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
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可谓地位突出,举足轻重。而备课,尤其是编写教案是搞教学工作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下面给您带来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篇1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怪圈,教师指导累,费了九牛二虎之功,收效甚微;学生写作写了多年,提笔仍需千钧之力,艰难异常。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要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更加自如,有话可说。 一、自由作文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以前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这学期在重点班就尝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外作文
我始终认为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利用学校阅读课的时间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同时利用周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 三、对话式讲评
对话式讲评,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结合学生情况,尤其对于普通班学生来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显然更为重要和实际。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目标任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篇2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明确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
3、体会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3、参阅鲁迅《自叙传略》,并在一教时内完成自读设计题。
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哪些小说?(《故乡》、《故乡》、《孔乙己》等)大家知道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吗?(《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板书)
鲁迅生平(照片)
1、照片简介
2、鲁迅年表
年份,事件:
1881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1893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重病,家产中落。
1898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2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6与朱女士结婚,复赴日本,中止学医,研究文艺。
1909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8~1936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创作源源不断。
1936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于上海病逝。
课文解读(多媒体运用)
教师:无论是伟大的领袖还是平凡的百姓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有)好,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的一首诗---《梦》。
1、鲁迅的《梦》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梦》
说明:这里的“梦”是指一种憧憬、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在“那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但这一个又一个的“梦”不是“黑如墨”,就是“墨一般黑”,没有什么不同。身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就象在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身热头痛,快要被闷死了。鲁迅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梦呢?好,下面我们来看鲁迅的好梦。
2、鲁迅的好梦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1)“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有哪些?
——洋务救国梦;学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
(2)鲁迅曾经学过医,凭着鲁迅的聪慧与勤奋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医,可鲁迅为什么最终弃医从文了?(《滕野先生》:看录象,)那当初又为什么去学文呢?(救治象他父亲那样的人;日本明知维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3)大家知道,梦想总是美好的,但如果你们的梦想在突然间都破灭了,那么此时你的内心感觉如何呢?(痛苦、失望、寂寞)
当然,我们的鲁迅先生也不例外,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演讲中就曾说道:“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走。”
3、鲁迅的寂寞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独叫喊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维新不成,学医不就,治文不遂,三大美梦的无情破灭,使鲁迅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爱国热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之中。
(1)、说说鲁迅在这里的寂寞具体是指什么?
鲁迅先生所说的寂寞是指奋斗者苦于找不到变革现实的途径而产生的愤懑与彷徨,是战士们在精神上的孤独。
(2)、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中可能存在的寂寞?
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圣贤皆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是“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由此可见,寂寞别具一番魅力,它可以教会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实现自我,最终超越自我。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生,大家应该直面而不是回避寂寞,应该战胜寂寞而不是被寂寞打败。
(3)鲁迅是怎样面对他的寂寞的?一蹶不振?还是?好,我们来看他的两首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
4、鲁迅的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寂寞并非消极,鲁迅在美梦破灭之后,救国救民的志向并没有泯灭,他坚信“希望在于将来”。
(1)、首先大家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愚昧、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2)鲁迅看到了希望吗,如何理解这里的希望?
