复和顶释的方式,既承接了学生的答语,又强调了教学的重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4

关键词:学科;创新思维

一、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也随之由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向影像、网络发展。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影像可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形成。如执教《岳阳楼记》,先通过演示范仲淹的头像及有关文字,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展示有关岳阳楼的画面,使学生先有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情境,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完成对表象的认识,再让学生看画面,听声音,想问题,再加上画龙点睛的讲评,就能使学生理解面对洞庭湖的阴晴之景而产生的不同感慨,对理解文章的抒情重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奠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法,可以融视、听、感、悟、思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让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与思品学科的有机整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吕淑湘先生说过“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只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中学教材中许多优秀文章既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典范,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优秀成果的结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只注重语言方面的训练,而应注意发掘材料中积极、健康的思想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文字技能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零丁洋》、《观沧海》等诗词及《音乐巨人贝多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背影》、《〈指南录〉后序》、《海燕》、《傅雷家书》、《为了忘却的记念》等名篇的教学,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中生动具体的形象,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可以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及爱国感情的感染熏陶。这些作品的思想营养,为学生所吸收,必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的成长起“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在 “因文悟道”“依道悟文”过程中,通过 “语言——思想——语言”的反复训练,必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学生的知、情、意各方面素质,并使其发生综合效能。学生不仅领悟作品的思想美、感情美,而且体验人生陶冶情操,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艺术学科——音乐、美术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都含有丰富的艺术因素。两者有机融合,是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轻松诙谐的舞台剧……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艺术教育元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达到音、境、情、理的融合。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意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七年级第二学期《你一定会听见》一文,旨在告诉读者要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播放歌曲《把耳朵叫醒》,并让学生思考:“耳朵,让我们能够聆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而此歌曲却为什么发出了要把我们的耳朵唤醒的呼唤呢?”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反思。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轻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以此来营造审美意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所展现的虚邈空灵的世界里,禁锢于文字的文学艺术可以在人们的想象中自由驰骋。

四、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5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 变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83-02

变序教学,就是打破逐段阅读的程序,改变文章内容的结构顺序,根据课文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突出重点或紧扣中心展开教学。

变序教学符合“刺激物常新”的心理学原理。它把一节课中学生精力最充沛、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用在课文学习的重点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益。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变序教学,常见的形式有哪几种呢?

一 直奔中心式

这里的“中心”,不仅仅是点明中心思想的地方,也可以是文章的重点、高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部位。由于“中心”所在的位置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操作起来又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中间切入

这是指“中心”在文章的中间。选用此法,可单刀直入,突破重点;再抓住各相关部分迂回开拓。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的第五自然段的开首句:“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能平静。”教学时,导入课文后,可直接切入这个句子。并引导学生:往前——理解女儿的提问:“什么是爱情……”;往后——理解爸爸的回答:“……这就是爱情”,从而抓住本文的结构特点。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找到文章的思路,进而加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抓两头带中间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布局谋篇的。教学这类课文,可这样引导学生:首先,抓住文章开头的总起句和文章结尾的总结句;然后再把握文章中间的内容。比如,朱自清的《绿》,就可以运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下是笔者一次公开课的教学片断:

同学们都作了较充分的预习,知道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只差两个字,那就是——“不禁”。开头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那么,令作者如此“惊诧”和“不禁惊诧”的“梅雨潭的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绿呢?请同学们来看文章的中间部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同学们认真看书后知道了: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旁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从而得出“梅雨潭的绿”是一种:不浓不淡、不明不暗的恰到好处的绿。所以,作者才两度“惊诧”。这不就是运用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吗?

3.由果溯因

一般来说,结尾点题的文章比较适合运用此法。譬如:有位教师讲《竞选州长》,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他让学生读课文结尾:“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风。我够不上纽约州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于是我提出了退出竞选的声明。”对此,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既然参加了竞选,“我”为什么又要放弃?(2)“甘拜下风”是什么意思?作者用“甘拜下风”来形容“我”竞选的失败,有什么特别的含义?(3)“你的忠实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和标题下的署名“马克·吐温”是同一个人吗?围绕这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然后,或讨论或讲解,让学生明白:“我”是“被迫”退出竞选的,绝不是“甘拜下风”。文中所谓的“民主”,实际上是“任意诬陷”。一个“正派人”是不能被资本主义政界所容纳的。

