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日子日记最新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小月月给家人们分享的当兵的日子日记最新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兵的日子范文 篇1
“枪炮子弹是我们杀敌的重要武器,图画也是我们杀敌的重要武器之一。”(高帆:《黄镇创办〈战场画报〉》,姚中明等主编,北京:出版社,1992)在伟大的民族战争之中,抗日宣传画不仅可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而且还犹如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击溃了敌人的心理防线,起到瓦解、打击敌人的作用。
一、抗战壁画使日军抱头痛哭
在华北敌后,“八路军的建筑物的墙壁上,到处写着抗日口号,画着抗日宣传画。”“这样的标语,和共产军用枪刺杀日本士兵的壁画、还有撕破太阳旗等侮辱日军的过分的东西,满墙都是。”(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这是日军士兵对八路军抗战壁画的描述。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醒目的大幅抗战壁画。在村庄的墙壁上,贴的是手持钢枪、大刀的子弟兵和民兵的英雄形象,很有战斗性。”(《聂荣臻回忆录: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大事记》,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抗战壁画在华北敌后根据地是十分普遍的。
晋冀鲁豫边区的美术工作者张富忱,擅长绘画,尤其是绘制宣传画的技巧很高,在普及墙画创作方面成绩突出。他就地取材,较早创造了五彩颜料,利用石灰、红土、槐豆水、蓝靛水等简单的颜料,画遍他所到过的大小村庄,不仅宣传鼓舞了群众,而且还为瓦解日军、争取伪军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他在鲁西观城史楼一家地主的砖墙上画的《家族在哭泣》,描绘了日本兵家属悲痛哭泣,盼望远在中国战场的儿子、丈夫或父亲早归故乡的悲惨场面。形象逼真,感染力强。参加“扫荡”的日军士兵看到后,竟然都纷纷跪在画前失声痛哭,日军军官用指挥刀赶都赶不走(《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
这些抗战壁画,使日本侵略者感到十分头疼。八路军美术工作者夜晚进入敌占区绘制的壁画,“敌人在天明后发现了我们留下的传单、标语、壁画,有的气得暴跳如雷,有的惊得目瞪口呆,急忙下令把标语壁画涂抹干净。”(王邦彦:《我们在太行山上――晋察冀美术活动片断》,北京:出版社,1988年)日伪当局组织的“宣抚班”,其“宣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把八路军的标语和宣传壁画涂掉,或者撕下来,换上日军宣传的所谓“大东亚圣战”、“建设王道乐土”等内容的标语和宣传画,企图抵消八路军的抗日宣传壁画的作用。可是,当敌人离开村庄后,美术战士们就用白灰将敌人的画涂掉,画上抗日壁画。就这样,他们与敌人周旋中,在墙壁上涂涂、画画,周而复始,演绎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绘画战”。
二、抗战漫画使日军神情沮丧
耿西在《刺在敌人心脏的“宣传攻势”》一文中记载,大街上日军横街扯过的一幅布标语,“夜晚被偷换了,换上了一幅漫画,画的就是那几天这街上发生的事情,一个青年‘太君’自杀了。他的老婆从日本来看了他,向他哭诉了日本军阀财阀对出征家属的虐待。就在当天会晤的晚上,双方自杀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漫画上画出来了的。漫画的作者虽然不是艺术家,但是却有这样大的力量,街上的老百姓亲眼看见,去取那布标语的日本士兵,是低着头,不敢往上看的,痛心地沉重地把它撕了下来。”(耿西:《刺在敌人心脏的“宣传攻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这幅漫画的作者当然是八路军业余美术工作者,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在与日本进行美术宣传战。
无独有偶,据原新四军战士林植夫讲述:民国二十九年的春天,我布置了一个用三色印的极其漂亮的传单,一大张木刻画,画满了樱花,花下有一对青年男女对坐饮酒赏花,上面简单地写几句激动情感的日语,乘着日本的樱花节到来,把它散出去,并派人去察看情形,有一张贴在宝堰敌人据点的墙上,据报:敌军士兵围着传单看,议论纷纷,面上都露出悲伤的神气,其中有一个更垂头丧气跑到江边坐在地下,面对着江水独自发呆,可见我们的对敌宣传是有效力的(林植夫遗稿,《我在新四军的亲历和见闻》)。抗战漫画可以说触动了敌军的软肋,使其神情沮丧,寝食难安。
三、反战画使日军军心涣散
为了配合政治攻势,八路军美术工作者制作了大量的反战宣传画(招贴画),有些是直接面向日军官兵的,并配上日文说明,便于日本官兵能看得懂内容。“往往敌人在被包围穷困时,拼死抗拒,不肯缴械,这都是因历来战争上残酷报复虐杀的诸种行为给予作战士兵以很深印象。但我们这次抗战是堂堂正义之战,我们反对虐杀俘虏,要给来自田间或工场中而被日本军阀所驱使着的日本士兵以最深刻的认识。”(黄远林:《百年漫画》〈上卷〉,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日本官兵从反战宣传画中了解到我军的俘虏政策,也知晓了日军内部的腐败,从而在其心理防线上打开了缺口,使其军心涣散,斗志全无。
