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外交部发言人优秀9篇正文

《外交部发言人优秀9篇》

时间: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外交部发言人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外交部发言人 篇1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校园"。学校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图书馆占地约9,997平方米,藏书80万册,中外文报刊1763余种,其中外文现刊39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3000余种。学校的目标是:到2012年,将学校建成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和外语运用能力强的经济、管理、外交、新闻、法律等涉外专业人才,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教学--科研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外交部发言人 篇2

华春莹被大学同学昵称为“迎春花”,因为这是她名字倒过来念的谐音。名如其人,华春莹2012年11月19日虽然第一次主持新闻会,但表现得镇定和从容,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灿烂微笑,让人想起温暖的迎春花。

这场会,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华春莹一共回答了10位中外记者的提问,其中不乏敏感问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首次出访选择亚太地区、美国与缅甸关系改善是否威胁中国、十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变化、中日关系等等,华春莹侃侃而谈,从容不迫。

在此次会之前,华春莹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在2012年11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洪磊在回答完记者提问后,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对外了华春莹为新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消息。

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是出任外交部发言人非常合适的人选,相信她会和媒体记者相处融洽,合作愉快。

当天,华春莹也第一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精干的短发,一袭深色的套装。华春莹的自我介绍,与一般发言人的首次亮相不太一样。她说,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处在一个深刻调整的时期,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她声情并茂地表示:“我将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我也期待着与大家进行真诚的沟通、平等的交流、良好的合作,为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信任和合作做出积极努力。”

这番真挚的话语,立刻赢得了媒体的好感,各大报刊纷纷报道,很多网友也在微博等社交网站上热议,不少人纷纷留言评价说,“气质不错”、“长相甜美”,期待今后能多在新闻场合见到她。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华春莹成为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的第27位发言人、第5位女发言人。外交部自1983年首设新闻发言人,是最早设立固定新闻机制的中国政府部委之一,发言人也在不断变换。

2009年以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变换比较密集,几乎达到每年一次,2012年甚至是一年两次:2009年2月,马朝旭接任刘建超出任发言人;2010年10月,洪磊接替秦刚亮相;2011年8月,新增发言人刘为民;2012年1月,马朝旭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秦刚回国接任新闻司司长并担任发言人;4月,发言人姜瑜出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8月,刘为民出任中国驻美国使馆公使衔参赞。

2011年,随着华春莹的亮相,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回归3人:新闻司司长秦刚和副司长洪磊、华春莹。

曾有外国记者分析说,女性代表中国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女性能给一个国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说话很软,长相很得体,讲话很好听,这些都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加分的。”有专家指出,选用女性新闻发言人,是中国实行“刚柔相济”政策,加大对外沟通能力。

华春莹是江苏人,1992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在她的工作履历中,和欧洲算是颇有缘分。早在1993年,她就进入外交部西欧司工作,之后在新加坡使馆工作4年,1999年至2003年,她再度回归外交部西欧司,担任三秘、副处长,此后她开始了一段长长的欧洲生涯,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了7年,其间逐渐晋升至参赞。

2010年,她奉命回到北京,出任外交部欧洲司参赞;而2012年8月,华春莹升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接替姜瑜的工作。

有曾经和华春莹在欧洲打过不少交道的媒体记者评价说,华春莹虽是女士,但工作中一点不输给男性,她特别投入、特别勤奋,兢兢业业,每有重大的中欧外交、外事访问,她经常加班加点,属于典型的“拼命三郎”,以至于有时候访问一结束,她就病倒了。

安静女生很有主见

华春莹其实学生时代就常常主持和策划各种活动。她家位于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踏实用功、成绩不错。

据江苏当地媒体报道,淮州中学副校长,曾任华春莹高二、高三年级班主任的高从平介绍说,华春莹父亲是原淮阴县纪委书记,母亲是淮安市清河区政协原副主席,华春莹跟妈妈姓。

高中时代的华春莹留着短发,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同时还是学校学生会主席,策划和主持了许多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

不过,给高老师印象最深的,却是华春莹悄悄组织的一次活动。那是1988年高考前夕,当多数学生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时,华春莹找到班主任,说想搞一场足球对抗赛来放松一下同学们紧张的气氛,她自己也很喜欢踢足球。班主任出于各种考虑没能同意,可是倔强的华春莹没有放弃,她背地里悄悄组织了那场比赛。

高从平说,华春莹大气,平时做事沉稳,考虑问题周到。1988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大学英语系录取,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不过,由于工作繁忙、常年驻外,华春莹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乡和母校。

