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国第一内衣广告模特:站在风口浪尘上也“挺美”最新5篇正文

《中国第一内衣广告模特:站在风口浪尘上也“挺美”最新5篇》

时间:

下面是编辑帮大伙儿找到的中国第一内衣广告模特:站在风口浪尘上也“挺美”最新5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众心理概念 篇1

关键词:概念;经济价值;刺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3)01-0019-05

一、概念的经济价值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概念既表达思想内容,又具有符号特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概念不断出现。概念不再局限于对现有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更多地是创造出全新的概念,再由新的概念衍生出各种新事物、新产品。新事物、是产品往往是这些新概念最直接的体现。飞机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例证。第一代战斗机的代表机型是苏联的米格-19和美国的F-86,其核心概念是“亚声速”;第二代战斗机的代表机型是苏联的米格-21和美国的F-4,其核心概念是“超声速”;而第三代战斗机代表机型包括苏联的米格-29、苏-27,美国的F-16、F-14、F-15、F-18等战机,设计理念从追求高空高速到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机动性,核心的概念是“机动性和敏捷性”;第四代现代战斗机,目前惟一进入实用阶段的是美国的F-22,它的核心概念为“4S”即“隐身、短距起飞或垂直降落、超音速巡航、超机动”。“飞机设计是技术应用性非常强的领域,但概念的创意与生成仍是飞机设计重要的初步程序,决定着其创新性、基本特征和主要框架”,所以飞机设计的第一阶段即为“概念设计”。在航天领域钱学森提出的“火箭旅客飞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概念,则直接促进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概念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从顾客日常的购买行为中可以窥探出一二。顾客购买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所以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求所决定的。然而,顾客自己对其真正的需求也难有明确的认知。正如乔布斯经常引用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一句名言:“如果我可以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的话,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乔布斯看到,在传统手机时代,人们只想要质量更好的传统手机,并不想要智能手机,要使智能手机被人们接受,首先要做的,是让人们逐渐理解智能手机的概念,对于行业领导者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要能提出引领行业的新概念,并把此概念传播出去,让人们接受这样的概念,苹果iPhone、iPad就是经典的案例。在这个意义上讲,概念是产品的一部分,它创造了需求,进而形成了经济价值。同样的道理,在上个世纪,人们不了解低碳,对低碳产品也并没有兴趣,但是低碳的概念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后,低碳产品开始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现实经济中的例子表明,概念已经成为当代产品和服务经济价值的重要来源,或者说概念是有经济价值的。

概念的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 of Concepts,EVC)反映的是消费者在感知概念的过程中全部或部分激活的所有对概念积极和消极的认知总和(需求升级或产生新的需求),最终将反映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可度量的财务指标中。

二、概念的经济价值的特征

对于概念的经济价值的特征的识别和分析,是进一步研究概念的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探究概念的经济价值特征。

从概念的特征来看,概念虽然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具有经济价值,具有经济价值的是那些新颖、有想象空间、能为大家认知和接受的概念,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低碳”。而另外有一些概念可能虽然流行一时,却很快销声匿迹,更难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前几年风行一时的“眼球经济”、“铱星手机”、“功能眼镜”,以及家电市场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超微感变频”、“银离子抗菌”、“全视野技术”、“静态眼系统”……那么,众多的新兴概念中,究竟哪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呢,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从前两类概念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概念具有经济价值的最重要标准应该是是否被大众所能接受,是否能满足用户的现实的或者未来潜在的需求。后一类概念虽然拥有华丽的包装,却也仅仅局限于此,并没有被大众所接受,也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注定其昙花一现的命运。而乔布斯在世时,虽然强调苹果公司从来不做市场调研,不去询问顾客意见,但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不在乎顾客需求,反而能够反映出其惊人的市场敏锐力,就是能够洞悉顾客在未来的潜在需求,以此出发,提出概念,引领行业发展趋势,这正是其伟大之处。

从其经济价值的特征来看,其价值相对于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价值而言,更多地取决于顾客、大众对概念的认识和接受等心理活动,是一种虚拟价值,这是其经济价值的重要特征。所谓虚拟价值,从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看,就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概念的经济价值,正是通过把概念传导给大众,满足大众心理需求从而体现出来价值的。概念的经济价值虽然是虚拟价值,却可以对企业的经营能够带来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概念的虚拟价值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率先提出前瞻性概念的企业往往具有先发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率先占领消费者头脑中的有限的心智资源上,能够使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把其产品与其提出的概念建立起稳定而密切的联想,想要隔开这种联想,竞争对手即便付出巨大资源也很难做到。正如消费者在购买智能手机时,经常联想到苹果iPhone,购买平板电脑时,常常联想到的是苹果iPad。二是概念的虚拟价值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率先提出前瞻性概念的企业不仅仅会具有先发优势,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属消费者的主观感受范畴,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不仅是有限的,也具有稳定性,一旦建立起某种头脑中的链接,竞争对手很难破解。