例如,有一幅反战宣传画是这样画的:画中有一轮明月,月亮中是一位日本妇女,月亮下是一座孤零零的碉堡。碉堡上有一个日本士兵在站岗,旁边写着一行日文:“你从月亮中可以望见你心爱的娇妻,她也能从月亮中看到你。”虽没有直接反战话语,但令人浮想联翩,思乡情浓。又如:《战争是痛苦的》反战宣传画上用日文写道:“寒冷的夜晚,痛苦的战争。停止战争,回到本国去吧!回到老人和孩子身边,我们是为谁而战啊!是为了喂肥资产阶级和军阀,不是为了我们工人。资产阶级和军阀爱好战争,工人、农民不要战争。”这些反战宣传画努力将有良知的日军士兵拉到与我军相近的立场上,无形中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力量。日军看到这些画后,受到强烈震撼,从而丧失战斗力。当时日军士兵泽昌利在他所写的回忆录中说:“这种反战招贴画的印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招贴画的影响下,对捉到的八路军俘虏。到了夜里,我给他们松了绑,我假装睡着,俘虏就偷偷地逃走了,我却假装不知道而任他逃去。这种事,不只两三次。”(【日】泽昌利著,鞠克兴译:《八路军的反战宣传》,《山西档案》,1996年第2期)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对它倍加喜爱。我军利用樱花节的契机,给日军士兵送去画有樱花的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许多日军士兵看后悲伤不已,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此外,利用日本的传统节日如桃花节、端午节,春、夏、秋、冬四祭,孟兰盆节等,给日本士兵送去装有反战宣传画的“礼物”,写上倾诉父母对儿子的牵念、诉说儿女们的活泼可爱、家中祖坟早已无人打扫,痛斥法西斯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日军士兵思念家乡的情愫无法自抑,战斗意志消退。日军士兵喜欢看这样的反战宣传画,“他们的官长则非常之害怕,而不许士兵看。但是,官长尽管禁止,士兵仍是要偷看,有的还把我们的宣传品藏了起来。”据原新四军战士林植夫回忆,有一次,六团在苏南被敌人包围了,冲不出去,敌军愈逼愈近,只有一座桥,桥头又给敌军的机关枪封锁了,情势危急万分。“那位敌工股长叫大家把传单拿出来用石块包了,当手榴弹乱丢过去,其结果,敌军官长怕士兵看到我们的传单,赶紧命令士兵后退,我们却乘此冲出去了。第二天,敌人还不敢来打扫战场呢?”
四、连续画使华北日酋震恐
晋察冀军区的古塞在1942年创作的连续漫画《“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真相》,在敌人中间产生着难以想象的反响,竟使华北敌酋震惊,并贴出告示,用高价悬赏购买作者的人头。
1942年,为了反击敌人所谓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唤起民众,团结抗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决定用漫画的形式,戳穿敌人的阴谋。这项任务交给了年轻的美术工作者古塞。为了启发古塞的思路,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潘自力和《子弟兵》总编丘岗都找到古塞,详细讲述了当前的对敌斗争形势和画好这幅画的意义。他们还拿出敌人用来麻痹民众的各种宣传品(包括图画)给古塞看,共同磋商这幅画应该怎么画,主题要着重抓住“戳穿”两个字,并耐心地勾勒出一些细节,这使古塞思路大为开阔,很快便草拟出漫画的轮廓及四段文字说明。潘自力和丘岗又亲自修改了草图和文稿。之后古塞又用了几天时间精心绘制,再经过子弟兵报社的一些编辑观摩,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呈请军区党委审定,才定稿。这幅漫画组画《“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真相》,极富夸张,尖锐地揭露了日寇“建设华北完成东北战争”、“剿灭肃正思想”、“确保农产降低物价”、“革新生活安定民主”的本来面目,以触目惊心、一针见血的画面予人以警醒。在《子弟兵》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刊载,之后又通过地下工作队,在敌占区广为散发,处处张贴,致使日军军心涣散,华北日军司令长官极为惊恐。
五、宣传画使伪军弃暗投明
在汉奸队伍里,有些人并不是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毕竟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有着同根同祖、同文同种的简朴民族情感。八路军经常印刷一些譬如岳飞精忠报国、直捣黄龙以及岳母刺字的图像,并在岳飞像下印有这样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还印刷关羽“身在曹营,夜读《春秋》,心存汉室”的图像,并在关羽像下印有对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勿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岳飞、关羽的震慑力,使许多汉奸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投诚或反正起义,很多成为我军在日军内部的“线人”。漫画《留后路》中的伪军,面对八路军和老百姓朝天放枪,在他的身后是太阳照耀下的一条宽阔的道路,上写“后路”二字,十分醒目。《五路军走哪一条路?》传单中画着一个伪军徘徊在歧途中,一边画着为日本鬼子所高兴的反人民的道路,一边画着为日本鬼子所担心和怒目而视的共同坚持敌后抗战的道路。这幅作品对教育一时走入迷途的伪军起了很大教育的作用。
