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优秀6篇正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优秀6篇》

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一个好的主题班会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是爱岗的小编山仔为大家分享的6篇四川地震瞬间学生集体下蹲有序撤离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1

【班会主题】

自然灾难是无情的,许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难,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相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命的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峻灾难。

2、让学生了解并驾驭一些地震的基本学问,教化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惊慌,到平安的地方躲避。

3、增加学生自我爱护的意识,提高自我爱护实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打算】

视频播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

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振动了汶川,振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一个个漂亮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沉痛的瞬间,伤心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常我们的生活很华蜜,其实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假如地震真的来了,敬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打算了么?

二、地震前打算:让防震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打算?

学习地震基本急救学问,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配齐应急物品。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旁边,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打算?

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熟识四周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途刚好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学问:

1、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平安角落,待震后快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探讨沟通,再做补充和总结。)

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用枕头或手或坐垫爱护头部。

2、在平房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假如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3、在楼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则。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平安角”或厨房、卫生间、贮存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平安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4、在教室内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爱护头部。留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

5、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等。

6、一旦振动停止,就要快速撤离到平安地方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念,镇静冷静。首先挪开头部四周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不要哭喊,尽可能限制自己的心情、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假如受伤,要用简易的方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节约饮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肯定要节约运用,发出求救信号时可采纳敲击水管的方法。

四、地震后互救学问:

1、震后救人原则是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生疏人,以免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先救青壮年。可使他们快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简单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2、首先请家属或邻居供应状况。实行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细致倾听有无呼救信号,判定被埋压人员位置。在保持通风(通气)的前提下,做好标记,等待专业救援队人员前来救治

3、接近被埋压人时,不要用利器刨挖。留意分清支撑物与一般埋压物,不行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人员造成新的损害。首先暴露被埋压者头部,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生还者呼吸顺畅。在抬救过程中不行强拉硬拖,避开使被救者身体再次受到损伤。蒙上眼睛,使其避开强光的刺激。不行突然接受大量簇新空气,不行一次进食过多。避开被救人员心情过于激烈。

【教学小结】

地震特别可怕,因为它不行预料,威力大,但是假如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打算,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很多。同学们,平常看一些自我爱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平安保驾护航!我们学校预料会在下周一、周二,进行防震减灾演习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确保演习活动的平安,千万不能在为了平安的演习中出现平安问题。

【布置作业】

搜集在地震到来时实行自救措施得力的事例,课下沟通。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

2、影像准备。

三、活动过程:

1、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观看录像片

3、让同学们广泛发言,谈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老师补充:

1)防蛇、防蚊虫咬。

3)严禁私自下河、塘、沟渠等处游泳。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2)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爱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2、发觉四周人群应对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我爱护。

4、通过调查探讨了解我们四周人对地震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爱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推断我们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确有效。

教学打算:

学生打算:上网收集有关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影响的新闻和地震的真实案例。

老师打算:

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老师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图片和录像。

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沟通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新闻以及关于地震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资料。

二、学习地震有关学问

1、小组合作探讨:遇到地震时自己可能会怎么做?

2、将自己的做法与“才智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看看哪种方法更合理。

三、调查分析防震避险措施

1、列出对各项措施的推断依据。

2、设计调查问卷,从自己爱护学问、逃命措施、应急物品打算、疏散路途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防震意识。

3、整理调查结果,探讨人们防震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看法。

四、开展班级防震演练

1、列举学校的地形特点及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躲避位置与适合的逃命路途,确定防震方案。

2、开展防震演练。

3、探讨学习中发觉的问题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地震的应急措施。

五、课后拓展

与家庭成员一起从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命路途等方面制订家庭防震安排。(应确定防震安排中各个方面的详细内容)

据课堂所学学问对其进行合理的建议。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4

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 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教学: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学生自由,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 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 “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 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x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 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 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 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 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 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 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 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相应掌握一 些安全知识和,懂得保护自己。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5

一、班会目标:

1、为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危险回避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

(1)介绍第一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xx年xx月xx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发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从20xx年开始,每年5月12日为全国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级特殊地震,损失影响大,世界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符合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要忘记,后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学生们广泛发言,谈谈对我们影响很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总结。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溃、地面下沉、地震。

2、洪水及其他灾害:雨水、洪水、凌洪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旋风灾害:五、冰雹灾害:

5、海洋灾害:风暴、灾害性海浪、海啸、红潮。

(3)假设同学面临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有什么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上门窗,防止)●(雷电穿过大厅。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灶具、暖气片等金属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上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眼椅上等。

3、在野外遇到雷雨的时候,尽快找低洼或者不要在孤立的大树、塔、电线杆下避雨。

防雾: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戴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行人过马路要小心,要看往来车辆。开车和开车要减速。

大地震时的灾害预防和简单的自助常识:

(1)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离危险之地。

(2)如果不能脱离危险,要尽快摆脱手脚,消除压在身上的东西,尽快按住嘴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援助。

(3)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大声呼救,用石头或铁具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办法支持可能坠落的重物,如果无法自救脱险,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火灾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第一,保持5秒钟的平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脱的第一要素。

第三,避难地面是最安全的。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老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依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平安疏散通道。

2、教化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育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实力。

4、考验小挚友们的反应实力,锻炼他们的个人实力。

5、体验仿照嬉戏的欢乐。

活动打算:

1、录像和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解并描述地震来临时的状况。

看录像

提问:小挚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看一遍录像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开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探讨)

2、看录像(ppt)

人们平安撤离的图片(录像)

二、教幼儿平安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爱护自己?幼儿探讨找寻最有效的爱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视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平安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撤离方法和留意事项。如按依次,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状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状况,老师带幼儿查找缘由,再次演习,使幼儿驾驭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图片)

(1)大地震的危急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留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主震后应快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留意爱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要留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运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挚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留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支配,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消遣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爱护好头部,切不行一起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坚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假如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马上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旁边。

(6)人还应当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快速向上风方向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