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作文 > 端午节的作文【优秀6篇】正文

《端午节的作文【优秀6篇】》

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端午情思作文 篇1

童年,最喜欢的就是过节:喜气洋洋、安定祥和的春节;举家踏青、祭拜先人的清明;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中华节日图”,总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特别神往的是端午节!一想起粽子香喷喷的味道,我便会垂涎三尺。孩提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天天吵着妈妈包粽子,催着她快点包粽子。“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从大老远就能闻见我和伙伴们吟唱的歌谣,大人们都笑我是只“小馋猫”。粽子包好了,我一连可以吃好几颗,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江边那激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总如磁铁一般,把我吸引住了。每每,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闲时,我还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学着大人们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还像模像样地分出谁输谁赢呢!

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喜欢端午节的情思却从未减退。盼啊,盼啊!五月初五端午节终于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可以进厨房帮妈妈包粽子,享受“粽叶香,香厨房”的乐趣!

我们先准备材料,这可是关键。我负责淘米,我把雪白剔透的糯米放进水里清洗,洗干净后,浸泡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糯米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颗耀眼的小珍珠。姐姐正在旁边浸泡绿豆,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拣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盆子里的绿豆,哪怕一个小脏物、一个发黑的绿豆,都逃不过姐姐的“火眼金睛”。“调料大师”妈妈正在调理佐料,嘴里轻声念叨着:“鱼露、味精一两,蘑菇半斤,蒜头二两,虾仁八两…)●(…”她先拿来几十朵浸泡过的蘑菇均匀地切碎,放进盆子里,接着又切蒜头、葱……手里的刀剁个不停,瞧!她多么专注。在大家的忙活下,材料准备齐全了,并把所有配料和在一起。

我们开始了包粽子。我们把箬叶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犹如一个下面没有孔隙的漏斗,我们舀了几勺调配好的糯米放进箬叶里,妈妈在一旁嘱咐:“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粽子超大,会漏米!”我们遵照妈妈的嘱咐,放了适量的糯米料,包起了粽子。瞧!妈妈小心翼翼地舀起绿豆、糯米放进箬叶里,全心全意地包裹着,她包的粽子那么精致、小巧。突然,她停了一会儿,眼睛注视着粽子,若有所思,我迷惑不解,“妈妈,你在想什么?”“此时此刻,我想起这粽子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糯米和一些配料呀!”妈妈深情地说道。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是呀,古代的人们为了赶走江中的蛟龙及鱼虾,不去吞食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而家家户户裹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记得唐代文秀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不正表达对屈原的赞颂吗?这粽子里饱含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怀念,及对所有爱国爱民人士的深深崇敬之情!

我和姐姐更加专注地包着粽子,放好了调料,合上了箬叶,左右对折,把糯米裹得严严实实,包成有尖角的三棱形角黍,每个角酷似菱角。最后系上细绳子,粽子就包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从蒸笼里传出,真让人垂涎欲滴!

吃过粽子,我兴奋地到江边观看赛龙舟。一幅激烈紧张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双方队员竭尽全力地在比赛,好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甲方队员用力地划动手中的木桨,船在快速地前进。乙方队员不甘示弱,眼看甲方队员快要超过他们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集中注意力,竭尽全力划动水中的木桨,水在木桨的划动下,泛出粼粼波光。队员们身上不知是水还是汗,可他们仍全心全意地划着浆,整齐雄壮的口号从他们的嘴里喊出来:“育杭,育杭……”甲方队员更是精神百倍,手中的桨在有力地挥动着,人们的目光随着龙船的划动而移动,两条船的距离越来越短。观众们在拭目以待着这最紧张的时刻,甲方队员更努力了,他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划动着手中的长桨。果然,他们不负众望,在最后的时刻加倍努力,战胜了乙方。我的心还久久徜徉在刚才那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迈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永不放弃,力争上游的精神难道不正是奥运精神的体现吗?

传统节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这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午后静寂,温和的阳光照满小院,一股清香幽幽地飘来。

哦,是墙角的艾草。艾草一入门,端午也跟着到了!

那把艾叶无妖娆姿态,无绚丽色彩,无独特之处,唯有香气迷人,令人喜爱。闻着这般的艾香,我托着腮帮子,注视着门口。哦,是姥姥来了!

眼前的姥姥是多么消瘦,手拎着浸水后更显碧绿的粽叶。她从一旁熟练地搬来板凳,将粽叶放进一个洗净透亮的铁盆里,铁盆的周围放满了圆滚滚的糯米,还有香甜的蜜枣。

姥姥捞起一根粽叶,包成一个圆锥形,放入糯米、蜜枣,再用棉绳围起扎好。哦,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娴熟,水到渠成一般,令我眼花缭乱。在她包好成堆的粽子之后,便开始下锅煮了。

很快,一股浓烈的粽香向我袭来,我循着味儿,信步走进厨房。可是,当我揭开锅盖,里面却空空如也。我如梦方醒,方才的一幕幕,只是我的幻想罢了。

爱依旧有的,我坚信!