当兵的日子范文 篇2
发现妻子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后,丁国兵将10公斤汽油泼在情敌家里,并引火点燃,造成一人死亡、二人重伤、一人轻伤及情敌家的房屋、物品部分损毁。6月29日,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丁国兵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3 年初,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丁国兵,发现妻子王某某与同村村民彭洪财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即多次与彭洪财发生争执。在一次争执中,彭洪财将丁国兵砍伤。经组织调解,当年3月28日,丁国兵与彭洪财达成协议,内容为“彭洪财赔偿丁国兵医药费,并不得再与王某某有任何联系。”而此后彭洪财与王某某仍多次暗中往来。 2004年8月19日上午8时许,丁国兵在仙桃市西流河镇下查埠市场卖鱼时,其子丁某告诉丁国兵说母亲与彭洪财在前面一早餐店吃早点,丁国兵当即到早餐店打了彭洪财两嘴巴,后被人劝阻,彭洪财乘机逃走。当丁国兵继续到集市卖鱼时,其子丁某跑来哭诉说母亲怪他乱说话,还打了他,并说只要丁国兵不在家,彭、王二人就在一起。丁国兵即冲到彭洪财家里,没有找到彭,丁国兵踢坏彭家大门,并将其厨柜内碗碟砸坏。回家与妻子王某某打骂后,丁国兵买了近十公斤汽油来到彭家,将汽油分别泼洒在彭家的堂屋、卧室内,彭洪财的母亲王想珍欲上前阻止时,丁国兵拿出打火机点燃丢在地上,引起房间内物品燃烧。王想珍身上亦着火,丁国兵将王想珍拖出屋外时,将自己身上沾的汽油引燃。邻居彭江林、刘国发赶来救火时被烧成重伤,姚菊美被烧成轻伤。王想珍经抢救无效死亡。
汉江中院认为,被告人丁国兵因其妻与彭洪财有不正当两性关系而心生不满,为泄愤报复,准备了汽油,选择在彭家泼洒汽油的方法放火,其熟悉放火地点的环境状况,明知彭家位于较密集的居民区,在彭家放火可能危及彭家周围住房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为达到泄愤报复的目的,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持放任态度,故在主观上,被告人丁国兵具有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财产的故意,客观上亦造成了一人死亡、二人重伤、一人轻伤及彭家房屋、物品部分损毁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构成放火罪。鉴于被害人彭洪财在引起本案发生的起因方面存在重大过错,对被告人丁国兵酌情从轻处罚,法院遂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邢宜亭
当兵的日子范文 篇3
之后.张自忠令第59军和第38师进驻龚家畈一带集结待命,李品仙令第84军的第173师和174师进驻高坡一带,监视洋梓镇日军动向。张自忠总部及直属部队进驻张家集.其第77军第132师王长海部进驻张家集以东地区,负责确保总部左翼的安全,监视随县日军的行动.第59军黄维纲第38师确保总部右翼的安全。
各部到达指定地区以后.决定12月上旬开始攻击。
在冬季攻势中。张自忠决定第33集团军先攻下罗家陡坡、万水寨两个日军据点.然后向黄家集日军第13师团师团部攻击,尔后进击董桥.切断钟祥、洋梓镇两地日军的退路.把第13师团歼灭在董桥附近.达到目的后继续向京山、汉口挺进。其中,攻打罗家陡坡、万水寨两个据点。以第38师为主攻。
第38师师长黄维纲接到作战命令后.召集全师排以上干部进行动员.宣布由张文海第112团主攻罗家陡坡.进行夜袭.限拂晓前拿下敌阵地。并向黄家集推进;杨千三第113团佯攻万水寨.牵制该地敌军,掩护主攻部队左翼的安全;以第114团第3营攻击黄家集至洋梓公路上的敌联络据点观头山阵地。阻挠日军黄家集、洋梓之间的交通,掩护主攻部队右翼的安全。
这时栾升堂刚接任第114团第3营营长.没想到就被师长点了将。他平时虎头虎脑的,打仗却很有办法。手下平时见着他,调皮的兵就学着戏文里那样大喊一声:“升堂”。这栾升堂也不生气。他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父母起的。父母本是希望儿子将来当官去光宗耀祖.起了这么个名字,希望他至少当个可以喊“升堂”的县令。可这年头没后台、没背景,哪有什么官可当?没门路了,他投了军,厮打几年下来竟然混上营长,好歹了了父母的一桩心愿。
这次.栾升堂在师长那里当面接受攻击观头山任务后,决定好好打好这一仗.一则自己立功,二则给团长樊仑山撑撑脸面。
在从师部回来的路上。他就盘算好了.以第7连为攻击队.攻击观头山鬼子的连据点:第8连派一个加强排阻挡通往黄家集方面之敌:第9连派一个排防范洋梓增援之敌:营部则随同第7连前进。每连挑选5名勇敢机智的老兵.与营部传令兵组成指挥班。
到达营部后.他就召开连长会。在会上,宣布说:“这次攻击观头山是夜袭.夜间联络以传送命令为主,信号枪联络为辅。”说罢,他觉得声音不够洪亮.把嗓门提更高了些:“这次作战,我营参战官兵计470多人.一定要全力以赴。不拿下鬼子据点。不准下来!”
但要拿下这个鬼子据点并非易事。观头山是日军一个连据点,筑有两道战壕、一道铁丝网和一道鹿砦.此外还有机枪掩体。当夜10时左右.栾升堂带着第7连及临时组成的破坏组走在前头。部队经过夜战训练.全营行进中完全没一点儿声响。破坏组先破坏了鹿砦,打开了攻击阵地的缺口.但在破坏铁丝网时,撞响了鬼子设置的警铃,被鬼子发觉了。栾升堂当即下令:“第7连冲上去.以猛烈的火力射攻敌人。”
第7连一开火.后面的几个连也赶了上来。全营把观头山团团围住.以炽盛的火力对着鬼子营房射击。这些鬼子在大冬天的还脱了衣服睡觉.听到枪声.有的来不及穿上衣.有的顾不得穿裤子.披上毛毯就跑入阵地.双方展开激战.
