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通用3篇正文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通用3篇》

时间:

再艳丽再娇贵的花,最终的命运仍旧是一天一天老去,仍旧是最终凋谢,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虽然短暂,却可以芳香永留于世,不曾让世俗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只等来年又开出绚丽的花朵。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通用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托物言志的散文 篇1

“咏物言志”里的“咏”是描绘、赞颂的意思,是精准恰当的描绘;“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客观事物,是具体的,浅显的;“言”是表达抒发的意思,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或抒发;“志”是指作者的志趣、抱负,是一种抽象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表现手法。

同学们在具体运用咏物言志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物象

要选准借以言志的物象。自然界的事物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究竟选什么作为言志的寄托物呢?同学们必须精心考虑,反复考量自己所言之志,选择哪种物象的外貌和品质最契合自己的意愿(志),就选用那种物象。

二、提志趣

要明确提出所言之志,从描绘的事物的文字中提炼升华的感悟和见解,就是“志”。这个“志”很广泛,可以是意愿、情怀、志向、爱好、愿望、理想、精神品质等。

三、找托点

要选好所托之物,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也就是“物”与“人”“情”“理”之间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物”与“志”之间的联系。同学们在描述时要注意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是躯体,“志”是灵魂,但“物”要能与自己所表达的意愿(志)相统一。

四、抓特征

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尽可能地紧扣所选之物的形态、色泽、生长环境等进行描绘,尽可能地做到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五、绘形象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不仅要绘出事物的外在美,更要刻画出它的内在美,使事物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达到完美统一,力争做到情与景的融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寄真情

在描绘事物时,同学们一定要将自己的深情倾注在“物”上,这样描绘出来的“物”才会有思想,才会有灵气,才会具备典型意义。咏物是为了言志,言志借助于咏物,咏物需要真情。“志”与“物”相称,“情”与“物”相谐,文章才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启发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不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选自张晓风《雨荷》)

选段中,作者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抓住红莲的情态、神态、颜色、香气,抒发了对“雨荷”的赞美之情;赞美“雨荷”的积极向上,蓬勃生机;赞美“雨荷”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赞美“雨荷”面对风雨不屈不挠的傲骨。

草垛,乡村独有的风景,在树木和村庄的包围中,星罗棋布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宛如落入人间的神明,在炊烟生起的地方,守护着村庄,又像一轮堇色的太阳,转动着属于村庄的四季轮回,高矮胖瘦,残残缺缺。最后,一些新的面孔出现了,一些老的面孔消失了。草垛依旧蹲在村庄的角落里,默不作声。

从灯红酒绿里走来,我对草垛有着深厚的感情。粮食前脚走进家门,草垛后脚就跟来了,它不会进家,怕脏了屋子,像温顺的狗远远地守护着家门。如果说丰收的粮食,给了我们肉体一种物质上的温饱;那草垛啊,却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

草垛遍布晒场、牛圈以及阡陌,偎依着村庄,栖息在炊烟醒来的地方。童年时,我和草垛捆在一起,它是我淘气的房子,是我游戏的天堂。童年的迷藏、母亲的批评,都被我藏在这松软的草垛里了。我曾用草垛来藏鸡蛋,换取校门口诱人的麦芽糖;我曾在草垛上设陷阱,捕捉那胆大好吃的鸟儿。

草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记得那个年代,好像农村家家户户都缺柴少草,我记得我们家的门口也只有矮矮的草垛。俗话说,不怕锅无米,就怕灶无柴。后来,打草,成了我们家冬天的一个主题。为了堆起那高高的草垛,每天天不亮,我就坐在平车上,父亲拉着车,母亲在一旁走着,一起走向遥远的团结河去割芦苇。据说,河水里长着不少芦苇,收割回来晒干,可以作过冬的柴火。就这样,我们早上去,晚上回来,载着满满一车芦苇。芦苇收割尽时,父亲又会想出办法。房前屋后,树木很多,到了冬季,地上总会落满了树叶,树林里时而还能捡到枯树枝。耧树叶,这后来就成为了我们收集柴火的又一途径。再后来,父亲还想出点子,带着斧头、锹等工具,到树林里挖掘伐后的树根,那可是过年烤火的上等燃料。总之,那个年代的冬季,我们家的门前,总会堆积着满满的大小垛。除了稻草、麦草,还有树叶、树根等堆砌成的高高的垛。我清晰地记得,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父亲的腰杆始终挺得直直的。

