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三教案 >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正文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

时间: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该页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找到的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篇1

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从容说课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人们认为最简单的测量。生活中许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因此,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    对于长度和时间,学生比较熟悉,学习过程中容易轻视,因此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想想议议”。通过学生讨论了解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正确测量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    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    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运动的快慢,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生]通过比较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师]如何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呢?    [生]通过测量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程来测量速度。    [师]时间和路程用什么测量,如何测量呢?    二、新课教学    [生]用表来测时间,用尺子来测长度。    1.时间的测量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    [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    [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    [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    [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    [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    [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    [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    [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    [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    [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    [投影]    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    [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    [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    [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    [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    [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了。    [生]电子停表的使用和机械停表的使用基本相同,但我认为电子停表读数更简单。使用机械停表时,如果测量的时间超过1 min,则需要从小表盘上读出多少分钟,再从大表盘上读出多少秒。而使用电子停表时,直接读出显示的时间即可。    [师]大家认为他们讲得清楚吗?老师认为他们非常棒。现在请拿着停表的同学和拿着手表及闹钟的同学互相交换,将刚才写过的10个字按相同的速度再重写一次,测量经过的时间,和第一次测量的时间比较。    [生]我发现按相同的速度写同样的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比用手表测出的时间短。    [生]我觉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较准。用停表测量时可以用左手操作停表,和写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用手表测时要先看了表再写字,写完后再看表,所以测出的时间长,并且手表不停走动,也不容易记准时间。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比较,一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径赛场上和实验中测时间一般用停表的道理。    [生]使用停表测一段时间间隔操作方便也更准确。    [师]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拿着的表再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课后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用脉搏估算需要的时间并和用表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差得多不多。    (同学们认真测自己的脉搏,教室内非常安静)    [师]同学们刚才在测脉搏的时候,拿着钟表或机械停表的同学,一定听到了表的“滴答”声,是什么东西使钟表滴答响呢?请看下面内容。    [投影]    滴答响的时钟    [师]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一定会做一个摆,怎么做呢?    [生]用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重物就能做成一个摆。    (教师利用长约1米的塑料捆扎绳,下端系一把小锁头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将细线和另一端系在铁架上,拉开一个小角度,铁锁便摆动起来)    [师]类似这样的装置叫单摆。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测量这个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看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    (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    [生]如果单测一个来回,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肯定不准确。可以多测几个来回然后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就能更准确。    [生]我觉得可以几个人同时测一个来回,将几个人测出的结果平均,也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    [师]同学们能认真思考是非常好的习惯。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测量、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案。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小时(h)、分(min)、秒(s).    [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秒是怎么规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    [科学世界]    2.长度的测量    [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    [生]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    [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    [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    (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    [投影]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3m    1 dm=10-1 m    1 cm=10-2m             1 mm=10-3 m    1μm=10-6m             1 nm=10-9m    [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1 m是如何规定的呢?同学们看书p28.    [生]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 s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    [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    [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    [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    [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    [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    [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投影]

[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 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    [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    [生]我觉得是6.35 cm.    [生]我看是6.38 cm.    [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 cm.    [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    [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    [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    [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    [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    [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    [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    [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    [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 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 mm的尺子测。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刚才投影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生]因为零刻线不是和被测物的一端对齐的,所以应将另一端读出的值减去前面刻度的值。根据他们三个读出的6.35 cm、6,38 cm、6,36 cm.能算出被测物的长可能是6.35 cm-4 cm=2.35 cm、6.38 cm-4 cm=2.38 cm、6.36 cm-4 cm=2.36 cm.    [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    [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    [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    [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1.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    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误差。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略。    2.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测得更准确。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小铁块离开平均位置的距离(即摆角)不宜过大,摆动的次数也不宜过多,(30次左右即可),否则会降低测量的准确程度。    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变摆的长度及小铁块的质量探究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系。3.(1)测硬币直径:

(2)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    (3)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100张纸的厚度d,则一张纸的厚度l=d/100.    (4)测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n匝),测出n匝铜丝圈的长度l,则铜丝的直径:d= .五、板书设计1.时间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2.长度的测量古代人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漏壶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手表、钟表                现代人的计时工具                         机械表:使用                                 实验室及赛场常用的停表                                                         电子表:使用                           国际单位制:秒(second).符号“s“ 时间的单位                           秒的定义              测量的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1km=103m       1dm=10-1m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误差: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篇2

§1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课本图11.3—1介绍了几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工具测量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后反思: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篇3

第一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时间的测量1、  计时工具(1)  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2)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①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2、  时间单位(1)  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2)  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3)  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3 、停表的使用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2)  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2、长度的单位(1)  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2)  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3)  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4、刻度尺的使用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1)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2)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3)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4)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a、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b、    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c、    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          ;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能力提高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