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先秦诸子散文【优秀7篇】正文

《先秦诸子散文【优秀7篇】》

时间: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这次为您整理了先秦诸子散文【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先秦诸子散文 篇1

贾谊在《过秦论》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这一时期的历史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加上几种对比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文章气势酣畅文章气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处[板书]把一种对比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几种对比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力一种对比已经让人震撼,四种对比更是振聋发聩

强烈鲜明的对比不仅给了汉文帝而且给读过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一“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人深思这也是本文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一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

讨论回答

设疑激趣

正音

崤xiáo函之固

孝公既没mò

膏腴yú之地

合从zòng缔交

逡巡qūnxún

亡矢shǐ遗镞zú

流血xuè漂橹lǔ

鞭笞chī

俯首系xì颈jǐng

以愚黔qián首

隳huī名城

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

氓méng隶之人

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

锄耰yōu棘jí矜qín

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

度duó长絜xié大

百有yòu余年

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

夯实阅读基础

文章架构

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

自读课文、齐读课文。

流畅理解文意

串讲字词意思

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一词多义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

逐字理清文意

第二课时

回顾前文

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温故知新

分析第一段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2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

一、《论语》

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比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分明。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幻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如《养生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文字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总述了养生之道,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观点。但是庄子却没有用客观事实来论述,而是讲了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表面看来,这几则寓言故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是为论点而服务,说明了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正因为《庄子》主要是寓言故事,这样就决定了它的论述方法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比喻及形象思维来论述观点,在故事情节中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没有使用抽象概念,而是展开想象,选取了一系列具体事务开始描写。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等都可以看出《庄子》驰骋的想象。庄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所待”的。如果只看浅层的话,《庄子》里的许多文章似乎有些模糊,但如果仔细品读的话又觉得有法可循。许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将《庄子》的篇章之法归纳成游龙式、故事式和议论式。其中游龙式体现了《庄子》的风格,它包括《内篇》和外篇的《秋水》等。这些文章由很多寓言故事组成,用议论连缀成篇。这些议论仿佛没有联系,但是其实贯穿于一个主旨之中。从论说文的角度来说,《庄子》这种光中引线的做法虽然不太合适,但对于论说文的写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散文史上是辉煌的一个篇章。

三、《荀子》和《韩非子》

这时,先秦诸子散文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在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上与《墨子》和《庄子》有很大的不同,代表着我国论说文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后世的论说文体建立了楷模,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论说文体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大致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类型很复杂,大致呈直线发展而分为三阶段,但诸子文体的演变必然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文体方面,必须呈批判性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赵辉。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民社会科学版,2011(01).

[2]董芬芬。论对春秋辞令进行文体研究的依据和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3

关键词: 先秦诸子选读 选修课程 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与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先秦诸子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它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先秦诸子选读》为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七部经典。先秦诸子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皆有根本的改变,社会迅速剧烈的变化孕育了种种瑰伟思想者。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的高度成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选取了先秦诸子散文一些重要的篇章,分为七个单元,组成系列专题。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选修课程是体现高中课程标准“共同基础,多样选择”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比之于必修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学时应采取于必修课有别的方式方法。

一、体现专题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都是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先秦诸子选读》选用的是儒、道、墨、法四家散文中重要的篇章,每个单元即为每家思想文化专题。我们也不必局限于此,根据单元内选文内容,还可自主组织新的学习专题。如:“孔子论学”“孔子论仁”“孟子论义与利”“《老子》中的矛盾观”“《庄子》中的譬喻”“《韩非子》中的寓言”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某方面思想内涵,体会其精髓,写作专题论文,进行专题辩论,积累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人文性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充满了卓绝的智慧,他们都关注和思考着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方子。孔子针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建立“礼”和“仁”的学说,孟子针对功利主义和君王暴政发出“仁义”“仁政”主张,墨子针对“亏人自利”的世风提出“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庄子“安时处顺、以无用为大用、尊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对处于无路可走境遇人们的关怀……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材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然,诸子思想有些已不适应时展,如老庄的消极无为、顺应天命,韩非子对人民的轻视等,教学中也应予以重视,可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清真相,消除负面影响。

