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桃花心木》优质教学设计优秀14篇正文

《《桃花心木》优质教学设计优秀14篇》

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编辑为大家分享的14篇《桃花心木》优质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桃花心木》教案 篇1

从课文中感悟人生智慧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陈彩霞

------------------------------------------------------------

《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作者从种树人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实和与种树人的交谈中获得启迪,感悟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生活小事入手,洞见人生智慧,是林清玄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见解。

主要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充分地读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美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或选择合作伙伴自由地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获得情感的愉悦。

【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二、深入地悟

(一)对种树人言行的悟

1.悟种树人浇水事实。

“树苗种下以后,……有时水浇得少。”

(指导要点:从时间不定、浇水量不定体会种树人浇水的没有规律。)

2.悟种树人如此浇水的道理。

“种树不是种菜种稻子,……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也是风一吹就倒了。”

(指导要点:种树人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不定期定量浇水是模仿老天爷的下雨,是给树苗一个和自然相似的生长环境,对树苗生长有很大的好处。二是说假如定期定量给树苗浇水,会带来什么后果。以上两点都要引导学生感悟,要让学生明白两层意思表达同一个思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无规律浇水的科学性。)

(二)对“我”所思所悟的悟

1.“我”对种树人浇水行为的疑惑。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会知道会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会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指导要点: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没读到这篇课文,也没看到有人这么给树浇水,自己会怎么想?从而明白作者的疑惑。)

2.“我”对在不确定中生活的感悟。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到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指导要点:1.联系到“树”:浇水无规律,树根扎得深。2.引申到人:在不确定中生活,锻炼独立自主的心。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什么是“生活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生活有什么好处。如学习中的不顺利,遇到难题自己做,能提高做题能力,如果一遇到难题就有人讲解,那么再遇到没做过的题型就做不出来;工作中的不顺利,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增长才干,假如别人给创造好各种条件,一有困难就有人帮忙,就不可能磨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直率地说

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怎样想就怎样说,直率地说,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不怕说错。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下面的话题说,老师给予指点: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希望学校或家庭用什么方式教育你?

3.当你今后走上社会,可能会遇到什么挑战?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回答。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喜悦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

师动情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2、简介桃花心木。(运用远教资源课件)

二、深入学习,领悟中心

1、听范文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种树人种树奇怪举动的句子,并读一读。

3、看到种树人有这样奇怪的举止,作者由此猜想到什么?

4、这是作者的猜想,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怎样猜想的呢?

5、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为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想问我什么?

6、你们一下子提这么多问,真让老师有些应接不暇,但老师毕竟不是那位育苗人,并不了解他的心,还是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育苗人,看看育苗人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远教资源课件。)

⑴ 指名找出种树人回答的句子,请学生谈体会。

⑵ 指名读有关语句读一读,适时出示种树人的话,学生自由发言谈理解,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指导朗读(种树人的话要读得成竹在胸,语重心长)

⑶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7、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心中的不解之谜得以解答。并从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出示远教资源课件)

⑴ 指名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适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段话。

⑵ 作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⑶ 什么是树木的“不确定”?什么是人的“不确定”?

⑷ 在不确定中生活有什么好处?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⑸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

⑹ 指导朗读(“我”的感悟要读得沉稳而又洋溢着激情。)

三、角色转换

老师扮演作者,学生扮演种树人。

四、畅所欲言,发表见解

投影出示题目: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希望学校和家庭如何教育你?

3、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

4、以前的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以后将怎样去做?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出示远教资源课件。)

学了这篇课文,让学生写出感受。

五、教师用带有鼓励性的语言总结全文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

⑴ 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⑵ 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⑶ 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⑴ 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⑵ 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⑶ 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⑴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⑵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⑶ 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8、教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____,我会想:_____。

2、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⑴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⑵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⑶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

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

课题3、桃花心木

课型精讲课

二课时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写的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高个子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苗时显得不按规律,漫不经心,于是心中生出许多疑团。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原来种树人貌似不懂规律、缺乏爱心的种种举动恰恰是为了让树木自己学会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以便更茁壮、更坚强地成长。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练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顽强、更灿烂地生活与成长。全文借种树喻育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主体如何发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是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策略

抓重点句,体会语气;感受真实,品位隐情;用心求异,认识心迹。

教具学具多媒体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本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锻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认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

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

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

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不确定”是指什么?

