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课堂实录(最新7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课文主要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故事。)这次为您整理了《女娲补天》课堂实录(最新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篇1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相传,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叫女娲的神,他看到地球上没有人,显得死气沉沉,女娲就用一些呢巴,捏了一些泥人,从此,地球上就有了人类,这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女娲的另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女娲补天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什么想知道的吗?
请生1说,请其他同学打开书,我们边听同学的提问,边在题旁边做上记录
生1:我想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师: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
生2:我想知道女娲怎么补天
生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师:问题都提得很好,老师想知道你们都做了哪些记录呢?
生4:根据他们的提问,我做了如下记录
1.为什么补?2.怎么补?,3.补好后怎么样?
师:记录简单,又很清楚,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还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生自学课文
师: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谁能把这些词语来读一读呢?
师:请生1来读,其他同学们认真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生1读:塌下,挣扎,熄灭,冶炼
师:哪个词语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呢?
生2:挣扎这个词语中,挣和扎都是翘舌音,而且挣还是后鼻音,
师:就请你带着大家来读一读吧。
生2领读挣扎。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
生3:我看到炼是火字旁的,我猜冶炼是不是跟火有关。
师:很好,能根据字形来猜想字的意思,不错,的确,冶炼是跟火有关,它是指用高温等方法,把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炼出来,那和谁能在课文当中找到带有冶炼这个词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生2读带有冶炼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噢,女娲是把五彩石放在神火中冶炼,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多媒体出示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
师:好,词语都读正确了,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刚才同学们也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记录,刚才提出了是哪三个问题呢?
生1:我知道是这三个问题?
1. 女娲为什么补天?2.怎么补天?,3.补好后是怎么样的情形?
师:边听边做记录,这个习惯很好,它能帮助我们记忆,接下来请五位同学来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五位同学轮流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一个词语还是要注意把它读正确,“挣扎”挣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师:找到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带有挣扎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刚才我们听了这几位同学轮流读课文,你们已经想好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请你们把问题的答案和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1:因为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了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生2:我来补充,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生3:人们被大火和洪水围困着,情况非常危急
师:天空露出了一个大窟窿,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女娲要去补天,那么女娲又是怎么补天的呢?
生1:他忙了几天几夜,终于找到了五彩石,又花了五天五夜,把五彩石炼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大窟窿补好了
师:天补好后,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生3:人们常常可以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师:女娲非常关心人类的命运,心地是那么的善良,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再次去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默读课文
师:再读了课文,你们又有什么新的问题了吗?请生1来说吧,别的同学别忘了在课本边上做上记录。
生1:我读到了第一自然段时,特别想知道出现了这样的灾难之后,人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
生2:要把天补好,一定很不容易,女娲在补天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师:这也是一个问题。
生3:我还想知道,天补好了,人们会怎么做,课文里没有写。
师:好,同学们解决这前面的问题,再读课文,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谁来说说你记录下了刚才同学们提的哪些问题呢?
生4:1.出现灾难的时候,人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2.补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困难?3.天补好了,人们又会是怎么样的?
师:好,同学们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进一步来研究。接下来我们要写字了,请同学们把这些由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由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师:接下来请大家把书翻到123页,我们看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觉得哪些字要特别提醒大家写好。
生1:“隆”右边有一短横,千万别漏写。
生2:燃熄炼都是火字旁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生3:炼的右边不要写成东。
师:大家都提醒得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看老师写两个字。
师范写“隆”“炼”
师:看清楚了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写生字,每个生字抄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
生写生字。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学习到这儿,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课文,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还学习了生字,在这一篇课文当中,有两个生字特别难写,老师把它组成词语来听写一下。
听写词语:轰隆隆,冶炼。
师:请同学们对照着大屏幕上的词语自己批改一下。
生自己批改。
师:全对的请举手。错的同学错在哪儿了呢?
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学习第31课《女娲补天》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解决了一些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记录,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生:1.出现灾难的时候,人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2.补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困难?3.天补好了,人们又会是怎么样的?