三、实现延伸性

选修课教学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应当更高一点。学生在必修课程以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先秦诸子散文,但那是零星点滴的,《先秦诸子选读》是专题课程,是对先秦诸子散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的容量大。教学中可以课内外结合,处理文本前后贯通,精心整合,大胆取舍。教学节奏可适当加快,压缩时间,为学生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在较为全面地领悟先秦诸子思想智慧的同时,注意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欣赏总结,交流论辩,在多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文化品位,提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四、防止片面性

先秦诸子散文 篇4

关键词:先秦诸子;内涵;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69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课程标准版选修教材。学好这一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情感与精神内涵,塑造健全向上的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讲好这一选修教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发现古文、古人、与古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造性地将其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为表情达意所用,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对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全方位提升,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却新课程标准对《先秦诸子选读》一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做出的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本教材还有其独特之处。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首先,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它对社会、历史、人生有着深刻而透彻的见地。这门课程的落脚点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体认,透过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历史哲思,学生会从中感悟到中华历史的沉重与渊远,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中国古人的睿智与潇洒,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思考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其次,先秦诸子散文不仅是对厚重的人生、社会的哲理思考,不仅代表先贤的人生观,还代表着方法论。它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抉择问题有着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这门课程关乎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立身处世与待人接物,理想价值与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是古人和古文化对现代学生、现代人的情感与精神内涵的深深涵养。

再次,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鲜明的先秦哲人形象均是富有人格魅力的先贤形象,这将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诸如孔子在颠沛流离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仁心不改的举动,可以启发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孟子关于生与义的精辟论述和对于富贵的体认,可以启发学生在功利诱惑中如何选择;庄子宁愿曳尾涂中自逍遥,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在富贵名利面前追求精神的自由。

总之,《先秦诸子选读》一书,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优秀载体,又是提升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优秀载体。所谓教育,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人”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在此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自身解放的同时,承载起民族文化传承,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论著的教学应着眼于“人”的核心,因为“一切文学皆是人学”,更何况和人文情感与精神内涵息息相关的先秦诸子文化。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要促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境界、科学精神和思想探索,促使学生探索、思考、形成、坚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详略得当,不必篇篇都学,面面俱到。在篇目和语段的取舍上,删繁就简,选学简易浅显、有故事、有情节的经典文章,不必在佶屈聱牙的文字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注重文本讲授和知识学习,不要把这门课程上成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思想史课程,要结合必修的相关篇目,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说:读好先秦时候的典籍,再往下读,那是“顺流而下”;反过来,先读了后面的典籍,即便读得很好,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仰攻”。学生通过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掌握一批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再次,要注重背诵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先秦文学知识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还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可以成为学生终生的营养。第四,重视挖掘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应让学生自主“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后,要运用讲座、论坛、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联系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实现学习文化论著现实意义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先秦诸子散文 篇5

【关键词】百戏;散乐;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21-01

音乐史界对“散乐”与“百戏”二词的理解有两种观点:其一,将二者等同,主要见于音乐史著作及工具书;其二,认为二者是不同性质、不同体裁的艺术形式,以赵维平老师的《中国历史上的散乐与百戏》为代表。其论证从“散乐”、“百戏”的内容入手,认为它们是不同形态、类型的艺术。

一、“散乐”与“百戏”的内容

《周礼・春官宗伯》“旄人,掌教舞散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自有舞。夷乐,四夷之乐,亦皆有声歌及舞。”散乐出于周代,是俳优杂耍歌舞等民间多种音乐形式的总称。《汉书》也言:“俳优侏儒、狄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百戏一词出自汉,也包括俳优杂戏、幻术、歌舞等多种内容。

赵维平老师以为《通典》、《唐会要》等文献中“散乐”条所载的跳铃、掷剑、走索、缘竿、扛鼎、鱼龙曼延、傀儡戏、假形扮饰、冲狭等属百戏,是后汉由西域大量传入中原的。实则,以上内容早在先秦便有文献记载。

