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作文 >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精选7篇】正文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精选7篇】》

时间:

相关推荐↓↓↓№。1小学五年级过端午节的作文5篇№。2小学五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5篇№。3小学五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5篇№。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7篇端午节的来历作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河?紊袼怠4怂党鲎远?骸恫芏鸨?贰4呵锸蔽夤?页嘉樽玉愫??乐?螅紊瘢?廊税Ф?乐??视卸宋缃凇?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也就是我们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楚国灭亡了,屈原投了汨罗江,当地百姓马上划船去江中救屈原,一直划到洞庭湖。那天正好下雨,好多小船都在岸边停放,当那里的人们得知是为了救屈原之后,也冒雨出动,争相进洞庭湖寻找,后来就演变成了划龙舟。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把自家带的米团投进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

端午节还有吃蛋黄,系五色线,采艾叶,挂香包的习惯。吃蛋黄是因为它是黄色的食物,因为这个时候青黄不接,吃黄色食物意味着接上了,系五色线是祛除疾病的意思,端午节系上,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出现彩虹之后,把五色线扔进水里,就是把病赶走的意思,采艾叶,挂香包,意思是这个季节蚊虫比较多,它们具有特殊的味道,可以驱走蚊虫,赶走疾病。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下面来说一说端午节这天我所经历的事情吧。端午节早上,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奶奶给我系五色线的小动作惊醒。奶奶还在我的书包上系了个香包,希望我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起床之后爷爷给我剥了两个粽子,拿了一个鸡蛋,笑眯眯地让我吃,我知道吃粽子和鸡蛋有好的寓意,于是就大口吃起来,糯米绵软,红枣香甜,鸡蛋是咸的,蛋黄黄的流油,香喷喷的,吃完走出门,我发现我家大门口放着两把艾叶,离很远就可以闻到艾叶的味道,有了它,蚊虫就不会再进我家门了。

端午节我纪念了爱国诗人屈原,又了解到了端午节的习俗,还吃到了好吃的粽子,这个节日我过得好快乐。

端午节来历作文2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节,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大家是不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我就告诉大家吧!

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这样的。

我过端午节那天,南方会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比赛……北方则会去踏青。

请大家记住这个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先辈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篇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咱们国家很早就有过端午的习惯。

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午,我们一家人围座在桌子前,拿出做好的粽子摆在桌子上。粽子有猪肉馅的、有红枣馅的、有豆沙馅的、还有的是火腿粽。粽子飘着香味,馋的我直流口水。

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子绿色的外衣,白白胖胖的`糯米团子像一个个洁白的雪球,把粽子切成两半,露出诱人的肉馅,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糯,满口留香,真是人间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们就看起了龙舟比赛,每个龙舟队十多个人同心协力,用船桨用力向水里划去,激起一阵阵浪花,真是热闹非凡!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又有趣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400字 篇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起源的吗?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传说,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楚国人很有学问,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王身边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可是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都城被敌人占领,百信遭难,悲愤极了。于是便在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了。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出来寻找屈原的尸体,可就是找不到,后来人们害怕鱼儿把屈原的尸体吃了,便用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所以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从此以后人们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听了这个端午节的来历后,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特别感动呢?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所以,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 篇7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话,大致有南,北之分。另外,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的种类,也有南,北之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因为是周日,所以妈妈在家也忙着包粽子。准备了很多材料,最主要的是粽叶、糯米,还有不同种类的“馅”,有蜜枣、豆沙、红豆、鲜肉、花生米,最后就是扎粽叶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