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咏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教学设计 篇1
《咏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背诵这首诗了。所以,我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开始,我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我在咏字后面加了一个“柳”字,问“咏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赞美柳树。”“那快看图读古诗,说说诗人赞美了柳树什么?”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咏柳》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感受到诵读古诗的乐趣,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野外”寻春导入
1、三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姑娘带着轻盈的脚步,轻轻地向我们走来,就让我们跟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走进春天,一起去寻找美丽的春姑娘。
2、播放春天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
3、春天的景色怎么样?那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学生交流)
4、是啊,春天的景物可美了,柳树绿了,桃花开了,小鸟们高兴地在树枝上唱歌,春天的美景,到处都是,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闯关学习古诗
1、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它就藏在一首古诗中,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咏柳》(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一读课题把春姑娘给叫来了,瞧春姑娘要和小朋友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
(一)首先我们来闯第一关,听听春姑娘说什么呢?(播放录音:谁能把古诗读正确,就能获得我的礼物啦)。
1、要求明确了吗?那就请大家先自己认真地练读一下,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请教一下。(学生自己读诗)
2、谁想来闯第一关呢?(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
3、还有谁想来闯关的,这么多小朋友都想啊,那我们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
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
5、瞧,春姑娘还托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掌声响起)胜利的掌声送给大家
(二)春姑娘又有话说了?(播放录音:小朋友们可真棒,个个都能把字音读准了,那我们去闯第二关吧,听好要求: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
1、这次的要求比较难了,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的书上都画了五角星,相信大家都能闯关成功。那谁愿意来闯关的?(指名一人读)
3、这个小朋友读得太好了,老师想来采访一下,你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把古诗读得这么好呢?(边读边想着古诗中描写的画面)
(如果学生的朗读不够理想可以改为教师的范读,然后由教师告诉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
4、有了这个好方法,你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好。赶快拿起书本再来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景色?(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5、想着刚刚说到景色,再读读这首古诗,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6、谁能把你想到景色通过朗读来告诉我们听?(指名读,请学生点评)
7、播放柳树录象欣赏后,再配上音乐比比谁是真正的小诗人。(指导看图背诵古诗)
三、自主学习古诗(课堂延伸)
1两关下来了,听听春姑娘怎么说?(播放录音:小朋友们,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课件飘落花瓣)作为礼物春姑娘又送给我们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相信许多小朋友都比较熟悉,你能照着刚才学习《咏柳》的方法来学习这首《春晓》吗?
1、出示闯关要求:第一关:把古诗读正确
第二关: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边读边想)
2、出示古诗《春晓》自己练习
3、多种形式指名诵读
4、赛诗会
四、唱诗
1、春天悄悄地来,又要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你们想不想把春天留下来吗?(想)
2、有一位小朋友也想把春天留住,听,他是怎么做的呢?(唱歌)
3、让我们来把《春晓》唱出来,先跟着音乐自己哼一哼,可以自己哼,也可以和你周围的小伙伴一起来哼。
4、跟唱
5、拍手齐唱
五、小结
根据本节课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做出相应的鼓励评价
授后反思: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中高段教学时,学生体验诗中的情感,感受诗中美的形象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努力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想象练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此来感受画面美,激发儿童自身内心的情感,再结合时代背景,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了解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这是一个“从读、想→儿童获得情感→体会诗人情感”的过程。而我们低段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演一演,或通过其它的途径(如画图、编个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情感,让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情体验。
三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春天呀?(因为春天很美丽)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说说春天哪些地方是美丽的?(花草树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春天里美丽的景色实在太多了,那你们喜欢春天里的柳树吗?(喜欢)谁能说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说得好,今天呀,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柳树的诗歌〈咏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这里的诗歌是谁写的?(贺知章)贺知章是唐朝的诗人,少年时就以诗歌著名,现存的诗有19首,除〈咏柳〉以外,〈采莲诗〉和〈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学习诗歌。
(一)、初读。
1.师范读诗歌。
2.让同学们指出生字,师生一起将生字读准。
3.师生一起读诗歌。
4.自由读师诗歌,指名读。
5.找找会背的同学同背诵诗歌。
(二)、了解诗意。
1. 、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理解。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咏”什么意思?“咏柳”呢?
2、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我们得理解哪些字?
“妆”——装饰。什么装饰了什么?柳树真是碧玉装饰成的吗?
一“树”——在这时三月示一棵树吗?那“一”在这里什么意思?(整棵树)
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
3、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4、齐读1、2句,问:第1句着重写(树),第2句呢(枝),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该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写“树”……第3句写什么?(叶),第四句呢?(春风→风)
7、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美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柳树吗?那是在赞美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8、齐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师小结:作者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
9、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原因。
(三)、朗读,默写。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同桌对读。
3、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背
4、生字正形,默写
三、背写春天的古诗
四、学新诗
春天多么美好,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春晓〉,这首诗又会把我们带入怎样的一种境界呢?(板书)
1、你们知道孟浩然吗?
