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三教案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精选12篇)正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精选12篇)》

时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细致的小编有缘人帮大伙儿找到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精选12篇),欢迎阅读。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

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十分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前额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他微笑时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之感,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

1、请填写好这段文字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顺序

面庞──______________鼻子──_____________唇沟

2、这段文字在描写肖像的同时,还点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在选段中用横线标出来。

3、这段文字从写作顺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从上而下,先整体后局部

B、从大到小,从局部到整体

C、从上到下,先总说后分说

D、从大到小,先分说后总说

4、这段肖像描写,在文字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一、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钦佩(  ) 用手捋着(  ) 呼呼直喘(  ) 义愤填膺(  )

2、在括号中注明各句所描写的人物。

① 他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蓝色的大眼睛。(  )

② 他手势生动,举止活跃,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

③ 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住自己的脚腕。(  )

④ 他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  )

3、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方式。

① 他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② 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不时在发出几声:“可是……可是……”(  )

③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

4、选出对人物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描写福楼拜“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表现他容易激动。

B、描写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极有魅力的讲话和流利地译出歌德、普希金的诗句,表现他博学多才,热爱文学。

C、描写都德谈吐的内容和讽刺的口吻,表现他活跃健谈,厌恶腐朽。

D、描写左拉平静的声音,温和的举止以及细心听讲的动作,表现他沉稳谦和。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十分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前额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他微笑时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之感,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

1、请填写好这段文字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顺序

面庞──______________鼻子──_____________唇沟

2、这段文字在描写肖像的同时,还点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在选段中用横线标出来。

3、这段文字从写作顺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从上而下,先整体后局部

B、从大到小,从局部到整体

C、从上到下,先总说后分说

D、从大到小,先分说后总说

4、这段肖像描写,在文字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略

2、①福楼拜 ②都德 ③左拉 ④屠格涅夫

3、①动作 ②语言 ③外貌

4、A

二、阅读测试题

1、头 头发 胡须 眼睛

2、朴实 固执 聪慧 坚强 坚毅 滑稽

3、A

4、比喻句、形容词多从反面去说(如“虽然不漂亮”),想像丰富生动。

阅读测试题

1、头 头发 胡须 眼睛

2、朴实 固执 聪慧 坚强 坚毅 滑稽

3、A

4、比喻句、形容词多从反面去说(如“虽然不漂亮”),想像丰富生动。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2

出示相关字词,要求学生将拼音标注在书上,小声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位作家?

字词:√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鉴赏(jiàn)√白皙(xī) 白净。√琐事(suǒ) 细小零碎的事。√钦佩(qīn) 敬重佩服。脚踝(huái)滑稽(jī)√戏谑(xuè)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轮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荒谬(miù)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博学多识:学问丰富,见识广。√一拍即合:比喻很容易一致。寻欢作乐√忘乎所以: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义愤填膺(yīng) 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文中出现了几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是四位,有的同学认为是五位?

生:不仅有文中出现的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还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师:对,虽然莫泊桑没有出现在文章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用心观察。那么这几位作家是如何登场的呢?

生:“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师:从这些句子判断,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

生:时间顺序。

师: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什么关系呢?

生: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讲述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福楼拜让莫泊桑写一百篇有关牛的散文。莫泊桑觉得很为难,福楼拜启发他——拉着重物上坡的牛、拉着空车下坡的牛、吃饱的牛、挨饿的牛、被阳光暴晒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牛……都有着不同的神态、动作,你如果仔细观察到了这些内容,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写一百篇文章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福楼拜是让莫泊桑去观察,而不仅仅停留在看上。“看”和“观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莫泊桑努力去观察生活,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他的创作时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却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号称法国短篇小说巨匠。……简介其余作家,这些都是当时欧洲及至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结构安排同样别具匠心,请问大家这个聚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抢答)

生:星期天

师:地点?

生: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公寓)

师:出场人物?

生:以福楼拜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场。

师:整篇文章描写的就好像一个舞台剧。舞台就是哪里?

生:福楼拜家里。

师:而这些大作家们就象一个个演员一样依次登场,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性格。请看,这是我们书上的插图,描绘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风采。这里面描绘了五位作家,谁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师:下面我给其余作家标上代号(按从右至左顺序)A、B、C、D,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根据文中的描写,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谁?