跳铃,即弄丸、跳丸之技,表演者双手执丸、铃于空中抛掷(三到十多丸皆有),有时会杂以短剑。弄丸是散乐中记载最多、最早的技艺之一,起源颇早。《庄子・徐无鬼》“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难解”注云:“市南宜僚善弄丸铃,常八个在空中,一个在手中。楚与宋战,宜僚披胄受刃于军前,弄丸铃,一军停战。”宜僚在军前抛接九个丸铃,竟使“一军停战”,可知当时弄丸技艺之高。掷剑(跳剑)至迟可追溯至东周,《列子・说符》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叠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百戏中的跳丸(剑)应从东周弄丸、跳剑发展而来。

扛鼎属角力表演,所举之物有铜鼎、车轮、罐。周秦时虽无文字记载,但成语“举鼎绝膑”说的便是战国时秦武王与手下孟说比赛举鼎,武王虽臂力过人,最终还是被铜鼎压折了膝盖骨。那么战国有举鼎角力比赛当无可疑。

二、百戏的制度化

(一)从文字学角度释义“散乐”与“百戏”。百戏既然是散乐的发展和更新,为何又出现“百戏”这一名称呢?

“散”在古代有杂、乱、分布等多义,主义为“杂乱而不集中”。散乐多在民间演出,即使被征入宫廷表演,也无官署管理,其表演者为“野人”,即民间艺人。“百”概指多,如“诸子百家”。“戏”从戈,披着虎皮战斗的样子。“戏,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可指百戏的角力格斗技。汉以后,“戏”又指娱乐耳目的表演,《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二)从“非部伍之声”之“散乐”到“其业在官”之“百戏”。“百戏”替代“散乐”的关键原因应与“百戏的制度化”密切相关。汉时起百戏多用于宫廷朝贺及宴会臣民,《汉官典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贺……悉坐就赐,作九宾彻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嗽水,作雾翳日。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炫日光……”《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城门外祖会,飨赐作乐,角抵百戏。”晋世百戏用于朝会觐见也有记载:“末世之乐,设外方之观,逆行连倒,头足入之属,皮肤外剥,肝心内摧……”

百戏进入宫廷,汉晋各朝统治者创设专门机构对其管理,进入宫廷的民间艺人也纳为“官之员内”。《汉书・礼乐志》中汉哀帝罢乐府官便是明证:“其罢乐府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倡”指表演歌舞杂戏的乐人,《管子》:“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是以国家不日益,不月长。”《左传・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杜预注:“优,调戏也。”“象人(员)”,指假形扮饰类的表演者。倡人、象人出现在哀帝所罢之乐府官的记载中,可知此时百戏艺人已进入“官之员内”。

东汉时,由承华令管理百戏。《唐六典》卷一四“鼓吹署令一人从七品下”注:“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百三十五人,百戏师二十七人。”“师”即长、首领,先秦时期已用作专司一事的官员。《周礼・天官・序官》“甸师,下士二人”郑玄注:“师,犹长也。”“百戏师”当为此时百戏表演者的官名。

先秦诸子散文 篇6

关键词:诸子散文 核心价值观

三十多年前的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遗憾的是作为我们自己的精神食粮,一度被忽视或者至少说没有被重视。直到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传统的美德才被重拾,再一次得到重视,而《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或者说整个的诸子散文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贞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是我们传统优秀文化的本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是我们重塑社会人格,重构价值观念的“根基”。那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渊源性的联系呢?

一。对《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材编选在当下意义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传承了中国精神和儒家的德育传统。从国家的层面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提出的就是“富强”,这是“落后就要打”这一沉痛教训的深刻总结,《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王好战请以战喻”一文中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一个国家要“王”的前提条件,是强调富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富民;这二者合起来就是“富强”,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不败的根基,过去几千年需要它,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需要它。国富则民强,国强才民安。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富强是形式的逼迫,也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文明、和谐更是《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内处处可见的。“行仁义,施人政”,讲“礼”说“道”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思想,它的内在实质当然是实行民主,让人人讲“礼”遵“道”,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官与民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平共处。第二单元第三课《民为贵》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全面大胆地反应了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第四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中说:“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又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第五单元《尊生》更是对平等思想的经典阐释:“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不材之木》),一棵树与人之间都要求“你我都是物,怎们一定要对方成为自己的物呢”这样的平等要求,何况人与人之间?这些都是先秦散文的思想精髓,是古人倡导和追求的平等思想:君与臣要平等,官与民要平等,民与民要平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五课《人和》内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这就是“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了和谐我们要讲“仁义”,要尊敬别人,要讲“礼”,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反省自己:“……,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河难焉”,即便是别人有错我们也要做到不计较,有胸怀,愁何不“和谐”?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悲剧都是因为我们太自以为是酿成的。“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如果我们能从自身上多找原因,那么社会的完全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第二单元第七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加上“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诚信,也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保证。如果诸子们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忍”、“让”、“谦”、“和”,“格物致知”、“诚心正义”等,大家都身体力行了,都落实了,这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吗?“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说人性本善。况且“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今天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性中本有良知的“召回”,是改变人们被异化了的或说有点偏离轨道了的价值观的纠正,也是当下教化民众亟待的举措和途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王”,既要养民,更要教民,这就是编选《先秦散文选读》的目的和意义,是固本强国、民族振兴的根本。