2、师范读。
3、生自由读。
4、出示个别词意,同桌共同理解。
5、指名1—2人说诗意。
6、指名朗读、齐读。
五、总结。
五、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照顾到班上基础较差的几个同学,在课后,我与他们交流的时发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不够,也没能背诵下来。我觉得如果再上这一课,应该再增加读的机会,以及对诗歌的理解。
《咏柳》教案 篇4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三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篇5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始运用课件,通过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以便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孩子们较少接触,我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点上我的目的想让他们了解学习的古诗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他们掌握了方法,我们的古诗教学会更轻松。
在教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二月的春风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会有很多很多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展现出来,但是也许是换班讲课的原因,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课件图片上的几个,思维并没有完全发散开来,在这一点,教师处理比较仓促,可以进一步引导,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本课教学中,识字是随文进行,对“裁”“剪”两个比较易错字做了书写指导学习,我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整节课下来,感觉作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完全投入教学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对诗的意境体会的不够到位,感情朗读没有达到最预期效果。
《咏柳》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对诗意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主题。
师: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设计意图:优美的春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游戏找春天)
(设计意图:课件制作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环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
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
2.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幻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4.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5.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1.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图片,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借助课件出示的“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读,指读。柳树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诗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
(设计意图:着重抓住“碧玉”“绿丝绦”等词语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魅力和高贵。)
2.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
(1) 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句。出示“柳叶”图片,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2) 前后两个人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
(3) 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 指读,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
七、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 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咏柳》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柳条在春风吹动下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ppt、flash课件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朗诵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美丽的春天来了,在温暖的阳光下,小花、小草、树木都睡醒了,那岸边的柳树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柳树图片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柳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幼儿从树叶的颜色、树枝、树叶的形状这些方面进行观察)
师:原来春天的柳树长出了一头绿绿的、细细的、长长的头发,真好看!唐代有个诗人叫贺知章,他很喜欢春天的柳树,还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来赞美柳树姑娘,叫《咏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课件)
二、理解古诗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碧玉妆成一树高”
(出示碧玉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碧玉?你发现它和柳树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我们发现它们的颜色都是绿绿的,诗人也觉得绿绿的柳树就像是一块块碧玉堆积起来打扮成的,于是就写下了“碧玉妆成一树高”这一诗句。
2、“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示绿丝带)
师:这是什么?(绿丝带)以前的人把绿丝带叫做绿丝绦。这个绿丝绦和柳树又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柳树姑娘的头发是往哪个方向长的啊?于是,诗人就觉得这些垂下来的细细长长的柳条就像是千条万条许许多多的绿色丝带一样,也就有了“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诗句。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咦,那这么美丽的景色,一片片细细的柳叶,到底是谁变出来的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猜测)其实啊,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裁剪出了这一片片细细的柳叶。同样,我们用诗人的话来说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朗诵古诗
1、学念古诗
师:这么优美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念念看吧!(播放课件)
2、逐字朗诵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古诗中有些字我们是认识的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认认简单的字)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美美的念一遍吧!
《咏柳》教学设计 篇8
设计理念: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吴忠豪教授指出: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须熟练背诵。因此,本首诗的教学以朗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以情促读,在声声诵读中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所在。
教学目标:
1、会认“咏、绦”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初步学习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
4、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感受春天的美好。
6、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平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
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示学生注意“咏”字的写法。
2、齐读课题。
3、谁知道“咏”是什么意思?(歌咏、赞美)
4、小结题意: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歌咏柳树的意思。
二、初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两遍。(教师板书全诗)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正确;
第二遍,注意停顿通顺。
2、学生反馈自渎情况。
指生读注意正音:妆、绦、似剪刀。
小组读
男、女生推荐代表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为吟诵、背诵打下基础,在学生朗读之后,以提出的两点要求作为评价标准。
三、诵读
1、古人作诗非常讲究平仄押韵,汉语拼音中声调为第一、二声的音节是平声,用“—”标示,第三、四声的音节成为仄声,用“1”标示。读的时候咱们要注意平长仄短。
2、教师范读。(给诗标上平仄符号)
3、学生练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
5、看老师的手势,学着古人吟一吟,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诵读古诗的新鲜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味和吟诵古诗的回味无穷。
四、朗读、理解
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和诗人一样站在了这棵柳书旁。(课件出示柳树图)
(1)师声情并茂地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生读。
(3)闭上眼睛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根据学生发言,指导朗读。
高高的柳树碧绿碧绿的,多美啊!(读)
每条细长的柳枝都像绿色的丝带,像古代句、女子裙上轻舞的丝带,微风吹过,轻轻飘拂。(读)
在作者眼中,这棵柳树宛如一位身着绿裙、婀娜多姿的少女,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读)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不是逐个词语细致地翻译,而是通过想象感受,再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柳树的多姿,读出诗句的美感,理解和朗读相得益彰。
2、作者用这样美丽的诗句赞美柳树,这身绿意盎然的长裙又是出自谁的巧手呢?