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关于鲁迅先生好梦、寂寞、呐喊经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他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篇3
一、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1、教材的问题:①教材内容多而杂、教学要求浅而泛、知识主线散而空。而各类评价性考试内容实而精、试题难而全;②教材文字不多,有限的化学知识还零碎地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表格、实验步骤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积极性不高;③课本习题少而窄。
2、教学目标的问题: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制约着这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②教学中要实现四种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的课时有限的内容有限的机会达成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实有限。
3、教学时间的问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极其有限。习题课没法上,综合训练难上加难。
4、学生的问题:优生吃不饱,困难生还吃不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5、评价的问题:化学成绩的评价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上,考核试题难而全。过程性评价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6、成绩状况的问题:考试平均分不高,两极分化严重。
二、新课标理念下应有的教学思考与要求
1、全面理解三维课程目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在实施中要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从课程功能层面提出的,是整个课程实施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将其简单地分解到每节课。
三维的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在过程与方法中寻求突破,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重视其基础性;从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首先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对于教学难度的把握,还可具体参考下列建议:①比较现行的人教版、山东科技版和江苏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②对于人教版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和科学史话三个栏目的内容,是教学上很好的素材,但可以不作为学分认定内容;③市教研室化学科组织编写必修模块各章节的教学要求说明,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
3、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结构,一定程度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了避免这类内容学习中常见的“一听就会,一用就乱”,一定应该有化学基本理论作为主线贯穿进行学习。本章的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隐去了过去熟悉的线索,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若教师的指导稍不得法,就很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从而走入“背化学”的死胡同。要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分类”这个主线,使基础知识清晰。
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4、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首先要对科学探究或探究式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科学学习主要强调亲身体验、在“做中学”,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有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探究活动应该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展开。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
5、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多种功能
化学实验既是课程目标,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目的。
实验教学中的启迪思维功能很容易被其获知功能掩盖,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中的思维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若对实验的启思功能开发不够,只着重其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价值,就会陷入重“做”轻“思”的误区。
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育出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三、个人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第1节《元素周期表》教学主线及流程:
第一课时:⑴、浏览课本尾页的元素周期表→寻找硅元素的位置→请说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引出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平面中点的位置的确定→学习周期、短周期、族、主族等→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正确表达与书写。
⑵、画出硅原子结构示意图→激发学生在硅原子结构与硅元素位置之间寻找数值上的关联→用钠原子结构与钠元素位置的数值关系进行验证→得出“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⑶、利用课本第5页、第7页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提炼、归纳“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二课时:⑴、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用钾、钠的实验验证元素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用第8页的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资料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小结金属的金属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并板书“元素的金属性(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还原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⑵、借助第7、8页的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归纳、概括同一主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规律。
⑶、由学生中的双胞胎→引出并理解同位素→简介核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⑷、抑扬顿挫地示范背诵1-20号元素→说明记忆的作用,指导背诵的方法→布置书面作业和背熟1-20号元素的顺序。
个人的教学认识:上述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落实了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得出了“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归纳了“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等。“过程与方法”体现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等知识的产生与形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的奥妙中、获取知识的愉悦和成功感中。
2、第2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主线及流程:
第一课时:⑴、开展组与组之间、学生个人之间背诵1-20号元素的比赛→落实1-20号元素的记忆→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提出同一周期元素是否也存在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引出问题与冲突→指导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比较的方法→结合对硫和氯气的知识→归纳“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⑵、作业完成第18页的第2、4、5、6题。
第二课时:⑴、背诵1-20号元素→回忆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以解答实验习题的方式解决第14页的实验1→验证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指导学生阅读第15页的表格信息→补充sih4、ph3、h2s、hcl的稳定性比较→巩固同一周期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归纳并板书“元素的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其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⑵、作业完成第13页关于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填写。
第三课时:⑴、背诵1-20号元素→分别回顾同一主族及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
⑵、观察、填写第14页的两表格→体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归纳概括元素周期律。
⑶、由学生阅读第16页的《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交流阅读中的收获→深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第四课时:课堂用最多30分钟完成《元素周期律的达标演练》,评分,有选择性地讲评。
个人的教学认识:在教学中对如何选取知识,选择哪些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进行了二次创作,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灵活处理了教材。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也重视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课程目标的体现。
2、第3节《化学键》教学主线及流程:
第一课时:⑴、利用健身的哑铃,解释了“键”及其作用。
⑵铺垫性讨论一:商户甲需要卖“电子”,客户乙需要买“电子”。甲乙接触后,结果如何?铺垫性讨论二:两位同学都需要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两位同学单独都买不起。他们怎样愉快合作才能共同达到目的?达到目的后他们会分开吗?