第五单元《鹏之徙于南冥也》告诉我们,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不能像燕雀那样满足于现实,但同时又告诉我们,人不能为名利所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何等的聪明和智慧啊!……所有这些都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和强调的东西,这也是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世风浮躁的今天,更显得特别重要。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能在历史的今天重合、叠加,绝不是偶然,作为教育者必须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深入思考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在当下的意义,更应该认真落实好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目的、要求。

二。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的思考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学者,倡导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把道德做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他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同时也是处世之道、应时之法、察物识人、教养子女(《卫人嫁女》)等方面的智者,《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当然也应当以传授他们的思想精华为目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汲取民族智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修养”;“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这应该是给我们的教学宗旨。新课标内还随处可见如下这样的表述: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

――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

――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

不是回避不选,新课标中对《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真的不多,这是有课程选修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的,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根据课程特征和当下环境定好位,选好方向,把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传承文化等育人目标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对教学方向、教学思想的思考

着眼于当下,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这是必须的、无可非议。教材内容本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的,课程标准也要求以传承文化、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为主。“圣人教人,只是就人日用处开端”,先秦诸子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包括对后世的影响。就现在而言,孔孟主张和平的思想,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国内安定都有重大意义。老子主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孔孟还主张忠孝,这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我们固本强国所必需的;同时儒家强调的规则、程序,法家讲“大车无轮,小车无,行之不远”,正是法制的基础。庄子反对人为物役,不为权贵礼法所拘,追求个体身心自由,倡导“不以物害己”(《庄子:秋水》),“不以物挫志”(《庄子:天下》)……所以当今时代,国家要富强,人民要民主,人类社会要长远持久的发展 我们就只能像汉内斯・阿尔文说的那样,再回到二千多年前寻找我们的老祖宗,在他们的墓前三思。

套句老话,“教育从娃娃抓起”,今天的高中生迟早是社会的主流。《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根据其内容、课程性质和课标的要求,我们没有必要再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了,要把先贤提倡的德行、修养、处世智慧内化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体现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处世当中去,这样我们就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融合在了一起,既关注了当下,又完成了时代的使命,这就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向和编选的思想内核。

参考文献

1.先秦诸子文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陈军。《图书与情报》.2004

先秦诸子散文 篇7

关键词:纵横辞令 裂变 西汉精神内核

汉赋的起源和体制演变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的是,汉赋特别是汉大赋,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都是极复杂、极特殊的,一方面它脱胎于秦汉乃至先秦的文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因汉王朝本身的社会经济因素而形成了“裂变”,这种传承与异位的相悖关系造就了汉大赋特殊的文学体制。

一、汉赋的起源

汉大赋,亦为散体大赋,是汉赋体制中的一种。其源起于汉初“骚体赋”,经枚乘奠基、司马相如发展,形成一种辞采华丽、恢弘大气的特殊文体。然而究其本源,汉赋的形成在历史上一直聚讼不已,未有明确的定义。历史上,对汉赋起源之说法有如下几种:

(一)《诗》之于赋

对汉赋起源的探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提出的“赋者,古诗之流也”的观点: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曰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後,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皆类此。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1]

班固认为赋和诗同出一流,是因赋与诗一样具有讽喻社会的政治功能,归根到底其目的在于讽喻。基于这种观点,班固批评后期汉赋只是一味华章丽句,却没有讽喻之能,失却了赋本来的存在意义。