二 选点蛙跳式

根据课文要求,教学时抓住关键,直接跳到学习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上进行阅读。以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为例,我们可以把跳跃点选在:第一个点选在:“警官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故事的开端);第二个点选在:“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开始断案);第三个点选在:“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首次变色);第四个点选在:“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二次变色);第五个点选在:“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三次变色);第六个点选在:“奥楚蔑洛夫说:‘既然普洛诃夫说它是野狗,那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四次变色);第七个点选在:“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五次变色)。这样,沿着“变色龙”——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变”的踪迹进行阅读,对小说的主题——批判沙皇专制政府所实行的警察统治的残暴会有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

三 举一反三式

有些课文几个段落的写法大致相同。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重点精读一段,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会举一反三,再自

己去读其他段落。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教育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它注重的是学生从“举一”中学到阅读方法,然后在“反三”中加以运用。以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为例:文章的4~5两个自然段是写赵州桥;而6~8三个自然段写的是卢沟桥。

写赵州桥是按:修建时间(605年左右)——规模(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结构特点(全桥只有一个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坚固程度(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装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这样的顺序来说明的;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时间、规模等);引用(如:“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卢沟桥”的呢?应当说无论是说明顺序,还是说明方法都基本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精读4~5两个自然段——写赵州桥的部分——进行“举一”;接下来,再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方法去读6~8三个自然段——写卢沟桥的部分——进行“反三”。

四 抓住线索式

众所周知,课文是有思路和线索的。抓住线索,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遵循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这无疑会提高阅读的效率。如《背影》一课,贯穿全文的线索即“背影”。文章是循着:“开篇扣题凸显背影;回家奔丧引出背影;站台买橘刻画背影;车上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的线索,来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抓住“背影”这一线索,就能迅速理清文章结构,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6

一、史料引用要准确无误,观点要正确鲜明

一般而言,教材上引用的史料都是经过专家考证了的,当属无误。教师补充史料时,就要注意补充的史料的准确性。一些经过考证属于谬误的或过时的材料,不能引用。同时要注意精选史料。历史教学课时少,史料引用要有所取舍。如讲述汉初的贫困,可引用《史记》“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记载;讲述慈禧太后的卖国,可引用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言论,等等。

观点要正确鲜明,要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观点讲授,教师切忌凭个人主观臆断随意发挥,将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如新中国成立初的“反右”运动,虽然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将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但这次反右是应该肯定的,它的意义在于对广大群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若教师对此加以否定,学生因知识面狭窄,会对教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教师不正确的观点给学生以错误的思维导向,更谈不上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二、发掘教材内涵,有机补充“史”“论”

教材限于篇幅和编写特点,有些地方以“史”述,有些地方重“论”述。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发掘教材内涵,有机补充“史”“论”。

某些史实,教材上虽有所评价(结论),但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就有必要补充“史”,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如讲授隋唐文化中的李春营建赵州桥时,为了让学生对赵州桥的特点与价值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教师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观察插图的基础上回答:“赵州桥有哪些特点?”学生对教材上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匀称”“经历了1300多年至今完好”等理解较快,很快就能答出来,但对赵州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却发现不了。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看图、思考之后,有的学生就能了解到“桥的跨度大”“有37.37米”的表象特征。教师再问:“桥的跨度大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跨度大、弧就平,弧平就便于行人走、车马过;同时也说明桥的建筑难度大,工匠技艺高。然后教师概括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跨大弧平、拱上加拱、匀称美观、经久坚固。这样学生对教材上的“赵州桥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在中外桥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论”领会更为深刻了,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同一类型的知识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教材上总结的五条经验都是“论”,这就需要教师补充“史”并予以说明。

某些史实,教材没有明确的分析和结论,学生难于理解,甚至产生错觉。如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的史实,教材上写得较为详细,有的学生学了之后就发表议论:“赵匡胤真狡猾!”“这是阴谋!”学生只看到“政治手段”这个表象(史),没有认识到这一措施的实质与历史作用(论)。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看待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这确实是一个阴谋,但从历史实际出发,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条重要措施。它削弱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也解除了唐朝中期以来长达200年之久的节度使的兵权,有利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应当予以肯定的。”这样引导学生认识“论”,就使学生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一类型的知识如对美国19世纪的领土扩张,教材以“史”述为主,教师讲完“扩张史”后,就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美国领土扩张手段的多样性、持续性和凶残性,指出美国的领土扩张史清楚地表明:“美国标榜的‘和平’‘自由’‘人权’到底是什么货色!”这样补充“论”,就发掘出了教材隐含的观点。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班班通 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课件 使用误区

