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文档 > 合同范本 > 合同样本 >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精选3篇)正文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精选3篇)》

时间: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通用3篇)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 篇1

为做好仓库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逐级落实消防安全各项工作。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安全因素。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仓库的第一负责人就是该仓库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仓库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由此__________(先生、女士)为_________的安全管理责任人。

安全责任人职责

1、在组织管理本仓库的正常运作过程中,同时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把安全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制定仓库安全管理年度工作目标与指标,参与制订并实施仓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计划;督促和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搞好文明生产。

3、组织和负责对本仓库员工进行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劳保用品使用的培训教育,提高仓库保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4、负责组织对仓库的各项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保障消防安全设施的完好、防护用品等都处于正常状态。

5、落实和制定本仓库的.防火工作以及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整改措施,严格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6、及时报告发生在仓库内的安全事故、组织抢救工作和保护现场、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建立和健全本仓库的安全管理网,执行仓库安全管理和值班巡查制度,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选用合格的管理人员,组织仓库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活动,并确保培训合格率百分之百。

8、服从公司管理部及本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及时反馈信息,并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

9、积极贯彻执行公司关于仓库管理的相关规定(此规定见附件)

1 0、如有违反相应规定和职责的`,部门经理每次处以600元罚款,部门副经理每次处以400元罚款,相应违规员工每次处以200元罚款。

X年XX月XX日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 篇2

第一条 设立目的

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的连续性和秩序,使仓库作业合理化,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办公所需各种原辅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物、备品备件、工具、办公、卫生用品等物料的库存管理规定。

第三条 负责部门

1.本公司实行仓库分散管理体制。各类物料分别由_____部门设立仓库保存。其中,原辅材料仓库由_____部主管,在制品、半成品、包装物仓库由_____部门主管,成品、备品备件、工具仓库由_____部门主管,办公、卫生用品仓库由_____部门主管。

2.本公司各仓库根据仓库工作量和重要性,设专职或兼职仓库管理员。仓管员每日作出物料入出库的统计报表,以及每月和年度的入出库和库存统计。各种统计报表一式多联分送____、____、____部门。仓管员会同____分解库存费用,努力减少库存消耗,降低库存成本,提出建议,改进仓库管理。仓管员岗位调动的,由_____办理清册移交及必要的产物清点工作。

第四条 仓库管理具体措施

一、入库

1.验收货物

所有物料,无论是新购入、退货、领后收回,均应由____部门检验后方准物品入库。验收工作包括核对证件、检验实物、做出检验报告等,具体如下:

(1)入库的物资必须核对以下证件: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磅码单和发货明细表等。不相符的应拒绝验收。

(2)检验实物包括数量检验和质量检验。水泥的数量检验可以进行抽检,其数量误差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木材、砂石料等按实际体积验收:钢材的数量检验可以按理论计算或实际重量。仓库部门只对外观质量验收负责,内在质量验收需抽祥送有关部门检验。

(3)经验收合格的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即应办理入库手续,进行登帐、立卡、建档。

(4)任何材料的验收都必须两人同时验收,并实行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如发现有任何渎职行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责任。

2.发现问题的处理

仓管员于物料入库时发现问题,应及时于次一个工作日内报告处理的,否则该物料将视为合格。

3.仓库管理员对所有入库物品及时入帐,对在存仓库物品造册登记。

二、物资出货

1.必须坚寄“先进先出”的原则

2.凡持经_____签批的领用单、领料单经确认后,方可领料出库。仓库管理员对所有库物品及时入帐。供领双方在确认出库物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后,均应在一式多联领料单据上签字,各联分送、留仓管、领用、财务等有关部门。

3.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仓管部门对领用要求,于规定的时间内发货或调拨。如缺货或不足,则应回复预定或供货的日期。