而在绿树成阴、人才辈出的南京大学,华春莹度过了4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当年的老师和同学也对她记忆深刻。

已经退休的金筑云老师,曾经在华春莹大一的时候担任精读课老师。据江苏媒体报道,金老师说,看到报纸上登的新任女新闻发言人照片,她一眼就认出了华春莹,觉得她笑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很恬静。

“华春莹给我印象很深,她性格安静,很斯文,对人很有礼貌。”金老师说,任何时候看到华春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我印象中,当时华春莹的学习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学习也比较用功”。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周丹丹老师,不仅是华春莹的大学同班同学,还是一个宿舍的舍友。当看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首次亮相的新闻,周丹丹一眼就认出了昔日的老同学。她说:“春莹没怎么变,比大学时更漂亮了,那时戴眼镜,现在不戴眼镜了,眼睛显得更美,更有神。”

周丹丹还记得,她们当时住在南大南园的8舍。宿舍里一共8个女孩。“我们熄灯后也经常开卧谈会,交流遇到什么感情问题啦,什么烦恼的事啊,华春莹总帮着分析,出点子,而且总说得头头是道。”周丹丹说,“当时,我们都觉得华春莹的志向很远大。宿舍里,她是大学4年中唯一没谈恋爱的。她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学习特别认真,笔记记得很细。”

周丹丹说,“我们上一届,也就是87届,有4个男生被招进了外交部。”但88届就华春莹一人进入外交部。

新闻司里的“口径处”

据《外交十记》记载,钱其琛是外交部的首位新闻发言人。在华春莹之前,外交部先后有过4位女发言人,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和姜瑜。外交部发言人不是终身制,目前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实行轮流发言制,一般1至2个月轮换一次。

为了准备会,发言人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文电、报刊,收听收看各国电台、电视。另外,发言人站到了台前,而台下,是一整个团队的全面支持。

外交部新闻司下设新闻处,也称发言人办公室,每周5次的外交部新闻会就是由他们协助发言人组织和准备的。除例行记者会外,发言人办公室还会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回答国内外媒体的提问。这时,就轮到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发言人的名义向记者回答提问了。此举常被外电称为―――一位不具名的外交部发言人。

会开多了,办公室也总结出了一套“规律”。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哪些记者会出席会,所谓知己知彼。一般来说,国内记者关注的自然是国内问题;香港、台湾记者更多关心的是本地区问题;最难“对付”的是西方记者,他们的问题涉及面很广,除了外交外,还关注中国的政治、社会及经济议题。另外,虽然记者的提问角度难以捉摸,但一般不会超过大国关系、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敏感问题,这种话题的提出会有重复性,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或国际上有新的外交动向,就该考虑与此有关的话题会被旧事重提。

除了发言人办公室外,外交部各个部门,甚至其他部委的相关部门都是发言人的强大“后盾”,他们每天都会按要求,为会提供背景资料,准备相关口径。

外交部发言人 篇3

关键词:非言语际;文化;身势语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身势语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身势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言语行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 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

2. 非言语交际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补充、替代、调节、重复、否定的作用。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

二、身势语的定义及特点

1. 身势语的定义

身势语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身势语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是辅的交通工具,它以表达感情信息为主,也表达一定的理性信息。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置的变化。

2. 身势语的特点

(1)与生俱来与后天习得的身势

本能的身势与生俱来。例如:笑、微笑、哭、婴儿饥饿的时候会吮吸手指,或者当一样东西突然朝眼睛飞来时眨眼,都是由自主的神经系统控制,不学就会的。

习得的身势是指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学会的视觉身势或听觉身势。它们已成为说话者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他们的词汇一样,其中包括词汇的身势和“图像的”身势。

(2)身势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随口头的言语出现

我们可以只通过身体的姿势,手势,或者是面部表情等身势语来传达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伴随着这些身势说出内心那刻的感受,或激动,或悔恨,或气愤等的一些话语。值得注意的是,所说的话和当时的身势语一定要一致,否则将令对方迷惑,误解或者是使谈话没有任何意义。

(3)不同文化可能会使用完全不同的身势语言

英语国家表示“指示事物”的身势是把手伸出,手掌向下,只用食指朝向所指的物体;而在亚洲国家,这是不礼貌的动作,尤其是用来指人的时候,通常是用整个一只手来示意;但是在马来西亚人们更喜欢只用大拇指来指示。

(4)同样的身势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意义不同

我们通常会用食指在太阳穴附近画圈,表明要开动脑筋,动动脑子,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一动作确是表达发疯,抓狂;手指放在喉咙上,俄国人表示吃饱了,而日本人表示被炒鱿鱼了;竖大拇指的动作在我们看来表示太棒了,真厉害,做的很好,而在日本确是表达数字五,同样的动作在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使用有冒犯的意思在里面。