学生说出各自答案,意见出现分歧。

师:大家意见有了分歧,应当从课文中寻找证明。

生:A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高卢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样子?

师: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上说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发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实际上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读第4节前两句话。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

师: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这说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师:仅仅是善于思考吗?

生: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读,第9节从开头至“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生:他是个个性张扬,热情外向的人。

师:他还以什么品质令人敬佩?

生:博学多识。

师:那么B和C是谁?

生:B是左拉。书上描写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这都符合画上B的样子。

师:在作者对左拉的描写中,展现了他的哪些个性?

生:聪慧、坚强。

师:他的性格仅仅如此吗?请大家注意,当他的话被别人打断时,他有什么表现?

生:“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师: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个性特点?

生:温和。

师: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文中找出能证明我们观点的语句。

生:“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

读第6节最后一句话。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势最大。

师:文中体现了他的什么个性特征?

生:活跃、好动。

师:还有什么?

读第5节。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也关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师: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写画。我想起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说一位法国画家画一幅肖像画要用四年时间,你用放大镜一照,蓝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见。你们觉得谁的艺术价值更高?

生:那位画家。

师:那么照这样说,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照相机,分辨率越高就越有价值?你们觉得画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绘人物时只需要表现人物的外貌、体型就可以了吗?

生:莫泊桑的作品艺术价值更高,因为他还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师: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经他的嘴讲出来,就都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

师:这里作者的用词也很有特色。“几句话”和“轮廓”之间是什么关系?“轮廓”指什么?

生:简单的线条组成的话。

师:所以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表达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也怎么样?

生:准确。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问题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楼拜“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朗读第9段。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业 就是描绘一位老师或同学,要学习文中的写法,不仅写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来。周一我们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写的对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3

目标设定: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3、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能力

4、感受大文豪们的智慧与品质

师生活动设计:

一、 导入

二、 速读感知

1、扫除文字障碍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三、精读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福楼拜

小结: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生动细致的描写。

三、 品读探究

学生分小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五、寻读释疑

1、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四个人物为什么要各有侧重?试举例说明

2、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为什么要突出福楼拜?

六、纵深挖掘

假如五位作家讨论正热烈,你——一个爱好文学的少年来请他们签名,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迎接你的到来呢?

七、横向迁移

1、说话训练(课内)

2、写作训练(课外)

板书设计:

福楼拜:博学善辩、热情大方(语言、动作)

屠格涅夫:醉心文学、博学多识(语言)

都德:言语生动、活泼快乐(语言、肖像)

左拉:聪慧坚强、沉默寡言(肖像、动作)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生动细致的描写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要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所以本课打算以“人物”为线索,以学习写作方法为目的,采用“学法体验”的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篇文章中,写的都是单个人物。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写的却是人物群像。这些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请跟莫泊桑一起去看看吧。

(二)同学们进行“朗读”体验——认识他们。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四位人物画像,问:他们是谁?

1、  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福楼拜: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3、学生交流人物的外貌特点,猜测多媒体出示的四位人物画像的名字,并穿插介绍这四位作家的一些生平情况。

(三)同学们进行“发现”体验——了解他们。

1、教学活动围绕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这四位作家的性格特点各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2、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找出文中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语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全班交流。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

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的人,从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门铃一响,立刻把红纱毯盖在办公桌上”“他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屠格涅夫”“他做着大幅度的动作,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着他的衣襟鼓起来”“他把客人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有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福楼拜是一个博学睿智的人,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屠格涅夫是一个热爱文学、博学多识的人,从这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讲无论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都德是一个活跃、健谈的人,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左拉是一个温和、寡言的人,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很少讲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

3、  小结。

明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怀着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明确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肖像描写之外,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四)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模仿他们。

1、模仿形象。

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你们能合作表演一下吗?

