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演讲手势 > 演讲的姿势技巧正文

《演讲的姿势技巧》

时间:

演讲的姿势技巧

在肢体语言研究中心,我们研究了数位不同领域的领导者,而且发现了一些常用的姿势技巧。通过这些姿势技巧,演讲者可以展现和传递他们的自信,可以让演讲更有效、更有说服力。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介绍。

演讲的姿势技巧

克林顿盒子

在比尔·克林顿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但凡演讲讲到激动人心之处,他的双手会张开很大,手势会变得夸张,而这些姿势使他看起来并不可信。为了控制他的肢体语言幅度,他的顾问建议他想象在他的胸前到腹部有一个隐形的盒子,而双手的活动范围只能在盒子里面。自此,这种方法便被称作“克林顿盒子”。

双手托球

想象你的双手要托住一个篮球,这个姿势能够让你看起来自信且在游刃有余的掌控一切。乔布斯经常在他的演讲中使用这一姿势。

金字塔手型

当我们紧张的时候,我们双手可能会不受控制的晃动。但当我们自信的时候,我们的双手会很稳定。所以,为了展现自信,同时控制紧张情绪,我们可以将双手相对,呈金字塔形。许多商业人士在会谈时喜欢使用这一姿势,但切记在用这一姿势时面部表情一定要温和,否则你看起来会很傲慢。

双脚开立

我们的站立姿势也会透露出我们的内心状态。让你的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这样的你,看起来更加放松与自信。

手掌掌面向上

掌面向上表示开放与真诚。奥普拉常常使用这一姿势。她的强大的影响力并不会令人生畏,因为这一姿势表现出她愿意与他人亲切开放的交流。

手掌掌面向下

与掌面向上不同,掌面向下表现的是另一种自信——力量、权威和控制。当你需要快速控制演讲现场时,不妨采用这一姿势。

如果你想要更全面的改善你的演讲姿势,可以把你的演讲录下来,再仔细观察你演讲时的站姿和手势。如果你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想一想要怎样调整你的演讲肢体语言,并可以在镜子前练习。姿势技巧决定不了你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但却能够帮助你获得更多更好的结果。

演讲技巧

第一、严肃对待

许多技术不错的人之所以做不好技术演讲,甚至讲自己熟悉领域的东西也讲不好,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态度。技术演讲不是把已有技术内容做点包装就可以拿出去的,通常它在两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1、你必须更深入思考已有的技术内容;

2、你必须以空杯心态对待演讲过程。

更深入思考已有技术内容,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或许你解决了某些问题,但误打误撞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在技术演讲之前,必须反复问自己:分析思路是对的吗,查证的资料是可信的吗,掌握的数据是最准确的吗,看的书是最权威的吗…… 如果不是,一定要仔细查证,并且保证各环节之间的逻辑是自洽的。也许你以前花十来分钟,看了篇文章就恰好解决了某个问题,但对外讲的时候,你务必查阅各种资料,把思维的来龙去脉、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弄清楚,所花的时间可能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十分钟,但它是必须的。否则,如果台下观众更有经验,你可能会出丑;如果台下观众没有经验,你的演讲稿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危害更大。

以空杯心态对待演讲,也就是认清“我懂了”和“我能让你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自己弄懂,可能和自己经年累月的思考有关,也可能需要以自己之前的知识积累做背景。但是让观众懂,而且是在演讲的几十分钟之内让观众懂,就必须把自己从“假想观众”中区分开来,哪些是自己特有的思维习惯,哪些是自己特有的背景知识,哪些是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 这些思维习惯、背景知识、学习方式,和典型观众有多少重合?以及,观众有没有办法在这几十分钟内倾注注意力来听取你的表达?要知道,如果你在上面演讲,观众在下面玩手机,你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第二、了解观众

就像开发系统要了解问题背景一样,做好技术演讲也需要了解你的观众。通常,你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他们来自哪些领域、哪些公司?主要做的是什么工作?一般都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喜欢听什么样的内容?等等。