全营士气很旺盛.前面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马上冲上去。冬天的午夜寒气袭人.鬼子半赤身披着大衣、毛毯作战,混身冻麻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他们支撑不住了,夺路奔逃,双方发生了肉搏战。这肉搏战.第3营官兵倒占了不少的便宜.鬼子身材矮小.拼刺刀手总比我军短了一截.因此吃尽了苦头。
攻山战是夜间11时半打响的.到了次日凌晨1点多钟.战斗全部结束。
鬼子弃尸40多具.受伤20多人。第3营拿下了观头山。但全营也伤亡士兵70多人.第7连连长王茂生受重伤.中尉叶排长阵亡.少尉排长王宝玉和机枪连中尉排长张培德等受伤。少尉排长吴风阁表现突出.受伤不退.栾升堂当场令他代行连长职务。
占领观头山以后.他们没有休息,立即整修工事,防备敌人反扑。
第二天上午8时许.日军步、炮联合部队约2000人.附有榴弹炮4门.在3架飞机的掩护下向观头山发动了反攻。日军先以炮火和飞机轰炸阵地.约半小时后,步兵才发起攻击。栾升堂与鬼子打过好几仗了,早已摸清了鬼子的规律。在敌炮兵轰炸时.他和官兵们躲在反斜面阵地上修好的工事内.减少伤亡.只派少数监视哨监视鬼子步兵。鬼子步兵发起攻击了。等他们接近到阵地前六七百米时.官兵迅速进入阵地:等他们接近阵地前400米以内时.轻重机枪、迫击炮一齐猛烈射击:等到他们接近到200米以内时,步枪也开始射击。因为第3营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日军第一次攻击很快就被打退了。栾升堂命令:“各连留下监视哨.其余迅速撤至反斜面阵地,准备再战。”
果然不久.日军的炮火又开始轰击了,飞机也在上空助战。这一次日军轰炸和炮击了约40分钟.步兵又第二次冲击了。第3营修补好的工事被鬼子的大炮和飞机炸弹炸毁不少.但当鬼子冲上来时.官兵利用弹坑作掩体.发挥交叉火力,尽力打杀鬼子。
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敌兵又被打退了。
下午2时许.日军又发动了第三次攻击。
这一次攻击.鬼子的劲头不如前两次了。第3营官兵则乘战胜余威越战越勇。下午4时许,又把鬼子打得狼狈地退了回去。第9连连长吴士杰阵亡.栾升堂下令由该连中尉排长谷在德代行连长之职。
打退敌人以后.栾升堂令第9连在观头山左翼高山上占领阵地.说:“你们在那里构筑工事.加强防守,准备再战。”
“我们呢?”第7连连长吴凤阁问。
“还是在原地作战.不过一定要守住!”栾升堂说.并且还学着团长平时那样挥了一下手臂.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然后.他自己带着预备队、机枪连(缺一个排)和营指挥所在第7连的右后方高山上占领阵地.构筑工事,掩护第7连右翼的安全。
这一天下来.晚上,栾升堂一盘算全营打死打伤鬼子300多人.但自己也阵亡连长一员.受伤排长两员、伤亡士兵90多人,他有点心疼了,自我安慰说:“还好,一个赚了仨。”
半夜时分.黄师长亲自打来了电话,表扬栾升堂说:“好!你们守住了观头山.有力地掩护了主力的进攻。”
第三天凌晨,日军由洋梓、黄家集两地抽调步、炮联合部队数千
人向观头山阵地发起攻击。这次.他们是下了狠心.也下了大本钱.三面包围,派3架飞机助战。炮兵发射的炮弹和飞机投下来的炸弹比前一次多得多.简直像天上的蝗虫。栾升堂率领第3营官兵仍同昨天一样,先在阵地中隐蔽。然后再上阵搏杀。但经过两天的拼杀.栾升堂认为自己的力量不足.向上级要求每连增加了3挺轻机枪.师长派运输兵送上火线.并且还带来了不少的弹药。栾升堂说:“有了弹药和好枪,就有了胜利的信心。”他亲手打了收条。
这次保卫阵地,栾升堂采取的就是一个办法;近战。当鬼子接近阵地前400米以内.官兵们才开火,用交叉火网杀敌。一个上午下来,整个观头山上战火弥漫.敌尸成片。全营轻伤号一律不下火线.多数坚持战斗.右手受伤不能打枪,就为战友们裹伤,为班里送子弹:当鬼子攻到近距离时。他们左手拿着手榴弹.用牙齿咬开保险盖,交给战友:“快速投掷!”
正激战时.突然师部转来了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的指示:“从本集团军这两天的战斗情况看来.以栾升堂第3营所受的压力最大。我已下命令攻击敌人的几处阵地.调敌人回师守巢.以减轻栾营的负担。告诉栾升堂要坚决守住阵地,不能丢失。”
栾升堂没想到自己被总司令重视了.撂下电话就马上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各连官兵:总司令都来电话了!大家更感振奋,越打越有劲。越杀越勇敢。下午3时左右。终于打退了鬼子最后一次进攻。
晚上.栾升堂在战壕里一盘算.第三天全营共打死打伤日军800多人.阵地上的敌尸又有300多具。但自己第8连刘连长阵亡,两名排长受重伤.士兵伤亡人数还是90多人。这次栾升堂没有心疼了,说:“一个换九个,打吧!看你小日本有没有这么多人来让我们中国人打!”然后.他命令第8连中尉排长王忠文代行连长职务.会同第7连固守观头山阵地.由王忠文统一指挥。重机枪连中尉排长张培德受伤不退,令他率领全排配合第7连守住观头山。
这时全营经过3天激战.已伤亡过半.虽然士气旺盛.但个个已是疲劳极了。栾升堂考虑观头山是一个制高点.敌人必将继续攻夺.于是决定让副营长丁庆雪去团部求援。
第四日拂晓。增援的第5连连长孙金图率全连赶来了.栾升堂令其闻庭山排增援观头山.其余两个排作为营预备队机动使用。
上午9时许.日军由洋梓方面出动1000多人又向观头山攻击。但鬼子少了,800多人是伪军。原来张总司令“调兵”见效了.主力向日军发起攻击后.日军的兵力分散了,攻击观头山之敌减少了。全营官兵更加有信心了。这时尽管多数人用绑带缠着脑袋,胸前吊着受伤手臂,但个个昂着头说:“营长,你放心,我们坚决地消灭来犯之敌。”
这一天的战斗时间短多了.只4个多小时便结束了战斗.共打死打伤敌兵170多名。
这观头山在黄家集、洋梓之间,直接卡住两地交通.使得两地的日军不能相互支援.因此日军是非拔去这颗钉子不可.否则就处处被动。因此他们第五天又继续来攻打了。
