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正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1)两个质数的和是3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数的意义及数的奇偶性等知识。

两个数的和是39,说明这两个数一个数是奇数,一个数是偶数,因为它们都是质数,所以其中的偶数只能是2,则奇数是39-2=37,37×2=74。

解答 74

(2)120的因数有( )个。

分析 求一个较小数的因数的个数一般用列举法,但求较大数的因数的个数时,一般用分解质因数法,即先把120分解质因数:120=2×2×2×3×5,然后借助每个因数的个数来计算。因数2的个数是3个,因数3的个数是1个,因数5的个数也是1个,120的因数的个数为(3+1)×(1+1)×(1+1)=16(个)。

解答 16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题目。

(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 m,宽1.8 m,高1.5 m。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2)学校六年级有若干名同学排队做操,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六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明确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思考、交流)

(1)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什么知识?

(2)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3)具体的解答过程是怎样的?

3.汇报。

(1)先汇报前两个问题。

预设

生1:第(1)题考查的是应用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2:第(2)题考查的是应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根据题意,正方体的最大棱长应该是长方体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先把相关长度转换单位,用整数表示,然后求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

生4:根据题意,六年级人数比3、7、11的最小公倍数多2,所以先求出3、7、11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就可以了。

(2)尝试解答。(关注学生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点拨)

(3)汇报解答过程。(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预设

生1:2.7 m=27 dm,1.8 m=18 dm,1.5 m=15 dm。因为27、18、15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3 dm。

生2:因为3、7、11的最小公倍数是3×7×11=231,231+2=233(人),所以六年级最少有233人。

4.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考查的是因数的知识还是倍数的知识,同时要会求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5、9题。

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因数和倍数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1公因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4℃”和“—4℃”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负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最新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练习一6~8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一、游戏引入:摆子连线。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6.

(1)出示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从平移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

(3)试一试,小组交流。

2、练习一。8.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怎样编号?

(3)全班汇报交流。

三、提高训练。

练习一。7.(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合作探究a.移一移,说一说。b.比较区别。c.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五、补充练习。(单元格自行设计)

1、先标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再标明平移后图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2、(1)赵东家在少年宫以东200m,

再往南100m处;李倩家在公园以

西的400m,再往北200m处。请在

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

(2)赵东从家出发,依次路线是

(12,2)

(10,3)

(9,5)

(3,4)

(4,2),你知道

他今天先后去过哪些地方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圆柱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想象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底面是两个圆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获得求“圆柱体表面积”的算法。

学情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知道圆柱侧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得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含义及求法。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收获,体会小组合作探索成功过程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师引导,动手操作得出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难点: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圆柱由几个面组成?上下两个面是什么?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2、圆面积怎样求?

3、长方形的面积呢?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一顶厨师帽,让学生观察,做着一定帽需要多少布料?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能解决吗?教师借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求法》

三、 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分组,讨论:

(1)、动手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 。(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的侧面剪开发现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地面周长×高。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哪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2)、复习引导:(用旧解新)

上下两个圆的面积怎样求?(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就能求出底面积)

(3)、小结:小组讨论,将公式延伸。

圆柱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Ch+2π r2

=πdh+2π r2

2、知识的运用:(回到情景创设)

(1)、出示例题:

例2:假如一顶厨师的帽子,高 28厘米,帽顶半径10厘米,做一顶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 用进一法结果保留正是整十平方厘米)

(2)、独立试做:

(3)、集体讲评。

(4)、讲解进一法。

3、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重点学习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最新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学期总第1课时

教学课题 分数乘整数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4年 月 日

2015年 月 日

标 知识

技能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 学 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块,三个人吃了几个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 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 + = = =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 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3个 相加的和。

(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 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021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规律。

2、正确列式,掌握计算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重点

明确单位“1”,会列关系式。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题中条件找出和关系式中相对应的数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0.75=    1.25=    0.786=     1.763≈       0.9855≈

3、列式计算,说分析思路。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说思路:关键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和六年级人数相比,六年级人数做单位“1”,关系式为

已达标人数÷六年级人数

小结: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因为所求的问题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找单位“1”,用单位“1”做除数。

(二)讲授新课

改变准备题为例题,把“几”改成“百”。

例1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1、读题,说出例题与准备题有什么不同?百分数表示什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道题与准备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吗?

2、说解题思路。(小组互说,集体订正。)

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把问题补充完整,也就是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和六年级人数比,六年级人数是单位“1”,做标准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120人是和六年级学生人数相比的量。

3、列关系式:

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六年级总人数

4、列式:

(板书) 120÷160=0.75=75%

答: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75%。

请同学们看计算格式:通常先求出商,用小数表示,然后,再转化成百分数。

问:结果表示什么?为什么没单位名称?