(2)同学们知道哪些在艰苦环境中自主自强的人的事例吗?或者生活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人的故事吗?请你联系知道的人、事、物,谈一谈。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主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4、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1)提示:

a、从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况谈;

b、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谈;

c、从家庭教育情况谈;

d、从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方面谈。

(2)要求:

a、紧密结合自己学习本课懂得的道理谈;

b、开拓思路,从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列举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呀,小小的种子深埋地下,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奋力向上,终于沐浴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身患重残的张海迪大姐姐身残志坚,在逆境中奋斗,在困境中成长,她的人生收获累累硕果……这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事例无不告诉我们:人要主动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和磨练、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自立自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奋斗,去赢得生命的辉煌。

四、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后,试着写感受。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喜欢,为什么?

2、同桌互读互背互评。

3、班内背,教师给予鼓励。

4、课外练习,向父母谈谈这位种树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讲的道理,听一听父母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树——————————人

拼命扎根自立自强

汲水生长学会生存

经受风雨经受磨练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用所学的语文来诠释生活,干预生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林清玄作品。

教学程序:

一、生活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去父母。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工作,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此刻已经上高一,成绩十分棒。但是弟弟除了成绩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跟她说,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我相信,学了这天的课文,同学们必须能帮我。

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必须,浇水的量也不必须,好像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学生读)

[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就应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一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研读第12、13自然段:

1、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3、此刻,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请他生说时)(三个问题一齐解决。当学生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种树人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二]文中插图。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

(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必须能成材。)

再看这位种树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

(用一些词来形容大树:如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总结:看来这一笑,笑出了种树人的涵养,笑出了种树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种树人成竹在胸的独到的种树艺术,这一笑,可谓意味深长啊。

5、你们这些种树人能够笑着对“我”说吗?如果再加些动作,你会讲得更生动,我必须会听得更明白。请同桌分别扮演种树人和文中的“我”练一练。

6、请各位种树人一齐笑着对我说一说好吗?接读――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学生齐读)

7、总结、过渡:哦,这下我全明白了,难怪你会隔三叉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先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哩,原先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

[投影三]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高兴,我已经学会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先种树人不是不关心我们啊。)

[师:啊,你经得起考验,已经有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已经深化了对情感的感知,你真是一棵懂事的好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得把根扎得更深,学会自己寻找水源;我要汲好种树人浇一的每一滴水。)

[师:这棵桃花心木苗已经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你真了不起;啊,你已经学会了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必须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怎样能只明白依靠种树人的浇的水呢?)[师:你虽然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但给其它还有你这种想法的桃花心木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啊。]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十分感动。

[投影四]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读。齐读这段饱含哲理又充满激情的文字。

2、请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

3、过渡:你们的生活体验让我想起了姐弟俩,弟弟除了成绩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以后考上大学,姐姐不在身边,弟弟怎样生活下去哟?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帮个忙,与姐姐聊天(师扮姐姐。)

4、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并在下面注上你的名字。一齐带给那位好心的姐姐,当然也能够写给自己或亲人。(选教:你为什么将这条格言送给某某?)

5、用实物投影交流感悟。师适当评价(质朴的语言从心田流淌;姐姐会按照你说的做;未来的思想家。)

6、总结:此刻,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我把这些格言和同学们的热情带给那位姐姐,也期望他的弟弟能像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那样长得优雅自在,勃勃生机,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 [板书:独立自主早日成材]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必须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靠”“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潜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靠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透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必须?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透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透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人的探究,指导学生透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一天都来浇水,每一天定时浇必须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靠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综合实践,练潜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三)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6、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桃花心木 教学设计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一定?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预习”部分,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2、3、4练习题。

2、小组评定背诵部分。

附:板书设计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

1、种树人说的话较易懂,指导中强调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调动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

2、学生经学习《白杨》一文的基础上,对本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并在书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或大问题的能力。

3、本文生字词不多,所以开始就进步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悟,发辫自己的见解。

另附学生作品

读《桃花心木》有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从课文中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永远依赖着父母。

《桃花心木》记叙了一个老农种桃花心木的故事。他给桃花心木浇水的时间不定,量也不定。从而培养树苗独立存活的能力。文章借种树来讲育人的道理。说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的人,才能经得起考验。

我仅体会到人应该像桃花心木一样,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生活,就容易经受得住困难生活的考验,才会锻炼出独自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造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我还从种树人的话悟出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靠平常的积累。只要平常积累得更多,考试前才不用死记硬背!