2、模仿写法。

下面是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进行人物“速写”时说的一段话,请你照此写几个人,然后大家交流一下。

“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描绘出这杂货商和这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全部身体外貌……要请你在其中能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面貌,以便我不会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

(五)课后活动。(任选其一)

1、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的作品,并做好读书笔记。

2、搜集有关五位作家的奇闻轶事,并且整理成文,然后集体交流,全面认识大作家。

3、以一次同学聚会或一次生日晚会为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一个场面,字数不限。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课文词语丰富,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所以还可以采用活泼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步骤:

(一)以福楼拜对莫泊桑的创作指导导入。

(二)语言感受活动。

1、整体朗读,读出层次。

2、选点朗读,读出感情。

1、  自由朗读,读出美词美句。

(三)语言梳理活动。

1、请说一说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美词。

2、请说一说你喜欢的课中美句。

(四)语言欣赏活动。

1、请同学们自选内容,从课文语言的角度品味课文美点。

2、同学们准备。小组交流讨论。

1、  同学们开始课堂发言,老师的评点穿插其间。

(五)语言积累活动。

用聚集美词美句的方式,制作“语言积累卡”。例如,可以积累:

1、  准确的词语、生动的词语、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

2、  准确生动的句子、修辞丰富的句子、议论抒情的句子……

(六)诵读识记。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4

正当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激动地交谈时。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有节奏地响了起来。福楼拜马上跑了过去开门,一个头发乌黑,长着浓密八字胡子的`男子映入了大家眼帘。噢,原来是——莫泊桑。

这时,莫泊桑进入了屋里,只听见福楼拜向他的朋友们介绍道;“他就是我的高徒——莫泊桑,也许你们都认识他,但却没见过本人吧。”

看到了莫泊桑后,屠格涅夫首先用他那洪亮的嗓音说:“噢,莫泊桑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非常欣赏你的小说。”莫泊桑平静地说了句谢谢。

接着都德跳了起来,拍了拍莫泊桑的肩膀以示友好,然后手舞足蹈地和他讨论着文学上的问题,用他简短的语言诠释着自己的观点。其风趣幽默,让大师莫泊桑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的大伙们都越聊越激动,只有左拉是例外的。他依然是如此的温和平静。只见他歪坐在沙发上,用手托着下巴,仔细地聆听着莫泊桑他们的谈论。当他觉得他们有地方说错,而他的观点才是对的时候,他总是时不时发出几声:“但是...我觉得...可是”但声音之温和与平静,总被别人的谈论声所覆盖。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了。福楼拜的朋友们都陆续走了。他在每个人走时,都会热情地跟他们道别。对于福楼拜他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5

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6

师:本文是一篇人物群像速写,这些人物是怎样组织串联起来的呢?

生:“第一个到来的是伊万。 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督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

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用“时间顺序”把众多的人物组织起来的。

(师板书“时间顺序”和人物)

师:众多人物,肖像不同,性格迥异,你能不能将书中的人物与插图里的人物对号入座呢?

(生异口同声地答“能——”)

(生细读文章与插图对照约六七分钟。)

师:这么多人物中,福楼拜是中心人物。那么,已经认定福楼拜的请举手。

(生齐刷刷举手。)

师:翟茜茜,你来给大家介绍哪一个是福楼拜。

翟:图中站着的,张开双臂的人是福楼拜。

师:对吗?

生:生齐答“对——”。

师:你怎样认定出来的?

翟:书上写着“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是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福楼拜的动作幅度大,夸张,奔放,充满热情,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也就是说,我们认定福楼拜是作者动作描写的成功。

(师板书“动作”。)

师:图中三个坐着的人物中,你认出——(师指着黑板语速放慢)都德了吗?

生 :异口同声:认出了。

师:曹亚林,请你来介绍。

曹:坐着的三个人中,中间一个是都德。

(其余生大部分答“对——”个别几个学生很诧异)

(师打断争议)

曹:文中写“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胡子尖。”这说明他的头发浓密,胡子很长。(刚才个别几个学生此时低声说“就是就是”)

师:我们之所以准确认定都德,是因为作者突出刻画都德的“肖像”特点,(师板书“肖像”)

师:同学们,作家们坐到一起,不说话吗?文中怎么没有“语言”呢?

卢项曾:有,只不过没有直接描写。

师:对,没有直接描写,但是有间接描写,请同学们以福楼拜为例,找出具体语言描写。

(生默读画句。)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面军号。”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读的,的确是福楼拜的语言描写。

同学们,我们刻画一个人物,就可以模仿本文,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写语言动作,外貌等。下面的时间交给你,你也来模仿本文刻画咱们一个同学,不记名,要让大家一下猜出来。

(生安静地写作。)

师:哪位同学把自己的片断读读。

卢项曾:他在我们班的个子算中等,脸上有一颗伟人的标志,是个胆小鬼,说起话来有时大大咧咧,有时小声小细。回答问题时声音像绵羊一样,好像是某些地方不舒服,发不出正常的声音。他若是挨了打,发出的叫声叫人听起来并不觉得痛苦,反而有点好笑。