三、身势语的文化内涵

1. 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国家的人比亚洲国家的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更为频繁。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亚洲国家的人却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一直直视对方。在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会为亚洲国家的人回看时间过短而反感;亚洲国家的人却因英语国家的人在交流过程中总死盯着人而感觉不舒服。

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形体动作中最能表现人的情绪的非语言行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人们内心的各种情绪不可避免地会从面部反映出来。人们可以用语言来编谎话骗人,但内心的情感是难以用面部表情来掩饰的。心理学家们指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情展示规则”,这些规则限定人们在某时某地应如何表现自己的情绪。这一点在不同文化中有比较大的差异。

3. 手势表达

手势也是常用的非言语表达方式,打手势的动作稍有不同就可能会与原来的意图不同。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也有两种基本手势,手掌心朝上,表示真诚或顺从:手掌心向下,表示压制。利用手和手指可以组成各种简单的形状,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英美人习惯伸出食指并用食指弯曲这一手势表示“请过来”,但在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这个手势万万使不得,因为他们常以此来召唤一条狗或别的动物,而在大部分中东和远东国家,用―个手指召唤人是对人的极大侮辱。

4. 身体姿势

人的姿势、态度等身势语传递了更多被掩饰的信息。由于后天习得的许多形体语言具有可控性,因此,一个人可能成功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从而显得平静和克制,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紧张和急切的迹象正从他的身体姿势中泄露出来。不同国度的姿势是有差异的。英国人将两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观或不准介入,恰似中国的“袖手旁观”;美国人着重随意与潇洒的个性,常常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或是站着时一幅松松散散的样子,而在中国,人们讲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际交往中举止得当才会显出对别人的尊重。

5. 身体接触

在交际中,人们应当注意体触的方式以及体触行为与人际关系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社交场合,文化不同,体触行为就有许多区别。在交际中,最常见的体触行为当然是握手、拥抱和亲吻。在英语国家,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除了轻轻触摸外,再就是当众拥抱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两个妇女见面时拥抱亲热是很普遍的现象,夫妻之间或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也常常互相拥抱。除此而外还有其他许多体触行为。而作为交际者应谨慎对待,认真了解每一体触行为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

四、结束语

身势语具有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真实性、无意识性和掩饰性等特点。身势语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正确的非言语动作可以起到加强信息交流的作用;而错误的动作,不但起不到这种作用,而且可能是冒犯的,会引起误解甚至发生冲突。因此,必须正确地理解文化差异,对交往国的非言语有所了解,做到入乡随俗,只有这样,才能成功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史菊桂,身势语简说[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一期。

[4]张治英,英汉身势语的语用特征及文化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七期。

[5]况新华,曾剑平,身势语――非语言交际。k[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6]王燕,英语中一些常见身势语的含义,[J],大学英语1999年,第9期。

外交部发言人 篇4

论文摘要: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而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外事翻译作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越来越受人瞩目,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时事性、纪律性使它有别于其它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深受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外事翻译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多。外事翻译已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专业性的翻译领域。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外事翻译的特点做一探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外事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有其特定的要求。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不穿军装的”。外事翻译工作者作为外交人员,工作在国际斗争的最前线,只有对祖国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的人才能够经受住考验。政治觉悟是区分外事翻译和其他类型翻译的最重要的特点。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她在英国做论文期间,曾到英国国家外交部调研进入该部需要经过哪些考试,结果科目繁多,包括心理测试、调查备选人员的家庭、在英国居留时间、家庭的政治倾向、犯罪记录、生活方式等。她曾向英国外交部政策规划部部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外交人员的标准是什么?”部长回答说:“为政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许是对外交人员,包括外事翻译标准的最好诠释。

二、把握国家政策

国家元首之间的官方会谈、国际谈判、会议都不免涉及到国际国内事务,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翻译才可以做到准确到位。例如,2000年外交部新成立一个办公室“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那么如何翻译“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呢?日方的翻译是“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 of japan”和“japanese 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从这两种翻译中可以看出日方希望强调“日本化学武器”而不强调是谁遗弃的。很明显,日本人希望弱化事件的性质。为了将原意表达准确,译文应为“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orchemical weapons abandoned by japan in china”或简称“jacwoffice of the foreign ministry”。

