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21莫泊桑拜师13篇正文

《21莫泊桑拜师13篇》

时间: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12-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爱岗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13篇莫泊桑拜师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莫泊桑拜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准备: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

1、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 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几次对话,从而感受人物特点、品质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                      ,更加                 , 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要                   ,                       ,                             ,因此,  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

四、讨论: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莫泊桑拜师》 篇2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莫泊桑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谁为师?(点击出示)

3.课文写了莫泊桑几次拜师?

二、一次拜访,感悟“勤奋”

1.莫泊桑三次拜访福楼拜,福楼拜这位老师分别教了他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先来看看莫泊桑第一次拜师的经过。(2~5)福楼拜说了什么?哪句话最关键?画出来。

2.对于莫泊桑的困惑,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问题之所在,你们知道他的问题在哪儿吗?

(1)出示: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齐读)

(2)老师所说的功夫指的是什么?(板书:功夫  肯吃苦,勤练习)

(3)怎样做是“肯吃苦,勤练习”?举例说来就是——(指名读例子)

3.这一部分重点写了莫泊桑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指名两人分角色读对话):

▲两人读,指导:注意他们两人说话的语气(虚心坦白、急切;直截了当)

▲女(莫泊桑)男(福楼拜)齐读。

三、二次拜访,感悟“仔细观察”

1.谈话:那么,莫泊桑有没有按老师说的去下“功夫”呢?这次他的功夫下到家了吗?自己读读写莫泊桑第二次拜访老师的部分。

2.交流:

(1)他下功夫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生交流相关句子)

(2)这次,他功夫下到家了吗?又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过渡:他明明已经按老师说的话做了,为什么你们还认为他的功夫还没下到家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老师说的话,看看这功夫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画出最关键的一句。

“怎么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1)同样看马车,老师看到的和莫泊桑看到的一样吗?(逐个出示句子,读)

(2)想象:这些不同情况下的马车分别是什么样的?

(3)小结:同样是看,莫泊桑只看到马车,老师却看到了不同样子的马车,不同天气下的马车,走不同的路的马车,甚至还看到了驾车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老师看得是更仔细)

(4)现在你能知道这“功夫”里还有怎样的意思?(板书:仔细观察)

(5)这么精辟的道理,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举了一连串的例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的,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循循善诱)

(6)范读,自读句子,齐读。

4.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福楼拜说的一段话中,头尾有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1)(出示文字),齐读。

(2)理解反问句。

(3)从这两个反问句和前面的三个“不”字,你还能体会到:福楼拜的话中带有什么意味?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4)指导朗读:指读,指导,男齐。

四、三次拜访,感悟“用心揣摩”

1.引读第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像烙印一样深深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他决心就按老师说的那样去下功夫。从此,他天天——,不是看马车,而是——从中获得了——写了——。然而,他对自己的“功夫”满意吗?于是,他再一次去——

2.请大家默读第九自然段,想一想:福楼拜是怎么教莫泊桑继续下功夫的?读了他的话,你对“功夫”有没有更深的理解?用“    ”划出关键的句子。

3.交流:

▲(1)出示:“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2)学生说自己的体会,老师联系前文进行小结。

(3)指导读句子。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1)学生自己谈体会。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老师还举了一些例子。指名读例子,并联系例子体会什么是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

(3)师小结:是呀,正像大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仅要仔细,还要用心揣摩,体会他们的独特之处。

(4)指导读句子。

4.现在你知道老师所说的“功夫”究竟还含有怎样的意思吗?(板书:用心揣摩)

五、学习第6节。

1.在老师的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指导下,最后莫泊桑的功夫到家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是呀,“功到自然成”,最终莫泊桑成了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例如《项链》就是一篇举世闻名的名作。

3. 师简介《项链》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六、总结全文现在你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该怎样下“功夫”了吗?就是要像莫泊桑那样(说板书内容)--