⑶、从氯气的化学性质→钠在氯气中燃烧的事实→投影钠氯两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两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组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种类及判断。
⑷、介绍电子及其书写→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用氯化镁巩固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⑴、分析非金属原子得失电子的特点→联系两位同学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制共同购买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都达到稳定结构。
⑵、从氯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事实投影氢氯两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形成共用电子对构成分子→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由分子子构成→组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种类及判断。
⑶、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用水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极性共价键。
⑷、用氮气展示用电子式表示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非极性共价键。
⑸、思考与交流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归纳化学键→化学键的形成方式。
⑹、利用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用动画模拟其化学反应过程→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
个人的教学认识:借助学生熟悉的现象和事例,应用拟人化的讲解,采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化抽象为直观,努力做到教学形象化。根据学生的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这一特点以及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把本来是很抽象的教材变为生动形象的教材,以揭示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想象表象,从而加强学生自觉地理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考虑化学键理论的逻辑性思想性很强,因而重视严密的逻辑推论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使基础理论的讲解富有论证性,全面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总之,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的努力:
1、重视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二次开发,使教学主线清晰,知识逻辑合理,教学内容在落实知识与技能上充实。
2、重视对知识产生、形成以及延伸的过程铺垫、设计及有效教学,在过程与方法中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3、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与求知欲望,在探究与求知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重视建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课堂,重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辩论,重视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努力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快乐,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5、用每节的“达标演练”确保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用每月的月考强化巩固知识与技能,进行月度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评定。
6、改善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强化教学的责任心,改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心态提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加强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内化。
7、不断加强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篇5
亲切的笑容,温柔的声音,委婉的动作,听的人如沐春风。语文课是美的天地,我害怕把课堂弄得像战场,我希望带着孩子们像游览名胜一样,参与其中身心俱乐,心灵有收获身体也得到放松,那真是个美好的理想。
教学反思(一 )
3月7日,离20__年高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感觉复习的脚步有〔〕点乱。相关的考点基本上都有所涉及,但是没有一个明显的从感性到理性,从部分到整体,从浅显到深度的规划,总有一种想提提不起来放放不下去的感觉,无奈之下,只好用做题代替讲课,这样下去,出现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成绩大差不差,老师也没闲着。一场备考大战就在不停的做题当中结束了。我总觉得在这场备考中,我们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师生共同攀越知识高峰的决心信心么?不像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怎么总是那么的迷茫困惑;在面对胜败的时候,怎么总是患得患失,无所适从;在高考完之后,怎么是那么空虚无助,知识好像没有改变命运。。。。。。我想改变,至少从现在会为下一年的真正收获而去耕耘不息。
正在复习文言文部分,学生手里有资料,把相关的基础知识总结的相当详细完备,还有相应的练习题,可是学生做起来真的很被动。课本上的文言文也学完了,我知道学生并没有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梳理出来,而是依然留在了课本上。每次讲文言文,我都要做很多的铺垫,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对文言文实在是有畏惧心理的。我本打算把资料上的题做做,我在仔细的讲讲就了事算了。但我想变变,想和学生共同啃啃这个骨头,尝尝其中的滋味。昨天看了一个老师提供的编故事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我就在课堂上随意实验了一下,真的没有期望很高。但是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复习一下18个虚词,然后要求他们编一个故事,其中贯穿一个虚词。我怕同学们不积极,或懒得做,我就自己临阵磨枪编了起来,如果学生不配合,我可以自圆其说。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同学主动地把她写的交给我看,我示意她写到黑板上,接下来,陆续就上来了三个同学,我一看我没机会写了,就趁着他们正在板书时把我写的给大家念了一下,我可以感觉到大家很感兴趣。我下去随便看看了,发现好多同学都动了笔。上来的四个同学,一个做了一首诗,其他三个写的都是很像文言文的。同学们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他们的水平也远远超过了我这个老师,我真的好好反思了。
这次教学,让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很多想法,要赶快形成书面文字,以备来年备考用。
教学反思(二)
今天是3月8日,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思考我的教学,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探索实践前行带给我的心路颠簸。
假如让我重新带高三,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准备一个厚一点的,纸质稍好点的本子,告诉同学们这个本子将记录我们备考文言文的全部基础知识,以及我们透过文章背后挖掘出的内涵及其对我们思想的影响。其次我在备课方面要加强力度,平时的教学扎扎实实,从知识到能力,从过程到方法,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都要落实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熟悉高考的考点,做好高考和日常教学的衔接。最后,是等到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基础知识也讲完了,要带领着学生做一个总结,一个很重要的总结,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习惯、方法、品质的不断规范和强化,然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要求,师生共同去追求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较高的融合境界。
反思这一年的文言文教学,总体来讲是失败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一以贯之,到最后就是随便讲讲了之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阅读面窄,对文章内容及艺术的把握也很勉强。还好的一点是,平时领着学生做的题比较多,学生虽然对古文畏惧一些,可拿着题还是能对付一二的。可真要面对高考了,师生心里还是没底的。
过去了的不说了,问题是现在,还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如何让学生在这块知识方面有信心呢?老师应该给学生什么钥匙呢?这些又如何该用最少的时间实现呢?
