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之涣《登鹳雀楼》精选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
注释 篇1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篇2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属河中府。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唐人海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惜乎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这一首《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真是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原文 篇3
登鹳雀楼①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黄河入海流。
欲⑤穷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1]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7]
⑧更:再。
【白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简析 篇4
此诗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翻译/译文 篇5
远道来登鹳雀楼,楼阁高比人间。天空笼盖着辽阔的原野,奔明的黄河泻入群由之夺。
注释 篇6
⑴鹳(guàn)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⑵迥(jiǒng)临:远道而来。飞鸟:指鹳雀。
⑶天势:天体的势。围:这里有“笼盖”的意思。
⑷断山:指西山之间。
诗意 篇7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赏析 篇8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古诗百科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一】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赏析二】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府(今山西永济)城西南城上,位于黄河中游的高阜处,因经常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鹳雀楼,是当时的风景名胜。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代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性豪放,常击剑悲歌,人们称赞他善于“歌从军,吟出塞”。其诗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多被乐工制曲歌唱,在当时很有声誉,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一生写过不少诗,但遗憾的是流传下来的只有六首。这首《登鹳雀楼》,不仅在鹳雀楼众多的“唐人留诗”中名列榜首,也是古代五言绝句中雄奇豪迈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描写的是傍晚的景色。傍晚的景色虽然红霞满天、瑰丽迷人,却因临近黑夜,容易使人消沉,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故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这首诗写的`也是时已黄昏,但王之涣写得景色壮丽、热情奔放,没有丝毫的落寞与惆怅。诗人登上鹳雀楼,极目四顾,向西远眺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只见“落日熔金、暮云璧合”,一轮鲜红的太阳依傍着视野尽头的山峦,在群山中渐渐融尽。同时代的大诗人王维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写的是浩瀚无垠的大漠中的壮观景象。王之涣在这里也是写“落日”,用“依”与“尽”,勾勒出山峦起伏、苍茫天际,别是一番的“千古壮观”。这是写天空、远方、西望的景,接下来诗人又写地面、由近至远、东望的景。俯视楼下黄河,滚滚西来,又随波远送,遥想滔滔的黄河之水东归大海。虽然诗人在鹳雀楼并不能看到大海,但把现实与意境完美地相融合,用“入”与“流”,极写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气势,宏大而磅礴。正如李白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万里河山尽收笔下,使画面特别宽广,特别辽远,特别壮阔。前后两句,只有十个字,运用的语言极其朴素、极其浅显,但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非常鲜明地抓住典型的自然特征,逼真地描绘出北国的壮丽山河,使我们在千年之后的现在读到这十个字,立即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咫尺万里,眼界与胸襟都异常开阔。
就在这使人置身浑灏苍茫的莽原之时,诗人进一步即景生意,引领读者开展更大的视野,把诗推进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欲穷”引出“千里目”,再以“更上”照应全诗,最后以“楼”圆满点题。这两句,不仅与前面两句承接得十分紧密,似乎是平铺直叙地述说自己的登楼过程,非常自然地让读者顺着诗人的心情,随着他的脚� 更绝妙的是,就在这不知不觉之中,诗人在自然的情景中融入了含意深远、发人深思的哲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襟怀。这句千古妙绝的至理名言,给人们以无穷的希望、无限的憧憬,鼓舞人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从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上来细读全诗:四句诗是两副对仗精切的两联,前两句是正名对,即“正正相对”,工整、厚重、有力,实写诗人眼前的雄伟景象,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后两句是流水对,自然契合,天衣无缝,是虚写,虚实相生,留给人无穷的想象。看起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尽显诗人非凡的功力: “尽”字是借“依”字之态,温情脉脉;“流”字更添“入”字之势,气韵超凡。
读罢全诗,白日依山已尽,黄河入海仍流,山光海色,美不胜收。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让人浮想联翩,耐人探索,催人奋发,激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