(其余生异口同声——朱浩然啦)

师:好,描写得成功。其余的同学两人一组把片断练习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

屠格涅夫

时间顺序          都德     肖像

左拉

福楼拜   动作  语言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7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教学目标 :

1、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3、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4、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难点: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要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地插入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要好好体会。

一、人物画像,交流引读

1、画像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四位人物画像。

2、交流引读:

学生交流人物的外貌特点,教师引读: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二、自读积累,猜测感悟

1、自读积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积累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2、猜测感悟:

(1)学生猜测多媒体出示的四位人物画像的名字。

(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并穿插这四位作家的一些生平情况。)

①莫泊桑(1850—1983)法国作家。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屠格涅夫的影响。一生写了近35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米龙老爹》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等。

②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早期作品(狂人回忆录)(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1856年发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他的散文一直是近代法国散文的典范。

③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奠定在俄国文学中的地位,被放逐。1860年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了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影响巨大。

④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1871—1893年间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上的地位。其中著名的名著有(小酒店)《萌芽)(金钱)等。1898年发表《我控诉》一文,被当局流放至英国。

⑤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1868年出版长篇小说(小东西)引起人们关注。长篇小说《雅克)(不朽者)短篇小说集(星期一的故事),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最后一课),其中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至今难忘。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3)启发学生归纳人物描写的方法。

(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1)填写表格,试比较四人的肖像、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肖 像

语 言

性 格

福楼拜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

热情奔放,

容易激动,

和蔼可亲,

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

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活泼开朗,

幽默健谈,

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沉默寡言,

坚毅聪慧。

(2)比较描写:针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讨论明确: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3)作者写人物的语言,为什么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讨论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品读赏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试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好处: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

四、小品表演, 互动释疑

1、小品表演: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时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你们能合作表演一下吗?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新颖的问题,并在阅读中讨论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各有侧重地来进行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拓展延伸:

(1)出示莫泊桑头像,学生试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2)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①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②不少于400字。

(3)课外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8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该单元以杰出人物为题材,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读课,根据“课标”要求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优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差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以上几点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能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3.学生能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三)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之所以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因为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描写几位人物的写作手法,同时,使其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以阅读法和发现法为主,以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为辅。采用发现法是因为初一的孩子都有猎奇的心理,利用这一点可以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学困生也有一定的帮助,练习与讲解是师生共同要完成的任务,这体现了课堂的整体和谐性。所以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区域特征,我采用了这个方法。

三:说学法:

师生同学,分享体验,以读促写,读写相长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整体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做了如下的分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猎奇的心理。我进行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星期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是一个可以放松,休息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逛街,到图书馆看书,或会会亲友。那我们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呢,我们周围的人是怎么过的呢?请同学们说说看?(让学生说出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生活的乐趣。)进行总结后,我继续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看看伟大的作家们是怎么度过星期天的。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

(2)文学常识介绍:这里主要由学生论述,培养学生搜查、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字词读音及成语含义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字词读音和成语含义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内容略)

(2)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师提示:从课题中能否找到相关信息)

2、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及依次出场的人物及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此题考查学生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扩大知识容量,培养合作意识。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学习,学生更能容易学习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课文结构的安排。为了达成这一个教学效果,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主要讨论描写一个客人的段落。同时,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明确结论填入表中,并找到图中相应的图像。每组指定一人发言,发言重点:第一组—福楼拜,第二组—屠格涅夫,第三组—都德,第四组—左拉。

1、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哪句话体现了这个观点?第1段写了福楼拜家,抓住了陈设,表现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

2、作者是如何描写客人的?哪些句子分别属于肖像、动作、语言及表情描写?让学生根据讨论确定的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中来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意在使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在记叙、描写时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插入议论和抒情。

讨论后并明确:

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

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括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答案略,各自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见上面小结。

3、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明确: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行动描叙;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描叙;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

4、为什么很多客人都喜欢来福楼拜家呢?

好客:一……就……。,每一个送到前厅……拍拍对方的肩头

博学多识:(倒数第二段)

(4)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5)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找议论抒情句。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本文在描写人物时,一般都是先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表行,后才描写人物的外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顺序倒过来效果会不会更好?