外事翻译所译文章大都涉及国家外交,文稿要字斟句酌。使用外交辞令,翻译时要熟悉有关背景情况,细心揣摩字里行间的政治倾向性。比如:我外交部发言人曾就巴基斯坦局势发表看法:“我们十分关注巴基斯坦的局势,并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翻译成“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s in pakistan and mak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it.”新闻会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立即到外交部要求澄清。大使说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全天候朋友,中国怎么能同西方国家用几乎同样的词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是指译文中的“very much concerned”。单词“concerned”含有否定意思,即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某人对此表示“关注”。对于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在这里主要是语境的不同。“肯定(positive)”的语境指,“a facts-finding mission may be sent to investigateinto a matter. this apparently will constitute a kind ofinterference into the internal affairsof another country inthis case.”“否定(negative)”语境是指,“it may simplymeans to wait formore informationtocomeout aswe donot have a full picture of what has happened.”根据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一贯立场来看,这句话应译为“wehave been watching the developments in pakistan veryclosely and are waiting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三、精通业务

外事翻译接触到的文件多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工作中还经常与处理国际、军控、条法等事务的机构打交道,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所不包。总的说,大至国际大势和重大争端,小至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上至外层空间,下至大洋海底,翻译的资料无不涉及。这一特点就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国际知识和某些专门知识。

例如一位翻译在翻译国家领导人的发言稿时,其中有句话为”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翻译译为“to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of the information-based na-tional economy”。但是这句话强调的不是“国民经济”,加速经济发展有时对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必需的对策,保持国民经济以恰当的速度发展更适合一些。“信息化”的含义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加大it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化包括软硬件。如果翻译对经济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就不会这样翻译了。

此外,外事翻译人员还应普遍具有较高的语文水平。尽管中文是母语,但中文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比如翻译有时会碰到领导人引用文言文和诗词,如果理解有问题,就不会准确翻译,而且好的中文功底也可为译文添彩,避免表达意思时留下“隔靴搔痒”的遗憾。尤其是领导人在官方场合使用的语言必然和普通人日常聊天所用的语言层次不同,所以外事翻译的语言也应符合翻译对象的身份,与其使用的语言层次相一致。

四、严守纪律

1、严谨的工作态度。外交部翻译室是国家外事英法文翻译的权威机构,从翻译室出稿的文件无论长短,都必须经过“四道关”:一是翻译室秘书根据工作人员工作量分配稿件后,由翻译人员翻译;二是专家改稿,译员按照修改稿重新誊写;三是译员请除专家之外的两位同事进行“三合”,即一人念重新誊写稿,一人对照专家改写稿,译员则根据所念的誊写稿在原文上逐字逐句标记,以避免漏译;四是请除上述参加人员之外的工作人员对照原文再审。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身边身经百战的“名译”,还是在翻译室工作多年的鬓发斑白的老专家,都是严格按照这四道程序出稿。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外事翻译的进门功。

同时,翻译人员必须自我严格要求,严守国家机密。

2、时间观念。外事翻译大都是为领导人出访、迎接国外代表团、参加或举办国际会议服务的,其翻译、印制的时限有时会十分紧迫,特别是会议文件要赶在会议召开前分发或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随时分发。如几种正式语文的文本不能及时分发,翻译部门就是失职,这就要求外事翻译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增强时间观念。

五、外事翻译的文体要求和标准语汇

1、外交讲演和祝酒辞。这一类文体具有书面语言的主要特征,相当礼貌和正式,有时充满激情,讲究修辞手段。

2、涉及礼宾事宜的外交文书。这类文书传递信息较少,主要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国家间的关系,执行的是社交功能。此类型包括大使在递交国书时发表的讲话,表示哀悼、祝贺、慰问或感谢的电报或函件。其语言相当简单,没有复杂的长句或难词,要特别注意格式规定或礼节规范。

3、交流性外交文书。用于日常外交事务、传递信息,指正式照会、正式外交函件、普通照会、备忘录、外交便函和外交电报,应采用统一形式和格式。

外交部发言人 篇5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讲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意识到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我们以往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语言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巨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语言形式的讲解、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而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无法真正做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日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如西沃德(seward)在他的著作japaneseinaction(1969)中写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一天,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的美国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结果有的人以为导游打发他们走,感到莫名其妙,有的以为导游示意他们去喝饮料,因而准备回头到旅馆酒吧去,还有的人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四下散开,朝闹市走去。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还有非语言的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是否理解非语沟通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共同学习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等。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培养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进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又是外语教学中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真正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等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交际能力并重,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王秀文,孙文。《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

