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优秀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2
信息技术五年级第四课——“设置纸张”。
本课是本册教材Word软件知识技能学习的最后一课:第一、二单元学生掌握了初步认识Word,新建保存文档,在Word中进行中英文输入,编辑修改文档,字符、段落格式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页面设置等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继续学习美化文章以及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班牌、贺卡、电子报刊等综合任务的设计创作建立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文章修饰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知识要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包含3个选项卡:边框、页面边框、底纹。边框是针对对象进行设置,它可以对文字、段落、图片、艺术字、表格等进行设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word软件,对于对象的概念知识积淀还不够丰满,所以对于边框的处理,就放在五年级word提高中学习,留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本课学习页面边框和底纹选项卡的内容。
Word软件是本学期学生第一次学习,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使用我始终贯穿的是输入、创作学生自己的电子板报,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根据重阳节主题,自己搜索资料,并复制粘贴到计算机上变成了电子板报,并伴随技能的学习进行了字符、段落的修饰,插入了图片和艺术字进行美化。上传到了班级的博客上进行了展示交流,学生应用的技能不断的提高,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在英特网上展示出来,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
由于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技术教学的媒介,能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但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这样的兴趣,快乐学习就无从谈起,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生活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三、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开放性
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就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学生则在某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在基础知识多下功夫。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开放,不同的教学内容造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保持学生的个性,给今后创造力的发挥留下潜力。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公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4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窗口的基本组成,并学会了窗口的最小化、化、关闭。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确定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顺序(什么时候教)和教学策略(怎么教),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总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当阐明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参照标准。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指的是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工作包括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并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这里假定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课程(狭义的课程)、单元和项目等层次,其中,项目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项技能。多媒体所教的知识可以是这三个层次中的任何一层[7]。这样,分析教学内容通常要完成以下各个步骤:
第一,选择与组织单元,即确定为实现一门课程的总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单元);
第二,确定单元目标,即确定小学生学完本单元之后所能做的工作;
第三,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即把单元学习任务归属于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中的某一类,小学生要以情感目标为灵魂,兼顾个性特征;
第四,分析任务,即确定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小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评价内容,即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为实现课程目标所必需。
学习目标的阐明:当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需要把小学生要掌握的每一项技能或项目用具体的行为目标表示出� 每一个目标应当包括3个基本要素:行为,即在教学内容分析中确定的技能或任务;条件,即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标准,即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例如,小学生在观看各种云的图片时(条件),应能90%的准确率(标准),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行为)。
学习目标图表化: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阐明学习目标,可以得到一系列有一定内在关系的学习目标。首先小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及理解其意思,其次,学生能在说话训练中能正确运用。再次,在生活中能妥善管理自己的物品,不乱丢垃圾。
确定教学起点:通过对小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确定总的教学目标,即目的地,而对小学生的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教学的出发点。确定教学起点之前应该先了解小学生是否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是否已经掌握新的学习目标中的部分目标。这样,根据前面得到的学习目标层次结构图,就可以确定出教学起点,即起点学习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小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且多以小班教学,教师要尽量对每个学生情况都进行分析考虑。
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主要由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来决定。小学生的水平和动机以及学习目标的类别是影响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正在设计的将被用于教学过程的哪一个(些)阶段。
各种教学策略适合不同的学习目标类别。指导型策略对概念和规则学习比较有效,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张较缓慢,对概念容易扩大或缩小,应多采用此策略;练习型和游戏型策略适合于言语学习,教学应多采用此策略,保持其学习热情,巩固知识;模拟型策略对技能和态度目标的学习有效。教学模拟可以促进学习迁移,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一个教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制作教学过程流程图:一旦确定了教学策略那么就可以制作教学过程流程图,把与小学生之间的交互过程反映出来。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关于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顺序和结构的图示过程。它是软件开发的后继步骤(脚本设计和编程)的行动指南。教学过程中活动很多,包括计算机的各种决策和小学生的选择等。它们并不一定都要在流程图上反映出来。至于哪些细节可以忽略,则应视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教学策略的类型和开发人员的需要来决定。一旦有了教学过程流程图,就可以编写各个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最后产生一份详细的文字稿本。对指导型来说,就是编写课文、选择例子、设计问题、预测学生应答以及准备反馈信息等;对练习型来说,就是收集和编写习题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6
本课选自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中的第12课《修改图形》,当时正值春天,开头以学生欣赏、齐唱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入现在的春天没有以前美丽,渗透环保德育思想,从而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扮演美容师角色,主要通过清理垃圾——粉刷墙壁——搬走迷宫——巧改图形任务设计,学习橡皮工具、选定工具、裁剪工具、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每个小任务完成后,师生总结后,课件简明扼要地演示各个工具的操作要点,进行阶段性的小结,最后整理美容箱里的工具,巩固所学。
一、演绎精彩的生成。
在清理垃圾任务环节中,预设的是烟头垃圾,而学生看出是电池;还有学生找出海藻颜色是黄色,可以修改成绿色,引出彩色橡皮的作用。并且当学生将背景色选择蓝色,而不是淡蓝色时,引导学生用取色工具可以准确地选取背景色。在粉刷墙壁的任务环节中,学生能想出用白色的不含框的矩形框方法覆盖墙壁,都在我的预设之外,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及时处理意外生成。