(体育达标的人数与六年级学生人数是倍数关系,所以没有单位名称。)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解题方法都用除法计算;不同点是最后结果,一个用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另一个是用百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关系。)

6、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单位“1”的量;找准与单位“1”相比的量,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

7、过渡到例2。

百分数还可以叫做什么?(百分率,百分比。)

你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哪些率?(发芽率,出勤率,合格率……)

求这些率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实行科学种田,为了保证基本苗数量,又避免浪费种子,就要先进行发芽率的试验。求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问:“率”表示什么?(两个数相除的商。)

师:发芽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公式本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所以,要“×100%”。

例2 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求发芽率。

1、默读题,说已未知条件。

2、什么叫发芽率?(同桌互说)

3、根据发芽率公式,自己列式。集体订正。

问:结果有单位名称吗?为什么?

4、根据发芽率的公式,你们能说出求下列百分率的公式吗?(边说边投影。)

想一想:你能告诉大家一个百分率公式吗?

5、练习:第137页“做一做”。强调先写公式,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投影)

1、一班种树40棵,二班种树48棵,二班种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集体订正)

48÷40=120%

为什么不是40÷48?(一班是单位“1”,一班种的棵数做除数,二班种的棵数是和一班相比的量,做被除数。)

2、读题,说单位“1”;列式,说结果。

①2是5的百分之几?

(5是单位“1”,2÷5=0.4=40%。)

②5是2的百分之几?

(2是单位“1”,5÷2=2.5=250%。)

③4千米相当于5千米的百分之几?

(5千米是单位“1”,4÷5=0.8=80%。)

④20分钟是1小时的百分之几?能直接列式吗?先怎么办?

3、以小组为单位说分析思路后,个人在本上列式,集体订正。

①某村前年造林15公顷,去年造林18公顷,是前年造林的百分之几?

②某种录音机原价560元,现价是320元。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原价是现价的百分之几?

③某生产队割青草200吨,晒成干草后还有120吨。求青草的含水率?

关键要明确,青草含水重量,就是失去的水分,即:青草晒成干草后少的重量。

④某年级一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女生占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分析第三问,全班人数是单位“1”,全班人数是男生和女生的总和,所以,除数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列式为:22÷(22+20)。

问:第三问与前两问有什么区别?

⑤某区绿化环境,前年种花草200公顷,去年比前年多40公顷。前年种花种草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小组讨论分析,谁是单位“1”,谁是和单位“1”相比的量?会列式吗?集体订正。

4、根据:“24,60”两个数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题步骤是什么?解题关键是什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求百分率。解题步骤是先找重点句,确定单位“1”。关键找准单位“1”后,根据关系式找出相对应的数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根据新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需要,首先复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了准备题,为顺利讲授新课、过渡到新课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重点。总结出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关键及步骤。

3、精心设计习题,使知识引向深入。由直接给出关系式中的数量到间接给出关系式的数量,通过智力活动内化,逐步向能力转化。

4、运用迁移规律,以旧引新,调动学生参与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公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员工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0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问了一些同事大部分都是600元,少数超过600元。他找到了超市副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如下表单位:元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月工资30002000900800700700600600600600500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

那为什么李叔叔只能拿到600元。大家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带动了员工的平均公资。

师:,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痛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70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平均数会受一些特别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那么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生:600元

师:600在这里出现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所以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二、探究新知。

板书: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想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统计量,那么,面对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下面请看这个问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41,1.41,1.41,1.44,1.45,1.4,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应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个统计量的区别和他们各自的适用限度,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三、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师:同学们,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的体育健儿正在紧张的训练,准备迎战奥运会。国家队的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中选择一名去参加比赛:(出示两名运动员成绩)

甲:9.5109.49.59.79.59.49.39.49.3

乙:109108.39.89.5109.88.79.9

看到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想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

生1:我认为会选甲,甲的成绩很高。

生2:我想会选乙,乙打中10环的多。

生3:我想应该看看他们的平均分。

师:大家说的很好,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他们。那我们就先从平均数入手,大家动手做一做,看看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可以同桌合作)

生:老师,平均数一样,都是9.5。

师;平均数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看众数。甲的众数是9.5。

生2:9.4也出现三次,9.4也是众数。那两个都是众数吗?

师:当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没有,比如说我们班前五名同学的成绩就没有重复的,那自然就没有众数了。

生:乙的众数是10,所以乙获胜的机会大一些。

师:在平均数相同时,我们应该看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体现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四、学生畅谈收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案例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始,我提出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三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也渗透出了他们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如射击队员的选择,数据越多,频率越稳定。如能经过更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方差的特点由数据的稳定性及波动大小再考虑一下其他因素,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对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