读了文章,我想到了现在的小孩,还一直依赖着父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帮他们做,生活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较弱。依赖一些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便受不了,发脾气或不干,这些都是要克服的。

读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是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自立、自强。

4、学习文章叙事事物层次清楚,层层加深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不确定”在种树中指什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又指什么情况?在如:“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会因所处的环境的艰辛而变得深刻。”这句话的理解,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种树人育苗的方法很特别,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种树人怎样给树苗浇水的?(从“浇水的时间不一定”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认识种树人浇水的无规律性。板书:浇水无规律。)

2、引出新课:

教师:种树人来的时间并没有规律,浇水量也不一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

二、研读课文,感悟哲理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话题:种树人为什么这么做?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后进生。)

2、汇报交流,种树人是从哪两方面说明他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抓住“百年的基业”,“不确定中”“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自己的力量(相机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才能生存下去(板书:长成大树)。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3、指导朗读:

⑴ 种树人是怎样说这些话的?该怎样读?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

⑵ 指名读、互读、自由读、评读、全班读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交流与倾听中感悟浇水的道理。

三、发表见解──感悟人生哲理

1、理解作者的感悟:

⑴ 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见解。(相机板书:(树苗)──(人))

⑵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见解。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相机从如下几点加以点拨。)

① “不确定中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你能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吗?

②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与课中的桃花心木一样会有很大的收获,有什么样的收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会像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努力成长。相机板书:接受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

理解“为什么在不确定中,人会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③ 反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

⑶ 引读,加深理解:

(听了种树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我”心中无比感动,“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2、抒发自己的见解:

读到这里,� )

引导:

⑴ 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⑵ 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四、作业设计

1、小练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日记随笔书信等)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2、拓展阅读:

阅读有关张海迪、陈景润、爱迪生等文章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找时间跟自己的小伙伴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3、发表见解:

“懒老师”的教法,你赞成不赞成?跟同学们说说你的见解。{补充阅读材料附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用所学的语文来诠释生活,干预生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林清玄作品。

教学程序:

一、生活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去父母。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工作,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此刻已经上高一,成绩十分棒。但是弟弟除了成绩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跟她说,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我相信,学了这天的课文,同学们必须能帮我。

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必须,浇水的量也不必须,好像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学生读)

[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就应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一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研读第12、13自然段:

1、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3、此刻,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请他生说时)(三个问题一齐解决。当学生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种树人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二]文中插图。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

(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必须能成材。)

再看这位种树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

(用一些词来形容大树:如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总结:看来这一笑,笑出了种树人的涵养,笑出了种树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种树人成竹在胸的独到的种树艺术,这一笑,可谓意味深长啊。

5、你们这些种树人能够笑着对“我”说吗?如果再加些动作,你会讲得更生动,我必须会听得更明白。请同桌分别扮演种树人和文中的“我”练一练。

6、请各位种树人一齐笑着对我说一说好吗?接读――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学生齐读)

7、总结、过渡:哦,这下我全明白了,难怪你会隔三叉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先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哩,原先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

[投影三]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高兴,我已经学会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先种树人不是不关心我们啊。)

[师:啊,你经得起考验,已经有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已经深化了对情感的感知,你真是一棵懂事的好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得把根扎得更深,学会自己寻找水源;我要汲好种树人浇一的每一滴水。)

[师:这棵桃花心木苗已经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你真了不起;啊,你已经学会了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必须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怎样能只明白依靠种树人的浇的水呢?)[师:你虽然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但给其它还有你这种想法的桃花心木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啊。]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十分感动。

[投影四]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读。齐读这段饱含哲理又充满激情的文字。

2、请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

3、过渡:你们的生活体验让我想起了姐弟俩,弟弟除了成绩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以后考上大学,姐姐不在身边,弟弟怎样生活下去哟?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帮个忙,与姐姐聊天(师扮姐姐。)

4、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并在下面注上你的名字。一齐带给那位好心的姐姐,当然也能够写给自己或亲人。(选教:你为什么将这条格言送给某某?)