有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必须通过做题把知识和能力贯穿进去。问题的关键就是选题,要选高质量的题(做历年的高考题是个不错的选择);其次就是备课的力度,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心里踏实下来。识记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利用早读的时间加强记忆。学生已没有时间去总结,老师就先列一个框架出来,让学生把日常的基础知识补充进去。
下午有一节课,先把我的教学思想告知学生,取得学生的支持。接下来就是具体准备材料了。初步打算是以高考题为纲,把知识系统化,把古文熟悉化。
下午第一节课,我如实地向同学们阐释了我的文言文教学困惑以及构思。同学们沉默了,我知道他们也有同感,我立即给他们打气,让他们相信师生努力一定可以渡过难关。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上考场之前,提起文言文或者想起文言文,同学们心里会有底有数,不能马上要上战场了,有同学苦恼地问老师,文言文怎么做啊?那是多让人心惊的事呀。那个数那个底来源于平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积累的知识以及技巧。这样的话,离考试越近越不会慌,只要反复地巩固积累的知识就行了。还有三个月,我们如何选题?如何巩固知识?同学们动了起来,看来他们看到了希望。我提出建议,高考题质量高,可以主攻,可是19套太多了,时间不够用,需要选作。同学们讨论了起来,我鼓励单独站起来表达。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既然质量都很高,可以选作双号或单号,可是我们可以做完,老师要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评讲,恐怕时间来不及。我当时真的很感动,一是说明学生听懂了我的讲话,二是说明学生站到了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让我很自豪。我想这不是问题,挑战自己的备考力度是老师的天职。师生达成了共识,夜里有夜自习,就要进入正式演练了。我得在夜自习之前把课备好。
以下将会详细记录9套高考题中文言文部分的讲解过程。
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并能在教学中主动运用。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明确详细概括,涉及到具体的课本内容。督促学生做笔记,还有就是及时的巩固复习识记。
教学反思(三)
3月8日夜自习三节课,评讲了全国Ⅱ卷中的文言文。由于是第一次开始操作,我用心编织着课堂的每个环节,以期达到师生心灵的高度交流和融合。第一次形成一个好的模式,学生以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了。我一直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当成我的教学目标之一。
课堂流程如下:第一节课,我提前到,检查同学们准备试卷和笔记本情况(老师的督促很关键,不可放任自流,高中生不会做笔记的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养成教育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20分钟做题,20分钟自我检查(对答案,看翻译,查字典)。时间上同学们把握的还可以,可能是文章不是太难吧。快下课时,我让两个同学把自己最初的翻译板书到了黑板上,供第二节评讲用。第二节课,我开始评讲,先对答案,统计了三道选择题的全对人数,有三分之一多,然后挑了一个同学背诵我提供给大家的古文翻译原则,并且提示大家,我将随时提问这个原则,因为那就是我们古文应考和平时训练的法宝。那个同学回答的不是太熟练,我觉得一个抽象知识的总结是需要时间的,更重要的是在每个时间段里对知识的默默消化,而老师总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肯定会,而实际上学生不会,也可能根本就没引起注意。学生毕竟是学生,需要老师的督促,引导,才能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而老师往往高估了学生。当然有时,也会低估了学生。只有适时地检查统计,师生真正的思维交流才能有较准确的判断,才能有教学相长的局面。就像这个古文翻译原则,我在班里重复了无数遍,我想当然地认为,同学们肯定烂熟于心了,其实不然,而且很不然。我想得坚决打倒乐观主义,躬耕于教室才行。接着我开始领着同学们按照那个原则给黑板上两位同学评分。