我们还认识了            的福楼拜和莫泊桑?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莫泊桑的有关作品。  2.周日下午在家门口仔细观察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把各种车辆的特点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交流。

《莫泊桑拜师》 篇3

学 科语文班 级六(2)  教 者陈颖  教  学  过  程  实  录[教材]苏教版第十二册《莫泊桑拜师》师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莫泊桑拜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莫泊桑拜师。

师: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

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一个外国人。

生:读题时,我推想课文重点可能会写莫泊桑拜师学习的经过。

生:读题时,我想到这篇文章中应该会写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以及他拜师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等内容。

师:在读题时,大家的脑海中有没有产生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是个什么人。

生:我的问题是莫泊桑向谁拜师学习的。

生:我想搞清楚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学习,他是怎样拜师学习的,结果又如何。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拜师最终学到了什么。

师: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我们读书时要着重思考的。不过,有些问题大家在预习中可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就做交流。

生: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此外,他还写有《项链》《一生》《俊友》等小说。

生:福楼拜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很严谨,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很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反思围绕课题思想的体现与落实《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该篇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预测与质疑,从课题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作阅读探究。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课堂上,学生由题目中的五个字,推测出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的这些阅读预测,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它是学生在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上的感性推断。开课之始给学生这样一个阅读预测的机会,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一下子便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可以指引学生的阅读探究方向

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学生从刚才感性的阅读预测之中一下子就进入了理性的思维之中,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交流问题,使阅读探究的问题既来自学生之中,又能依*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样的阅读探究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

《莫泊桑拜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听写。

2、交流人物资料。

三、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

1、几次拜师?分别在哪里写到?

2、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次“请教”

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莫泊桑怎样请教的,福楼拜如何指导的?

2、通过莫泊桑的话体会他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3、抓住福楼拜关键的话“功夫还不到家”,品味大师第一次指导的针对性。

4、福楼拜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体会福楼拜就是指导莫泊桑在观察方面肯吃苦,勤练习的。

5、感受莫泊桑“万般无奈”的心情及困惑。

五、学习第二次“请教”

1、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感受福楼拜的善教。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六、小结。

莫泊桑拜师 篇5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这是我们许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有许多作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对如何才能写出好作品有过深深的困惑,莫泊桑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便去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向他求教,福楼拜给了他怎样的教益呢?课文《莫泊桑拜师》将给我们讲述其中的奥秘——

文章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风范。

文章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莫泊桑为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楼拜为师。

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写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悉心指导,莫泊桑铭记在心,勤于观察。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莫泊桑经过努力,终于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名著。

文章的第二部分值得玩味,两个人的个性特点在这部分内容里有着鲜明的体现。内容本身层次很清楚,说理也较透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应从中获得关于学习、写作的方法。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段落欣赏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欣赏】

这是莫泊桑第三次来到福楼拜家,和前面两次相比,这次他从老师那儿领悟到些什么呢?当他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什么会发笑呢?原来他从这些作品中发现莫泊桑有了长进,莫泊桑终于从当初茫然而焦急中向前进了一大步。在这种时候,作为老师的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把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来,富有哲理。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有许多事看似艰难,但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也往往可以做到。莫泊桑仔细地观察和勤奋的写作使他比以前进步了。那么如何才能在这种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提高呢?老师福楼拜提出了新的原则——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的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从中,我们再次为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而慨叹!

发现了事物的特点之后,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与众不同呢?*什么方法才能实现作品的富有特色呢?这些问题是莫泊桑当初就想知道的,而现在在他已经基本学会了认真观察之后,福楼拜则可以向他揭示出实现的最后途径了。就是要把观察到的特点写出来。福楼拜依然用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该如何做,通过对从哪些方面去写一个工厂的守门人的指导让莫泊桑理解写作的训练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福楼拜的语言展开,间以莫泊桑的反应,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教学场景,使读者从中既认识了文中人物的特点,也对福楼拜的话有不少的感触。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有条理的说明道理

