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春节作文 >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优秀9篇】正文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优秀9篇】》

时间: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是我国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大家的家乡是什么过春节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页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9篇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篇1

在中国所有节日中,唯有春节最热闹,只有春节最喜庆,到处红红火火,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九曲河与沱江河一带的河滩上,有许多人在那边玩耍。有的是小孩子,他们在沙地上挖沙子、堆城堡,好不快活!有许多的大孩子,手上的口袋里、衣服的兜里,基本上都装着鞭炮,用鞭炮玩出五彩之年,玩鞭炮的人群里,无不开心。

河岸的居住区,有的在门上贴了张火红的牛,有些居民比较传统,贴上了一副对联,但似乎被疫情这层灰尘盖住了鲜艳的颜色。

黄昏时刻,公路上的车辆一刻不停的驶过,柔和的日光正渐渐消失,愉快了一天的人们也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我所居住的那一层,楼上楼下都传出了做饭的声音,窗外,一颗“星星”从地上飞往高空,随着一声巨响,炸出了五颜六色的“花瓣”紧接着,其他几个地方也飞出了许多“星星”,一声声巨响后,在天上留下了短暂的笑容,随即就消失了,只剩一抹白烟在夜空中回荡。

夜幕降临,各家到桌上,摆好了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有说有笑,谈论着这一年的趣事,但忌讳谁说不好的'话,如若哪个孩子说错了话,大人们就赶忙对孩子说:“大过年的,不要说这些话!”那孩子就赶紧用菜“堵”住自己的嘴,也不怕噎着。

过春节,肯定少不了红包,长辈们把塞有压岁钱的红包发给晚辈们,并嘱托他们学习要认真,争取考取好成绩,也为家人增光添彩。

夜深了,北京时间是农历12月30日晚上12时,密密麻麻的烟花声中,2023,把时间交给了2024……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篇2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过的节日。

在过春节时,每个地区都有过春节的风俗。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我们家乡的春节风俗和北京的春节风俗截然不同。我们的春节是在大年三十到元宵节期间,元宵节过完了,春节也便结束了。我们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腊八粥的味道。

我们的年货一般是在大年三十前或当天买,在大年三十前还要将家里都打扫一遍,以一个全新的环境来迎接新的一年。

我的家乡在春节时一个比较大的风俗就是:在大年三十左右杀年猪,然后请邻里吃杀猪饭。我每次过年都得吃七八次杀猪饭。在吃杀猪饭后,邻里都会给小孩压岁钱,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有的孩子表面上都说我不要,我不能要,但一般心里都会在想:你咋还不给我呢,你给了我,我才有理由拿呀,我可不敢在我爸妈眼皮子底下拿钱呢。

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邻里邻居总是会有几家十分热闹。大人们聚在院子里打牌、喝酒、吹牛、搓麻将、烤肉、唠家常;而小孩没则是玩抓人、捉迷藏或几个一堆地聚拢打游戏、看电视、聊天、吃东西。

在我们老家那边,大家有时还会跳三跺脚:所有人围成圈,跟着伴奏跳。不会的人也跟着学,一小会就学会了,因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动作。

以上便是我的家乡在春节时比较明显的风俗,这些风俗都做完了,春节也就过完了,春节过后,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 篇3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她那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辽阔的疆域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而我的家乡,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济宁,也有很多风俗习惯。

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新鞋,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北京的舅舅一家也会赶回来过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只有这一天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平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如今空空荡荡,家像一块吸铁石把人们吸附在它的身边,千里万里遥远的'儿女们都要赶回家过年,人们都在为团聚忙活着,有的剁肉馅、有的擀皮子、有的包饺子,而爷爷在准备给佛祖与祖先的供品,即是祭奠也是能多讨吉利。我还会在饺子皮中包上糖,传说谁吃到,他这一年都会甜甜蜜蜜,幸福快乐!而姥姥如果发现自己碗里有糖饺子总会悄悄夹到孩子们的碗里鼓励你多吃,而谁吃到就会兴奋的叫起来,大家也为他高兴。

吃完饺子,全家人都会坐到沙发上看电视,每年的春晚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节目。接近12点了,新春来临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起来,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

俗话说,正月十五前都是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是看花灯、吃元宵。如今又增加一项新的项目——放许愿灯,特别是今年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是同一天,公园里满是放灯的人,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升起了一盏盏灯,像满天的星斗那么壮观,映亮了整个夜空。

民俗民风,就是我们生长的血脉,是我们心里抹不去的最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风俗400字作文范文免费 篇4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每当唱起这首歌谣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热闹的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投河的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乡下的姥姥家。一进门,看见姥姥在包粽子,只见姥姥顺手拿了四片粽叶,把粽叶稍有重叠地铺在一起,双手放在粽叶下面,卷成一个漏斗状,让粽叶的“尾巴”在后,“头”在前,再用手拿起一把糯米,装到“漏斗”里去,拿一个枣子放在中间,然后用粽叶包好,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姥姥包粽子,觉得姥姥包粽子就像变戏法一样神奇,手指头三绕二绕都有节奏,看久了就会入迷。