师:很好,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读课文,然后在把这些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小组先来汇报,当时人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有些房子被震塌了,或者被淹没了,他们无家可归
生2:他们被围困在山岗上,燃烧着熊熊大火,树林被全烧光了,洪水淹没了田地,农民们看着自己的粮食全没有了,心里难过极了。
生3:有的人家的小孩,被洪水冲走了,失去了亲人。
师:真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生4:是的,课文第二段写道,“女娲立刻去求雨神下雨……”
师:是啊,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就像是她的子女一样,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女娲心里难过极了,让我们带着难过着急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一二两段。
生齐读课文的一二两段。
师:好,接下来哪个组来汇报
生1:我们组来汇报另一个问题,女娲在补天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2:她跑到山上,找来了补天用的五彩石,然后用神火冶炼了五天五夜,炼成了很稠的液体,最后把这些液体往窟窿上一泼,把天补好了,女娲要找不同颜色的石头,要把石头冶炼成液体,要化多少工夫呀!
生3:“我来给大家读读这一句,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忙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把补天用的五彩石找全,是多不容易呀。
生4:“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要炼五天五夜,这么长的时间,才把五彩石炼成液体,这是多不容易的事啊。
师:那么就请你们组把三四两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第二组齐读三四两段。
师:读得不错,那么天补好之后,人们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课文当中没有写,刚才你们在讨论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呢?
生1:天补好了,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安居乐业。
生2:天补好以后,人们一定非常感谢女娲,感谢她拯救了人类。
生3:女娲不顾自己,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人类一定会记住她的恩情,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好,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神话故事,如果能把这个故事讲下来,那该多好呀,接下来就请大家准备讲讲故事吧。老师想问问大家,要讲好这个故事,要重点讲清楚哪些内容呢?
生1:要讲清女娲怎么补天
生2:要讲清楚在补天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师:抓住重点,是讲好故事的一个方法,还有哪些方法能把故事讲更生动呢?
生3: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让我们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师:这也是一个好办法,老师建议同学们抄写课文当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写的生动有趣的句子,利用这些词句,帮助自己讲好故事。
生自己摘抄词语,准备讲故事。
师:谁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师:其他同学们认真听,他是否把故事内容讲清楚了,还用上了课文当中的哪些好词好句。
生1讲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谁来评评他的故事讲得怎么样?
生2:他讲得还可以,他把故事讲完整了,重点部分也讲清楚了。
生3:我听到了他用上了课文当中的这些词语,熊熊大火,金光四射,五天五夜
师:我看到你边听他讲故事,边在课文当中做记号,这个习惯很好
生4:我也做了一些记号,他在讲故事的时候,用到了这一句话,“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这句话可不能漏掉,女娲补天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生5:是的,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会烧到女娲身上的,这多危险呀。
师:女娲为了把人类从苦难中拯救出来,不辞辛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6:我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6讲故事。
师:故事讲好了,谁来说说他的故事讲得怎么样?
生1:他讲得不错,不仅用上了课文的好词好句,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呢
师:同学们,你们听仔细了吗?哪些地方他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生1:天塌下了,人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他讲得很生动,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生2:天补好后,人们又是怎样,他也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师:在讲故事的时候,能够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就能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小组内讲故事。
师: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神放传说故事,在这册书的选读课文当中,还有一个除三害的故事,请大家把课文翻到159页,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
生自读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
生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古时候,有一个周处的人,经常欺负百姓,人们把他和猛虎恶龙合称三害,有人叫周处去杀猛虎和恶龙,周处杀死了两害,自己也掉入河中,人们以为三害都死了,高兴极了,周处从河里爬上岸,看到这样的情景,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做了一个人人敬重的人。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你们知道什么是除三害吗?
生1:周处杀了猛虎和恶龙,除了两害,他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又为民除了一害。
师: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为民做了好事,像这样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外还可以找一些来读,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篇2
教学内容:
第四册十五单元《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17个,并且练习书写2-3个生字。
2.初步理解课文,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生字17个。
教学准备:
辅助课件、生字卡片、板书用贴图。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引入情境
引语: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这节课,丁丁就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神话故事。(贴女娲补天的故事图片)
教师:谁能看着图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她在做什么?
生1: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女娲。
生2:女娲正在补天上的大窟窿。
生3:我还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女娲补天,小时侯听我妈妈讲过。
教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故事,名字叫:女娲补天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在一入课时便出示故事的图片,目的在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对这个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引语: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吧!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学生:小声音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教师:刚才,老师看见许多同学都画出了不认识的字,谁愿意说一说,一会儿你打算怎样学会这些生字?
生1:我想自己看生字表里的拼音。
生2:我想和我同桌的小伙伴一起学。
生3:我想用咱们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学。
生4:一会儿遇到不认识的字我想问老师。
教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学生:自主识字。
(此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教师:刚才,老师看见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下面,老师想看看同学们都自己学会了哪些字?