读了课文《莫泊桑拜师》,你一定对福楼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他所说的话。他的话说得很清楚明白,极有条理,而且言之有据——许多事例为他的观点作了极好的支撑。我们同学应当学习这种表达的方法。

第一要学他说话的直白与简洁。当莫泊桑出次登门求教时,他很干脆的指出:你的功夫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精辟而有针对性。

第二要学他说话的条理性。比如莫泊桑第三次去福楼拜那里,福楼拜在第二次教导莫泊桑学会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又向前推进一步:要写作有特色,就要抓住特点写。这样,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他的话很有条理和层次。

第三要学他说话有理有据。福楼拜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并不是只讲原则性的标准,而没有实在的例子的。他在说道理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的事例,从而使他说的话令人信服,而且可以照着做,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比如莫泊桑第二次去他家拜访倾诉观察马车没有结果时,福楼拜便列举不同场景下的马车,启发莫泊桑。而这样鲜活的事例在莫泊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终于使他有所收获。这正是福楼拜精于表达的作用啊!

由此,我们同学要从中学到说话的技巧。它可以为我们的交流带来很大的方便。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拜在教导莫泊桑注意仔细观察时,举例说“不同场景下的马车”是不一样的。我们同学见到过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表现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写一段文字,让我们领略到你的细致观察力吗?试试看—

2、从老师福楼拜那里,莫泊桑学会了细致的观察,这些在他的文章里有所体现吗?请找一本他的著作或一篇文章,从中找出一段描写细致而且很有特色的话。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练习3答案提示

1、(略)

2、皓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凭栏——*着栏杆。

3、(1)渐渐(2)居然(3)常常

(4)格外(5)更加(6)果然

4、主要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语气。

5、6、7、8(略)

《莫泊桑拜师》 篇6

教学《莫泊桑拜师》

教学《莫泊桑拜师》时,第一课时,我什么都没做,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了字词之后,让学生自己默读全文,拿好笔,在有共鸣的地方写上批注,在有疑问的地头写出问题。反复读,反复想,可以提任何你想提的问题。

学生开始静思默想,我在学生中踱步,关注和浏览。惊异地发现,学生比我想象中的写得好得多,下面就是我摘录的他们的问题和感受:

问题:1.莫泊桑为什么要去拜福楼拜为师?

2.为什么福楼拜要莫泊桑记录第天经过的马车?

3.莫泊桑进门就说,是不是对老师很没礼貌?(教师引导感受了人物性格)

4.即然有这么多可以写的,为什么莫泊桑不写,他为什么发现不了?

5.这篇课文里莫泊桑一共3次去请教老师,为什么不一次说清楚?

6.为什么福楼拜的话会在莫泊桑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感受:1.多读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多读书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2.莫泊桑写的是守门人,为什么福楼拜说他会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它任何人混同起来?

3.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你一定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4.我觉得莫泊桑很勤奋,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生动起来,就更加努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泊桑终于写出了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5.我觉得莫泊桑很好学,他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记在心里。

6.福楼拜真是文学大师,这些平常人连想也想不到的细节,他都想到了。

7.我觉得莫泊桑是一个很专心很勤奋的人,他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中,他很坚持不懈。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最后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为他的成功而感到开心。

8.一棵树有一棵树的样子,一堆篝火有一堆篝火的样子,要写出别人没有的特征。就像人和人的态度、精神、外貌都不一样,都要去发现喜是怎么喜的?怒是怎样怒的?衰是怎样衰的?乐是怎样乐的?守门人和农民、马车夫的身材、姿态、面貌都不是一样的,要写出特点。

给学生时间,充分相信他们的潜力,你一定会有惊喜!