也许,在父亲看来,草垛,就是他的粮食;炊烟,就是他生命中的温暖!然而,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草垛意味着什么?我们生之于土,养大、暖大我们的不是都市的柏油马路,也不是水泥和钢筋的建造,而是我们熟悉和亲切的乡村,是我们孕育生命的襁褓和血脉。其实,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农民的儿子,乡村的子孙。篱笆、菜园、犁铧和袅袅的炊烟,都是我们生命里的风景,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它们时刻召唤着我们,找回失落的勤劳、善良和坚毅的品质。霓虹灯下,我们的心荒芜了吗?也许,在行走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失落了庇护我们的草垛和成长的根系。都市的繁华或许不是我们的天堂,草垛才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归宿!

(选自杜怀超《草垛》)

乡村中司空见惯的草垛,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给全家带来了温暖,草垛也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我们的精神归宿”。作者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对草垛进行细致的刻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作者在描写草垛时饱含感情,如“蹲”“默不作声”“像温顺的狗远远地守护着家门”等。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

……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犟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王剑冰《古藤》,有改动)

选段中,作者使用托物寓理的手法,抓住老藤外形弯曲、枯老的特点,刻画了老藤坚毅、不屈、顽强、倔犟、孤独的性格,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要像古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一、仿照郭沫若的《石榴》一文,运用象征手法,以“泥土赞”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示例:许多人也许会鄙视泥土,鄙视它们的朴素与单调,鄙视它们的厚重与朴实,鄙视它们的平凡与卑微。可是你们可曾想过,没有泥土,谁为我们提供青翠欲滴的蔬菜;没有泥土,谁为我们提供芳香四溢的粮食?没有泥土,谁为我们提供遮风挡雨的高楼?没有泥土,地球的生命从何而来?谁又来养育我们?正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沉默坚韧,不怕累,不叫苦,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轻视他们呢?所以,我们要赞美泥土,更要高声赞美具有泥土一样品格的农民!

二、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以“爬山虎”为题,把下面的话扩写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爬山虎在坚持地攀登。

示例:爬山虎太平常了,爬山虎太普通了。它不引人注目,不哗众取宠。它名字很威风,样子很大众,很有一点“名不副实”的味道。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千万不要被爬山虎的表象所迷惑,在墙角,在壁缝,它正暗暗地积蓄力量。用脚攀住墙壁,它使出浑身的解数,坚强地,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咬着牙,抖着脚,喊着号子,努力地向上攀登,它只有一个目标――向前,向前。太阳的炙烤吓不住它,大雨的狂暴挡不住它,霜雪的严寒冻不住它,就这样它走过春夏秋冬。爬山虎虽然弱小、柔软,但它却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三、适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下面的词语组合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扫帚 干净 鲜花 理解 奉献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 篇2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还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在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面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倒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托物言志的散文 篇3

“无型”,并不等于说散文不需要任何结构体式。恰恰相反,“无型”的真正内涵意味着散文是以所有称得上是结构的体式(除诗歌以外)作为自身文体的结构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结构的宏阔开放性理应是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无型”,同时也意味着散文结构没有一定的范式可循,意味着没有哪一种结构体式称得上是“正宗”的散文结构。质言之,在结构体式上,散文所推崇的是一种无定局、无定法甚至无定体的开放性的大美境界。这种开放性的大美境界的形成与确立,缘于行文布局的两个特性:舒卷自如与散而有序。

散文结构虽然总体上“无型”可循,崇尚“变型”,但结构体式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具体特征。倘若我们以写作对象作为寻找的依据,便会发现散文的结构体式有下列几种基本特征。

一、写人寄思——辐射式的广度美与特写式的点睛美

散文写人,若以是否与作者有亲缘关系为标准,则可分为忆亲体与怀友体两大基本品类。但不管是忆亲还是怀友,都必须以人为主体行文布局。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散文写人不必像小说那样以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只需写出人物经历的片断,点示出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写人如果拓宽广度,便形成一种“辐射式”的结构体式,即以轴心事旁涉其余,几尽囊括人物的一生。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滔滔近万言,从遗体告别落笔,旁涉受难、重病缠身、临终诀别、往事忆想等辐射领域,处处扣住“怀念”,又处处扣住人物的言行举止走笔。这种作品,由于浓缩了人物几十年的生命光辉,涉及广泛,表现多样,读来自有一种人生厚重感。