三、概念的经济价值形成过程

理清概念的经济价值形成机理是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根据麦拉宾(Mehrabian)与罗素(Russell)建立的刺激反应模式,我们可以找到概念的经济价值形成的大致过程。麦拉宾(Mehrabian)与罗素(Russell)认为环境以及对其有意或无意的观察和解释都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情绪和感觉;引导人们行为的正是这样的情绪和感觉。而这里的情绪感染就是指通过发送者的展示及接收者的捕捉,使情绪从一个人流向另一个人的过程。情绪感染是一种社会影响。这种影响在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状态下均可能发生。刺激反应模式与情绪感染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概念的传导过程。媒体对某一概念的充分渲染带来舆论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带来了感觉的产生和情绪感染,感觉和情绪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把概念的经济价值的形成看做是一个概念形成、传播、接受,并最终形成支付意愿的过程,如图1所示。即概念通过多种媒介在大众中传播,被大众认知后并逐渐认可和接受,并对概念产生偏好或者某种道义上的认同,形成支付意愿并最终完成支付,从而让概念实现了其相应的经济价值。

四、概念经济的价值启示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中国制造”不仅给世界的印象是粗制滥造,还给中国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中国制造”急需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及时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概念的经济价值在微观上可以指导企业经营,在宏观上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一)概念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剖析概念的经济价值的特征及其形成,可以为企业经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目前,“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的落后,更重要的是概念的滞后,中国企业所做的事情都在依循着来自发达国家的概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sns社交网络等等,不管是实体经济产品还是虚拟网络服务,概念都来源于海外。充分认识到概念的影响力可以为企业经营提供有益的指导。企业经营离不开产品质量和技术,更离不开吸引人的概念。2010年1月7日,E人E本首批产品上市,比iPad上市的时问早了三个月。同为便携式移动终端,iPad一上市就大力推广“平板电脑”的概念,不但引起了市场的热捧,结果还直接带动了E人E本的销售。在汽车行业,大众前几年大力宣传“激光焊接”的概念,近两年在大力宣传“T+D”组合(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DSG变速箱)的概念,而最近新高尔夫、新桑塔纳、新捷达等车型时则又开始推广“轻量化”的概念。正是这些新概念的推广,使得大众在DSG变速箱存在过热保护等问题的情况下,仍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销量和市场份额快速增长。而作为自主品牌代表的奇瑞汽车,则请来足球巨星梅西为其瑞麒品牌代言,其销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提高。今年奇瑞不得不放弃多品牌战略。梅西代言的不成功原因在于,他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可以接受、认可并愿意为之支付的汽车“概念”。所以概念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推广新概念也是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国内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中,应该适时推出有价值的新概念。

(二)概念是经济发展的话语权

概念的经济价值形成、放大规律,还可以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经济中的概念大多是由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的,并继而输出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通过提出并输出概念,掌控着全球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制定相关标准,形成各种行业壁垒,使自己保持在行业发展的最顶端,引领着行业标准和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获取着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更有部分概念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而刻意营造的,对一国可能是福祉,而对另一国则可能是贸易保护或环境问题的发展压力。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武器。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被炒得火热。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

创建低碳经济”,这是“低碳经济”概念首次被谈及,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浪潮。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运用不同手段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建设行动。2007年,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之后,尤其是“巴厘路线图”达成后,国际社会开始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可预见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中国,也是这样,2006年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9月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中国的低碳经济主张。从2007年开始,“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国内各种媒体的热门词条,中国普通大众开始接触到这一概念,而由于环保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加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各类媒体的大力推广,“低碳经济”迅速被人们所接受。“低碳经济”概念通过多种媒介在大众中传播,被大众认知后被逐渐认可和接受,并对概念产生偏好和道义上的认同,并逐渐形成支付意愿,可以看出这一概念的经济价值正在逐渐形成。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由欧美提出和倡导。这些国家不仅掌握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还占据着环境保护的道德制高点,毫无疑问,他们将来获得的经济价值也必然是巨大的。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果欧盟实现其碳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将增加310亿欧元投入到清洁能源和能效项目。这310亿欧元(430亿美元)包括所有工程的资本支出,而不仅仅是出售碳排放额度所获得的收益。另外,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征的碳关税也被认识是在行贸易保护之实。这些可度量的财务收益同样可以看做是“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经济价值。

五、结论

从众心理概念 篇2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5-0001-07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of the essence of sports leisure

――Also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orts leisure and leisure sports

ZHOU Ai-gu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study of sports and leisure in China, probed into the essence of the concept of leisure, specified such 5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s goodness, spontaneity, activeness, joyfulness and timeliness, advocated to use Marx’s “free time” as the theoretical criterion for leisure time, and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sports leisure” and “leisure sports” respectively, pointed out two difficult issues confronted in the study of leisure sport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Key words: leisure;sports;sports leisure;leisure sports

近年来,体育休闲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加深了对体育休闲的认识。然而,由于对体育休闲的本质这一根本性问题缺乏深入分析,造成了“体育休闲”与“休闲体育”两概念混淆的局面,影响了体育休闲理论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社会体育”、“群众体育”、“休闲体育”、“体育休闲”、“快乐体育”、“体育休闲娱乐”等多种近似概念林立的情况下,如果不明确每个概念的内涵及对象的领域,就容易导致研究内容相互重复、研究对象模糊不清、研究领域相互制肘的状态,不利于体育休闲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本文试从哲学的视角通过对体育休闲的本质及与休闲体育关系的探析,弄清两概念的内涵、联系与区别。

