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句子有哪些精选句子(优秀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借物喻人的句子有哪些精选句子(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借物喻人 篇1
“借喻法”是指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现象以及经验,进行迁移比较来理解和说明一些很抽象、不易想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常采用的借喻手法如下:
1.物理演示: 借助简易的实物或人,通过物理手段演示作为 “原型”来引导学生幻想、猜想,发展想象思维,对无法感知的地理事物形成想象表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及成因。(1)借助人的物理演示:如教学“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时,借用一条线上的三个人,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甲、乙两学生分别为“某一恒星”和“太阳”,教师在黑板前为“地球”且伸出一只胳膊指向学生甲和学生乙。首先以学生甲为参照点,教师在原地逆时针自转演示“恒星日”。再以学生乙为参照点,教师逆时针自转,同时移动脚步绕学生乙逆时针公转一角度(a)来演示“太阳日”。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积极观察,“太阳日比恒星日长”可明显地“看”出。(2)借助简易实物的物理演示。我这里的简易实物不包括地理模型或仪器,它演示所解决的地理难点往往是地理模型或仪器在课堂不易解决的。例如,借助半边涂黑半边涂白的篮球由教师托着转,演示月相变化规律;借助海绵吸水来演示说明《大气降水》中的水汽饱和度概念;借助一揉熟的湿面团,在讲台上慢慢地坍平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软流层的固体可塑性;借助竹片演示“挑扁担”,当弯曲的“扁担”突然断裂时,出→←现反弹恢复原来平直形态的现象,说明弹性波即地震波的产生道理。
2.数字转换: 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字空间概念,去想象一些抽象的地理数字,使其变得生动易掌握。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一节中 “近半个世纪,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借助学生生活的地区----溧水县和江苏省的面积范围来比较,即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相当于50个溧水县范围,半个江苏省范围。使学生头脑里产生与之相应的新形象,仿佛“看到”广阔的耕地、牧场变成了不毛之地的沙漠。
3.经验迁移: 借助学生熟悉的东西作为 “原型”,与教材联系起来去启发思考地理规律和成因。学生会感到惊奇、深刻、亲切,有利于地理表象、概念的形成和思想情感的转变。例如,借助炸药包爆破碉堡的关系教学“震级和烈度”时,学生兴趣浓,课堂气氛好。学生易于想象,敢于发言。教师只要用几个问句: ① 要爆破某一碉堡,在同一地方埋炸药去炸,炸药的用量与破坏程度关系怎样? ② 用同样的炸药量放在碉堡的不同部位或在碉堡不同的距离地方,其破坏程度又会怎样? ③ 同样的炸药量去爆破两座结构不同的碉堡,两座碉堡的破坏程度是否一样?学生回答后即能小结出:烈度除与震级有关,还与震中距、震源的深浅、地面建筑物等有关。 “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形成机制可分别借助“船在水中行”和“水流使船行”的现象去理解;借助光在水面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去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中的不连续面。借用淘箩在面盆中淘米的现象,理解面盆是“隔水层”,米层是透水层;借助玻璃温室去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借助“坐汽车的感觉”去理解各种天体的相对运动。
教师要善于用 “借喻法”,它是我们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原苏联教育家冈渣洛夫所着《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写到“越难掌握的教材,就越要求在教学中采取直观的原则。”因为“借喻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直观价值。因“借喻法”突破难点,不仅可以代替教师许多语言,有利于教师的口头讲授,节省时间,达到精讲多练、多思的目的;而且可以把地理知识讲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通过借喻,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材料或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借物喻人 篇2
一、概念隐喻的功能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逐渐进入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Lakoff等正式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人类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达另一个概念。Fowler从隐喻对语言词语的影响角度出发指出:词一旦脱离它原来所属的范畴,而用于新的语境,隐喻便出现了。在这一意义上,几乎所有的词当不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时,就可以表现出隐喻性,因为它们的原义都可以追溯到某种具体的意义。
自然科学研究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具有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的隐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成为认知工具和思维手段。当语言文字记录自然科学研究时,隐喻便发挥着生成语言词汇的功能。概念隐喻的功能机制是喻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即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用人们熟悉、了解的现象和事情来表现本来不熟悉的现象和行为,这就是隐喻的本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是人类命名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