写人如果推进深度,便形成一种“特写式”的结构体式,即以特写镜头突现典型事例,反映人物闪光的思想品质。比如章武的《武夷山人物画》数千字写活了三个人物:撑排人的以身殉职、扫径翁的自强不息、导游女的博学热忱。三个人物如浮雕般地站立在读者面前,其后的支撑,正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能突现人物闪光思想品质的典型事例。

二、叙事串珠——因果式的线脉美与递进式的层次美

散文叙事,主要是反映日常生活的真实见闻,从中抒写自我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认识。事因人生,人必做事,叙事必然要记人。因而,散文叙事的关键首先在于处理好人与事的主次关系,其次在于妥帖安排叙事的结构体式。

叙事如果注重前因后果的交代,行文布局便出现“因果式”的结构体式。不管是先因后果、先果后因,还是果中有因、因中有果,都必须讲究线脉的清晰呈现。

叙事如果分别记述相互联系的几件事,行文布局便出现“并列式”“递进式”或二者交错的结构体式。此时,几件事孰先孰后的次序安排,切莫等闲视之。比如梅洁的《童年旧事》,先集中笔力分头叙写做手套、打布球和“喊名字”的风波,铺展性地编织起一个让人留恋也让人忆念的童年旧事轮廓;再递进到成年后重逢情景的勾勒,从中碰撞出对世事变迁、人生易逝的无限感慨。

三、借景显意——方位式的次序美与对比式的映衬美

借景色的描绘、环境的描写,明确或含蓄地表露对人生的认识和见解。在这种写景散文中,占据作品主体篇幅的是对景色的描绘和对环境的描写,但它们仅仅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作者表达人生认识的载体。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显意。

借景如果按照空间次序的不同依次描摹,便形成所谓的“方位式”的结构体式。借景如果按照时间先后的不同比较区别,便形成所谓“对比式”的结构体式。比如钟敬文的《碧云寺的秋色》先以“方位式”结构总览秋意如何一天天浓起来了:寺门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寺庙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其后以“对比式”结构,从容叙写石塔前的柿子树和假山上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但高耸的老柏和松树,“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细致的描绘,多角度的比照,形象地点示出“秋色是北京最可爱的一个季节”这一主旨。

四、托物遣怀——情化式的辅助美与象征式的寄寓美

借托某一具体物象构思成文,从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托物象必须有细致逼真的描摹,而且能够确切地寓托作者的观点或见解。情因物生,物因情显,情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结构与布局的关系。

所借托之物,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只是起着辅形象的作用,只是成为抒志的一种背景和前提,便形成“情化式”的结构体式。所借托之物,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占据着主体性形象的地位,而且是按照艺术创造的需要进入作品的,寄寓着作者审美观照中的自我肯定和确认,便形成“象征式”的结构体式。

五、缘情布线——起伏式的跃升美与交互式的化合美

情志是抽象无形的,必须投情于人,寄情于事,抑或融情于景,铸情于物,则形成上述所论的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与咏物散文。但有时情感提升于人、事、景、物、理之上,成为泼墨的主要对象,便创作出较为纯粹的抒情散文。此时,缘情布线便成为结构谋篇的主要特点。

抒情散文描绘情感的走向,如果先铺设若干情感层次,而后推出一个情感高潮,便形成“起伏式”或“递进式”的结构体式;如果明显运用抑扬、褒贬、直曲、疑解等手法,便形成“交互式”或“并列式”的结构体式。

六、寓理述义——情理式的交织美与形理式的互衬美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说理散文中。在这类散文中,如果把哲理思索交融于情感流程,便构成“情理交织式”的结构体式;如果把哲理思索渗透或借托于艺术形象来表达,便构成“形理互衬式”的结构体式。

散文结构体式的基本特征尽管有如上的具体表现,但从艺术美学的形态上加以辩证考查,则大抵只有开放自由美和有序凝聚美这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1.开放自由美