《莫泊桑拜师》 篇7

21 莫泊桑拜师

学什么

读课文,了解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学习英泊桑的努力和刻苦。

怎样学

一、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jiǎn  lu yāo  h lo  yn kā   fēi chuǎi  mǒ quān shng gun  zh

二、填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倦           了当  富    堂          风    雨

全         注  平平           来来           详详

三、按课文填写,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青年人贵在        ,        就是        的结果。

意思:

2.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                ,还要能

的特点。

意思:

测一测

一、同音字组词

陋(   )   吆(   )   烙(   )   啡(   )

lu      yāo       lo        fēi

漏(   )   邀(   )   涝(   )   菲(   )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改为陈述句:

2.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改为夸张句:

3.小刚跑得非常快。

改为比喻句:

4.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改为拟人句:

三、观察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再提高

制作作家卡片

作家 称誉 主  要  作  品

莫泊桑拜师 篇8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让莫泊桑懂得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需仔细观察,不断累,勤奋练习。文中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风范。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赏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体会莫泊桑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

教学重点: 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联系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写一段班级同学或自己的肖像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

课前游戏:学生读肖像描写,让同学猜一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莫泊桑拜师》莫泊桑的老师是谁?(福楼拜)

师述:(出示)福楼拜,这位当时法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他的文字被看作法语的典范。经福楼拜老师的倾囊相授,莫泊桑成为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在10年中创作了300余部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旅行游记,大量杂文评论。

这段经历正应了那句老话:名师出高徒。究竟这位福楼拜老师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教出这样一位大作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莫泊桑一起去聆听大师的教诲!

二、精读

出示学习要求:

仔细品味福楼拜老师的三次教导,思考三次拜师,莫泊桑各有什么收获,对你有什么启发。对于感触深的部分,作上批注。

2、学生自学

3、讨论交流

第一次

(1)学生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启示、体会。

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不生动,是由于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要想使功夫到家,必须勤练习,肯吃苦。

(2)谁能把第一次拜师的情景展现给大家?

指导朗读对话,抓住提示语

莫泊桑:抓住“坦白”一词体会莫泊桑的坦诚。

抓住 “急切”一词 莫泊桑急于寻求提高自己写作功力的有效途径,心情迫切,说明他好学上进。

福楼拜:抓住 “直截了当”一词体会福楼拜能一眼就看出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3)总结:朗读展现了莫泊桑与福楼拜师生二人一个虚心求教,一个直言不讳。

第二次

(1)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启示、收获。

要仔细观察事物。观察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2)当时莫泊桑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福楼拜老师的话是否让他豁然开朗?他还会觉得马车很单调,没什么好写吗?

学生想象说莫泊桑会怎样去写马车。如去描写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分别是怎样走。烈日炎炎下的马车和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等。

(3)这是一段多么富有启迪的教导,让我们把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指导朗读: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莫泊桑的错误看法,特别是后两个“不”字连用并辅之以感叹号,加重了否定语气。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它们中有作为老师的严厉,有对莫泊桑的轻微的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第三次

(1)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以下重点句来理解:

a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揭示: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b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写作要避免拾人牙慧,陈辞滥调、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毫无特色的毛病。举例如: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王尔德有句名言:“第一个用花比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用是庸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再如结合课文:同样是写梅花,吴伯萧《早》中的梅花是玉洁冰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居功自傲“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陆游笔下梅花是孤芳自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c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表现出来……

(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于只描绘大致的轮廓。同时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举例如《水浒传》108梁山好汉)

(2)齐读福楼拜第三次对莫泊桑的教诲。

三、赏读

1、补充阅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体会莫泊桑敏锐的观察,加强理解“用画家的那种手法”

2、总结:他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画家的笔法,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展示在我们面前。

四、总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写好文章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把福楼拜老师的教诲运用于写作实践,才能写成锦绣文章,才能妙笔生花,记住: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还从中明白了什么?