1关于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争论

韩会君、饶纪乐[1]认为:“区别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关键是我们以什么角度去理解休闲和体育的关系,也就是论休闲中的体育,还是谈体育中的休闲。”他们认为,休闲和体育的关系,应当是休闲中的体育,而不是体育中的休闲。“休闲是属概念无异,种差体现的是体育,所以……应该称之为‘休闲体育’,通俗理解,就是人类用来休闲的体育”。

马惠娣[2]认为:“以休闲的方式(或休闲的心态)参与体育,谓之‘休闲体育’;以体育的方式参与休闲(或享受休闲),谓之‘体育休闲’。”她认为两者都是把体育和休闲联系在一起,都是通过体育达到休闲的目的,两者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在一定意义上有同义反复之嫌”。

曹春宇[3]对马惠娣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他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不是两个词的简单叠加,而是偏正结构,强调的重点不同,因此两概念不是同义反复。其次,他认为体育休闲是“通过身体性活动方式而获得的休闲,体育休闲必须有参与者的身体活动性。……休闲体育是指休闲化了的体育,强调的是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而参与者本人不一定具有身体活动性。”因此,“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两者尽管都含有通过体育达到休闲的目的,或者以休闲的心态参与体育的目的。但是,无论从语义还是逻辑的角度分析,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之间并非‘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胡小明[4]指出了使用“休闲体育”概念的弊端,主张用“体育休闲娱乐”概念替代“休闲体育”等概念。他认为,“‘休闲体育’的提法很容易与‘竞技体育’的提法相对立,以致产生这是不同体育形式分类的错觉,而忽略了体育活动整体上休闲娱乐化的实现。”因此,他主张把休闲体育、体育休闲、休闲活动、闲暇体育、快乐体育、流行体育、时尚体育等统统称为“体育休闲娱乐”。

以上的争论反映出目前我国在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问题上的分歧,以及两概念混淆不清的现状。“休闲”是存在于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两概念深层的理论依据,也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明确两概念的本质内涵,厘清两概念的关系,有必要重新回到其理论原点――何为休闲?

2休闲概念的再认识

2.1休闲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胡伟希[5]认为,从词源上看,“休” 指“人倚木而休”,其最早的意思是“吉庆”、“美善”、“福禄”。“闲”,其基本意思是范围,引申为道德、法度。假如不脱离其原来的词源义,则休闲应当指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即人应当过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休闲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是一种人生境界。胡伟希还从超越性、主体性、日常性、体验性4个方面分析了休闲的本质特征。

马惠娣[6]认为:“‘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善美、福禄’的意思,强调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敬畏自然的一种态度。‘闲’,通常引申为道德、法度,也有限制、约束之意。‘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因而,对‘闲’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余暇、消遣的时间概念上。而且,也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时间概念,此‘闲’是一种心态、心境。”她主张“休闲是对意义和快乐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人文现象,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是使人‘成为人’过程中的重要舞台,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也是发展文明社会最有效的途径。”

于光远[7]自封“大玩学家”,他所说的“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玩,更不是带有贬义的玩,而指的只是与不得不从事的、繁重的、伤脑筋的工作相对而言的、轻松的、会给人带来欢乐的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工作和正规的学习之外的时间内进行的。他主张,玩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得艺术。所有这些构成了“玩学”这样一门学问。关于“要玩得有文化”,他说:“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是‘有文化的’,就是说他在行动中接受了人类优秀创造物,因而他的行为,有助于文明发展;如果是没有文化的,那就是说他的行为是向后倒退的,甚至可以说是落后、愚昧或带有野蛮色彩的。”于光远把这种工作和学习之外的时间叫做“业余时间”,在业余时间中轻松、愉快、有文化的“玩”也就具有了休闲的意义。关于休闲的价值,于光远、马惠娣[8]认为:“休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地推进社会进步。休闲活动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但她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或者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休闲理念与价值观是规范社会生活与个人行为的基础。休闲的核心是如何‘休’闲。积极、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提升人的教养,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杰弗瑞•戈比[9]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他还认为,“休闲是指人们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自愿地去做事情。”[10]托马斯•古德尔[11]在对戈比的休闲定义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休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内在驱动力”。他认为,戈比把“休闲限制在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事情上,进一步说,是限制在那些不是靠外在的动机,而是靠内在‘驱力’激发出来的兴趣所选择的事情上……当我们出于内在的兴趣去行动的时候,我们感到欢悦,获得了直觉上的价值感,并开始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

2.2休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

一般地说,某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这一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即某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该事物就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而本质属性则是指该事物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亚里士多德[12]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表现那一事物是什么(本质)的东西叫做属概念,而那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本质”与“本质属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逻辑学的视角来看,全面把握休闲概念的本质特征,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确定休闲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其二,是找出休闲概念的种差。从上述关于休闲的诸学说中可以看出,主张休闲是一种心境、一种内心体验的观点具有共性。正如于光远[13]所说的那样,“是否属于休闲,是活动使人愉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当把“体验”作为休闲的属概念。休闲的主体是人,体验是人的体验,这样实际上也就把休闲的属概念定位在了“人”而不是“物”,也不是某种活动,因为即使在同一活动中,人们的体验也会千差万别。

然而,作为休闲的体验有别于其他体验,如战争体验、政治体验、经商体验、宗教体验、伤病体验等等。之所以与这些体验不同,是由于在诸体验中休闲体验与其他体验之间存有差异,这就是休闲概念的“种差”。种差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休闲的种差同样反映休闲概念的本质属性。从上述的诸学说中可以归纳出休闲概念的5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