4.己点交的物资,仓库不子保管或临时存放,以免发主帐内、帐外物资混淆不清。

5.物料出库提运过程中,禁止领料人随意进入仓库内部场所,对不听规劝的可拒绝出货并报主管。

6.实行“谁发料谁负责”的原则,对于错发或多发料少登记等情况,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物资发出后,不属于本身质量问题的,概不退换,如回施工不能使用,经有关人员批准后方可退换。发料后,用方提出查询,应认真送行复查,并及时答复处理,确属发料差错应予补发。

7.对非常设仓管员的仓库可规定特定时间领用物品。对紧急事项可即时领用。

三、物资保管

1.仓库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库区规划,使仓库布局合理,并对仓库和货架进行统一编号。按品种、规格、体积、重量等特征决定堆码方式及区位;仓库物品堆放整齐、平稳,分类清楚;储物空间分区及编号,标示醒目、朝外,便于盘存和领取。

2.对危险物品隔离管制;地面负荷不得过大、超限;通道不得乱堆放物品。

3.仓管员加强对仓库日常防火、防盗、防潮、防漏、防虫工作,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条件,注意清洁卫生,定期实施安全检查。

4.建筑队、维护仓库装卸、计量、传送、消防、监测和其他设备、器械,保持良好使用状态,须更换维修的应及时上报。

5.仓库严禁吸烟,非仓库人员,未经同意,不准入内。

四、定期结仓库盘存

1.仓库建立库存物资台帐、总帐、明细帐、库存卡系统。应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及时做好日常帐簿登记、整理、保管工作。

2.实行定期结仓库盘存制度,具体如下:

(1)小盘点,每月底一次。主要查核是否帐实相符及呆滞物料增减情况。

(2)中盘点,每半年一次。各灯仓库查核是否帐实相符,并矫正成本。

(3)大盘点,每年一次。公司资产全面盘存。

(4)每年年终,仓管部门会同帐务、营销部门总盘存。对盘点情况,填写库存物资统计表,各方在清册上签名。

(5)对盘点出的过期、变质不能使用物品及时处理。对盘-盈、盘亏情况,报主管批准后调整帐目;涉及仓管员责任短缺的,由其赔偿。

五、存货控制

1.仓库以适质、适量、适时、适地之原则,供应所需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和供货不足。

2.仓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销售记录与计划、生产计划等制定最优订购点、订货理、安全库存、订购提前时间等标准。

3.仓库对订有标准的物资品种进行控制,实际库存量降到订购点时,即可提出补充采购计划申请。

第五条 附则

本办法经_____核准后实施,增设修订亦同。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_____。

公司仓库管理法办法 篇3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劳动合同期限

本合同为xx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年期限为其中试用期为xx个月,到xx年xx月xx日止。

第二条工作内容

甲方安排乙方在xx部门从事工作。甲方可参照国家或行业定员定额标准制定工作任务,乙方应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

第三条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

甲方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生产安全、防止职业危害规定的劳动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提供必须的生产工具和工作场所,执行国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甲方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乙方。

第四条劳动报酬

甲方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工资制度,月工资为xx元,并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的调整随国家现行政策由职代会或董事会决定。工资支付日期为每xx日。甲方安排乙方加班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第五条保险福利

甲方按规定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乙方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福利待遇。

第六条劳动纪律

甲方依法制定企业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乙方应自觉遵守,服从甲方的管理。甲方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奖惩。

第七条合同终止条件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本合同第十一条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是否续订,应于合同期满前xx日进行协商。到期即时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逾期未办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解除合同条件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符合《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符合《劳动法》第三十一、三十二条规定的乙方可以解除合同;符合《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第九条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甲方违反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按每月xx元乘以未履行合同的月数,支付给乙方违约金。乙方违反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按每月xx元乘以未履行合同的月数,支付给甲方违约金。

第十条保守商业秘密

甲方依法制定保守商业秘密的制度,乙方应当遵守。乙方违反保密制度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十一条其他协商条款。

第十二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及遇有国家有关政策调整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第十四条

双方因履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也可按有关规定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