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七夕诗句古诗经典7篇正文

《七夕诗句古诗经典7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七夕诗句古诗经典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七夕的习俗 篇1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七夕的古诗词 篇2

除夜宿石头驿

作者: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作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应诏赋得除夜

作者: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作者: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田家元日

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关于七夕诗句 篇3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3、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徐凝《七夕》

10、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隐《壬申七夕》

11、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 李商隐《辛未七夕》

12、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孟浩然《他乡七夕》

13、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李贺《七夕》

14、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5、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 李贺《七夕》

16、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8、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1、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李商隐《辛未七夕》

22、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3、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李商隐《马嵬·其二》

25、喜鹊桥成催凤驾。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6、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27、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8、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李商隐《壬申七夕》

29、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0、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七夕的古诗词 篇4

1、《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2、《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3、《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4、《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6、《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7、《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8、《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9、《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0、《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11、《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2、《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七夕的诗词名句 篇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惜秋华·七夕》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七夕(唐)李贺 篇6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七夕的古诗词 篇7

七夕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