第一,善性。“善”是与“恶”意义相反的概念,具有美好、善良、积极、进步的含义。无论是从“休闲”这一词的语言学含义来看,还是从休闲的价值来看,休闲始终是一个具有正价值的概念,不是中性的,更不是负价值的概念。也就是说,那种追求低级趣味,“闲生是非”、“丧志”的现象不能与休闲相提并论,休闲一定要对个人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休闲。

第二,自发性。休闲不是由于某种外部压力,不是受某种道德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尽某种义务,完全是源于自身内在的驱动力而自发形成的行为。这种自发性在行为过程中表现为主体性而贯穿始终。也就是说,一旦由自身的内在驱动力产生休闲行为后,在行为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驾驭外部环境,实现人的休闲价值追求。同时,这种休闲行为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或达到行为本身以外的某种目的。正像于光远[13]所说:“同样是读书,作为休闲的读书,同为了研究某一个课题,写一本书为目的的读书不一样,它带有随随便便,兴致所至的性质。”因此,休闲是一种自发的、没有任何功利追求的内心体验。

第三,愉悦性。愉悦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内心的审美体验。即使是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条件下,只要是休闲,就一定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慰藉。换句话说,凡是没有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活动,即使这种活动本身具有娱乐性特点,也不能称之为休闲。因为,愉悦的体验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基于人的内心。

第四,活动性。休闲虽然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离不开当下的活动。也就是说,这种体验不是凭空而来的体验,更不是虚无飘渺的幻觉。休闲的“价值目标具有超越性,而其人生理想的实现,却处处体现或表现为当下性”[5]。休闲的活动可以是欣赏音乐、阅读、看电视等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旅游、逛商店、运动等身体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愉悦,享受休闲。

第五,时间性。时间是构成休闲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学界已达成共识。然而,如何界定休闲时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需要进一步探讨。

2.3休闲时间的界定

关于休闲时间主要有4种说法,即“业余时间说”、“自由程度说”、“闲暇时间说”和“自由时间说”。于光远[13]主张“休闲应该在业余时间内进行,在业内时间闲谈说笑,是不遵守劳动纪律或者整个单位工作秩序不良的表现,不属于我们说的休闲的范围。”他在这里所说的业余时间实际上就是“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杰弗瑞•戈比[9]反对从自由时间,而主张从人们获得自由的程度来把握休闲。他认为:“‘自由时间’常被等于‘休闲’本身,或者作为休闲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条件。可是不论上述哪种理解,都有无法自圆其说之处。”马惠娣[14]认为:“闲暇时间是休闲存在的一种‘物质载体’,从一般意义上说,有了闲暇时间,才有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条件。”闲暇时间是“相对于工作(或劳动),又不同于生活时间,特指人们在履行社会职责及各种生活时间支出后,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通常包括:①工作之外的时间、②星期日及假日、③各种假期、④退休后的时间等。”笔者认为,应当把马克思的“自由时间”学说作为界定休闲时间的理论依据。

“自由时间”是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要通过消灭剥削,使“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15]这种“‘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阔广阔天地。”[16]同时,由于自由时间“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16]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是包括休闲在内的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劳动,或者说是体力劳动,并不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科学、宗教等作为上层建筑的脑力劳动,这些均属于“非生产劳动”。这一点可以在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论述中反映出来。“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比消费香槟酒高尚,虽然香槟酒的生产是‘生产劳动’,而音乐的生产是非生产劳动。”[17]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休闲的意义在于,马克思当时所讲的“生产劳动”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工作”,因为现代社会的“工作”中已经部分地涵盖了马克思所说的“非生产劳动”,如音乐创作、著书立说、科学研究、艺术鉴赏等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工作领域。同时,这一理论还明确揭示了“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的不同。上述的闲暇定义明显地反映出“闲暇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差异。首先,自由时间概念的外延大于闲暇时间概念的外延。在自由时间中不仅包含了人们休息、娱乐、生理需求等活动,还包含了从事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非生产劳动”活动,而在闲暇时间中不包含作为“工作”的“非生产劳动”内容。其次,由于自由时间中含有“非生产劳动”的工作内容,需要在自由时间中履行社会职责,而闲暇时间被认为是履行社会职责及各种生活时间支出之后的时间,不需要再履行各种社会职责。当然,即使是在闲暇时间中能否不履行社会职责仍有讨论的空间。我们认为,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公共秩序、环境保护,交通规则等方面的社会职责在任何时间都有履行的义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增加。不用说文学创作、软件开发、科学研究等个体性较强的工作,就连群体性较强的企业,也有不少实行了目标管理,加大了劳动者个人支配时间的自由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克思所描绘的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再一次浮现在面前。“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人们在劳动中得到满足,工作和休闲将会处于同一过程之中。当然,现代社会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但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仅从时间上划分“工作与非工作”、“业内与业外”的状况将会逐渐淡化,工作概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过分强调“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只能把休闲定位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休闲”,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休闲”。因此,用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来界定休闲时间既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又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2.4休闲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休闲概念的把握上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休闲概念的外延泛化,另一种是休闲概念的外延狭窄化。戈比的休闲概念否定“自由时间”,强调获得“自由的程度”。这种否定了休闲的时间特征,只强调内心体验,本能感受和信仰,客观上形成了休闲概念外延的泛化,难以把握休闲的本质。与其相反,仅把休闲规定在与“工作”相对的“闲暇时间”之内,又造成了外延狭窄,不能涵盖现实存在的各种休闲现象。以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作为界定休闲时间的理论依据,对休闲概念定义如下:“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通过具有善性、自发性的活动所获得的一种愉悦体验。这种内心体验表现为一种精神享受、人生境界和生活方式。”[19]