(教师拿出生字卡片进行检测,那些只有个别同学不认识的字就当时解决,并练习组词。)
[评析]在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之前,先筛选出几个学生基本上都认识的字,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生1:“支”这个字特别好记,音乐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唱一支歌,就是这个“支”。
生2:我还会用这个字组词“支架、枪支”
生3:“乌”字也很好记,小鸟的眼睛没有了就是乌。
生4:我组的词是“乌黑、乌云”
生5:我还会组一个词是“乌鸦”。
三、生生互动,教认生字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自己学会了好几个字,但还有一些字掌握得不好,老师相信,如果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认得又快又好。一会儿,老师想请学得好的小组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学生: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认字。
2.当小老师,到前边教大家认字。
小组1:我们组想给大家猜个谜语“共有三滴水”,谁知道是哪个字?
生:是“洪”字,因为洪字的右边是个共字,左边是三点水。
小组2:我们组也想给大家猜个谜语,“长长的毛巾”是什么字?
生:是“帐”字。
生:我还会用帐字组词“蚊帐、帐篷”
小组3:我们组想利用学过的字记这些生字。
组员(1):儿童的童字加个提手旁就念“撞”,谁会用这个字组词?
组员(2):把“推”字的提手旁换成土字旁就念“堆”,这个字是形声字,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组员(3):把“决”字的两点水旁换成缶字旁就念“缺”。
小组4:我们组区别“娲、祸、锅”这三个字有一个好办法,根据部首的意思来理解,女娲是个女的,所以就是女字旁,锅是用铁做的,所以就是金字旁。
教师:他们组这种根据部首的意思来记字的方法真好,你们看,帐篷有的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篷”字是竹字头,“猛”字一般形容动物很凶猛,所以是反犬旁。
总结:刚才,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记字,你们真棒!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起玩个抢字卡的游戏,看谁抢的字卡多,谁认的字就多。
(师生一起玩抢字卡的游戏)
〔评析〕通过小组汇报,学生用以往学过的各种方法记字,再一次使学生达到学习的高潮,并且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与小伙伴交往的能力。
四、品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生字和字词
引语:刚才,同学们真棒,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竟认识了这么多的字。老师为了奖励同学们,给你们播放一个小动画,好不好?
(播放动画:女娲补天)
学生:
1.边看动画边思考,喜欢女娲吗,为什么?
2.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3.讲一讲还知道哪些有关女娲的故事。
[评析]在学完生字之后,为学生播放动画片,使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通过讨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女娲的勇敢精神和顽强毅力。
教师:听刚才同学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你们肯定特别佩服女娲,那就把我们对女娲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
学生:
1.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
2.同桌的两个人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教师:谁愿意说一说,在这些词中,你还有不明白的词吗?
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正因为女娲这种顽强的毅力,最后才修补好了天空。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教师:
1.故事读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女娲的传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附: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旧知。
教师出示课件:
课文内容我知道:
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 ),冒着生命危险的故事。
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导学过程:
1.出示课件:
(1)天塌图片
(2)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3)句子“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体会人类的灾难及女娲的难过和着急。
2.出示问题引导: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1)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
(2)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自主学习。
4.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寻石 冶炼 补天
6出示过关达标1
第一关:
用“先、然后、最后”把女娲所做的三件事,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
7. 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
出示句子;
(1)“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2)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3)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4)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8. 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力。
9. 出示过关达标2
第二关:
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第四自然段。
10.师: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人?(抽生说)
11.出示过关达标3
第三关:
我想说:
女娲,————————
12.师:联系实际生活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女娲的这种精神使你联系到了什么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出示:地震救援图片。
13.教师小结。
14.课后作业:(拓展训练)
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注意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结果……)。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寻石
冶炼 真了不起
补天
设计理念:
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艺瑰宝,让学生爱读、会讲,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我注意让“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我的基本教法就是从感受到领悟再到积累最后到运用”。我设计的基本学法是:以读为基本手段,促进理解、促进感悟,习得语感。
一、在倡导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导学生体会一边串叠词“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传达出的人间惨状。
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使学生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这一连串动词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二、本课的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读的训练。课文中“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动情大家听得入神。同时,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
三、新课标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复述的方法。如教“忙了几天几夜”让学生想象女娲还到哪里去找呢?可能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这就是创造性复述。还有教学第4自然段时,借用表示顺序的词复述也是一种方法。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篇4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如何把天补好的过程;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精神和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以读为本,边读边悟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也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上,我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课前预习要求读正确,检查预习情况时要求流利地读,通过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读后引导进行评议,通过欣赏同学的朗读,让同学们体验到读书的快乐。研读课文时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在指导中,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效果,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除了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发挥不同的功能。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我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体验、升华情感。
2.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饱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补白想象——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较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在这些补白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积累并运用了语言。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师生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第一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小组赛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通过让学生闭目想象,感受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景象。
三、不足之处
课堂上驾驭能力不强、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灵活、教师的评价语很不到位。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出示女娲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神话,并激发学习兴趣。接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然后找出女娲怎样补天的相关语句。通过感情朗读,找出表现女娲补天的艰难的词语,体会女娲补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最后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酌情给学生提示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学习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在解疑过程中,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练习复述课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进行学习和思考。如何充分达到这种境界,在阅读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为学生创设民主、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结合小课题研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围绕三个问题:
1、女娲是谁?
