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
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情境,体味作品。而后,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
(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近)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念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趣的。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__,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声声慢》全词鉴赏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__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了解其艺术风格。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趣的。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__,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声声慢》全词鉴赏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__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了解其艺术风格。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思路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主要教学
方法诵读和鉴赏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一课时
一、诵读领起聆听,稍作引导。
教师“无为”而始,尊重学生宝贵的原初体验,据此调整教学行为。
【活动一】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二、鉴赏诗歌意象,解读“登临意”。老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感知,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景物烘托登临意,动作暗示登临意)
点拨要点如下,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1.第一句要点:诗中描绘的景象及其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2.第二句要点:倒装、移情的写法。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解词入手:解释“玉簪螺髻”。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3.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北国南来;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4.第四句要点:吴钩和词人动作的意象的内涵
1)以诗解诗细说吴钩:
——理解吴钩意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2)想象画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
雕弓挂壁无用--辛弃疾
长剑铗,欲生苔--辛弃疾
3)体味“看了”“拍遍”动作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想象:看了又看。“拍遍”,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小结: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
【活动二】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咬文嚼字、提挈词眼、联想想象、把握意象、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诵读传情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学习的初始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提升鉴赏水平。
循“法”得“意”,理解登临意的同时,懂得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1.小结上片板书
板书一:
片段诵读
指导和范读:进入情境,化身词人,注意技巧。
例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深沉悲凉,“江南游子”四字可以稍起,和后面处理相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释处,激切,高亢,昂扬。之后有意停顿)无人会,登临意。(低而沉着,深深吐出,不宜表现得纤弱)
3.拓展联想
一腔报国心,“无人会,登临意”,在此,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展开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补充、延伸、修正同伴的见解。
【活动三】
片段赏而读,读而赏。读读想想评评。
课堂上实现多重有效对话。
借助诵读帮助鉴赏的深入,通过鉴赏提升诵读的水平。懂得怎样读,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引导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本环节(环节二)教学目的大约分四个层次:
(一)训练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整体想象的能力。(三)提高依据词眼、章法把握词意的能力。(四)读、赏互动,同步提高。
三、品味典故,深入探究、理解词人复杂深沉的“登临意”。
(一)引导揣摩用典(作者借典故抒发登临意)
1.点拨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2.引导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如“休说”“怕应羞见”“可惜”。
3.引导学生感受“可惜流年”之痛。
首先,老师评述“流年之痛”,渲染蓄势。然后,提问此词是辛弃疾早年还是晚年作品。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随机生成板书二:
【活动四】
典故的一般学习:
1.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揣摩“评说典故之词语”中蕴涵的情感。
3.在上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思考用典的意图。
【活动五】
“流年之痛”的深入探究:
1.首先,一般会误答。
2.然后,结合注解推知词人此时为35岁,正当壮年。
3.接下来,探究正当壮年的词人有流年之痛的原因:往前看蹉跎12年;往后看,国事不堪,壮志难酬。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让学生在失误和疑惑中,兴致盎然地探究学习,综合词句意义、写作背景、词人身世以及注释等信息,获得对“登临意”全面、深刻的理解,领悟典故学习的一般方法。
在“竟然这样”—“原来如此”的思维流程中获得探究的快乐。
四、品味结句,理解“英雄泪”是呼应“登临意”。1.点拨要点:
句子意味,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即慰藉英雄寂寞,呼应“无人会,登临意”。
2.方法提示:
从解词入手,在章法上梳理。
【活动六】
学生解释品味“倩”“揾”“何人”“红巾翠袖”等词意。
从章法上,理解句子的收束和呼应作用。从字词入手突破难句,从章法上突破关键句。让学生掌握两种解读句子的办法。
五、总结“登临意”,总结读词方法。有感情的朗诵全词。
(一)板书三:
登临意及其表现:
(二)板书四: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画面
词眼提挈
知人论世
以诗解诗
意象解词
揣摩典故
诵读传情
(三)范读全词
细读《水龙吟》,一篇情意,凝结在“登临意”三字上。用景物烘托,用动作表现,用典故暗示,情感豪放深沉。正是“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纵然山河有恨,纵然英雄自许,可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杀敌之吴钩,倚天之长剑,只有楼头自看,挑灯细读。正是风雨满天,流年似水,谁人能惜?斯人孤独!此恨谁知!此恨谁知!
老师很想朗读《水龙吟》。
老师范读。【活动七】
学生小结。
学生朗诵。总结:梳理过程、方法和结果。
提升:用朗读去表现理解,用朗读去震撼心灵,实现情智和谐的鉴赏。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最__,词人、作品、学生、老师,灵魂相应,生命交融。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学生为本,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把鉴赏和朗读结合起来,鉴赏帮助朗读,朗读提升鉴赏。
设计简洁而又细腻。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文学史的高度观照作品做得不够。这是《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一首,将在教学第二首《永遇乐》时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
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情境,体味作品。而后,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
(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近)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念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篇6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词别是一家”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婉约派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意境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__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__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