外交部发言人 篇6

【关键词】语义模糊:应用

语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两个主要特征。概括性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使它与其他语义区别开来。如“桌子”是指“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的某类家具。凡是有这样的特征的事物都概括反映在“桌子”一词的语义之中。无论是饭桌还是书桌,圆桌还是方桌,……都称为“桌子”。

而对于语义的模糊性,很多语义都具有模糊性。“模糊”在语言学中有它专门的含义,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按照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来理解它。就像平时说的:“相片照模糊了”、“你态度模糊,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些“模糊”的含义都不是语言学术语“模糊”的含义。学术语中的“模糊”是指边界不明。如果某个语义反映的事物边界不明,就说明这个语义是模糊的。语义虽是对事物的概括反映,但往往只是大体精确地反映了事物。因为有很多事物相互间的界限本不清楚,且人的认识也有模糊的一面。如“桌子”,有时候就和“凳子”的界限并不绝对清楚。又如,深一点的“绿”和浅一点的“蓝”容易相混,以致阳光下的同一片大海,有人说是绿的,有人说是蓝的等等。这些都是语言学中语义的模糊性。

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很容易发现语言的模糊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阿凡提的故事陪我们走过了多彩的童年,他聪明的头脑,机智的应答令我们记忆犹新。说到他机智的应答,离不开他应用语言的熟练,他是一个应用语言的高手。记忆中有一个场面讲的是阿凡提和那个理发总不给钱阿訇的对话。

有个叫阿訇的人。他理发总不给钱,阿凡提就想要教训下他。

一次,阿凡提给他刮脸时问:“你要眉毛吗?”

“要,当然要!这还用问!”

嗖嗖几刀,阿凡提把眉毛刮下来递到大阿訇手中,阿訇欲哭无泪——谁叫他说“要”呢。

“你要胡子吗?”阿凡提又发问。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

又是嗖嗖几刀,阿凡提将胡子刮下来扔到地上。

阿訇火了,阿凡提却说:“我不都是照您的吩咐做的吗?”

故事中的几个“要”和“不要”,都可以作不同的解释。换句话说,它的语义是具有模糊性的。“你要眉毛吗?”这里的“要”,阿訇理解为“要保留”,而阿凡提却是“要剃掉”。而“胡子”,阿訇说“不要”指的是“不要刮掉”,而阿凡提却用“不要保留”的语义来理解。聪明的阿凡提,正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了捉弄与惩罚阿訇的目的。充分显示了模糊语言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一特点。

另外,在司法和外交工作中,模糊语言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外交中,外交人员常常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故意含糊其辞,不直截了当提供信息,因此遣词造句便常含有与字面意义不同的言外之意。看新闻时,可以经常发现,那些外交人员很少说“拒绝”,而是托词“考虑”、“深感遗憾”等;同样是关注,他可以用“关注”、“严重关注”等多个词语;此外向对方提出警告也有不同分寸,“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这句话是最常用的,而加上“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是警告升级的表现。而其中词语层面的模糊是指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题焦点的时候,故意采用语义模糊的词语来回避问题,来达到语用模糊的效果,如:

2008年3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柳明桓部长访问中国的具体安排。除杨部长外,他还将与哪些领导人会面?

答:柳部长这次访问是在李明博总统就职后不久,对中国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访问。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双方对发展中韩关系的高度重视。这是一次重要的访一问,除杨洁旎部长将同他举行会谈之外,中国的领导人也将会见柳部长。

例中,记者想要问除杨部长外,柳明桓部长还将与哪些领导人会面?按照常规交际原则,发言人应该回答具体的领导人的名字,但是或许因为此事还在商议之中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方便透露,新闻发言人用“中国的领导人”这一外延无限大的模糊短语来进行回避。

外交部发言人 篇7

关键词: 情态 情态动词 顺应理论 动态顺应

一、前言

情态(modality)对语言的作用是特殊的,它直接反映了“说话人对语句或语句所描述情景的看法和态度”(Lyons,1977),是“说话人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Palmer,1986)。随着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对情态的研究方法也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更加贴近语言的实际应用。正如Perkins(1983)所说:要理解情态如同踏上可探索人脑的神奇之旅。

