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中秋节作文 > 中秋遇上国庆日记(优秀7篇)正文

《中秋遇上国庆日记(优秀7篇)》

时间:

范文意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中秋遇上国庆日记(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中秋节国庆节同一天日记 篇1

十月,正是秋天奏章的高潮,正是一轮圆月当空时的佳节之际,亦是我们华夏儿女热血鼎沸之时。

当蓬勃的朝阳在东方破晓,当艳丽的红旗在黎明中迎风招展,此时,中华大地举国上下欢呼雀跃,我们为中秋团圆而欣喜,为祖国的生日而自豪!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庄严的国歌在晨空中响起,我是多么的骄傲,因为我们的祖国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辱的国家了。在嘹亮的庆生歌中,天安门广场上放出一群群和平鸽,传递着祖国最好的心愿——和平。

风风雨雨,如今的她,已经明媚照人。她正在微笑,对着五星红旗微笑,对着白玉盘微笑,对着炎黄子孙微笑,对着锦绣山河微笑。

当金红的夕阳缓缓隐退,当温柔的月光开始笼罩夜幕,此时,我们的城市亮起了璀璨的霓虹灯,为团圆之日而欢呼,为祖国生辰而庆贺。在五光十色的花灯变幻中,夜幕中燃起了七彩斑斓的烟花。她们,绽放在星月之下,把我们的祖国照得绚丽多姿;她们,在骄傲地向星月传情,表达最美好的祝福。

烟花的光绚烂,月亮的光温柔。这轮柔情的圆月,已在祖国的上空遥望了数十载,她用月光做成糖霜,撒向黄河长江、撒向长城、撒向全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铜黄色的圆月与我们深情歌唱,内心激动难平。在这金秋佳节,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愿祖国山河无恙,愿人民幸福安康,愿中华如您所想般盛世!

中秋遇上国庆日记 篇2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改革开放,再现中华之雄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这句话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多参加实践能促进认识的发展,认识越深刻越能指导实践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宝贵的经验引领着改革的方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以数千年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同时中国又在不断追寻文明的进步,不断寻求变革的机遇,努力让古老焕发新彩。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的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景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平,“协和万邦”的精神是和平与团结。这是流淌于中华文化中的自信。中国正以和平、团结的精神风貌,走向改革开放之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华文化有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传统,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文明才能流传不息。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继续奋勇向前,彰显大国风采。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败于傲。”

改革开放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中国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徘徊、彷徨。中国应在改革新时代的潮流中奋勇搏击,创造奇迹。

眺望苍穹,今日朝霞如此绚丽;浩瀚星空,明日中国创造奇迹。改革开放,书写民族辉煌,彰显大国风采,再现中华之雄魄!

中秋国庆同一天作文 篇3

这个国庆节放假,我们全家人回到老家贵州。

我们来到种刺梨的园子。一棵棵刺梨树高约五十厘米,或者是二十厘米,叶子像猫耳朵一样的大小。刺梨树在温暖的阳光下昂首挺胸的晒着太阳,显得格外有志气。

看见这些圆溜溜的刺梨,我馋言欲滴。它全身金黄,长着许多细细的小刺,杆上也有刺。小刺大约有一厘米长。正是它那十分可爱的样子深深的吸引了我,特别是那金黄的全身,像穿了一身铠甲。正在我去摘刺梨的时候,妈妈叫住了我,说:“这刺梨的刺有点扎手。”我听了妈妈的话,连忙收回了手,我问妈妈:”那怎么去摘呢?“妈妈说:”戴手套去摘呀!“我这才明白。

我戴上了手套,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刺梨的杆掐下来,我按照这样的方法,不知摘了多少个刺梨。我把摘的刺梨放进了竹篮里。

我问妈妈:”这就能吃了吗?“妈妈说:”要戴上手套,把刺梨的刺给拔下来,清洗了才能吃!“我开始拔刺了。我拔呀拔,不一会,就拔完了一个,爸爸都拔了三个,我真对他刮目相看。我可真想尝尝我亲手摘的刺梨,可还要清洗一遍,尽管我不情愿,但为了尽快吃到刺梨,尝尝刺梨的味道,我还是把刺梨洗得干干净净。

因为刺梨已经清洗完了,我真迫不及待呀!我看见这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有很多小点,有白色的,有黑色的、黄色的,可好看了。看见这些我都舍不得吃它了。妈妈说:”你看这还多着呢!“我先舔了一下,然后我看见刺梨的汁水渗了出来,酸甜酸甜的,接着我把这美味的刺梨一口吃到了嘴里,嚼了嚼,有点麻,但很好吃。

