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尊敬老人演讲稿优秀9篇正文

《尊敬老人演讲稿优秀9篇》

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细心的小编老李帮家人们整理的尊敬老人演讲稿优秀9篇,欢迎参考。

尊敬老人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绝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视为“仁之内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几千年来,“磕头”、“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灵”等仪式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内容。而当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更是严格保留了很多的传统孝道仪式和规范。例如在韩国,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时,长者盘膝而坐,晚辈在长者面前下跪叩头,长者对成年晚辈低头弯腰答礼。

“一定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夏学銮并不否定当代青少年在春节时给父母磕头的意义。他说,有选择地恢复一些体现家庭长幼尊卑伦理关系的传统社会仪式还是必要的,弘扬孝道需要借助具体的形式。其实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头后面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达爱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个老人内心感到温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孝悌并称不可偏废;二是无违父母;三是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尽孝,在国必忠。

谢谢大家!

尊敬老人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教师、同学:

大家中午好!

人都是会慢慢成长,到了一定的岁月就会慢慢的变老,我们从儿童到青年,再到成人直至老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老人,所以尊老敬老其实也是对我们自己未来的一种尊敬。

尊老是一种美德。自古以来,人们都讲求尊重老人,无论是什么朝代,对于老人都是非常尊敬的,而且老人也代表了经验的累积,有句俗语“家中有一老,就如同有一宝。”说的就是我们要去尊重老人,他们曾经是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今虽然已经老了,但是那些贡献惠泽下来就是我们的今天,就如同我们的老师,他们以前曾经好好的学习,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知识教给我们,同样如此,老人也是做过很多的事情,才能让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此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

敬老是一种修养,尊重老人,敬仰老人不但是一种好的品德,同样也是我们做人的一种修养,如同尊重别人一样,他们在年轻时候付出了很多,可能当时的收获并没有那么的大,而今时代在进步了,那么也是要享受这些丰硕的成果,得到我们的敬仰,在老人身边,我们可以听听他们以前的故事,了解曾经的历史,知道人生的路应该怎么走才好,毕竟他们已经走过一遭了,作为高中生,我们还有很漫长的路要去走,更是要尊敬老人,多听他们的话,让自己的人生路少一些弯弯道道。

爱老是一种行为,我们在实际的行动中也是要把尊老敬老落实下去的,如我们常去敬老院看看老人们,家里面是有爷爷奶奶的,也是要多去关心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我们付出的其实并不多,但是其实我们会收获很多,收获老人们的爱,收获他们的人生经历,收获一些我们一直不懂或者不明白的道理和知识。爱老人也是爱未来的我们自己,我们也不希望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没人来关心我们,没人陪我们聊聊天,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那么年老似乎就是一种不好的事情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会变老的,这是我们都无法去避免的事情,所以我们更要爱老。

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积极参加去敬老院的活动,在家里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们多些沟通,多些了解,多陪陪他们,让我们把尊老成为一种行动,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也是提升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可以收获更多,做一个更有素质的高中生。

谢谢!

尊敬老人的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所以,爷爷奶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比如,像我奶奶那样。我每天一回到家,奶奶就会做好午饭,晚餐给我们吃。

我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回来,我看见电饭煲里没有饭,我问:“奶奶饭在哪里?”奶奶说:“还没煮饭,忘记了,不好意思啊。”说完,奶奶着急地马上去厨房煮饭、烧菜给我吃。

还有一次,我回到家,没钥匙,就坐在门口,心里想着:要是奶奶在就好了,我就可以在家写作业,马上就有饭吃了。我想着想着,奶奶就回来了,那时★WWW.BAIHUAWEN.com★,我才觉得奶奶是多么重要啊!

当然,有的老人老年可以享清福,有些老人还要工作等等。而我的爷爷奶奶还要工作,这个“工作”是指找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来做。我们家虽然不富有,但是却过得很幸福。有的老人虽然儿女赚了很多钱,但天天吵架,过得一点都不幸福。反而不富有的人家就过得非常开心。

老人只想过一些简简单单,清清淡淡的日子,而不是想过一些光有钱而不开心的生活,他们只要家庭幸福,儿女多孝顺一点,他们就足够了,我们为什么不满足他们呢。

我们要学会敬老,尊老和爱老,这样老人家才快乐,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幸幸福福地生活。

我爸爸就是这样,爷爷奶奶说要给房间买一部电视机。我爸爸就马上去壹加壹商场看看,那里的太贵了,我们就去那些小店买,我爸爸就问那个小店的老板,说:“你这里的电视机会不会看着看着就爆炸啊?”小店的老板说:“不会,如果有爆炸,我负责。”我爸爸就买了一台给我爷爷奶奶的房间。我爷爷奶奶看见给他们买一台电视机,高兴极了。而且每天晚上都在看。

我妈妈每个月都有给家用给爷爷奶奶,而且一给就是一千多,奶奶总是不收,我这个“小老鼠”趁爷爷奶奶不注意就把家用放进他们的抽屉里。

我会偶尔送一点小礼物给爷爷奶奶,逗他们开心。

我爱我的一家,更爱我的爷爷奶奶。祝他们身体健康!

谢谢!

尊敬老人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尊敬老人的演讲稿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很荣幸能在站在这里!