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赋”本身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手法上的铺陈,另一则是文体上的“不歌而颂”。而“六义”之中的赋为铺陈手法,与文体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以其为“汉赋”定义难免有失偏颇。

班固之后,晋人挚虞沿袭了“古诗之流”的看法。他在《文章别流论》中说: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仪。情之发,因辞而形之;礼义之指,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2]

挚虞从文体角度,将“六义”中的“赋”提升至文体之“赋”,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然而这与班固的原意已然有所差异,此外其所指“因辞而形之”与汉大赋华丽铺陈手法的使用之间也并没有直接联系,期间缺少一个重要的桥梁。

(二)《楚辞》之于赋

与“古诗之流”相仿,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同样颇具影响力。

汉赋总体上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其中骚体赋直接承袭《离骚》《楚辞》之风,也从一个侧面强有力的证明了赋与楚辞的纵向联系。

汉人评价贾谊、宋玉之赋,多半着眼于怀才不遇之感,这与《离骚》是相契合的。而在这种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中,汉赋与楚辞得到了同一,成为一种“浑然一体”的存在,“赋”就是“辞”,“辞”也就是“赋”。这也侧面表明,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得到了汉人的普遍认可。

(三)先秦散文之于赋

与诗、骚之说相异,学术界有人主张汉大赋实际上是起源于先秦诸子散文和战国纵横之辞。清代学者章学诚就指出: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3]

章学诚将目光延展到一个横向的历史大背景中,发现并指明了赋的形成并不是单线条和一源的,而是受到诸种思想、体例的影响,在诸多合力之下演化而成。

章太炎在《》中叶提出:“纵横家的话,本来有几分象赋,到天下一统的时候,纵横家用不着,就变作辞赋家。”[5]这说明纵横之辞向汉赋转换的过程,正是游士向辞赋家转换的过程,二者是同步且互相促进的。

二、汉大赋的异位与裂变

汉大赋在从《诗》《骚》之源延伸发展出的线索中处于一个“异位”的状态:以《诗》为源,汉赋继承了其讽喻、颂事之能,不同之处在于诗能歌唱,而“不歌而诵谓之赋”[6]。但在创作上,散体大赋突破了《诗》平易和简约的要求,形成浩瀚挥洒的艺术特色。以《骚》为源,汉赋确有抒发胸臆的思想倾向,但表现手法与《离骚》有显著的不同,后者营造的空灵悠长之韵与大赋煌煌之辞一为“出”一为“入”,更是大相径庭。汉大赋与早期的骚体赋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也与“诗骚”的发展脉络产生异位。

第二,从创作内容上看,早期游士的纵横辞令多半以劝讽、献计为主,也常常体物叙事。而汉大赋擅长言物说事,歌功颂德,二者也有所相似。

散体大赋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的支配,行文的方式更为灵活,结构也更为松散;另一方面,在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体物言事、歌功颂德的需求也要求文学扩充词汇、扩大范围;最后,社会风气也深刻影响着文学形式,大赋洋洋洒洒、纵横恣肆的创作方式正是汉王朝精神内核的外现。

但是,大赋并不是对战国散文的完全复归和简单复制,它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战国辞令的不同。首先,《战国策》中的论辩和对话,是建立在思想有重大相悖和矛盾的基础上,是一种尖锐的对抗;而汉大赋中的对话,由于思想的统一和融合,这种矛盾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双方的互相辩难实际上只是一种架空的“虚拟对抗”。

其次,战国游士在歌颂君主英明的同时,也极力彰显着自己的谋略与理想,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汉大赋虽然同是兜售主张,表达方式却是极力铺陈,煌煌千言,讽谏之辞只占极小的部分,更多的是颂德与润物,这也就导致了汉大赋“劝百讽一”的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推断,汉大赋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精神内核上与汉王朝之风休戚相关,在发展脉络上也无法脱离《诗》《骚》的影响,而其铺张扬厉的外部风格,则是对先秦诸子和纵横辞令的继承和更新。

汉大赋这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既处于文学发展的脉络之内,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否定和裂变。同时,汉大赋借鉴纵横之辞的表现方式,与儒学精神相契合,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学自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文选 两都赋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章学诚。王重民等。 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