结果两位同学总分都是7分,但小题得分有区别。一个同学是知道那个知识点,但掌握不是太全面,即省略的部分要补出来并用括号括起来,他没有带括号,我说这是规范问题要注意。一个同学在翻译时加进了自己的过多的理解,我说这是精确问题,要注意。规范和精确的训练是有效的对付应试的策略。同学们有同感。接着,我就开始领着同学们疏通文意。交代了两个阅读文言文的小门路,一是放慢思维,文言文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想和看要一致,横向思考要多于纵向思考,而大部分同学会看很快,看着看着就摸不到文路了。二是古文中单音字多,也就是一字一义,如果看不明白时,不妨这样去试试。我在讲的时候,让同学们拿着笔,把我读的时候停顿的地方用笔断开,方便理解。我把一些生字,重要的字词、句式都给同学们指了出来,讲完后,我让一个同学读了一遍文章,基本还行。接着,我在文中挑了几个重要的实词,延伸到文外,把它们的重要意思略做了一下总结。板书到了黑板上。
完成以上教学,用了两节半课的时间,由于是第一次,我的阐释语言多了些,以后就用两节课完成以上内容。同学们做一节,我讲一节。每讲新课之前要求同学读熟上一篇,凡是读不熟的要抄三遍原文。另外老师提到的知识要一一整理到专门的本上,方便以后复习时用。
教学反思(四)
黑板的边上原来是同学们轮流记录名言,已经持续了一个学期了。我要求从3月9日开始轮流记录成语。同学们很赞成。3月9日,我去上早读,成语如约而至。早读情况也很好,同学们都在朗读或背诵语文。学生的主动学习语文是我最大的欣慰。我想在讲古文期间,穿插一些小的插曲,调节一下气氛。于是就临时决定,每次上课之前,让同学们用黑板上的成语说话,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一段话。早读之后,就是我的课。我说有三个任务,先是挑同学读昨天夜自习讲的古文并且要兑现惩罚措施。挑了三个同学,读的都还可以。这用去了10分钟时间。接下来,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我一看到那个成语是侃侃而谈,我就一下子想到了娓娓道来、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谈笑风生、喋喋不休六个成语,我就板书了下来,我以为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没想到只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说了两三句,并且还没有任何影响力,也有说的好的,但课堂气氛很尴尬,同学们都沉默着。这种可怕的沉默足以摧毁我的激情和自信。我一直试图激发学生的活力,可是我自己也不能很快找到语言点。于是,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白白消耗掉了。我一看表,竟然离下课只剩下10分钟了,本来我打算留下20分钟让同学们做第二篇古文的。好了,现在只能草草收尾,这堂课失败了。
失败也是我自己造成的,不怨同学们。首先,我自己没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临时会话是比较高的要求,,平时这样的训练也很少,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激发,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反应不过来的。我心急了。其次是,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急需提高,如果看到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就该赶快过渡到下个环节,而不是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说些无用的话。
启发:语文老师要随时随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尤其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对语言的敏感力,生活就是课堂,时刻准备,课堂才能随意而不随便。
教学反思(五)
3月10日,今天是二、四节的课,刚进入教室,就看到黑板边上的成语换成了“秀色可餐”。上课后,我声明首先用五分钟让同学们用黑板上的成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同学们立即就沉默了,我知道这是课堂上可怕的沉默。(要想解决这样的沉默,还有好多好多的工作要做。)还好有两个学生站了起来说了一下,我给以肯定,就没敢多恋战,赶快转入了下一个环节。上完文言文翻译之后我立即就明白哪里不足了!这大概就是不成熟的老师的特征吧,呵呵!
