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合集三篇正文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合集三篇》

时间: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精选3篇)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 篇1

同学们,什么样的事情是光荣的,有脸面的,什么事情是不光荣的,丢人的,这也许是我们懂事时起就不断思考的问题。中国有句俗话:叫人有脸,树有皮。也就是说做人要讲脸面,脸面问题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品格问题。我们要学校来读书,最根本的也是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敦品励学”,“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他把敦品励学作为评价具有儒者风范、高尚品格的人。1909年,时任衢郡中学堂监督的汪张黻先生,题写“敦品励学”匾额悬挂于学堂门口,作为办学宗旨,“敦品励学”遂成为我校校训。作为校训,他时刻敦促我们要致力于自身品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81届校友赠给学校的文化石上刻有文天祥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然。”这是古代儒者风范高尚境界的一大写照。

那么,在现代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讲“敦品励学”,它的内涵应该是怎么样呢?3月4日,国家主高席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我想也就是我们现在讲“敦品励学”的全部内涵吧

同学们,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好学向上,成就事业的文人学者,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民族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使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我们衢州一中坚持“敦品励学”,也就是要传承我们伟大的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讲“八荣八耻”,树高尚品德,是我们的责任。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 篇2

亲情是一首永恒的歌。送别的时候这首歌便格外凄婉、动人。我的脑海中永远定格着这样一幅画面:夜幕低垂。南下的火车伴着凉风呼啸而来,分别的时候终于到了。母亲紧握者我的手,把叮咛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要注意身体,到学校千万别委屈了自己……”说着说者,他哽咽了。父亲低着头,静静地吐着烟圈,夜灯把他的背影拉得好长,好长……“走吧,女儿,好好干吧!”一句“好好干”,多么简单,却包含了父亲多少如山般的期许和盼望!我的眼眶湿了。火车终于缓缓开动了,我离父母越来越远,却离梦想中的学府越来越近了。远离了爱,让我懂得了爱;远离了亲情,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在这里,我想把孟郊的《游子吟》送给我的父母,也送给全天下的父亲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亲情让我永远感动。

亲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块指路牌,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亲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你应走的人生;亲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温暖你的心灵。

小时候,亲情是温馨的家,住着爸爸妈妈和我,朦胧中的感到父亲的关怀。妆我忧郁时,亲情给我安慰;当我快乐时,亲情给了我祝福。

你以湖的平静抚平我心灵的高低起伏;你是亲情,亲情是你。你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天上地下,人间万象,都被你缜密地维系;你是一种注定的缘分,从早到晚,从近到远,从生到死,相伴永远;你是亲情,亲情是你,你是柳絮,你是荷叶,你是莲花。亲情,原来你有名字。

心灰意泠时,亲情是那给人以希望的梅花,看到它,一睹破万难;心烦意乱时,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这就是亲情,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永远陪伴着我。

亲情,旧像一颗蜜糖,给你甜蜜的味道;亲情,就像沙漠中的一汪清泉,可以在你困难时帮助你;亲情,就像一艘轮船,载着你起程远航。

关于亲情的演讲稿汇编 篇3

西部开发为当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去基层锻炼自我实践自我的机会,如今已有数以千万的毕业大学生积 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西部开发的建设中。大家满怀着激情与梦想来到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到底给西部基层带去了

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几日前,听说我一个今年大学毕业的姐姐打算毕业后先到西部去当志愿者。心里却感慨万千:有感叹也有羡慕。“西部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前觉得离我很远,但是现在,当我已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思索自己的志愿者计划。过去的几年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始终牵动着大学生们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心。数以千万的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了祖国的西部并活跃在祖国西部的边远地区。可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充分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了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到西部当支愿者,对于大多数从小在襁褓里长大的大学生们来说,毕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条件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便利的信息通讯,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从最原始的生活过此文来源于网起…但是,这些没有能使我们的志愿者退缩,他们依然坚定的选择来到西部!但仍有人认为让一个苦读多年的大学生到贫瘠的西部去当志愿者未免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是浪费国家辛苦培养多年的人才,确实有些不值得!

那么请看下面的例子:

6年前,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他才得以到河南中医药学院读书。3年前,他却能够舍弃到手的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工作,带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加入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行列。他就叫王一硕。王一硕的服务地是陕西省麟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年人均纯收入仅300多元,当地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经过深入调查,他发现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的生长,于是向县科技局提出建议并得到了采纳。作为百亩黄芩gap示范基地建设负责人,他吃住全在乡下。在反复考证并查阅当地气象资料的基础上,他准备进行大胆革新,变传统的撒播为用播种机条播,以便于田间管理,提高黄芩药材的品质。“说实话,我当时也捏着一把汗。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一个志愿者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王一硕说:“但是我还是有把握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破土而出的黄芩苗,王一硕兴奋不已。最讲实际的农民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黄芩的种植面积很快达到了2万多亩,给镇里的老百姓带来不少的收入。王一硕还与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的药商联系,牵线搭桥,为药农解除了后顾之忧。志愿服务期间,王一硕竭尽全力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对于今天的成绩,王一硕说:“西部虽然贫瘠,但却给了我足够的空间;西部虽然落后,我却在那里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个人的命运只有与祖国和人民紧密相连,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看过这个例子后,你还会觉得大学生到西部当志愿者是大材小用吗?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所要做的完全可以不仅仅是如大家所想那样:到西部的山区去支农支教,当一名小学或是初中教师。我们要做得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些,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多地应是用我们的热情为山区注入新鲜的血液,用我们多年来学习的专业知识去发掘西部的资源、发现它的优势。并让他发光发亮、逐渐壮大起来,带动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最终的目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到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自己、磨炼自己。使这段经历成为我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它,应该是我们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那就意味着我们不是去适应恶劣的环境,而是去改造恶劣的环境;我们不仅是去承受生活的磨砺,而是去挑战生活的改变!

“学以致用”是我们所希望的。但那并不代表着我们的工作场所是在某个特定的单位、研究所。当我们作为一名志愿者往返于西部广阔的土地上时,你会发现,我们的知识并没有被荒废。相反在那里我们的知识与能力在一同增长。

在西部,青年志愿者正用青春与汗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添力;他们在基层努力的奋斗;他们带领农民积极的致富;他们彰显了青年一代建设伟大祖国的共同心愿。

那么,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年华放飞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的锻炼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的火焰在西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