明天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在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很忙,是谁在照顾我们?是谁把我们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是谁在父母对我们生气时,把我们守护在怀里抱得紧紧的?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所以多多关心老人,多多关心爱护我们的老人。

让老人开心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我们多和他们玩一玩,聊一聊就好,老人很容易满足,他们要得不多,一点点就好。就像我的爷爷,他很勤快,每天都去地里种菜。我记得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天天去地里种菜,他说:“我希望哪天你们回来了有新鲜的蔬菜吃。”爷爷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喜欢吃他种的菜,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因为每次我妈妈说要带一些新鲜蔬菜回城市,爷爷脸上都是写满笑意。

孝敬老人,为他们多想想,不要等到叶子黄了、树枯了,才发现自己孝心未尽。孝敬老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所以不仅仅只是在重阳节才来孝敬老人,更不应该是在老人弥留之际才来孝敬老人。我们对老人应该像老人对我们一样好。老人,只要我们天天把他们挂在心上,方便就多和他们聊聊天,他们就不会觉得孤独。

在这个节日,在这个星期,多陪陪多关心老人吧,多听听属于他们的故事,对老人来说,这将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尊敬老人的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人生来就是在不断地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获得也有失去,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先是失去了天真获得了成熟,又逐渐的用我们的时间、青春换来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技能。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老去,但我们在老去的过程中收获的知识却只会越来越多,让我们越来越睿智,越来越沉稳。这笔交易是强制的,没有人知道这到底合不合算,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

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几十年前遭遇过什么,战争、炮火,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顶着种种困难塑造出了我们这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奠定了我们生活的基础。如今他们老了,但他们的过去不会被埋没,因为有着我们这样的接班人记着他们,照顾着他们,尊敬着他们。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我们中国古代先辈们总结下来的经验,曾经也有人觉得,老人们无法劳动,价值不如年轻人,只是在徒劳的浪费粮食。所以在古代曾经有过“年老者弃之山林”的愚昧规定,但是最终历史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愚蠢,让尊老、敬老重新成为了我国的美德习俗。

所以在这样的习俗熏陶下,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对老人有着尊敬之情,不会管他是不是我们的亲人,只因为他是老人,就值得我们尊敬和照顾。但是我们虽然心中有着这样的想法,却很少真正的付诸行动,知道尊敬帮助老人是对的,但当我们的爷爷奶奶洗菜洗衣做家务的时候,我们却很少有意识到去主动帮忙。

因为我们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还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一个需要长辈、习惯长辈照顾的孩子。哪怕我们在外面怎么标榜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一个可以自立不要家里来这么管教的大人,也无法掩盖我们依旧在家享受着老人、家长的照顾。

所以我呼吁同学们,真正的成长起来,不是那种喊着口号的成长,而是真正的担起一些责任,一些我们年轻人应该要做到的事情。真正的成长永远是看行为,而不是靠着一张嘴夸夸其谈。成长应该是接过老人肩上的负担,尊敬照顾我们的老人前辈,学会继承他们的理想,建设我们的国家。

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能够承担起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事情,照顾和尊敬老人,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让我们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尊敬老人演讲稿 篇7

同学们: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和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尊重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条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我们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是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的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

如今,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老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应尽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建设事业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人理应受到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同学们,当你们宽阔明亮的现代化的教室里读书的时候,当你们坐在电脑旁尽情地感受网络风暴的时候,当你们享受着手机、MP4带给你们----轻松时尚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为了你们能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多少父母在日夜操劳、劳苦奔波,有多少父母在含辛茹苦、经受煎熬,有多少父母在流血流汗、忍辱负重,而我们又怎能不知恩图报呢?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的时候一同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的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值此重阳佳节之际让我们为天下的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努力读书,为天下的老年人祈祷幸福安康,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尊敬老人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敬老爱老助老”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代,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爬山,欣赏山茱萸,喝菊花酒,以求长寿。今天,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一个尊重,爱护和帮助老人的日子。关爱老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道德和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有“冰上乞鲤”、“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我老了,人也老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规律。人都会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更需要维护老人、尊重老人和热爱老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德。

我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他们不怕吃苦,关心我们的一切:每天早上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时接我们放学;半夜起来一次次给我们盖被子;冬天,为我们装满温暖的热水瓶。在今天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在庄严的国旗下,我向大家发出倡议:

1、早上起床放学回来,主动向长辈问好;

2、尊重长辈,听长辈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吃;

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捶背。

4、坐公交车的时候,给老人让座等等。

亲爱的同学们,期中考试就要到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认真考试,用满意的分数换来长辈脸上幸福的笑容。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祝愿天下老人健康长寿,平安无事!我们衷心希望“尊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尊敬老人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尊老”实为“孝敬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不孝”,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孝子孝孙的故事流芳后世。耳熟能详的是三字经中——卧冰求鲤,晋时山东的王祥。继母朱氏,常在他父前搬弄是非,使其父逐渐在感情上疏远王祥,王祥由是而失爱于父母。一年冬天,继母想吃鲜鱼,时值天寒,厚厚的冰层把河面封得严严实实,要捕到鱼确实太困难了。王祥为了满足继母的要求,只得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忽然,冰层开始融化。两条鲤鱼猛地跃出水面,王祥即把获得的鲤鱼拿回家中孝敬母亲。继母终被他的行为感动。

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亲情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她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辈笑颜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