但是。从第五天开始.日军变换了打法,只是不停地炮击.有时飞机飞来轰炸.但步兵却没有发起攻击。第六天和第七天。他们突然疯了似的.不分白天黑夜都发动进攻.每次进攻的兵力不过五六百人,最多不超过800人。
原来.他们是想把守军折腾得疲惫倒地,再寻战机夺回观头山。但栾升堂带着官兵们像吃了石头似的,怎么打,怎么都有劲儿,敌兵始终得逞不了。
尽管这边第3营打得很英勇.但那边第33集团军主力屡攻洋梓不下,不得不与日军形成了对峙。
当兵的日子范文 篇4
继父出招,请记者写“家丑”
刘慧兵是个美丽纯洁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后来一连串不幸的遭遇,她对人待物也不会出现那么大的“偏差”。1977年出生在湖南益阳市襄溪的刘慧兵在满周岁时,生父就因病去世了,是母亲和继父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1995年,18岁的刘慧兵和木材公司职工李某一见钟情陷入了爱河。
就是这场恋爱几乎让涉世之初的刘慧兵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和李某热恋了几个月的刘慧兵偶然发现,李某在和她拍拖的同时,又和另外两个少女拍拖。刘慧兵向李某提出警告,可李某却大言不惭地说:“多交个女友多一份选择,我已经准备和另一个女教师同居试婚了。”
刘慧兵又羞又气,她没想到,她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他了,他为什么还这么花心。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同年11月,情绪失控的刘慧兵在街上悦来餐馆将硫酸泼向李某,同时殃及了用餐的另外一男一女。出了一口恶气的刘慧兵随后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1996年4月,县法院作出判决:刘慧兵因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刘慧兵本以为自己是正义之举,可法律的判决却有如当头一棒,令她迷茫困惑愤懑,她甚至怀疑是李某卖通了法官来陷害她的。对此她的抵触情绪很大,不吃不喝,还将头往墙上撞,想一死了之。
见到女儿绝望情形,刘慧兵的母亲邓方继父张浩之都为之痛心不已。时光荏苒,2001年10月10晚,担心女儿成疾的刘慧兵的母亲邓方,因心肌梗塞猝死,而此时距刘慧兵减刑出狱只有半年时间了,邓方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女儿出狱的那一天。张浩之强忍悲痛请政府干部出面从监狱接刘慧兵回家奔丧。
刘慧兵回到家里见到母亲的灵柩才如梦初醒,她歇斯底里地大哭,并往灵柩上撞,在同行女狱警强拽下才没受重伤,但已是头破血流。由于邓方死得匆忙,张浩之只得和亲友合谋伪造了邓方的遗嘱:“你妈说了,如果你还轻生,她死了也不会原谅你……”刘慧兵看了妈妈的遗嘱,虽然冷静了些,但张浩之察觉到,刘慧兵自始自终眼里燃烧着怒火,张浩之好不担心。
2002年2月,刘慧兵期满释放,回到家里。张浩之以为女儿经过这次挫折,会变得平和起来。哪知经过牢狱之灾和丧母之痛的刘慧兵,心性已严重扭曲,她又走上了一个极端,她把一切的不幸都归结于男友李某,她天天在街头寻找李某,得知李某为避开她到广东打工去了,她也于2002年4月孤身南下广东,并说不报此仇誓不还乡。张浩之生怕刘慧兵一时冲动又做出傻事来。经过一再劝说但收效甚微,到后来连联系都联系不上了,张浩之天天冥思苦想如何教女儿解开这个疙瘩。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何不把这些变故的前前后后写出来,让女儿好好反省?在白纸黑字面前,她也许才看得更清楚,谁是谁非也一目了然!还有邓方对女儿的期望!主意一定,他和继子刘永商量一下,就决定请当地的记者把这一“家丑”写出来公开发表,以唤回“迷失”的女儿。
女儿离家,弄巧成拙好难堪
2002年6月,记者按照张浩之的要求将刘慧兵的故事和情与法的波折跃然纸上,文章最后深情呼唤: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众人对邓方母还女债的心路唏嘘不已。其实张浩之也付出了许多,但他要求记者不把他写进去,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迷失”的女儿早日走出仇视的沼泽,重新过上快乐的生活,不要在痛苦和仇视中迷失了本性。
7月上旬的一天,刘慧兵终于有消息了,她给张浩之打来电话。张浩之又惊又喜,以为刘慧兵是看到了那篇文章开始反思了,他嘱咐女儿在外要多保重。刘慧兵也没多说什么,只说她现在一切都好,和表姐同在东莞一家电子厂做工,她说在明年6月15日张浩之生日她会回来。
2003年6月14日,在张浩之生日的前一天,刘慧兵风尘仆仆地从广东赶回安化,出走近一年的女儿终于回家了,张浩之长舒了一口气,他带女儿来到亡妻坟前,他对女儿说:“你妈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你好好生活,不求你富贵,只求你一生平安幸福……”
看到母亲的坟墓,刘慧兵的伤痛又一次被揭开,她脸色发青,嘴唇哆嗦,痛哭失声:“……妈,我对不起你……都是李某害的呀……女儿一定要讨个公道!……”
见女儿还执迷不悟,张浩之欣慰的心凉了半截,他等女儿平静一些时,严肃地批评她:“你难道还不能抛开那些恩恩怨怨吗……”张浩之望着亡妻的遗像,喃喃自语,他多么想亡妻也能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呀。但那一场变故就使她心力交瘁成永诀,永远也看不到了。
6月16日晚,想到女儿次日一早就要离家返回广东了,张浩之很是放心不下,他让刘永多劝劝她,见她还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不由悲从中来,他跑到房里将刊有“家丑”文章的报纸拿来甩在刘慧兵面前:“你看看!你仔细看看!你娘当初是多么不愿看到你现在的样子呀!你还不吸取教训吗?”