我看着姥姥包粽子,心中也想学,便说:“姥姥,我也想学包粽子。”姥姥说:“包粽子可不好学,你有信心吗?”“没问题,我可以的。”

一开始我错误百出,不是粽叶重叠方向错误,就是不能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进去。还有我怎么也不能做成一个漏斗状,包的时候由于没扎紧,糯米洒了一地。

姥姥说:“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我也更努力地学。终于,一个粽子包好了,我心中乐开了花。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家乡的端午在我心中更有节味了。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篇5

我的家乡湖南耒阳拥有着美丽壮观的风景,家乡的春节也如它的风景一样,那么精彩。

春节前,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无时不刻不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每家每户提前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并将自己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自家的家门,在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在窗户上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息,准备迎接崭新美好新的一年好运来临!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到来,家家灯火通明,大人们都会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纷纷摆上菜桌,亲人们欢聚一堂,一会儿大声说笑着,一会儿互相敬酒表示自己对他人的衷心祝福。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大人们则在家中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时开怀大笑,欢呼声络绎不绝。“当!当!当!”时针指向十二点,新的一年到来了!夜空中的烟花争先恐后地盛开着,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绝伦的节目继续播着,人们毫无睡意,心中盛满了幸福与快乐。欢笑声、祝福声在这个大地上久久回荡,经久不息。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就要到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并且长辈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衷心祝福着每个人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千篇一律,但是每一个春节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幸福与安康。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我那风景迷人的家乡!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6

春节,想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节日吧,春节的习俗有很多,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了。

初夕下午四点,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年夜饭了。妈妈调馅料,爸爸和爷爷做饺子皮,而我和奶奶就负责包饺子了。起初,我看着奶奶包饺子时那娴熟的手,跃跃欲试,我拿起一个饺子皮,用筷子挑起一些馅料放在饺子皮上,学着奶奶那样包饺子。

这时,我看到奶奶正将一枚硬币包进饺子里,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回答:“我们有一个习俗,如果有人吃到带有硬币的饺子,就寓意着他新的一年会好运连连,”听了奶奶的回答后,我想:原来包饺子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啊!正想着,我才发现饺子破了一个洞,我连忙用饺子皮来修补,才勉强包好一个残缺不全的饺子。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包了一个圆形的饺子。这可真有趣!我想。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终于坐到了饭桌前。吃完饺子,我们便开始放鞭炮。爸爸拿着爆竹铺在地上,脸上正洋溢着笑容。他刚拿出打火机,我就捂紧了耳朵。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家人们的幸福在笑声中传递。我向外望去,也被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感染了。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只是因为春节十分热闹。更多的是因为可以让家庭团聚,也让幸福传递。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篇7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春节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春节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春节时的习俗?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8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在过节时都有不同的风俗,我就拿我们家乡的春节来讲一讲吧。

家乡春节的气氛是浓厚的,外婆早早就将腊肉、鱼等。等勋在火坑上面,等过年时取下来洗了吃。除夕夜就要到了,家里养的几只鸡要被宰了,毕竟不可以让他们白活着呀。我们小孩子也都到街上买烟花去了。期待已久了的除夕夜到了,烟花在夜幕降临时飞向了天空,心如与夜,如昼夜色,被人们的喜庆给擦亮了。大人们熬到近凌晨睡了,孩子闷也熬到近。转中睡着了,可又有谁的心安静呢?谁的心中的热情熄灭了,不,没有。

正月初一来了他带着喜庆与欢乐走来了天一亮大人们都纷纷睁不开眼睛,仿佛被正月初一给擦去了。鞭炮声如同一条火龙冲上了九霄之上,初一的孩子变成了红包收取机,大人们成了走访亲戚的导航仪亲人们与父母。只要地方相近就。一同去拜祖路上,哪怕。走亲访友也无法阻挡人们热情的脚步,鞭炮的反响不绝于耳。亲人们聚在一起说笑吃饭,孩子闷在一起玩耍打闹,春节就该是这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快快乐乐,放下心中一切,开启新春的新花样。

我觉得春节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新字,所以人们把春也叫做新,我们也应该辞旧迎新,在新学习,做一个新的自己。

我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9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但它只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而不是一个节日。直到汉武帝从农历开始改历,春节才真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总共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前叫“过年”。叫“春节”,是现代的东西。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成立后,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是从腊八开始的。

春节有很多习俗,比如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但是春节气氛最浓的是放鞭炮。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燃放各种各样的鞭炮:踢踏、跳猴、掉枪等。各种各样的鞭炮在除夕夜回荡,几个“鞭炮”突然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像仙女一样五彩缤纷。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这首诗让我在现代也有同样深刻的感受。春节期间,除了放鞭炮,第二大活动是贴“福”字和挂对联。「祝福」的象征是什么?当然是幸福安康的意思!但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有的人干脆把“祝福”二字颠倒过来,象征着“祝福到了”,以求暴利。

春节期间,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圆的方式。除夕夜,家家户户的厨房闻起来都很香。不管是流浪者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除非万不得已,这个年夜饭一定要回来吃。所以,家家户户都很忙。

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人民的瑰宝。它像珍珠一样明亮,像钻石一样珍贵。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