二、顺应理论的理论背景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1999)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一改传统的语用学分类方法,从人类自身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出发,给语用学重新定义为“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Verschueren,1999:7),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语言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1999:55―56)。与语言的选择形影不离的是语言的顺应,两者可谓是辩证的统一: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作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语言的选择和情态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有时也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言语交际一旦发生,交际双方就要作出选择(Verschueren,1999:56―58)。而这一语言选择过程则要取决于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等特性。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所具有的可变选项的整个范围,而所有选项都是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使用的;语言的商讨性说明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进行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从其所提供的可选项目的范围之内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和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Verschueren,1999:59―63)。语言的这三种特性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情态动词的使用过程实质上就是交际者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情态表达了说话者对语句或语句描述情景的看法和态度,它不仅仅局限于情态动词can,may,will,如形容词possible,sure;副词perhaps,definitely,possibly;名词possibility,certainty,以及相应的不同结构的小句I think,It’s likely等均可表达情态(Halliday,2000:89)(限于篇幅,这里仅限于情态动词的使用)。这为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情态的选择提供了空间。

从变异性的角度而言,交际者会从一系列的英语情态动词中选出特定的动词以表达自己不同程度的观点和态度,或是表达许可、可能性、能力、责任、必要性、意愿等情态意义。例如交际者在使用must时可以表示道义上的必须(如:You must come home by seven.),也可以表示对事实进行的唯一的可能性判断(如:You must have been home that time.);在使用may时可以表示对可能性的推断(如:Mary may be there.),也可以表示道义上的允许(如:Mary may come in now.)。其实,情态动词使用的变异性还体现在非情态动词的话语表达中。如:“Hand in your paper before six.”表达了比“Will you hand in your paper before six?”更加强的义务性。

从商讨性的角度而言,交际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情态动词的选择并不是机械地进行的。其灵活性体现在人们为了达到各自的交际目的,并不仅仅满足于一种话语表达形式。语言使用者通常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情态动词、适当的句式进行交际。例如“Close the door.”和“Will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同样表达了说话者要求听话者把门关上,并且也可能有相同的言语表达效果;两者有所不同的是所表达的礼貌程度的差异。

交际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境因素会随着交际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就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顺应性而言,交际者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也必须随着语境的变化而选择相应的特定的情态表达,以适应之。

四、语言的动态顺应和情态

动态顺应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然而在语言结构的内部因素、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因素、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的作用下,语言的使用或选择就会灵活多样,使意义的生成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选择也应该是作出顺应的动态过程。

1.情态对语言规则的顺应

为了科学地描述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我们必须遵循语法法则。我们仅仅选取情态动词的否定方面来阐释情态对语言规则的顺应,这一顺应是由纯粹的语言因素引起的交际者对情态的使用。

由于情态动词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其否定形式和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否定范围是指在一个含否定词的语言结构中,否定词的否定语义起主要作用的语段,而那些不受否定词否定语义影响的词语即“在否定范围之外”。否定认知型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可能性时,由may not否定命题部分,意为“It is possible that...not”,情态动词在否定范围之外;而can’t否定情态部分,意为“it is not possible that...”,情态动词在否定范围之内。否定认知型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必然性时,may not否定情态部分,意为“it is not necessary that...”,而can’t否定命题,意为“It is necessary that...not”。道义型情态(deontic modality)的否定,情态和事件部分都可以被否定,因为人们既可以允许某种行为不发生,也可以拒绝允许某种行为的发生。may not,can’t可以用来否定情态部分,表示拒绝许可,即“不允许对方做某事”;mustn’t用来否定事件部分,表示使对方有义务或保证某行为的不发生。

通常情况下,能动型情态(dynamic modality)的否定can’t只能用于否定情态部分,情态动词总在否定范围内。

2.情态对社会文化规约的顺应

与语言的选择构成相互适应的社会因素是无限的。其中大多数因素和特定的社会场景、特定的公共制度或交际规范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Verschueren,2000:9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语言的选择必须要遵守这些规范。

情态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情态对社会文化规约的顺应是指交际者出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细致考虑和尊重而对情态的使用作出的选择。我们从礼貌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来讨论情态的使用对社会文化中的礼貌因素及交际者的社会地位的顺应。

情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交际策略,情态动词的选用反映了说话者的态度和观念。在语境一定的情况下,话语所含的情态意义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话语的礼貌程度。例如(1)a.Will you let me have a look?b.Would you let me have a look?(2)a.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b.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这两组例句所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命题,但是正是因为情态意义的不同,句b比句a表达地更礼貌、更委婉。再者,在言语交流中情态值(value)的高低与礼貌程度密切相关。高值情态动词具有绝对态度的功能特征,给听话者所留的余地较少,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相反中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具有相对态度的功能特征,商榷性的话语能给对方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就是说,情态值越高,说话者对于命题所持有的态度就越趋于肯定;相反,情态值越低,话语就越柔和,语气就越委婉。试比较:(1)a.You may stop writing now.b.You must stop writing now.(2)a.I’d be grateful if someone would open the door.b.I’d be grateful if someone must open the door.在两组例子中,句a分别使用低值的may和中值的would来达到人际融合和礼貌交际的意图。