刘慧兵拿起报纸一看顿时惊呆了,原来她此前并没有看到过这篇文章。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边看边流泪,最后竟号啕大哭,“你们!你们在害我呀!呜呜……”刘慧兵哭成泪人儿似的指着张浩之,随即一头往墙上撞过去,说她不想活了,连亲人也揭她的伤疤害她!张浩之茫然无措,失控的刘慧兵情绪十分激动,她说她心情本来就难过,没想到家里人还这样对她。
张浩之解释说,他此举是为了让她早日走出痛苦,刘慧兵马上尖叫起来:“好心?你知不知道我男朋友和他家人看了会怎么对我?!你这是往伤口上撒盐呀!”说家里人不安好心,想拆散她和男友。
围观的众人也嘀咕起来,对刘慧兵表示同情。刘永不再劝妹妹,也反过来责怪张浩之做得不妥。还有人说亏他想得出这种损招!张浩之只能暗暗叫苦。
亲友安慰了刘慧兵半夜,才让刘慧兵情绪稳定下来,但次日一早她就不辞而别了。
紧急劝慰,受屈继父三下广东心谁懂
好事变成了坏事,最忧心如焚的莫过于张浩之了,两天之间,他的头发全白了,6月17日刘慧兵不辞而别后,一夜失眠让张浩之的老毛病又犯了,卧床不起的他让刘永马上开了车去追,他一直等消息,中午时分刘永回来了,说刘慧兵执意要回广东。张浩之急得老泪纵横。
卧病在床的两天,他一直不忘打听刘慧兵的情况。6月19日上午,得知刘慧兵已回东莞上班,他才安心了些,病才慢慢好起来,可他的心却越来越沉重。
他一次次打通刘慧兵厂里的电话。刘慧兵一直没来接电话,后来刘慧兵的表姐来接了,但也是不太高兴地说:“慧兵现在天天哭泣,他男友劝也劝不住,真怕她干出傻事来……”
听完,张浩之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他想叫刘永等人打电话劝劝刘慧兵,但他们都在心里怨他,他也不便说太多,只好决定亲自去东莞劝慰女儿。
6月21日,张浩之没有告诉任何人,就怀揣几百元钱从低庄火车站坐上去东莞的火车,他舍不得花钱,坐的是硬座,身子骨痛,他就将备好的棉衣垫在座位上。他另外带了一个包裹,里面是刘慧兵爱吃的香菇盐笋等土特产,另外,他把刊有“家丑”文章的报刊也带在了身上,他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泪也流了一次又一次,张浩之好不容易到了刘慧兵所在的厂,却吃了闭门羹,刘慧兵不见他。电子厂门外,张浩之一遍一遍地向保安求情,求保发让他进去见女儿一面,保安无奈地摇摇头:“连女儿都不认爹了,我能帮你忙吗。”张浩之只得暂时住在电子厂旁边的旅社里,一住下来,张浩之又给刘慧兵打电话,宿舍里的打工妹告诉刘慧兵,刘慧兵走过来却将话筒挂了,刘慧兵的表姐在电话里说他:“你年纪大了,还是马上回家吧。”后来也干脆不接他的电话了。
张浩之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一次次他想硬起心肠,但想到可怜的女儿和亡妻的眼神,他心中最柔软的东西又被触动了。
那时正是广东最热的天气,他被晒得头晕目眩,为了见女儿一面,他顾不得中暑的危险了。日子一天天过去,第八天,他终于见女儿和同伴出厂了。但刘慧兵一眼发现倚在门外的他,立即缩回脚,一脸惊讶,旋即一言不发往厂里走。
张浩之叫着“慧兵”想往里走,被保安拦住了,这时和刘慧兵一起的两个打工妹走过来说:“慧兵说了,她没空,要你早些回家。”张浩之知道女儿还不肯原谅他,但见女儿虽然消瘦但无大碍,他也放心大半,他将带来的土特产托两个打工妹妹捎给刘慧兵,又在厂门外呆了半个小时,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回到襄溪,张浩之还日思夜想着女儿,这样忐忑了两个月,8月中旬,他又一次前往东莞。
刘慧兵听说他又到了东莞,又是孤身一人顶着酷暑前来看她,也有些于心不忍了,她知道继父省吃俭用来一次广东不容易。但继父公开“家丑”的方式太伤她的心了,她还是接受不了。不过,她还是和继父通了电话,她说她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也不要他承担责任。听到这番话,张浩之忍不住痛哭:“慧兵呀,你以为爸是怕你给家里添负担吗,即便你真犯下错,爸就是倾家荡产也会为你赎罪……爸是不忍心看你还生活在痛苦之中呀……”
这番肺腑之言让刘慧兵冷冰的心深受震动,她的泪珠扑簌而下。当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她在厂门口和张浩之见面了,并带张浩之到她生产车间和宿舍食堂都看了,然后送他出来:“我是大人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今后你就不要来了。”
可每当想提及公开“家丑”的事时,都被女儿岔开话题,女儿的冰冷让张浩之有些怅然若失,但他还是很高兴,毕竟女儿不再拒他于千里之外了。
尽管一些亲友和邻居得知张浩之的行动说他热脸贴个冷屁股自讨没趣,张浩之却依然故我,定期给女儿打电话,这让他的两个亲儿子也有些看不过去了,劝他“别去攀这个女儿了”,说他们养得起他,并要父亲不要指望继女养他。张浩之只有苦苦一笑,他的心意他们都不明白。
又过了三个多月,隆冬时节,张浩之不顾严寒张罗着又要去东莞看女儿。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向女儿解释清楚,不然心里总是不放心。
2004年1月13日上午,张浩之在东莞找到女儿的男友,此前他已多次和女儿男友通了电话,并对男友作了详细了解,还陆续透露了女儿的一些情况。他恳求女儿的男友帮忙出面解除女儿心中的疙瘩,还把请记者写“家丑”教女的前前后后都说了,刘慧兵男友看了文章,耸然动容,后来真诚地说:“伯父,你放心,看了听了这件事,并没有降低我对慧兵的评价,反而让我觉得更应该好好珍惜爱护慧兵……”
次日,刘慧兵男友约了刘慧兵,一起请张浩之吃饭。男友开诚布公地对刘慧兵说:“其实,你这件事我也听人说过一些,但不全面,直到看了写这篇文章和伯父的详细介绍,才让我认识了一个敢爱敢恨纯真无瑕的你……今天,我正式当着伯父的面向你求婚,嫁给我吧。”
当兵的日子 篇5
“八一”,在我们心中是一个神圣而又终生难忘的日子,是我们当兵的人一辈子的节日,每当临近这个日子,我们都会脉动加快,连翩浮想。
军旅,是我们经历的值得自豪和终生难忘的岁月,它承载着我们的光荣自豪与梦想,它是我们一生享用的宝贵财富和吃不尽的精神食粮。它与我们的一生乃至生命都紧紧相连,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每当想起它,常常会令我们豪情勃发,热血喷张!