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班班通”工程是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内容,联通到每个教学班级,通过多媒体硬件设施电子白板、电脑、投影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系统。它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远程教育的资源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益和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需要认真反思并逐步加以解决。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班班通”工程的实施,让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班班通计算机设备和教师备课中心室,足以保证一般教学的需求。教师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或中心备课实现共享。这些硬件设施的配置为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不由自主地必然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班班通多媒体可以实现图、文、声并茂

形象直观生动课堂效果,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与单一的“黑板加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可比拟的,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必将拓展学生思维,给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些方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追求高效课堂

教师在制作、使用课件前有充裕的时间上网获取教学资源,这为老师提供了广阔平台,但每一课件老师要精心设计,还在实践中完善它,适应课堂模式,能完成教学任务,才算高效。因此设计每一节课时都应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考虑在内。例如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新知呈现环节,操练环节,知识拓展与巩固环节,再加上总结环节。各个环节应该环环相扣,不能脱节,教学过程也应该像行云流水般自然和谐,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并且应该有教学高潮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等,要考虑播放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以保证教学效果。

(二)创设课堂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充分调动了听觉与视觉使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对一些事件性、故事性、古诗性的课文等等都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去创设课文情境从而可以达到构建情境教学的目的。在此环境中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并且易于记忆。如在教学《人民解放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记叙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的课文时,结合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的镜头片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其坚强勇敢的意志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忘我精神……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散文,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课文所描写的自然景象,配以音乐《春之声》《雪山春晓》(古筝音画)让学生在声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感;使学生便于理解与认知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思想感情。

(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改善了师生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自然结合,在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同时,这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借助电教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比较轻松,课堂上学生的枯燥感和疲劳感就得到消除。班班通多媒体的白板和投影都可以提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可以上台纠正老师的错误或补充自己的见解。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被动服从的关系而变成了和谐互动的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常常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定在讲台上这一讲台就是教师可以活动的空间。受制于此教师本身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置一种于“独尊”的位置之上,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学与做”的相互分离。比如在古诗背诵时有些学生对于一些难点词语会不能很好的理解只是死记硬背这也就加重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负担。而现代远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则首先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词语并理解词语,其次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询更多词语的意思以开阔眼界并扩大知识面。要求默写学生不用上黑板写,检查时,老师给学生上台投影显示就可以,并且错漏及书写效果一目了然。学生也可以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制成课件,在全班学生们面前显示,总之,课堂上声像一体,动静结合,学生乐学,教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

(四)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农村语文教学既要面对资源匮乏、信息滞后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陈旧,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化、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多媒体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说明文的教学方面。如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本地学生根本就没见过石拱桥,自然就无法理解其造型、结构和制作过程。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赵州桥等一些古代、现代的石拱桥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一边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我这时再不失时机地出示一张赵州桥的剖面图,让他们知道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拱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就将非常复杂的建筑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而且不需要冗长的解说,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从而理解了这一课的难点: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三、现代远程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可忽略误区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确实有很大的优越性,提高了语文的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不可忽略误区。

(一)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包医教育百病,用得过多

一些老师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学就轻松多了;有的老师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于是花费很多时间去做CAI课件,甚至有些老师请人帮忙设计课件;有的不加选择随便用别人现成课件等等现象。不可否认,不少老师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很多优秀的CAI课件,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我们也应看到,不少的课件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粗制滥造的课件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条文搬到了电脑屏幕上,最多再拼凑上几个简单动画和乏味的音乐,一个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就出炉了。这样的课件只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一点好处都没有。这个过程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因重复开发设计同样的课件而教学效率大大的降低了。这与我们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坚持以效率原则规范我们的课件使用,这样,老师既没有那么辛苦,也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学研究。

(二)有些老师完全用多媒体代替传统的教育媒体

许多老师认为只有先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显能力,才跟潮流,才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打开课本,课文内容全投在屏幕上。有的老师还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代替实验。用电脑动画来代替实验操作同样不可取,观看动画远不如学生们亲自动手做一下得来的知识感性。

(三)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

认为多媒体的视听可以代替想象、朗读。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有些东西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反而正好使学生丧失了一次锻炼想象力的机会。