5、用实物投影交流感悟。师适当评价(质朴的语言从心田流淌;姐姐会按照你说的做;未来的思想家。)

6、总结:此刻,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我把这些格言和同学们的热情带给那位姐姐,也期望他的弟弟能像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那样长得优雅自在,勃勃生机,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 [板书:独立自主早日成材]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必须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五、板书: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简析:

本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锻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认识目标: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

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

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

实则从从容容。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不确定”是指什么?

(2)同学们知道哪些在艰苦环境中自主自强的人的事例吗?或者生活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人的故事吗?请你联系知道的人、事、物,谈一谈。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主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4、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1)提示:a、从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况谈;

b、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谈;

c、从家庭教育情况谈;

d、从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方面谈。

(2)要求:a、紧密结合自己学习本课懂得的道理谈;

b、开拓思路,从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列举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呀,小小的种子深埋地下,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奋力向上,终于沐浴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身患重残的张海迪大姐姐身残志坚,在逆境中奋斗,在困境中成长,她的人生收获累累硕果……这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事例无不告诉我们:人要主动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和磨练、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自立自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奋斗,去赢得生命的辉煌。

四、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后,试着写感受。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喜欢,为什么?

2、同桌互读互背互评。

3、班内背,教师给予鼓励。

4、课外练习,向父母谈谈这位种树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讲的道理,听一听父母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树——————————人

拼命扎根自立自强

汲水生长学会生存

经受风雨经受磨练

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在种树人身上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艰苦环境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比较好,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探究、悟道理这点上。同学们对深入理解课文没有达到目的,在回答问题时不够分量,望今后取长补短,争取以后更好。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用所学的语文来诠释生活,干预生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林清玄作品。

教学程序:

一、生活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去父母。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工作,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此刻已经上高一,成绩十分棒。但是弟弟除了成绩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跟她说,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我相信,学了这天的课文,同学们必须能帮我。

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必须,浇水的量也不必须,好像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学生读)

[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就应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一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研读第12、13自然段:

1、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3、此刻,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请他生说时)(三个问题一齐解决。当学生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种树人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二]文中插图。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

(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必须能成材。)

再看这位种树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

(用一些词来形容大树:如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总结:看来这一笑,笑出了种树人的涵养,笑出了种树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种树人成竹在胸的独到的种树艺术,这一笑,可谓意味深长啊。

5、你们这些种树人能够笑着对“我”说吗?如果再加些动作,你会讲得更生动,我必须会听得更明白。请同桌分别扮演种树人和文中的“我”练一练。

6、请各位种树人一齐笑着对我说一说好吗?接读――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学生齐读)

7、总结、过渡:哦,这下我全明白了,难怪你会隔三叉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先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哩,原先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

[投影三]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高兴,我已经学会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先种树人不是不关心我们啊。)

[师:啊,你经得起考验,已经有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已经深化了对情感的感知,你真是一棵懂事的好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得把根扎得更深,学会自己寻找水源;我要汲好种树人浇一的每一滴水。)

[师:这棵桃花心木苗已经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你真了不起;啊,你已经学会了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必须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怎样能只明白依靠种树人的浇的水呢?)[师:你虽然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但给其它还有你这种想法的桃花心木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啊。]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十分感动。

[投影四]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读。齐读这段饱含哲理又充满激情的文字。

2、请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

3、过渡:你们的生活体验让我想起了姐弟俩,弟弟除了成绩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以后考上大学,姐姐不在身边,弟弟怎样生活下去哟?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帮个忙,与姐姐聊天(师扮姐姐。)

4、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并在下面注上你的名字。一齐带给那位好心的姐姐,当然也能够写给自己或亲人。(选教:你为什么将这条格言送给某某?)

5、用实物投影交流感悟。师适当评价(质朴的语言从心田流淌;姐姐会按照你说的做;未来的思想家。)

6、总结:此刻,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我把这些格言和同学们的热情带给那位姐姐,也期望他的弟弟能像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那样长得优雅自在,勃勃生机,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 [板书:独立自主早日成材]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必须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潜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接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靠的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三、重点、难点

透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具准备

CAI课件

五、教学步骤

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你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读写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填空,完成练习。

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 ,有时隔 ,有时隔 ,有时隔 才来一次; 也不一定,有时浇得 ,有时浇得 。

①抄写说明这样做的道理的句子:

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2.他的一番话,使( )非常感动。不只是( ),( )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能比较( )生活的考验,会( )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 )把很少的养分( )为巨大的能量,努力( )。

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③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自然段至结尾):

三、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