(四)拓展延伸

<猜猜我是谁>

请一位同学随意描写本班同学,其他同学要仔细听他描述,想一想他介绍的是班上的谁?……

此环节将读写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

六: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福楼拜(核心) 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第一个) 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 脸 生动性

都德(过了一会) 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括方式 身材、脸、鼻子、嘴唇 概括性 头、头发、眼睛、胡须跳动性

左拉(接着) 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头、头发、眼睛、胡须 温和 性 寡言、温和、 聪慧、坚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3、体味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中提到几位欧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详细介绍。

2、编列表格,概括地填写课文中描写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

3、指导讨论,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2、难点

体会用词的准确。

3、疑点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既无情节,又无深远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单纯”的文章,文章较细致地描写了四个人物,行文是不是重复繁琐?因此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也值得探索,在讨论与对比中来解决这一疑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2、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文精心准备了这篇2015初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学生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119字),情节简单,文字浅显易懂。就故事情节而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难点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少数文言字词的理解,如古代的某些特殊称呼和古今异义的词语等;二是对文章中人物语言情味的体会及人物神态、心理的揣摩。但相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查阅工具书、讨论交流等)和老师的引导点拨以及相关媒体的参与运用,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教学建议】

1、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自读,当堂背诵全文。

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并能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4、可与王安石的《伤仲永》相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想想方仲永、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5、建议课外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10

教学目标:

I知识与能力:

1、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3、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II过程与方法:讨论法

III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当时欧洲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语言、行动特点的句子,思考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进入情景,感知氛围。

1、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星期天福楼拜家的一场聚会。)

2、这是一个怎样的聚会?(充满学术气氛的、气氛热烈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充满生活色彩的、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充满了心灵内在的欢乐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着重刻画了哪几位?(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生:A应该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是最多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图中除了福楼拜他的手势。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生:活跃、好动。

师:是啊,你看,一进来他就说个不停。(齐读第五段)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还有“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我觉得B比较吻合。

生:不对,B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发上”,而左拉是“歪在”沙发上。相比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来得大。所以B应该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还有“蓝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脸”“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师:“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样的?(因为屠格涅夫是背对大家的,所以在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图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生:他是个热情外向、个性张扬的人。比如:朋友来了,“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又比如“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生:我反对。那是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结尾“他分别送到前厅„„”,倒可以看出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

生:但佣人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几乎”二字,和前面的“总”相结合,说明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屠格涅夫都会亲自为朋友开门的。因此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反驳的同学嘟囔着说:“我又没说他不热情,只是最后一句话更能看出来嘛!”) 师:同学们看得都非常仔细。那福楼拜还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络绎不绝,“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呢?

生:博学多识。“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在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

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

师:正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客人愿意来,更因为他是博学睿智的人,大家乐意来。“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愿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最后我们来谈谈左拉吧。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他很温和。在话被人打断时,他仍“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同时也很执着。

生: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外貌中透露着坚毅的性格。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四、总结积累,以文读人。

1、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从莫泊桑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应该也是这个家庭聚会的参与者。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他们会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表情?请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关资料,思考莫泊桑为什么选择这四位作家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阅读这几位作家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要点 篇1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自主探究学习—课外自读)

一  查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写在书上)

二  查资料,收集五位作家的有关资料(写在札记本上)

三  朗读课文,分别概括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肖  像

语  言

行  动

性  格

福 楼 拜

屠格涅夫

都   德

左   拉

四、问题探究

1、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请举例说明。

2 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有何特点?语言上有什么标志?

3 文章哪些人物描写的词语或句子用得十分准确而生动?请举例说明。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篇12

教学反思

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我讲授的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丰富的语言。

2、整体把握课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3、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比较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

为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1.从文中对福楼拜的描写、记叙中分析概括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2.分析文中四个人物作者在写作中的侧重点,体会对不同性格的人物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仿写练习: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当堂展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描写福楼拜的语句,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福楼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此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然而,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备课之初对学生的预测不够准确,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估计不足,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准确时,启发的方法不够灵活,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显得有些死板。

2、学生预习不充分,导致我自己的心态比较急躁,最后设计的环节没有完成好。

总之,本学期进行的第一节公开课,我对自己深感失望。尤其是较自己以前的教学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很大程度的退步,这让我有深深的危机感。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争取尽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