家乡的刺梨不仅可爱。还很美味。我爱家乡的刺梨。

国庆中秋作文同一天作文 篇4

铭记国耻,振兴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条东方巨龙,终于腾飞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阅读中国历史吧!朋友,当你翻开中国史册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否只有文明古国,四大发明,丝路花雨你可曾想过祖国也有病魔缠身,一蹶不振的时候当你今天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奥运健儿手捧金牌,热烈欢呼时,你可曾记起“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当你为眼前的成绩自喜时,你可曾想起:在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之时,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九洲之时,中国人民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中华民族这屹立在亚洲东部的泱泱大国竟落到了束手待毙的境地。1840年,英国仅凭一支5000多人的海盗式舰队,居然打败了拥有160万军队的“天朝”。我们的民族曾被骂作“东亚病夫”,我们的人民曾被称作“三等人”这样的奇耻大辱,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怎能忘记1883年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加速着历史的车轮,欧洲无产者已向私有制宣战,而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感受到这强有力的脉搏,它就如同一只沉睡中的雄狮,不肯睁开眼睛。虽然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利坚船炮已戳份它的皮肤,但它仍在沉睡。看!帝国主义强盗的洋枪已对准了它的心脏,在这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站起了一个个民族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刚徐,“我自横九向天笑”的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等,一批光照干秋的人物。1921年,民族精神的火炬传到中国共产党的手里,马克思主义的圣火,彻底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它怒吼了,它狂嚎了,日本主义强盗遇到了无法征服的民族!长城内外,大漠风尘,时起时落;大河上下,千古兴衰,无尽无无休。一代又一代有黄沙遮不住的韦功伟绩,有浪涛淘不尽的风流人物。

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日记 篇5

我和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和婆婆在草原兴发饭店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家庭联欢会。

首先,我问大家:“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大家都说不知道,于是,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夸我讲得好。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猜字谜,谁猜对了就可以吃一块西瓜,三块西瓜可以再换一块西瓜。”我宣布了规则。接着,我给大家出来几道谜语,婆婆一下子就猜对了三个,奖了四块西瓜。最后一个谜语“二十个太阳一起去赏月”,结果谁也没猜着,于是我自己吃了一块西瓜。

“下面开始最后一个环节,请大家每人说出一句带有‘月’这个字的诗句。”婆婆第一个说了“床前明月光”,爷爷赶紧接着说了“举头望明月”,爸爸也不甘示弱,来了句“海上生明月”,妈妈最后不紧不慢地说了“举杯邀明月”。

大家在活动中表现都不错,婆婆得了“表现奖”,大家一致认为我是“主持人”。结束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朗诵了《水调歌头》。

在朗诵声中,我们的中秋家庭联欢会圆满结束了,这真是一个愉快的中秋之夜啊!

国庆中秋作文同一天作文 篇6

快乐的国庆节来了!我们一家和姑姑一家都去了南昌。只有姑父没去。我们去大爸家庆祝小侄子出生。晚上,我们大家去了南昌的秋水广场。哦!那里可好玩了,过山车,旋转木马等各种现代玩具太刺激·太吸引人了。我玩了升降飞机。后来,我买了会发光的头饰。然后,我们去看五彩音乐喷泉、秋水广场人山人海大家都往喷泉那边挤。

五彩音乐喷泉是亚洲最高的喷泉,一喷能喷二十多米的高度。五彩音乐喷泉喷出各种的花、树,彩虹、舞蹈……真是太精彩,太漂亮了!

这个,国庆节我非常高兴,开心,快乐!

中秋遇上国庆日记 篇7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特殊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全家都聚在一起,共度中秋。

晚上,姐姐、哥哥、弟弟他们都到了我家。忽然,我看到了诗,于是便提议开一个对诗大会。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大会便开始了。第一个是哥哥,他学着诗人李白的样子捋着“胡子”深情地说:“妙哉!妙哉!此主意真妙!我先来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哥哥刚说完,姐姐就对上了。“举杯邀明月,”我不紧不慢地说,“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哥哥怪腔怪调地说。我正要说,只听姐姐拉着嗓子说:“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哎呀!坏了!这正是我要说的。我该怎么办呢?正在我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他们却过来起哄了,说﹕“妹妹,如果你在十秒内想不出的话就算你输哦!十、九…”说着便数了起来。我却急得团团转。我猛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我便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在我们对得激烈时,妈妈却像个孩子似子似的吵道:“我来!‘今年八月十五夜,我们一起吃月饼。’”“哈…哈…”妈妈这诗把我们都逗笑了。

不过,还真饿了。于是便吃起了圆圆的月饼。吃着这香甜的月饼,我的心里却流过了一丝酸意﹕台湾的同胞们是不是也在赏月呢?他们是不是也盼着早日投入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大家团聚呢?别说,今天的月亮还真应了“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句话呀!

八月十五桂花香。在月光与有些凉意、带点儿桂花香味的夜光中,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