首先是课堂节奏过慢,有拖延时间之嫌。我两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了一篇20__年高考江苏卷中文言文部分,三道选择题,三道翻译题。我备课时,逐字逐句地翻译,遇到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我就查找字典、翻看课本,把经常出现的意思总结出来,然后传达给学生;还总结了文中出现的其他古文现象,如词类活用、固定结构、通假字、重要句式,准备讲课时板书到黑板上,提醒同学们注意并做好笔记。由于我备课过细,讲课时还沉浸在字词当中,我把我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记忆的,以及我的学习感受都倒给了学生,感觉在那一个知识点上揉来揉去的,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有限,我的喋喋不休肯定让学生们失去了耐心。还有就是在讲翻译时,讲了高考改卷会是怎么回事,参考答案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应该怎么想,讲的过细,过多,我自己也累的够呛。原因是自己对知识不能融会贯通,不分主次,表达混乱。反思:备课时,要深入,要细,要尽量打通自己知识的各个关节,接下来就是内化,消化;讲课时,要浅出,要有选择地、精确地讲出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且能够启发学生去继续探索。
其次是文言文的教学只会言是言,文是文。其实我心里是只有言的,把整篇文章的字词问题解决了以后,我整个人已经筋疲力尽了,哪还有心思去过问文呀,随便说两句就草草了结了,所以现在我的文言文教学就是字词教学。而在学生那里好像畏惧文言文的原因也是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了。可是老师也讲了不少字词呀,有些字词句式还是经常强调的,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呢?今天的课堂有一个瞬间印到了我的心里,那就是在我很用心又用劲地朗读文章当中的一部分时,那一刻,我感觉我和学生的心灵有了碰撞,并且都沉浸到了文章当中。朗读文言文和朗读现代文是不一样的,主要就是朗读时的思维要跟上。尽管我没有很深的文言功底,但是我得为学生做榜样,我要显现出我很会朗读并且很理解文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我确实进入到了文章当中,更重要的是我把学生也带了进来。我顿悟:朗读是理解文意的很好手段,我亲身体验到了。要想打破学生会害怕文言文学习的厚障壁,还是得从老师的教学观念开始改变。至少我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文言文教学还是以文代言要好的多,起码不会让学生很快失去学习的信心,并且老师在分析古文精妙之处时就是对学生学习的很好的促进。如果把字词句作为了教学的重点,那首先就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就是掌握了大量的字词义而没有整体的阅读观念,那迟早也会失去信心甚至绝望!所以,我以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自己消化字词句义,多多朗读,形成整体语感,然后在课堂上把那种最优秀的语感呈现给学生们,以期和同学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那应该就是真正的教学相长了
教学反思(六)
3月11日,星期五,早自习连着两节语文课,这样的时候是我比较激动的时候,因为可以很好的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并且很考验老师的脑力精力体力。
今天要讲第三篇古文了,我提前到班,先下去转了一下,看到有的同学已经提前做了,并且做了很多的查找笔记。我明显感觉到,同学们的学习激情高涨,主动性增强了很多。关于古文的复习,我的调整是对的,最起码我的变化给同学们带来了希望和努力。我很欣慰,也有压力。今天的教学流程是,先用五分钟让同学们口头用黑板上的成语“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造句或造段,然后用25分钟让同学们做20__高考浙江卷的古文部分,接着挑四个同学板书做的情况供评讲用,其他同学做完后自己先对照答案思考,第二节课,我先评讲四个同学的翻译,然后再把文章详细讲一下,指出其中涉及到的重要古文现象,顺便分析一下文章,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整理相关知识并朗读文章。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自责的情绪,我觉得要想让同学们朗读,老师得会朗读;要想让同学们出口成章,老师得首先做到;要想让学生下笔千言,老师得有如此功力才行。。。。。。当学生做不到的时候,我想我都不会,怎么去说学生呢?就像用每天都在黑板上更换的成语当堂口头造句造段一样,看似简单,其实不是那么轻易就做成功的。第一、二次的时候,我都是很尴尬的收场的,因为我试图去做的时候,结结巴巴,说不成句子,真是很丢人的!这一次,我降低了教学目标,并且我的心结也打开了,老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不是主体作用,老师的学习潜能还是比不上学生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就是老师的胜利!当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我不会沉浸在自己的不足当中,学生比自己强那是老师的荣耀!只要我不停止进步,相信学生不会抛弃我的!