2、女娲为什么补天?
3、女娲怎样补天?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女娲补天》是个神奇的故事,上节课大家提出了: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是怎样补天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打开课文读一读。
二、深入学习,感受故事的神奇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女娲是谁?
⑴ 请读一、二自然段。
⑵ 找出课文中介绍女娲的句子,
⑶ 读一读。
(学生答不上时,教师带领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逐句读,在读中体会。)
(第一句: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抓住重点词指导学生读:到处、欢歌笑语、一直、快乐幸福。)
⑷ 当读到“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时,提问;大家听说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
(学生:看过动画片,女娲用泥捏成人,并是泥人复活,后来就有了女娲造人的说法。)
教师点拨:那我们人真是用泥捏的吗?(不是的)我们人是类人猿变成的,女娲捏人是个神话故事。
第二句:让学生从重点词中体会女娲的心情:当有巨响发生时,她急忙起床,
第二自然段:人类在水火中挣扎,她立刻找雨神,求他下雨,又造船救出人们。从这些地方足以看出她把人类当做是自己的儿女,而且体会出她甘于奉献,爱人类的精神。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女娲是谁”给学生一个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女娲是谁,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解决问题2:
女娲为什么补天?
⑴ 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女娲补天的原因。
(虽然人们被女娲从洪水中救出,但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把天补上。)
⑵ 女娲决定怎样补天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⑶ 从中体会出女娲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决定”看出补天的信心;“冒着生命危险”看出她很勇敢,不顾自己的生死,一心要救人们。
⑷ 把“即使……也……”用在句子“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找→读→体会”的学习方法,加上教师对学生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语感。
3、解决问题3:
女娲怎样补天?
师生共同回顾“读→找→读→体会”的方法学习,女娲怎样补天?想自己解决吗?为让大家学的更棒,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
⑴ 出示自学提示:
① 读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女娲用什么补天?她是怎样找的?
② 找到女娲炼石及补天的句子。
③ 读一读,标出这一过程表示动作的词语。
④ 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 学生自主学习。
⑶ 集体交流:
女娲上山找五彩石补天,她共花费了很多时间与功夫。我们是从“她忙了几天几夜”才找到四种颜色的石头,“她找啊找啊”看出她花费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女娲还是非常着急的,从“跑到”、“寻找”、“忙了几天几夜”这些词语体会到女娲的急切心理。
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过程:找 挖 放 炼 化 装 端 泼。
(感受补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些词语看似是轻松的动作,突出女娲的神力。)
(天终于补好了,大窟窿立刻被补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天空塌下一大块人间的现状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词语。与“立刻补好了”形成了怎样的对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轰隆隆 黑黑的 一道道 熊熊大火 这些叠词展现了人间的悲惨现状,却被女娲炼好的五彩石补住,真是太神奇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神奇。
设计意图:这样神奇的故事还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b吧!此时此刻学生已完整掌握了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读得相当出色,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6、积累优美的词句:
想让自己的作文更具有神力吗?赶快拿起笔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词句。
⑴ 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词句。
⑵ 集体交流。
⑶ 对积累的词句说话。
⑷ 把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记下来,将是你更大的收获。
设计理念:体现语文学科思想性与工具性统一性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让“写”挤进语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说和写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阅读内化吸收的环节。这里安排学生的写,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
7、总结:
想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及家人听吗?(想)故事很神奇,相信你讲的更神气。
设计意图:根据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充分挖掘家长这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讲出来,符合学生爱表现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安居乐业
起火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在教学本课时,结合小课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品读语言,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加上教师富有激qing的语言,学生从而达到了“以读悟情”,从中感受到故事的神奇,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把积累与说、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欲望,如:有一名学生用“快乐幸福”说话,“我们一家人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把这一精彩语句写下来,当时我看到了那位学生写的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从他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对学习的欲望,更感受到了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6