二、自然科学新词的隐喻性
(一)生活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研究主体常常借用日常生活概念去表达科学概念,此种概念类比手段有利于化深奥的科学概念为浅显、化抽象的科学现象为形象。生物学中的相关专业术语有airway(气管)、conception(怀孕)、colony(菌群);电学专业的powersource(电源)、line(线路)、electroncloud(电子云)、electronicsmog(电子雾)、rabbitears(V形电视天线)、track(磁道);海洋学中的jetstreams(西风急流)借喻了je(t喷气机)的“迅疾”之意;交通运输领域的turnou(t岔道)显然借喻了out的基本含义“出去”。book意为“书”,科学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领域喻指“阅读器”,如e-book译作“电子阅读器”;channel在日常生活中是指“水渠、渠道”,计算机领域借用channel喻指“把I/O设备和辅助存储器联入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interpreter日常原意是“口译者”,在计算机范围的意义是“解释程序”,即该程序能够读出源语句并译成机器语言,并能过执行这些机器指令;download在计算机领域是指“下载”,其意义实际上取自日常生活中的load(装载)。类似词汇还有menu(菜单)、toolbar(工具栏)、mouse(鼠标)、spiders(网页爬虫)、termina(l终端机)、thinclien(t瘦客)、cookies(信息记录程序)、networkbridge(网桥)、snailmai(l传统邮件)、packets(数据包)、surfing(网上冲浪)等。许多自然科学新词生成于日常生活的物质经验,其间的援引关系正是以“概念隐喻”思维为纽带的。
(二)科学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新词不仅源于生活,很大一部分来自已有自然科学词汇,即某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借用术语来喻指自己的目标概念。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不少专业名词的喻源域即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新词生成的认知机制可通过以下实例可见一斑。worm(蠕虫病毒)以及feedback(反馈)的喻源域来自生物学;心理学概念memory在计算机领域译作“存储器”,如flashmemory(闪存);建筑学词汇architecture统指“计算机结构”;计算机领域的input译为“输入端”,指输入信号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位置、终端或终点站,其喻源域是电学;homepage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是指“主页”,其中home概念源自动植物学的“发源地”之意。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或理解为已有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类比,由一个认知域(喻源域)类推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以上自然科学新词生成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的隐喻性。自然科学研究主体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去喻指另一个新生科学概念,且借助原有词项为新科学现象立名,原有词项便具有了新意义。概念隐喻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人类总是将某一个概念域的图式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之上,从而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
借物喻人 篇3
【关键词】借喻;借代;区别
一、引言
借代与借喻都是传统的辞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者的建立,无论是立格的标准、分类的层次,还是辞格的性质、存在的方式,以及表达的功能等方面都有某些相似之处,难以辨别。这一问题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针对这两个颇具争议的辞格,本文将结合修辞学和语义学等方面的理论对借代和借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区别所在,以达到正确认识、区分两者的目的。
二、修辞方面
(一)定义
借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类型,它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借代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辞格,又称为“换个名称”或“换一个名字”。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一切的借代辞,得随所借事物和所说事物的关系,大约分为两类。一为旁借;二是对代。
首先,旁借是伴随事物和主干事物的关系。在原则上是,用伴随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伴随事物,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事实上是多用伴随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伴随事物的,虽不是完全没有,却是不大有的,名为旁借,便是为此。旁借的方式约有四种:1、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2、事物和事物的所在或所属相代;3、事物和事物的作家或产地相代;4、事物和事物的材料或工具相代。
其次,是对代这类借来代替本名,尽是同文中所说事物相对待的事物的名称,也可以分作四组:1、部分和全体相代;2、特定和普通相代;3、具体和抽象相代;4、原因和结果相代。
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对借喻和借代的定义以及对两者的分类来看,可以清楚地了解借喻和借代是两种不同的辞格,但其实两者既存在不同点,同时也有相似点。借喻与借代一样,都有代替作用。郑远汉教授针对人们对借喻与借代的争论,曾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争论,是因为借喻和借代有一些共同点,它们都是本体事物不出现,借另一些事物代替本体事物”;“借喻和借代都有替代作用……”。张静教授认为:“借喻……有喻有代,而在语言中的主要作用是‘代’。”可见,“代替”是借代和借喻的共同特征。正是由于这两个辞格存在着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两者时常常会用错。正因为如此过去不少学者研究得出了几条判断借喻和借代的依据,以下总结了三条判断依据。