散文贵“散”,其思想情感、境界旨趣要凝聚,取材章法和笔法却可多样开放、自由灵活,在结构上表现出开放自由美。在所有文体中,散文对创作主体的营构主动性要求最高。而创作主体的营构主动性,除了表现在立意选材、遣词造句、技法运用上,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结构体式的选择与构造上。结构虽然是艺术的组织化,是美的造型,但实际上“结构不止于结构,既体现文体,也蕴含意味,显示创作主体的个性和风度”(周冠群《结构的痛苦》,《散文》1988年第8期),也即结构是以特殊方式对内容的参与,其本身就包孕着某种意味,标示着创作主体的心迹所向。结构的这种潜在特性,在散文文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促使创作主体发挥出最佳的营构主动性,这就是散文结构之所以享有开放自由美的原因所在。散文文坛上公认的所谓冰心的“小诗”体、丽尼的“独语”体、杨朔的“诗化”体、秦牧的“杂文”体和刘白羽的“政论抒情”体等的出现和存在,即雄辩有力地证明散文的结构体式最能“显示创作主体的个性和风度”,最具开放自由美。

2.有序凝聚美

如果说开放自由美是从面上对散文结构体式的一种全局性的美学形态的考查,那么有序凝聚美则是从点上对散文结构体式的一种局部性的美学形态的考查。散文结构体式的有序凝聚美既然是一种局部考查,便允许局部之间存在不同的美质区别。具体言之,理念结构一般构思立意精巧有方,行文布局缜密有致,技巧手法森严有度,处处给人一种匠心细腻的感觉;情绪结构虽然表面上给人一种行云流水、无迹可循的感觉,但实际上不管是情思蜿蜒曲折,还是激情纵横直泻,都有一条情感内控线或明或暗地黏结起结构布局的急缓行止,也即理念结构和情绪结构内质都具备严谨美、秩序美和法度美,只不过前者明显,后者隐蔽而已。

但若从传统散文观上去考察,有序凝聚美则主要指散文形散神聚的写作表现特色。这已经被许多文章论述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借用散文的结构美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散文结构的美学形态和体味其结构特点时受到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散文结构的美学形态,如上文所言,主要有两类。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这两类形态之美。如上文说到的开放自由美,是散文结构美的重要体现。散文贵“散”。散文的美,美在自由,取材灵活,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世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情冷暖,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如中学课本所选的《风景谈》《天山景物记》《故都的秋》就充分反映了这个特点。在这三篇散文中,材料很“散”。《风景谈》在介绍延安“风景”之前,先写到了“猩猩峡外的沙漠”;在介绍“石洞雨景”时,又写到了大都市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天山景物记》中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迷人的夏季牧场上的云霞、歌声,还有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及天然湖与果子沟,天上、地下,动物、植物,动的、静的,真是应有尽有。它们虽都属于天山所特有,但都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故都的秋》明明要写北京的秋味、秋色,却来了个“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并将洋人、古人写入了作品。这些还能说不“散”吗?但是这些“散”的材料就像海洋沙滩上的贝壳珠粒,色彩斑驳,大小不一,放射出自己奇特绮丽的光芒,既让学生体会了开放自由美的内涵,又丰富了文章的内蕴和意境,使学生产生美的联想、获得美的感受。

散文的结构特点,上文也作了详尽说明。教师在分析文章时,也可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结构的美学效果。比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开篇写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复试时却令人大失所望,这是果中有因(能进入复试是初试成功的结果,复试失败则必有原因),也为下文线脉的展开设置了倒叙延伸的悬念;后写苏林教授亲自实地调查,决定破格将其录取,这是因中有果(助人熬夜影响复试是因,弄明原因被录取是果),也水到渠成地解开了篇首的悬念。这里运用了“叙事串珠”中的因果式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的线脉美。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循着一条严谨有序的构思轮廓延伸成文:在路上—观荷塘—赏月色—望四面—惦江南。视点随空间位置的移动,或由点到面,或由近到远,或由下到上,或由实到虚,有规律性地变化着。作者所选之景,虽然处处皆静,却更能反衬出内心的“颇不宁静”。这里运用了“借景显意”中的方位式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的次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