这次我的心情轻松了很多,我试图去引导学生发言,一上课,我很坦诚地提出了我的愿望。我说:“我相信同学们的能力,昨天有两个同学发言,我希望今天有三个,并且说的句子也比昨天的长。”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话,不是很紧张,尽管也开始沉默了起来,但是我可以感觉到沉默当中有一种放松和积极的因素,而不是那种可怕的沉默!一会就有三个同学站了起来发言,有一个说的不是很好,但她是第一个说的;后面两个说的都很好。我觉得我的激发凑效了,很快见好就收,再一次表达我的愿望,今天的目标达到了,我希望明天会有四个,然后逐步多起来。。。接着就转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我想这次是坦诚帮助我取得了胜利!(应该把同学们的发言记录下来)
第二节课是我开讲的时候了,我先评讲了黑板上四个同学的翻译板书,接着就开始逐字逐句地讲古文,我发现讲着讲着,有同学在打瞌睡,当然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在认真地听。我知道,这样讲古文确实容易让底子薄一点或者让程度好一点的同学走神的,底子薄的听着费劲走神,程度好一点的听过了也会走神。讲完之后,我就问同学们,这样讲行么?下面的反应平平。我说,我刚看到一个新闻,是说人的注意力每10分钟就得激活一次,我这样一直讲,没有每隔10分钟激活大家,所以让有的同学打瞌睡了。要不我把教学环节减少一些吧,就把最后的逐字逐句讲解去掉吧,同学们手里不是有答案么,自己看看。“不行!”反应很强烈,看来我的这句话刺到了大家的神经,看来同学们大部分还都是在听课的。最后,我们一起商定把板书的翻译放到文中讲,不再专门领着大家详细分析了,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第三篇古文讲完,基本就确定了教学的流程了,先造句造段,再做文章,我逐字逐句翻译,学生整理朗读。
启示: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成长!教学需要在实践中调整!
教学反思(七)
上周刚进行完周考,本周又要进行全市的模拟考试。我正常的文言文教学计划只好被搁置了。学生家长都很看重这样的大考,所以我想暂停一下,留下点时间让学生复习一下。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安排时间,尤其是现在的高三生,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时又像消防员一样,哪里失火就去救哪里,对自己的情况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再加上家长和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导致了高三生有很多心理问题,甚至连同家长也受到了牵连,这种情况之下,真的没法下手,是去弥补知识呢?还是去调整心理?还是去学习安排时间呢?但这三者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平常的教学没有一个统筹安排,所以到了关键时刻,问题就会集中得到爆发,师生所能做的就是稳定,只要不出事顺利经过高考就是胜利了。高考后呢,师生或许有太多的遗憾,只能到以后的人生路上去弥补了,可是失去了的还能再重新来过么?
我现在的深切感受是,老师首先得有一个全局意识、革新意识、学习意识,才能把教学改革推进一步。不需要老师立即成为又专又全的教育大师,只要老师行动起来,试着去追寻真正的教学理想,学生就会认可老师,哪怕老师做的不太好,学生也会理解,自然会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风气,教学的新的面貌就会出现。这些只凭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一个改革共同体,需要学校大环境的支持。
这段时间写文言文教学的反思,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一、首先文言文教好事关重大,往大的方面说,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掌握文言基础知识为将来研究国学奠定良好的根基;往小的方面说,学习古文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古思今)和学习习惯(耐心积累)。
二、文言文教学首先需要老师有一个好的教学思想,带领学生一起去穿越古文学习的障碍,多参考研究有经验的老师的教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找到高效的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个工作要在开课之前完成。
三、要加强教学的研究和反思,及时记录和调整,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坚持,在变化中坚持,在发展中坚持,坚持心中的教育梦想。
下面我需要做的更多的是读书学习,学习实践,以平静的学习和不懈的实践做支撑,来逐步达到自己的教学的理想状态。这条路在脚下延伸,往前走,总会有人生的盛典在等着我!