赵州桥教学反思范文 篇8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生命活力 主体精神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语文教学应该富有人情味,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成长与活力。

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其之间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情况。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进行自我介绍,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陡然高涨。一位学生这样介绍:“我叫赵州桥,小名济桥。我出生在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我是隋朝的工匠李春生下的。今年我已经1300多岁了。”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介绍,课堂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欢乐天地。又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教学这一节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赵州桥的设计师李春带着工匠们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采访他们?”接着小组合作,一人当记者,三人当被采访者,然后全班交流。在教学中,学生穿越时空所作的采访交流,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无形的心灵感染,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样的采访设计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互动教学设计使古老的赵州桥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可见学生进入了欲罢不能、乐此不疲的积极状态之中。这样的语文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与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二、课堂因赏识而绚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因此,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要有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说话的自由,要有生命本真展示的自由,更要有个性流淌的自由。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随时质疑,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个性尽情展现。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有同学率先问:“老师,燃烧弹燃烧之后,火为什么只烧,而没有烧‘我’和其他战士呢?”我惊呆了,这可是我对此课教了好几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盯着我。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由衷地赞叹道:“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有水平,太不简单了!”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教室里气氛热烈,最后大家比较一致地认可岳鹿思考的结论。他说:可能趴在下风处。我们趴在上风处,火往下风处烧,所以没有烧到我们。接着,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独到的问题。如:“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九小节写了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牺牲的呢?”有的提出:“从插图看,身上带了子弹、手榴弹。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而这些弹药怎么没有爆炸呢?”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那烈火烧身体,那种棉布焦味,敌人能闻不到吗?”多妙的发现啊。在课堂里,我和学生们一起用彼此的智慧演绎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问。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这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师生的对话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努力以真诚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运用赞美的语言(如:“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你观察的角度很新,很出色!”)。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三、课堂因感悟而丰满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乃发灵光”。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一种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的课堂。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而且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倾诉心声。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我紧紧把握课文的这条情感主线,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到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把感受批注在旁边。其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文章的重点、精彩之段,学生差不多都能找出这一段话。我质疑:“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会习惯使用‘几个小时’这样的句式,很少采用课文这种表达方式。那这儿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于是学生一遍遍深情地朗读,边读边感悟。学生联系上下文,把“8个小时”与“8小时”对比着一读,不难发现作者这样写有其特别的用意。在当时的情况下,每过去一分一秒,就意味着孩子们生存的希望越来越小,何况是用“小时”来表示,这样更显出当时事实的残酷,而加上了“个”字,显得故事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很难突出当时危险的情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写突出了父子间的情深,因为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么紧张、急促、令人窒息的节奏感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位父亲挖掘过程的艰难,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品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爱得坚强、爱得执著、爱得深重的父亲。通过个体感悟和集体讨论,文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学生也由此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魅力。

四、课堂因情感而高涨

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情感流淌的课堂。“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所。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课堂自然就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白的精神乐园。如教学《火烧云》,在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受到美的熏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片子,吸引了学生后,随机发问:“火烧云还会怎么变?”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盎然,有的说:“忽然天边跑来了一只羊,紧跟着一只狼也来了。羊拼命地跑着。转眼间,就不见了,狼也不见了。”有的说:“你们看,那边,穿着风衣的猫也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的头头是道,听的津津有味,笑声不断。趁同学们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我说道:“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如此奇妙。想不想夸夸火烧云?学生纷纷道:“想!”一位学生动情地说:“啊,火烧云,你是大自然的奇迹。”还有的说:“火烧云。你美化了天空,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我要高声赞美你。”浓厚的兴趣,高涨的激情,流淌着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五、课堂因想象而灿烂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死了,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是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小摄影师》一文,高尔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续写故事。

六、课堂因体验而升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入课堂,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瞩目的大事,课文《向往奥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此激动、自豪的情感。在教学前,我让孩子们通过上网查询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剪贴报纸。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口号、主题,交流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奥运的了解,我在课堂播放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录像;雅典奥运会的精彩片断;在教学后,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写自己的感想、体会。学生在这些看、读、听、说、写的过程中,感悟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的自豪,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教学,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升华,让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做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索,才能勇于表现自我,才能创新和超越。教师应当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创造自主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在实际教学行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善于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发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才能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朱航彬。构建动态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