3体育休闲、休闲体育的含义及关系

3.1体育休闲的内涵

根据上述的休闲定义,可以使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体育休闲概念的内涵。由于休闲与体育休闲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即休闲是体育休闲的“属概念”,而体育休闲是休闲的“种概念”,那么,只要明确了体育休闲的“种差”,体育休闲的概念就可以成立。我们知道休闲概念的外延很广,看书可以成为休闲,购物可以成为休闲,散步可以成为休闲,看电视可以成为休闲,旅游也可以成为休闲等等。与其他休闲活动不同,体育休闲的“种差”只能是“体育活动”,这是体育休闲区别于其他休闲的本质特征,失去了这个特征,也就失去了体育休闲存在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将体育休闲定义为:体育休闲是以体育活动为手段所进行的休闲。

3.2休闲体育的内涵

1)休闲体育的几种观点。于可红、梁若雯[20]从休闲概念入手对休闲体育进行了探讨。她们认为:“休闲是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活动为背景而产生的能够促进身心调节,达到自我愉悦的一种积极的体验。”“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

卢锋[21]从心理体验的视角把握休闲体育,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人们参与休闲体育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体验,在不同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的时间内,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目的可能会发生改变。”他借鉴约翰•凯利休闲理论对休闲体育定义如下:“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韩会君、饶纪乐[1]认为从闲暇时间和心态来把握休闲体育的本质是不妥的。“如果我们仅从闲暇时间上去界定休闲体育恐怕难以有说服力。……如果从心态这一要素去理解休闲体育的话,也没有必要休闲体育这一名词的出现”。他们主张应当以休闲作为休闲体育的属概念,立足于社会主体的体育活动特征,考虑休闲应该具备的要素来把握休闲体育的本质。“所谓休闲体育是指人类摆脱劳动奴役,为了身心的解放,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相对自由状态下对体育的参与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梁利民[22]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休闲体育进行了定义。“休闲体育(广义的概念)是指在闲暇时间里,用于娱乐和休闲的各种体育活动。休闲体育(狭义的概念)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培养自身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生活品位和格调,获得身心自由与快乐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味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也是生活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述观点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休闲体育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综观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休闲”作为属概念定义“休闲体育”;另一种是以“体育活动”作为属概念定义“休闲体育”,这从客观上反映出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认识上的理论缺陷以及两概念相互混淆的状况。

2)休闲体育的定义。我国的休闲体育概念很大程度上受日本的影响,而日本的休闲体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大背景:一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1968年日本经济总量已超过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与当时国民的休闲状态极不相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减轻国民的工作压力,给国民带来幸福感,反而由于劳动强度大,出现了“过劳死”现象。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开始关注劳动者的状况,学者们纷纷批判日本社会的“劳动异化”现象,提倡国民的余暇生活。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扩大内需,满足国民的余暇需求,制定了从“以企业为中心”向“福祉国家”转变的政策,休闲和体育被列入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另一个是日本体育发展的大背景。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了东京奥运会,激发了国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加剧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在体育资源上的矛盾。以“谷事件”为导火索,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体育理论界开始反思东京奥运会,成功抵制了申办名古屋奥运会,展开批判现代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等,从而使日本体育实现了从“以国家为中心”向“以国民为中心”;从“以竞技体育为重点”向“以大众体育为重点”的两个重大战略转变。

上述两个大背景催生和繁荣了日本的休闲体育,日本休闲振兴协会把休闲体育定义为:“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的目的时,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23]这一概念得到了我国多数学者的认同。从上述休闲体育的概念来看,“体育”是休闲体育的属概念,而“达到休闲的目的”是其种差。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反映休闲体育概念的本质,“达到休闲的目的”反映其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把休闲体育定义为:休闲体育是以达到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3)休闲体育研究中的难点。将休闲体育概念与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概念,以及休闲体育研究中的偏差联系起来看,面临以下两个难点:

第一,休闲体育如何区别于社会体育和群众体育。我国对社会体育概念和群众体育概念的定义是:“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24]“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中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4]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仅在于社会体育作为狭义的群众体育概念不包括学生和武装力量人员。细观上述概念,很明显,不仅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具有相同的“属概念”,均为“体育活动”,而且在“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的“种差”上也极为相似。休闲是人的休闲,休闲体育的主体也必然是人。那么,休闲体育如何区别于社会体育和群众体育,并确立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是面临的难点之一。