如果你不清楚,可以询问主办方,负责任的主办方应当会向你说明。如果主办方也不清楚,对于系列活动,你可以搜索之前活动的报道,看看相关的微博微信,了解观众的评价和反馈。如果不是系列活动,你不妨问问身边哪些人有兴趣,听听他们的看法,做个大致的判断。如果实在不清楚观众是什么样,你可能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千万不要以为这步很多余。如今各公司都在强调用户画像,了解用户才能保证产品成功,演讲也是这样。如果来的都是 90 后,举《我爱我家》的段子来搞活气氛,估计只能导致尴尬;如果来的都是国内的初阶技术人员,过多的英文缩写、文献出处,也可能影响演讲效果。

第三、制作大纲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纲举目张”,提起渔网的粗绳一抛,网眼就自动张开了。对演讲来说,大纲就是那根粗绳,具体内容则是一个个网眼。演讲的素材固然重要,但也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脉络组合起来。我听过的一些技术演讲,演讲者本身有比较好的技术积累,但讲得杂乱散漫,原因就在于没有大纲。

好的大纲一定是重点突出的。演讲和写文章不一样,写文章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堆积材料,做到完整全面,演讲的时间却相当有限,观众的注意力更是难以把握,所以大纲一定要保证重点突出。无论你之前多么辛苦,知识多么丰富,大纲的要点只能根据演讲时间来。通常的经验是,按“每八到十分钟一个要点”的节奏来安排,三十分钟的演讲只能包含三个重点,四十分钟的演讲只能包含四到五个重点。

好的大纲一定是有悬念和起伏的。我们解决问题往往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的:识别问题、了解背景、验证方案、开发测试、部署验证。但是在演讲时,即便你敞开胸怀毫无保留,按照这个顺序来讲也未必能让观众满意,因为实在是太普通、太千篇一律了。相反,如果你先把最终结果摆出来,吊起读者的胃口,然后逐步展开,并且在其中穿插各种生动的故事,让观众先以为“如此这般”,继而恍然大悟发现并非如此。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第四、现场互动

在电视剧可以插播广告的时代,大概每 10 分钟左右就会播一次广告,这是有心理依据的,因为人在无外界约束状态下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就是 10 分钟。所谓“无约束”,指的是没有老师盯着,没有监视器对着,人可以随时撤出“注意”的状态。很可惜,技术演讲的观众也处在这种状态下。

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安排与观众的互动是一个相当巧妙的手段。纯粹的演讲更像是单方面的输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地发生。但是互动会引入意外的因素,让听众感觉新奇,把大家已经有些溃散的注意力重新聚集起来。所以一个好的做法是,写完大纲之后,每 10 分钟左右留出一个空档,设计合适的互动插入进去,这样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现场互动可以让演讲内容更接地气。有时候,演讲者讲的很好,但观众无法把演讲的内容和自己之前的经验结合起来。这时候如果有人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就容易很好地化解众多观众的普遍困惑,让演讲的效果再上层楼。

有些人喜欢安排“托儿”来互动,因为担心互动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在我看来,除非演讲者自己不够自信,而“托儿”的水平又很高,能做到不留痕迹,否则这样搞反而会弄巧成拙。只要演讲者的准备足够充分,对待观众完全是可以以逸待劳的,很难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尴尬。

第五、反复排练

我经常讲,技术演讲其实完全不需要什么天赋,完全是个熟练工。所谓“熟练工”,就是反复练习多遍之后,动作顺理成章,不会有任何走样。

你有没有在技术演讲中忘过词或者讲话磕巴?有没有在讲的过程中忽然脑子一片空白?有没有讲到后面才发现前面漏掉了一些东西?…… 这一切现象,虽然会影响技术演讲的效果,但都是正常的。它们都是在不熟悉技术演讲时的正常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加以解决的。

排练要排练到什么程度?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公式:如果观众在 10 人以下,排量一遍就可以;如果观众在 30 人以下,排练两三遍就可以;如果观众在 100 人以下,排练三到五遍。前面的每一遍排练,都要计时,都可以随时中断,把想到的可以改进的点记录下来,每一遍完成之后认真复盘,再开始下一遍排练。最后那遍排练应当忘掉计时,不许中断,相当于“上线之前的最后验证”。注意,这里说的排练,是在全部素材已经准备好,PPT 已经成型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包含之前的准备时间。

如果观众超过 100 人…… 这时候你大概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了,去看看报道,雷军、罗永浩、乔布斯在发布会之前花了多少时间排练,你会有大致的答案。你也会更深刻的意识到,做好技术演讲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技术演讲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也希望你不要嫌烦。毕竟,认真对待演讲,既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提升自己的机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