这不,昨天姥姥在电话里充满歉意地说,她今年端午不来了,但会托人捎一些粽子给我。我的心中有着一丝怅然。很快,这份怅然又被收到的粽子驱散。

哦!让我去“偷幽香一缕”,但也不要忘“闻粽香一片”。

我将姥姥寄来的清一色碧绿的粽子放进锅里,加水、点火、开煮,等待真正的那一片粽香。很快,锅内的水沸腾了,粽香溢满整个小院。

待粽子煮好后,我将粽子装到碗里,开始品尝。我将粽叶撕开,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满嘴的糯米,粘粘的,香香的。立即,我最爱的丰硕的蜜枣便露了出来,甜味袅袅地钻到心底,那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走在小院的小径上,只有那艾香万里。爱直扑我心,我心甜蜜。

端午,我“艾”你。

我想粽子与艾叶之间,还蕴藏着,我与姥姥浓浓的祖孙之情…

端午节作文 篇3

“哗哗!”我从学校回到家,听到了一阵阵洗东西的声音。我来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洗箬叶呀。

妈妈洗完箬叶后,又把准备好的糯米放上灰水。过了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就剩下把打一大堆白白的、胖胖的糯米包进长长的、硬硬的箬叶里了。

我和妈妈各搬了一张凳子,坐在一大桶箬叶前,然后就开始包粽子。妈妈叫我先看他做几遍,看完后我再做。可我没耐心,看了一遍就觉得会做了,于是我做起了粽子。最后,我果然没有做成功。

妈妈发现我在做,而且没做成功,便再次强调:你要多看几遍再做!

我听了妈妈说的,再看着她包粽子。经妈妈同意后,我自己包起粽子来。照着妈妈的包法,我先取出一片叶子,折好形状;再往折好的箬叶里放糯米;然后把叶子再折成三角形(每面三角三边)。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系绳打结,我就经常被这最后一步打败。

我在包粽子时,包好后,就差系绳打结了。可绳子却偏偏不听话,我叫它别动,就要动;我叫它钻过洞,它就不钻;我叫它别松,他就松……包粽子时,有这种绳子“拖后腿”,真是难啊!

虽然我不太会系绳子,但我还是包成功了几个——它们小小的,不太成形状,和大人们包的不想上下。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端午节的日记作文400字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村按照习俗:包粽子,趟露水。

一大早,母亲就叫我起来,说是要去山上趟露水、采粽叶。到山上路上时,旁边草绿郁郁的,上面的水珠一串串的,好像珍珠一样。母亲对我说:“谁的身上露珠沾得多,谁就越幸运。”于是我便赶趟儿似的往草堆里挤,露水挂在腿上,冰冰凉的,很舒服。

走着走着,树越来越高了,眼前的绿色多起来。空气中的水湿润地扑在脸上,眼前便是目的地了。

一棵又一棵的棕叶树高高地耸立在那里,树上的粽叶分散开来,像一把扇子。搞完粽叶,我们便回到家里开始包粽子。粽馅是用米饭、糯米粉和肉碎和一起的。母亲刚开始教我要把粽子包紧,要不然容易散。我认为包粽子是很简单的,可刚开始时,弄得我不知所措,包的几个粽子都散了,妈妈看到之后便手把手地教我,我才渐入佳境。不不知不觉中,粽子包完了,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粽子整齐地排列着,心中便荡漾起一阵春风。

吃粽子时,那甜甜的香味便在我的心里长久地伫留。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汩罗河致死的事件。他的爱国情怀将会随着端午节一直传递下去。

我爱端午节,我爱吃粽子。

端午节作文400字 篇5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那天,我们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就会包又香又甜的粽子。只见他们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在圆锥的筒中装入一些糯米,放入红枣,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最后,用线绳将粽子绑扎结实即可。放入锅里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南方人还会在粽子里包上瘦肉。

以前,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门上挂上艾草,在小孩的额头上涂上雄黄,以此赶走蚊子,还会佩戴香囊。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是为皇帝干活的人,皇帝非常喜欢屈原,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却非常嫉妒屈原,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帝也就开始疏远屈原,最后屈原所在的朝代灭了,屈原觉得没有了国,他活着也没有意思,就跳江自杀了。江里有吃肉的鱼虾,人们为了不让那些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粽子。

我要向屈原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向屈原一样爱国。

端午节作文 篇6

一转眼,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因为今年是闰二月,所以端午节比平时晚了一个月,记得小时候端午都在六一节前的,这两个节在一起,显的颇有特色。

记得,我家后面大坝下有条河。我到现在都忘记它叫什么河好象应该是洮儿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们整个城的人欢度端午节的重要**场地。这个**完全是自发的,不知道从何年开始。好多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壮观。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都叠起五颜六色的葫芦,准备在端午这天早上挂起来,用树枝挂在屋檐上,大门上,远远看去,绿色的树叶,红色的,黄色的葫芦随风飘荡,是那样牵挂我的心,让我今天仍难以忘怀!那似乎就是家乡春天的开始!

我看到别家叠的葫芦是那样的漂亮,羡慕极了,无奈就龌瘥一回,在早上把别人家挂好的葫芦偷走挂在自己家的屋檐下,来满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几个小玩伴,在端午节的前夕就商量好,在节日的这一天凌晨1点多就起身一同来到河边的大桥上,虽然早,可是这里的人已经不少了 ,我们家乡的习惯,节日这一天是必须在这个河边洗脸的,年轻的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在那个年代,真是时兴迪斯科的时候,我们不懂就看热闹!顺便折几根柳枝,回家挂葫芦去,由于我当时10岁左右,记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过,好象特别的远。到家后,家里把鸡蛋都煮好了,我们这些孩子纷纷拿出鸡蛋开始磕,看谁的鸡蛋最硬,谁就是最厉害的,这样的推荐到学校进行战斗,通常学校里最厉害的鸡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坏为结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终有个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过个端午节,去河边洗一下我这好多年没洗过的脸啊,去喝一口家乡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乡的河家乡的景!去看看家乡的葫芦,顺便偷几枝带回来~!现在长大了,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以前浓郁了,好怀念以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