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4篇】正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4篇】》

时间:

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1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6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小黑板展示: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13.4600

2、你会算吗?

5.4+0.3

2.5—1.4

6.4+2.8

4.5-1.7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题目。

引出课题:当进行多位小数加法运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该怎么办?当进行多位小数减法运算时,某小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多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小黑板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学生: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需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24.83+51.6

教师: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教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经过探讨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巡视观察。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24.83+51.6 ﹦76.43

24.83

+51.6

76.43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教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2、自主学习例2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1)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

师生共同笔算该题,教师板书:

51.6-24.83 ﹦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天然气费少付26.77元。

学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计算结果。

教师总结:板书: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3、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注意事项。

三、课堂活动:

1、完成数学医院。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讲

2、作业:教科书P109页1-4题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堂课的收获和感受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2

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P47--P48 雀塘镇上麻小学 谢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师:其实在比赛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第一轮录像]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中国队比分高一些。

师:不错,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

师: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53.40-49.80=

师板书:53.40-49.80=

师:计算这道题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怎样摆竖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第二轮比赛画面)

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轮比赛中国队获得58.20分,意大利队获得49.20分。

生2:中国队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队的比分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生2: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3: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4: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竖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该怎样解答。

生汇报:

生1:我算的是“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用减法计算,列式: 58.20-49.20=9.00 3

生2: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 53.40+58.20=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 49.80+49.20=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要用两队的成绩相减……

投影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师:大家算得都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对位?

生1:为了相同数位对齐。

生2:……

师:“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计算结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为什么?(生讨论)

……

生1:把0去掉,因为这些0都在小数末尾。

生2: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那上面的计算结果还可以怎样写?

(生试做)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 第2题。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完成“练一练”第1、2题。重点交流第3题改错

2、作业:练习六第4题。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教师运用回放录像与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情境,真实、亲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赏中国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珠联璧合的完美发挥,回味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创造的辉煌成绩,感受竞技运动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同时体会小数加减计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若不学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学不行。有了这种感受,学生才会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才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已 5 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教师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

由前后两次讲课对比来看,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鉴于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流程。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下,构建一个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现象为切入点,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程序和策略。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3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万二中心学校集庄小学 林 玉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 8.59元 彩色笔:6.2元 钢 笔:10元 订书机:12.5元 转笔刀:9.31元 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 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生:8.59-6.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如何列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 10-6.2 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 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4)学生互查。(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6.66+0.03 = 6.69 6.66+0.3=6.96 6.66+3=9.66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 12.53+4.67 6.07+4.89 5.64-1.78

7.2-6.45-0.41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4

信息窗口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59--64页。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接触的比较多,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难点:理解小数的进位和退位算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复习:

1、列竖式计算:

378+264= 2520-486=

2、口算:

0.6+0.3= 1.4-0.2 = 5.3+3.4 = 1.9-0.9= 0.6+1.2= 2.5-1.3= 7.5+1.2= 1-0.8=

三、自主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

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

2、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出加法的意义。师板书:0.77+.003=(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3、优化算法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探究算理

(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c.你会验算吗?

(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

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

5、迁移算理

(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0.76-0.72=(2)竖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

6、你会算吗?1.3-1.25=

重点讨论“怎样对齐数位?”

结论:对齐了小数点就对齐了数位。

7、反思算理

(1)想一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计算方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整数加减法是从个位算起,小数加减法是从低位算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化简。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四、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9.7+12.34= 9.06-2.7= 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P63(13)

2、走进生活

我们的数学书9.38元,数学基础训练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先把小数点上下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板书设计: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0.77+0.03=0.8(米)0.76-0.72=0.04(米)0.77 0.03 0.76 0.04 + 0.03 验算:+0.77 - 0.72 验算 +0.72 ————— ————— ————— ———— 0.80 0.80 0.04 0.76 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

计算结果要化简;如果整数部分没有数要添“0”占位;小数点要对齐。

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在意义上、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课堂开始创设情境,现实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炼出的数学问题直入中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为了更好的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层次,有步骤的安排了练习题,并适当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