2、自由交流。

五、作业

1、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2、摘录文中你所喜欢的句子。

3、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

莫泊桑拜师

肯吃苦  勤练习

仔细观察事物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贵在坚持)

《莫泊桑拜师》 篇9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7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四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练习朗读、理解福楼拜的话。

难点

根据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习作。

【教学准备】

投影

【拟订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情况。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简陋烙印揣摩孜孜不倦

吆喝篝火酷爱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和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4、评比作业。

五、布置作业

记忆字形,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莫泊桑拜师

二、精读指导

指导朗读2--5节

1、指名读,边听边划出福楼拜说的话,找出话中最关键的一句。

2、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

(1)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

(2)他为什么不说是你的功夫还不行?

(3)他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学生回答)

3、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1)一方面对两个人性格特点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学苦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顾上述学习方法,小组自学6--10节。

5、反馈,学习效果。

三、谈收获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小节。

四、赏读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3、配乐朗读,评议后再读。

五、造句

1、分别找出酷爱、滔滔不绝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读句子,体会用法。

4、仿造。

5、集体评议。

【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勤学

福楼拜   善教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泊桑拜师》优质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学习莫泊桑前两次拜师,弄明白莫泊桑的疑惑所在,读懂福楼拜的话,知道福楼拜是个怎么样的老师。

3、明白要想写出好作品来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4、让学生感受到莫泊桑的勤学好问,并能自觉以漠泊桑为榜样,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1、弄明白莫泊桑的的疑惑所在,读懂福楼拜的话,知道福楼拜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

2、 明白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本课采用开门见山导课法。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0课《莫泊桑拜师》,看老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的预习。听写由本课生字组成的四个词语。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此举意在检查同学们的独立识字能力如何,同时也在督促独能识字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概括主要内容。先出示以下词语:

孜孜孜不倦、焦急万分、一无所获、万般无奈、全神贯注、勤奋努力

先让学生仔细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语是写谁的。然后让学生选用这些词语说一说《莫泊桑拜师》这个故事。这样做的意图是既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让学生明白抓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2)理清文章脉络。

A、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名著”。

过渡: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写了莫泊桑几次拜师?(三次)这三次拜师的结果是(大屏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全班齐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生读完后师边总结边板书“名著”二字。

B、请同学们再看看莫泊桑第一次拜师时带去的是什么,第三次拜师时带去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名著”二字前面板书“文章、作品”,最后形成这么一行板书:

文章→作品→名著

C、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三个词语,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莫泊桑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是啊,莫泊桑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他的拜师经历,离不开老师福楼拜的悉心指导。

三、精读莫泊桑前两次拜师的内容。

(一)走进莫泊桑第一次拜师。

1、哪里写的是莫泊桑第一次拜师的内容,请找出来。(2——5自然段)

2、默读这一部分文字,思考:莫泊桑是带着怎样的困惑去拜师的?

3、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出示莫泊桑的话

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4、仔细琢磨这句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莫泊桑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如果学生说的不太准确,就用以下填空的方式帮其梳理清楚:

老师,都说读书破万卷, ,我已经读了很多书,按理说我应该 ,但是 ,这是为什么呢?

5、聆听大师的教诲。

听了莫泊桑的疑惑,福楼拜是怎么说的呢?

(1)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出示福楼拜的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2)琢磨福楼拜的这句话。然后用自己话说说你的理解。

(老师说莫泊桑虽然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功夫,但功夫还不够。学生能理解到上面这层意思就行。)

(3)福楼拜老师承认莫泊桑在写作方面已经下了一定的功夫了,那么就请同学们联系前文想一想,莫泊桑在哪些方面下了功夫了?

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他已经读了很多书,学生会从前文读到这些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多读 勤写

(4)读了许多书,写了很多文章,福楼拜老师说,只有这些功夫还不够,那么,还要做些什么呢?默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福楼拜老师告诉莫泊桑了些什么。

(告诉莫泊桑要肯吃苦,勤练习;要天天站在家门口看马车;要把看到的情况都记下来;要记详细,还要坚持长时间记下去。)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总结边板书:要天天看,也就是要天天观察(板书观察)原来,要想写出生动的文章,不仅要在读书、写作方面肯吃苦,勤练习,还要在观察方面肯吃苦,勤练习啊。

(二)走进莫泊桑第二次拜师。

莫泊桑得到老师的真传,兴冲冲地回到家,老老实实在按老师说的去做。

1、指名读莫泊桑怎么做的句子,感受莫泊桑的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体会他一无所获的莫泊桑万般无奈的心情。

2、莫泊桑第二次拜师又是带着怎样的疑惑去的呢?