(二)判断依据
(1)二者构成的基础不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其间的关系是具体的、实在的,借体靠相关性来借代本体;借喻构成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相似性,凭借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例如:钟山风雨起苍黄(《七律・占领南京》)中,“钟山”代替南京,是因为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附近,和南京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而“风雨”代替“革命形势”,是因为它和“革命形势”有相似点,所以是借喻。
(2)作用和效果不同。两者都以形象化为目的,但前者重在以相似联想来描绘形象。例如:满天里张着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在烈日和暴雨下》)“灰色的幔”比喻天空乌云密布,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其沉闷之气令人窒息。借代则靠相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例如: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红领巾”使人联想到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代“少先队员”,使得整句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
(3)变换方式不同。因为构成的心理基础不同,客观基础也不同,变换的方式也就不同,借喻可以变换为明喻,而借代却不能。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国际歌》)这里可以改写为“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像最可恨的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样变换是成立的,所以是借喻。反之,例如: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袁世凯”是银元上的标志,用以代替银元,这是以标志代本体。如果尝试改为“先生给像袁世凯一样的银元,不行吗?”显然这样是不妥的,所以这里就不是借喻,而是借代。
从修辞方面来看,区分借喻和借代大致可以依据以上三个标准,借喻和借代除了从构成基础不同,作用和效果不同,变换方式不同这三个判断依据去区分以外,还可以从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这两个方面来辨别。
三、语义方面
辞格特征是认知在语言上的反映,据此可以辨识相似易混的辞格,很多辞格是将两个事物的特征联系起来认识的,这种特征也必然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把握辞格特征可以从语言特征入手。借喻和借代从认知特征上看,借喻的特征体现在喻体上,借代的特征体现在本体上;从语义指向上看,借喻中谓词的语义指向喻体,借代中谓词的语义指向本体。在借代中,本体与借体具有相关性;在借喻中,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如果说比喻的“相似性”反映了人们认知的统一性,那么借代的“相关性”则是建筑在人们认知的接近性基础上的。然而,特征的相似有时也是一种相关,这就是借喻和借代的纠葛所在。
上文虽已总结了过去人们为了区分借喻和借代而找出的三个依据,但是碰到用特征来表现本体时要确定是借喻,还是借代就有些困难了。因此,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区分两者的不同我们可以从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两方面着手。
(一)从语义特征上提取事物特征。这两类辞格在语言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主体和谓语的关系上。在借喻句中,特征体现在已经出现的喻体上,而在借代句中,特征体现在没有出现的本体上,这些特征可以从句子中所用的动词或形容词看出来。例:(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例(1)可以从动词“吃尽”提取“毒蛇猛兽”[+凶猛]、[+残忍]的语义特征,借此揭露剥削者凶残。所以例(1)是比喻中的借喻。例:(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干了我们的血汗。例(2)从动词“榨干”无法提取“毒蛇猛兽”的语义特征需要联系本体“剥削阶级”才能提取[+凶狠]、[+残酷]的语义特征,“榨干血汗”是人的动作,是说缺乏人性(像“毒蛇猛兽”)的剥削者残酷地剥削我们。因而是借“毒蛇猛兽”来代替剥削者,所以例(2)是借代。
(二)从语义指向上把握事物特征。在借喻句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是指向出现了的喻体的。而在借代句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是指向没有出现的本体的。如例(1)中的“吃尽”是指向“毒蛇猛兽”的,即“毒蛇猛兽”是可以在语义上和“吃尽了我们的血肉”相搭配的,所以是比喻;而例(2)中的“榨干”是指向句中没出现的本体“剥削者”的,即“剥削者”是可以在语义上和“榨干了我们的血汗”相搭配的,而“毒蛇猛兽”却不能和“榨干了我们的血汗”在语义上相搭配,所以是借代,即“毒蛇猛兽”已经代替“剥削者”一词造句了。
认知是辞格形成的基础,每一种辞格在认知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辞格特征作为认知特征的外化,在语言的表现特点上又是形形的,所以,要辨识辞格就必须从认知特征、辞格特征上综合把握,这样才不至于让某方面的特点掩盖了其真正的区别。
四、结语
总之,借代和借喻既有不同的地方又有相似的地方,可以说是各有特色的两种修辞方式。在借代与借喻这样两个基本修辞格之间是不能没有一条严格的界线的,因此在判断这两个辞格时不仅要从传统的判断依据着手还要从语言学角度从辞格认知这一方面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达到对这两个辞格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注释:
[1]郑远汉。辞格辨异[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51.
[2]张静,郑远汉。修辞学教程[M].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9:15.