战友,这是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绘清楚的词语,它蕴藏的涵义用任何仪器都难以测量。曾为战友,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机缘,是值得我们用生命来珍惜、珍存的情谊,是我们拥有的最昂贵的宝藏!
珍惜战友之情,应该是我们当兵的人的必修课程,是我们人生的历练和修养。在这个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战友情犹如浩瀚天宇的星辰,永远闪烁,永远放光!
复转军人(或称老转),这是我们人生一个阶段的标记,是我们军旅生涯的延续,也是我们开始人生新阶段的基础,在这个坚实的台阶上,我们要奋力攀登,我们创造辉煌!
同为一个单位,这是我们缘分的平方!缘分无价,相识相知难得,我们的目标相同,我们的事业一样,我们要一如既往,把我们过去的光荣传统发扬,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规守纪,有任务就担,遇困难就上,敢打硬仗,我们要继续有作为、有担当,为河南的工业经济发展,为我们的中原崛起,勤奋工作,放热发光,继续奉献我们的热情、心血与智商。我们不仅要为__x的建设出力,更要为工信厅的形象描彩添光,要让__x成为省政府具有“公信力”机构,形象好,名声响。
今天聚会,真是个好日子!729(农历是629,7是齐起),让我们齐心、齐愿、齐力、齐进步!愿我们情谊久久、互相给力久久、事业久久、康健久久!
战友们!我们昨天是战友,今天是战友,明天仍然是战友,我们永远是战友!
当兵的日子范文 篇6
2008年10月14日,两支分队登上了黑瞎子岛,从此,被一条狭窄的抚远水道阻隔了79年的黑瞎子岛部分领土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该岛回归两年多来,一直处于边防部队的管理之中,岛上除了驻军没有居民,不通客车。黑瞎子岛面积广阔,地势低洼,岛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多样性保存完好,是极具代表性的寒带黑土湿地。
生命中有了登岛的历史,
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部队接防之后,在一个荒无人烟、天寒地冻、野兽出没的岛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守岛官兵面临着没水没电、没有营房、没有取暖设施的艰难局面,可谓“天当被,地当床,喝江水,吃干粮,草棍蒿杆做筷子,泥浆尘土裹衣裳”。
由于岛上路况极差,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上岛,从登陆点到工地300米的距离,建筑材料运输完全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官兵们手抬肩扛绳子拽,把成吨的钢材、彩钢板、聚氨酯板从船上卸下运到指定地点,他们像蚂蚁筑巢一样,在低洼的沼泽地夯实了两米多高的土方,平整营区场地,从营职干部到列兵,都是每天连续奋战将近20个小时,每天睡觉不超过3个小时,很多人连续半个月睡觉没有脱下过外套,天冷衣单,就把救生衣穿在外面,每个人一天磨烂4副手套,很多搬砖的战士码放着砖块,头一抵砖垛就睡着了。
在那3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个人都在挑战体能和精神的极限。因为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当兵两年遇上了国土回归这样千载难逢的大事,能作为第一批守岛兵登上刚刚回归的国土是莫大的光荣,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汗水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抹上浓重辉煌的一笔。
长达一个月的冬季野外生存过后,2008年11月18日,当保温板房刚刚竣工之时,在岛上奋战了一个月的老兵就要退伍了。老兵们来不及在里面多睡一个囫囵觉,就不得不打点行装,踏上返乡的路。临走前的那几天,每个退伍老兵都不约而同地提前起床,来不及在镜子前照照自己被寒风吹得干燥黝黑的脸,而是悄悄地将自己负责的卫生区认认真真地打扫最后一遍。每个人都想再为连队做点什么,老兵们自发地凑了2300元钱,买了一台洗衣机和三台饮水机捐给连队。留下的是祝愿,带走的是留念。有的老兵装了满满一矿泉水瓶黑土,有的采了芦叶和荻花收集起来,还有的老兵把吃剩的鱼骨头晾干用线穿起来……
老兵下岛之前照例要会一次餐,但一场大雪把送给养的路封了,餐桌上没有新鲜蔬菜。当时老兵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喝一次酒,上岛一个多月了,一次酒都没喝过,可整个连队一滴酒都没有了。每每回想起这些,75分队指导员张洪波都忍不住要泪湿眼眶,没能满足这些老兵的小小愿望,他觉得愧对了弟兄们。
老兵下岛的那天,留下的送离开的,大家说好了不许流泪,在黑瞎子岛这块太阳升起的土地上,大家要昂首阔步下岛,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不知道是谁先发出了抽泣的声音,那么苦的日子里他们没有落泪,走的时候大家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带队的连长哽咽着提议大家唱歌吧,大伙一路走一路唱,没有人上车,大家徒步沿着上岛时曾走过的那条路,一直走到浮桥。十几里的路,唱遍了所有的军歌,最后又一遍一遍地唱起团歌《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用平凡演绎伟大,
用坚守诠释忠诚
驻岛分队的米面粮油菜肉均来自于县城。岛上生态脆弱,土壤平均厚度只有30公分,一锹挖下去便是沙子。两个分队都没有开辟自己的农副业生产区,所有的生活必需和后勤补给均要从岛下采购。每次采买蔬菜都是买很多耐储存的圆葱、白菜、萝卜、土豆、木耳……因为岛被水淹没的时候,只能靠船进出。