当然,话语的礼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亲疏、权势大小、地位高低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际的言语交流活动中情态的使用。

3.情态对心智的顺应

语言互动是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交流。语言选择要和交际者的心智构成适应。这样,交际者的个性特征、情感投入、信念系统、愿望、动机和意图等因素都应该包括进来(Verschueren,2000:87―88)。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使用折射出交际者不同的心理动机和情感,从而实现了心智的顺应。

动机是推动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情态的使用具有很高程度的意识性。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选择和使用受交际者心理动机的驱使。反而言之,交际者可以利用情态实现反讽、制造幽默、缓和批评等种种心理动机。在例句“Must you make that dreadful noise?(For heaven’s sake stop it!)”中,must给人的直觉是“必须”,说话者通过使用must表达了制造噪音是听话者出于强迫而不是出于自愿,从而淡化了否定态度的批评,说话者通过使用must来传递了反讽的意义,从而抱怨听话者制造噪音。而在例句“At that point,what should happen but (that) the car wouldn’t start.”中,should的使用实现了说话者制造幽默和轻松氛围的心理动机,取得诙谐的幽默效果。

情感是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遇到意外事件时所产生的内在的反应。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通过情态的使用来实现自己情感的顺应。在例句“How can/could such a young child learn English so well?”中,说话者通过情态动词的疑问句形式表达对出乎意外或不合情理之事的“惊讶”之情。说话者也可以通过情态的使用来表达口气比较强硬的情感。比如在例句“How can/could you be so careless?(You shouldn’t be so careless!)”中,说话者通过情态动词来表达“责备和批评”等情感。而情态在例句“Tom might pay us.”和“Just as I was busiest,he must come and worry me with questions.”中,则分别体现了说话者对过去意外之事和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的“恼怒”情感。

五、结语

语言交际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阐释了情态动词的使用过程实质上是交际者作出语言选择进行顺应的过程。并从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基本概念出发,阐释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并探讨了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情态动词对语言规则、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三方面的顺应,论证了英语情态动词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是不断作出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8,357,358.

[2]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Vol.2.

[3]Palmer,F.R.Mood and the English Modals(2nd ed.)[M].London:Longman,1990.

[4]Perkins,M.Modal expressions in English[M].London:Frances,1983.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000.

[6]胡涛。英语情态助动词用法手册[M].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7]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新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

[8]李基安。情态意义研究[J].外国语,1998,(3).

[9]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1).

[10]李小川。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J].湖南文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外交部发言人 篇8

今年3月,访问俄罗斯时曾指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能力之一。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跨文化交流能力强,就能在对外交流中妥善应对,起到促进交流和增进友谊的作用,起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作用。因此,提升领导干部跨文化交流能力非常重要。那么,领导干部应如何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呢?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尊重文化差异,增强多元文化意识

提升领导干部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增进领导干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增强多元文化意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受政治、经济、历史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代,文化的多样性也依然存在。因此,领导干部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要学会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宗教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方面,在不同社会习俗中贯穿着该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流。比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西方价值观崇尚自由与民主,西方文化强调个性,主张自我实现,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意识,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中国人的文化信仰表现在“和”的精神中,表现在“仁义礼智信”的信条里。因此。领导干部在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时,应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尊重其宗教习惯。切忌一味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去理解和评判对方的思维习惯,保持积极沟通心态,减少文化偏见和文化冲突,减少交流沟通中的壁垒,提高交流效率。

运用“求同存异”思想,实现文化认同

任何文化都承载着这种文化的民族本身独特的精神,任何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时,需要运用提出的“求同存异”思想,实现文化认同。一方面,任何文化都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基督教文明崇尚“博爱”;中国儒家则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见,不同文化在深层次结构中存在着共性,所以,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达成完全共识虽不现实,但形成有限共识是可以追求的。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各种差异的存在,努力适应差异。任何文化都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地方。正如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便是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也会因地位、受教育程度、年龄差距等因素产生观点分歧。更何况来自不同国家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呢?但是,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就某些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因此,领导干部应充分地认识到差异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存异应了解“异”在何处。两种文化之间不同的部分,不仅应尊重和包容,而且还应当注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相互吸收彼此文化的精华和长处,形成不同文化间的互补,真正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重视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培养文化理解力