【参考文献】
借物喻人 篇4
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借物喻人 篇5
一、表示内容不同
1、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借物喻人: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二、文章特点不同
1、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借物喻人 篇6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隐喻翻译;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00-01
0 引言
西方比较系统的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献论及隐喻的典籍也很丰富。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隐喻的语义学研究,3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不仅从语言学角度而且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作语义研究;7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多种角度进行多层次的研究。
《威尼斯商人》中就多次运用隐喻。本文旨在从剧中人物对话中运用的隐喻入手,对《威尼斯商人》进行隐喻探究,以验证认知语义学理论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加深对隐喻的认识。
1 对隐喻认知
隐喻是一种凝练的明喻,用来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其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并提出了用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认知现象,从而形成了隐喻认知机制,即隐喻是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构成的,是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隐喻翻译
2.1 文本转换
在文本转换的过程中,译者是关键,是中心。他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编写文本的知识;2、对两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文本知识而言,他必须了解不同的文本类型及相应特征;就写作而言,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2.2 文化内涵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隐喻的翻译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有时甚至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3 《威尼斯商人》对话语句中的隐喻研究
下面主要是对《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中的一些场景中的语言来进行隐喻在其中的应用。
(1)剧中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求助借钱的表达:
In my school days, when I had lost one shaft,I shot his fellow of the selfsame flight;Or bring your letter hazard back again,And thankfully rest debtor for the first.
这里巴萨尼奥用自己在学校里练习射箭的经历来解释向安东尼奥借钱的事情,委婉地请求安东尼奥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安东尼奥说把第一支箭射得不知去向实际就是比喻他借了安东尼奥第一笔钱挥霍完了;而射出另外一支箭则比喻他还需要向安东尼奥借一笔钱。剧中能用舌尖比喻借钱是有原因的。首先,射箭应该是当时社会民众共有的一种经历,他们对这个事情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他们知道射箭时失手的情况在所难免,不必苛责射箭人。以这样的说辞来比喻借钱,容易让债权人接受。其次,射箭和借钱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成立的必要前提。这两件事情:都要冒一定风险而且不一定说收回便能收回。
(2)女主人公鲍西亚调侃她的求婚者那不勒斯亲王的一段话:
Ay that’s a colt indeed, for 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
I am much afraid my Lady his mother played false with a smith.这段话中鲍西亚把那不勒斯亲王比作一匹小马,因为“he doth nothing but talk of his horse,”马跟人一般来说是没有隐喻共通性的,但是鲍西亚这里的话语中提到那不勒斯亲王讲话总是离不开马这个话题,就不难让人理解这个比喻的合理性。领会了这一层意思之后,这句话中的隐喻充满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莎翁写剧的目的达到了;也让鲍西亚以一个活泼俏皮、聪慧幽默的形象出现,使人印象深刻。
(3)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法庭对峙的对话
夏洛克和安东尼奥在威尼斯法庭上对峙,巴萨尼奥苦苦劝说夏洛克请他放过安东尼奥,夏洛克却说:What wouldst thou have a serpent sting thee twice?”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夏洛克以“serpent”比喻安东尼奥,“sting twice”则比喻给安东尼奥第二次羞辱自己的机会。“serpent”这样的意象具危险性,有基本常识或者经验的人们都知道毒蛇是种冷血而又危险的动物。这个隐喻中源领域是毒蛇目标领域是安东尼奥,以此作比能充分地反映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憎恶,同时也暗示他曾经遭受安东尼奥的侮辱和为难,是个受害者。
巴萨尼奥依旧宽慰安东尼奥表示自己会竭力救下他,而安东尼奥说:I am a tainted wether of the flock,Meetest for death, 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and so let me;
安东尼奥用“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比喻自己,说死是他的应分。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他了解夏洛克并且看出夏洛克非要置他于死地的坚决;他觉得此时自己的生命之火几近熄灭,他沮丧甚至自贱。源领域中“不中用的病羊”映射到目标领域中此时处于绝境的安东尼奥,读者便能体会到安东尼奥此时绝望的心境和剧中几近到达沸点的戏剧冲突。后面“the weakest kind of fruit drops earliest to the ground” 则强调了这种绝望处境和戏剧冲突,这里把“最软弱的果子”比喻成安东尼奥自己,“最先落到地上”比喻他想求个死得痛快的结局;“The weakest”不仅是指果子,也是指安东尼奥自己微弱的求生意志和期望。
4 结束语
从对《威尼斯商人》中人物语句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有效的手段,更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人们正是从源领域来思考目标领域,通过他们熟悉了解的事物来探索陌生不理解的事物以及人物要表达的情感和暗示的主题。经过隐喻认知模式的分析和探究,人们不难看出《威尼斯商人》中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凸显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Lakoff,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2
[3] 朱生豪。威尼斯商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借物喻人 篇7
借物喻人,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