《女娲补天》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长征小学 邹进娜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导学生体会一边串叠词“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传达出的人间惨状。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学,教者引导学生找出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既使学生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这一连串动词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语文学习要让大多数学生得益,必须把精力花在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读的训练上,课文中“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同学最多,我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这段写出了女娲不怕困难补天的事。有的学生说,因为女娲不知烧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终于成功,我很佩服她。也有的学生说,天补好了,很高兴,当然喜欢这一段。还有的学生说,因为这段写女娲不仅勤劳,而且不怕困难,终于把天补好,所以一定是大家都喜欢这个自然段。也有的学生说这段主要写女娲不怕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也喜欢这一段。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动情大家听得入神。
同时,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学生的发言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朗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付丽秋
在上第一课时。读课题之后,我问他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主要是写女娲的,知道写女娲补天的故事。我请学生说了关于女娲的其他故事,学生津津乐道,说了女娲造人的故事。然后再读课题,问他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就是围绕着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来问,这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主要内容。请了四个同学读课文,请别的同学一边听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下去巡视了一圈,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勾出问题的答案。但也有几个学生什么也没勾出来。
开始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请学生读了这一部分之后,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很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还有的孩子说:“我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动物惊慌的尖叫声。”在体会之下我们充满感情地读了 “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然后我问他们这两天热吗?孩子们点头,我说:“如果这时身边有熊熊大火,你有什么感觉?”“热啊,热死了!”“会被烧死。”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的还用手不停地扇风,仿佛真的被火围住了一样。我们再感情朗读“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在体会“地被震裂了,田野里出现一道道深沟”时我启发他们结合地震的灾难来体会。然后再请学生读,两个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仿佛真的看到了那种灾难。然后全班再读,感觉学生的读上了一个台阶。
看到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我觉得很高兴。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富亭小学 李晓燕
《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首先在讲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理解生字词,熟读课文,这样,在学生还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看一段录像,然后通过自己阅读课文先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课文中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鼓励他们先自己解决。弄不懂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互相讨论弄懂。让学生再读课文时,让他们带着问题读,思考问题,和同学讨论来读懂课文。然后就问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在小组讨论时,我要求他们就讨论一个小组成员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因为就围绕一个问题,所以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活跃。
在全班同学讨论时,我让同学们自己说,他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就边平时很少举手的同学,这堂课上也很活跃。他们根据看书的理解,说出自己的喜欢、崇敬、向往、同情的感受。我想,只要给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就能听到学生幼稚的语言,真实的感受。
本来准备本堂课将课文学完,但没有预计到同学们的回答会那么积极,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没有学完,但我觉得,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也是一种收获。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辽宁省鞍山市东长甸小学 张 帆