一方面,加强文化学习。通过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文化的理解力,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适应性,增进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尽量加大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进行有组织的模拟训练,积极使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如观看相关原版的影视节目、互联网等,多参加一些相关的专题讲座,文化讲座、主题论坛以及在一些国家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或“中国文化周”等各种活动,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实际技能和跨文化交流技巧。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交流实践。比如,今年5月20日,作为总理首次出访过程中,与印度总理辛格握手道别时,用英语对要求补拍镜头的印度记者说“It Will be a Headline of Your Newspaper(这会上明天你们报纸的头条吗)?”当听到记者肯定的回答后,一边说“Once Again”,一边面向记者再次与辛格握手。总理用英语进行直接沟通,这不仅体现总理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而且让交流更加顺畅,给各国媒体留下了积极的、深刻的印象。因此,领导干部在参加出国考察、国内外事活动时,不妨向总理学习。

善用国际表达,依据事实说话

减少文化差异需要表达方式上的国际化。所谓表达方式上的国际化就是依据事实说话,用有依据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反映现实,触动人内心的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用西方能理解的、听得懂的方式讲话,这样才会有说服力。比如,前不久,作为总理首次出访中,多次强调了中国在发展中对世界的需要。在瑞士,坦言让国民“吃上安全食品,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对于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愿意把问题都摆到桌面上,他知道如何向欧洲国家的民众、向世界发出声音。赵启正在《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中提到,中国领导干部在对外宣传中国的国情、政策、经济时,通常会提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如不解释,西方人是会不明白的。这句话用国际上能理解的方式,可以表述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中国经济状况和中国价值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这样的表述才能达到西方人理解的效果。总之,领导干部应知道如何用西方人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的故事。

重视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是指用以传播语言交流之外的所有行为,主要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非语言符号能够表达复杂的、无法言表的感情和信息,可以起到补充、重复、强调、调整语言符号的信息。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行为信息的社交内容只占35%,其余都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递。语言学家Abercrombie曾说:“你用发音器官说话,但你用整个身体交谈。”由此可见,非语言交流伴随整个交流过程的始终,它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头部动作、人的眼神、面部表情、握手、微笑、身势、衣着、化妆、气味以及个人用品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许多信息,有些信息是人们真实意思的表达,但是有些不经意间的举动,可能会使交流对象产生误解。因此,领导干部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应高度重视非语言交流。虽然不同文化中非语言交流有很大的差异,使人们的把握和理解出现困难和歧义。但是,非语言行为都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应重视非语言交流中存在的差异性,而且应重视在不同文化非语言交流中存在的共性和普遍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 篇9

发言人的荣耀

有一年,某部委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他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代为前往。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们本来想请个外交部副部长来讲一讲国际形势,没想到外交部竟然把他们的发言人派来了!

外交部一位部领导,有一年回家探亲。回家后,村里的老人殷殷地嘱咐:继续努力,争取当个外交部发言人。

有一次,李肇星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参加完活动从街上步行回外交部,有一个行人惊喜地对同伴说:“那个人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同伴看了一下说:“不可能,他旁边的那个人根本不像保镖!”

外交部一代表团到某省参观、考察,当地接待部门负责人在介绍当地情况时说,现在领导同志很重视我省,上半年到我省来视察指导工作的领导同志有某某副总理、某某部长、某某外交部发言人……

1998年任外交部发言人的章启月有一天骑车下班回家,路遇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有一位说,快看!刚才骑过去的是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其他几位都讥笑他说,亏你想得出来,外交部发言人能骑自行车?

其实,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是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包括美国、英国、比利时外交部发言人都是处级人员担任。只有在少数国家,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很高,正副部级的都有。

发言人的苦恼

名声大,荣誉高,受人敬重——这些对发言人来说是一好事,但有得便有失。由于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公众有点脸熟,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据载,某发言人的一个侄女从老家来北京后,该发言人请她在一餐馆吃饭。外交部发言人在这一餐馆出现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并且居然还是和一位年轻的小姐在一起,这无疑引起了餐馆客人的高度注意。客人们不断把各种目光投向他们,并不时窃窃私语。

一位发言人一次骑车回家途中,被另一骑车人撞倒。起来后,本想与对方理论一番,但不承想惊动了路人。看到有人竟敢把外交部发言人撞倒在地,他们感到非常气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纷纷指责肇事者。这位发言人感到很难堪,从围观的人群中悄悄溜走了。

一位发言人每天坐地铁回家。每天在地铁上,都要忍受众多乘客好奇的目光。有一次一位乘客终于忍不住了,谨小慎微地问这位发言人,您是某某发言人吗?这位发言人不愧为外交部发言人,把对付记者的模糊答问技巧用到这里了,他幽默地回答:“大家都这么说。”

发言人的“被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