(1)学生齐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师生合作读。
(3)诗人不仅赞美柳树,更是赞美春天。(板书:咏春)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朗读古诗。
(4)配乐朗读,想象画面朗读。
五、拓展、背诵
1、春天的勃勃生机、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季节里,和暖的春风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
2、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设计意图:跳出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积累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
3、好一个多彩的春天,让我们再次在这首古诗中体会它的美好吧!齐读、背诵。
《咏柳》教案 篇9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的特点。整棵树枝叶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突出了它们柔美而细长的特点。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下垂。
“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突出它们细巧的特点。“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投影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垂:翘舌音,读“chuí”,声母不要读成“c”。
裁:平舌音,读“cái”,声母不能读作“ch”。
似:多音字,在本课读“sì”,“好像”的意思。
丝、碧、剪:要读准字音,同时用部件法记住字形。
本课生字较多,初读课文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练习读通语句的过程中熟悉字义。然后同桌练习读课后生字,最后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课文学完后指导写字时,再次巩固字音,分析记忆字形。
2 写字教学。
垂:独体字,共8画。书写注意笔顺:垂,第七画横要长些,托住上部笔画,盖住末笔横画。
丝:上下结构,上部左右两部分都是“”,不要写成“幺”。
裁:笔画多,半包围结构,里边是“衣”,书写时衣字的第六笔捺写作点。笔顺:。
碧、剪:都是上下结构,笔画多,容易写长,书写时注意处理好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位置。
难写的字,教师应字字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后的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三)词句教学
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
碧玉: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词句教学。不要孤立地解释词语,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结合观察课文插图和联系实际,去领会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内容。
这首诗的大意是:
用碧玉装扮成的一棵柳树,
垂挂着千万根绿色的枝条。
是谁裁出这片片细小的嫩叶,
二月的春风就像那神奇的剪刀。
(四)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诗押“ao”韵,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感情来。朗读时,要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如果这样的解说再配上优美的古曲,一定能使学生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指导朗读可参考下面的节奏示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当学生多遍入情入境地朗读之后,便及时引导学生看图诵读,达到熟读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结合课文内容的扩展练习。基本要求有三点:第一,学完本课后,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柳树,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二,观察之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和感受。第三,用两三句话写出春天柳树的美。此项练习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去亲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要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观察、表达训练。为取得好效果,要选择好活动时间和观察点。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 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 自己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每句话读通顺。
3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 利用生字卡,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生字。
5 指导读课文,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1 自读诗歌前两行,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同学间互相解答,教师相机点拨,理解重点词语:碧玉、妆、万条、丝绦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2 同样方法,使学生理解第三四行的重点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
3 把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看着插图了解全诗描写的内容。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 指名读,评议指导;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使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感情。
2 看图练习背诵,好像是面对真实的情景作诗。可指名到讲台上看图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用生字卡读生字。
2 分析字形,说出难写的字的记忆方法。
3 指导写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仿写。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如果课前已安排观察,可在练习背诵环节之后进行说、写训练。如果时机不成熟,课前没安排,则另外组织观察,练习说写。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 篇10
《咏柳》教学反思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在《 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我接着说:“诗人要赞美什么样的柳树呢?是这样的吗?” 我随手在黑板上用赭石色粉笔画出了一棵只有树干和几条光秃秃的柳条的样子。学生迟疑了片刻,马上有学生说:“不能吧!”这迟疑正证明了他们对诗句的不理解和疑惑,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起到了推动作用。“让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学生翻书读起来,我又分别找几名同学朗读。在多次的朗读之后,我又引领学生回到黑板,“你们能帮助我把诗人笔下的柳树画出来吗?”学生开始各抒己见,“这棵树应该很高,从‘一树高’就知道树很高。” “从‘万条’知道树的枝条有很多条,应该多画条。……就这样,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把这首诗学完了。另外,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如果本课让学生再看着图片来朗读感悟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将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咏柳》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小草……这些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有了这一想法,我马上把“球”踢给了孩子:“孩子,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春天各种美好的事物汇聚而来,凑成了美丽的春光图,我想这各色景物都是春风拿剪刀剪下来粘贴成的。”学生脸带笑容,似乎也在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而兴奋。我心中暗暗惊喜,马上就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惊喜: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2、《咏柳》教学反思
脑中深深地记住了鲁迅先生曾说的一句话:“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潜能,一旦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将在属于自己的儿童世界里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
“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有了这一想法,我马上把“球”踢给了孩子:“孩子,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春天各种美好的事物汇聚而来,凑成了美丽的春光图,我想这各色景物都是春风拿剪刀剪下来粘贴成的。”学生脸带笑容,似乎也在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而兴奋。我心中暗暗惊喜,马上就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最后一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剪出了空气中快乐的气息”。
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学生刚才的话语,发现这竟带给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画面。我明白了:有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强加成人的思想,儿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我又很庆幸:就是因为自己的顺势而导,才使诗意喷薄,精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