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大学生关于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正文

《大学生关于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

时间:

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如果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精神力量的源泉,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学生关于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 篇1

如何帮,就是我在驻村时遇到的一大问题。送上一袋米、一桶油,或者给几百元钱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贫困户的生活负担和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而这种输血式扶贫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策。要想帮助贫困户彻底走出困境,就必须帮助他们做些根本的事情,出主意,找对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有真心实意,带着感情,制定对策,精准帮扶才是保障。例如对于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贫困的困难户,首先要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民政相关救助,帮助其先渡过难关,再为其量体裁衣,摸清打算,针对性地找出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子;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除了帮助他们落实低保政策以外,还要帮助他们的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以小养老解决家庭贫困。闭门造车并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时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支持贫困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成为带动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积极组织农村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在本地城乡从事二、三产业,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新阶段的扶贫不再是以金钱、食物等方式开展扶贫,而是转向了以文化扶贫、政策扶贫的转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使贫困农民能够自养,从而才能真正脱贫。

扶贫帮付,是一项爱心工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做好了资料档案的健全、入户改善户容户貌、过年过节慰问,那都只是解一饥,但不能解百饱。因此,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户干点实事,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既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的初衷,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心得 篇2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要一起打,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面对新冠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要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紧盯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好防止返贫工作,想方设法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同时,抓好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限度降低疫情影响,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针对当前疫情可控向好的态势,各地要全面抓好脱贫攻坚收官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面出列、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把最关键的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担子挑起来,对已脱贫贫困户实行适时检测、持续关注,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能够稳定脱贫,对未脱贫贫困户、不稳定户、边缘户按照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劳务输出、异地就业帮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打牢全民奔小康基础。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在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还存在的短板不足和困难问题,这就是当前需要瞄准的靶心、必须攻克的堡垒。接下来,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打赢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 篇3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推进精准扶贫,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农村地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也意味着农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对如此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市档案局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指引,积极推进乡村脱贫攻坚工作。

我作为本单位“一帮一联”的干部,积极参加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在培训中主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方法,扶贫领域廉洁和作风教育,“重精准。强基础”专项行动和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方式等内容。通过培训,我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更多的帮扶政策,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在培训之余,我还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与第一书记和其他工作队员来交流,汲取他们的有效经验,帮助自己从容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当前,我们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以走过场等应付的心态来开展扶贫,必须保质保量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我们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各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精准是我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所以对于我所帮扶的车平村,要实现真脱贫,就要深挖致贫的原因,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所需所求,积极利用本地区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 篇4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疫情来袭,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要抓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战役,在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做好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这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心得 篇5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坚持目标任务不变、安排部署不变、完成时间不变的总要求,积极主动应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针对疫情影响,各级地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着力解决难题,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地方应对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两个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两个工作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推进的作用,把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措施一项项落实到位,千方百计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级扶贫部门和村社区充分发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轻车熟路的优势,掌握防控动态,加强与上级党组织联系,群策群力动脑筋,指导开展疫情摸底、排查与防控工作。按要求对全部贫困户、基层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进行疫情监测,每日向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进行报告。

制定针对贫困群众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强贫困群众应对疫情和脱贫致富的信心。统筹公益性岗位。鼓励增设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展线上专项就业服务行动,应用现代化远程等手段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促进稳定增收,提升脱贫质量。扎实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有劳动能力产业扶贫全覆盖。强化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措施,提高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能力。壮大各地方集体经济,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开展扶贫资金、资产清产核资,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允许资产收益用于救助基金,动员组织开展防止返贫致贫自愿服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挑战,但无论如何,这场硬仗必须要打、必须全胜。

脱贫攻坚特别节目的观后感 篇6

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号召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量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目前看,脱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我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脱贫攻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无可辩驳的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