《女娲补天》这是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这节课的生字较多,笔画繁。于是我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兴趣中学。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把课后要求认识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自习,再开火车读,接着我问;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生回答喜欢。我就出了两个谜语,一个是:“一条长长的毛巾。”猜(帐);一个是:“共三滴水。”猜(洪)。学生都猜对了。他们高兴极了,不知不觉地站起来。此时此刻,我趁热打铁,说:“再猜一个谜语好吗?”生异口同声“好”。“这些生字中,哪三个字是三胞胎的兄弟,请举手”。老师说。我原想先让那些基础较差的,反映较慢的同学来猜,可是泽贤同学迫不及待地走上来,拿下三张卡片,“娲”、“祸”、“锅”,并告诉大家,这三个字的左边不同,右边相同,是形近字,像三胞胎的兄弟。同学们举起双手,发出“耶”的口号声。机不可失,我又紧接着问;那怎么认这三胞胎兄弟呢?敏珊同学站起来说:“要根据偏旁表示的意思来记。”讲得很好。随后,同学又站起来说:“我还会给这些生字找兄弟。”有的说:“歇”的兄弟是“渴”、“喝”。有的说:“沸”的兄弟是“佛”。有的说:“仿”的兄弟是 “放”、“防”、“访”、“房”等等。效果是非常好。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敢于奉献的精神。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说出为什么?再读一读。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同学最多,我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这段写出了女娲不怕困难补天的事。有的学生说,因为女娲不知烧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终于成功,我很佩服她。也有的学生说,天补好了,很高兴,当然喜欢这一段。还有的学生说,因为这段写女娲不仅勤劳,而且不怕困难,终于把天补好,所以一定是大家都喜欢这个自然段。也有的学生说这段主要写女娲不怕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也喜欢这一段。接着,另一个同学说:“没人喜欢第一自然段。”我又问:“为什么?”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说:因为第一自然段写第一自然段写天破了以后,世界变得很可怕,谁也不喜欢这样。此时,我大吃一惊,真没想到他们竟然说出自己的喜欢、愤恨、崇敬、向往、同情的感受。我想,只要给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就能听到学生幼稚的语言,真实的感受。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篇7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方法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女娲补天》。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女娲补天的原因,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下女娲补天的原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前复习中的这些词语帮一下自己。(出示词语)
指生复述。
师:看来,理解课文和复述课文有了重点词语的提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重点词)
二、理解课文感受女娲的奉献精神
(一)理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掌握概括课文的方法
师:当女娲看到人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她做了些什么?把书翻到130页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用“——”画下来。
学生阅读。
师:谁来读一下你画的句子。
学生:我画的句子是“她立刻去找雨神……洪水中的人们。”
师:答案很完整,现在能否用简单的词语汇报你刚才所画的内容。
学生:找雨神降雨。
师:你的语言很简单,这很好,但你用简单的词语只概括出一部分内容。
学生:找雨神降雨,造了船救人。(师板书:求雨造船)
师:能用简单的语言完整的汇报刚才所画的内容,可真不错。我觉得刚才你们在概括一段内容时是借助所画句子中的重点词,把这些重点词连起来再构成一个完整的词语进行概括,这种方法可真不错。
(二)初步理解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运用概括课文的方法
师:此时人类的困难得到了暂时的解决,但洪水还会再来,大火还会再燃烧起来,深知这一点的女娲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用你们刚才概括课文的好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女娲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
学生:女娲找五彩石,用五彩石补天。
师:可以,还有吗?
学生:女娲找五彩石,炼五彩石,补天。
师:行呀,还有吗?
学生:女娲找石、炼石、补天。
师:太可以了。(师板书:找石补天)
师总结:复述课文有了文中的重点词的提示可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文章的内容借助重点词的提示可以水到渠成。
(三)深入理解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第三自然段:
师过渡:在女娲找五彩石这一自然段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自己读一读,并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补天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看来做这件事是不容易的。
师:不容易这个词用得好。
生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女娲还决定这样去做让我很感动。
生3:女娲补天生命遇到威胁,也就是这一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危险,看来补天太艰难了。
师:是呀,那就请同学们再来默读找石补天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还有哪些词句描写女娲补天的艰难,找到了在下面画上“。”,并写上你的理解和认识。(投影片出示问题)
师:写好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先交流交流,看一看在别人的帮助下有没有新的、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生互动。
师:可以了吧,那谁来说一下。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她跑的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通过其中的一个动词“跑到”让我觉得女娲补天很艰难。跑不是走,跑的是山路而不是平地,女娲找石得付出多大的辛苦呀。
师:带着你的感受你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女娲不怕辛苦)
师:还有谁想说。
生2:我找到的句子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我通过其中一个aabb的词“零零星星”觉得女娲补天的艰难。零零星星的石块指的是碎小的、散放的石块,女娲要在这些小的、散放的的石头中找齐自己需要的石头简直是太艰辛了。
师:带着你的感受你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女娲不怕艰辛)
师:还有谁想说。
生3:我找到的句子是“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通过其中的一个abac的词,也是描写时间的词“几天几夜”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人工作一天一夜不休息,很劳累,女娲找石是几天几夜不休息,而且这不休息并不是一直不动,而是在到处走、甚至跑找自己需要的石头,女娲找石真的很艰难。