(1)读莫泊桑的话。

万般无奈的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的家,一进门就说

(生一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2)理解莫泊桑的困惑。

认真读读莫泊桑的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理解。

(马车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很单调,没什么好看的,也没什么好写的。)(看马车太没意思了,太无聊了,您为什么要让我看马车呢?)

(3)针对莫泊桑这样的困惑,福楼拜老师又是如何指导的呢?(指名读福楼拜老师的话,学生读完后大屏出示这段话。)

(4)品味这段话。

A、用心读一读这番话,细细品一品,想一想,福楼拜老师想通过这番话告诉莫泊桑什么。这里要放开让学生畅所欲言。

(告诉莫泊桑马车不单调,很有看头)(告诉莫泊桑看马车不是无聊的事,看马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想告诉莫泊桑马车里也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的马车富丽堂皇,有的马车装饰简陋。)(告诉莫泊桑即使是同一辆马车在不同的路上走表现也不一样,上坡时跟下坡时不一样,在马路上走跟在土路上走不一样。)(想告诉莫泊桑即使是同一辆马车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表现也不一样,烈日炎炎下一个样,狂风暴雨中一个样。)……

B、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好福楼拜老师的话。

听了福楼拜老师的话,我们才发现,原来马车有这么多值得看的地方!福楼拜老师让莫泊桑看什么,写什么呢?让我们再来用心地读一读福楼拜老师的话吧!

C、注意这段话的形式。

再用心看看福楼拜老师的话你会发现,这段话很特别。

(老师的话全是问句!)

数一数一连用了几个问号?(九个)

D、体会这种形式的好处。

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老师问,学生才会动脑想。老师这样说是为了让莫泊桑好好想一想。)

(5)走进莫泊桑的内心。

A、是啊,老师的每一问,都在莫泊桑的心里激起了很大的波澜,那么,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B、师生对读,体会福楼拜的话对莫泊桑产生的巨大影响。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么单调的马车,就是没什么好写的嘛。)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我还真没注意)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真不好意思,没太仔细看,我还真说不出来。)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我刚看了三天,还没遇上刮风下雨天呢)上坡时,马怎样用力?(不知道)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我以为只用眼看就行了呢,怎么吆喝根本没听。)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我只顾傻瓜兮兮的看马车了,没看人。)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您说的这些我都没看到,怎么能写清楚呢?)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现在我知道了。马车竟然有那么丰富的内容,有那么多可看的,可写的。以后,我一定按您的教导去做,用心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我就一定会有东西可写了。)

(6)、你们看,听了福楼拜这样一指点,莫泊桑恍然大悟。请你说说,福楼拜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师?

(很会教育学生。教育有方。循循善诱……)

(7)理解“滔滔不绝”的意思,读出滔滔不绝的感觉。

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口气说出了九个问题,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滔滔不绝。请同学们滔滔不绝地再读一读福楼拜老师的话,让他的教诲也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四、课堂小结。

老师的这次教诲莫泊桑铭记在心,回去后他在观察方面更加肯吃苦,勤练习了。于是他写出来的东西终于可以称为“作品”了。那么,要想写出“名著”来,还需要有哪方面的功夫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板书设计:

20、莫泊桑拜师

多读 文章

勤写 ↓

观察 作品

名著

《莫泊桑拜师》 篇11

《莫泊桑拜师》生本预案学习课题内容 《莫泊桑拜师》主备人李丽敏修改实施人 学习资源分析与链接    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本文按事情收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第一次莫泊桑酷爱写作却平平常常,向老师请教文章怎样才生动?然后是莫泊桑觉得观察后仍设计好写的,再去请教老师。第三次是将观察所写出的作品请老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读福楼拜的话,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中弄明的观察,写作的方法。从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中,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目的、讲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情境中去细心观察体会,发现其不同特点,并把它写下来。莫泊桑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才写出了许多世界名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作。资源链接:1、莫泊桑、福楼拜简介             方法:百度搜索:莫泊桑、福楼拜2、阅读拓展阅读关于莫泊桑、福楼拜的故事:《谦虚的莫泊桑》、《福楼拜的窗户》3、搜集莫泊桑、福楼拜的故事学习关键与重难点1、重点: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2、难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学习目标 1、通过前置性学习(个人和小组)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课前预习任务设计(抓住重难点,兼顾综合性、挑战性、开放性、趣味性,并给予适当的方法建议指导) 《莫泊桑拜师》学生预习单 亲爱的同学:     我们即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下面这些前置性作业!这样你会将这篇课文学得更好! 1.搜集莫泊桑和福楼拜的资料。 2、你读了(       )遍课文?你能把文中生字词的读音都读准确了吗?你能把文章读通顺了吗? 如果不能,那要加油哦! 3、本文一共有5个生字,通过自学你能记住它们的字形了吗?你能默出几个词语呢?                                                                                                 4、我理解了(        、          、         、         、        )等词语的意思,我是通过(                                    )方法知道的。 还有(            )词语需要同学帮忙理解的。(可以写在书上,也可以不写,能流利地说出就行。) 5、 这篇文章你读懂了吗?能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能给课文分段吗?(可以写在书上,也可以不写,能流利地说出就行。) 6.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书上做上记号。) 7.从莫泊桑拜师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莫泊桑是怎样的一位学生?福楼拜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书上相应的地方批注。) 课前小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任务分解 (1)2-4题由小组长分配展示的任务及明确表达的基本语言。(2)5—7题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前置性学习的完成情况,并在交流中改进个体的自学情况。 课堂交流学习过程设计 板块环节学生交流学习活动教师的强调、点拨与激励备注(方法理念目标等)一、揭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络          三、检查反馈,布置下课的前置作业        第一课时 1、说说平常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分)  2、说说对“拜师”这个词的理解。 3、再读课题。 4、交流“莫泊桑”“福楼拜”的资料,读“作家卡片”,对作家有初步的了解。            1、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分享经验,改进问题,共同提高。(5分)   2、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示2——5题(25分)    1、默写词语、交流评价及反馈            1、“每堂课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成功从举手开始”。 学习语文最大的烦恼是写作。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下。2、 “拜师”是什么意思?在题目中的意思是什么?3、拜师的态度应该虔诚一点,再读读课题。4、同学们,你们了解莫泊桑和福楼拜吗?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交流。5、齐读p114“作家卡片”   1、课前大家进行了前置性学习,现在请在小组交流分享一下预习单的2—5题,如有疑问的可在小组同伴的帮助下进一步学习自学完成。 2、哪小组来展示?    1、通过每个同学自己的努力,小组的共同研究,同学们学得很不错,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每个词语默准确。同学们,起笔就是练字时,一定要凝神静气。同桌交换批改,批改的时候注意两点,字是否正确、漂亮,把认为漂亮的字用圆圈圈出来。2、请大家认真完成预习单中的6—7题,相信你在第二课时会有更出色的展示。

莫泊桑拜师 篇12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1、初读

揭示课题后,先简介莫泊桑,后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写作的的呢?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解决。检查自读情况时,可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相机抽查一些词语的意思。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大意,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怎样拜师求教的?他拜师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教师适时引导,扣位“拜师”这一事件,直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2、精读

本文着重写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主要写了师生二人之间的对话,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下重点句朗读体会:

a、“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b、“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c、“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莫泊桑拜师》 篇13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6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附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

勤学             善教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