第二,研究中的偏差。有些学者把休闲体育理解为“休闲的体育”,进而引申为“休闲的体育运动项目”,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休闲体育的运动项目分类以及运动项目的休闲特点上。例如,有的学者把休闲体育划分为指导性体育、非正式体育、俱乐部体育;有的学者把休闲体育划分为竞技运动项目和非竞技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等等。问题是,这些分类是休闲体育特有的分类,还是适用于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一般性分类?如果是一般性分类,这种分类的意义何在?难道还有不能作为休闲手段的运动项目吗?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认为,无论是现代体育项目,还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可以作为休闲的手段。因为体育文化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最终决定是否是休闲的不是运动项目,而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人。这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美国人、日本人在棒球运动中可以体验到休闲,中国人就不一定喜欢棒球。同样,中国人喜爱的乒乓球在美国和欧洲并没有群众基础。因此,从体育项目分类或从体育项目的特性上来研究休闲体育不可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于这一点,胡小明[24]指出:“有相当多的研究者的目光仅仅局限在器物层面,热衷于对运动项目的排列组合,最普遍的误区是把各种运动项目凭感觉分为‘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两大运动项目群,制造‘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对立,人为产生了理论上的混乱。”并强调将“休闲体育”等概念称之为“体育休闲娱乐”。

我们认为,研究领域的名称问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但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需要克服以上两个难点。

3.3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联系。虽然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毫无关系的,而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目的和手段上。首先,从目的上来看,无论是休闲体育还是体育休闲其目的都是使参与者得到休闲,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愉悦身心;其次,从手段上来看,两者都是通过体育活动而不是其他活动使参与者得到休闲。

2)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两概念的外延不同。体育休闲的属概念是“休闲”,体育休闲只是诸休闲中的一种,或者说是构成休闲总体的一部分。因此,凡是具有体育性质的休闲活动都可以作为体育休闲的外延对象。休闲体育的属概念是“体育”,同样,休闲体育是构成体育总体的一部分。因此,凡是具有休闲性质的体育都可以作为休闲体育的外延对象。很明显,两概念的外延不同,一个是超出了体育范畴,进入休闲范畴的体育休闲,一个是限于体育范畴内的休闲体育。第二,两概念强调的重心不同。虽然两概念的目的都定位在休闲,但是从构成两概念语词的逻辑关系上来看,体育休闲的重点在基底词“休闲”,更强调休闲活动中人的内心体验。休闲体育的重点在基底词“体育”,更强调外部的体育活动或运动项目。因此,致使不少学者着眼于运动项目的分类或运动项目的性质等的研究。第三,构成两个研究领域的母学科不同。体育休闲的母学科应该是“休闲学”,而休闲体育的母学科应该是“体育学”。由于构成两个研究领域的母学科不同,就必然会造成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在体育领域中不乏其例,例如,“艺术体操”与“体操艺术”、“竞技体育”与“体育竞技”、“体育社会学”与“社会体育学”等等,虽然概念近似,但含义不同,因此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也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韩会君,饶纪乐。 休闲体育的本质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90-93.

[2] 马惠娣。 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3.

[3] 曹春宇。 体育休闲与休闲体育关系之辩[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57-60.

[4] 胡小明。 体育休闲论[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 胡伟希。 中国休闲哲学的特质及其开展[J]. 新华文摘,2004(6):24-25.

[6] 马惠娣。 编者的话。 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闲[M]. 康筝,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 于光远。 论“玩”[J]. 消费经济,1997(6):4-10.

[8] 于光远,马惠娣。 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9):86-91.

[9] 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 杰弗瑞•戈比。 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 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上)[M]. 出隆,译。 东京:岩波书店,1962.

[13] 于光远。 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1-44.

[14] 马惠娣。 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 周爱光。 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J]. 体育科学,2008,28(11):72-77.

[20] 于可红,梁若雯。 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23.

[21] 卢锋。 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32-34.

[22] 梁利民。 当前体育休闲若干问题论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35-38.

[23] 蔡贞雄。 落实休闲运动的体育教学[J]. 国民体育季刊,1987(3):27.

从众心理概念 篇3

关键词:小剧场;戏剧;观演关系

观演关系就是指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众对演员表演欲望的刺激与影响。小剧场戏剧观念关系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观众和演员的心理互动,二是观众和演员的行为互动。在小剧场逐渐朝着新型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观演关系的概念也从狭义的表演走向双方和谐互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等方面前进。

1、小剧场观演关系概念

小剧场的观演关系,是从最初诞生之初就开始形成的。只不过当时的观演关系处于不明开朗化状态,也就是前期,一直作为鼓励的表演而存在。由于娱乐文明在那一时期还不发达,小剧场喜剧的节目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比其他剧种更能够迎合普通人民的需求。演员在以一种真实的心境通过行为表现在舞台上。关总作为受众一方,被动的欣赏小剧场的文化内涵。

由于竞争机制下,剧种的不断演化和发展,观众和演员相隔离的状态被逐渐打破。关宗玉演员不相联系的局面,也因为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对演员跳脱自己的扮演角色,深入观众中去的新路,开辟了疆土。

观演关系理论概述之下,对所谓的冠岩关系,一直停滞在隔离的阶段。最有名的就是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时代,斯氏认为的观演关系,就是狭义的观演关系,纯粹是理论层面对演员的束缚。它们的言论中禁止演员同观众间任何性质的接触,而是要安守自己的身份,时时刻刻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它们的思维定势里面,演员的演都是“虚”的故事情节,观众不要沉浸在“假”的舞台效应里面。但是中国的京剧,台上台下互动成一片的呼声,还是令观演关系发生了逆转。无论是舞台表演呢效应,还是观众“场下闹剧”,“观”与“演”的效应,在舞台条件的支持下逐步走向了正规。