师:带着你的感受你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女娲不怕艰难)
师:还有谁想说。
生4:我想给我们小组的补充,这几天几夜,我想可能有阳光暴晒的情况,也可能有大雨淋湿的情况,也可能有野兽袭击的情况,还可能有大风吹着的情况,这些情况中的一种发生在我的身上得多难受,而女娲也有可能遇到,所以我觉得女娲找石很艰难。
师:你真棒,你用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女娲的找石的艰难。那你就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这句话吧。(板书:想象)
生5:我找到的句子是“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通过其中的一个abab的词“找啊找啊”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一个找啊就已经很辛苦了,两个找啊和在一起使用,可见女娲找石真得很辛苦。
师:带着你的感受你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女娲不怕劳苦。)
师:还有谁想说。
生6:我找到的句子是“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通过其中的一个词“终于”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终于得意思是不是一下找到,而是要历经许多困难,看来女娲找石真艰难。
师:为了找到纯青石女娲会到哪里找,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自己试着填一下。(出示:女娲在找啊找啊,她,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1:女娲在森林里找啊找啊,她的手被树枝划伤了,脚被荆棘刺破了,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2:女娲在山石间找啊找啊,她爬过了了一座高山没有找到,又爬向另一座高山,一次不小心从山上跌落下来,但她站起来继续寻找纯青石,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引读:女娲找五彩石,她原以为——(出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
女娲面对这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是——(出示: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女娲为了找齐这五彩石,她又——(出示: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正像你们刚才感受到的那样这一路女娲要付出多少艰辛,但她——(出示: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这一路上女娲要面对多大危险,但她——(出示: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第四自然段: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是女娲找五彩石这一段的理解和感受,补天这一段谁也想说一说?
生1:我找到的许多的动词“挖、放、炼、装、端、泼”让我觉得女娲补天很艰难。这些描写动作的的词让我觉得女娲补天是一刻不停。
生2:我想给我们小组的补充,挖的是一个圆坑,装的是一个大盆,端要到天边,泼液体要用力气,补天做起来多不易呀。
师:互帮互助,词找得巧,想法让人感动。
师:还有谁想说。
生3:我找到的句子是“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通过其中的一个abac的词“五天五夜”感受到女娲补天很艰难。找五彩石的时候让我们知道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这炼五彩石又是五天五夜没休息,多辛苦呀。
师:这是怎样的五天五夜呢?
生1:这是饥渴交加的五天五夜。
生2:这是雨浇风吹的五天五夜。
生3:这是千难万险的五天五夜。
生4:这是千辛万苦的五天五夜。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女娲是怎样的一个人?有想法了,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语文书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旁边,写好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生1:通过交流我们小组觉得女娲
……
(板书:勇敢、坚强、舍己为人、甘愿奉献、了不起、伟大)
师:下面就带着你对女娲独有的情感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谁来读。
生读。(这真是勇敢的女娲。)
生读。(这真是坚强的女娲。)
齐读。(这真是舍己为人、甘愿奉献。)
三、走进文本感受神话的特点
师:在女娲补天的这一自然段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生1:“往上一泼,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这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呢?
生2:“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这个正常人能做到呢?
生3:“天边”天怎么可能有尽头呢?
师:是呀,太神奇了,全文像这样描写神奇的句子太多了,快速默读全文,找一找,找到了画上横线。
师:谁来说一下。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生活。”我们不是由古代猿人进化而来的吗,这里说女娲创造了人类。这可真神奇。
生2:我找到的句子是“她忙了几天几夜……纯青石。炼了五天五夜……液体”“几天几夜”不休息,又“五天五夜”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只有具有神力的人才能做到。女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这神奇的句子让我感受更深了。
生3:我和有相同的感受,我找的是描写女娲补天的那一串动词“挖、放、炼、装、端、泼”这只有神力的女娲才能做到,我也读过一些故事,知道并不是所有与神力的人都愿意为别人做事,而这些神奇的动词运用,更让我感受到女娲的舍己为人。
师:你得太好了,这篇文章是一个神话故事,而神话则是通过神奇的想象,将自然界中不可能发生的是变为可能,表达人们的愿望。李老师从课文中选择了两处运用神奇想象的句子(出示: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生活。
远远地天空塌下一大块……大窟窿。
她忙了几天几夜……纯青石。)
师: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在下面读一读。
学生汇报读。
师:正是这神话,借助神奇的想象让我们认识了巨神——女娲。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老师知道你们的想象能力也很强,(出示:女娲在找啊找啊,她,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再来看这个填空练习,此时你能否借助你神奇的想象写写为了找到纯青石女娲会到哪里找,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理解文章中的精彩词句,理解了女娲的舍己为人、甘愿奉献,借助神奇的想象书写自己的话语,方让我觉得女娲的精神已经融进你们的心中。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