二、关注课堂细节
1、任务设计过渡要自然
任务设计有点牵强附会。如搬走迷宫任务设计中的森林最好换成绿色的森林,体现大自然的色彩;最后拓展任务最好换成一幅关于春天主题半成品,做到前后呼应。
2、教学语言的技巧
让学生回答演示时,最好能报出学生的姓名;不能出现“由于时间关系,不请同学上来演示”可以改成“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学生,课后我们私下里交流,好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7
《输入文字》一课是在学生学习启动和退出“WPS文字”方法后安排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画图,也初步认识金山打字软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在不同的`软件中进行输入文字,因此在教学文字输入内容时,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和任务驱动的方法跟学生学习,让学生先掌握单个汉字的输入,然后引出词组的输入,让学生知道词组的输入可以大大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减少选字的时间。在进行词组输入时,部分学生在进行输入“西安”词组时碰到了困难,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字没有声母,这样和前面的拼音组合时,就会产生歧义,此时可以引入隔音符的用法,让会输入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介绍方法。在
进行文章输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标点符号,而标点符号的输入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中文符号输入方法的学习,同时也请一位优秀的学生到前面示范,由于这位同学在其中的一些符号不懂怎么输入,通过请同学回答方式,老师进行点播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篇8
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已经五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我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效果却不好,一部分理解本事强的学生你还没说完,他就会操作了;而理解本事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样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走神了,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本事的培养。虽然学生一向在动手实践,可是他们只是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进取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
这个学期观看了黄能教师的展示课《资源大管家》,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去发现,自我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进取性,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而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自我去做,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尝试,在磕磕碰碰中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从教学实践中体会以下教学反思:
一、激趣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生动形象的资料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让学生动手玩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上来,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次潮。
二、讲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紧之后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理解新知识。例如讲解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能够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练习
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构成本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能够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能够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我的学习进展情景,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小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本事的同时,提高学习的进取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期望看到自我的成绩,异常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进取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进取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我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进取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致盎然。
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趣、讲解、练习、展示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经过实践,发现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十分实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进取性,并且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9
一、说课:
1、教学平台魔灯(Moodle)
Moodle是一个近几年推出的一个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在网络环境教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非常� 而且这个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源式的平台,现在互联网中有很多关于魔灯的研究,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下载来用一用,本人感觉非常好用。
2、教学内容说明
本课内容为我校信息技术的选学内容,根据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截止至五年级上学期,必需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第一、二册的教学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为选学课程。本届学生我们选学《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本课选自《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中《修饰演示文稿》的部分内容。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操作课,因此我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一共设计了三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的都承载着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个任务都连环相扣,最后设计的“作品分享”,是评价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依据,在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动评价,通过欣赏同学上传的作品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评价,同时还设计了教师的评价,教师课后根据学生的作品、同学的评论等给出对该同学的评价。完成后学生可以即时在论坛中看到自己作品的优良等级以及同学对他的作品所发表的评论,从而促进学生对作品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具体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个知识点都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都能在魔灯(Moodle)平台中跟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本节课的各个知识点。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体现自主探究的核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魔灯平台的优势,学生不但可以在平台中找到自己疑问的答案,还可以通过平台学会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本节课中设置的“作品分享”环节,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讨论中,对同学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可以看到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大大加深了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从而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4、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的教学语言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有感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电脑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先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