行动就有收获。
(时间仓促,思考不成熟,虽然知道应该行动,但还是有点忙乱,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教学管理这块比较感兴趣,专业的知识积淀不是很厚,所以我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的学习,另一方面发展自己擅长的地方,以期可以相得益彰,给自己的教学带来新的局面,形成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
又是一年收获时
------写在20__届高三生即将离开教室之时
6月3日下午校长电视讲话进行高考动员,之后就是学生离校准备高考。上午早读一二节都是语文课,我已经让学生上了断断续续将近两周的自习了。这最后的两节课是应该说些什么了,毕竟快要分别了。是的,每年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无论说什么激励的话,祝福的话,都让师生沉浸在分别的伤感中,而我更是心有千千结,胸有万万情,百转纠结,实在难受。师生情难舍,教室梦还远,教师梦未圆,教学梦尚浅,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吸取教训,展望未来,期待下一届的精彩。可这一届即将结束,说些什么呢?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不如不说,那就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吧。我想了几天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只要说两个字“下课”,然后给同学们挥挥手,就立即离开教室,这样就把伤感的时间减到了最少,或许连掉眼泪的时间都还没来,我们大家很快都会恢复到备考的紧张当中。这是我们大家都愿意接受的。上课时,我就把我的想法和同学们说了,同学们没有反对没有支持,只是朗朗的读书声立即就响遍了教室。
第一节下课,一个同学找到我,有点激动地说,这马上要毕业了,怕影响情绪,毕业照也没照,但同学们都觉得很可惜,今天上午就要离开教室了,很想留下点什么。这位同学问我可不可以第二节课时让他在班里拍一些照片,因为我平时和大家的关系很好,这个要求他们也就是敢和我提出来了。我想了想,说可以,并且给以必要的组织。
还剩下一节课了,同学们显然有点什么感觉了,但都引而不发,这是他们的基本功,确实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本来我不想说什么了,但觉得还是有说些什么的必要,于是我赶紧打了一个草稿,我没有他们那么的沉重,我还是应该努力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还剩下半个小时时,我叫停了读书声。同学们也都抬起头看着我,就连平时很少抬头的同学也注视着我,老师肯定要说分别的话了,同学们反而尽量地放松起来,是的,或许他们知道一会想放松都放松不起来了,呵呵,他们真是成熟了的一代。对接下来的时间略作安排,我先讲两句,然后同学们接着读书,班里有相机的同学可以在班里照相,留下同学们的学习瞬间。我一再强调,不可乱跑,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因为这个座位聚集了自己的所有灵气,上天就是让你在那里崛起的。这些话确实可以安住学生的心,其实大家都明白怕大家都活动起来,场面不可收拾,情绪高涨,更是不利于高考。所以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这个规则。
我的发言是这样的: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命运能够让我们成为师生,感谢岁月能够让我们浓浓的师生情缓缓流淌三百多天,感谢这间教室孕育并即将放飞我们共同的梦想;
亲爱的朋友们,回首来时路,你笑过也曾哭过,你拼搏过也曾懈怠过,你信息满怀也曾灰心恐惧。。。。。。现在即将走进高考考场,可能你的内心又是五味杂陈。我很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来减轻你的压力和恐慌,可是,朋友们,你知道么?笑与泪就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呀,笑也好,哭也罢,让我们用满怀的真心去迎接这真实的人生吧。
亲爱的伙伴们,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编织自己的未来,我的教师梦是: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持久的激情,无限的希望,博大的胸怀。可是现在我没有一样做的好,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这些目标的追求。如果说我想留给大家什么的,那就是爱生活,无论生活怎么样考验你,依然爱她。
同学们、朋友们、伙伴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即将到来,含着泪带着笑,平安地平静地让那一瞬间化成我们生命中的永恒!
我的发言很短,正好掐到师生刚刚进入到分别的情绪时,我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下一个事情上。同学们接着是朗朗的读书声,有两个同学站起来用相机录下来每个同学读书学习的神情,大部分都继续读书,看到相机时有点拘谨;有几个调皮的,不时地做着鬼脸;我站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不敢流露任何表情,也不走下去,怕引起波动。总之,形势一片大好,当下课铃响起时,我干脆地说,下课!之后就是干脆地离开教室,真的不能多说什么,多做什么了。
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届的教学生活。在这一年中,我收获很大,当然,是教训很多,所谓的收获是对教训的反思,以期待着下一年可以改头换面。其实,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制定自己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②、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③、理清课文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④、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①、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②、反复阅读,体会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时代背景,反复阅读课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
【教学重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趋向为副线。
2、重点关注芦柴棒、小福子人物的生活及命运。
3、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学习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长,表达方式多样,反映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也有些隔膜。教师必须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了解背景知识,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
2、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3、教学课时:3课时
【课文分析】
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交代了包身工起床、吃早饭、上工和下工的情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包身工居住情况、饮食情况和劳动条件所作的面的介绍,又有对“芦柴棒”等典型人物所作的点的描写,有广度又有深度。生动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和掠夺,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的无比愤恨,主题思想十分鲜明。同时,通过文章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的尊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篇7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xx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2、难点: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