2、观演关系对小剧场戏剧创作的影响

小剧场戏剧中观念关系从概念走向实践,除了在理念上给人以最真实的触感外,观演关系的进一步升级,使得舞台上诞生了荒诞剧场。观众对于小剧场的演出,更趋向于大同化。尽管如此,观演关系对戏剧创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小剧场主要是为了反商业化而诞生的,概念上来说,是契合了观众对演员的信任之心,来显示演员的真实魅力。尽管舞台理念和剧场性质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观演关系而言,还是朝着互动的场景前进的。

小剧场戏剧中观念关系,催生了大批拥有高超演技的演员,这些演员甚至在没有舞台条件的支持之下,仍旧以自身的实力,见证贫困剧场的伟大。著名的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式演员,就是拥有正面积极作用的“演”的绝佳效果和“观”的真实状态。后世的格氏演员分支,却在创作道路上,背离了观演关系的初衷,将一些丑陋低俗的小剧场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3、如何营造小剧场戏剧中观演关系最佳状态

小剧场观演关系,是观众与演员间想成良性互动关系的有利触板,也是实现演员表演欲望与影响的先决措施。观众的积极反应,是形成演员欲望与创作激情的有利刺激因子,在新型得出市场化观演关系中,作为小剧场的演员们,在对艺术的探寻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修养,还要营造出最佳的观演状态,实现小剧场戏剧化中观众与演员的和谐关系。

小剧场观演关系的最佳表现形式,是观众与演员形成有默契的交流,不是演员单纯的主观想象,也不是牵强附会的追求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小剧场的最佳观演效果是要达到雅俗共赏的局面。小剧场创作要作品要得到观众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不是一味的孤立的自我表达,而是要将观演关系的实质性概念,深入到观演关系的精髓之中。

4、总结

小剧场观演关系,从概念形成理论,再应用于实践生活之中,对于形成良好的规制,科学合理的小剧场关系,促进小剧场事业的长足发展,在创作中,能够以通俗表演手法,赢得关总的好评。在日新市场化戏剧模式中,创作出一条适合新型观演关系的艺术性小剧场表演舞台。在小剧场漫长结构调整过程中,小剧场的独特舞台艺术,以及独特艺术表演手法,都是小剧场表演家门某透了新型观演关系,借鉴中国其他舞台剧的表演手法,创作出适合其艺术生涯规划和长远发展的优秀作品。当然,这离不开新型观演关系从概念走向实践的逐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子轶。小剧场戏剧与观演关系的概念初探[J].戏剧丛刊。2013(1):18—19

从众心理概念 篇4

1全民健身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沿革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是意义的载体,是抽象的,即在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异,它们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其也是普遍的。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而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包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自“全民健身体系”概念的提出至今,在全民健身体系在其构建过程中,在其构建过程中,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中,其概念及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旨在对全民健身体系这一历时长久的庞大的工程给出更加科学、准确的提炼,使其更具普遍意义,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是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概念及内涵的发展变化是对事物发展变化或理解上产生变化的反映。由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其概念和内涵也 是发展变化的。我国学者董新光教授曾在1996年提出,全民健身体系是一个能够有效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有力保障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主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社会化保障系统,它的建设是中华民族体质建设的一项宏大社会系统。董新光、裴立新、于善旭等于2000年在《从本世纪末到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所谓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实质是一个能够为包括广大低收入人群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的服务体系,是一个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有效保障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一个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具有主动调节能力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整体结构完善、上下层次分明、内外功能有效的复杂而开放的巨大系统”。董新光于2003年在《全民健身大视野》一书中指出“: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的保障系统;就是一个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服务系统”。董新光于2005年在《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一文中指出“:所谓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由能够为不断满足全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改善全社会体育健身环境条件,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提供服务和保障的要素和关系构成的整体”。从以上对“全民健身体系”概念的内涵的表述变化来看,逐渐更加突出其本质属性和特征,主要将体系构建落脚在“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方面,进而达到体系构建的目的。同时,在体育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其概念和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根据相应的政府文件精神,又相继出现了“多元的体服务系统”、“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是着重突出了“服务”这个层面。由上可见,全民健身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根据国家、社会、个人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3全民健身体系的建构

全民健身体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其的地位和作用达成高度统一的认同,才能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的配合、广泛的参与,有利于发挥全国自上而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确立“全民健身体系”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其外延进行确立,即其建构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层面及采用的方式。

3.1全民健身信息传播体系的建立全民健身体系的对象是面对全民,而全民对其的认知、认同以及体育意识、习惯的建立是该体系建构的主观条件。时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传媒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被包围在各种媒介发出的信息之用。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各种传播媒介,将相关全民健身信息尽可能传送到每一个受众。通过对各种健身信息的传播,使广大群众更多地认识、了解健身,意识到健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在全民健身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一个信息传播体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传播效益、保证传播质量,这样才将健身意识更好、更快地在广大群众中建立起来,从而推进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早日实现其最终目标。如,可在社区设置群众健身专栏,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指导社区群众的健身活动;可聘请健身专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体育健身专题讲座;可在报纸、杂志中开设健身专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掌握科学的锻炼知识和方法;可通过互联网传播体育健身信息;发挥体育活动自身的宣传作用,可以在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赛事时开展一些相应的健身宣传活动。