春季,大江上流淌着冰排,加之道路泥泞,交通运输不便,巡逻艇下江之前的那段时间,所有进出岛的车都会陷入泥泞之中,岛上司机有时是开着履带式推土机下岛采购。那段时间,岛上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曾经有过几天,官兵只能靠压缩饼干、单兵食品度日,吃得胃里直反酸水。
当被问到最想吃的是什么时,岛上战士们的回答竟然出人意料。很多战士最想喝可乐、吃方便面、锅巴……这些平日里孩子们司空见惯的食品,对生活在艰苦闭塞的岛上的战士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
岛上比吃饭更大的困难是洗澡。战士们在营区里搭建的简易浴室只能夏季使用,到了冬季,分队每人一个月能有一次下岛洗澡的机会就不错了。
更让官兵难以忍受的是生活的寂寞枯燥。尽管配发了地面卫星信号接收器,但每次一刮大风之后,“锅”一刮歪,信号也断了。看不上电视,收听到的全是俄罗斯的广播。很多文体活动因为没有场地和房间而无法开展,官兵们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踢足球。夜晚,岛上一片漆黑,只有远方俄国哈巴罗夫斯克的灯火能让战士们感觉到现代文明的存在。
2010年2月1日,赶在春节之前,黑瞎子岛的国电终于架通了。黑瞎子岛告别了整整一年零三个月照明靠发电的历史。也是在过年之前,上级为每个分队都安装了可以插卡的无绳电话,战士们比过年还要高兴,好多战士给退伍的战友挨个打电话,告诉每个战友他们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地方终于通国电了,岛上可以玩电脑、上军网、看电视、听音乐了……打着打着战士哭了,电话那头的老兵也跟着哭了。 这些普通的官兵,用最平凡的方式演绎着新一代边防军人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
代表祖国迎太阳,
走到哪里都阳光
位于黑龙江30公里处的某部第75分队是祖国最东端的连队,这里树立着祖国版图最东端的界碑。
分队的哨兵每天24小时都要上观察架站岗观察,除了每天例行的观察勤务外,还要记录每天太阳升出地平线的时间。观察勤务登记本上记录着:“2010年6月21日,日出时间2点24分。观察员:杨建飞、谢天喜”。这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杨建飞和谢天喜成为那天祖国最早见到太阳的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当兵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当边防军人的机会不是每个军人都有的,而在祖国的最东极当兵的机会又不是每个边防军人都有的。如果不是来当兵,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来到这片土地上,我非常珍惜把太阳迎进祖国的日子。”上等兵杨建飞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黑瞎子岛一岛分两国,一岛驻两军。岛上中俄两军观察架距离不到4公里,可以说是哨塔对着哨塔,哨兵望着哨兵,每一次站岗,每一次巡逻都是国威、军威的展现。火红的朝阳映照着战士们红彤彤的脸,驻岛分队的战士们从五湖四海来,退伍之后到天南海北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祖国东极当兵,心里永远充满阳光,因为他们都是“迎阳人”,走到哪里
就把心底的那一缕阳光播撒到哪里。
黑瞎子岛生态原始,蚊子多个头大,像雾一样厚,见到人劈头盖天地扑上来,光那阵势就能把人吓出一身鸡皮疙瘩,隔着迷彩服都能叮透。2009年7月光缆施工,官兵们在野外就餐,饭菜一端出来,热气立刻把方圆几十米的“小咬”吸引过来,就像飞蛾扑火似的钻到饭菜里,用手挡都挡不住,没办法,官兵们闭着眼睛往嘴里扒拉。于是战士们创造了这样一句笑话:黑瞎子岛有一道特色菜――“小咬”拌饭。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战士们心里始终充满阳光,笑对艰苦“享受”磨砺。
2009年夏季,整个岛都被洪水淹没了,没有一块干爽的陆地,营区水深都在1米5以上,出入两栋板房不到30米的距离都要坐橡皮艇和冲锋舟。恰巧76分队指导员祝开锋的爱人梁语岩来队,梁语岩是中学老师,俩人本来打算暑假去江南古镇旅游的,可岛被水淹了,加上夏季边境管控任务非常繁重,所以江南水乡游“泡汤”了。
梁语岩来之前,祝开锋反复给她打“预防针”,告诉她多带长衣长裤,可她还是买了两条新裙子,要穿给好久才能一见的丈夫看。那次梁语岩是被战士用冲锋舟推上岛的,虽然有过心理准备,可岛上的荒芜程度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来到岛上之后,正值炎热的盛夏时节,可她根本上没有穿过长袖T恤、牛仔裤以外的衣服。
梁语岩真受不了岛上的苦,战士们却七嘴八舌地来安慰她。一个说,嫂子这次没去旅游没什么可惜的,出去机会有的是,岛上涨大水可是头一回见吧,我们架起来的板房不就是湘西古城的吊脚楼吗?上岛就相当于去凤凰旅游了。另一个说,那算什么呀?咱们出门就划船,那不跟水城威尼斯差不多吗?嫂子来队还相当于去了一趟欧洲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梁语岩逗笑了。
战士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以乐观的精神,在艰苦寂寞、枯燥乏味的守岛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语录。一周之后,梁语岩依依不舍地走了,她答应下次来的时候还会带更多好吃的,回到学校她要把岛上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