从众心理概念 篇5

关键词:概念设计;视听元素;表达模式;影像

1 概念设计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最早源于工业设计。所谓“概念设计”,指的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不断进化的过程。简单来说,概念设计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分成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概念的选择阶段;第三阶段,概念的表达阶段。设计师在第一阶段,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得出设计方向,这时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自由度较大。随着设计的深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不确定因素经过利弊权衡、可实现性等因素被逐个确定下来。第三个阶段,设计师把确定的概念设计方案用最合适的方式向受众进行表达和传递。如今,概念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涉及与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展,目前主要包括如下领域:电子产品领域、建筑领域、书籍设计领域、汽车领域、生活用品领域等。

(2)概念设计的表达阶段。在概念设计的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把概念进行细化,对概念设计进行表达。成功的概念表达需要清晰的概念阐述、独特的表达视角、遵从被表达对象的需求、视听元素的刺激等。概念设计表达的模式有很多,在概念设计早期,设计师们通用的方式是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模型等方式来进行传递。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彻底进入我们的生活,概念产品设计传达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图解说”方式变为以视听元素为主的数字化影像模式。

2 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

(1)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概念设计表达中的视听元素包括文字、图像、色彩、音乐、音响、语言等,概念设计通过它们表达出来。视觉和听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系统,人五官接受外界信息的比例中,仅视觉就占80%。在概念设计的影像表达模式中,大量视听元素的运用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效果,在传达效果上比原始传递方式要优越许多。

(2)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应用的基本要求。在概念设计影像表达模式中应恰当地使用视听元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应用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明确性。视听元素立意都应明确、简炼,注意防止信息误导。要力求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一切分散受众注意的图形、线条,可有可无的装饰等都应该被摒弃,使参与构成的诸元素均与设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关。2)认视性。视认性是指视听元素要能引起受众视觉和听觉的注意。现代社会环境,变化万千,信息流动性强,使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曾经有美国调查表明,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的信息达上千条,如果没有引起受众足够注意的因素,设计信息的表达就很难进行。在设计时应采用生动鲜明的视听语言,通过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创意变化,吸引受众视线和注意力。3)简明性。The more,the less.在现在的数字时代,受众已经逐渐习惯“速食信息”,这就要求必须用最简洁明快的视听元素把设计信息传达出去,因此,简明性就成了概念设计表达中视听元素的基本要求。4)生动性。生动优美的语言比一般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同样,运用生动的视听语言对概念设计表达来说更是能够起到突出设计主题、传达设计信息的作用。尤其是对概念设计而言,要将抽象的概念进行表达,必须通过生动的视听元素将其具象化,才能达到清晰表达信息的最终目的。

3 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的具体应用

(1)图像。图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的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只存在于抽象的文字,有时候因为专业术语的繁杂,让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在受众群体中普及,这恰好与概念设计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而图像的直观性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还可体现设计的内涵以及情感,图像的主要目的是:“发挥视觉形象的与众不同的表现优势和表达能力,有意识地建构表达信息内容的视觉语句并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以及审美价值。”

(2)色彩。在色彩心理学里,我们得知各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表情。色彩的表情是与概念设计表达的特点融汇相通的,其最终给人的视知觉印象是借助人们的经验、记忆或知识,通过心理联想而取得的。色彩在概念设计表达中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视觉语言,借助它可以创造出视觉真实或者独特的视觉效果,且能进行符号性的寓意传递。表达过程中设计师可根据概念对图形进行主观色彩设置,让其能最大限度表达概念。

(3)文字。信息传播是文字的重要功能,文字元素应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信息传达效果。不论是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还是出于视觉设计的需求,概念设计表达都离不开文字的设计。文字在应用时应该注意阅读性、提示性、整齐性、舒适性。对于文字的字体、大小、形状、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传播受众群体的阅读特征。如受众群体为老年或儿童需要用较大号的字体,受众群体为青年人,则可以使用较活泼较复杂的字体等。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文字与画面之间的交互。文字可以减少可能的解释方式的数量,文字也帮助我们了解画面的意义。文本片段同画面与实物之间的互动对意义产生各种作用,包括简化、复杂、详述、强化、确认、反驳、否认、重述或者帮助界定意义。

(4)音乐。概念设计表达中的声音元素,目前运用最多的是音乐。概念设计表达的目的是使受众理解且接受该概念。音乐可以带给人非常直观的听觉联想,使人从听觉思维转换为深层次的幻想。除此以外,音乐还在描绘景物,刻画形象和性格,营造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概念宣传片里,画面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切换,到那贯穿至终的触屏手势,再加上那引起共鸣的美妙音乐旋律,画面、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观众犹如置身于宣传片中的生活场景里,消除了观众的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将产品刻入记忆之中。

(5)语言。语言对画面起着衍生的补充作用,能帮助概念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表达。在传统的概念设计表达中没有语言元素,概念只能达到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现在,加入语言元素后,能大大增强概念阐释的直观性和现实感,让受众即刻进入预设情境。在概念设计表达的声音元素中,语言不仅最能清晰明了的进行概念表达的元素,也是最具有魅力和亲和力的元素。

(6)音响。音响效果点缀了概念设计表达过程,能为抽象的表达过程增强真实感。在概念设计表达过程中音响元素运用较为普遍,音响元素的装饰使概念设计的表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味,视听的节奏能更鲜明的表现出来,可谓是点睛之笔。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